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百六十八
卷七百六十八 第 1a 页 WYG1340-047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苑英华卷七百六十八 宋 李昉等 编
 刑法
  嗣濮王犯赃请免死议一首
  将军王去荣杀人议一首
  复雠议三首     断屠议一首
  功臣恕死议一首   刑议一首
   嗣濮王犯赃请免死议   裴子馀
卷七百六十八 第 1b 页 WYG1340-0478b.png
议曰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续故圣人但讯于群
臣仰采爰书俯窥刑鼎应议之科有八议亲之意特深
犯死之条有二犯赃之刑非重广骨肉之礼则德盛而
教尊崇锥刀之禁则化衰而情莫(疑/)谨按国子司南之
嗣爵重阜陵当胶东之荣位齐列无闻乐善有坠昭害
(疑/)但以刑故宥过议人不舍武帝忍受于汉亲抵罪可
矜高祖约法于秦暴则知原情轻重与事浅深哀死者
之衔冤不以亲而废法悯生灵之无识不以法而陷人
卷七百六十八 第 2a 页 WYG1340-0478c.png
盗为因官犯罪专杀以盗之此正盗而为轻因杀而非
重进虽伤于贪秽退非负于幽冤岂惟乾坤感气雨露
所偏然而睦彼亲亲须明恻隐谨议
   将军王去荣杀人议(并/序)   崔 器
右件官打杀本部富平县令杜徽恩旨以其能放抛石
免死夺官自身配陜郡效力中书舍人贾至等未即行
下奏请奉进敕旨议者
臣等伏以法者天地之大典帝王守之犹不敢专也若
卷七百六十八 第 2b 页 WYG1340-0478d.png
王去荣者乃敢擅杀是臣下之权过于人主开元已前
无者尊朝廷也当今(疑/)为天下主爱无亲疏得一去荣
而失万姓何利之有又八议名例都无此名十恶科条
乃居其一杀本部县令而陛下宽之王法不行人伦道
屈臣等奉诏不知所从夫国以法胜有恩无威慈母不
能使其子养由基射穿七札楚王以为辱国林虑公主
男犯法汉君不为减罪贱技则去荣何有受法则林虑
可徵晋文弃原取信以信大于原也今陜虽要郡不急
卷七百六十八 第 3a 页 WYG1340-0479a.png
于法则海内无处不尅(疑/)况陜郡乎无法也贾至等皆
朝之忠良见尅在近(此句/疑)谨议
   复雠议(并/序)        陈子昂
臣伏见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
杀卒能手刃父雠束身归罪议曰
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明罚所以齐政也夫枕干雠敌
人子之义诛罪禁乱王政之纲然则无义不可以训人
乱纲不可以明法故圣人修礼理内饬法防外使夫守
卷七百六十八 第 3b 页 WYG1340-0479b.png
法者不以礼废刑居礼者不以法伤义然后能暴乱不
作廉耻以(川文粹/作悉)兴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窃见同州
下邽人徐元庆先时父为县令赵师韫所杀元庆潜为
(集作/鬻身)佣保为其父报雠手刃师韫束身归罪虽古烈者
(新唐书/作士)亦何以多(新唐书/作加)诚足以激清名教旁感忍辱
义士之靡者也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之画一
(集作□/一之)法也法之不二(新唐书作/法不可二)元庆宜伏辜又按礼
经父雠不同天亦国家劝人之教者也教之不苟元庆
卷七百六十八 第 4a 页 WYG1340-0479c.png
不宜诛臣闻昔者刑之所生本以遏乱仁之所利盖以
崇德今元庆报父之雠意非乱也行子之道义能仁也
仁而无利与乱同诛是曰能刑未可以训元庆之可宥
显于此矣然邪由正生理必乱作昔礼防至密其弊不
胜先王所以明刑本实由此今倘义元庆之节废国之
刑将为后图政必多难则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
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圣人作始必图
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曰信人之义
卷七百六十八 第 4b 页 WYG1340-0479d.png
其政不行且夫以私意而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
徇私义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新/唐)
(书作义/动天下)以其能忘生而徇(集作/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
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利非所谓杀身成仁全
死无生之节也如臣等所见谓宜正国之法(新唐书/作典)
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天下直道而行
