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百四十
卷七百四十 第 1a 页 WYG1340-020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苑英华卷七百四十  宋 李昉等 编
 阴阳
  五行禄命葬书论一首 折滞论一首
  阴阳不测之谓神论一首
  善恶无馀论一首   冥数有报论一首
  祷祠论一首     阴德论一首
   五行禄命葬书论     吕 才
卷七百四十 第 1b 页 WYG1340-0209d.png
叙宅经曰易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
室盖取诸大壮逮乎殷周之际乃有卜宅(新唐书会/要作择)
文故诗称相其阴阳书云卜惟洛食此则卜宅吉凶其
来尚矣至于近代师巫更加五姓之说言五姓者谓宫
商角徵羽等天下万物悉配属之行事吉凶依此为法
至于(旧唐书/作如)张王等为商武庾等为羽欲以同韵相求
及其以柳姓为宫以赵姓为角又非四声相管其间亦
有同是一姓分属宫商复有复姓数字徵羽不别验于
卷七百四十 第 2a 页 WYG1340-0210a.png
经典本无斯说诸阴阳书亦无此语直是野俗口传竟
无所出之处唯按堪舆经云黄帝对于天老乃有五姓
之言且黄帝之时不过姬姜数姓暨于后代赐族者多
至如管蔡郕霍鲁卫毛𥅆郜雍曹滕毕原酆郇并是姬
姓子孙孔殷宋华向萧亳皇甫并是子姓苗裔自馀诸
国准例皆然因邑因官乃分枝叶(旧唐书会要并/作分布根叶)未知
此等诸姓是谁配属宫商又检春秋以陈卫及秦并同
水姓齐郑及宋皆为火姓或承所出之祖或系所属(新/唐)
卷七百四十 第 2b 页 WYG1340-0210b.png
(书作/分)之星或取所居之地亦非宫商角徵羽共相管摄
此则事不稽古义理乖僻者也
叙禄命曰谨按史记宋忠贾谊诮(旧唐书/作讥)司马季主云
夫卜筮者高人(会要/作谈)禄命以悦人心矫言祸福以尽(新/唐)
(书作/规)人财又按王充论衡云见骨体而知命禄睹命禄
而知骨体此则禄命之书行之久矣多言或中人乃信
之今更研寻本非实录但以积善馀庆不假建禄之吉
积恶馀殃岂由劫杀之灾皇天无亲常与善人祸福之
卷七百四十 第 3a 页 WYG1340-0210c.png
(新唐书作/天人之交)(要会/作其)犹响影故有夏多罪天命剿(新唐/书作)
(剿/)绝宋景修德妖孛夜移(新唐书作/妖星退舍)学也禄在岂待生
当建王忧勤损寿不关月值空亡长平坑卒未闻共犯
三刑南阳贵士何必俱当六合历阳成湖非独河魁之
上蜀郡炎燎岂由灾厄之下今时亦有同建(旧唐书/作年)
禄而贵贱悬殊共命共胎而夭寿更异按春秋鲁桓公
六年九(二唐书/作七非)月鲁庄公生今检长历庄公生当乙亥
之岁建申之月以此推之庄公乃当禄之空亡依禄命
卷七百四十 第 3b 页 WYG1340-0210d.png
书法合贫贱又犯勾绞六害(会要/作空)背驿马生身尅驿马
驿马三刑当此生者并无官爵火命七月生当病乡为
人尪弱身合短(诸本/作矬)陋今按齐诗讥庄公云猗嗟昌兮
颀而(旧唐书会/要作若)长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唯有向命一
条法当长命依检春秋庄公薨时计年四十五矣此则
禄命不验一也又按史记秦庄襄王四十八年始皇帝
生宋忠注云因正月生为此(三字旧唐/书作乃)名政依检襄王
四十八年岁在壬寅此年正月生者命当背禄法无官
卷七百四十 第 4a 页 WYG1340-0211a.png
爵猳当(诸本/作得)禄合奴婢尚少始皇又当破驿马生驿马
三刑身尅驿马法当望官不到金命正月生当绝下为
