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a 页 WYG0601-011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六
  户部表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a 页 WYG0601-0118a.png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3a 页 WYG0601-0118c.png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4a 页 WYG0601-0119a.png
   谨案帝典舜命卨为司徒周官司徒掌邦教敷
   五典扰兆民此地官之始汉代尚书郎虽分主
  户口财帛而司农少府二寺综治钱谷自魏立
  度支一曹以理财赋厥后左民右户建置相沿
  国用始归南省至隋唐定为六部而户部所掌
   遂当周理地官之任然司农太府两卿(北魏改/少府为)
   (太/府)历代尚兼置不废逮明太祖罢司农等官职
   乃尽归户部矣惟是自魏晋以来司农但领仓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4b 页 WYG0601-0119b.png
   储太府独司库藏户部虽有金仓二子部而出
   纳给受之事仍以属之两寺盖曹司繁剧财计
   事重一切委输勾检不能不别有专司者势也
   故明代虽并其事于户部而中叶分设仓场侍
   郎专督粮储不治部事仍无殊前代司农卿太
   仓令之职守至
  本朝户部三库即唐宋之太府左右藏库而
 特简大臣综理月要岁会以受其成则又近于唐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5a 页 WYG0601-0119c.png
   度支使宋之三司使虽职事原属相关而司存
   所在不可不详加条别谨考参史传以户部沿
   革诠次于篇而户部三库仓场衙门则各为一
   表系诸户部之后又宝泉局与宝源局虽分𨽻
   两部而职司圜法源委无殊今合为一表并附
   于户部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6a 页 WYG0601-0120a.png
  户部
 国朝官制
户部尚书满洲汉人各一人
  掌天下土田户口财谷之政平准出纳以均邦赋
  所属有山东山西河南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广
  陜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有四司
国初户部设承政二员蒙古承政一员汉承政一员参
  政八员启心郎一员崇德三年改设承政一员左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6b 页 WYG0601-0120b.png
  参政二员右参政四员启心郎满洲一员汉人二
  员顺治元年改承政参政为尚书侍郎其满汉尚
  书无定员五年定满汉各一员七年增满洲一员
  十年裁十五年裁启心郎康熙六年复增满洲尚
  书一员八年裁雍正元年以来亲王及大学士奉
命兼理部务皆由
特简不常置
左右侍郎满洲汉人各一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7a 页 WYG0601-0120c.png
  顺治元年定掌审计国用以贰尚书满汉右侍郎
  兼管理钱法堂事务
山东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汉人二人员外郎满洲三
人汉人一人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
  掌稽山东省及奉天民赋收支奏册青州德州驻
  防
 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兵糈出纳并参票畜税
  之事兼覈长芦两淮河东两浙福建广东四川云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7b 页 WYG0601-0120d.png
  南等处盐课请引疏销初满洲司员不分曹听委
  于其长顺治元年定户部满洲郎中十八人蒙古
  郎中四人汉军郎中二人满洲员外郎三十八人
  蒙古员外郎五人汉军员外郎六人满洲主事十
  四人蒙古主事一人康熙三十八年裁蒙古汉军
  郎中员外郎五十七年复设蒙古郎中一人员外
  郎一人增设蒙古主事一人汉人司官自顺治元
  年即随司置额十四司各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8a 页 WYG0601-0121a.png
  主事三人十一年裁汉人主事各司一人康熙六
  年又裁江南浙江江西湖广福建河南陜西广西
  四川贵州司各一人三十八年又裁山东山西广
  东云南司各一人今汉人主事各司一人
山西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员外郎满洲蒙古
汉人各一人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
