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七十一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a 页 WYG1339-034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苑英华卷六百七十一  宋 李昉等 编
 省下
  上张仆射书一首
  荅韩侍郎书一首
  上河阳李尚书书一首
  上盐铁裴侍郎书一首
  与韦员外书一首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b 页 WYG1339-0342b.png
  上礼部裴侍郎书一首
  复崔尚书书一首
 节度上(刺史/附)
  与路鄜州书一首
  与江州郑使君书一首
  寄徐泗张大夫书一首
  荅卢大夫书一首
   上张仆射书(建封/)     韩 愈
卷六百七十一 第 2a 页 WYG1339-0343a.png
九月一日愈再拜受牒之明日在使院中有小吏持院
中故事节目十馀事来示愈其中不可者有自九月至
明年二月之终皆晨入夜归非疾病事故辄不许出当
时以初受命不敢言古人有言曰人各有能有不能若
此者非愈之所能也抑而行之必发狂疾上无以承事
于公望(一作/忘)其将所以报德者下无以自立丧失其所
以为心夫如是则安得而不言凡执事之择于愈者非
为其能晨入夜归也必将有以取之苟有以取之虽不
卷六百七十一 第 2b 页 WYG1339-0343b.png
晨入而夜归其所取者犹在也下之事上不一其事上
之使下不一其事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其所不能
不强使为是故为下者不获罪于上为上者不得怨于
下矣孟子有云今之诸侯无大相过者以其好臣其所
(蜀本有/受字)教而不好臣其所(蜀本有/以字)受教今之时与孟子
之时又加远矣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已而
行道者闻命而奔走者好利者也直已而行道者好义
者也未有好利而能(集无/能字)爱其君者亦未有好义而忘
卷六百七十一 第 3a 页 WYG1339-0343c.png
其君者今之王公大人惟执事可以闻此言惟愈于执
事也可以言此事(集作此言进/又作言此言)愈蒙幸于执事其所从
旧矣若宽假之使不失其性加待之使足以为名寅而
入尽辰而退申而入终酉而退率以为常亦不废事天
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是也必皆曰执事之好士也
如此执事之待士以礼也如此执事之使人不枉其性
而能有容也如此执事之欲成人之名也如此执事之
厚于故旧也如此又将曰韩愈之识其所依归也如此
卷六百七十一 第 3b 页 WYG1339-0343d.png
韩愈之不謟屈于富贵之人也如此韩愈之贤能使其
主待之以礼也如此苟如此则死于执事之门无悔也
若使随行而入逐队而趋言不敢尽其诚道有所屈于
已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此也(集无/也字)皆曰执事之
用韩愈哀其穷收之而已耳韩愈之事执事不以道利
之而已耳苟如此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
恩则有之矣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已(集本叠知/已二字)则未也
伏惟哀察其所不足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
卷六百七十一 第 4a 页 WYG1339-0344a.png
采纳焉愈恐惧再拜
   荅韩侍郎书       李 翱
还示(集有/云字)于贤者汲汲唯公与不材耳此言取人得无
