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20682a 页
卷八 第 1a 页 0053-082.png
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卷之九 藏二
    (东蜀蓬莱山中阳子卫琪注)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二十六/地六成水六合妙行)甲子坤屯(乾坤无/支干)
斗中四真人散花玉清台
 北斗位处坎宫坎为水四真即前所谓四
 象前曰上清今曰玉清又一层之高在人
 为脑宫四真在太极主四真注烧香散花
 旋绕步虚此真仙之乐身中香花真气所
 发不可泥象执著以为有物玉清台即人
 之上丹泥丸宫是也
卷八 第 1b 页 0053-083.png
帝卿中玄生
 泥丸上元帝卿讳中玄生领括众仙也一
 云帝乡仲玄立皆误矣一云三一帝卿肇
 勒精字中玄生二号即一神真
一回众真来
 中玄生起初一来时众真毕集也意之所
 之气为之奔走非敢后也盖志者气之帅
 也听其役使一真聚则万真聚
香风扇三宝
 香风拂拂飘扇三宝之上以为供养也三
卷八 第 2a 页 0053-084.png
 宝即兆身中之三宝若能精修存鍊五气
 薰蒸则有香风外泄亦由此玄契中云常
 以天香天花供养元始之类同也天童经
 云金饭玉浆向求皆至皆自己身中所有
 切勿外求三宝即三田中神香风即真气
 薰蒸扇乃勤摇之物皆法于自然
五脏映清夷
 上文皆说天上事此一句却说身中事盖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此言天上有清夷宫
 人当以五脏之气映之释氏书云五分名
卷八 第 2b 页 0053-085.png
 香以为供养又誓坚此念以报佛恩书云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皆同此义常见人以
 烧香插花造作百味珍羞以为供养己谓
 作福德尔殊不知一诚未尽天地不享及
 获暴殄之过冒渎之愆何如精鍊自己五
 分真香供养身中三宝则自然五脏晖映
 清爽平夷岂有鬼神之害又且福德最多
 人何苦而孜孜向外驰求
苍胡颉光华
 有是气而然后有声声有上下之相应和
卷八 第 3a 页 0053-086.png
 故为音律灵风鼓动运转遂成乐只这一
 点灵光洞然无碍晖映八表在人乃一粒
 金丹积成于内言语音声发之于外故六
 气分明六阴魔伏度人经黍米珠释迦摩
 尼宝其宝一也大丹曰龙虎大药须以真
 铅真汞和合而成方有光华焕灿
檀炽钧吉祥
 和气致祥元始所出之音声谓之檀炽钧
 玉皇经云钧天妙乐秦穆公到天门闻钧
 天广乐唐明皇到月宫闻霓裳羽衣曲皆
卷八 第 3b 页 0053-087.png
 天乐也如世间轩辕之咸池尧之大章舜
 之九韶禹之大夏汤之大濩皆治世之音
 也乐声所至吉祥所集和之至也妻子好
 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况天上
 之乐岂不致瑞所谓乐和则神和神和则
 天地和天地和则五谷丰熟国民安泰岂
 郑卫之徒可得致之哉人之五脏安和则
 语音清响闻者皆是清净法音
太中六气清
 太中五太之外又有五大以足十数即河
卷八 第 4a 页 0053-088.png
 图之数是一本六气分盖太中则五运六
 气清而不驳此接前乐和之意六气者亦
 应地六成水之义六气在天地间生杀万
 物医书甚详亦由人之所感召寒暑风雨
 晦冥谓之六气或逆其气则致疾疫甚至
 死亡修此大洞太中之妙行却之
曲水襄天河
 前云一曲水天闻盖天河注于东井而循
 环于天地之间古人云水出昆崙之下注
 出尾闾复上谓之天河此天地之河也人
卷八 第 4b 页 0053-089.png