  掌稽山西省民赋收支奏册兼覈游牧察哈尔地
  亩土默特地粮喀尔喀四部定边左副将军办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8b 页 WYG0601-0121b.png
  官属张家口赛尔乌苏台站官兵俸饷及乌里雅
  苏台科布多屯田官兵番换之事
河南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员外郎满洲二人
汉人一人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
  掌稽河南省民赋收支奏册兼覈河南城守尉游
  牧察哈尔及围场捕盗官兵俸饷勾检各省采买
  事汇而奏之
江南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员外郎满洲三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9a 页 WYG0601-0121c.png
  汉人一人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
    掌稽江苏安徽二省民赋收支奏册兼覈江宁苏
    州织造支销奏册江宁京口驻防官兵俸饷
  江西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员外郎满洲二人
  汉人一人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
    掌稽江西省民赋收支奏册
  福建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员外郎满洲五人
  汉人一人主事满洲蒙古汉人各一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9b 页 WYG0601-0121d.png
   掌稽直𨽻福建二省民赋收支奏册兼覈
东西陵及热河蜜云驻防等处官吏兵丁俸饷与其乳牛
   马牧之政令文武乡会试支供五城振粟皆属焉
 浙江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员外郎满洲二人
 汉人一人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
   掌稽浙江省民赋收支奏册兼覈杬州织造支销
   奏册杬州乍浦驻防官兵俸饷
 湖广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汉人一人员外郎满洲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0a 页 WYG0601-0122a.png
人汉人一人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
  掌稽湖北湖南二省民赋收支奏册兼覈荆州驻
  防官兵俸饷凡各省耗羡之数合其籍帐以时奏
  之
陜西清吏司郎中满洲蒙古汉人各一人员外郎满洲
三人汉人一人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
  掌稽西安甘肃二省民赋收支奏册并行销茶引
  兼覈伊犁乌鲁木齐屯田支销奏册在京汉官俸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0b 页 WYG0601-0122b.png
  廪外藩俸币及巡捕五营俸饷各衙门经费
四川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员外郎满洲二人
汉人一人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
  掌稽四川省民赋收支奏册兼覈两金川等处新
  疆屯务本省关税在京入官户口赃罚银钱各部
  院等衙门纸朱支费察直省郡县之丰歉水旱岁
  具其数而上之
广东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员外郎满洲三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1a 页 WYG0601-0122c.png
汉人一人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
  掌稽广东省民赋收支奏册兼覈八旗继嗣归宗
  更正户口寿民孝子节妇之受旌者给以坊直诸
  仓诸局诸关差之满岁者则以期请代焉
广西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员外郎满洲四人
汉人一人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
  掌稽广西省民赋收支奏册兼覈京省钱局运铜
  鼓铸及内仓支放供应刍豆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1b 页 WYG0601-0122d.png
云南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汉人一人员外郎满洲三
