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百一 第 1a 页 WYG1337-063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苑英华卷五百一 宋 李昉等 编
泉货
议运漕一道 不夺人利一道
盐法之弊一道 议罢漕运可否一道
均财禁兼一道 议井田阡陌一道
边塞
议边塞事一道 御狄一道
文苑英华卷五百一 宋 李昉等 编
泉货
议运漕一道 不夺人利一道
盐法之弊一道 议罢漕运可否一道
均财禁兼一道 议井田阡陌一道
边塞
议边塞事一道 御狄一道
卷五百一 第 1b 页 WYG1337-0638b.png
守险一道 备边一道
议兵一道 选将帅一道
议漕运
问昔在隋季廒庾空虚爰逮皇家京坻弥望既乘前弊年
蓄未登自东徂西依常运漕今送纳之所物贱本州欲
赍直买输利益兼倍
对 卫弘敏
对什一而税布政之通规九稔为储经国之成务仓廪
议兵一道 选将帅一道
议漕运
问昔在隋季廒庾空虚爰逮皇家京坻弥望既乘前弊年
蓄未登自东徂西依常运漕今送纳之所物贱本州欲
赍直买输利益兼倍
对 卫弘敏
对什一而税布政之通规九稔为储经国之成务仓廪
卷五百一 第 2a 页 WYG1337-0639a.png
实而知礼夷吾之论有徵金汤守而惟粟墨翟之言无
易昔隋季凋残廒庾并竭洎皇朝缵箓黎献咸熙并孝
弟力田信可封于比屋家给人足实委馀而栖亩于是
上直常平将备水旱下敛薄赋以蓄京坻故远近诸州
随方输转陆辇车而接轸川漕引而连樯但六合时雍
菽粟流而衍五钱标价水火埒其饶若政利从机惠美
无费以送纳之所物贱本州欲令赍直买输不劳而益
如愚管见切未为宜何者任土税田定差于不刋之籍
易昔隋季凋残廒庾并竭洎皇朝缵箓黎献咸熙并孝
弟力田信可封于比屋家给人足实委馀而栖亩于是
上直常平将备水旱下敛薄赋以蓄京坻故远近诸州
随方输转陆辇车而接轸川漕引而连樯但六合时雍
菽粟流而衍五钱标价水火埒其饶若政利从机惠美
无费以送纳之所物贱本州欲令赍直买输不劳而益
如愚管见切未为宜何者任土税田定差于不刋之籍
卷五百一 第 2b 页 WYG1337-0639b.png
配租纳税设条于惟行之令岂可取越公途苟从私益
革送纳之通式开买输之权利者欤谨对
不夺人利(议盐铁与𣙜酤/诫厚敛及杂税) 白居易
问盐铁之谋𣙜酤之法山海之利关市之徵皆可以佐
助征徭又虑其侵削黎庶舍之则乏用于军国取之则
夺利于生人取舍之间孰为可者
(此下五篇并于白居易集备制科七作/十五门中摘取其问答皆白居易拟)
对
革送纳之通式开买输之权利者欤谨对
不夺人利(议盐铁与𣙜酤/诫厚敛及杂税) 白居易
问盐铁之谋𣙜酤之法山海之利关市之徵皆可以佐
助征徭又虑其侵削黎庶舍之则乏用于军国取之则
夺利于生人取舍之间孰为可者
(此下五篇并于白居易集备制科七作/十五门中摘取其问答皆白居易拟)
对
卷五百一 第 3a 页 WYG1337-0639c.png
臣闻君之所以为国者人也人之所以为命者衣食也
衣食之所从出者农桑也若不本于农桑而兴利者虽
圣人不能也苟有能者非利也其害也何者既不自地
出又非从天来必是强取于人曲成其利利则日引而
月长人则日削而月朘至使人心穷王泽竭故臣但见
其害不见其利也所以王者不殖货利不言有无耗羡
