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百四十一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a 页 WYG1340-022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苑英华卷七百四十一 宋 李昉等 编
 封建
  封建论一首     五等论一首
  汉祖吕后五等论一首 吴季札论一首
  天性论一首     反五等六代论一首
  本论一首
   封建论(并/序)        李百药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b 页 WYG1340-0220b.png
贞观二年朝廷议将封建诸侯百药于是上封建论以
谏之太宗竟从其议论曰
臣闻经国庇民王者之常制尊主安上人情之大方思
阐治定之规以弘长世(太宗实/录作久)之业者万古不易百虑
同归然命历有赊促之殊邦家有理(实录/作治)乱之异遐观
载籍论之详矣咸云周过其数秦不及期存亡之理在
于邦(旧唐书/作论)国周氏以鉴夏殷之长久遵黄唐之并建
维城盘石深根固本虽王纲废弛而枝干相持故使逆
卷七百四十一 第 2a 页 WYG1340-0221a.png
节不生宗祀不绝秦氏背师古之训弃先王之道践华
恃险罢侯置守子弟无尺土之邑兆庶罕共治之忧(实/录)
(作共人/之功)故一夫号呼(唐书/作泽)七庙隳圮(唐书/作祀)臣以为自古
皇王君临宇(实录/作海)内莫不受命上玄飞名帝录遘遇(二/字)
(诸本作/缔构遇)兴王之运殷忧(实录有/属字)启圣之期虽魏武携养
之资汉高徒(实录/作厮)役之贱非止意有觊觎推之亦不能
去也若其狱讼不归菁华己竭虽帝尧之光被四表大
舜之上齐七政非惟(唐书/作止)情存揖让守之亦不可固焉
卷七百四十一 第 2b 页 WYG1340-0221b.png
以放勋重华之德尚不能克昌厥后是知祚之长短必
在天时政或盛衰有关人事宗周卜世(唐书作隆/周卜代)三十
卜年七百虽沦胥之道斯极而文武之器犹存斯则龟
鼎之祚已悬定于杳冥也至使南征不返东迁避逼禋
祀如线郊畿不守此乃陵夷之渐有累于封建焉暴秦
运距(唐书/作短)闰馀数钟百六受命之主德异禹汤继世(实/录)
(作/业)之君才非启诵借李斯王绾之辈咸(唐书/作盛)开四履将
闾子婴之徒俱启千乘岂能逆帝子之勃兴抗龙颜之
卷七百四十一 第 3a 页 WYG1340-0221c.png
基命者也然则得失成败各有由焉而著述之家多守
常辙莫不情忘今古理蔽(实录/作昧)浇淳欲以百王之季行
三代之法天下五服之内尽封诸侯王畿千乘(贞观政/要作理)
之间俱为采地是则以(政要/作将)结绳之化行虞夏之朝用
象刑之典治刘曹之末纪纲弛(唐书/作既)紊断可知焉刻(唐/书)
(作/锲)船求剑未见其可胶柱成音(唐书/作文)弥所多惑徒知问
鼎请隧有惧勤(唐书/作霸)王之师白马素车无复藩篱(实录/作维)
之援不悟望夷之衅未甚羿浞之灾既罹高贵之殃宁
卷七百四十一 第 3b 页 WYG1340-0221d.png
异申缯之酷此乃钦明昏乱自革安危固非守宰公侯
以成兴废且数世之后王室浸微始自藩屏化为仇敌
家殊俗国异政强凌弱众暴寡彊场彼此干戈日寻(实/录)
(政要作/侵伐)台骀(左传作/孤骀)之役女子尽髽崤陵之师只轮不
返斯盖略举一隅其馀不可胜数陆士衡方𧠺𧠺然云
嗣王委其九鼎凶族㨿其大(实录/作京)邑天下晏然以治待
