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百九十三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a 页 WYG1340-06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苑英华卷七百九十三 宋 李昉等 编
 传
  陈子昂别传一首   田司马传一首
  陆文学自传一首   圬者王承福传一首
  毛颖传一首     革华传一首
   陈子昂别传       卢藏用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人也本居颖州四世祖方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b 页 WYG1340-0694b.png
庆得墨翟秘书隐于武东山子孙因家焉世为豪族父
元敬瑰伟倜傥年二(陈子昂/集作三)十以豪侠闻属乡人阻饥
一朝散万钟之粟而不求报于是远近归之若龟鱼之
赴渊也以明经擢第授文林郎因䆒览坟籍居家园以
求其志饵地骨鍊云膏四十馀年嗣子子昂奇杰过人
姿状岳立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
从博徒入卿学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
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
卷七百九十三 第 2a 页 WYG1340-0694c.png
风骨初为诗幽人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文宗矣年
二十一始东入咸京游太学历抵郡公都邑靡然属目
矣由是为远近所籍甚以进士对策高第属唐高宗大
帝崩于洛阳宫灵驾将西归子昂乃献书阁下时皇上
以太后居摄览其书而壮之召见问状子昂猊寝寡援
然言王霸大略君臣之际甚慷慨焉上壮其言而未深
知也乃敕曰梓州人陈子昂地籍英灵文称伟晔拜麟
台正字时洛中传写鬻其书市肆闾巷吟讽相属乃至
卷七百九十三 第 2b 页 WYG1340-0694d.png
转相贸鬻飞驰远迩秩满随常牒补右卫胄曹上数召
见问政事言多切直书奏辄罢之以继母忧解官服阕
拜右拾遗子昂(阙/)晚爱黄老之言尤耽味易象往往精
诣在职默然不乐私有挂冠之意属契丹以营州叛建
安郡王攸宜亲㧾戎律台阁英妙皆署军麾特敕子昂
参谋帷幕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
慑子昂进諌曰主上应天顺人百蛮向化契丹小丑敢
谋乱常天意将空东北之隅以资中国也大王以元老
卷七百九十三 第 3a 页 WYG1340-0695a.png
懿亲威略迈世受律庙堂吊人问罪精甲百万以临蓟
门运海陵之仓驰陇山之马积南方之甲发西山之雄
倾天下以事一隅此犹举太山而压卵建瓴破竹之势
也然而张玄遇王孝杰等不谨师律授首虏庭由此长
寇威而殆战士夫寇威长则难以争锋战士殆则无以
制变今败军之后天下侧耳草野倾听国政今大王冲
谦退让法度不申每事同前何以统众前如儿戏岂徒
为贼所轻亦生天下奸雄之心圣人威制六合故用声
卷七百九十三 第 3b 页 WYG1340-0695b.png
尔非能家至户到然后可服况兵贵先声今发半天下
之兵以属王安危成败在百日之内何可轻以为寻常
大王若听愚计即可行若不听必无功矣须共成功报
国可欲送身误国耶伏乞审听请尽至忠之言凡军须
先比量智愚众寡勇怯强弱部校将率士卒之势然后
可合战求利以长攻短今皆同前不量力又不简练暗
驱乌合败后怯兵欲讨贼何由取胜仆一愚夫犹言不
可况奸贼胜气十倍未可当也且统众禦奸须有法制
卷七百九十三 第 4a 页 WYG1340-0695c.png
亲信若单独一身则朱亥金锤有窃发之势不可不畏
人有负琬琰之宝行于途必被劫贼何者为宝重人爱
之今大王位重又㧾半天下兵岂直琬琰而已天下利
器不可一失一失即后有圣智之力难为功也故愿大
王于此决策非小让儿戏可了若此不用忠言则至时
机已失机与时一失不可冉得愿大王熟察大王诚能
听愚计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则王之功可立也建
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子昂体弱多
卷七百九十三 第 4b 页 WYG1340-0695d.png
疾感激忠义尝欲奋身以答国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参
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进諌言甚切至
建安谢绝之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钳默下列(一/作)
(吏/)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之事
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
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人莫知之也及军
罢以父老表乞罢职归侍天子优之听带官取给而归
遂于射洪西山构茅宇数十间种树采药以为养尝恨
卷七百九十三 第 5a 页 WYG1340-0696a.png
国史芜杂乃自汉孝武之后以迄于唐为后史记纲纪
粗立笔削未终钟文林府君忧其事废子昂性至孝哀
号柴毁气息不逮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闻其家有
财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子昂荒惧使家人纳钱二十
万而简意未塞(陈集/作已)数舆曳就吏子昂素羸疾又哀毁
杖不能起外迫苛政自度力气恐不能全因命蓍自筮
卦成仰而号曰天命不佑吾其死矣于是遂绝年四十
二子昂有天下大名而不以矜人刚断强毅而未尝忤
卷七百九十三 第 5b 页 WYG1340-0696b.png
物好施轻财而不求报性不饮酒至于契情会理兀然
而醉工为文而不好作其立言措意在王霸大略而已
时人不之知也尤重交友之分意气一合虽曰白刃不
可夺也友人赵真固凤阁舍人陆馀庆殿中侍御史毕
构监察御史王无竞亳州长史房融右史崔泰之处士
太原郭袭徵道人史怀一皆笃岁寒之交与藏用游最
久饱于其论故其事可得而述也其文章散落多得之
于人口今所存者十卷尝著江上丈人论将磅礴机化
卷七百九十三 第 6a 页 WYG1340-0696c.png
而与造物者游遭家难亡之荆州仓曹槐里马择曰择
昔从父友王适获陈君忻然忘我幼龄矣榆关之役君
筹其谋戎安累年不接晤语圣历初君归宁旧山有挂
冠之志予怀役南游遘兹欢甚幽林清泉醉歌弦咏用
