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a 页 WYG0601-068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六
  太医院表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a 页 WYG0601-0683c.png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3a 页 WYG0601-0684a.png
  太医院
 国朝官制
太医院院使汉人一人(正五/品)左右院判汉人各一人(正/六)
(品/)
  掌医之政令率其属以供医事员额顺治元年定
御医十有五人(初定正八品雍正七年/升为七品用六品冠带)吏目三十人(八/品)
(十五人九/品十五人)医士四十人(用从九/品冠带)医员三十人(以上俱汉/人员额)
  掌九科之法以治疾曰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妇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3b 页 WYG0601-0684b.png
  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口齿科正骨科自院使
  至医士皆以所业专科分班侍直给事宫中者曰
  宫直给事外廷者曰六直宫直于各宫外班房六
  直于东药房各以其次更代供使令焉顺治元年
  初设御医十人吏目三十人豫授吏目十人医士
  二十人十八年省吏目二十人并省豫授吏目员
  额康熙九年复置吏目豫授吏目各十人十四年
  省吏目十人三十一年又省豫授吏目六十一年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4a 页 WYG0601-0684c.png
  增置医士二十人雍正元年复增置吏目十人改
  豫授吏目为吏目七年增御医五人八年吏目改
  为八品九品者各十五人增置食粮医员三十人
  又有效力医生无定员掌灸制之法以治药院使
  考其术而进退之又设教习厅简御医吏目之能
  者二人为教习以课医人习医焉
 历代建置
 三代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4b 页 WYG0601-0684d.png
  周礼天官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
  人徒二十人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凡邦
  之有疾病者有庀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
  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
  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郑康成注/医师众医)
  (之/长)食医中士二人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
  百浆八珍之齐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浆齐
  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5a 页 WYG0601-0685a.png
  冬多咸调以滑甘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
  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菰凡君子之食恒放
  焉疾医中士八人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
  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
  冬时有嗽上气疾以五味五榖五药养其病以五
  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
  九藏之动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
  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5b 页 WYG0601-0685b.png
  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刮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
  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凡药以
  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
