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20742b 页
卷三 第 1a 页 0055-050.png
黄帝阴符经疏卷下闰三
    少室山李筌疏
   强兵战胜演术章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
反昼夜用师万倍
 绝利者塞耳则视明闭目则听审务使身
 心不乱主事精专也
 疏曰言人眼贪色则耳不闻正声听淫声
 则目不睹正色此视听二徒俱主于心也
 道德之士心无邪妄虽耳目闻见万种声
卷三 第 1b 页 0055-051.png
 色其心正定都无爱悦贪著之心与无耳
 目不殊何必在于聋瞽者哉但心中纳正
 则耳目无邪耳目无邪则身心不乱身心
 不乱则精思举事发机皆合于天道比之
 凡情十倍利益事皆成遂何必独在用师
 他皆仿此三反昼夜用师万倍者上云身
 心正定耳目聪明举事发机比常十倍就
 中更能三思反覆日夜精专举事发机比
 常情万倍何必独在用师也论语云三思
 而后行再斯而可矣使人用心必须精审
卷三 第 2a 页 0055-052.png
 此之义也所言师者兵也兵者凶器战者
 危事处战争之地危亡之际必须三反精
 思深谋远略若寡于谋虑轻为进退竟致
 败亡所以将此耳目精思引以用师为喻
 切令修鍊保护其身非真用师也道德之
 士嫉恶如雠知此耳目绝利之源三反精
 思之义深沉审细理正居贞诛锄邪佞之
 贼自固其躬久久成道则黄帝灭蚩尤是
 也至如古今名将孙吴韩白武侯卫公皆
 善用师悉能三反昼夜成功立事以致荣
卷三 第 2b 页 0055-053.png
 华然终谓强兵战胜之术以为轻命之机
 必也黄帝得之以登云天傅说得之以处
 玄枵也故上文云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
 之轻命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心贪于物者损寿目视无厌则意荒但戒
 目收心则无祸败之患也
 疏曰道德之士心不妄生机不妄动辄加
 于物情而耽徇之人取万物资身养命者
 亦天然之理但不令越分乖宜反伤其性
卷三 第 3a 页 0055-054.png
 故元仓子言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
 中招垛也亦云招箭人也万物彰彰以害
 一生生无不伤者以养性命也今代之惑
 者多以性养物不知休息此言心生贪婪
 为物所盗使人祸败耳家语云嗜欲无厌
 贪求不止者刑其杀之老子云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所贵知足适其中不
 令将心苦贪于物反伤正性必害于人故
 刘子云火林养鸟温汤养鱼之义以生于
 物死于物也机在目者言人动生妄心加
卷三 第 3b 页 0055-055.png
 于物者皆由自睹而心生故云机在目欲
 令戒慎其目勿令妄视邪淫之色使心于
 物不生妄动之机不挠其性以固寿保躬
 也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
 天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养万物不求
 恩报而万物感其覆育自有恩生
 疏曰天地万物自然有之此皆至道之所
 含育不求恩报于万物万物承天之覆育
 自怀恩于天故老子言生而不有为而不
卷三 第 4a 页 0055-056.png
 恃长而不宰
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迅雷烈风阴阳动用人自怀惧蠢然而惊
 疏曰迅雷者阴阳激搏之声也烈风者庄
 子言大块噫气其名为风凡此风雷阴阳
 自有本不威人人自畏之莫不蠢然而动
 怀惊惧也此言道德之君抚育万灵同天
 地之不仁则大地人民禽兽草木皆自归
 恩于君感戴如天各守其分各安其业无
 不逍遥也明君但施其正令以示国章兆
卷三 第 4b 页 0055-057.png
 人睹其威命如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而动
 咸生恐惧之心各自警戒各自慎行也以
 此治军则将勇兵强上威下惧必能诛暴
 定乱故言下有强兵战胜之术也
至乐性馀至静则廉
 至尚廉静则心无忧惧情怀悦乐而逍遥
 有馀
 疏曰至乐者非丝竹欢娱之乐也若以此
 乐必无馀故家语云至乐无声而天下之
 人安三略云有道之君以乐乐人此言贤
卷三 第 5a 页 0055-058.png
 人君子以心平性正不欺于物不徇于时
 理国安家无淫刑滥罚不越国章身无过
 犯无所忧惧自然心怀悦乐情性怡逸逍
 遥有馀岂将丝竹欢宴之乐而方比此乐
 乎至如古人鼓琴拾穗行歌待终故曰至
 乐性馀也至静则廉者既不为小人丝竹
 奢淫之乐自保其无忧无事之欢如此则
 不为声色所挠而性静情逸神贞志廉也
 亢仓子曰贵则语通富则身通穷则意通
 静则神通引此四通之体义存乎一故谓
卷三 第 5b 页 0055-059.png
 至乐至静也人能至静可致神通是名至
 静则廉也夫将帅之体贵其廉静杜其喧
 挠赏罚不差父子为军心怀悦乐性多馀
 勇然可摧凶剋敌功业必成故曰下有强
 兵战胜之术也夫能栖神静乐之间谓之
 守中六情不染二景常然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天道幽隐不可窥测至私也万物生成圣
 功显著至公也
 疏曰天者至道也言至道包含万类幽深
卷三 第 6a 页 0055-060.png
 恍惚无有形段不可窥测是名至私私者
 隐匿之义也能于杳冥之中应用无穷生
 成万物各具形体随用立名乃至公也公
 者明白显用众可观之义也此言道德之
 君智虑广博包总万机智谋巧拙进退可
 否悉能私隐于深心人不可得而窥之是
 至私也及其动用观善恶察是非施政令
 行赏罚显然明白为天下之可观乃至公
 也故曰天之至私用之至公也为军帅之
 体能用以隐密机数难窥取舍如神威恩
