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百三十四
卷八百三十四 第 1a 页 WYG1341-026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苑英华卷八百三十四 宋 李昉等 编
 杂记
  苏氏织锦回文记一首
  剑门山记一首
  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一首
  卫公故物记一首  复乳穴记一首
  叔氏墓记一首   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一首
卷八百三十四 第 1b 页 WYG1341-0260b.png
   苏氏织锦回文记     武 后
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扶风窦滔妻苏氏陈留令武功
苏道质第三女也名蕙字若兰识知精明仪容秀丽谦
默自守不求显扬行年十六归于窦氏滔甚敬之然苏
氏性近于急颇伤妒嫉也滔字连波右将军子真之孙
郎之第二子也风神伟秀该通经史允文允武时论高
苻坚委以心膂之任备历显职皆有政闻迁秦州刺
史以忤旨谪戍燉煌会坚尅晋襄阳虑有危逼藉滔才
卷八百三十四 第 2a 页 WYG1341-0260c.png
略乃拜安南将军留镇襄阳焉初滔有宠姬赵阳台歌
舞之妙无出其右滔置之别所苏氏知之求而获焉苦
加捶辱滔深以为憾阳台又专伺苏氏之短谗毁交至
滔益忿苏氏焉苏氏时年二十一及滔将镇襄阳邀苏
氏之(疑/衍)同往苏氏忿之不与偕行滔遂携阳台之任断
苏氏音问苏氏悔恨自伤因织锦回文五采相宣莹心
耀目其锦纵广八寸题诗二百(疑/)馀首计八百馀言纵
横反覆皆成章句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古迈今
卷八百三十四 第 2b 页 WYG1341-0260d.png
名曰璇玑图然读者不能尽通苏氏笑而谓人曰徘徊
宛转自成文章非我佳人莫之能解遂令苍头赍至襄
阳焉滔省览锦字感其妙绝因送阳台之关中而具车
徒盛礼邀迎苏氏归于汉南恩好愈重苏氏著文词五
千馀言属隋季丧乱文字散落追求不获而锦字回文
盛见传写是近代闺怨之宗旨属文之士咸龟鉴焉朕
听政之暇晋心坟典散帙之次偶见斯图因述若兰之
材复美连波之悔过遂制此记聊示将来也如意元年
卷八百三十四 第 3a 页 WYG1341-0261a.png
五月一日大周天册金轮皇帝御制
   剑门山记        于 邵
易曰艮为山为径路为门阙梁(一作/艮非)山之有剑阁也厥
象备焉首以峨嵋足以荆巫前褒斜而后灵关横亘乎
数千里之间孕川含陆以作全蜀趋蜀之路必由是山
连峰戛天上绝飞鸟极于此也峭壁中断两崖相嵚如
门斯辟如剑斯植辨径术之可从于彼也于戏上古圣
人之宅于九囿也必因山川之固为设堡障以安之恐
卷八百三十四 第 3b 页 WYG1341-0261b.png
其自绝于一方也虽有高深之阻必启行路通之是故
天下书同文教同体梯航内向而祸乱不作观乎剑阁
见圣人之德为伟夫抉连山开积阻剖盘石擘崇峦呀
然洞裂斗绝千仞远迹奇状神灵怪异谓之天造之资
则有攻凿之形矣谓之人力之用则无掎拔之势矣岂
五丁为役欤泯泯茫茫不可得而详也若乃迫隘之所
容邅回而后通翕巴汉之万辙揔岷嶓之重险一夫而
禦之则三军无所施其勇覆篑而防之则逸足不能踰
卷八百三十四 第 4a 页 WYG1341-0261c.png
其阻故汉高因焉以定楚项之难玄宗幸焉以销阳九
之变蜀王无道惠文伐之公孙僣号光武灭之由是而
言则剑门之险所以助顺不以兴乱所以辅中州不以