  以滑养窍凡有疡者受其药焉兽医下士四人掌
  疗兽病疗兽疡凡疗兽病灌而行之以节之以动
  其气观其所发而养之凡疗兽疡灌而刮之以发
  其恶然后药之养之食之凡兽之有病者有疡者
  使疗之死则计其数以进退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6a 页 WYG0601-0685c.png
  汉书艺文志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
  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
  国原诊以知政
   谨按汉书司马相如传诏岐伯使尚方注引张
   揖曰岐伯者黄帝太医属使主方药也徐坚初
   学记引郭璞巫咸山赋序曰巫咸以鸿术为帝
   尧之医是太医之职由来已久故班固以为王
   官之一守特至周而其制始备耳又周礼所载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6b 页 WYG0601-0685d.png
   王与卿大夫则医师治之而疾医但称掌养万
   民之疾病其职似亦有差等然疾医仅中士八
   人必不能遍治万民之疾当必大且危者然后
   医士治焉其馀则受方于医师而未列职者皆
   使分治殆如今民间之医听其自行治疗而不
   必尽官领之欤
 秦
  杜佑通典秦有太医令丞主医药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7a 页 WYG0601-0686a.png
  史记扁鹊列传秦太医令李谥
  史记刺客列传侍医夏无且
   谨案左传载春秋时良医如和缓之类皆出于
   秦是秦人多工医术故其设官亦备据刺客传
   所记是令丞以外尚有侍医主提药囊在殿上
   侍立盖即如今之御医也
 汉
  汉书百官公卿表奉常属官有太医令丞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7b 页 WYG0601-0686b.png
  应劭汉官仪太医令周官也秩千石丞三百石
  后汉书桓谭传董贤风太医令真钦使求傅氏罪
  过
  汉书王嘉传侍医伍宏等内侍案脉
  汉书贡禹传侍医临治颜师古注侍医天子之医
  也
  汉书艺文志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太医令丞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8a 页 WYG0601-0686c.png
  太平御览少府太医令丞无员多至数千人
  王应麟玉海少府有太医令太常复有令丞盖礼
  官之太医司存之所少府之太医通乎王内
  汉书外戚传上官桀妻父所幸充国为太医监
   谨案西汉太医令丞有二一属太常一属少府
   史不言其分置之由以王应麟所言核之其属
   太常者盖如今太医院之职其属少府者则如
   今药房官之𨽻于内务府也至侍医乃承秦旧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8b 页 WYG0601-0686d.png
   称当即今之御医而王嘉传之侍医伍宏董贤
   传又称为医侍诏疑为一官而两名又李柱国
   亦侍医而隋书载其官又作太医监疑亦以侍
   医迁为此职如今御医升补院判之比又外戚
   传有女医淳于衍得入宫侍皇后疾因捣附子
   合太医大丸以饮皇后霍光传则称为乳医淳
   于衍师古曰视产乳之疾者殆汉时又有此等
   女医同𨽻于太医令以备诸科之一特史未详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9a 页 WYG0601-0687a.png
   其制耳
  后汉书百官志太医令一人六百石掌诸医药丞
  方丞各一人药丞主药方丞主方右属少府
  刘昭后汉志注汉官曰员医二百九十三人员吏
  十九人
  通典汉有医丞有医工长
  徐坚初学记司马彪续汉书曰东平王苍到国病
  诏遣太医丞将高手医视病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9b 页 WYG0601-0687b.png
  后汉书方术传郭玉和帝时为太医丞
  裴松之三国志注鱼豢魏略曰脂习除太医令与
  孔融亲善
  太平御览典论曰中常侍张让子奉为太医令
  后汉书盖勋传京兆高望为尚药监
   谨案东汉太常属官无太医令惟少府有之盖
   视西京旧制已有减省而尚药监一官百官志
   亦不载当即西汉之太医监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0a 页 WYG0601-0687c.png
  史记仓公列传齐太医先诊病
   谨案仓公传有齐太医又有齐王侍医盖汉世
   诸侯王国其设官多准天朝今并附识于此又
   据刘昭补志注引汉官所载当时百官府皆有
   官医员额疑其人虽分𨽻诸司而考选补用当
   亦由太医主之自唐以后其法久废惟今刑部
   设医士二人由院简送六岁一更更之日稽其
   医事之优劣优者升吏目劣者斥之似与汉制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0b 页 WYG0601-0687d.png