人汉人一人主事满洲一人汉人一人
  掌稽云南省民赋收支奏册兼覈山东河南江南
  江西浙江湖广等省岁运漕糈京通仓储及江宁
  等处水次六仓收支考覈
贵州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员外郎满洲三人
汉人一人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
  掌稽贵州省民赋收支奏册兼覈太平等二十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2a 页 WYG0601-0123a.png
  四关徵收税课
堂主事满洲四人汉军二人
  直南档房者满洲二人掌八旗编审直北档房者
  满洲二人汉军二人掌酌拨饷银校勘章疏俱顺
  治元年定额
司务厅司务满洲汉人各一人
  顺治元年定额(职事见/吏部篇)
笔帖式满洲百人蒙古四人汉军十有六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2b 页 WYG0601-0123b.png
  满洲笔帖式初置九十有九人后增至一百三十
  有五人续改定员数如今制蒙古笔帖式初置二
  人续增设二人汉军笔帖式初置十有六人后增
  至三十二人续裁定员数如初制分隶各司视事
  之繁简以为额(职事见/吏部篇)
   谨案户部自十四司外其别领者有三曰井田
   科掌覈八旗土田内府庄户凡入官房宅地亩
   及岁租敛给之数悉以咨之雍正十二年置曰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3a 页 WYG0601-0123c.png
   俸饷处掌覈八旗官兵俸饷库银丁册视所由
   牒请画一而给受之曰现审处掌治八旗户口
   田房之讼会刑部以听其成皆铸给关防乾隆
   十三年置堂官遴选司属分治其政令无定员
内仓监督满洲二人
  内仓本明内官监仓顺治十年改今名专隶本部
  以供
 内府奉祭祀待外藩属国朝贡之饔饩教习官役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3b 页 WYG0601-0123d.png
  廪粟牧马之豆咸贮焉监督应时而给之初属之
  广西司满汉司官康熙三十二年定于应除小差
  之满洲蒙古汉军年久司官内次除一人管理雍
  正元年改定本部满洲司官内委用二年者而代
 历代建置(尚书以下诸官沿革互/详吏部篇他部仿此)
 三代
  杜佑通典舜命卨为司徒元孙之子微为夏司徒
  礼记曲礼天子之五官曰司徒郑康成注此殷时制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4a 页 WYG0601-0124a.png
  尚书周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
  周礼地官教官之属大司徒卿一人小司徒中大
  夫二人乡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
  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
  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
  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小司徒
  之职掌建邦之教法以稽国中及四郊都鄙之夫
  家九比之数乡师之职各掌其所治乡之教而听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4b 页 WYG0601-0124b.png
  其治以国比之法以时稽其夫家众寡(郑康成注/师长也司)
  (徒掌六乡乡师分而治之二/人者共三乡之事相左右也)
  周礼天官司会中大夫二人下大夫四人上士八
  人中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五人徒五十
  人以九贡之法致邦国之财用以九赋之法令田
  野之财用以九功之法令民职之财用以九式之
  法均节邦之财用掌国之官府郊野县都之百物
  财用凡在书契版图之贰以逆群吏之为治而听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5a 页 WYG0601-0124c.png
  其会计
  唐六典户部尚书周之地官卿也侍郎周之小司
  徒中大夫也司徒属官有下大夫盖郎中之任有
  上士盖员外郎之任
  通典按今户部之职与地官之任虽亦颇同若徵
  其承受考其沿袭则户部合出于度支度支主计
  算之官也算计之任本出于周礼天官之司会云
   谨案司徒本职在敬敷五教故杜佑以为后世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5b 页 WYG0601-0124d.png
   户部之任当出于天官司会然考周官司徒所
   属皆泉布货贿之政以及万民之判百族之市
   罔不听其治焉正如今所谓户婚田土之事其
   以教为职者不过师氏保氏数官耳至乡师分
   治六乡则今户部之十四清吏司按省分职盖
   犹其遗意也
  周礼地官舂人奄二人女舂枕二人奚五人掌共