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同前          柳宗元
卷七百六十八 第 5a 页 WYG1340-0480a.png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文粹作君/先下同)者父爽
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得手刃父雠束身归罪当时谏
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
典臣窃独过之臣闻礼之大本盖以防乱也若曰无为
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
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
莫得而并焉(新唐书作/不得并也)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
其可诛兹谓僣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
卷七百六十八 第 5b 页 WYG1340-0480b.png
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
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
矣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
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
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
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
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雠人之胸介然自克即
(文粹作/死而)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
卷七百六十八 第 6a 页 WYG1340-0480c.png
谢之而不暇而又何诛焉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死师
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
雠乎雠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陵上也执
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且其议曰人必有子
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
所谓雠者盖以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
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
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雠
卷七百六十八 第 6b 页 WYG1340-0480d.png
凡杀人而义者令勿雠雠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雠
之又安得亲亲相雠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
雠可也父受诛子复雠此推刃之道复雠不除害今若
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雠孝也不
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
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以其王法为敌雠者哉议
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请下臣议
附于(文粹有/法字)(文粹有/如字)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
卷七百六十八 第 7a 页 WYG1340-0481a.png
议  必达理夫达理(二理字浙本/文粹并作礼)
   同前          韩 愈
元和六年九月七日富平县人梁悦为父报仇杀人(四/字)
(旧唐志作杀/仇人秦果)自投于县请罪敕云复仇(旧唐志/作报仇)杀人自
(旧唐志/作固)有彝典以其申冤请罪视死如归自诣公门发
其天性志在徇节本无求生(旧唐志有/之心二字)宁失不经特从
减死(旧唐志有/之法二字)宜决杖一百配流循州由是有此议
右伏奉今月五日敕复仇㨿礼经则义不同天徵法令