人无始有终老而弥吉今验史记始皇乃是有始无终
老更弥凶唯违命生法合长寿计其崩时不过五十禄
命不验二也又检汉武故事武帝以乙酉之岁七月七
日平旦时生亦当禄空亡下禄命书法无官爵唯向驿
马尚隔四辰依禄命法少无官荣老而方盛今检汉书
武帝即位年始十六末年己后户口减半禄马不验三
卷七百四十 第 4b 页 WYG1340-0211b.png
也又按后魏书云高祖考文皇帝皇大兴元年八月生
今按长历其年岁在丁未以此推之孝文皇帝背禄背
命并驿马三刑身尅驿马依禄命书法无官爵命当父
死中生法当生不见父(三十七字英华/作其命背父)今检魏书孝文
皇帝身受其父显祖之禅礼云嗣子位定在于初丧踰
年之后方始正号是以天子无父事三老也孝文皇帝
受禅异于常礼躬为天子(新唐书作/躬率天下)以事其亲而禄命
例云不合识父禄命不验四也又按沈约宋书云宋高
卷七百四十 第 5a 页 WYG1340-0211c.png
祖癸亥岁三月生依此而推禄之与命并当空亡依禄
命书法无官爵又当子墓中生唯宜嫡子假有次子法
当早死今检宋书高祖长子先被篡杀次子义隆享国
多年高祖又当祖禄下生法得嫡孙财禄今检宋书其
孙刘劭并刘浚并为篡逆几失宗祧禄命不验五也
叙葬书曰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不封不树丧期无
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礼云葬者藏也
欲使人不得见之(会要作欲人/之不见也)然孝经云卜其宅兆而
卷七百四十 第 5b 页 WYG1340-0211d.png
安厝之以其复土事毕长为感慕之所窀穸礼终永作
鬼神之宅朝市迁变岂得先(旧唐书作/不得豫)测于将来泉石
交侵不可逆(会要/作先)知于地下是以谋及龟筮庶无后艰
斯乃备于慎终之礼曾无吉凶之义暨近代以来加之
阴阳葬法或选年月便近或量墓田远近一事失所祸
及死生巫者利其货贿莫不擅加防害遂使葬书一术
乃有百二十家各说吉凶拘而多忌且天覆地载乾坤之
理备焉一刚一柔消息之义详矣或成于昼夜之道感
卷七百四十 第 6a 页 WYG1340-0212a.png
于男女之化三光运于上四时通于下斯乃阴阳之大
经不可失之于斯须也至于丧葬之吉凶乃附此为妖
妄传曰王者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候五日而殡五月
而葬大夫经时而葬士乃逾月而己(六字旧唐书作士/及庶人逾月而己)
此则贵贱不同礼亦异端(会要/作数)欲使同盟同轨赴吊有
期量事制宜遂为常式法既一定不得违之故先期而
葬谓之不怀后期而不葬讥之殆礼此则葬有定期不
择年月其义一也春秋又云丁已葬定公雨不克葬至
卷七百四十 第 6b 页 WYG1340-0212b.png
于戊午襄事礼经善之礼记云卜葬先远日者盖选月
终之日所以避不怀也今检葬书以已亥之日用葬最
凶谨按春秋之际此日葬者凡有二十馀件此则葬不
择日其义二也礼记又云周尚赤大事用日出(旧唐书/会要作)
(平/日)殷尚白大事用日中夏尚黑大事用昏时郑玄注云
大事者何谓丧葬也此则直取当代所尚不择时之早
晚春秋又云郑卿子产及子太叔葬郑简公于时(新唐/书作)
(是/)司墓大夫室当葬路若坏其室即日出(旧唐书/作平旦)而堋
卷七百四十 第 7a 页 WYG1340-0212c.png
(旧唐书会要/作空下同)不坏其室即日中而堋子产不欲坏室欲
待日中子太叔云若至日中而堋恐久劳诸侯大夫来
会葬者然子产既云博物君子太叔乃为诸侯之选国
之大事无过丧葬必是义有吉凶斯等岂得不用今乃
不问时之得失唯论人事可否曾子问云葬逄日蚀舍
(旧唐书会/要作舍)于路左待明而行所以备非常也若依葬书