 之河自尾闾溯流而上昆崙与天地同焉
 黄河九曲人肠九盘象之吕仙云曲江上
 月华莹净有个乌飞此与一曲水天闻同
 在前太初章下可以互看其旨
六度功圆成
 六度万行之功已圆全成就以六应水也
 六度六阴六合皆成数也人之进修圆满
 三千功八百行亦可以为上仙
五魔伐六阴
 五魔者青天魔王巴元丑伯赤天魔王负
卷八 第 5a 页 0053-090.png
 天担石白天魔王反山六目黑天魔王监
 丑朗郁黄天魔王横天担力是
中结元始王
 四正四维皆为太阳道境方显有元始如
 人却尽阴气鍊成纯阳方见大洞帝尊示
 现生神章高结元始王同一义
高观六合庭
 既结元始在中仰可以观见六合之内亦
 犹人神可以内顾脏腑张天师修行千日
 能内顾五脏外集万神等类是太中妙行
卷八 第 5b 页 0053-091.png
 以气为主有天地之气与父母之气混而
 生人在胎中脐带与母相连母呼亦呼母
 吸亦吸既生剪去脐带各自呼吸气藏于
 气海谓之命元修命者修此也
 右件玉章天篆七十字上镇渊通元洞天
 下统第七垒里德君
 玄契曰太中六合妙行观门念善行善无
 碍无障至善不踰住善保安定善崇基全
 成十善十华通荣命同智合曲水襄流六
 度功圆一千功成自初至六三千六百满
卷八 第 6a 页 0053-092.png
 證太勋由是九天为子生真人五帝为子
 伐六阴旋斗历箕而度天关八景冥合而
 肇玄玄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二十七/天七成火七觉妙行)乙丑丙寅蒙需
辰中黄景气
 辰日也日中有黄色景光之气言初生之
 日也喻金丹子时黄庭阳气初动则作用
 也此铅遇癸生须急采之时
三秀登霄庭
 三跃而方登霄汉以圆轴而辊上重霄其
卷八 第 6b 页 0053-093.png
 难矣哉三秀乃天中山名仙人呼灵芝为
 三秀草乘黄景气游太霄之庭
沧台飞羽轮
 东海蓬莱有山曰沧浪有台亦名沧浪得
 道神仙乘黄景气驾羽车飞登此台入三
 秀山归霄庭宫而领职任事也
迎延道已成
 得道真仙元辰真人佩带迎延之符乘飙
 轮飞羽车为逍遥之仙此乃修习文昌大
 洞经之所致非小仙之格也
卷八 第 7a 页 0053-094.png
司命奉帝书
 主心之神奉承帝旨告下十方以保全生
 根为念金书司命定算人之寿夭皆由存
 心能善用其心则可以称寿者相
号曰玄度卿
 中央司命丈人理明初号玄度卿专一守
 心绛宫也人寿本百岁以有善恶多少故
 有神明司其予夺少有八九十者
保生太霞宫
 保生护命于太霞之宫即绛宫也此章专
卷八 第 7b 页 0053-095.png
 应火数人为离明之象属火光彩辉霞故
 曰太霞宫保生生之根
列宾馆上清
 罗列宾客之馆于上清宫亦绛宫也盖万
 气万神所聚之处古人云一窍通则百窍
 皆通一神集则百神皆集
命门合精延
 命门右肾其神桃康字合精延七叠见之
 一云左曰父宁在右曰母精延亦曰大洞
 帝一尊神君之名皆两存之
卷八 第 8a 页 0053-096.png
守我身黄宁
 桃康常仰望黄宁以承气盖脾胃所得之
 水谷散之于五脏六腑也前黄宁以有注
 乃精血三真之玉讳亦可互见
左携元素君
 无英之别字见前注乃火沼之主即紫素
 左元君翳郁仞字安来上乃主保肝护魂
 上应木德岁星下主东岳泰山
右摄朱郁灵
 白元调阳君名朱晶字郁灵标乃水池之
卷八 第 8b 页 0053-097.png
 主见上卷朱晶启明师注又字玄夷绝中
 通人之肺气下镇西岳华山
太和度七觉
 七火之成数故引意相合七觉者天之北
 斗七元也人之七孔心也太和真气通入
 所以有知觉发生文章焕灿故下文言真
 文宣人但能致中和于一身吾身之天地
 位万物育则身外之天地亦位万物育终
 日圆觉而未尝圆觉凡夫也仙云何不食
 气太和精武当谓之太和山释氏七觉支
卷八 第 9a 页 0053-098.png
 则曰念觉择法觉精进觉喜觉猗觉定觉
 舍觉此亦谓之七觉大抵只是人之先天