之财不入于府库析毫之计不行于朝廷者虑其利穴
开而罪梯构然则圣人非不好利也利在于利万人非
衣食之所从出者农桑也若不本于农桑而兴利者虽
圣人不能也苟有能者非利也其害也何者既不自地
出又非从天来必是强取于人曲成其利利则日引而
月长人则日削而月朘至使人心穷王泽竭故臣但见
其害不见其利也所以王者不殖货利不言有无耗羡
之财不入于府库析毫之计不行于朝廷者虑其利穴
开而罪梯构然则圣人非不好利也利在于利万人非
卷五百一 第 3b 页 WYG1337-0639d.png
不好富也富在于富天下节欲于中人斯利矣省用于
外人自富也故唐尧夏禹汉文之代虽薄农桑之税除
关市之征弃山海之饶散盐铁之利亦国足用而人富
安矣何则欲节而用省也秦皇汉武隋炀之时虽收大
半之赋征逆折之租建𣙜酤之法出舟车之算亦国乏
用而人糜弊矣何则欲不节而用不省也盖所谓山林
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实漏卮夫利通(集作/散)于下则人
逸而富利壅于上则人劳而贫故下劳则上无以自安
外人自富也故唐尧夏禹汉文之代虽薄农桑之税除
关市之征弃山海之饶散盐铁之利亦国足用而人富
安矣何则欲节而用省也秦皇汉武隋炀之时虽收大
半之赋征逆折之租建𣙜酤之法出舟车之算亦国乏
用而人糜弊矣何则欲不节而用不省也盖所谓山林
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实漏卮夫利通(集作/散)于下则人
逸而富利壅于上则人劳而贫故下劳则上无以自安
卷五百一 第 4a 页 WYG1337-0640a.png
人富则君孰与不足记曰人以君为心君以人为体诗
曰恺悌君子人之父母由此而言未有体劳而心逸者
也未有子富而父贫者也臣又闻之地之生财多少有
限人之食利众寡有常若盈于上则耗于下利于彼则
害于此而王者四海一家兆人一统国无异政家无异
风若夺其利则害生害不加于人欲何加乎若除其害
则利生利不归于人欲何归乎故夺之也若皮尽于毛
下本或不存与之也同囊漏于贮中利将焉往与夺利
曰恺悌君子人之父母由此而言未有体劳而心逸者
也未有子富而父贫者也臣又闻之地之生财多少有
限人之食利众寡有常若盈于上则耗于下利于彼则
害于此而王者四海一家兆人一统国无异政家无异
风若夺其利则害生害不加于人欲何加乎若除其害
则利生利不归于人欲何归乎故夺之也若皮尽于毛
下本或不存与之也同囊漏于贮中利将焉往与夺利
卷五百一 第 4b 页 WYG1337-0640b.png
害斯可知焉是以善为国者不求非农桑之产不重非
衣食之货不用计数之利不蓄聚敛之臣闻𣙜筦之谋
则思侵削于下见羡馀之利则念诛求于人然后德泽
流而咏歌作矣故曰利出一孔者王利出二孔者强利
出三孔者弱此明君立国子人者贵本业而贱末利也
问议盐法之弊(论盐商/之幸)
对
对臣伏以国盐之法久矣盐之利厚矣盖法久则弊起
衣食之货不用计数之利不蓄聚敛之臣闻𣙜筦之谋
则思侵削于下见羡馀之利则念诛求于人然后德泽
流而咏歌作矣故曰利出一孔者王利出二孔者强利
出三孔者弱此明君立国子人者贵本业而贱末利也
问议盐法之弊(论盐商/之幸)
对
对臣伏以国盐之法久矣盐之利厚矣盖法久则弊起
卷五百一 第 5a 页 WYG1337-0640c.png
弊起则法隳法隳则利厚利厚则奸生奸生则利薄臣