乱何斯言之谬也而设官分职任贤使能以循良(唐书/作吏)
之才膺共治之寄刺举(唐书/作郡)分竹何代无人至使地或
卷七百四十一 第 4a 页 WYG1340-0222a.png
呈祥天不爱宝民称父母政比神明曹元首方区区然
称与人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人同其安者人必拯
其危岂容委以侯伯则同其安危任之牧宰则殊其忧
乐何斯言之妄也封君列国藉庆门资忘其先业之艰
难轻其自然之崇贵莫不世增淫虐代益骄侈自离宫
别馆切汉凌云或刑(左传/作形)人力而将尽或召诸侯而共
(唐书/作乐)陈灵则君臣悖礼(实录/作乱)共侮徵舒卫宣则父子
聚麀终诛寿朔乃云为已思治岂若是乎内外群官选
卷七百四十一 第 4b 页 WYG1340-0222b.png
自朝廷擢士庶以任之澄水镜以鉴之年劳优其阶品
考绩明其黜陟进取事切砥砺情深或俸禄不入私门
妻子不之官舍颁条之贵食不举火剖符之重衣唯补
(实录唐书/并作葛)南郡太守(政要作南/阳郡守)币布里身莱芜县长
凝尘生甑专云为利图物何其爽欤总而言之爵非世
及用贤之路斯广民无定主附下之情不固此乃愚智
(唐书/作所)辩安可惑哉至如灭国杀(唐书/作弑)君乱常干纪春
秋二百年间略无宁岁次睢咸秩遂周玉帛之君鲁道
卷七百四十一 第 5a 页 WYG1340-0222c.png
有荡每等衣裳之会纵使西汉哀平之际东洛桓灵之
时下吏淫暴(阙/)必不至此为政之道(唐书/作理)可以一言蔽
(唐书作可以/一言以蔽之)伏惟陛下握纪御天膺期启(实录/作开)圣救
亿兆之焚溺扫氛祲于寰宇创业垂统配二仪以立德
发号施令妙万物以(唐书/作而)为言独照宸衷永怀千古将
复五等而脩(实录/作循)旧制建万国以亲诸侯窃以汉魏以
还馀风之弊未尽勋华既往至公之道斯革(政要/作乖)况晋
氏失驭宇县崩离后魏乘时(一作/时乘)华夷杂处重之以关
卷七百四十一 第 5b 页 WYG1340-0222d.png
河分阻吴楚(实录/作越)悬隔习文学(诸本无/此字)者尚(唐书/作学)长短
纵横之术习武艺(诸本无/此字)者尽干戈战争之心毕为狙
诈之阶弥长浇浮之俗开皇在运因籍外家驱御群英
任雄猜之数坐移时运非克定之功年踰二纪民不见
德及大业嗣文(实录/作主)世道交丧先王(唐书作/一时)(实录/作文)
扫地将尽虽天纵神武削平寇虐兵威不息劳止未康
自陛下仰顺圣慈嗣膺宝历情深致理(唐书/作治)综覈前王
虽至道难(唐书/作无)名言象所绝(唐书作/纪非)略陈梗概实所庶
卷七百四十一 第 6a 页 WYG1340-0223a.png
几爱敬蒸蒸劳而不倦大舜之孝也访安内竖亲尝御
膳文王之德也每宪司谳罪尚书奏狱大小必察枉直
咸举(唐书/作申)(唐书/作举)断趾之法易大辟之刑情必(唐书作/仁心)
隐恻贯彻幽显大禹之泣辜也正色直言虚心受纳不
简鄙讷无弃刍荛帝尧之求谏也弘奖名教敦劝(唐书/作劝)
(励/)学徒既擢明经于青紫将升硕儒于卿相圣人之善
诱也群臣以宫中暑湿寝膳或违(唐书/作乖)请徙御高明营
一小阁遂惜十家(唐书作/家人)之产竟抑子来之愿不紊阴
卷七百四十一 第 6b 页 WYG1340-0223b.png
阳所感以安卑陋之居去(政要/作顷)岁凶(唐书作荒实/录政要作霜)俭普
天饥馑丧乱甫尔仓廪虚空圣情矜悯(唐书作/慜通用)勤加赈
(唐书/作惠)恤竟无一人流离道路犹且食啖藜藿乐撒簨𥵂
言必悽动猊成臞瘦(唐书作/癯瘠)公且喜(实录/作嘉)于重译文命
矜其即序陛下每见四夷款附万里归仁必退思进省
凝神勤虑恐妄劳中国以求(唐书/作事)远方不藉万古之英