 先地灵明不昧之精神是也虚灵知觉一
 而已矣圭峰裴相所说甚详
点火生真文
 二点为火地二生火天七成之结为南丹
 朱陵火府真文即前所谓五方云篆冶之
 流火之庭洞阳气赤故号赤书
紫华领胎仙
 即经玉眸鍊质黄华荡形紫华真人引领
卷八 第 9b 页 0053-099.png
 胎仙證登仙果但经南昌鍊度方可生天
 生世仙凡一换也此言十华仙
元命真中神
 即胎仙也又曰元命真人传曰五十而知
 天命然则天者不得闻道矣元命者元受
 天之明命真中有神长生大君即浩劫长
 存之神先天地而独存历劫运而不坏圆
 明虚静妙有真空此其体也不疾而速不
 行而至千变万化应事接物此其用也唯
 以和气养之是为七觉妙行
卷八 第 10a 页 0053-100.png
 右件玉章天篆八十字上镇太文翰宠妙
 成天下统第七垒里德君
 玄契曰太和七觉妙行十华观门紫华天
 一精通太无丹华地二气通凝玄青华天
 三神通万生素华地四梵通十方黄华天
 五始通太清琼华地六始通冥阴金华天
 七始通太玄绿华地八元通上清碧华天
 九元通玉虚瑶华地十玄通玉清混洞太
 无十华接空地居天中千行始登点火赤
 混惠合冲真闻合见合合德变形是曰玄
卷八 第 10b 页 0053-101.png
 中太皇真中有神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二十八/地八成木八景妙行)丁卯戊辰讼师
金阙上景气
 金阙乃三清所御之殿一云金阙必误梵
 清景三气乃清微天之妙气也此经欲召
 元神岳真三官先以景气为主
十方晖紫烟
 言景气遍满十方晖映成紫色烟云黄庭
 云紫烟上下三素云盖人之妙气凝集而
 出于眼目即水火之正色
卷八 第 11a 页 0053-102.png
三合太一尊
 太一按太史公书云在紫微帝座见上卷
 太一务命根注三合者玄元始三气合德
 也即前所谓梵清景三气同义
帝招太元神
 太元神乃北方精魂名字玉帝常以招真
 符召之问考较三官五岳所管人世罪福
 之事即人之历劫不坏之元神
七转召岳真
 五岳有五真人五真君五圣帝其下分司
卷八 第 11b 页 0053-103.png
 列曹管领生死簿籍七转者摄召时以符
 摇拽宛转至七数七为生数
玉符告三宫
 太一尊神以玉符告下天地水三官人之
 元神凝聚五气循历三官聚顶朝元也人
 修习大洞之道当去三官之籍
拔籍三涂下
 令三官五岳将罪人名籍削落于三涂五
 苦之下赦除之三涂五苦共为八难人能
 离脱八难方可有受生之兆
卷八 第 12a 页 0053-104.png
受生高上辰
 人能修习文昌大洞之道脱离五行八卦
 炼煅身中铅汞为丹功行满时其真神
 自然超过三界受生于高上辰极
太帝八灵王
 太帝乃精魂名阳堂字八灵也王称尊也
 生神云太帝号阳堂字曰八灵君亦曰八
 识神八灵八景木之成数
一化回庆云
 自此一变化之间回取庆云以开生门丹
卷八 第 12b 页 0053-105.png
 经夹脊双关至顶门修行径路此为根金
 丹火候在人参访不可臆度
桃康守六合
 中卷入精六合房注桃君乃肾神名盖宜
 惩忿窒欲惜精爱气以为一身之主性命
 之根色念动时存思桃康在脐
勒精卫泥丸
 勒精盖有自然之理若以房中之术是炊
 沙作饭纵蒸千劫只名热沙不名为饭黄
 庭云脑神精根泥丸根先师云此精非淫
卷八 第 13a 页 0053-106.png
 欲之精乃混元至精玉皇口中涎在人寻
 师问道究其玄妙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
 师传莫强猜三一帝卿肇勒精当存此神
 运真气入脑中泥丸六合
太清八景观
 妙行观门皆去声内观三部八景也太清
 下田是也生天经云即引太和真气注想
 丹田三部八景则在心目一注耳
十德真文宣
 圣人仰观俯察而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卷八 第 13b 页 0053-107.png