多用乾艮三时并是近夜半(旧唐书会/要作半夜)此则交与礼违
今检礼传葬不择时其义三也葬书云富贵官品皆由
卷七百四十 第 7b 页 WYG1340-0212d.png
安葬所致年寿(旧唐书会/要作命)延促亦由坟陇所招今按孝
经云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易曰圣人之大宝曰
位何以守位曰仁是以日慎一日则泽及于无穷苟德
不建而人无据(旧唐书作后会要作援/援字是出左传文五年)此则非论(旧唐/书会)
(要作/由)安葬吉凶而论福祚延促臧孙有后于鲁不关葬
得吉日若敖绝祀于荆不由迁厝失所此则安葬吉凶
不可信用其义四也今之丧葬吉凶皆依五姓便利古
之葬者并在国都之北兆域既有常所何取姓墓之义
卷七百四十 第 8a 页 WYG1340-0213a.png
赵氏之葬并在九原汉之山陵散在诸处上利下利蔑
尔不论大墓小墓其义安在及其子孙富贵不绝或与
三代同风或分六国而王此则五姓之义大无稽古吉
凶之理何从而生其义五也且人臣名位进退何常亦
有初贱而后贵亦有始泰而终否是以子文三已令尹
展禽三黜士师安(旧唐书会/要作卜)葬一定更不回改冢墓既
成曾不革易则何因名位无时暂安故知官爵弘之在
人不由安葬所致其义六也野俗无识皆信葬书巫者
卷七百四十 第 8b 页 WYG1340-0213b.png
(旧唐书/作祚)其吉凶愚人因而(会要/作此)徼倖遂使擗踊之际
择葬地而希官品荼毒之秋选葬时以规财禄或云辰
日不宜哭泣遂莞尔而受吊问(三字旧唐书作/对宾客受吊)或云同
属忌于临圹乃吉服而不送其亲圣人设教岂其然也
葬书败俗一至于斯其义七也
   折滞论         卢藏用
藏用常以俗多拘忌有乖至理乃著折滞论以畅其事
词曰
卷七百四十 第 9a 页 WYG1340-0213c.png
客曰天道玄微鬼神(一作/神理)幽化圣人所以法象众庶由
其运行是故太昊(一作/大挠)造甲子容成著律历黄公裁变
玄女启谟八门御时六神直事从之者则家(一作/兵)强国
富违之者则辅(一作/将)弱朝危有同影响若合符契先生
亦尝闻之乎主人曰何为其然也子所谓曲学所习懦
(一作/昧)所守徒识偏方之小(一作/诡)说未究大道(一作/亨衢)
通论盖易曰先天不违传称人神之主范围不过三才
所以虚中进退非邪百王所以无外故曰国之将兴听
卷七百四十 第 9b 页 WYG1340-0213d.png
于人将亡听于神又曰祻福无门唯人所召人无衅焉
妖不自作由是观(一作/言)之得失兴亡并关人事吉凶悔
吝无涉天时且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为善者天降之福
不善者天降之殃高宗脩德桑榖以变宋君引过法星
退舍此天道所以从人者也古之为政者刑狱不滥则
人寿赋敛蠲减(一作/省)则人富法令有恒则国静赏罚得
中则兵强所以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礼赏不
倦则士争先赴(一无/赴字)苟违此途虽卜时行刑择日出令
卷七百四十 第 10a 页 WYG1340-0214a.png
必无成功矣自季代(一作/叔世)迁讹俗多徼倖竞称怪力争
(一作/诵)诡言屈政教而就孤虚弃信赏而从推步附会
前史变易旧经依托空文以为徵验(一作/据)覆军败将者
则隐秘无闻偶同幸中者则共相崇(一作/文)饰岂唯听之
增感亦乃学人自是呜呼时俗讹谬一至此焉夫(夫一/作著)
(者/)甲子兴师非成功之日往亡用事异制胜之时(一作/辰)
苟脩其德(一作人/事苟脩)何往不济夫(夫一作/至若)环城自守接阵
重围无关(一作/关)地形不乖天道若兵强将智粟积城坚
