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百六十一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a 页 WYG1340-04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苑英华卷七百六十一 宋 李昉等 编
 封禅
  封禅议一首     封禅射牲议一首
 郊祀
  皇后不合祭南效议一首
  駮祝钦明请南郊皇后充亚献议一首
  南郊先燔后祭议一首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b 页 WYG1340-0403b.png
 庙乐
  定宗庙乐议二首
  论立对破阵庆善二舞议一首
  鲁议一首
 封禅
   封禅议         颜师古(贞观十/一年)
将封先祭义在告神且备款谒(旧唐书/作谒敬)之仪方展庆成
之礼固当为(唐书/作于)坛下距(唐书/作趾)(会要通/典作先)申斋洁赞飨
卷七百六十一 第 2a 页 WYG1340-0404a.png
已毕然后登封既表重慎之深兼示行事有渐今请祭
于山下封于山上四出开坛道场通议南面入升于事
为允今请山上圜坛广五丈高九尺用五色土为(唐书/作加)
之四面各设一陛(唐书/作阶)御位在坛南升自南陛(唐书/作阶)
(会要/作宜)就行事(二字唐书作/上封玉牒)旧藏玉牒止用石函亦犹书
盛箧笥所以或呼为石箧然其形大质重转徙非易岱
宗傥无此石皆应取自他山所以不为混成累辑而作
大要在于周固稽其缜(会要/作缉)密而近代仪注更名石䃭
卷七百六十一 第 2b 页 WYG1340-0404b.png
䃭非稽古之文(会要/作称)本无义训可寻赢(会要/作盈)缩之间贵
在折中(会要/作衷)不烦纷议更增疑惑今请方石三枚以为
册累其十枚石检刻方石四边而立之缠以金绳用备
检约凡言封者皆是积土之名利建分封亦以班社立
号谓之封禅厥义可知今若置牒坛上止因累石不加
缮筑即以为封匪唯严秘之道有如简率亦乃名实不
副理恐乖爽今请于圜坛之上安置方石封印(唐书通/典作玺)
(缄/)既讫(会要/作毕)加五色土筑以为封高一丈二尺而广二
卷七百六十一 第 3a 页 WYG1340-0404c.png
丈金玉重宝质性坚贞宗祀严禋皆充器币岂嫌华靡
寔贵精确况乎三神壮观万代鸿名礼极殷崇事资藻
缛玉牒玉检式韫灵琦(会要作事/韬灵琦)传之无穷永存(会要/作在)
不朽至于广袤之数足以载文辞缄束之方务在申胶
固今宜立制随时损益丰功厚德既以跨蹑前踪盛典
宏规无劳一遵曩式今请玉牒长一尺三寸广厚各五
寸玉检厚二寸(唐书有长短阔/一如玉牒七字)其印齿疏密随印大小
距石之设意取牢固本资实用岂云巧(唐书/作雕)饰今既积
卷七百六十一 第 3b 页 WYG1340-0404d.png
土厚封更无差动天长地久宁假支持斜设横安请并
(会要/作不)置勒石纪号垂裕后昆美盛德之形容阐后王
之休烈其义远(通典/作大)矣其事尚焉我皇声畅九垓威横
八极灵祗不爱其宝兆庶无得而稽但当赞述希夷以
摅臣下之至具(会要/作其)祭坛之例(会要/作制)登封之所肆觐万
国受记(会要/作职)百神固宜刻颂显(会要作播/通典作明)扬功业至如
小距环坛(会要/作圜)石阙别树(唐书作/回建)事非经据无益礼仪
烦而非要请从减省神灵玺宝而弗用由来无所施行
卷七百六十一 第 4a 页 WYG1340-0405a.png
其六玺虽以封书莫不披于群下受命之玺登封则用
昭事上玄表兹介福休徵纬兆岂因常贯又封检之玺
分寸不同即事而言请并更造既顺肃虔之理永垂创
制之名禅坛制度请从新礼行事仪式亦并依之自外
委细不载于文者职在所司随事量定议曰谨率愚管
其录如前庸疑之言不足观采但封禅大礼旧典不存