限荒服苟戎夷议侵轶狂愚怀割据逆天反道必覆败
随之皇帝谅闇之初岁在已未渔阳公作镇之一纪也
蛮夷之众寡君长之情伪道途之险易攻守之利病皆
暗得于胸中不差于毫发矣而犬戎承我遏密犯我亭
障以其控弦十万与群蛮之师出沉黎出大井出僰道
卷八百三十四 第 4b 页 WYG1341-0261d.png
出仇池边兵禦之不胜嚣然有北阙剑关而拒我后爰
西入蜀都而全其地时西州伯朝觐京师寇出不虞群
情大骇朝廷固已知渔阳公举无遗策仍发禁卫貔貅
(一有/二字)旅俾受律于公公玄合庙谋分军守隘且度其
能来而不能用可取而不可迫命诸营坚壁勿得战收
军入阁道示之以无人贼见诸壁不可攻而剑门不设
备果疑有伏莫敢前窥公曰彼悉锐而来谓所行无却
今顿军数日其气已衰且入我既深多而不整可以击
卷八百三十四 第 5a 页 WYG1341-0262a.png
之矣乃夜出精卒𢷬(一作/拔)其前营群凶震扰骇若堤溃
弃其矛(一作/戈)甲者十有四五颠于坑谷者不可胜计公
命缓逐勿遏其归既而又破之于龙安不二旬缘边千
里之寇悉烧营遁去危邦载合天府载宁州闾以出溺
相存父子以厥初相欢自蕃戎为梗未有若兹岁之甚
(一作/惟)中权制胜未有若是役之大天子闻而嘉之焉
即下诏书劳之略曰微公戮力王室蜀其左衽矣德音
褒倚也如此于戏仁者由剑门以之为福不仁者由剑
卷八百三十四 第 5b 页 WYG1341-0262b.png
门以之生祸独渔阳公之克戎于是也配乾功之可久
与坤德而同顺革戎心于永代扬天声于无极昭昭焉
难乎其与京矣昔班孟坚勒铭燕然纪窦耿勋业夫燕
然无瑰异之迹徒以书其片石不见录载前(一作/前载)人到
于今称之而剑门井络垂芒坤维蕴灵渔阳得其形便
辉灼藩翰语乎山则有画象之奥语乎人则有盖代之
绩而颂声不著于燕然英名不加于窦耿抑当时之所
取而吾党之所病昔予剖符列郡祗服元侯耳目所得
卷八百三十四 第 6a 页 WYG1341-0262c.png
称传罕备虽言之不逮其可已乎是用纂述为剑门记
   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  刘全白(见李/白集)
君名白广汉人性倜傥好纵横术善赋诗才调逸迈往
往兴会属词恐古之善诗者亦不逮尤工古歌少任侠
不事产业名闻京师天宝初玄宗辟翰林待诏因为和
蕃书并上宣唐鸿猷一篇上重之欲以纶诰之任委之
为同列者所谤诏令归山遂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又
志尚道术谓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流
卷八百三十四 第 6b 页 WYG1341-0262d.png
离轗轲竟无所成有一子名伯禽偶游至此遂以疾终
因葬于此文集亦无定卷家家有之代宗登极广拔淹
(李白集/作瘁)时君亦拜拾遗闻命之后君亦逝矣呜呼与
其才不与其命悲夫全白幼则以诗为君所知及此投
吊荒坟将毁追想音容悲不能止邑有贤宰顾公游秦
志好为诗亦常慕效李君气调因嗟盛才冥寞遂表墓
式坟乃题贞石冀传于往来也贞元六年四月七日记
  (此篇当在墓志门今/题作记姑仍其旧)
卷八百三十四 第 7a 页 WYG1341-0263a.png
   卫公故物记       韦端符
三年冬端符于三原令座中揖其郡官有客曰甚丞李
谓端符曰是卫公之胄也其家传赐书与他服器十馀
物者讫宴端符即丞居为客谒丞延入就列(一作/次)端符
因跪请曰籍君仆射公之嗣固愿见仆射公之烈之多
其事辞虽文(一作/史)记或阙略具天下耳舌矣闻君世传
文帝诏与公服物者愿得以观丞惨惨曰诺即其家偃
偻跃步奉赐书一函他物一器出发视玉带一首末为
卷八百三十四 第 7b 页 WYG1341-0263b.png