   颇为相近云
 三国
  通典汉太医令丞属少府魏因之
 晋
  晋书职官志宗正统太医令史及渡江哀帝省并
  太常太医以给门下省
  通典太医令晋铜印墨绶进贤一梁冠绛朝服而
  属宗正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1a 页 WYG0601-0688a.png
   谨案晋书太医令史疑当作令丞盖传刻有讹
   据悯怀太子传有太医令丞据是晋制实沿汉
   魏之旧不应仅设令史也
 宗齐梁陈
  宋书百官志太医令一人丞一人𨽻侍中
  南齐书百官志太医令一人丞一人属起部亦属
  领军
  司马光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海陵恭王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1b 页 WYG0601-0688b.png
  疾遣御师瞻视胡三省注御师医师也以其供御
  故谓之御师
   谨案南齐太医属起部及领军与宋制不同杜
   佑以为宋齐俱𨽻侍中者误至御师之称百官
   志不载盖即太医令所属诸医当如今之御医
   也
  隋书百官志梁门下省置太医令又太医二丞中
  药藏丞为三品勋位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2a 页 WYG0601-0688c.png
  册府元龟尚药自梁以降皆太医兼其职陈如梁
  制
  北史姚僧垣传僧垣仕梁为太医正
   谨案梁之太医正不见于百官志当是太医令
   属官殆天监以后始置史所载皆其初定之制
   故未之及耳其后隋大业中于太医署置正十
   人盖亦承梁制而设也
 北魏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2b 页 WYG0601-0688d.png
  魏书官氏志太医博士从第七品下太医助教从
  第九品中
  魏书艺术传周澹善医药为太医令李修为前军
  将军领太医令
  魏书徐謇传转右军将军侍御师
  魏书王显传显以医术自通召补侍御师累迁廷
  尉少卿仍在侍御营进御药
  胡三省通鉴注医师侍御左右因以名官后魏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3a 页 WYG0601-0689a.png
  制太医令属太常掌医药而门下省别有尚药局
  侍御师盖今之御医也
   谨案北魏太医令复𨽻太常而门下省又有尚
   药局与汉之少府属官别置太医令者其制相
   合嗣后历代多因之今太医院专掌医事而内
   务府亦有内药房主事库掌等员同司治药亦
   即此例但医官通乎王内其职守本属相资并
   无区别今故并系于此而仍互见于内务府篇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3b 页 WYG0601-0689b.png
   云
 北齐
  册府元龟北齐门下省统尚药局有典御二人侍
  御师四人尚药监四人总御药之事
  隋书百官志后齐尚药局丞二人中侍中省有中
  尚药典御及丞各二人
  郑樵通志北齐曰太医令丞
  隋书百官志后齐太常属官有太医令丞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4a 页 WYG0601-0689c.png
  北史艺术传齐大宁二年徐之才弟之范为尚药
  典御又有尚药典御邓宣文
 后周
  通典后周官品正四命天官太医小医等下大夫
  正三命天官小医医正疡医等上士正二命天官
  医正疡医等中士正一命天官主药医正疡医等
  下士
  孙逢吉职官分纪后周有主药六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4b 页 WYG0601-0689d.png
  隋书姚僧垣传周大象二年除太医下大夫
 隋
  隋书百官志高祖受命置门下省统尚药局典御
  二人侍御医直长各四人医师四十人太常统太
  医署令二人丞一人太医署有主药二人医师二
  百人药园师二人医博士二人助教二人按摩博
  士二人咒禁博士二人炀帝分门下为殿内省统
  尚药局置奉御二人(正五/品)直长贰之(正七/品)又有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5a 页 WYG0601-0690a.png
  医员尚药直长四人又有侍御医司医医佐员太
  医又置医监五人正十人
  陈振孙书录解题巢元方隋太医博士
 唐
  旧唐书职官志殿中省有尚药局奉御二人(正五/品下)
  直长四人(正七/品上)书吏四人侍御医四人(从六/品上)主药
  十二人药童三十人司医四人(正八/品上)医佐八人(正/八)
  (品/下)按摩师四人咒禁师四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5b 页 WYG0601-0690b.png
  唐六典龙朔二年改奉御为奉医大夫咸亨元年
  复故
  职官分纪奉御掌合和御药及诊候之事直长为
  之贰凡药有上中下之三品凡和药宜用一君三
  臣九佐方家之大经也必辨其五味三性七情为