秦汉以来颇有遗迹阙而不备难可甄详昔在元封倪
宽专赞其决逮乎光(会要/作建)武梁松独尸其事缙绅杂议
卷七百六十一 第 4b 页 WYG1340-0405b.png
不知所裁至如流俗传闻记注臆说未尝从事徒有空
言乖殊不一曷足云也且夫沿革不同著之前诰自君
作古闻诸往册方今台铉佐时远超风后秩宗典职追
迈伯夷究六经之妙旨毕天下之能事纳于圣德禀自
宸衷果断而行文质斯允诏旨集公卿及儒生学士议
登封事谨依访闻具件如右但封禅大礼旧典不存秦
汉以来颇有遗迹阙而不备难可甄详昔在元封时主
博采群论建武有司亦禀成规至如记注近书委巷浮
卷七百六十一 第 5a 页 WYG1340-0405c.png
说不足凭据无所取材且夫沿革不同著于往册自君
作古寔惟令范圣朝丕业方贻万载臣下庸蔽不取专
决请垂鉴察克断宸衷谨录奏闻伏听裁择谨议
   封禅射牲议(高宗/)     裴守贞(永淳/元年)
议曰据周礼及国语郊祀天地天子自射其牲汉武唯
封太山令侍中儒者射牛行事至于馀祀亦无射牲之
文但亲舂射牲虽是古礼久从废省难以施行据封禅
礼祀日未明十五刻宰人以鸾刀割牲质明而行事比
卷七百六十一 第 5b 页 WYG1340-0405d.png
銮驾至时牢牲揔毕天皇(通典作/陛下)唯奠玉献酌而已今
若祀前一日射牲事即伤早祀日方始射牲事又伤晚
若依汉武故事即非亲射之仪事不可行请从减罢谨

  郊祀
   皇后不合祭南郊议(中宗/)  褚无量(景龙/三年)
议曰夫郊祀者明王之盛事国家之大礼行其礼者不
可以臆断不可以情求皆上顺天心下符人事钦若稽
卷七百六十一 第 6a 页 WYG1340-0406a.png
古率由旧章然后可以交神明可以膺福祐然礼文虽
众莫如周礼周礼者周公致太平之书先圣极由衷之
典法天地而行教化辨方位而叙人伦其义可以幽赞
神明其文可以经纬邦国备物致用其可忽乎至如冬
至圆丘祭中最大皇后内主礼甚尊崇(一作礼/位甚尊)若合郊
天助祭则当具著礼典今遍检礼经(一作/周官)无此仪制盖
由祭天南郊不以地配惟将始祖为主不以祖妣配天
故惟皇帝亲行其礼皇后不合预(唐策作助/会要作同)也谨按大
卷七百六十一 第 6b 页 WYG1340-0406b.png
宗伯职云若王不与祭祀则摄位注云王有故代其行
祭事下文云凡大祭祀王后不与则摄而荐豆笾彻若
皇后合助祭承此下文即当云若不祭祀则摄而荐豆
笾今于文上更起凡明(一作/则)是别生馀事夫事与上异
则别起凡凡者生上起下之名不专系于本职周礼一
部之内此例极多备在文中不可具录又王后助祭亲
荐豆笾而不亲彻案九嫔职云凡祭祀赞后荐彻豆笾
注云后进之而不彻则知中彻者为宗伯生文若宗伯
卷七百六十一 第 7a 页 WYG1340-0406c.png
摄祭则宗伯亲彻不别使人又案外宗掌宗庙之祭祀
王后不与则赞宗伯此之一文与上文相證何以明之
按外宗惟掌宗庙祭祀不掌郊天足明此文是宗庙祭
也又按王后行事揔在内(英华作/外非)宰职中检其职文唯
云大祭祀后祼献则赞瑶爵亦如之郑注云谓祭宗庙
也注所以知者以文云祼献祭天无祼所以(一作/以此)得知
又祭天之器则用陶匏亦无瑶爵注以此得知是宗庙
也又内司服掌王后六服无祭天之服而巾车职掌王
卷七百六十一 第 7b 页 WYG1340-0406d.png
后之五辂亦无后祭天之辂祭天七献无后亚献以此
诸文参之故知后不合助祭天也唯汉书郊祀志则有
天地合祭王后预(唐策作助/会要作同)享之事此则西汉末代强
臣擅朝(会要/作权)悖乱彝伦黩神謟祭不经之典事涉诬神
故易传曰诬神者殃及三代太誓曰王稽古立功立事
可以永年承天凝丕天之大绩斯史策之良诫岂可不
知今南郊礼仪事不稽古臣忝守经术不敢默然(会要/作缄)
(默/)请旁询硕儒俯循(一作/摭)旧典遵(一作/采)曲台之故事行
卷七百六十一 第 8a 页 WYG1340-0407a.png
圆丘之正仪使圣朝叶昭旷之涂天下知文物之盛岂