  米物祭祀共其齍盛之米宾客共其牢礼之米凡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6a 页 WYG0601-0125a.png
  飨食共其食米掌凡米事○司市掌市之治教政
  刑量度禁令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
  珍异凡卖儥者质剂焉廛人掌敛市䊻布总布质
  布罚布廛布而入于泉府胥师各掌其次之政令
  而平其货贿贾师各掌其次之货贿之治辨其物
  而均平之司暴掌宪市之禁令司稽掌巡市而察
  其犯禁者(郑康成注司市市官之长自胥师/以及司稽皆司市所自辟除也)
   谨案地官舂人当为今内仓之职所自出谨著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6b 页 WYG0601-0125b.png
   之于表至司市以下诸官俱掌市肆辨物平价
   之政令历代因之置市令丞平准令丞或属京
   兆河南尹或属司农或属少府今惟户部现审
   处所掌犹近质人之职(说见/后)而顺天府通判典
   治牙侩亦当为两汉长安市长丞雒阳市长丞
   之任(说具顺天/府篇中)若其他征税禁令之事掌于户
   部者皆分隶各司并无专官今故考论大略于
   此不复系诸表内又案晏子春秋载齐有职计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7a 页 WYG0601-0125c.png
  盖亦掌财赋之官已互见吏部篇云
 汉
  唐六典汉成帝置尚书五人其三曰民曹主吏人
  上书事后汉以民曹兼主缮修工作当工官之任
  宋书百官志汉仪尚书郎四人一主户口垦田一
  主财帛委输
  史记高祖功臣侯表北平侯张苍为计相四岁汉
  书如淳注计相官名但知计会(杜佑曰计相殆今/度支之任王应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7b 页 WYG0601-0125d.png
  (曰周以司会质岁成/汉以计相经国用)
  汉书百官公卿表大农令武帝更名大司农
  后汉书百官志大司农卿一人中二千石掌诸钱
  谷金帛诸货币郡国四时上月旦见钱谷簿其逋
  未毕各具别之边郡诸官请调度者皆为报给损
  多益寡取相给足丞一人比千石
   谨案汉尚书郎之主户口财帛者即今户部郎
   中员外郎之任而民曹尚书则未掌财用故杜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8a 页 WYG0601-0126a.png
   佑通典以为非户部之例(说具/后)然考户部本于
   民部民部本于民曹官制相承实由此出故唐
   六典即系之户部沿革今亦从之又张苍以善
   算为计相虽非常置之官而其职实同户部今
   并著之于表至司农一寺旧说皆以户部当之
   然司农本出于秦治粟内史为典司委积之官
   故以农为名汉桑宏羊领大农尽干天下盐铁
   虽其职似今户部而自晋以后金帛会计已别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8b 页 WYG0601-0126b.png
   领之度支司农遂专主仓廪租谷实为今仓场
   之职不可以概地官之任今但取汉代建置兼
   载于此而其馀则专系诸仓场篇内焉
  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导官令丞(师古曰/导官主)
  (择/米)
  后汉书百官志导官令一人六百石主舂御米丞
  一人属大司农
 三国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9a 页 WYG0601-0126c.png
  晋书列传魏文帝置度支尚书专掌军国支计
  宋书百官志魏世有左民民曹尚书金部度支农
  部仓部民曹郎
  谢维新合璧事类魏晋仪注曰魏有农部郎中
  三国吴志孙休升便殿止东厢户曹尚书前即阶
  下读奏
   谨案通典引此文作户部尚书而三国志实作
   户曹疑通典传刻之讹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19b 页 WYG0601-0126d.png
  三国吴志殷礼本占候召张温乞将到蜀礼还当
  亲本职而令守尚书户曹郎
   谨案通典亦引此事称吴时张温为尚书户曹
   郎核之吴志乃温擅以殷礼守户曹郎故孙权
   指为温罪非温自为此官也盖杜佑徵引之误
 晋
  通典晋有度支主算计
  太平御览晋起居注曰咸宁五年诏曰一年不收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0a 页 WYG0601-0127a.png
  使公私俱匮不惟天时乃人事有不尽也故总要
  者正在度支尚书也其以中书令张华为度支尚
  书
  唐六典左民尚书晋初省之太康中又置惠帝时
  有右民尚书
  宋书百官志晋西朝则金部仓部度支左民右民
  曹郎后又置运漕江左无民运曹郎康穆以来有
  仓部度支左民曹郎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0b 页 WYG0601-0127b.png
  晋书职官志大司农统导官令
 宋齐梁陈