太宽否灼然太宽夫又何疑此事汲汲如嗜欲之未得
自以为胜苟令君耳目所及书记所载未见其比何意
忽然当一时而更有人也故具于后以当讲学且自道
无愧兼以为戏耳如愚之于人但患识昏知不足以察
人为累耳苟以为贤则不要前人相知相见逢便见机
卷六百七十一 第 4b 页 WYG1339-0344b.png
巧有惠(集作/慧)辩故身虽否塞而所进达者不为少矣其
鉴赏称颂人初未甚信其后卒享盛名为贤士者故陆
歙州韦简州皆是也好善太疾智识未精彼胜于彼则
因而进之或取文词或以言论或以才行或以风标或
以政术往往亦有不称于前多矣不可以言其名然亦
未尝以为悔也其中亦有痛与置力后因礼节不足或
因尽言而诘之前人既非贤良遂反相毁损者亦有其
人矣且庞士元云拔十失五犹得其半真大贤之言也
卷六百七十一 第 5a 页 WYG1339-0344c.png
如鄙人无位于朝阨摧于时栖栖惶惶奔走耻辱求食
不暇自一千年来贤士屈厄未见有如此比者尚汲汲
孜孜引驾(集作/荐)贤俊如朝饥求飧(集作/食)如久旷思通如
见妖丽而不得亲然若使之有位于朝或如兄侪得志
于时则天下当无屈人矣如或万一有之若陆歙州韦
简州之比犹奔走在泥土则当引罪在已若狂若颠朝
虽饥不及求飧(集作/餐)旷虽久不敢思通见妖丽闭眼而
不观视迁荣如鞭笞宫割之在躬夫又何(集有/荣字)乐而得
卷六百七十一 第 5b 页 WYG1339-0344d.png
安然也不知此心自古已(集作/以)来曾有人如是者否不
知代有圣人肩排而生曾有一贤用心近于此者乎若
古或有之幸示其人如或无之奈何乃言唯公与不材
耳如兄者颇亦好贤必须甚有文词兼能附已顺我之
欲则孜孜汲汲无所爱惜引拔之矣如或力不足则分
食以食之无不至矣若有一贤人或不能然则将乞丐
不暇安肯孜孜汲汲为之先后此秦汉间尚侠行义之
一豪隽耳与鄙人似同而其实不同也三五日前京尹
卷六百七十一 第 6a 页 WYG1339-0345a.png
从叔云某大官甚知重陆洿当时对云士所贵人知者
谓名未闻则导(集作/道)之家之贫则恤之身之贱则进之
故也若陆洿之贤彰然矣某官之知既甚矣某官之位
日见天子足以进人矣开幕辟士足以招贤矣而皆未
及陆洿若如此之知知与不知果同也若实知乃反不
与不如不知也矣京尹不能对也大凡身当位得志于
时慎闭口不可以言知人若知人而不能进未得志而
气恬体安不引罪在已若颠若狂与夫不知人者何以
卷六百七十一 第 6b 页 WYG1339-0345b.png
异也如离娄与瞽夫偕行而同坠沟中或以无目不见
坑而坠或以心不在行忧思之病而坠所以坠则殊其
所以为坠则同也天下皆离娄也如瞽者鲜矣则其坠
者离娄也(十八字集作天下如瞽者/鲜则其坠者皆离娄也)心不在焉故也乐
道此者盖以自励非欲刺乎富贵之人当为再三读之
以代击髀而歌焉翱再拜
   上河阳李尚书书     杜 牧
伏以三城所治兵精地要北锁太行东塞黎阳在京河
卷六百七十一 第 7a 页 WYG1339-0345c.png
南指为重轻自艰难以来儒生成名立功者盖寡于前
代是以壮健不学之徒不知儒术不识大体取其微效
终败大事不可一二悉数伏以尚书有才名德望知经
义儒术加以俭克好立功名今横据要津重兵在手朝
廷缙绅之士屈指延颈伫观德政况圣主掀擢豪俊考
校古今退朝之后急于观书已筑七关取陇城缉为郡
县命诛杂虏(集作今/亲诛虏)收其土田取其良马为耕战之具
西复凉州东取河朔平一天下不使不贡不觐之徒敢
卷六百七十一 第 7b 页 WYG1339-0345d.png
自专擅此实圣主之心事业已彰臣下明明无不知之
伏自尚书树立锻鍊教训拣拔法术尺寸取于古人若
受指顾必立大功使天下后学之徒知成功立事非大
儒知古今成败者不能为之复使儒生舒展胸臆得以
诲导壮健不学之徒指踪而使之令其心服正在今日
某多病早衰志在耕钓得一二郡资其退休以活骨肉
亦能作为歌诗以称道盛德其馀息心亦已久矣下情
日增瞻仰恋德之切牧恐惧再拜
卷六百七十一 第 8a 页 WYG1339-0346a.png
   上盐铁裴侍郎书
伏以盐铁重务根本在于江淮今诸监院颇不得人皆