不幸甚(唐策作/美欤)谨议  一作皆旧唐书本传
   駮祝钦明请南郊皇后充亚献议
               蒋钦绪
议曰周礼凡言祭祀享三者皆祭之互名本无定议何
以明之按周礼典瑞职云两圭有邸以祀地则祭地亦
称祀也又司几筵云设祀先王之昨(读作/胙)席明(一作/则)
宗庙亦称祀也又内宗职云掌宗庙之祭祀此又非独
卷七百六十一 第 8b 页 WYG1340-0407b.png
天称祀地称祭也又按礼记云惟圣人为能享帝此即
祀天帝亦言享也又按孝经云春秋祭祀以时思之此
即宗庙亦言祭祀也经典此文不可备数㨿此则钦明
所执天曰祀地曰祭庙曰享未得为定明矣乂周礼凡
言大祭祀者祭天地宗庙之揔名非(一作/不)独天地为大
祭祀也何以明之按郁人职云大祭祀与量人受举斝
之卒爵按尸与斝皆宗庙之事则宗庙亦称大祭祀又
钦明状引九嫔职大祭祀后祼献则赞瑶爵㨿天无祼
卷七百六十一 第 9a 页 WYG1340-0407c.png
亦无瑶爵此乃宗庙称大祭祀之明文钦明所执(会要/作云)
大祭祀即为祭天地未得为定明矣又周礼大宗伯职
云凡大祭祀王后有故不预(会要/作赴)则摄而荐豆笾钦明
惟执此文以为王后有祭天地之礼钦绪等㨿此乃是
王后荐宗庙之礼非祭天地之事何以明之按此文凡
祀大神祭大祗享大鬼临(一作/帅执)事而卜日宿视涤濯涖
玉鬯省牲镬奉玉齍制(一作/诏)大号理其大礼(二字一/作礼)
相天王之大礼若王不与(会要有/大字)祭祀则摄位此已上
卷七百六十一 第 9b 页 WYG1340-0407d.png
(会要/作云)凡直是王兼祭天地宗庙之事故通言大神大
祗大鬼(六字英华只作大祗会要作大/祭今以旧唐书祝钦明传增入)之祭也已下文
云凡大祭祀王后不与则荐豆笾彻此一凡直是王后
祭宗庙之事故惟言大祭祀也若云王后合助祭天地
不应重起凡大祭祀之文也为嫌王后有祭天地之疑
故重起后凡以别之耳王后祭宗庙自是大祭祀何故
取上凡相天王之礼以混下凡王后祭宗庙之文此是
本经科段明白又按周礼外宗掌宗庙之祭祀佐王后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0a 页 WYG1340-0408a.png
荐玉豆凡王后之献亦如之王后不预则赞宗伯按此
王后有故不预则宗伯摄而荐豆笾外宗赞之内宗外
宗所掌皆佐王后宗庙之荐本无佐祭天地之礼但天
地尚质宗庙尚文玉豆宗庙之器初非祭天所设请问
钦明若王后助祭天地在周礼使何人赞佐若宗伯摄
后荐豆祭天又命(一作/合)何人赞佐并请明徵礼文即知
摄荐是宗庙之礼明矣按周礼司服云王祀昊天上帝
则服大裘而冕享先王则衮冕内司服掌王后祭服无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0b 页 WYG1340-0408b.png
王后祭天之服按三礼义宗明王后六服谓袆衣摇(周/礼)
(注及唐史并作/摇英华皆作摇)翟阙翟鞠衣展衣褖衣也祎衣从王祭
先王则服之摇翟从王祭先公则服之阙翟飨诸侯则
服之鞠衣以采桑则服之展衣以礼见王及见宾客则
服之褖衣燕居则服之王后无助祭于天地但自先王
已下又三礼义宗明王夫人之服云后不助祭天地五
岳故无助祭天地四望之服按此则王后无祭天之服
明矣又三礼义宗明王后五辂谓重翟厌翟安车翟车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1a 页 WYG1340-0408c.png
辇车也重翟者后从王祭先王先公所乘也厌翟者后
从王享诸侯所乘也安车者后宫中朝夕见于王所乘
也翟车者后采桑所乘也辇车者后游宴所乘也按此
则皇后无祭天之车明矣又礼记郊特牲义赞云祭天
无祼郑玄注云惟人道宗庙有祼天地大神至尊不祼
圆丘之祭与宗庙祫同朝践王酌泛齐以献是一献后
无祭天之事大宗伯次酌醴齐以献之是为二献按此