  宋书百官志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
  曹左民尚书领左民驾部二曹度支主算支派也
  度量也馀曹所掌各如其名导官令一人丞一人
  汉东京置导择也择米令精也
  南齐书百官志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
  四曹左民尚书领左民驾部二曹大司曹领导官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1a 页 WYG0601-0127c.png
  令一人丞一人
  隋书百官志梁武受命尚书省置度支左户等尚
  书度支金部仓部左户等郎天监九年诏五都令
  史视奉朝请以太学博士孔虔孙兼金部都司空
  法曹参军萧轨兼左户都○司农卿统导官令
  唐六典梁陈置左户尚书并掌户籍兼知工官之
  事民部曹梁陈为左户郎
  隋书百官志陈承梁皆循其制官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1b 页 WYG0601-0127d.png
 北魏
  魏书官氏志始光元年正月置右民尚书
  通典后魏度支亦掌支计(崔亮为度支尚书经/营费用岁减亿计)
  册府元龟后魏度支尚书之属统度支掌计会凡
  军国损益及军役粮廪事仓部掌诸仓帐出入事
  左户掌天下计掾户籍等事右户掌天下公私田宅
  租调等事金部掌权衡量度内外诸库藏文帐等事
 北齐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2a 页 WYG0601-0128a.png
  隋书百官志后齐置度支尚书统度支(掌计会凡/军国损益)
  (军役粮/廪等事)仓部(掌诸仓帐/出入等事)左户(掌天下计帐/户籍等事)右户(掌/天)
  (下公私田宅/租调等事)金部(掌权衡量度内外/诸库藏文帐等事)郎中并一人
  左户量置掌故主事员
  唐六典北齐导官有御细部等仓督
 后周
  马端临文献通考后周置大司徒卿一人如周礼
  之制其属有民部中大夫二人掌承司徒教以籍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2b 页 WYG0601-0128b.png
  帐之法赞计人民之众寡
  册府元龟后周又有计部大夫其户部度支金部
  仓部咸准六官各以其差次属焉
 隋
  隋书百官志高祖受命尚书省总度支曹度支尚
  书统户部侍郎各二人金部仓部侍郎各一人开
  皇三年以度支尚书为户部尚书炀帝增六曹各
  侍郎一人以贰尚书诸曹侍郎并改为郎又改户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3a 页 WYG0601-0128c.png
  部为人部郎以异侍郎之名○导官置令二人导
  官有御细仓督二人
   谨案今户部之名肇于唐高宗时隋世户部尚
   称为民部(炀帝时韦冲为民部尚书武德二/年隋民部尚书萧瑀为相府司录)
   志修于贞观之世避太宗御名故改民字为户
   字其实隋代并无户部尚书侍郎也惟人部当
   为户部郎隋志既改民部为户部嫌其同名故
   又别改作人字耳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3b 页 WYG0601-0128d.png
  通典汉有民曹主吏民上书后汉光武改主缮修
  工作盐池苑囿魏置左民尚书晋又加置右民尚
  书至于宋齐梁陈皆有左民尚书而后魏有左民
  右民等尚书多领工役非今户部之例而梁陈兼
  掌户籍此则略同自周隋有民部始当今户部之职
 唐
  新唐书百官志户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
  正四品下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4a 页 WYG0601-0129a.png
  其属有四一曰户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仓
  部户部郎中员外郎掌户口土田赋役贡献蠲免
  优复婚姻继嗣之事以男女之黄小中丁老为之
  帐籍以永业口分园宅均其土田以租庸调敛其
  物以九等定天下之户以为尚书侍郎之贰其后
  以诸行郎官判钱谷而户部度支郎官失其职矣
  会昌二年著令以本行郎官分判钱榖户部巡官
  二人主事四人度支主事二人金部主事三人仓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4b 页 WYG0601-0129b.png
  部主事三人(高宗即位改民部曰户部龙朔二年/改户部曰司元度支曰司度金部曰)
  (司珍仓部曰司庾光宅元年改户部曰地官天宝/十二载改金部曰司金仓部曰司储有户部令史)
  (十七人书令史三十四人计史一人亭长六人掌/固十人度支令史十六人书令史三十三人计史)
  (一人掌固四人金部令史十人书令史二十一人/计史一人掌固四人仓部令史十二人书令史二)
  (十三人计史一/人掌固四人)○度支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天
  下租赋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涂之利岁计所出
  而支调之以近及远与中书门下议定乃奏○金