以为隳薄之由由乎院场太多吏职太众故也何者今
之主者岁考其课利之多少而殿最焉赏罚焉院场既
多则各虑其商旅之不来也故羡其盐而多与焉吏职
既众则各惧其课利之不优也故慢其货而苟得焉盐
羡则幸生而无厌之商趋矣货慢则滥作而无用之物
入矣所以盐愈费而官愈耗货愈虚而商愈饶法虽行
而奸缘课虽存而利失矣若今减其吏职省其院场审
以为隳薄之由由乎院场太多吏职太众故也何者今
之主者岁考其课利之多少而殿最焉赏罚焉院场既
多则各虑其商旅之不来也故羡其盐而多与焉吏职
既众则各惧其课利之不优也故慢其货而苟得焉盐
羡则幸生而无厌之商趋矣货慢则滥作而无用之物
入矣所以盐愈费而官愈耗货愈虚而商愈饶法虽行
而奸缘课虽存而利失矣若今减其吏职省其院场审
卷五百一 第 5b 页 WYG1337-0640d.png
货帛之精粗谨盐量之出入使月有常利岁有常程自
然盐不诱商则出无羡盐矣吏不争课则入无滥课矣
盐不羡出货不滥入则法自彰而利复兴矣利害之效
岂不然乎臣又见自关以东农夫贸易其货产入为盐
商率皆多藏私财别营裨贩少出官利惟求𨽻名居无
征徭行无𣙜税身则庇于盐籍利尽入于私家(集作/室)此
乃下有耗于农商上无益于筦𣙜明矣盖山海之饶盐
铁之利利归于人政之上也利归于国政之次也若上
然盐不诱商则出无羡盐矣吏不争课则入无滥课矣
盐不羡出货不滥入则法自彰而利复兴矣利害之效
岂不然乎臣又见自关以东农夫贸易其货产入为盐
商率皆多藏私财别营裨贩少出官利惟求𨽻名居无
征徭行无𣙜税身则庇于盐籍利尽入于私家(集作/室)此
乃下有耗于农商上无益于筦𣙜明矣盖山海之饶盐
铁之利利归于人政之上也利归于国政之次也若上
卷五百一 第 6a 页 WYG1337-0641a.png
既不归于人次又不归于国使倖人奸党得以自资此
乃政之疵国之蠹也今若刬革弊法沙汰奸商使下无
侥倖之人上得析毫之计斯又去弊兴利之一端也唯
陛下详之
议罢漕运可否
问秦居上腴利号近蜀然都畿所理征赋不充故岁漕
山东榖四百万斛用给京师其间水旱不时赈贫贷乏
今议者罢运榖而收脚价和籴粟而折税钱但未知利
乃政之疵国之蠹也今若刬革弊法沙汰奸商使下无
侥倖之人上得析毫之计斯又去弊兴利之一端也唯
陛下详之
议罢漕运可否
问秦居上腴利号近蜀然都畿所理征赋不充故岁漕
山东榖四百万斛用给京师其间水旱不时赈贫贷乏
今议者罢运榖而收脚价和籴粟而折税钱但未知利
卷五百一 第 6b 页 WYG1337-0641b.png
于彼乎害于此乎
对
对臣闻议者将欲罢漕运于江淮请和籴于关辅以省
其费以便于人臣愚以为救一时之弊则可也若以为
长久之法则不知其可也何者方今自淮以南逾年旱
歉自雒而西仍岁丰稔彼人困于艰食此榖贱于伤农
困则难于徵(集作/发)租贱则易于乞籴斯则不便于彼而
无害于此臣所谓救一时之弊则可也若举而为法修
对
对臣闻议者将欲罢漕运于江淮请和籴于关辅以省
其费以便于人臣愚以为救一时之弊则可也若以为
长久之法则不知其可也何者方今自淮以南逾年旱
歉自雒而西仍岁丰稔彼人困于艰食此榖贱于伤农
困则难于徵(集作/发)租贱则易于乞籴斯则不便于彼而
无害于此臣所谓救一时之弊则可也若举而为法修
卷五百一 第 7a 页 WYG1337-0641c.png
以为常臣虽至愚知其不可何者夫都畿者四方之所
凑也万人之所会也六军之所聚也虽野(集作/利)称近蜀