声以存一时之茂实心切忧劳迹绝游幸每旦视朝听
受无倦智周于万物道(实录/作功)济于溥天(唐书作/天下)罢朝之
卷七百四十一 第 7a 页 WYG1340-0223c.png
后引进名臣讨论是非傋尽肝膈唯及政事更无异辞
才及日昃必命才学之士赐以清闲高谈典籍杂以文
咏间以玄言一夜忘疲中宵不寐此之四道独迈往初
斯实生民以来一人而已玄兹风化昭示四方信可以
期月之间弥纶天壤而淳朴(唐书/作粹)尚阻浮诡未移此由
习之已(店书/作未)久难以卒变请待琢雕(唐书作/斲雕)成朴以质
代文刑措之教一行登封之礼云毕然后定疆理之制
议山河之赏未为晚焉易称天地盈虚以时消息况于
卷七百四十一 第 7b 页 WYG1340-0223d.png
人乎美哉斯言也
   五等论         李公绪
盖为天下任势而不任人任势者诸侯是也任人者郡
县是也五等之制始于黄唐郡县之治创于秦汉守令
为政小理察而大势危诸侯牧民近多违而远虑固圣
人苞彼小违以㨿大安然后足以藩固内外为千百年
计得失成败备在典谟是以其详可得而说也三代所
以长而且治者积仁义又任势故也秦氏所以短而乱
卷七百四十一 第 8a 页 WYG1340-0224a.png
者积刑罚而维持者也汉兼置郡县杂而任之所以两
代皆二百年自魏晋以降谋不图远唯事任人不复任
势是故易代杀伐皆不永年易曰悦以使人人忘其劳
孙卿有言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后(一作/复非)利之之利世
知其为人不如厚已利物不如图身安上在于悦下为
已存乎利人然迹其衰亡恒在同姓失职诸侯微弱也
故刘颂上书陆机五等论皆欲建立成国令复古制则
不可也何者昔舜禹奠九州然后揖让契弃修仁义二
卷七百四十一 第 8b 页 WYG1340-0224b.png
三十世下至汤武然后灭(汉书作/放弑)秦自非子襄穆蚕食
诸侯六七百年始皇之时乃并六国以德者如彼用力
者如此甚难故亿兆之所咸以为凡帝者必须天人感
应世所不测绵历代序经数十世乃可得耳故绝希望
侥倖之心及汉祖起于布衣忽成大业古则承圣王之
烈汉祖起于秦之弊不因父祖所资天地提三尺之剑
而取天下夫镌石者难为功摧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
韩英之徒见汉取天下之易故数年之中反者六七王
卷七百四十一 第 9a 页 WYG1340-0224c.png
莽之乱南面者蜂起汉献之时称制者三国又光武曹
马皆自闾阎而升帝位孙刘二族各㨿一方逮晋之失
御九服分崩以迄于今二三百年跨州连郡者二十馀
姓皆擅假符玺列置百辟或至数世或尽一身前车虽
覆后迹不惩觖望之心死而无悔其怀不逊之意挟无
君之心而日致湮灭者不可胜纪今若借之以成国假
之以势权则人欲帝王矣若欲建万国则宗室功臣朝
士外戚亦不至千人矣其无功德者则无容望封如置
卷七百四十一 第 9b 页 WYG1340-0224d.png
数百千国便力强起于骄奢违度之则反汉氏之初可
为殷鉴若尽建诸侯兴灭继绝是永无亡国一世之后
又有子弟功臣无置之地如此则疏远者㨿强国亲勋
者无尺土此周之所以衰自汉以来海内士子官京师
编名天朝耻为藩职今一旦令背皇阙趋外邦为诸侯
陪臣必不可也其雄俊之人负才之豪当生奸计竞尊
其主是所谓时移势异万国虽贤不可复建设使黄帝
更出亦不议之矣是故孔子曰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0a 页 WYG1340-0225a.png