  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库藏出纳权衡度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5a 页 WYG0601-0129c.png
  量之数两京市互市和市宫市交易之事百官军
  镇蕃客之赐及给宫人王妃官奴婢衣服○仓部
  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库储出纳租税禄粮
  仓廪之事以木契百合诸司出给之数以义仓常
  平仓备凶年平谷价
  通典大唐永徽初改民部为户部庙讳故也显庆
  元年改户部为度支龙朔二年改度支尚书为司
  元太常伯咸亨元年复为户部尚书初户部居礼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5b 页 WYG0601-0129d.png
  部之后武太后改置天地四时之官以户部为地
  官由是遂居礼部前户部郎中二人员外郎二人
  建中三年户部侍郎判度支杜佑奏天宝前户部
  事繁所以郎中员外各二人判署自兵兴以后户
  部事简度支事繁惟郎中员外各一人请回辍郎
  中员外各一人分判度支案待天下兵革已息却
  归本曹奉敕依
  唐会要垂拱四年四月加户部侍郎一员元和六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6a 页 WYG0601-0130a.png
  年户部奏请置巡官二人从之
  旧唐书食货志高祖成帝业其后掌财赋者世有
  人焉开元以前事归尚书省开元以后权移他官
  由是有转运使租庸使盐铁使度支盐铁转运使
  常平铸钱盐铁租庸青苗使水陆运盐铁使租庸
  使两税使随事立名沿革不一
   谨案唐代钱谷之政其初专属之户部自中叶
   以后始令他官主判遂各立使名分掌利权户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6b 页 WYG0601-0130b.png
   部本曹浸失其职凡前后所置名目猥多至为
   繁杂今以食货志所载考之如转运使水陆运
   使专司转漕当为今漕运总督之职铸钱使专
   掌鼓铸当为今户工二部钱法侍郎之职今已
   各据职掌别系于表又度支使盐铁使判户部
   当时谓之三司专主财用出纳皆命重臣领使
   后遂以宰相兼之与今
 特简大臣综理户部三库者其制颇近今亦析系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7a 页 WYG0601-0130c.png
   库表内至若青苗使(代宗即位分遣宪官/税天下地青苗钱)及税
   地钱物使(代宗时以御/史大夫充之)户口色役使(元宗时杨/慎矜为之)
   诸名乃一时权宜之法租庸(宝应间元载/为租庸使)常平
   (永泰间刘晏第五/琦俱带常平使)两税(德宗时杨炎作两/税法置使总之)诸使
   其职掌今悉隶各布政司而以户部总之唐代
   建置纷纭徒滋冗琐今并附识于此以著其弊
   焉
  唐六典导官署令二人正八品上丞四人正九品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7b 页 WYG0601-0130d.png
  上掌供御导择米麦之事
 五季
  旧五代史食货志天成四年户部奏三京邺都诸
  道州府所徵夏秋税分立限期
  旧五代史职官志同光元年尚书仓部员外郎赵
  凤户部尚书卢质天成元年尚书户部侍郎冯道
   谨案五季户部官制格式不著于史今略采薛
   居正旧史二条以见当时职掌名额大抵多仍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8a 页 WYG0601-0131a.png
   唐旧也
 宋
  合璧事类宋初户部判部事一人以两制以上充
  凡户口田产钱榖食货之政令皆归于三司(三司/谓盐)
  (铁户部/度支也)本曹但受天下之土贡元会陈于庭而已
  (续会/要)元丰改官制罢三司归户部左右曹而三司
  之名始泯矣(四朝/志)初除安焘为户部尚书(续会/要)
  部掌天下人民钱谷之政令贡赋征役之事以版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8b 页 WYG0601-0131b.png
  籍考户口之登耗以税赋待军国之岁计以土贡
  辨郡县之物宜以征榷抑兼并而佐调度以孝义
  婚姻继嗣之道和人心以田务劵责之理直民讼
  凡此归于左曹以常平之法平丰凶时敛散以免
  役之法通贫富均财力以伍保之法联比闾察盗
  贼以义仓赈济之法救饥馑恤艰阨以农田水利
  之政治荒废务稼穑以坊场河渡之课酬勤劳省
  科率凡此归于右曹其属有三曰度支上供俸赐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9a 页 WYG0601-0131c.png
  及邦国经度会计之事隶焉曰金部货贿出纳之
  制及权衡度量颁禁之令隶焉曰仓部凡国之仓
  廪储积及其给受之事隶焉尚书掌军国用度财
  赋出纳州县废置升降凡四司所治之事侍郎为
  之贰郎中员外郎参领之独右曹事弗预专隶所
  掌侍郎若事属本曹而历郡县监司不能直则受
  其讼焉旧三司使即今尚书旧三司副使即今侍