则祭圆丘大宗伯次王为献非摄王后之事钦明等所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1b 页 WYG1340-0408d.png
执王后有故不预则宗伯摄荐豆笾更明摄王后宗庙
之荐非摄天地之祀明矣钦明建议只及引礼记祭统
曰夫祭也者必夫妇亲之按此是王与后祭宗庙之礼
非关祀天地之义按汉魏晋宋后魏齐梁周陈隋等历
代典(一作/史)籍兴王令主郊天祀地代有其礼史不阙书
并不见往代王后助祭之事又高祖神尧皇帝太宗文
武圣皇帝南郊祀天无皇后助祭处高宗天皇大帝永
徽二年十一月辛酉亲有事于南郊又总章元年十二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2a 页 WYG1340-0409a.png
月丁卯亲祀南郊亦并无皇后助祭处又按大唐礼亦
无皇后助祭南郊之礼钦绪等幸忝礼官亲承圣问竭
尽闻见不敢依随伏以主上稽古志遵旧典所议助祭
实无正(一作/明)文若以王者制礼自我作古明主立断非
臣所敢言谨议  一作皆旧唐书祝钦明传
   南郊先燔后祭议    唐子元(徐坚同议/开元年中)
议曰臣等谨按显庆年修礼官长孙无忌等奏改燔柴
在祭前状称祭祀之礼必先降神周人尚臭祭天则燔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2b 页 WYG1340-0409b.png
柴者臣等按礼迎神之义乐六变而(一作/则)天神降八变
(一作/则)地祗出几变则鬼神可得而礼矣则降神以乐
周礼正文非谓燔柴以降神也按尚臭之义不为燔之
先后假如周人尚臭祭天则燔柴容或燔臭先以迎神
然则殷人尚声祭天亦燔柴何声可燔先迎神乎又按
显庆中无忌等奏称晋氏之前犹遵古礼周魏以降妄
为损益者今按郭璞晋南郊赋及注尔雅祭后方燔又
按宋志所论亦祭后方燔又检南齐北齐及梁郊祀亦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3a 页 WYG1340-0409c.png
先饮福酒讫燔燎(一作后/方燔)又按后周及隋郊祀亦先祭
后燔㨿此即周遵后燔晋不先燔无忌之奏(一作/事)(一/作)
(义/)乃相乖又按周礼大宗伯职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
四方注云礼为始告神时祭(一作/荐)于神坐也又(又一作/下文)
云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皆有牲币各放(一作/如)其器
之色又礼器云有以小(一作/少)为贵者祭天特牲是知苍
璧之与苍牲俱合奠之神座理即(一作/节)不惑又云四圭
(圭圭/通)有邸以祀天旅上帝即明祀昊天上帝之时以旅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3b 页 WYG1340-0409d.png
五方天帝明矣其青圭赤璋白琥玄璜自是立春立夏
立秋立冬之日各于其方迎气所用自分别矣今按显
庆所改新礼以苍璧与苍牲苍币俱用先燔苍璧既已
燔矣所以遂加四圭有邸奠之神座牲既已燔矣所以
更加骍牲充其宝(一作/实)俎混昊天于五帝同用四牲失
特牲之明文加为二犊深乖礼制(一作/意)事乃无凭请依
贞观旧礼先祭后燔庶允经义谨议
  一作皆旧唐书礼仪志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4a 页 WYG1340-0410a.png
  庙乐
   定宗庙乐议二首(此篇英华题作太/宗庙乐舞名议非)
               颜师古
贞观十四年六月一日诏曰殷荐祖考以崇功德比虽
加以诚洁而庙乐未称宜令所司详诸故实制度(一作/定)
奏闻秘书监颜师古议曰近奉德音俾令釐革嘉名创
立实宜允副(会要有此/十六字)伏惟皇祖弘农府君宣简公懿