 元始演大洞真文以凝集真神作成人之
 德其揆一也德者人之所禀赋性中之所
 有发之为四端蕴之为五常所谓明德俊
 德性为道之体德乃道之用故曰性之德
 也合乎内外之道也人有纯全之德则无
 过不及之差乃天理至公至当
保子神中神
 度人经云真中有神此令兆爱惜此身如
 保赤子回光返照心目内观静定久之自
 然见真中之神与之和合为一体
卷八 第 14a 页 0053-108.png
元命生自然
 前二章云元命生太初盖人元命真人始
 生之初自然而然非人力强为之也此乃
 地八成木于东方以表命元也人之受命
 于天自当保守固穷毋为泛滥以危天命
 则可孔子圣人饭蔬食饮水颜子贤人陋
 巷箪瓢盖安天命所谓乐知天命故不忧
 圣贤尚且如是人而胡不为乎
 右件玉章天篆八十字上镇太素秀乐禁
 上天下统第七垒里德君
卷八 第 14b 页 0053-109.png
 玄契曰太清八景妙行十德贯形用德合
 体进德坦平成德广大智德内清慧德发
 光明德圆华灵德普应玄德大方大德自
 然普德济摄三千行满真文下敷满愿成
 真理合化合德合道合保子万神洞耀八
 冥由是中理五气混合百神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二十九/天九成金九光妙行)己巳庚午比小畜
太虚空无景
 太虚太空了无一物无光景色象寂兮寥
 兮人我兼忘又肺神名皓华虚成以应金
卷八 第 15a 页 0053-110.png
 方盖彭室帝君在太虚之中
霞中有彭室
 䌽霞之中恍惚若有真神之宅人身有三
 彭之室即三尸神也常以庚申甲子本命
 之日上天奏人功过一云灵中
九云合重扉
 九云一本九灵盖九阳妙气拥闭其门言
 九窍闭塞纤尘不入亦如君子退藏于密
 括囊无咎斋戒以神明其德
帝君静幽密
卷八 第 15b 页 0053-111.png
 太一帝君居处安静幽密之地盖在人头
 上无所关挠紊乱则静老子曰致虚极守
 静笃万物并作全在静定工夫
八真合景君
 胆中八真合景君与肺神通畅金木间隔
 到此混合而金丹始成此神讳北台玄精
 当存想青衣天尊像守胆中间
上携女太一
 提携太一仙女入泥丸宫亦谓之太一元
 君雌一神也见前注胆真与太一交会于
卷八 第 16a 页 0053-112.png
 人之百会穴又谓之众妙门
雌雄混玉房
 雌一雄一帝一谓之三一守之有法在人
 参访盖雌雄者阴阳也混玉房洞房中交
 媾也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人或诧神仙
 安得有此殊不知天父地母日阳月阴交
 媾以生万物易以兑女艮男相配为咸感
 也辞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是以立人之
 道有五经曰夫妇有别又曰天下之达道
 五夫妇一也若夫正妇贞所谓家齐也家
卷八 第 16b 页 0053-113.png
 人之辞曰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传曰夫妇
 之愚不肖可以与知能行盖男女居室人
 之大伦孤阴独阳岂得成人道哉但止于
 至善则可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
 也察乎天地易首乾坤而重咸恒诗首关
 睢而戒淫泆书记釐降礼谨大昏神仙未
 尝无之刘阮之天台柳元之海岛皆遇仙
 女昔有隐者贷药为生闻乐工嫁女有姿
 色索五百千隐者出七百贯得女归后数
 年事毕父母忆女往诣焉山中楼观甚丽
卷八 第 17a 页 0053-114.png
 女夫迎拜留数日一饭不复饥临别以黄
 金五锭赠归后钱尽复往不可见唯空山
 尔岂非神仙中夫妇乎丹经云休妻谩遣
