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百三十七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a 页 WYG1340-017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苑英华卷七百三十七 宋 李昉等 编
 杂序三
  孝经序一首     老子道德经序一首
  九疑山记序一首
  随求即得大自在陁罗尼神咒经序一首
  怀素上人草书歌序一首
  河南于氏家谱后序一首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b 页 WYG1340-0178d.png
  戴氏广异记序一首  维摩经略疏序一首
  陪独孤常州观讲论语序一首
  通典序二首
  魏国公贞元十道录序一首
  李弈登科记序一首
   孝经序         唐玄宗
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己萌而资敬之礼犹
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
卷七百三十七 第 2a 页 WYG1340-0179a.png
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
立身扬名之义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知
孝者德之本欤经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
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朕尝三复斯言景
行先哲虽无德教加于百姓庶几广爱刑于四海嗟夫
夫子没而微言绝异端起而大义乖况泯绝于秦得之
者皆煨烬之末滥觞于汉传之者皆糟粕之馀故鲁史
春秋学开五传国风雅颂分为四诗去圣愈远源流益
卷七百三十七 第 2b 页 WYG1340-0179b.png
别近观孝经旧注舛驳尤甚至于迹相祖述殆且百家
业擅专门犹将十室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攀逸驾者
必骋殊轨辙是以道隐小成言隐浮伪且传以通经为
义义以必当为主至当归一精义无二安得不剪其繁
芜而撮其枢要也韦昭王肃先儒之领袖虞翻刘邵抑
又次焉刘炫明安国之本陆澄讥康成之注在理或当
何必求人今故特举六家之异同会五经之旨趣约文
敷畅义则昭然分注错经理亦条贯写之琬琰庶有补
卷七百三十七 第 3a 页 WYG1340-0179c.png
于将来且夫子谈经志取垂训虽五孝之用则别而百
行之源不殊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数句一句之内意有
兼明具载则文烦略之又义阙今存于疏用广发挥
   老子道德经序       同前
敕昔在元圣强著玄言权舆真宗启迪来裔微文诚在
精义颇乖撮其旨归虽蜀严而犹病摘其章句自河公
而或略其馀浸微固不足数则我玄元妙旨岂其将坠
朕诚寡薄常(一作/尝)感斯文猥承有后之庆恐失无为之
卷七百三十七 第 3b 页 WYG1340-0179d.png
理每因清宴辄扣玄关随意所(一作/所意)得遂为笺注岂成
一家之说但备遗阙之文今兹绝笔是询于众公卿臣
庶道释二门有能起予类于卜商针疾同于左氏渴于
纳善朕所虚怀苟副斯言必加厚赏且如䛕臣自圣幸
非此流悬市相矜亦云小道既其不讳诚(一作/咸)可直书
勿为来者所嗤以重朕之不德  一作皆本文
   九疑山记序(见八百三十二卷/作九疑山图记)元 结
   随求即得大自在陁罗尼神咒经序 任 华
卷七百三十七 第 4a 页 WYG1340-0180a.png
我本师设教务存饶益会因启圣方有激扬则大梵怀
悯念之心如来演神妙之句使无愿不满有求则随故
此经标之为其品题矣夫大自在者天之王陁罗尼者
咒之目盖以凭神咒威力同天王自在且咒有八首除
八难也经唯(一作/惟)一轴明一乘也若听受讲诵若书写
带持即是金刚之身便作如来之眼是知烦恼大海本
从妄想中生业障高山亦因觉悟而破则颈边璎珞衣
中宝珠未足比其珍矣懿夫能摧他敌不假韩信之登