之饶犹未能足其用虽田有上腴之利犹不能充其用
(集作/费)况可日削其榖月朘其粮食乎故国家岁漕东南
之粟以给焉时发中都之廪以赈焉所以赡关中之人
均天下之食而古今不易之制也然则用舍利害可明
徵矣夫赍敛籴之资省漕运之费非无利也盖利小而
害大矣故久而不胜其害挽江淮之租赡关辅之食非
凑也万人之所会也六军之所聚也虽野(集作/利)称近蜀
之饶犹未能足其用虽田有上腴之利犹不能充其用
(集作/费)况可日削其榖月朘其粮食乎故国家岁漕东南
之粟以给焉时发中都之廪以赈焉所以赡关中之人
均天下之食而古今不易之制也然则用舍利害可明
徵矣夫赍敛籴之资省漕运之费非无利也盖利小而
害大矣故久而不胜其害挽江淮之租赡关辅之食非
卷五百一 第 7b 页 WYG1337-0641d.png
无害也盖害小而利大矣故久而不胜其利大凡事之
大害者不能无小利者也事之大利者不能无小害也
盖恤小害则大害不去爱小利则大利不成也古之明
王所以能兴利除害者非他弃小而取大耳今若恤汎
舟之役忘移榖之用是知小计而不知大会也此臣所
以谓若以为长久之计则不知其可也
立制度(节财用均贫富/止盗贼起廉让)
问天地之利有限也人之欲无穷也以有限奉无穷则
大害者不能无小利者也事之大利者不能无小害也
盖恤小害则大害不去爱小利则大利不成也古之明
王所以能兴利除害者非他弃小而取大耳今若恤汎
舟之役忘移榖之用是知小计而不知大会也此臣所
以谓若以为长久之计则不知其可也
立制度(节财用均贫富/止盗贼起廉让)
问天地之利有限也人之欲无穷也以有限奉无穷则
卷五百一 第 8a 页 WYG1337-0642a.png
必地财耗于僣奢人力屈于嗜欲故不足者为奸为盗
有馀者为骄为淫今欲使食力相充财欲相称贵贱别
而礼让作贫富均而廉耻行作为何方可至于此
对
对臣闻天有时地有利人有欲能以三者与天下共者
仁也圣也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夫制度者先王之
所以下均地财中立人极上法天道者也且天之生万
物也长之以风雨成之以寒燠圣人之牧万人也活之
有馀者为骄为淫今欲使食力相充财欲相称贵贱别
而礼让作贫富均而廉耻行作为何方可至于此
对
对臣闻天有时地有利人有欲能以三者与天下共者
仁也圣也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夫制度者先王之
所以下均地财中立人极上法天道者也且天之生万
物也长之以风雨成之以寒燠圣人之牧万人也活之
卷五百一 第 8b 页 WYG1337-0642b.png
以衣食济之以器用若风雨淫寒燠甚则反伤乎物之
生焉若衣食奢器用费则反伤乎人之生焉故天作四
时八节所以时寒燠节风雨不使之过差为沴也圣人
制五等十伦所以伦(一作/制)衣食等器用不使之踰越为
害也此所谓法天而立极者也然则地之生财者有常
力人之用财者有常数若羡于上则耗于下也有馀于
此则不足于彼也是以地力人财皆待制度而均也尊
卑贵贱皆待制度而别也大凡爵禄之外其田宅栋宇
生焉若衣食奢器用费则反伤乎人之生焉故天作四
时八节所以时寒燠节风雨不使之过差为沴也圣人
制五等十伦所以伦(一作/制)衣食等器用不使之踰越为
害也此所谓法天而立极者也然则地之生财者有常
力人之用财者有常数若羡于上则耗于下也有馀于