知当择宜于今者而用之耳窃谓宜如汉初置郡国度
其强弱远近领之以牧伯节之以纲纪大都偶国并后
匹嫡皆乱之道也其嗣子之立也诏旨师旅之兴当咨
牧伯以防未然若有妄举者而皆国除又天朝之威制
其越逸子弟之力足为捍屏选其贤者能者入为公卿
出为侯伯此周召晋郑朱虚齐梁之为也然则骨肉世
疏亦不可久令强盛宜法主父推恩分封渐次黜之而
受封之君辄属州牧不可继于父兄每封世建号使亲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0b 页 WYG1340-0225b.png
者恒强疏者稍弱其王侯无子亲嗣大功不得及有过
皆从国除还属郡县更立子第亲者以君之则朝廷有
恃维城有固此万世之利也
   汉祖吕后五等论     李 翰
或称汉祖建五等封异姓其计得乎高后立王非刘氏
其事顺乎尝试论之曰夫思治恶乱体国之常理去危
就安宅生之大域然而制业图远随化会机是非较于
毫釐得失差于兴灭可不谓然乎揆夫高祖造汉殷鉴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1a 页 WYG1340-0225c.png
亡秦宗族无尺土(一作/寸)之封子弟立空虚之地故众枝
莫助而孤根易拔封建之心肇于此矣又为大业可以
力取神器推于命归思得揽(一作/包)四海以独富举百郡
(一作/以)从欲而外诱异端内疑成计及见群心交阻偶
语间兴适悟天下不可独理专欲不能盖众分利推恩
先封雍齿然后将士敛手不怀反覆豪俊息意(一作/虑)
难于(一作/摇)动五等之制于是行焉既而銮辂龙旗(一作/旂)
皆王室穆昭黼衣朱黻即功臣子孙君利世祚人安定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1b 页 WYG1340-0225d.png
主上敦子爱之情下结体信之志群后固犬牙之势匹
夫绝乌合之举此所以为计之是也何创五等之议不
遵三代之典境土踰溢堤防漏下权敌上都制方偶国
过当启陵僣之端怙强速交争之兆贾谊痛其将乱晁
错忧其必危卒使诸侯失节朝廷忿忌此所以为计之
非也且夫中兴之主不让肇基之勋成务之臣有高(一/作)
(咸/有)佐命之力故礼乐大备取维新之格言琴瑟不调除
仍旧之弊法观乎孝惠既崩高后称制侯王诸吕何不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2a 页 WYG1340-0226a.png
可哉当若早(一作/卑)署禄产之位宜序亲疏之节小其国
以图全薄其势以远害而陈平周勃亦分茅锡土将相
之后誓同山河舅甥之国穆若唇齿预闭觊觎之心不
践嫌猜之路克复明辟决自我躬高谢寿陵不(一作/无)
先帝安有齐兵之观变代邸之危疑哉此所以为计之
得也神害久盈物无两大以吕氏之盛跨汉朝之权专
禁兵以候疑秉大政以速谤趑趄异姓畜奸俟隙刺促
大臣侧目相视自投机阱实履忧虞此所以为计之失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2b 页 WYG1340-0226b.png
也呜呼物有益之而损损之而益凡人临事多惑视往
则明向使高祖吕后观既往之势折(一作/析)当时之疑断
必全之策杜未萌之祸则惠文之间无刘吕之难哀平
之末有晋郑是依况复周陈诸家休戚连汉黎献思德
讴歌未改虽天命兴废孰能明之然人谋叶密必无悔
矣  一作皆唐文粹
   吴季札论        独孤及
谨按季子三以吴国让而春秋褒之余徵其前文于旧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3a 页 WYG1340-0226c.png