卷七百四十 第 10b 页 WYG1340-0214b.png
(八字英华作兵/强智积甲坚)虽复屡转魁刚频移太岁坐推白虎行
计贪狼自符鸡斗之祥多移蚁附之困故曰任贤使能
则不时日而事利法审令正(一作明/法审令)则不卜筮而事吉
养劳贵功则不祷祀而得福此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
利不如人和故(一无/故字)太公犯雨逆天时也韩信背水乖
地利也并存人事俱成大业削树而斩庞涓举火而屠
张合未必暗同岁德冥会日游俱运三门并占四杀杜
邮齿剑抑唯计沮垓下悲歌实阶刓印若以并资厌胜
卷七百四十 第 11a 页 WYG1340-0214c.png
不事良图则长平尽坑固须恒济襄城无噍亦可常保
是知拘而多忌终丧大功百姓与能必违小数金鸡树
(一作/玉鹤)方为楚国之殃高毕枕中适搆淮南之祸刻符
(一作/指)盗反更亡身被发邀神翻招夷族吁嗟(一作/嗟乎)
(阙/) 不𧟄赤伏之运筑城断冈何救素灵之哭火灾
不验裨灶无力以窥天超乘阶凶王孙取监于观德九
徵九变是曰长途人谋鬼谋良归有道此并经史陈迹
圣贤通规人远乎哉讵宜滞执客乃蹙然避席曰鄙人
卷七百四十 第 11b 页 WYG1340-0214d.png
困蒙不阶至道请事斯语归于正途而今而后方焚蓍
龟毁律历废六合斥五行浩然清虑则将奚若答曰此
所谓过犹不及也夫甲子所以纪(一作/配)日月律历所以
通岁时金木所以备法象龟蓍所以前人用(一作筮/吉凶)
人以是神明德行辅助谋猷存之则叶赞成功执之则
凝滞于物消息之理(一作/义)其在兹乎客于是循墙匍匐
帖然无气口喑(一作/坎)心醉不知所以答矣 一作皆旧
书本传
卷七百四十 第 12a 页 WYG1340-0215a.png
   阴阳不测之谓神论    顾 况
黄帝建立甲子考定星历于是有天地神人之官少昊
既衰神人杂扰颛顼命羲和以司之天地三苗九黎不
复乱逆周室既坏君不告朔汉道隆兴方定馀闰世时
昭昧(一作方定大/馀随世昭昧)君平季生张衡索紞陈训韩友卜珝
京房管辂郭璞干宝乐房班固云阴阳抱多忌以为无
益嗟乎古论阴阳以和神人以顺风雨以播稼穑以除
灾害后之学者但张恢谲不自戒慎以固亲疏(一作/规亲)
卷七百四十 第 12b 页 WYG1340-0215b.png
道不精逆顺之理不达性命之分而裁衣拜官沐浴剪
爪徵于历日岂不悖(一作/谬)哉左道乱政先王无赦往见
术者序卜筮之书及诸家秘诀七曜九宫六壬三五(一/作)
(百/)复返十精飞鸟(一作/乌)天目地耳计神汉历以天赦母
仓为吉祥历以云汉密莫为吉各生异气天竺聿法复
与大演有差吾谁归矣又以姓配音以音配墓以墓配
杀此庄惠以荒唐舛駮之论且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
者十三人或以地为姓或以官为姓或以谥为姓或以
卷七百四十 第 13a 页 WYG1340-0215c.png
王父字为姓士会在虞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
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在晋为范宣子在随为随武子
在秦为刘氏女嫁栾黡为祁氏焉此一人之身改(一有/正字)
姓三改氏五范蠡在陶为朱公在齐为鸱夷子范睢称
张禄先生第五伦王伯(二字/疑)齐鲍永本姓包京房本姓
李张良之后为留氏田横之后为王氏姓有两字三字
四字五字孰先孰后孰是孰非长平同坑南阳同封时
日或同吉凶或异行年本命其事安在周时玉尺汉代
卷七百四十 第 13b 页 WYG1340-0215d.png