  郎其权发遣副使即今权侍郎旧三司判官推官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29b 页 WYG0601-0131d.png
  即今郎中员外郎之任也(续会要神宗/正史职官志)
  宋史职官志户部凡官十有三尚书一人侍郎二
  人郎中员外郎左右曹各二人度支金部仓部各
  二人○尚书侍郎掌军国用度以周知其出入盈
  虚之数左曹分案五置吏四十右曹分案五置吏
  五十有六建炎后左曹分案三曰户口曰农田曰
  检法设科有三曰二税曰房地曰课利右曹分案
  六曰常平曰免役曰坊场曰平准曰检法曰知杂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30a 页 WYG0601-0132a.png
  裁减吏额左曹四十人右曹三十人旧制户部侍
  郎二人中兴初止除长贰各一员或止除尚书若
  侍郎一员绍兴四年七月诏户部侍郎二员通治
  左右曹自此相承不改○郎中(左曹/右曹)员外郎掌分
  曹治事建炎三年诏省并郎曹惟户部五司以职
  事繁剧不并仍各置一员初制主管左右曹总称
  户部郎官绍兴七年阎彦昭兼左曹郎官绍兴三
  十二年徐康正除左曹郎官自是相承不改○度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30b 页 WYG0601-0132b.png
  支郎中员外郎参掌计度军国之用量贡赋税租
  之入以为出分案五曰度支曰发运曰支供曰赏
  赐曰知杂吏额置五十人淳熙十三年减四人○
  金部郎中员外郎参掌天下给纳之泉币计其岁
  之所输归于受藏之府以待邦国之用分案六曰
  左藏曰右藏曰钱帛曰榷易曰请给曰知杂吏额
  共六十人淳熙十四年减四人○仓部郎中员外
  郎参掌国之仓庾储积及其给受之事分案六曰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31a 页 WYG0601-0132c.png
  会场曰上供曰粜籴曰给纳曰知杂曰开拆吏额
  共置二十五人续又减二人
   谨案自隋置度支民部金部仓部四司唐惟改
   民部为户部而户度金仓四司如故宋亦因之
   金元不分曹以令史分头掌之明初复以各布
   政司分隶户部设十三司而其制遂变今户部
   各司书吏尚区为四科曰民科曰支科曰金科
   曰仓科分案管理盖犹沿唐宋四司之名目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31b 页 WYG0601-0132d.png
  宋史职官志熙宁三年以三司推勘公事归大理
  寺元祐三年三省言大理寺右治狱并罢依三司
  条例户部置推勘检法官治在京官司凡钱谷事
   谨案周礼地官质人掌治质剂者郑康成注谓
   赍券契者来讼也盖所以平争而禁伪故特设
   官以治之历代并无专司惟宋元置检法官于
   三司户部颇合周礼遗意今户部有现审处主
   平旗民户口田土之讼亦质人之制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32a 页 WYG0601-0133a.png
 辽
  辽史百官志初太祖分达喇额尔奇木(原本作迭/剌夷离堇)
  (今改/正)为北南二大王视户部北院大王知北院大
  王事南院大王知南院大王事分掌部族军民之
  政○南面官僚其始汉人尚书省户工有主事中
  叶弥文于库部虞部仓部员外出使则知备郎官
  列宿之员矣
 金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32b 页 WYG0601-0133b.png
  金史百官志户部尚书一员正三品侍郎二员正
  四品郎中二员从五品员外郎三员从六品郎中
  而下皆以一员掌户籍物力婚姻继嗣田宅财业
  盐铁酒曲香茶矾锡丹粉坑冶𣙜场市易等事一
  员掌度支国用俸禄恩赐钱帛宝货贡赋租税府
  廪仓廪积贮权衡度量法式给授职田拘收官物
  并照磨计帐等事主事五员从七品女直司二员
  通掌户度金仓等事汉人司三员同员外郎分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33a 页 WYG0601-0133c.png
  曹事兼提控编附条格管勾架阁等事(令史七十/二人内女)
  (直十七人译史五人通事/二人泰和八年增八人)架阁库管勾一员正八
  品掌户礼两部架阁(大安三年以/主事各兼之)同管勾从八品
  检法从八品勾当官五员各八品贞元二年设干
  办官寻罢之四年更设为勾当官专提控支纳管
  勾勘覆经历交钞及香茶盐引照磨文帐等事
  金史百官志主廪太仓兼属卫尉司
 元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33b 页 WYG0601-0133d.png
  元史百官志户部尚书三员正三品侍郎二员正
  四品郎中二员从五品员外郎三员从六品掌天
  下户口钱粮田土之政令凡贡赋出纳之经金币
  转通之法府藏委积之实物货贵贱之直敛散准
  驳之宜悉以任之中统元年以吏户礼为左三部
  至元元年分立户部尚书三员侍郎郎中四员员
  外郎三员三年复为左三部五年复分为户部尚
  书一员侍郎郎中各一员员外郎省为二员七年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34a 页 WYG0601-0134a.png
  始列尚书六部尚书二员侍郎二员郎中二员员