史氏窃谓废先君之命非孝也(文粹无/也字)附子臧之义非
公也(文粹无/也字)执礼全节使国篡君弑非仁也(文粹无/也字)
能观变入不讨乱非智也(文粹无/也字)左丘明太史公书而
无讥余有惑焉夫国之大经实在择嗣王者慎德而(文/粹)
(作/之)不建故以贤则废年以义则废卜以君命则废礼是
以太伯之奔勾吴也盖避季历季历以先王所属故纂
服嗣位而不私太伯知公器有归亦断发文身而无怨
及武王继统受命作周不以配天之业让伯邑考官天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3b 页 WYG1340-0226d.png
下也彼诸樊无季历之贤王僚无武王之圣而季子为
太伯之让是徇名也岂曰至德且使争端兴于上替祸
机作于内室遂错命于子光覆师于夫差陵夷不返二
代而吴灭以季子之闳(集作/宏)达博物慕义无穷向使当
寿梦之眷命接馀昧之绝统必能光启周道以霸荆蛮
则大业用康多难不作阖庐(文粹/作闾)安得谋于窟室专诸
无所施其匕首呜呼全身不顾其业专让不夺其志所
去者忠所存者节善身牧矣谓先君何与其观变周乐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4a 页 WYG1340-0227a.png
虑危戚钟曷若以萧墙为心社稷是恤复命哭墓哀死
事生孰与先衅而动治其未乱弃室以表义挂剑以明
信孰与奉君父之命慰神祗之心则独守纯白不义于
(集作/于义)嗣是洁己而遗国也吴(文粹/作国)之覆亡君实阶祸且
曰非我生乱其孰生之哉其孰生之哉
   天性论(论太/子)       李德裕
余开成中作镇淮服闻东宫为人所构天子赫然大怒
召宰相及公卿大僚议于内殿其时谏者佥曰太子幼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4b 页 WYG1340-0227b.png
年思虑未至亦曰太子之年足以改过往复移时大略
不出于此夫明主可以理夺其要在于闻所未闻昔千
秋上书言子弄父兵罪当笞耳武帝一言而窹盖以简
而当理魏太祖常谓诸子曰吾必不用左右之言以理
汝曹何者使左右君子也必不离人父子之间使左右
小人也小人之(集无此/三字)言必不可用其时无人以此言
窹主因问主上太子之过得于何人言之者与太子恩
爱厚薄何如哉如文宗聪明睿智闻之必窹既窹之后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5a 页 WYG1340-0227c.png
太子必安以余揣之不三数月则父子如初矣盖以父
子之爱发于天性言之必当易窹况又一子乎是以汉
高睹四皓上寿悲歌鸿鹄宣帝以玄成退让令传淮阳
元帝闻史册称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默然而笑皆屈
已舍爱可不谓之天性哉惜乎文宗竟不得一闻是言
岂太子之命也欤
   反五等六代论      李 溪
魏曹元首六代论称夏殷周与人共治历世数十秦王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5b 页 WYG1340-0227d.png
独制二世而亡亦言周氏陵夷侵弱大底非秦废五等
之爵置郡县之官至晋陆士衡著五等论陈八代秦汉
兴亡之由言五等之制始于黄唐郡县之治创自秦灌
以为周制万邦思治群后图身及承微积弊王室遂卑
犹保名位祚垂后嗣秦弃道任术颠沛之衅实由孤立