玉十有三方者七挫两隅者六每缀环焉为附而固者
以金丞曰传云环者列佩用也玉之粹者若含怡然泽
者若涣释然公擒萧铣时高祖所赐于阗献三带其一
也素锦袍一其襟袂促小裁制绝巧密光烂烂如波旁
出紫文绫袄一促制小袖如袍其为文林树于上其下
有驰马射者又杂为狻猊虎貙橐驼者靴裤一往来为
钩属锁剑文疑非华人所为也自始传于今莫能名其
物象笏一差狭不类今笏者佩笔一奇木为管韬刻饰
卷八百三十四 第 8a 页 WYG1341-0263c.png
以金别为金环以限难其间韬者火镜二大觿一小觿
一笇囊二椰杯一盖常佩于玉带环者十三物者亡其
五有存者八大帝为儿时与公子某年上下文帝命居
宫中侍吾儿戏即赐以皇子服物黄绫袍绯绫袍皆为
龙鸾文素锦袄綷五色为花若鸟者素锦半袖小笏皆
致巧功良今工之为不能也文帝赐书二十通多言征
讨事厚劳苦信必威赏而已其兵事节度皆付公吾不
从中理也暨公疾亲诏者数四其一曰有昼夜视公病
卷八百三十四 第 8b 页 WYG1341-0263d.png
中老妪令一人来吾欲熟知公起居状丞曰权文公视
此诏常泣曰君臣之际乃如是耶端符既毕观中若有
物击恻其心者于玉带见远方致物而上不专有以赐
有功也于文锦众物见其时之工志功(或作攻义如周/礼攻木攻金之)
(攻诗车/攻之攻)不至(一作/志)靡也于赐公子以皇子衣服见视臣
如友而犹儿也于诏征讨见择将材付将职也上尝不
曲制其事旁他可动哉于问公疾见上答悯公如家人
之视子姓也公之劳烈如是其大固有以感之独推其
卷八百三十四 第 9a 页 WYG1341-0264a.png
运吾不信也丞曰子观吾故物异他人之观一似动色
隐心者于霜露变时每阅省是物人雅谓子工(或作/攻)
辞幸为记吾得观以尉吾慕思也故曰记卫公故物
  一作皆唐文粹
   复乳穴记        柳宗元
石钟乳饵之最良者也楚越之山多产焉于连于韶者
独名于世连之人告尽焉者五载矣以贡则买诸他郡
今刺史崔公至逾月穴人来以乳复告邦人悦是祥也
卷八百三十四 第 9b 页 WYG1341-0264b.png
杂然谣曰氓之熙熙崔公之来公化所彻土石蒙烈以
为不信起视乳穴穴人笑之曰是恶知所谓祥耶向吾
以刺史之贪戾嗜利徒吾役而不吾货也吾是以病而
绐焉今吾刺史令明而志洁先赖而后力欺诬屏息信
顺休洽吾是以诚告焉且夫乳穴必在深山穷林冰雪
之所储豺虎之所庐由而入者触昏雾捍龙蛇束火以
知其物縻绳以志其返其勤若是出又不得吾直吾用
是安得不以尽告今令而乃诚吾告故也何祥之为士
卷八百三十四 第 10a 页 WYG1341-0264c.png
闻之曰谣者之祥也乃其所谓怪者也笑者之非祥也
乃其所谓真祥者也君子之祥也以政不以怪诚乎物
而信乎道人乐用命熙熙然以效其有(文粹/作力)斯其为政
也而独非祥也欤
   叔氏墓记(集作/志)      李 翱
元和九年岁直甲午正月十九日丁卯浙江(集无/江字)东道
观察判官将仕郎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李翱奉其
叔氏之丧于兹叔氏讳术生子曰王老远在京师翱实
卷八百三十四 第 10b 页 WYG1341-0264d.png
主其事铭曰
翱生始言叔氏弃殁爰殡于野年周四甲岂无诸亲生
故或迫亦有息子旅官京国丘坟孰封松槚未列殡宇
零毁狐狸所穴中夜远思酸栖心骨(集有是/以二字)乞假公府
言来筮宅追念延陵丧子嬴博葬不归吴于礼其合惟
叔平生游居是邑夭谢于此灵幽其托女侄之西仲兄
之北冥昭何异可用居息孰为故乡乃树松柏
  (此篇当在墓志门今/题作记姑仍其旧)
卷八百三十四 第 11a 页 WYG1341-0265a.png
   杭州新造南亭子记    杜 牧
佛著经曰生人既死阴府收其精神校平生行事罪福