卷七百三十七 第 4b 页 WYG1340-0180b.png
坛能致丼雨乃同傅说之作相此则有功于国矣至若
火坑成水刀刃为尘毒龙生慈夜叉作礼此则有功于
人矣及乎泥犁自苦阿(一作/河)旁惊怪人便生于天上塔
犹在于城南此则有功于鬼矣非我有九十九亿那由
他诸佛同心同德安乐(一有/人字)曷致于此矣粤有雅和尚
者诞于中土如从西域而来不读外书只说东流之法
丙午岁访余于景城西岩之兰若从容曰此咒有不可
思议之力竟无序述谓之何哉华答曰唯然和尚谨闻
卷七百三十七 第 5a 页 WYG1340-0180c.png
命矣将欲无垢之咒可验静居之言足徵岂独施于信
者亦将悟彼疑者若可信而信信不应疑而疑(一无此/二字)
则三途之中不出入此辈略述少言耳亦乃勉旃诸仁
   怀素上人草书歌序    颜真卿
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槩通疏性灵豁畅精心草圣积
有岁时江岭之间其名大著故吏部尚书韦公陟睹其
笔力勖以有成今礼部侍郎张公渭(集作/谓)赏其不羁引
共游处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赞之动盈卷轴夫草书(集/作)
卷七百三十七 第 5b 页 WYG1340-0180d.png
(藁/)之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始以妙闻迨乎伯英尤擅
其美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以至于吴郡张旭
长史虽恣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楷法精详特为真正真
卿早岁尝接游处(集作/居)屡蒙激劝教以笔法资质劣弱
又婴物务不能勤(集作/恳)习迄用无成追思一言何复可
(集作/可复)得忽见师作纵横不群迅疾骇人若还旧观向使
师得亲承善诱亟揖规模则入室之宾舍子奚适嗟叹
不足聊书以冠诸篇首
卷七百三十七 第 6a 页 WYG1340-0181a.png
   河南于氏家谱后序    于 邵
序曰邵高叔祖皇尚书左仆射侍中太子太师燕国定
公讳志宁博学多闻徇忠秉直为秦府十八学士其左
右庶子不道尝撰谏苑三十篇(唐书作/二十卷)以讽之凡有文
集若干卷于代又述作之外脩集家谱其受姓封邑衣
冠婚嫁著之谱序亦既备矣历一百七十馀年家藏一
本人人遵守未尝失坠洎天宝末幽寇叛乱今三十七
年顷属中原失守族类逃难不南驰吴越则北走沙朔
卷七百三十七 第 6b 页 WYG1340-0181b.png
或转死沟壑其谁与知或因兵祸纵横吊魂无所或道
路阻塞不由我归或田园湮没无可回顾所以旧谱散
落无馀将期会同(一有/经字)考集不齐奚(疑/)为脩集实难有
待今且从邵一房自为数例有若九祖长房今太子小
保谯国公颀与邵同升于朝股肱四圣为国元老邵之
弟也有若九祖第三房今襄王府录事参军载与邵同
在京列保家履道为宗室长邵之兄也各引才识子弟
参定其宜从而审之谁曰不可又以子孙渐多昭穆编
卷七百三十七 第 7a 页 WYG1340-0181c.png
次纸幅有量须变前规亦春秋之新意也今请每房分
为两卷其上卷自九祖某公至玄孙止为下卷自父考
及身已降迭相补注即令邵以皇考工部尚书为下卷
之首此其例也且诸房昭穆既同寻而绎之可以明矣
后能代习家法述作相因从子及孙从孙及子孙孙子
子兴复宗祧岂唯两卷乎将十部而弥盛矣其文公第
四子安平公房此(疑/)建平公已上三房衣冠人物全少
今与文公第五子齐国公文公第六子华阳公文公第
卷七百三十七 第 7b 页 WYG1340-0181d.png
七子平恩公文公第八子襄阳公文公第九子桓州刺
史并以六房同为一卷就中第五卷已下子孙皆名位
不扬婚姻无地湮沉断绝寂尔无闻但存旧卷而已后
有遇之者知之者以时书之其五祖九祖分今叙在三
卷并录之于后时贞元八年岁在壬申八月朔日金紫
光禄大夫太子宾客上柱国袭恒山郡开国公于邵述
   戴氏广异记序      顾 况
予欲观天人之际变化之兆吉凶之源圣有不知神有
卷七百三十七 第 8a 页 WYG1340-0182a.png
不测其有干元气汨五行圣人所以示怪力乱神礼乐
刑政著明圣道以紏之故许氏之说天文垂象盖以示
人也说文示字如今文不字儒有不本其意云子不语
此大破格言非观象设教之本也大钧播气不滞一方
梼杌为黄熊彭生为大豕苌弘为碧舒女为泉牛哀为
虎黄母为鼋(一作/鳖)君子为猿鹤小人为虫沙武都妇人