王并积德累仁重光袭轨化覃行苇庆崇(会要/作出)瓜瓞诗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4b 页 WYG1340-0410b.png
云浚哲惟(一作/维)商长发其祥言殷之先祖久有深德(四/字)
(一作久而有深智/会要作久而深智)虞夏二代发祯(会要/作祺)祥也三庙之乐
请同奏长发之舞其登歌则各为辞太祖景皇帝迹肇
漆沮(一作/沮漆)教渐豳岐胥宇之志既勤灵台之萌始附诗
云君子万年永锡祚胤言遐远之期惟天所命以长(一/作)
(长/与)福祚流于子孙也庙乐请奏永锡之舞代(会要/作世)祖元
皇帝丕承鸿绪克绍宏猷实启蕃昌用集宝命易大有
彖曰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言德应天道行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5a 页 WYG1340-0410c.png
不失时刚健靡滞文明不犯也庙乐请奏大有之舞高
祖太武皇帝膺期驭历揖让受终奄有四方仰齐七政
介以景福申兹多祐(一作/祜)式崇勿替诞保无疆易曰大
明终始六位时成谓其终始之道皆能大明故不失时
成六位也诗有大明之篇称文王有明德庙乐请奏大
明之舞文德皇后厚德载物凝辉(一作/晖)丽天易曰含弘
光大品物咸亨言坤道至静柔顺利贞资生庶类皆畅
达也庙乐请奏光大之舞谨议  一作皆通典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5b 页 WYG1340-0410d.png
   二           许敬宗
议曰臣闻七庙观德义冠于宗祀三祖在天式彰于严
祀致敬之情允洽大孝之道克(一作/宜)宣是以八佾具陈
肃仪形于缀兆四悬备展被鸿徽于雅音著(一作/考)作乐
之明义择皇王之令典前圣所履莫大于兹伏惟皇帝
陛下天纵感通率由冥极孝治(一作/理)昭懿光被于八埏
爱敬纯深追崇于百世(一作/叶)永言锡祚思(一作/愿)弘颂声
钟律革音播铿锵于享(一作/飨)荐羽籥成列申蹈厉于烝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6a 页 WYG1340-0411a.png
尝爰制(一作/诏)典司加隆(会要/作崇)称号(一作/加隆)循声覈实敬阐
尊名窃以皇灵滋庆浚源长委迈吞燕之生商轶扰龙
之肇汉咸(一作/盛)韬光于九二渐发迹于三分高祖纽地
补天重张区宇返魂肉骨再造生灵恢恢帝图与二仪
而合大赫赫皇道共七曜以齐明虽复圣迹神功不可
得而窥测经文纬武敢有寄于名言敬备乐章式昭彝
范具列如左皇祖弘农府君宣简公懿王三庙乐请同
奏长发之舞太祖景皇帝庙乐请奏大基(通典/作阶)之舞世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6b 页 WYG1340-0411b.png
(通典/作代)祖元皇帝庙乐请奏大成之舞高祖太武皇帝庙
乐请奏大明之舞文德皇后庙乐请奏光大之舞七庙
登歌请每室别奏谨议  一作皆旧唐书音乐志
   论立对破阵庆善二舞议(高宗永/淳元年)
              裴守贞(见旧唐书/并会要)
议曰窃惟二舞肇兴讴吟攸属赞九功之茂烈叶万国
之欢心义均韶夏用兼宾祭皆祖宗盛德而子孙享之
详览传记未有皇王立观之礼况升中大事华夷毕集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7a 页 WYG1340-0411c.png
九服仰垂拱之安百蛮怀率舞之庆甄陶化育莫匪神
功岂于乐舞别申严敬臣等详议每奏二舞时天皇不
合起立谨议
   鲁议          高 郢
周公居摄七年致政而殁成王康王追思其德命鲁侯