 阴阳隔绝粒徒教肠胃空祖天师葛仙翁
 许旌阳何尝逐妻屏子然后成仙金丹之
 道须命黄婆媒妁欢合青衣女子素练郎
 君夫唱妇随阳唱阴和十月圣胎圆成婴
 儿姹女突出现形方显雌雄混玉房之明
 验矣亦非世俗之所谓夫妇也
九遍还返七
卷八 第 17b 页 0053-115.png
 乃天符火候也十一月冬至行复卦为一
 还十二月临卦为二还正月泰卦为三还
 一返二月大壮卦当沐浴三月夬卦四还
 二返四月乾卦五还三返五月姤卦六还
 四返六月遁卦七还五返七月否卦八还
 六返八月观卦当沐浴九月剥卦九还七
 返阴符阳火进退抽添欲七十二候周天
 足数至十月行坤卦则脱胎神化矣一阳
 生于子二阳生于丑三阳生于寅故三阳
 为三还则阳已盛故火生于寅为一返至
卷八 第 18a 页 0053-116.png
 九月火已墓故七返足十月火绝而烬矣
 崔公曰一年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又
 曰劝君不用寻冬至身中自有一阳生以
 此言之周天符火不容无而不可执著也
 至人传药不传火当求明师矣
分形散六合
 大洞经至此以得阳神出入分形散彩游
 宴六合之外乃天地之外当演习去此幻
 壳初出壳去一里复回勿令乱
泥丸易分别
卷八 第 18b 页 0053-117.png
 出入一自众妙之门以分别去来古人云
 若人通得泥丸穴何必区区炼大还去而
 复来候出入纯熟即投胎夺舍
太真九光轮
 九乃金之成数上皇太真即我之元阳正
 气生发九色光象之轮以聚集万神即九
 光之符九光以应天九成金
十佺丿文结
 佺者古仙名偓佺尧时服松实而眼方得
 道丿只如度人经云十转回灵一般即五
卷八 第 19a 页 0053-118.png
 方五脏纵横错综之真文故玄契曰含漱
 乃五脏之液也丿字文昌大洞之本文不
 宜改易如灵宝经亶娄阿荟如圆觉经奢
 摩他三摩钵提襌那之类如可改则译经
 者必为汉语当从古文
保子元气通
 保护兆身中玄元始三气变通而不塞人
 之血荣气卫务要流通和畅则安乐不染
 沉痾若凝滞则别生他證不保
五气理中颉
卷八 第 19b 页 0053-119.png
 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结为苍胡颉理道
 也中者大本也合而言之德性命也发出
 乎外情也发而中节和也和者达道也达
 道达德一以贯之故时措之宜也五气理
 中颉文在中矣颉直项也又曰颉颃言涵
 养至大至刚之气浩然充塞天地释云金
 刚又曰舍利子皆同此意
变化飞上清
 可以变化无穷阴阳不测者也以阴气为
 玉女化阳气为仙童彩云龙凤皆自己身
卷八 第 20a 页 0053-120.png
 中出可以乘驾飞入上清真境
三千行超越
 三千功八百行务欲圆满超越或有阴骘
 大功一起救拔数千人性命者亦可使当
 圆满大勋立跻三境侍卫之臣人多以富
 贵声色耗损精气一旦身体性命委而去
 之虽妻子至亲亦掩鼻而睥睨曩时洞房
 花烛恩爱何在唯独随业轮转而已又安
 望项负九光轮證太真之妙行
 右件玉章天篆八十字上镇太虚无上常
卷八 第 20b 页 0053-121.png
 融天下统第八垒大风泽地土皇君
 玄契曰太真九光妙行十佺舍观双修仙
 化胞仙胎仙魂仙魄仙脏腑中仙灵仙元
 仙华仙岳仙元命神仙梵气始气元气玄
 气道气中理真人变真化神三千行成丿 
 文含漱贵气自然十转回灵万气齐仙
 (十佺者太真妙行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是也丿文乃)
 (天地十佺之文章也即人之五脏/六腑精华玉液故曰含漱贵气)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三十/地十成土十明妙行)辛未壬申履泰
太玄九气上
卷八 第 21a 页 0053-122.png