  和剂之节其用又有四焉曰汤丸酒散视其病之
  深浅所在而服之凡合和御药与殿中监视其分
  剂药成先尝而后进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6a 页 WYG0601-0690c.png
  唐六典侍御医掌诊候调和司医医佐掌分疗众
  疾主药药童掌刮削捣筛按摩师咒禁师所掌如
  太医之职
  新唐书百官志太医署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二人
  医监四人并从八品下医正八人从九品下
  旧唐书职官志太医令掌医疗之法丞为之贰其
  属有四曰医师针师按摩师禁咒师皆有博士以
  教之其考试登用如国子之法凡医师医工医正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6b 页 WYG0601-0690d.png
  疗人疾病以其痊多少而书之以为考课药园师
  以时种莳收采诸药
  唐六典太医署有府二人史四人主药八人药童
  二十四人药园师二人药圃生八人掌固四人医
  师二十人医工百人医生四十人典药一人针工
  二十人针生二十人按摩工五十六人按摩生十
  五人咒禁师二人咒禁工八人咒禁生十人
  新唐书百官志医博士一人正八品上助教一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7a 页 WYG0601-0691a.png
  从九品上掌教授诸生以本草甲乙脉经分而为
  业一曰体疗二曰疮肿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齿
  五曰角法针博士一人从八品上助教一人针师
  十人并从九品下掌教针生以经脉乳穴教如医
  生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并从九品下掌教
  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咒禁博士一
  人从九品下掌教咒禁祓除为厉者斋戒以受焉
   谨按唐沿隋制于京师置药园一所择良田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7b 页 WYG0601-0691b.png
   顷取庶人子年十六以上二十以下充药园生
   业成补药师令其种莳诸药盖因方剂中有应
   取鲜植者故别种以储用其他则仍从所出州
   土采办贮之右藏库如今直省岁解药材之比
   非尽取给于药园也又史载尚药奉御二人而
   新唐书艺文志显庆四年奉敕编类本草者有
   尚药奉御许孝崇胡子家蒋季璋三人殆亦随
   时增减不尽拘定额欤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8a 页 WYG0601-0691c.png
 五季
  马端临文献通考五代时有翰林医官使
   谨案五季寺监诸属官多所裁并而薜居正旧
   五代史陈元传载元以善医擢用又欧阳修新
   五代史扈载传亦有遣太医视疾之文是当时
   太医之职犹存特不𨽻于太常与古制不同耳
 宋
  宋史职官志殿中省总六局掌药局掌和剂胗候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8b 页 WYG0601-0691d.png
  之事有典御有奉御有医师
  文献通考宋制翰林医官院使副各二人并领院
  事以尚药奉御充或有加诸司使者直院四人尚
  药奉御六人医官医学祇候无定员(旧制翰林医/官使四人副)
  (使二人直院七人尚药奉御七人医官三十人医/学四十人祗候医人十二人其员猥多宝元二年)
  (始立使副直院尚药奉御定员医官医学无班位/以服色为差加同正官至尚药奉御者或加检校)
  (官其直院则奉御及同正官/皆为之多自医官特奖而授)掌供奉医药及承诏
  视疗众疾之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9a 页 WYG0601-0692a.png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贾黄中中风眩卒太宗切
  责诸医大搜京城医工凡通神农本草黄帝难经
  素问及善针炙药饵者校其能否以补翰林医学
  及医院祇候
  宋史职官志太常寺太医局有丞有教授有九科
  医生额三百人岁终则会其全失而定其赏罚(太/医)
  (局熙宁九年置以知制诰熊本提举大理寺丞单/骧管干后诏勿𨽻太常寺置提举一判局二判局)
  (选知医事者为之科置教授一选翰林医/官以下与上等学生及在官良医为之)孝宗隆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19b 页 WYG0601-0692b.png
  兴元年省并医官而罢局生续以虞允文请依旧
  存留医学科不置局权令太常寺掌行绍熙二年
  复置太医局局生以百员为额馀依未罢局前体
  例仍𨽻太常寺
  宋史选举志医学初𨽻太常寺神宗时始置提举
  判局官及教授一人学生三百人设三科以教之
  曰方脉科针科疡科常以春试三学生愿与者听