以权势干求固难悉议停替其于利病岂无中策牧自
池州睦州实见其弊盖以江淮自废留后以来凡有冤
人无处告诉每州皆有土豪百姓情愿把盐每年纳利
名曰土盐商如此之流两税之外州县不敢差役自罢
江淮留后以来破散将尽以监院多是诛求一年之中
追呼无已至有身行不在须得父母妻儿锢身驱将得
卷六百七十一 第 8b 页 WYG1339-0346b.png
钱即放不二年内尽恐逃亡今譬于(一本/作如)常州百姓有
屈身在苏州归家未得便可以苏州下状论理披诉至
如睦州百姓食临平监盐其土盐商被临平监追呼求
取直是睦州刺史亦与作主不得非裹四千里粮直入
城投(集作/役)使即须破散奔走更无他图其间搜求胥徒
针抽缕取千计百校唯恐不多除非吞声别无赴诉今
有明长吏在上旁县百里尚敢公为不法况诸监院多
(集作/皆)是以货得之恣为奸欺人无语路况土盐商皆是
卷六百七十一 第 9a 页 WYG1339-0346c.png
州县大户言之根本实可痛心比初停罢留后众皆以
为除烦去冗不知其弊及于疲羸即是所利者至微所
害者至大今若蒙侍郎改革前非于南省郎吏中择一
清慎依前使为江淮留后减其胥吏不必一如向前多
置人数即自岭南至于汴宋凡有冤人有可控告奸赃
之辈动而有畏数十州土盐商免至破灭除江淮之大
残为侍郎之阴德以牧愚见莫过于斯若问于盐铁吏
即不欲江淮别有留后若有留后其间有(集作/百)事自能
卷六百七十一 第 9b 页 WYG1339-0346d.png
申状咨呈安得货财表里计会分其权力言之可知伏
惟俯鉴微(集作/愚)衷不赐罪责牧再拜
   与韦员外书       刘 蜕
蜕性甚(二字集/作虽)冥顽识不及高尝以当今由文学求用
迟其显遇在执事未知如何蜕辄自爱而庶几不惑也
故进不暇视地食不及卒哺起居不忘于文穷泰不忘
于文虽分不出(集有/其字)畛实爱且专也执事以为爱乎未
也蜕为人子二十二(集作/六)年唯初七年持瓦石为俎豆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0a 页 WYG1339-0347a.png
戏其馀卒不离前之志也执事以为专乎未也伏念方
今人人自谓力然沛若有馀今日以执事如重星轮月
争下堂而观之畏已后耳宜乎人之心适在往越而使
去有人正从越来执(集有/事字)车而问于路执事以为可教
与否如曰吾幸知其径途安得勿教则执事正可以其
手呼而指画也果遇他人以其有往而犹不逆则蜕云
所爱而专者有谒执事之馀勇也深如此而已可则道
合而服从不可则道异而更学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0b 页 WYG1339-0347b.png
   上礼部裴侍郎书
临其事不能苟有待而先自请者阁下以为难乎赞功
论美近乎謟饰词言已近乎私低陋摧伏近乎鼠窃广
博张引近乎不敬钩深简尚则畏不能动乎人谐俪相
比又畏取笑乎后情志激切谓之躁词语连绵谓之续
(集作/俗)夫临其事而自言者其难如此也然不有听者之
明言者无病则固当背惶踖株(一作/踧)俟乎知者而自知
也用者而自用也安能持一言于已难之时者哉然或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1a 页 WYG1339-0347c.png
不得已而言之者亦将自言而已矣又岂敢因其时而
遽言大体哉蜕少时不知小人通生有自可之事树之
为栀茜种之为榖粟贾于市钓于江亦以(二字集/作弃)老也
无何罗络旧简附会时律怀笔启(一作/誉)于缙绅家十二
三年矣谓丱而习之龀而成基壮而历级乘时无难梗
寒苦之疲今者欲三十岁矣所望不过抱关输力求粟
养亲而已何者家在九江之南去长安近四千里膝下
无怡怡之助(集作/趣)四海无强大之亲日行六十里用半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1b 页 WYG1339-0347d.png
岁为往来程岁须三月侍亲左右又留二月为乞假衣
食于道路是一岁之中独馀一月在长安王侯听尊媒