览所记倏遍岷峨予旋未几陈君将化悲夫言绝道冥
杳然若丧之几延陵心许而彼已亡天丧斯文我恨何及
君故人范阳卢藏用集其遗文为序传识者称其实录
呜呼陈君为不亡矣遂为赞曰岷山导江回薄万里浩
卷七百九十三 第 6b 页 WYG1340-0696d.png
瀚鸿溶东注沧海灵光氛氲上薄紫云其瑰宝所育则
生异人于戏才可兼济屈而不伸行通神明困于庸竖
子曰道之将丧也命矣夫
   田司马传        于 卲
司马姓田氏名某字某其先盖自齐诸田之裔远代仕
汉徙家于秦世(一作/今)为京兆茂陵人也生而岐嶷七岁
能诵诗遂通诸经齿太学数岁不上第因左常侍王倕
授职西河之地乃喟然而叹谓同舍生曰大丈夫立身
卷七百九十三 第 7a 页 WYG1340-0697a.png
致位不在于此徒索长安米耳遂投刺王公见而奇之
数日酬对以为必可用也遂表随军要籍从事耳目甚
有裨补居无何公罢将军下势禄乃不及亦无愠色御
史大夫哥舒翰兼统五原雅知其人得之甚喜表清胜
府别将非其好也人皆叹屈独不以介意骤改永平府
左果毅长松府折冲虽从列叙亦不出牙幢之内矣天
宝中士马殷富国用仰给哥舒公得黩武于河陇之间
横行青海河收九曲西拓蕃境数千里置亭候郡邑创
卷七百九十三 第 7b 页 WYG1340-0697b.png
鄯城郡于河源军又𨽻临蕃县由是选举能吏以充员
位者见善如不及临蕃介在大(一作/天)府尤难其人所被斟
酌者盖百馀辈人人自以为得令而哥舒公决策取之
招辑新附承上接下罔有不悦其声洋洋播于远近会
安禄山以范阳叛潼关失守有诏御史中丞郭英乂专
制陇右未及下车表渭州陇西县令实资旧迹抚我凋
氓曾未浃年风俗大变郭公尝按部至邑见其治理褒
叹久之不以礼物为隔时(一作/特)为公道见合下榻宴慰
卷七百九十三 第 8a 页 WYG1340-0697c.png
累日方还今阆州刺史马雄参谋军事亦幕之良也时
有序述满岁凤翔尹李鼎复兼陇右以秦渭临洮饷馈
不继发汉阳之赋以资之遂举知长道县事仍表请起
拜清要固辞不获随牒员来在公之勤岁寒不易嘉声
美政益震于曩时自是日慎一日谦而致让者至于数
四时特进鸿胪卿兼刺史太原王公劳于取人逸于用
人前后褒贬无有不当田公虽让德有馀而王公渴日
不足遂举摄司马仍知县事聊以为喻且俟后命书曰
卷七百九十三 第 8b 页 WYG1340-0697d.png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田公有焉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
之王公有焉故人歌之曰二公更事阖境之庇二公其
休谁其为嗣君子闻之曰汉阳之郊政有经矣昔有巫
宓卓鲁亦由今之视昔云霄之望岂徒然哉邵忝春秋
之徒实采舆人之诵执简以往为之传云
   陆文学自传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
知孰是有仲宣孟阳之猊陋而有相如子云之口吃而
卷七百九十三 第 9a 页 WYG1340-0698a.png
为人才辩为性𥚹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諌豁然不惑凡
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一作/择)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生多
瞋又与人为信纵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上元
初结庐于茗溪之湄闭关读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
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
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
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
陆子盖今之接舆也始三岁(一作/载)茕露育于竟陵太师
卷七百九十三 第 9b 页 WYG1340-0698b.png
积公之禅自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子
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
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授孔圣之文公曰善哉子为孝
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其名大矣公执释典不屈子执
儒典不屈公因矫怜抚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
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竟陵西湖无纸学
书以竹画牛背为字他日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
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公知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0a 页 WYG1340-0698c.png
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芟剪卉莽以
门人之伯主焉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
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堕鞭之因叹云恐岁月往矣
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
楚乃释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著谑谈三
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公追之曰念尔
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
降伏外道也以吾门人众多令从尔所欲可捐乐工书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0b 页 WYG1340-0698d.png
天宝中郢人酺于沧浪邑吏召子为伶正之师时河南
李公齐物黜守见异提手抚背亲授诗集于是汉沔
之俗亦异焉后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别墅属礼部郎
中崔公国辅出竟陵因与之游处凡三年赠白驴乌帮