  崇宁间改𨽻国子监绍兴中复置医学以医师主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0a 页 WYG0601-0692c.png
  之乾道二年罢局而存御医诸科绍熙二年复置
  局
  文献通考崇宁元年诏医官有劳转皇城使实及
  五年方许除遥郡刺史又七年除遥郡团练又十
  年以上方许除遥郡防禦使医官有和安成和成
  安成全大夫保和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医和安
  成和成安成全郎保和郎保安郎翰林医正翰林
  医官翰林医效翰林医痊翰林医愈翰林医證翰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0b 页 WYG0601-0692d.png
  林医诊翰林医候翰林医学旧诸司使副有医官
  使及副使盖自太医丞直院转医官副使叙迁年
  格一同武官但为东班使额耳政和初既易武阶
  而医官之名亦遂易焉凡十有九阶立和安大夫
  视𣙜易使以上翰林良医视医官使其和安郎以
  下视东副使若医官副使则以医正易之旧额和
  安大夫至良医二十员绍兴二年五员和安郎至
  医官元额三十员绍兴二年四员医效元额七员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1a 页 WYG0601-0693a.png
  绍兴二员医痊元额十员今一员医愈至祇候大
  方脉元额百五十员绍兴十五员而已
  洪迈容斋三笔神宗立医官额止于四员及宣和
  中自和安大夫至翰林医官凡一百十七人直局
  至祇候凡九百七十九人冗滥如此三年五月始
  诏大夫以二十员郎以三十员医效至祇候以三
  百人为额而额外人免改正但不许作官户见带
  遥郡人并依元丰旧制然竟不能循守也乾道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1b 页 WYG0601-0693b.png
  年三月随龙医官平和大夫阶州团练使潘攸差
  判太医局请给依能诚例支破迈时在西掖取会
  能诚全支本色因依诚系和安大夫潭州观察使
  月请米麦百馀石钱数百千春冬绵绢之属比他
  人十倍因上章极论之乞将攸合得请给令户部
  照条支破孝宗谕云岂惟潘攸不合得并能诚亦
  合住了即日御笔批依仍改正能诚已得真俸之
  旨旋又罢医官局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2a 页 WYG0601-0693c.png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御药院掌按验秘方和剂
  药品以进御及供奉禁中之用至道三年始置以
  入内供奉官三人掌之或参用士人
   谨案宋太常寺虽有太医局但主以医学教授
   生徒其掌医之政令者实在医官院故设有使
   副等官正如今之太医院也至御药院掌以方
   药供御当如今之内药房而中叶以后多以宦
   官领之考之朝野杂记随隐漫录诸书所司又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2b 页 WYG0601-0693d.png
   在应奉礼仪不专主方药之事故有诏命则监
   学士院草麻驾出则夹辇左右乃内臣近御者
   之职盖名虽存而实已非矣
 辽
  辽史百官志北面局官职名有太医局都林牙局
  使局副使南面官翰林医院有翰林医官
 金
  金史百官志太医院提点正五品使从五品副使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3a 页 WYG0601-0694a.png
  从六品判官从八品掌诸医药总判院事𬋩勾从
  九品随科至十人设一员以术精者充如不至十
  人并至十人置(不限/资考)正奉上太医(一百二十/月升除)副奉
  上太医(不算/月日)长行太医(不算/月日)十科额五十人○御
  药院提点从五品直长正八品掌御汤药(明昌五/年设)
  都监正九品(不限/员)同监从九品(不常/除)
   谨案太医院之名始自金代而当时领于宣徽
   院不为分署盖犹沿前代太医𨽻属太常之遗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3b 页 WYG0601-0694b.png
   制也又有尚药局亦宣徽属官即前代殿中监
   所统六局之一而所司在茶果汤药不专医事
   今故不列于此表焉
 元
  元史百官志太医院秩正二品掌医事制奉御药
  物领各属医职中统元年置宣差提点太医院事
  二十年改为尚医监秩正四品二十二年复为太
  医院置提点四员院使副使判官各二员大德五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4a 页 WYG0601-0694c.png
  年升正三品设官十六员十一年增院使二员皇
  庆元年增院使二员二年增院使一员至治二年
  定置院使十二员正二品同知二员正三品签院
  二员从三品同签二员正四品院判二员正五品
  经历二员从七品都事二员从七品照磨兼承发
  架阁库一员正八品令史八人译史二人知印二
  人通事二人宣史七人○御药院秩从五品掌受