黄钟河汾鼎气沉埋自久不可仰则其道多门行则无
尽不如(疑/)也是故文字非上学上学神听原其性也集
解非宗师宗师受授扶于理也端心静一神明将至黄
帝遗玄珠罔象得之汉主心动获贯高襄子心动得豫
让披发祭野野人之遗魂非有阴阳算术之功涉津无
涯安济所届释氏五荫轮为四生或居人中以为鬼神
唯代有佛法独能䆒竟白云依山出入自得飞以(疑/)
灭虚空不碍清明在躬志气如神阴阳不测唯佛而己
卷七百四十 第 14a 页 WYG1340-0216a.png
   善恶无馀论       牛僧孺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则其
善恶之迹俱无馀也不者善人之子不必皆恶若庆必
加于善人殃必加于不善人予恐庆殃之谬加也力人
而已余固曰善恶庆殃俱无馀也馀庆劝人之善馀殃
诫人之恶则善人之子能有不恃庆怠于善者恶人之
子能有不恣恶俟其殃者乎末代之君世禄之人先见
万乘之尊我八音之娱我五味之饱我黄金白璧之富
卷七百四十 第 14b 页 WYG1340-0216b.png
我不知兄弟得道而传之(一有/矣字)己行不善而失之乃至
乎万乘为匹夫世家为皂𨽻乌谓馀庆之可恃乎父善
及子乎子不善而父伐之石碏是也兄善及弟乎弟不
善而兄杀之周公是也父母与兄弟不能令子弟之不
善又可以恃馀庆于天下乎父恶殃子乎父出之而尧
贵之虞舜是也母恶殃子乎母恶之而父好之郑庄公
是也兄恶殃弟乎兄伐而齐立之桓公是也父母兄弟
不能攻子弟之善而况馀殃可累于天下乎且善者天
卷七百四十 第 15a 页 WYG1340-0216c.png
下好之常道也恶者天下恶之亦常道也岂有将好恶
先必稽其所自哉必不然矣若以劝善惩恶为意则当
惩报复于身犹虑其不信况欲远惩于身后而取人之
信者乎又不然矣昔夫差信伍员初善也任宰嚭终恶
也初善霸天下终恶灭全吴前庆后殃者皆身也太甲
放桐宫初恶也任伊尹终善也初恶受拘囚终善复天
下前殃后庆亦身也吴之嗣可以前庆后殃殷之嗣可
以前殃后庆乎予固谓殃庆皆复于身也不复乎子孙
卷七百四十 第 15b 页 WYG1340-0216d.png
也然予敢谓善必庆而贵恶必殃而贱也所以贵者道
贵也所以贱者道贱也道之贵乎孔父素王也道之贱
乎殷辛独夫也馀庆馀殃吾则不信之矣
   冥数有报论       李德裕
宣父(集作/尼)罕言性命不语怪神非谓无也欲人严三纲
之道奉五常之教脩天爵以致人爵不欲信(集作/言)富贵
在于天命福禄由于冥数昔卫卜协于沙丘为谥己久
秦塞属于临洮名子不寤朝歌未灭而周流丹鸟矣白
卷七百四十 第 16a 页 WYG1340-0217a.png
帝尚在而汉断素蛇矣皆兆发于前而符应于后不可
以智测也(集作/矣)周孔与天地合德与鬼神合契将来之
数无所遁情而狼跋于周凤衰于楚岂亲戚之义不可
去也人伦之教不可废也条侯之贵邓通之富死于兵
革可也死于女室可也唯不宜以馁终此又不可以理
得也而命有时来盗有名器者谓祸福出其(集作/于)胸怀
荣枯生其(一作/于)口吻沛然而安嗑(集作/溘)然而笑曾不知
黄雀游于茂树而挟弹者在其后也余乙丑岁自荆楚
卷七百四十 第 16b 页 WYG1340-0217b.png
保釐东周路出方城闻有隐者居于泥涂不知其所如
(姓姜不/知其名)往谓方城长曰居守后三(集作/二)年南行万里
则知憾余者必因(集作/自)天谴谮余者必自鬼谋虽抱至
冤不以为恨矣(集作/也)余尝三遇异人非卜祝之流皆遁
世者也初掌记北门有管涔山隐者谓余曰君明当在
人君左右为文翰之职然须值少主余闻之𥈭(集作/愕)
洒然变色隐者似(集作/亦)悔失言避席求去余徐问曰何
为而事少主对曰君与少主己有累世因缘(集作/缘业)是以
卷七百四十 第 17a 页 WYG1340-0217c.png