化为男成都男子化为女周娥殉墓十载却活嬴谍(一/作)
(姬/)暴市六日而苏蜀帝之魂曰杜鹃炎帝之女曰精卫
卷七百三十七 第 8b 页 WYG1340-0182b.png
洪荒窈窕莫可纪极古者青乌之相冢墓白泽之穷神
奸舜之命夔以和神汤之问革以语怪音闻鲁壁形镂
夏鼎玉牒石记五图九籥说者纷然故汉文帝召贾谊
问鬼神之事夜半前席志怪之士刘子政之列仙葛稚
川之神仙王子年之拾遗东方朔之神异张茂先之博
物郭子潢(一作/横)之洞冥颜黄门之稽圣侯君素之精(一/作)
(旌/)异其中神奥顾君真诰周氏之冥通而异苑搜神山
海之经幽冥之录襄阳之耆旧楚国之先贤风俗所通
卷七百三十七 第 9a 页 WYG1340-0182c.png
岁时所记吴兴阳羡南越西京注引古今辞标淮海裴
松之盛弘之陆道瞻等诸家之说蔓延无穷国朝燕梁
四公传唐临冥报记王度古镜记孔慎言神怪志赵自
勤定命录至如李庾成张孝举之徒互相传说谯郡戴
君孚幽赜最深安道之胤若思之后邈为晋仆射逵为
吴隐士世济文雅不陨其名至德初天下肇乱况始与
同登一科君自校书终饶州录事参军时年五十七有
文集二十卷此书二十卷用纸一千幅盖十馀万言虽
卷七百三十七 第 9b 页 WYG1340-0182d.png
景命不融而铿锵之韵固可以辅于神明矣二子钺雍
陈其先志泣请父友况得而叙之
   维摩经略疏序      梁 肃
圣非道不生道非教不明教非人不行是三者相依而
住道有大小权实故净明以在家成化人有圣贤浅深
故智者以初依启法然后因言遣言即象忘象俾后学
有以得正真之终始(二字集/作路)游道义之门户(集无/户字)祖而
述之存乎其人天台上人(二字集/作大)比丘然公纂智者之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1340-0183a.png
法裔(集作/胤)探毗耶之妙赜一贯文字之学会归解脱之
渊以为昔智者大师之演是经也备偏圆顿渐之义尽
方等生苏之体其旨远其道微微言在(阙/) 用不惑故
常外阐其训内澄其照凡百学者望崖而归乃谓门弟
子曰祖师所述其道甚著(集作/大)而嗜简者或病其繁求
(集作/见)精者则遗其粗吾欲因而就之以伸其教删而裁
之以存其要何如弟子比邱众作礼以请公于是削其
浮辞(阙/)为十轴不失旧则其义惟明与前部偕行号为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1340-0183b.png
净名略疏原夫圣人有以见生生根器之不齐也故用
四教五味经而纬之有以见万法弛张之不殊也故用
一道一乘会而成之然则圣人随感以利物(集作/见)故其
数不得不差贤哲因感以立诚故其业不得不传观其
所感则毗耶之与天台杜口之与立言虽偕(集作/阶)位不
同广略异宜至于赴机施化其揆一也肃尝受经于公
门游道于义学之列(集无此/二字)虽钻仰莫能(集作/至)而嗟叹
不足故序其述作之所以然著乎(集作/于)辞疏成之岁岁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1340-0183c.png
在甲辰吾师自晋陵归于佛龛之夏也
   陪独孤常州观讲论语序  前 人
晋陵守河南独孤公以德行文学为政一年儒术大行
与洙泗同风公以为使民悦以从教莫先乎讲习括五
经英华使夫子微言不绝莫备乎论语于是俾儒者陈
生以鲁论二十篇于郡学之中率先讲授乃季冬月朔
公既视政与二三(集作/一二)宾客躬往观焉已而公遂言曰
昔文公用儒变蜀蜀至于鲁当大历初元新被兵馑之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1340-0183d.png
苦今御史大夫赞皇李公为是邦悯学道圯阙开此庠
序自后俊(集作/孝)秀并兴与计偕者岁数十(阙/)  之诗
起而复废乡饮酒之礼废而复兴至于今风(阙/) 敦美
矣哉仁人之化也抠衣之徒承其波流得不(阙/)  诲
而厉之又悦以动之朱轮迟迟逮暮而归士有获在左
右睹公之施教退谓人曰夫四时继气而成物仁贤施
功而成化是学校也非赞皇不启非我公不大鼓之以
经书润之以仁义君子得之以脩词立诚小人仰之以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2a 页 WYG1340-0184a.png
迁善远罪泱泱乎不知所以然以至夫政和而人泰旧
史记前召(集作邵/与召同)后杜而南阳移风民到于今称之矧
赞皇植学之本与我公道之以德德则有成而未播于