  各路乡贡诸蕃进献珍贵药品修造汤煎至元六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4b 页 WYG0601-0694d.png
  年始置达噜噶齐(解见户/部篇)一员从五品大使一员
  从六品副使三员正七品直长一员都监一员○
  御药监秩从五品掌两都行箧药饵至元十年始
  置大德九年分立行御药局掌行箧药物本局但
  掌上都药仓之事定置达噜噶齐一员从五品局
  使二员从五品副使二员正七品○行御药局秩
  从五品达噜噶齐一员大使二员副使三员品秩
  同上掌行箧药饵大德九年始置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5a 页 WYG0601-0695a.png
  元史武宗本纪至大二年三月升掌医署为典医
  监仁宗本纪延祐四年四月罢典医监
   谨案太医一官历代皆分𨽻于门下殿中诸省
   及太常寺宣徽院其独为一署无所𨽻属实自
   元始又别置御药院则当如今之内药房而御
   药典医诸监复多所创建旋置旋废殊为冗赘
   又武宗纪载至大中中书省臣言太医院遣使
   取药材于陕西四川云南费公帑劳驿傅乞禁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5b 页 WYG0601-0695b.png
   止从之是当时立法未善使院官得借以劳扰
   州郡今制凡直省岁解药材由户部收贮附库
   以时支用其内药房所需药材均按例给价令
   药商赴部领银采办以生药交进院官详验择
   其佳者送药房贮备洵为经久无弊矣
 明
  明史职官志太医院院使一人(正五/品)院判二人(正/六)
  (品/)其属御医四人(正八品后增至十八人/隆庆五年定设十人)吏目一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6a 页 WYG0601-0695c.png
  人(从九品隆庆五/年定设十人)生药库惠民药局各大使一人
  副使一人太医院掌医疗之法凡医术各十三科
  医官医生专科肄业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
  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接骨曰伤寒曰咽
  喉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凡医家子弟择师而教
  之三年五年一试再试三试乃黜陟之凡药辨其
  土宜择其良楛慎其条制而用之太祖初置医药
  提举司设提举(从五/品)同提举(从六/品)副提举(从七/品)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6b 页 WYG0601-0695d.png
  学教授(正九/品)学正官医提领(从九/品)寻改为太医监
  设少监(正四/品)监丞(正六/品)吴元年改监为院设院使
  秩正三品同知正四品院判正五品典簿正七品
  洪武六年置御药局于内府始设御医十四年改
  太医院为正五品设令一人丞一人吏目一人属
  官御医四人俱如文职授散官二十二年复改令
  为院使丞为院判
  明会典御药房嘉靖十五年改为圣济殿择术业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7a 页 WYG0601-0696a.png
  精通者供事
  明史方技傅许绅初供事御药房嘉靖改元授御
  医屡迁太医院使受知于世宗连加通政使礼部
  侍郎工部尚书并领院事
   谨案周礼医师以上士为众医之长而疾医疡
   医等以中下士佐之盖医之政令听于冢宰医
   师等皆以其职属焉故禄秩至三命而止西汉
   太医令千石𨽻太常少府而统于丞相御史叶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7b 页 WYG0601-0696b.png
   时礼经会元谓其犹有周官遗意北魏及周齐
   徐之才周澹王显姚僧垣等咸以医著至位历
   仆射爵为公侯颇见亵滥然之才等本由儒吏
   见用与专以一技登进者有殊自宋之末季广
   置医官名目繁冗其久次者至宠以州郡防禦
   团练之职而周密癸辛杂识有御诊王承宣则
   又可加至承宣使甚者如岳柯程史所载医师
   王继先积官留后与秦桧表里势焰大张诸子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8a 页 WYG0601-0696c.png
   至列延阁金紫盈门纪纲凌替至此已极元代
   太医院虽独为一署而据宦官列传李邦宁以
   礼部尚书提点太医院寻又加大司徒领太医
   院事是则又以阉竖典司公然位列公台尤为
   乖谬明则若许绅以供奉之劳至加以尚书职
   衔亦同此弊
  国家董正治官太医诸员各执艺入直恪共厥事
   院使院判间有蒙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六 第 28b 页 WYG0601-0696d.png
 特旨加衔者不过至三四品而内药房以内务府大
   臣管理程式有定视周典更为详慎矣
 
 
 
 
 
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