言之余其年秋登朝至明年正月穆宗缵绪召入禁苑
及为中(二字集/作尸)丞御史有闽中隐者叩门请见余因下
榻与语曰时事非久公不早去冬必作相祸将至矣若
亟请居外代公者受患公(集无/公字)后十年终当作相自西
南而入是秋出镇吴门岁经八稔(英华作经/岁入觐)寻又杖钺
南燕秋暮有邑子于(集作/王)生引邺郡道士而至才升宾
阶未及命席谓余曰公当为西南节制孟冬望舒前符
节至矣三者皆与言协不差岁月自宪闱竟十年居相
卷七百四十 第 17b 页 WYG1340-0217d.png
由西蜀而入代余执宪者俄亦窜逐唯再谪南服未尝
有前知之士(士字集/作者)为余言之岂祸患不可前告(集作/移者)
神道所秘莫得预闻乎自古衔冤殁世者多矣冥报之
事或有或无遂使好乱乐祸者以神道为茫昧余尝论
之仁人上哲皆(集作/必)达生知命如颜氏之子犯而不校
释门达摩了空喻幻必不思报矣其下柔弱无心者力
不能报所能报者乃中人耳(集作/矣)强悍任气如伯有灌
夫之流亦在其临殁之际方寸不挠魂魄不散唯结念
卷七百四十 第 18a 页 WYG1340-0218a.png
于此是以能报夫人之舍生也如薪尽火灭溘然而散
则无能为矣其达于道(集作/理)者使心不乱则精爽常存
终始(集无此/二字)不生不灭自可以超然出世升济神明其
次精多魂强则能为厉冥报之事或有或无理在此也
   祷祠(集作/祝)
圣人(二字集/作语)曰某之祷久矣又曰祭则受福岂非圣人
与天地合德与鬼神合契无所请祷而祷必感通唯牧
伯之任不可废也失时不雨稼穑将枯闭閤责躬百姓
卷七百四十 第 18b 页 WYG1340-0218b.png
不见若非遍走群望则皆谓太守无忧人之意虽在畎
亩不绝叹音余前在江南毁淫祠一千一十五所可谓
不谄神黩祭矣然岁或大旱必命(集作/令)掾属祈请积旬
无效自躬行未尝不零雨随车或当宵而应其术无他
唯至诚而已将与祭必閒居三日清心斋戒虽礼未申
于泂酌而意己接于神明所以理郡八年岁皆大稔江
(集作/左)黎庶讴谣至今古人乃有剪爪致词积薪自誓
精诚(集作/意)上达雨必滂沱此亦至诚也苟诚能达天信
卷七百四十 第 19a 页 WYG1340-0218c.png
能及物焉用以肌肤自苦焦烂为期动天地感鬼神莫
尚于至诚故备物不足报功礿祭所以受福余以为人
患不诚天之去人不相远矣
   阴德论
陈平称吾多阴谋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己矣不能
复起(七字蜀本作/终不复兴)以吾多阴祸也至曾孙何国绝班生
著陈平之言以为世戒理当然矣而邴丞相才及子显
黜为关内侯至孙昌乃绝国绝三十二岁复续而张汤
卷七百四十 第 19b 页 WYG1340-0218d.png
杜周子孙世有令名皆在显位其故何哉邴丞相于汉
宣之德可谓至矣晋荀息以忠贞之故不敢负献公程
婴以托孤之义不忍欺赵氏所以继之以死终不食言
邴丞相于史皇孙微君臣之分无亲戚之情而保养曾
孙仁心恻隐置于閒燥给以私财介然拒天子之使因
是全四海之命(汉书称因赦天下郡邸/狱系者是恩及四海也)又奏记霍光决
定大策既而显徵卿(英华作/君非)之美削士伍之辞其深厚
不伐古所未有夏侯胜以为有阴德者必飨其乐以及
卷七百四十 第 20a 页 WYG1340-0219a.png
子孙是宜笃生贤人世济其美古所谓有后者良谓是
矣焉在传爵邑而己哉张杜有后者岂用法虽深而所
治者或能去天下之恶除生人之害所以然也
 
 
 
 
 
卷七百四十 第 20b 页 WYG1340-0219b.png
 
 
 
 
 
 
 
 文苑英华卷七百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