夫百世非可悬御善制不能无弊侵弱愈于殄祀土崩
庸于陵夷欲权其多福取其小祸总二家之旨皆是五
等而非郡县徒苟救于疾颠而未免于陵夷也譬犹医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6a 页 WYG1340-0228a.png
者苟欲救人之死而不能愈其病苦岂谓知经脉药石
之本决存亡祸福之机乎且陵夷土崩二患俱免者岂
无通论哉但二家不能知耳故皆引五等之长说郡县
之短元首则言五等藩卫引春秋勤王之事以为證欲
使秦人割裂州国分王子弟使土有常君人有定主士
衡又谓五等之国为己土众皆我人人安我受其利国
伤家婴其病故为己思制郡县之长进趋(文选/作取)之情锐
安人之誉迟是以侵百姓以利己损实事以养名故为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6b 页 WYG1340-0228b.png
利图物以为诸侯享食茅土万国受世及则南面之君
各务其治九服之人知有定主此皆不知之说也夫春
秋之时诸侯擅相攘伐苟欲求霸则以正王室为事故
曰求诸侯莫如勤王外虽诈忠以邀名内实包藏祸心
以图神器此老子所谓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也岂所以
为藩卫哉所谓为己思治者诚忧其国伤其家病而致
治矣且若国不富兵不强则未出于伤病也若富国彊
兵彊陵弱众暴寡蹙而为九并而为七是岂非古制耶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7a 页 WYG1340-0228c.png
故知虽少其力犹益也比身臂则不同矣夫身手者大
小常定也诸侯之土变易者也向使臂指能变而为大
小于身又乌可得而使耶是知五等之制不计于大小
强弱皆得擅权独断自有卿相恣之则不逊削之则怨
陵夷逆节固必有矣且士衡云势足者反疾土狭者逆
迟夫土狭既不免逆岂过正境土者之灾耶假令小制
七国则反有迟速者之小异耳不足称也岂知郡县之
主权弱势轻跨有千里负阻山峤奸谋未毕而身已迁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7b 页 WYG1340-0228d.png
代然而强兵练甲足以禦四夷之患人徒租税足以济
家国之急则未必无土崩之事而秦汉俱败岂由此耶
元首又徵秦之败于委政赵高诛夷宗族西汉则王氏
擅朝排摈宗室后汉则阉竖执衡孤立于上此乃灭君
亲臣强之殃而非郡县之失也设有侯伯之国则亦助
乱而已焉足赖哉由是观之五等与郡县其利害相去
远矣向使早觉悟废五等世及之法立郡县可制之符
以矫周枉威灵不假于臣下及刑戮强兵耶(此句/疑)则必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8a 页 WYG1340-0229a.png
脩文武之业设霸王之术设业固则帝位危矣虽各安
其国致天子于何地岂可以为思治哉今郡县或侵百
姓损实事然而升降黜陟在于一人比之侯伯固不为
大患也又且奉京师之法禀宰辅之威虽职官迁转不
一而法己定矣五等者世及相承擅更法令如鲁作丘
甲晋立六军郑铸刑书如此者实繁天下所以安上之
国土非爱事身与子孙也安与不安在于立教化正法
令国虽一姓而法已万变岂所以为知有定主哉由是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8b 页 WYG1340-0229b.png
知曹陆之论所谓藩卫者乃篡逆之萌也思治者乃祸