妁声深况有疾病寒暑风雨之不可期者杂处一岁之
中哉是风雨生白发田园变荒芜求抱关养亲亦不可
期也及今年冬见乙(集作/丁)酉诏书用阁下以古道正时
(一作/闻)以平律校群士怀才(集作/道)负艺者踊跃至公蜕
也不度入春明门请与八百之列负阶待试呜呼蜕也
材不良命甚奇时来而功不成事脩而名不副将三十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2a 页 WYG1339-0348a.png
年矣今而复阁下进之蜕亦得以至公进阁下退之蜕
亦得以至公退进退者由阁下也未可知也干黩尊严
敢忘僇辱情或须露岂曰图私不然则蜕也岂敢蜕再

   复崔尚书书
男子生而射四方所以有四方之志故怀其道不可以
退已(集作/也)非其人又不可以动心今蜕也伏念仁人在
位野无君子不敢隐忍自置削简授仆夫堂上犹远况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2b 页 WYG1339-0348b.png
千里之悠悠哉亦将天未甚弃果遇阁下响不私岸谷
与高下为应不戮其使得复庐下而又重币厚词素未
尝遇知(集作/始)者尝为齐桓公之明活俘而相晏平仲之
贤赎𨽻而友夫俘未至而鲍子先言之桓虽智不逮安
得勿相𨽻未言而晏子已见其色虽智不逮安得勿友
岂如左右无先言之人阁下未见蜕之色而与之叹息
乎与之教道乎则斯然后心因阁下而动已为阁下而
知不复遗恨幸甚幸甚虽然敢不再拜以谢知已而自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3a 页 WYG1339-0348c.png
道其所得罪蜕早不量已尝(集作/常)欲与其道以死生乐
之自以得其位即(集作/则)欲立殊节于君友不得其位即
欲垂长幅于后世然而以为身屈则道不胜语卑则道
不明以其諠哗不敢安已矜道也不敢矜于口也伏惟
阁下以忘道而图已孰若道胜而已劳乎从俗而饱其
亲孰若道在有君子而后显其亲乎阁下不以行已失
态天命拙塞乃复书问曰恃才傲物欤论议险直欤侪
伍挤毁欤夫承贵仕之后身尊而食足然踞辱卒吏犹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3b 页 WYG1339-0348d.png
有陷人于急(四字集/作隐忍)况蜕近世无九品之官可以藉声
势而又当时无绵络之旧无一箪之食设有乘人之气
而穷贱夺其气矣何能为也使蜕一旦为病狂妄人而
行之俄而自成怪笑不止人之怪笑也然则希权门以
媚嬖媵随众口以赞曲私瞻视行坐倾身预起则信乎
对南面如濠壁之相峙也如此岂曰恃才傲物乎险直
之在已不得其人而尽言之则有杀身磔尸(一作终身/杀戮非)
之祸得其人而尽言之则有忠义谅正之名使蜕前不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4a 页 WYG1339-0349a.png
得其人而言之则身死(集作/辱)已久得其人而言之则安
得困而至此故岂曾论议险直乎蜕伏以冠衣不完(集/作)
(高/)洁趋拜未识威(集无/此字)仪又伏念春秋时四人受县而
后见魏子则古之人之见也其不在受恩之后乎谨重
遣前使以谢殊遇以结后计蜕再拜
  节度上(刺史/附)
   与路鄜州书       沈亚之
月日沈亚之再拜稽首言大夫阁下亚之昨去长安时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4b 页 WYG1339-0349b.png
历别于所知亲友(集有/门字)所知亲友谓亚之曰安所适安
所为亚之对曰适鄜将假贷于诸侯所知亲友贺亚之
曰鄜有长贤大夫也喜文学仁义之道故其所为文学
仁义之道欣欣焉走其门者日有之亚之纳喜于心充
充焉捶马走仆忘其劳失其怠望阁下之境日近日喜
及至之也且观将谒之礼于其门乃见纳客之官奔奔
而入促促而出言不及宣(集作/吐)道不及陈退居三日不
知所为乃复听阁下采取宾士之道高下之等则曰某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5a 页 WYG1339-0349c.png