卷三 第 6b 页 0055-061.png
 显著上清下正将勇兵强剋敌摧凶功业
 盛茂故曰下有强兵战胜之术也
禽之制在气
 鹏抟九万积气而升蜩鸠抢揄决起而上
 皆能制气进退而自由也
 疏曰禽者羽化百鸟之类也气者天地阴
 阳之气也人之运动皆以手足进退为利
 禽鸟运动皆以翅羽鼓气心动翅鼓无所
 不之上下由之况人最灵不能善用天机
 道德之气固躬养命以致长生久视乎若
卷三 第 7a 页 0055-062.png
 人善能制道德之气则遨游太虚禽鸟不
 足比也为军帅之体善用五行休王之气
 能知阴阳制伏之源则摧凶剋敌不足为
 难故曰下有强兵战胜之术者也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愚人徇物而贪生违生之理者促寿贤人
 损己以求道德其妙者固躬而不亡
 疏曰此言人之在世贪生恶死皆自厚养
 其身恐致灭亡也鞠养身命必须饮食衣
 服此亦天然自合之理故庄子言耕而食
卷三 第 7b 页 0055-063.png
 织而衣其德不离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
 德故知人生必资衣食之育养也然在于
 俭约处中则吉若纵恣奢溢过分则凶而
 反害其生也至若上古之人巢居穴处情
 性质朴亦不知有长生短促之理任自然
 而逍遥年寿长永后代真源道丧浮薄将
 兴广设华宇衣服纨䌽滋味肴膳越分怡
 养恐身之不康殊不知养之太过役心损
 虑反招祸患为促寿之根本故曰生者死
 之根死者生之根者至如道德之士损己
卷三 第 8a 页 0055-064.png
 忘劬以求长生之术或则餐霞服气辟谷
 休粮心若死灰形同槁木世人观之必死
 之象殊不知长生之根本也故曰死者生
 之根也夫将帅之体能知倖生即死必死
 而反生者则全军保众为良将焉故兵术
 曰致兵于死地而反生此是强兵战胜之
 术也庄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也
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君子勉善而感恩恩生于害也小人辜恩
 而起害害生于恩也
卷三 第 8b 页 0055-065.png
 疏曰此言人心向背恩害互生也本来无
 害亦无恩因救害而有恩则恩生于害至
 如贤人君子小有患难得人拯拔怀恩感
 激终身不忘是恩生于害也至如小人承
 君子之上恩顾身居荣禄不能戒慎终始
 保守一朝恃宠失权身陷刑网不知己过
 反生怨害此曰害生于恩道德之士感天
 地覆育之恩不辜至道生成之德修善行
 正反朴还元则无害可生于恩恩亦无由
 生于害不将恩害以挠性守静默以生淳
卷三 第 9a 页 0055-066.png
 和至如恩害相生宠辱更致者小人之道
 也为将帅之体不负皇恩不骄荣宠慎终
 如始保守恩光竭力尽忠成功立事恩亦
 无由生于害害亦无由起于恩以道德临
 戎有征无战岂不美哉故云下有强兵战
 胜之术也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愚人见星流日晕风雨雷电水旱灾蝗而
 生忧惧殊不知君臣道德政理淳和矣安
 抚黎人转祸为福以此时物文理哲唯圣
卷三 第 9b 页 0055-067.png
 我知之者矣故天地悬日月以照善恶垂
 列宿以示吉凶皆道德自然之理矣愚人
 仰视三光观天文之变易睹雷电之震怒
 或寒暑不节或水旱虫蝗恐祸及身悉怀
 忧惧愚人以此为天地文理圣也时物文
 理者但君怀廉静臣效忠贞獹鹊不喧边
 烽无燧兆人康乐寰宇宁泰纵天地灾祥
 无能为也圣我以此为时物文理者故家
 语云殷太戊之时道缺法邪以致之孽桑
 谷忽生于朝七日大拱占者曰桑谷野木
卷三 第 10a 页 0055-068.png
 合生于郊今生于朝国亡矣太戊恐惧侧
 身修德思君臣之政明养人之道三年之
 后远方慕义重译而至十有六国则桑谷
 无能为灾夫子曰存亡祸福皆在于己天
 灾地妖不能加也则妖祸不胜善政怪梦
 不胜善行又尧遭洪水九年汤遭大旱七
 载兆庶和平人无饥色何者为君有道政
 理均和主信臣忠百姓戴上虽有水旱不
 能为灾也水旱者天地也文理者时物也
 若明时物之理者皆能转祸为福易死而
卷三 第 10b 页 0055-069.png
 生故曰我有时物文理哲夫为军帅之体
 日晕五色星流四维怪兽冲营野鸟入室
 以天地文理示其灾祥但能修政令设谋
 虑思抚士卒转祸为福则敌何敢当此乃
 时物文理哲也
   故曰下有强兵战胜之术也下章一
   百三言皆使人深思静虑恩害不生
   晓达存亡公私隐密开物成务观天
   相时故曰下有强兵战胜之术也
   赞曰
卷三 第 11a 页 0055-070.png
  绝利一源 三思反覆 徇物之机
  生死在目 乐出安静 恩生害酷
  天地灾祥 时理为福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
阴阳胜
 良曰天地之道浸微而唯胜者也
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良曰言阴阳相推激至于自化在于目乎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不可为因以制之
 亮曰深矣善矣天人见之为自然英雄见
卷三 第 11b 页 0055-071.png
 之为制愚人见之为化也
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鸟兽之谓也
 良曰鸟兽之静历不能机也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万一决也
神枢诡藏
 六癸即玄女符也
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此七十言理尽不疏也
黄帝阴符经疏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