乱之萌也定主者乃不定也夫如是则焉有不为患也
昔汉有吴楚七国之患元首乃惩之于高祖封建地过
古制引贾谊之言欲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使海内若身
之使臂臂之使指则下无背叛之心上无诛伐之事士
衡亦谓汉大启侯王境土踰溢以七国为过正之灾若
然者则班固汉书赞言周制千八百国载记分天下为
九州二百一十国则千八百九十国也公侯百里伯七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9a 页 WYG1340-0229c.png
十里子男五十里其为褊小以极矣其卒也强不一一
于骨肉以惩秦失去其弊政用其上策如此则可历世
长远而支𣲖强大矣岂有周室陵迟羸氏土崩之衅乎
   本论          牛希济
周文之先自公刘后稷积德累仁以至于文王天下之
心归焉犹服事于商武王从兆庶之心顺历数之命以
取天下既而有疾嗣王幼弱乃命周公旦以辅相成王
周公以弟之亲叔父之尊公其心而不疑焉摄天子履
卷七百四十一 第 19b 页 WYG1340-0229d.png
万乘车辂朝诸侯于明堂以施教化召公不悦四国流
言伐四国戮管蔡以安社稷然后制礼作乐七年之后
成王齿长德懋乃归其政公亦不离王室乃命伯禽受
封于鲁思不变四海之望远乎哉君子即周防也若是
武王独知周公之才之美兄弟之国天下之人皆不知
也向非周公则非成王之天下也天下疑矣然武王之
心公乎哉知子之弱而私之知弟之德而让之且忧后
世兄第相及岂周之盛德为不及欤曰是知之深也所
卷七百四十一 第 20a 页 WYG1340-0230a.png
以能明辅相其子若有疑焉则与之天下希存其子亦
难矣周公虽不为王者然其道则与大王王季文王为
同德矣成康以降名仁者多矣孰可与之为伍盖姬周
之得天下未几而武王崩纣之子禄父犹存若委少主
无圣人之助则少康之举嗣夏(左传作/杞夏)配天不其伟欤
此周公所以孜孜焉为而不有夫其圣德过于武王远
矣今后王之嗣君也亦莫不蔽于私爱忘其善恶曰彼
长也冢嫡也天下之本也莫之可易至有不离襁褓之
卷七百四十一 第 20b 页 WYG1340-0230b.png
中童婴之列而即大位焉亦使强臣而为之辅其诏制
之旨曰周公然也成王然也岂惟政乱国危殆宗庙不
血食者有之矣曹马之君即其人也自征伐以来受命
创业之主或起自布衣之中亭长之役部尉之列大夫
之家卿相之位或历试诸难或十年军中足以知历数
在躬时运兴废经始之艰难臣下之忠良人情之巧伪
是以出一言举一事易一法必使合于典诰垂于后世
守文之君也生于深宫长养(于作/)妇人之手慈爱之钟
卷七百四十一 第 21a 页 WYG1340-0230c.png
焉世子之教不行焉身躯则安于玉堂金殿舆服之盛
耳目饱于声色靡曼之乐曷能知君臣父子之道忠信
邪佞之属农桑艰难之本故小人易欺焉况幼稚乎且
人君之心为天下之晦明仁者乐于明而匪仁者便于
暗故时之晦也盗窃兴焉魑魅行焉君之晦也贤良死
焉邪佞用焉是以小人奸臣唯乐于幼君少主若保姆
之态也以提其耳目导其言语教其喜怒行则行止则
止易为之使欲求天下之治可乎况近世之嗣王也始
卷七百四十一 第 21b 页 WYG1340-0230d.png
自诞生厥月无问名之礼至于婚冠无金石之乐告庙
之仪非莫闻焉春诵夏弦秋诗冬礼上庠齿胄之道或
纵不知封爵之命掌言者亦不知其谁师保之道正其
身乎左右之人贤与处乎其即位也降先君之册冢宰
与百执事延颈内面而朝新君焉衮冕端拱之默于殿
上雉扇荧煌香烟蓬勃(一作/起)左右纷纷然莫之知也班
列千百称庆而退至于积年之中宰执大臣延英入閤