自某方来以某执事书为之轻重书之多者馆华(集作/善)
宇饱善味书之次者又次之其有无因而至者虽辩智
过人犹以为狂即与偶然之辈侥倖之徒退栖陋室与
百姓杂处饭恶味且走来阁下门者亦不独尽穷饿无
依而来求粟帛于阁下亦有抱其智怀其才闻阁下好
贤而来求臧否于阁下而望其推引之济耳今一贯而
礼一数而惠遗(集无/此字)贤愚颠倒而又以书不书而为之
轻重窃恐天下之士其来阁下之门者皆相争赍书为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5b 页 WYG1339-0349d.png
粮受阁下之惠者不曰阁下之惠而皆曰某官之书礼
我也何有愧于阁下不唯不愧而已亦有愤激于中(集/作)
(衷/)而终怨怒者诚(集作/窃)恐阁下劳费以取无益亚之之
愚独为阁下惜伏惟(集作/愿)阁下稍精接士之道使贤愚
明白阁下能如此则知言者(四字集作则/四方之士)闻之皆曰(集/作)
(谓/)阁下不吝已之不至而求其方直如此今亚之冒旌
戟之严敢言于阁下亦希知言之士闻之知亚之不苟
曲于阁下而存其直如此战兢无任亚之再拜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6a 页 WYG1339-0350a.png
   与(一作/上)江州郑使君书
郢岸谪吏敬对所诘引言为书致于九江郡守郑阁下
诘之既深安(集作/焉)得默默已也固折委谴之于章遂用
悉陈惟听之国朝天后之时使四裔达威德之令皆儒
臣自乔知之陈子昂受命通西北两塞封玉门关戎虏
遁避还而无酬劳之命斯盖大时之有体臣之常理也
然乔死于谗陈死于枉皆由武三思嫉怒于一时之情
致力尅害一则夺其妓妾以加憾一则疑其摈排以为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6b 页 WYG1339-0350b.png
累阴令桑梓之宰拉辱之皆死于不命嗟乎嗟乎自是
之后临戎观危酌逸劳之状为使者而儒臣莫与矣前
年天子以两河逐叛之兵连岁不解负挽之输而不造
廪库皆从便道为战士衣食之给于两河之间岁尚赈
赒辇毂之下执笏常谓请罢所讨者十八九独谏大夫
自以为习知叛臣之情日就窘请得往道(集作/导)悯痛以
归之既可所奏即请以亚之为副又以为古者单车为
使有功则为戎臣轻害之遂于行请兵以自柄诏书仍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7a 页 WYG1339-0350c.png
以便宜从事又诏邯郸钜鹿兵各以百骑与俱盖欲重
击凿之椹(集作/柄)也及过平原郡城而有常山卒分居之
谏大夫因令亚之为书檄之书成亚之题帛引弓射书
于常山帅帅得书以期请降沧海之人闻之降者日百
有馀辈及沧海寇款与符印偕至即请以城归使者是
日往受城亚之复引前驱骑马先至沧海同捷与其徒
系颈者服缞不带伏军门之左委命于使执事于是谏
大夫遣河南将石税部献阙下税夜杀同捷于平昌亚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7b 页 WYG1339-0350d.png
之分道驰还以报事道中不得乘乃乘羸驱驰至具魏
之门守长皆为难日昃不得食因中病于南(集无/此字)广武
之门历再旬而谪书降即奔上所委今阁下罪谏大夫
以为狷急忘体冒危取祸习传不察其端本附言和唱
敢避忌应对哉昔者郦生凭轼下齐城七十韩信劫而
烹之在前代且耳况今持兵连营淹岁经时既费且败
万无以自塞之际而使臣奉命诏衔解羁裂网之恩启
万死重生之路起曝鳃就鼎之命(集作/枯)彼不思于降复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8a 页 WYG1339-0351a.png
何归矣今习诗书步规矩而进于是者固未尝习武事
况亲于战斗之间耶必多武臣之言以为信何者重已
之不李祐避能而诚迈越之谈也或亦有诘亚之曰李