代代(一作/代之)祀以天子礼乐鲁君得乘大辂建太常外祭
郊社内祭尝禘虞夏商周之服器与官(一无/此字)兼而用之
以广鲁于天下郢窃谓自天子至庶人尊卑贵贱待礼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7b 页 WYG1340-0411d.png
而别丰者不可杀杀者不可丰成康过赐非礼也鲁君
受赐亦非礼也何则郢闻有其(一无/其字)位而后行典礼仲
尼不臣门人非君也季札不嗣吴爵非长也周公不王
而礼乐以王者是以非礼诬周公也设若诬周公以非
礼鲁谓昊天上帝亦可以(一无/以字)诬乎奈何使鲁人郊昔
孔子愤叹于衰周而欲求礼于鲁及观其僣乃言曰鲁
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乎鲁用天子礼乐者本以郊
上帝既非声明文物之当用可知矣又恐未来(一作/来者)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8a 页 WYG1340-0412a.png
杞宋用王礼为疑(一作/从)因言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
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杞宋二王之(一无/之字)后得守先祖礼
乐鲁何守而用之耶犹恐其未能又言曰天子祭天地
诸侯祭社稷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谓大嘏此乃申言
名位不同礼乐(一无/此字)亦异数之定分也夫子之言昭昭
如揭日月而学者或以为事更圣人未闻可否难措辞
于鲁议者于谦默之道则可矣于发挥之义恐未尽也
诗曰尔之教矣人胥效矣鲁侯用王礼其臣亦用侯之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8b 页 WYG1340-0412b.png
礼故季氏舞八佾旅泰山三(一无/此字)设公庙歌雍彻嗟乎
礼之不早辩也如此古者父为天子诸侯子为士祭礼
从子不得从其父邘晋应韩武王之穆得用备物享武
王乎若享非礼之褒是周公不得为圣也如(一作/知)其不
享是成康祗以王者礼乐馁周公于(一作/于)鲁矣安在其
为成康乎且周公之绩孰与伊尹(一有佐/商二字)成康之明孰
与太戊崇异伊尹不过号为保衡至于沃丁太戊亦不
加以王礼或谓周公叔父也于伊尹而为亲故尊而异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9a 页 WYG1340-0412c.png
之夫太伯太王之长子三以天下让于王季王季得之
以传祚于文武故孔子曰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及
武王克纣追(一有/大字)王王季文王而不追王太伯岂武王
忘太伯之德而不亲乎盖以等威之礼名分之别为万
代之准不为一人之私也夫人情无常以礼为常以礼
从情动则有悖且如王者祖有功而宗有德祖宗之庙
代代不毁大凡继体之君皆欲尊崇其父至于德功未
著则不敢妄加庙称者情非不欲限礼而已矣故礼之
卷七百六十一 第 19b 页 WYG1340-0412d.png
行于宗庙父子不得遂其私而况成康又得以天下之
公器大典独私于(一作/予)周公乎周公有大勋于周土田
附庸以益之则可秬鬯圭瓒以赐之则可若天子礼乐
成康所恃以为尊也胡可以假人成康虽欲尊于周公
伯禽其忍受之以出僣其君入陷其父乎若周公躬制
礼乐坟土未乾而子孙弗克负荷首(一无/此字)乱王者之度
孔子称其衰不亦宜乎  一作皆唐文粹
 文苑英华卷七百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