  外郎如故十三年尚书增置一员侍郎郎中员外
  郎如故十九年郎中员外郎俱增至四员二十三
  年六部尚书侍郎郎中定以二员为额明年以户
  部所掌视他部特为繁剧增至二员成宗大德五
  年省尚书一员员外郎亦省一员各设三员主事
  八员蒙古笔且齐(原本作必阇/赤今改正)七人令史六十一
  人回回令史六人克哷穆尔齐(原本作怯里/马赤今改正)一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34b 页 WYG0601-0134b.png
  知印二人奏差三十二人蒙古书写一人典吏二
  十二人司计官四人
  富大用事文类聚元户部令史分掌名头有金科
  仓科内度科外度科粮草科审计科
 明
  明史职官志户部尚书一人(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
  人(正三/品)其属司务厅司务二人(从九/品)浙江江西湖
  广陜西广东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35a 页 WYG0601-0134c.png
  云南十三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宣德以后/增设山西司郎中)
  (三人陜西贵州云南三司郎/中各二人山东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从五品/宣德七)
  (年增设四川云南二司/员外郎各一人后仍革)主事二人(正六品宣德以/后增设云南司)
  (主事七人浙江江西湖广陜西福建河南山西七/司主事各二人山东四川贵州三司主事各一人)
  照磨所照磨一人(正八/品)检校一人(正九/品)尚书掌天
  下户口田赋之政令侍郎贰之稽版籍岁会赋役
  实徵之数以下所司十年攒黄册差其户上下畸
  零之等以周知其登耗凡田土之侵占投献诡寄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35b 页 WYG0601-0134d.png
  影射有禁人户之隐漏逃亡朋充花分有禁继嗣
  婚姻不如令有禁皆总覈而纠正之天子耕耤则
  尚书进耒耜以垦荒业贫民以占籍附流民以限
  田裁异端之民以图帐抑兼并之民以树艺课农
  官以刍地给马牧以召佃尽地利以销豁清赔累
  以拨给广恩泽以给除差扰复以钞锭节赏赍以
  读法训利民以权量和市籴以时估平物价以积
  贮之政恤民困以山泽陂池关市坑冶之政佐邦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36a 页 WYG0601-0135a.png
  国赡军输以支兑改兑之规利漕运以蠲减赈贷
  均籴捕蝗之令悯灾荒以输转屯种籴买召纳之
  法实边储以禄廪之制驭贵贱十三司各掌其分
  省之事兼领所分两京直隶贡赋及诸司卫所禄
  俸边镇粮饷并各仓场盐课钞关初洪武元年置
  户部六年设尚书二人侍郎二人分为五科一科
  二科三科四科总科每科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
  主事四人惟总科郎中员外郎各二人主事五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36b 页 WYG0601-0135b.png
  八年中书省奏户刑工三部事繁户部五科每科
  设尚书侍郎各一人郎中员外郎各二人主事五
  人内会总科主事六人外牵照科主事二人十三
  年升部秩定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分四属部总
  部度支部金部仓部每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总
  部主事四人度支部金部主事各三人仓部主事
  二人二十二年改总部为民部二十三年又分四
  部为河南北平山东山西陜西浙江江西湖广广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37a 页 WYG0601-0135c.png
  东广西四川福建十二部(四川部兼/领云南)部设郎中员
  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各领一布政司户口钱粮
  等事量其繁简带管京畿每一部内仍分四科管
  理又置照磨检校各一人稽文书出入之数而程
  督之二十九年改十二部为十二清吏司建文中
  仍为四司成祖复旧制永乐元年改北平司为北
  京司十八年革北京司设云南贵州交趾三清吏
  司宣德十年革交趾司定为十三司其后归并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六 第 37b 页 WYG0601-0135d.png
  掌凡宗室勋戚文武官吏之廪禄陜西司兼领之
  北直隶府州卫所福建司兼领之南直隶府州卫
  所四川司兼领之天下盐课山东司兼领之关税
  贵州司兼领之漕运及临德诸仓云南司兼领之
  御马象房诸仓广西司兼领之
  明官制户部御马仓大使从九品副使未入流长
  安门仓副使东西北安门仓副使俱未入流
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