祐避壁攻平原城城危且急尚不闻有效且使臣居间
曾不逾月而云城降者何端亚之应之曰独不见童子
之情乎夫童子师与终身之益何恶而不附乳母蠕蠕
之常恩而投恋肆喜何者气微意迫则毅容之难洽而
告诉之言在前也是则向使之卒被坚甲持锐锋以相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8b 页 WYG1339-0351b.png
攻差刚决于敌者不瞬而殒形丧魄矣有如使臣之煦
谕明白宁有忘生趋死之伦乎此解析之言诚不当为
阁下说说亦不能降听以委达(集无/达字)书之丁宁者盖欲
流之于世以俟通方之士次第于所悟耳梗概之录不
文于词亚之敬再拜
   寄徐泗张大夫书     符 载
明公材略横世气为人杰旌节森然先镇东徐静则近
邹鲁之士讲诗导礼动则驾貔貅之卒肃清淮海名闻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9a 页 WYG1339-0351c.png
休烈风动四方节士义夫孰不投心甚善甚善真天子
文武大臣哉载迂儒不才越寻常间敢以疏钝切怀风
槩如是星霜十周天矣缅彼山川辽夐萧条世多械束
(一作/莫)由造请复欲牵文字试书功德事无端绪殆似
行佞怀缄浩思殊郁郁不快也适值去年秋有冠军将
军李圆者道来自东状貌不凡三扣柴荆载意其伟士
延坐与语语酣中起议及剑术云尝以青萍贶公乃发
筐箧出阁下宝剑铭相示载鉴裁不明敢悬货人因览
卷六百七十一 第 19b 页 WYG1339-0351d.png
文以异剑睹剑以奇文繇是凭之为聪明依之为肺肠
(一作/腹)恣陈芜秽妄有纪述摭拾冠军之行迹郑重执事
之美(一作/羡)茂得为通诚导意之因缘也大凡人之有生
处而道德不滋于身者窃两曜之光明也仕而功烈不
被于世者偷大君之圭组也况乎属一词屯一事上不
陈教化次不叙志意皆游言也岂曰文为一昨讽公之
制耸文豪爽立意健激首则见定忠固义之分末则存
(一作/见)策勋树绩之心识者谓公异日必帅诸侯荡蕃虏
卷六百七十一 第 20a 页 WYG1339-0352a.png
拔烽燧于近塞洗腥臊于绝漠黄河九曲为大国池沼
然后拜阊阖和阴阳炎炎赫赫载勋盟府岂独拥旄按
甲长于一方而已哉载不量气力庶慕区区之分借如
智虑短薄无裨丝发亦欲如班孟坚之比为窦车骑刻
燕然之石公谓之何哉载今蹶然飞书远闻伏以冠军
缘公而德彰小子援公而思勇即托记录之目辄以葛
溪剑志为名属事相交关谨偕寓献贵贱不侔礼实异
仪轻用尘忝临风震悚阁下或为休庇若将献酬张布
卷六百七十一 第 20b 页 WYG1339-0352b.png
锦缋铺映麻枲命使令问讯江君奔走之仆山中茅舍
偶目详忆耳不宣载再拜
   荅卢大夫书
贞元元年八月二十五日野人符载再拜顿首上书于
观察使大夫卢公某伏见古人或出以行道或处以向
晦皆其德不昧其迹不辱者以其立身之本固动静之
分明也载顾散细之材无榱桷之用违力妄进祗取颠
沛故庐山南住有一亩之宅有友生五人切切偲偲更
卷六百七十一 第 21a 页 WYG1339-0352c.png
迭鼓琴意者疑立诚絜矩师避地避言之义岂曰嘉隐
以干闻达是月二十一日贤都水弟叔侄至止伏奉书
谕猥加词饰捧缄开读光曜林壑蕴蓄惭惧若无凭依
伏惟大夫天子硕臣包甫冠申文武皇皇作藩于唐以
河海之广涵游泳之物曲存惠好俯慰憔悴则士君子
相顾而言曰以方伯高明之尊以野客草茅之贱尚能
降损怀抱招纳以礼况四方多士得不望尘钦义奔走
于下风者耶方今江湖上接鲸鲵之地皇帝以襟带轸
卷六百七十一 第 21b 页 WYG1339-0352d.png
虑授大夫以安之恭闻旄钺之至也政不烦吏不扰帷
幄多贤杰军旅有叙事黎人熙熙各遂生性爰及岩谷
亦云逍遥是知凡在府荫孰不幸甚载诚宜被荷服蹑
芒屦拜跪于旌戟之下常以山中气寒婴内藏之病高
风摇落寝欲增剧未申悃款良用震恐候羸形支持堪
自兴运端神肃气侧听精微之论伏惟少赐鉴烛以达
愚悃幸甚幸甚不宣载再拜
 文苑英华卷六百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