(一作犁/下同)牛一头文槐书函一枚白驴帮牛襄阳太守李
(一云澄/一云枨)见遗文槐函故卢黄门侍郎所与此物皆已
之所惜也宜野人乘蓄故特以相赠洎至德初泰(一作/秦)
人过江子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少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1a 页 WYG1340-0699a.png
好属文多所讽谕见人为善若已有之见人不善若已
羞之忠言逆耳无所回避繇是俗人多忌之自禄山乱
中原为四悲诗刘展窥江淮作天之未明赋皆见感激
当时行哭涕泗著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
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
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上中下三卷并贮于褐布囊上
元年辛丑岁子阳秋二十有九日
   圬者王承福传      韩 愈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1b 页 WYG1340-0699b.png
圬之为伎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
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
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
其土田手镘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
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又曰粟稼而生者也
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
待人力而后完(独本有/者字)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2a 页 WYG1340-0699c.png
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出令(二字蜀/本作生)
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集作/大小)唯其所
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
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
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
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集作/故)择其易
为而无愧者取焉嘻吾操镘以入贵富之家有年矣有
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2b 页 WYG1340-0699d.png
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
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集有/则字)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
观之非所谓食焉而怠其事而得天殃者耶非强心以
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耶非多行可愧
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耶(十字蜀本作知其不可能/而强为之者耶)
贵富难守薄功而厚飨(蜀本有/之字)者耶抑丰悴有时一去
一来不可常者耶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
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又曰功大者其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3a 页 WYG1340-0700a.png
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
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集有/也字)若立吾家而力不
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能也愈始
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
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
杨朱之道者耶杨朱之道不肯拔我一毫而利天下而
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
劳其心以为人者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3b 页 WYG1340-0700b.png
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集作/忘)道以丧其身者
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

   毛颖传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视佐禹理(集本文/粹作治)东方土(阁/本)
(作/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
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视八世
孙䨲世传当殷时居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4a 页 WYG1340-0700c.png
娥骑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或(文粹无/此字)云居东郭
者号东郭曰㕙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