称述圣德舞蹈而己使有言者皆申有司徒空言耳敢
卷七百四十一 第 22a 页 WYG1340-0231a.png
及于时乎敢及于执权乱政之人乎设有一言明日之
制行矣不复用矣历观前代明王贤后未尝不与名臣
贤士厚享宴之礼接见之仪俾其忠信相亲亡于畏惮
通于商较以正先王之得失以穷圣人之能事故两汉
金马石渠文章之选以备顾问为侍从之臣至有大臣
武帐之前亦奏谒或排闼于危疑之际以问安否以图
后事太宗文皇帝贞观之初比门之选举十六族也皆
建功定策有布衣之交非天下文行之士不预焉既久
卷七百四十一 第 22b 页 WYG1340-0231b.png
与游处非唯知民间之疾苦时之否臧从而更之以熙
帝载至于臣下之情性好恶无不悉焉他日之任用莫
不适其材矣近世朝廷岂无忠信謇谔之士徒欲致身
之危救时之弊指陈千百于上前敷扬其达乎谏章其
贤乎若复稍挂圣虑左右心天颜得之矣又有以惑之
矣其朝退也黄门伎女声乐骈罗俳优之人调笑相杂
拥卫以至于内殿又日幸于两军游于其所其从乐乎
断可知矣故自乾符之乱至于今日莫可救止盖少主
卷七百四十一 第 23a 页 WYG1340-0231c.png
奸臣之所为也或曰冢嫡之幼善恶未知思欲易之以
卜长世废嫡立庶圣人所恶未知其可也曰君人者上
以安宗庙下以庇蒸人虽长嫡之义其不善易之可矣
且仲雍王季之长子让西伯之圣德断发文身以避于
吴为吴太伯盖成父之志也隐公鲁之贤君居位称摄
欲让其弟后(疑/)其长矣吾将与之桓公听羽父之谮以
疑其兄致于篡弑又晋襄公之薨也子周有兄而不慧
不能辨菽麦群臣迎公子周以立政是以治三驾而楚
卷七百四十一 第 23b 页 WYG1340-0231d.png
不能争又穆公之亡也君无长子赵盾思立长君乃迎
公子雍于秦将欲立之穆嬴朝夕抱太子以朝且泣曰
先君以此子之贤吾受子之赐此子不才唯子是怨今
君虽终言犹在耳此子何罪而外求君赵孟惧大义于众
人遂背秦好立灵公幼而好虐竟为所杀国是以乱汉
高帝迁都长安也以吕后炉于糟糠其子盈为太子上
以赵王如意似我知盈懦弱卒不能易及惠帝之世几
为吕妪所灭非平勃之不能加诛及择诸王之贤者迎
卷七百四十一 第 24a 页 WYG1340-0232a.png
王于代邸是为文帝不十年几致刑措又昌邑之乱霍
子孟定废立之册立宣帝遂获中兴卫伯玉之于晋武
也君臣之交矣知主鬯之不惠必倾世祚抚其床而叹
曰此座甚可惜也帝心不悟终以正度为君果致元海
倡四方之乱宗庙焚毁两京版荡怀悯二帝俱为俘执
而崩晋祚中绝国分为十六普天之下皆坠炉炭比惠
帝之所为也是知冢嫡贤而臣择立者必亡若立嫡为
乱执古之道乎择善为治曰乱嫡庶之制乎且天子之
卷七百四十一 第 24b 页 WYG1340-0232b.png
孝以安宗庙克荷祖考之业卜世于长久岂以择善废
不肖为罪乎至唐虞之君知其子朱均不肖不可付以
宗庙之重又惧其流毒于生民乃弃其子而禅于有德
若次子之贤遽以配天之业授于他人乎是知君惟其
明不必拘伯仲之制易曰明两作离荐雷震若不明不
法此覆国亡家之罪人也何长之为若君明于上小人
比周之党其能进乎其获用乎其寘于乱乎主少不明
者乱之本也故曰元良者天下之本也莫若先以正之
卷七百四十一 第 25a 页 WYG1340-0232c.png
正之者非在废长择善而己无使叔孙之祷曰主少国
家多难祝我者使我速死无及于乱此忧之深也悲哉
 
 
 
 
 
 
卷七百四十一 第 25b 页 WYG1340-0232d.png
 
 
 
 
 
 
 
 文苑英华卷七百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