卷七百六十八 第 7b 页 WYG1340-0481b.png
则杀人者死礼法二事皆王教之大端有此异同必资
论辨宜令都省集议闻奏者朝议郎行尚书职方员外
郎上骑都尉韩愈议曰
伏以子复父(文粹无/父字)仇见于春秋见于礼记又见(旧唐/书有)
(于/字)周官又见(旧唐志/有于字)诸子(文粹/作信)史不可胜数未有非而
罪之者也最宜详于律而律无其条非阙文也盖以为
不许复仇则伤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训许复仇则人
将倚法专杀无以禁止其端矣夫律虽本于圣人然执
卷七百六十八 第 8a 页 WYG1340-0481c.png
而行之者有司也经之所明者制有司者也丁宁其义
于经而深没其文于律者其意将(文粹/作特)使法吏一断于
法而经术之士得引经而(新唐书/作以)议也周官曰凡杀人
而义者令勿雠雠之则死义(新唐书/有者字)宜也明杀人而不
得其宜者子得复雠也此百姓之相雠者也公羊传曰父
不受诛子复仇可也不受诛者罪不当诛也诛者上施
于下之辞非百姓之相杀也又周官曰凡报(集本新唐/书作执)
仇雠者书于士杀之无罪言将复仇必先言于官则无
卷七百六十八 第 8b 页 WYG1340-0481d.png
罪也今陛下垂意典章思立定制惜有司之守怜孝子
之心示不自专访议群下臣愚以为复仇之名虽同而
其事各异或百姓相仇如周官所称可议于今者或为
官吏所诛如公羊所称不可行(文粹/作议)于今者又周官所
称将复仇先告于士则无罪者若孤稚羸弱抱微志而
伺敌人之便恐不能自言于官未可以为断于今也然
则杀之与赦不可一例宜定其制曰凡有复父仇者事
发具其事因下(二字文/粹作申)尚书省集议奏闻酌其宜而处
卷七百六十八 第 9a 页 WYG1340-0482a.png
之则经律(文粹新唐/书无律字)无失其旨矣谨议
   断屠议         崔 融
议曰春生秋杀天之常道冬狩夏苗国之大事豺祭兽
獭祭鱼自然之理也一乾豆二宾客不易之义也上自
天子下至庶人莫不挥其鸾刀烹之鹤鼎所以充庖厨
故能幽明感通人祗辑睦万(会要/作百)王千帝殊涂同归今
(通典/作者)禁屠宰断弋猎三驱莫行一切不许便(通典/作将)
违圣人之达训紊明王之善经一不可也且如江南诸
卷七百六十八 第 9b 页 WYG1340-0482b.png
州乃以鱼为命河西诸国以肉为斋一朝禁止百姓劳
弊富者未革贫者难堪二不可也加有(会要/作又)贫贱之流
刲割为事家业倘失性命不全虽复日戮一人终虑未
能揔绝但益恐吓惟长奸欺外有断屠之名内诚鼓刀
者众势利依倚请托纷纷三不可也虽好生恶杀是人
之小心(通典作是君/子之小恩)而考古会今非国(诸本有/家字)之大体
但使顺月令奉天经造次合礼仪从容中刑典自然人
得其性物遂其生何必改革方为尽善伏惟圣主采择
卷七百六十八 第 10a 页 WYG1340-0482c.png
谨议
   功臣恕死议       吕 温
昔卫蒯瞆以窃国之诈盟其陪臣服冕乘轩三死无与
近代惑者为因口号(一作因/为口实)于是乎有功臣恕死之典
考诸古训其异端欤稽诸时事其乱本欤何者有国之
柄莫大乎刑赏人生有欲不可以不制天讨有罪不可
以不刑盖刑者圣王所(一作/持)以佐道德而齐天下者也
功济乎物不可以不赏赏劝乎功不可以不信盖信者
卷七百六十八 第 10b 页 WYG1340-0482d.png
圣人所以一号令而惇天下者也然则恕死之典弃信
而废刑何以言之夫立功者自八元十乱之后非尽能
贤或有起屠贩垄亩行阵之间乘帝王应天顺人之势
用力无几遂贪天功超腾风云各得变化率劳怙宠崛
强自负僣冒无厌见利忘义是宜崇威峻法大为之防
而反丹书铁劵许以不死其功大者可以五作乱而十
犯上孰不以暴为无伤乎且人君之言如涣汗不反既
与之要天地誓山河卒(仓忽/反)一旦失驭有黥韩之罪神
卷七百六十八 第 11a 页 WYG1340-0483a.png
怒人怨不得已而诛是弃信也若恣行凶险隳突宪纲
或奸锋将发衅逼宗社乃念斯言之玷忍而不诛是废
刑也向者才得其尘涓之劳(集作/效)萤烛之助而信弃刑
废将焉用之使贤而有功惊宠惧满自居无过之地何
恕死为使愚而有功小人不幸(集作/知)又告以无死是增
骄而启奸适所谓赏之(一有/以字)祸也虽恕之死其能免乎
夫其贤如太公忠如伊尹惟君知臣可以勿贰而遽宥
以罪死是疑其不终非所以待之以诚而尽君子之心
卷七百六十八 第 11b 页 WYG1340-0483b.png
也若乃猾如狗盗庸如黥徒未有罪而先恕之死是不
许其慕生廉耻自固名节非所以道之以德而劝小人
之善也以为明君之处劳臣也安之以爵禄拘(集作/护)
以纪律名之以好恶耸之以祸福使得迁善远罪保勋
全名剖符传庆与国终始恩斯勤斯是亦极矣柰何挠
权乱法以罪宠人坠信赏必罚之典亏昭德塞违之道
恐非哲王经邦轨物之制也谨议
   刑议          杨 夔
卷七百六十八 第 12a 页 WYG1340-0483c.png
议曰刑可以立乎尧舜不能去不亦深乎曰贰于法而
行之苟违之者是不由砥终而紊之则孰若严刑而使
知畏姑以一宇言之立其墙垣崇其闬闳犹有穴而入
者而况于不设乎汉轻其法阱民于祸矣之而不是子
(此句/疑)呜呼致金于路坐拾者以盗不
 
 
 
卷七百六十八 第 12b 页 WYG1340-0483d.png
 
 
 
 
 
 
 
 文苑英华卷七百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