宋鹊(集作/㹱)谋而杀之醢其家秦始皇时使(二本无/此字)蒙将
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庶长与军尉
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
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
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
之族拔其毫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4b 页 WYG1340-0700d.png
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
日见亲宠任事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
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
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乃至(一字文/粹作及)浮图老子外
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于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市井货
钱注记唯上所使自秦始皇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李
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集作/喜)随人意
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后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5a 页 WYG1340-0701a.png
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迁(文粹/作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
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
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蜀本/作乃)罢颖与绛人陈
玄弘农陶泓及会稽楮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
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后因进见
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
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
谓君中书(文粹有/君字)而今不中书耶对曰臣所谓尽心者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5b 页 WYG1340-0701b.png
(文粹/作焉)因不待召归封邑终于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
中国夷狄皆冒管城唯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于毛所
谓鲁卫毛𣆀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
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于孔子而
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毫始皇封之管城世遂有
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卒字一/作幸)任使秦
之灭诸侯颖与(文粹/作亦)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其(集/作)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6a 页 WYG1340-0701c.png
(真/)少恩哉
   下邳侯革华传
下邳侯革华者其先陇西人也三十六代祖守犍为黄
帝时以力见(文粹无/此字)召拜大司农以其辟土有功又知
稼穑艰难迁轻车都尉子孙相继至周武王时徙桃林
冠冕遂绝其后人思其济世之才因复其位而加任使
焉华父犨生五年袭先祖爵仕至上轻车都尉华母居
长乐有乳哺之恩越王勾践时尝侍宴姑苏台诗所谓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6b 页 WYG1340-0701d.png
有觉德行者也犨因引重(一字集作/引轻车使)至大行山力不任
事遂死于轘辕下(蜀本有/主字)上嗟悼命太宰中屠公执刀
(集作/以)解之其枝(集作/支)派分离散在他处革华长子也
上念其父劬劳而死于王事封华为下邳侯诏将作大
匠治之华(集有/为字)性坚劲崛强难以直御匠以其膏润之
然后去其豪族而加裁割焉会大原人金十奴与新郑
斯生相逢荐华于五木大夫是后稍稍得成其名
上嘉之遂释褐赐墨绶焉华尝曰吾辛勤久今方成名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7a 页 WYG1340-0702a.png
得处在(集无/在字)上左右足矣及献之果然华为人善履道
别威仪进止(集作/退)趋跄一随人意上将驾出游畋猎驰
骋毬击(集作/击毬)射御及交宾接贤礼神祭祀未尝不召华
(文粹/作皆)往伏事上久之因病(文粹/作忽)开口论议泄露密(集/作)
(上/)旨上由是疏之诏将作大匠治之又命其友金十奴
等令补过之寻献于上上虽纳之然亦不甚见重有泥
涂贱处方召使之馀并不得预焉顷之上见其颜色憔
悴哀惫失度上咨嗟曰下邳侯老而惫不任吾事(集作/用)
卷七百九十三 第 17b 页 WYG1340-0702b.png
今弃于市朝不复召子矣遂弃之而终华无子(文粹/作息)
继者族人矣
太史公曰华之先皮姓(五字集作华氏/之先出于皮姓)轩辕时苍颉观
鸟迹制文字以其始于皮而声于革故从革焉初华(集/作)
(革/)自胡而来赵武灵王时(集作为赵/武灵王)见重是后子孙盛
于中国汉书功臣表有煮枣侯革朱者即其后也
 
 文苑英华卷七百九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