叙述后人谓之何哉鄙不佞谨纪公之雅训或传诸好
事者云尔
   通典序(杜佑自/序附出)      李 翰
儒家者流博而寡要劳而少功何哉其患在于习之不
精知之不明入而不得其门行而不由其道何以徵之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2b 页 WYG1340-0184b.png
夫五经群史之书大不过本天地设君臣明十伦五教
之义陈政刑赏罚之柄述礼乐制度之统究理乱兴亡
之由立邦之道尽于此矣非此典者谓之无益代(一作/世)
教则圣人不书学者不览惧人冥(一作/冗)烦而无所从也
先师宣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七十子之徒常(一无/常字)
明大义三代之道百代可师而诸子云云猥复制作由
其门则其教已备反其道则其人可诛而学者以多阅
为广见以异端为博闻是非纷然塞胸满腹鸿(一作/澒)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3a 页 WYG1340-0184c.png
茫昧而无条贯或举其中不知其本原其始不要其终
高谈有馀待问则泥虽驱驰百家日诵万字学弥广而
志弥惑闻愈多而识愈疑此所以勤苦而难成殆非君
子进德脩业之意也今通典之作昭昭乎其警觉群迷
(五字一作警学/者之群迷与)以为君子致用在乎经邦经邦在乎
立事立事在乎师古师古在乎随时必参今古之宜穷
终始之妙始可以度其终(一作/古)(一作/终)可以行于今问
而辩之端如贯珠举而行之审如中鹄夫然故施于文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3b 页 WYG1340-0184d.png
学可为通儒施于政事可建皇极故采五经群史上自
黄帝至于我唐天宝之末每事以类相从举其终始(一/作)
(始/终)历代沿革废置及当时群士论议得失靡不条载附
之于事如人支脉散缀其(一作/于)体凡有八门勒成二百
卷号曰通典非圣之书乖圣人微旨不取焉恶烦杂也
事非经世纬俗(一作经/国礼法)程制亦所不录弃无益也若使
学者得而观之不出户知天下未从政达人情罕更事
知时变为功易而速为学精而要其道甚直而不径其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4a 页 WYG1340-0185a.png
文甚详而不烦推而通放而准语备而理尽例明而事
中举而措之如指诸掌不假从师聚学而区以别矣非
聪明独见之士孰能脩之淮南元戎之佐曰尚书主客
郎京兆杜公君卿雅有远度志于兴邦(一作/邦兴)笃于(一作/学)
好古生而知之以大历之始实纂斯典累纪而成杜公
亦自为序引各冠篇首或前史有阙申高见发明以示
劝诫用存景行近代学士多有撰集其最著者御览艺
文玉烛之类网罗古今博则博矣然率多文章之事记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4b 页 WYG1340-0185b.png
问之学至于刋列百度缉熙王猷至精至粹其道不杂
比于通典非其伦也于戏今之人贱近而贵远昧微而
观著得之者甚鲜知之者至(一作/甚)稀可以(二字一作/可为长)
息也翰与杜公数旬探讨故颇详旨趣而为之序(十七/字一)
(作翰尝有斯志约乎旧史图之不早竟为善𫐠者所先/故颇详旨趣而为之序庶将来君子知吾道之不诬也)
  一作皆本文
   杜佑自述序
佑少尝读书而性且蒙固不达术数之艺不好章句之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5a 页 WYG1340-0185c.png
学所纂通典实采群言徵之人事将施有政夫理道之
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称聚人曰财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管子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
足知荣辱夫子曰既富而且教斯之谓矣夫行教化在
乎设职官设职官在乎审官才审官才在乎精选举制
礼以端其序立乐以和其心此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
故职官设然后兴礼乐焉教化隳然后用刑罚焉列州