 太玄太元太始三气在九气之上后结句
 云太玄启十明妙行登十真又曰太玄都
 九气丈人所主之祥烟生气也
烟回太晖间
 三气合德九气齐并合成云烟回转于太
 虚之间太晖者宫殿名也他本有作太虚
 者必误此乃玄气出于九气上
神光秀空峰
 神光宝光即灵光也盖无形可捉发秀晖
 彩于长空杳冥恍惚之表在人则精神光
卷八 第 21b 页 0053-123.png
 彩发秀于双目空峰者头面也
五道焕三天
 五道即五老焕明于三天之上言朝谒上
 帝冠冕灿烂也大丹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也无上三天即人身中三田宫
驾景登绝霄
 乘景舆而上升重绝霄汉言人紫河车搬
 运昆崙之顶前云乘景晨中晖盖同义绝
 霄者上无所维下无所基
乘风荡滞神
卷八 第 22a 页 0053-124.png
 仙人身轻又所服者六铢衣所驾者飞轮
 羽车皆可乘御风气而行荡滞神者三界
 之中刚风浩气五帝大魔统领诸天魔鬼
 把截要路若能大功圆满上帝鉴观魔王
 保迎流金火铃五老启途方得上升亦如
 修行人真气强壮慧力贯通则夹脊双关
 天柱玉城自然开通终无滞神
日中一运珠
 终宫中一丹元君名神运珠中宫常运转
 如日之宝珠一云中有运珠理一云运一
卷八 第 22b 页 0053-125.png
 日中珠不通西王母握固法存心中有日
 如崇宁钱大运转如火之热下至涌泉上
 至泥丸经由三宫千日可以出神日中司
 命接生君中央丈人司命君与神运珠皆
 守心之神心中万神此其大略也
理心入清闲
 以正理此心念使之清净安闲不为物挠
 圆觉经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遗教经制之
 一处无事不办一处者澄清心念前说天
 此说心盖此心天心也内修而外应不一
卷八 第 23a 页 0053-126.png
 其内无以制其外不齐其外无以养其中
 内外交养动静感应此大洞之本旨道经
 只灭动心不灭照心亦同
混合三五宫
 金水同源一五火木同乡三五中宫戊己
 三五四象五行交媾于中宫也昔女冠徐
 鍊师张惠明遇南岳右英夫人传道行三
 五混合之法咸得尸解神仙人能行三五
 混合之道自得脱离三涂五苦升入三五
 天宫得天堂快乐自在动经拂石之年自
卷八 第 23b 页 0053-127.png
 此不贪快乐进修真造上境
累变亿万年
 动经亿千万年永无失坠修天人之福如
 箭射虚空力尽还自坠如修大洞金丹之
 道直登究竟地位岂有轮转耶
伐绝胞树土
 此句当重说盖以胞胎为一大事非此无
 以生化此言土配合不谬一黄演之气结
 为胞根附于脾皆属土成数
永断尸血根
卷八 第 24a 页 0053-128.png
 九玄七祖咸被道气解释前世积滞之冤
 结胞树血根皆有深根固蒂之喻得此大
 洞宝章之功咸得伐绝永断
七祖散积滞
 人之上世有因相争结为 咒于灵坛社
 庙致连逮子孙冢讼徵呼积滞幽扃不得
 解散今闻大洞玉章即脱
反华生幽玄
 反回善芽增生长育于北方幽玄之圃乃
 天一所生之地三才之始也如人归根于
卷八 第 24b 页 0053-129.png
 下元是也气海乃一身之所主
万气生万神
 人之气以万计孟子谓浩然之气充塞天
 地也若不能贵固根本耽恋酒色气渐随
 散至中晚之年不及数千所以神疲力倦
 若知而存养则万神复为之生矣仙传载
 庐山太平宫三一王先生梦神人告曰上
 帝令汝住金华洞天赐丹一粒还汝精神
 复汝元气翌曰遂化故知人之得道神气
 不备不成仙矣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卷八 第 25a 页 0053-130.png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父母全而生之子全
 而归之可也人多以酒色财气损伤身体