之坐罪者刑狱皆怪险非人世所为凡人平生一失举
止皆落其间其尤怪者狱广大千百万亿里积火烧之
一日凡千万生死穷亿万世无有间断名为无间夹殿
宏廊悉图其状人未熟见者莫不毛立神骇佛经曰我
国有阿阇世王杀父王篡其位法当入所谓狱无间者
(集有/昔字)能来(集作/求)事佛后生为天人况其他罪事佛固无
卷八百三十四 第 11b 页 WYG1341-0265b.png
恙梁武帝明智勇武创为梁国者舍身为僧奴至国灭
饿死不闻悟况下辈固惑之为工商者杂良以苦伪内
而华外纳以大秤斛以小出之欺夺村闾戆民铢积粒
聚以至于富刑法钱榖小胥出入人性命颠倒埋没使
簿书条令不可究知得财买大第豪奴如公侯家大吏
有权力能开库取公钱缘意恣为人不敢言是此数者
必自知其罪皆捐已奉佛以求救月日积久曰我罪如
是富贵如所求是佛能灭吾罪复能以福与吾也有罪
卷八百三十四 第 12a 页 WYG1341-0265c.png
罪灭无福福至生人惟罪福耳虽田妇稚子知所趋避
今权归于佛买福卖罪如持左契交手相付至有穷民
啼一稚子无以与哺得百钱必召一僧饭之冀佛之助
一日获福若如此虽举寰海内尽为寺与僧不足怪也
屋壁绣文可矣为金枝扶迹擎千万佛僧为具味饭之
可矣饭讫持钱与之不大不壮不高不多不珍不奇怀
怪为忧无有人力可及而不为者晋霸主也一铜鞮宫
之衰弱诸侯不肯来盟今天下能如几晋凡几千铜鞮
卷八百三十四 第 12b 页 WYG1341-0265d.png
人得不困哉文宗皇帝尝语宰相曰古者三人共食一
农人今加兵佛一农人乃为五人所共食其间吾民尤
困于佛帝念其本牢根大不能果去之武宗皇帝始即
位独奋怒曰穷吾天下佛也始去其山台野邑四方所
冠其徒几至十万人后至会昌五年始命西京晋佛寺
四僧惟十人东京二寺天下所谓节度观察同华汝三
十四治所谓晋一寺僧准西京数其他刺史州不得有
寺出四御史缕行天下以督之御史乘驿未出关天下
卷八百三十四 第 13a 页 WYG1341-0266a.png
寺至于屋基耕而刓之凡除寺四千六百僧尼笄冠二
十六万五百其奴婢十五万良人枝附为使令者倍笄
冠之数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口率与百亩编入农籍其
馀贱取民直归于有司寺材州县得以恣新其公署传
舍今天子即位诏曰佛尚不杀而仁且来中国久亦可
助以为治天下州率与二寺用齿衰男女为其徒各止
三十人两京数倍其四五焉著为定令以徇其习且使
后世不得复加也(三字蜀本/作有加焉)赵郡李子烈播立朝名人
卷八百三十四 第 13b 页 WYG1341-0266b.png
也自尚书比部郎中出为钱塘钱塘于江南繁大雅亚
吴郡子烈少游其地委曲知其俗蠹人者剔削根节断
其脉络不数月久人随化之三笺干丞相云涛坏人居
不一釬锢败侵不休诏与钱二千万筑长堤以为数十
年计人益安喜子烈曰吴越古今多文士来吾郡游登
楼倚轩莫不飘然而增思吾郡之江山甲于天下信然
也佛炽害中国六百岁生见圣人一挥而几夷之今不
取其寺材立亭胜地以彰圣人之功使文士歌诗之后
卷八百三十四 第 14a 页 WYG1341-0266c.png
必有指吾而骂者乃作南亭在城东南隅宏大焕显功
施手目发匀肉均牙滑而无遗巧矣江平入天越峰如
髻越树如发孤飞(集作/悦)白鸟点尽(集有/止字)疑在半夜酒馀
倚老松坐怪石殷殷潮声起于月外东闽两越宦游善
地也天下名士多往之予知百数十年后登南亭者念
仁圣天子之神功矣美子烈之旨迹睹南亭千万状吟
不能(集作/免)已四时千万状吟不能去作为歌诗次之于
后不知几千百人矣
卷八百三十四 第 14b 页 WYG1341-0266d.png
 
 
 
 
 
 
 
 文苑英华卷八百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