郡俾分领焉置边防遏戎狄焉是以食货为之首(十二/卷)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5b 页 WYG1340-0185d.png
选举次之(六/卷)职官又次之(二十/二卷)礼又次之(一百/卷)乐又次
(七/卷)刑又次之(大刑用甲兵一十五/卷其次五刑八卷)州郡又次之(一/十)
(四/卷)边防末之(一十/六卷)或览之者庶知篇第之旨也(本初纂/录止于)
(天宝之末其有要须议/论者亦便及以后之事)
   魏国公贞元十道录序   权德舆
序曰自夏书禹贡周官职方汉志地理厥后史臣继有
其书国家将九夷丕冒四海梯航声教过前古远甚相
国魏公明诚助化育奥学穷古今百揆师长十年枢衡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6a 页 WYG1340-0186a.png
赞端拱无为之风以宥天下王佐盛业论著形焉尝以
为言区域者阔略未备或传疑失实于是献海内华夷
图一轴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尽瀛海之地穷
鞮译之词陈农不获之书朱赣未条之俗贯穿切劘靡
不详究开卷尽在披图朗然又撮其要会切于今者(集/作)
(日/)为贞元十道录四卷其首篇自贞观初以天下诸州
分𨽻十道随山河江岭控带纡直割裂经界而为都会
在景云为按蔡在开元为采访在天宝以州为郡在乾元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6b 页 WYG1340-0186b.png
复郡为州六典地域之差次四方贡赋之名物废置升
降提封险易因时制度皆备于编而又考迹其疆理以
正缪(集作/谬)误采获其要害而陈开置至若护单于府并
马邑以(集作/而)北理榆林关外宜𨽻河东乐安自乾元后
河流改故道宜𨽻河南合川七郡北与陇氐南与庸蜀
四远不相宜应于武都建府以恢边备凡类是者十
有二条制万方之枢键出千古之耳目故今之言地理
者称魏公焉公之意岂徒洽闻广记以学名家而已哉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7a 页 WYG1340-0186c.png
盖体国远驭不出户而知天下亲百姓抚四夷真宰相
之事也凡今三十一节度十一观察与防禦经略以守
臣称使(一有/府字)者共五十列于首篇之末其三篇则以十
道为准县距州州距两(集作/西)都其书道里之数与其四
鄙所抵其事覈其言详阅览默识精微错综斯为至矣
德舆忝掖垣之属承公话言盱衡屈指珠贯冰释辱命
授简书其大端辄罄斐然之辞用扬不朽之业时贞元
壬午岁夏四月谨序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7b 页 WYG1340-0186d.png
   李弈登科记序      赵 傪
选士命官有国之大典察言考行先王之旧规古者命
于乡而升于学俾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而升诸司马
曰进士进士者谓可进而授之爵禄也然则前(一作/历)
选士其科不一洎圣(一作/既有)唐高祖以神武静天下用文
教贞万姓武德五年帝诏有司特以进士为选士之目
仍古道也自乡升县县升州州升府皆历试行艺秋会
贡于(一作/于)文昌咸达(一作/造)帝庭以光王国然后会群后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8a 页 WYG1340-0187a.png
谒先师备牲牢奏金石尊儒教也若明试其业主张其
文覈能否于听览之间定取舍于笔削之下职在考功
郎后至玄宗开元二十五年重难其事更命春官小宗
伯主之而业文志学之士知劝矣于是献艺输能擅场
中的者榜第揭出万人观之未浃旬而名达四方矣近
者佐使外藩司言中禁弹(一作/峨)冠宪府起草粉廊由此
与能十恒七八至于(一作/于)能登台阶参密命者亦繁有
徒所谓选才授爵之高科求士滥觞之捷径也不其然
卷七百三十七 第 18b 页 WYG1340-0187b.png
欤粤自武德至乎贞元阅崔氏本记前后嗣续者在我
公为多焉顾惟寡昧获与斯文因濡翰而为之序(一有/十字)
七年春三月丁亥序(一作/述)
 
 
 
 
 文苑英华卷七百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