 幽冥之中不逃谴责何望神仙
齐仙成仙王
 见贤思齐既与诸真仙比肩而行成就仙
 道为诸仙推戴故曰仙王仙亦有王者之
 服文昌仙职至此亦为极贵
太玄启十明
 太玄开启十明妙行以接度有缘太玄乃
 三气之祖生育天地万物至此为足数合
卷八 第 25b 页 0053-131.png
 十明妙行乃得登十真
妙行登十真
 十明妙行圆满则證登太玄真人之位十
 明十真地十成土之数也明矣河图至此
 为足数六爻纯阳为乾属金明则识认一
 切境物如幻一切事务如梦理法如眼翳
 空华有为如镜中像所以视声色如寇雠
 视轩冕如粪土等生死如旦暮故应事接
 物鉴空衡平方證太玄妙行
 右件玉章天篆九十字上镇太释玉隆腾
卷八 第 26a 页 0053-132.png
 胜天下统第八垒福德君
 玄契曰太玄十明妙行十真圆成精真玄
 珠气真玄力神真玄通性真玄一元真玄
 妙命真玄光形真玄全德真玄洞道真玄
 应全真太玄十真妙行梵行诸天横文固
 根万行周圆六位已升妙行大全形成气
 精鍊化紫金长生无穷太玄真人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三十一/表乾兑二卦其音同金)癸酉甲戌否同人
上清绝霞外
 上清在太清之上故云绝霞外人即绛宫
卷八 第 26b 页 0053-133.png
 是也此章表乾兑二卦乾象高高在上故
 绝霞外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洞仙经普资万有而不矜其功
 能他经则云持诵之者即得如何是矜其
 功也乾之体刚健纯粹无有息时人之学
 道当乾乾不息绵绵若存永成
八皇运九天
 八皇八卦也九天九宫也见前洛书数兹
 不再举乾元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元亨
 利贞乾之德也故曰运九天言自强不息
卷八 第 27a 页 0053-134.png
 也八皇老君运转九天之上即八灵王也
 皇与王一也天地之大岂离阴柔阳刚二
 气二气运转无穷岂离乎一元之会故天
 地之大万理兼备其为体一而已一元之
 运春夏秋冬弦望晦朔未尝一息之谬易
 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
 设教信哉在丹道谓之火候以应太阳一
 年一周天三百功满可以吞服
幽寥玄帝子
 注见上卷第二章帝皇太一重冥空字幽
卷八 第 27b 页 0053-135.png
 寥无又皇一之魂上归字帝子二神共守
 下丹田存思法幽寥黑帝子赤
携此景中人
 幽寥帝子二人能提挈此景中之人乃自
 己法身历劫不坏之象得此提省常惺惺
 不昧无私欲之蔽无爱恶之侵
晨登天老室
 子时夜半上升天老宫天老帝君七星神
 咒经载即人之肝脏咒日出东方赫赫大
 光此卯时真气传送至肝之时
卷八 第 28a 页 0053-136.png
夕宴金华庭
 晚夕游宴于金华之庭人肺也以表兑卦
 一云金华便必误酉时真气传送至肺脏
 宴者饮金浆玉液餐交梨火枣
羽节命太一
 以羽葆之旌节命召太一帝君见前注太
 一在头执符以召内境万气万神神随气
 行皆得聚凝而朝太一帝君
锦幡召万神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也章中多有锦幡
卷八 第 28b 页 0053-137.png
 锦旂所以招真致灵之具方以类聚物以
 群分是以羽节锦幡各以其类
坚我六仙府
 六府大肠为尚书府小肠为元阳府胆为
 兰台府膀胱为太和府胃为太素府三焦
 为无极府圣人时乘六龙以御天也天以
 六气流通宰制品汇人以六腑和畅捍禦
 外邪故曰坚固兆身中五脏六腑之气固
 则成六仙府散则为六洞冤魔递相残贼
 皆因情欲所挠败坏六洞六天
卷八 第 29a 页 0053-138.png
伐灭胞胎根
 戕伐胞胎之根胤毋使滋蔓盖此死根当
 尽去之死根伐绝然后得生根增长蕃衍
 盛茂即葱郁成功德之林
解结生七祖
 解释七祖之结习令上生天堂享受快乐
 无为也一云解结七祖生有此颠倒错乱
 但令用心向善自然七祖生天
散祸宁九玄
 消散九玄之祸令得安宁六阴剥尽九阳
卷八 第 29b 页 0053-139.png
 始成易夕惕若厉无咎当一得永得绵绵
 若存祸自散失深沉九地之下
赤城丹台女
 赤城一云日帝玄洲赤城蓬海螯宫在九
 霄之下谓之初霄丹台紫府乃阳明之宫
 多女仙之琼馆杨太真之银阙按山海经
 东海蓬莱山扶桑山方丈山沧浪山四山
 最高极大下有三岛十洲一曰玄洲二曰
 瀛洲三曰祖洲四曰聚窟洲五曰炎洲六
 曰麟洲七曰流洲八曰长洲九曰元洲十
卷八 第 30a 页 0053-140.png
 曰生洲此章下有玄洲绝三津上有沧台
 飞羽轮校仙登扶桑皆在东海境上得道
 者莫不经由此处脱蜕幻骨拜职受服然
 后上升天境朝见三清至尊
扶兆入金门
 乾居西北属金为天门故曰金门此兑之
 少女仙扶持我身同升入金门一云符召
 入金门必误世主之门亦曰金门
月母灵素兰
 兑卦为月月神乃太阴之精讳灵素兰或
卷八 第 30b 页 0053-141.png
 宁素兰必误正法月咒作灵素兰斗经云
 主司阴府宰御水源是也
守闭死气关
 月精常谨守下元闭塞死气此四句皆雌
 一之经丹台女阳神欲人上升宁素兰阴
 神能为人遏塞死户注流生气
死气自今绝
 既塞死户则死气断绝孔子曰未知生焉
 知死盖大洞之道知生知死亦如易系云
 原始要终故知死生之说
卷八 第 31a 页 0053-142.png
生津从兹延
 求生之津涯可望而度也释曰无生忍既
 无生安有死若了无生须求解脱释一切
 法缚直得万缘清净了无可得
万神万气仙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故曰万气生万神万
 气仙即万神归之为一体太极图中化生
 万物是也乃天地生生之根
超脱位真玉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故超脱过越生死之
卷八 第 31b 页 0053-143.png
 关则證品为大洞真王之位前章成仙王
 今次修习至此为长生真王位
十页妙行全
 十真者诚实无妄之谓也诚者天之道思
 诚者人之道至诚不息不息则久故得十
 真妙行全备前章妙行全十真
太玄会明阳
 九天之上阴气不侵九地之中阳光永隔
 故令我身中太玄之气会于明阳之天后
 章我身会明阳同义者二焉
卷八 第 32a 页 0053-144.png
无上大洞尊
 于此利见大人也自己大洞帝尊出现乃
 无极无上品之贵人与天同其匹休永无
 堕落此皆无色界上大罗天也
一气同龙光
 乾阳物也故以龙为喻曰潜龙见龙飞龙
 等语皆是元始一气化生若仁以行之修
 己身大洞则与元始同气合德乾健也自
 强不息兑悦怿也喜庆难言修炼至此阴
 爻剥尽化凡质为纯阳紫金之体神抱气
卷八 第 32b 页 0053-145.png
 气抱神精神粹明气脉调畅如夫妇之欢
 合如子母之留恋待时神化
 右件玉章天篆一百二十字上镇龙变梵
 度天下统第八垒福德君
 玄契曰己身精气全命鍊化紫金六位已
 升妙行大全长生无穷太玄真人至此回
 光开度胎根七玄九祖并解冤结断除债
 讼闭塞死户应同气同根苏懋生津延益
 万神同超真王和合万气妙行并全皆号
 太玄会明阳天我独超出證大洞尊帝一
卷八 第 33a 页 0053-146.png
 龙光号无上玄通

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卷之九







卷八 第 33b 页 0053-14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