此则不足于彼也是以地力人财皆待制度而均也尊
卑贵贱皆待制度而别也大凡爵禄之外其田宅栋宇
卷五百一 第 9a 页 WYG1337-0642c.png
车马仆御器服饮食之制暨乎宾姻祠葬之度自上而
下皆有数焉若不节之以数用之以(一作/有)伦则必地力
屈于僣奢人财消于嗜欲而贫困冻馁奸邪盗贼尽生
于此矣圣王知其然故天下奢则示之以俭天下俭则
示之以礼俾乎贫贱区别贫富适宜上下无羡耗之差
财力无消屈之弊而富安温饱廉耻礼让尽生于此矣
然则制度者出于君而加于臣行于人而化于天下也
是以君人者莫不唯欲是防唯度是守守之不固则外
下皆有数焉若不节之以数用之以(一作/有)伦则必地力
屈于僣奢人财消于嗜欲而贫困冻馁奸邪盗贼尽生
于此矣圣王知其然故天下奢则示之以俭天下俭则
示之以礼俾乎贫贱区别贫富适宜上下无羡耗之差
财力无消屈之弊而富安温饱廉耻礼让尽生于此矣
然则制度者出于君而加于臣行于人而化于天下也
是以君人者莫不唯欲是防唯度是守守之不固则外
卷五百一 第 9b 页 WYG1337-0642d.png
物攻之故居处不守其度则峻宇崇台攻之饮食不守
其度则殊滋异味攻之衣服不守其度则奇文诡制攻
之视听不守其度则奸声艳色攻之喜怒不守其度则
僣赏淫刑攻之玩好不守其度则妨行之货荡心之器
攻之献纳不守其度则谗謟之言聚敛之计攻之道术
不守其度则不死之方无生之法攻之夫然则安得不
内固其守甚于城池焉外防其攻甚于寇贼焉将在乎
寝食起居必思其度思而不已则其下化之诗曰仪刑
其度则殊滋异味攻之衣服不守其度则奇文诡制攻
之视听不守其度则奸声艳色攻之喜怒不守其度则
僣赏淫刑攻之玩好不守其度则妨行之货荡心之器
攻之献纳不守其度则谗謟之言聚敛之计攻之道术
不守其度则不死之方无生之法攻之夫然则安得不
内固其守甚于城池焉外防其攻甚于寇贼焉将在乎
寝食起居必思其度思而不已则其下化之诗曰仪刑
卷五百一 第 10a 页 WYG1337-0643a.png
文王万邦作孚此之谓也(集作/矣)
议井田阡陌(息游惰止兼/并实版图)
自三代之牧人也立井田之制别都鄙之名其为名制
可得而知乎其为功利可得而闻乎
又问自秦坏井田汉修阡陌兼并大启游惰实繁虽历
代因循诚恐弊深而害甚如一朝改作或虑失业而扰
人既废之甚难又复之非便斟酌其道何者得中
对
议井田阡陌(息游惰止兼/并实版图)
自三代之牧人也立井田之制别都鄙之名其为名制
可得而知乎其为功利可得而闻乎
又问自秦坏井田汉修阡陌兼并大启游惰实繁虽历
代因循诚恐弊深而害甚如一朝改作或虑失业而扰
人既废之甚难又复之非便斟酌其道何者得中
对
卷五百一 第 10b 页 WYG1337-0643b.png
对臣闻王者之贵生于人焉王者之富生于地焉故不
知地之数则生业无从而定财征无从而平也不知人
之数则夫力无从而计军役无从而均也不均不平则
地虽广人虽多徒有贵之名而无富之实是以先王度
土田之广狭画为夫井量人户之众寡分为邑居使地
利足以食人人力足以辟土邑居足以处众人力(一作/众心)
足以安家野无馀田以启专利邑无馀室以容游人逃
刑避役者往无所之弃业迁居者来无所处于是生业
知地之数则生业无从而定财征无从而平也不知人
之数则夫力无从而计军役无从而均也不均不平则
地虽广人虽多徒有贵之名而无富之实是以先王度
土田之广狭画为夫井量人户之众寡分为邑居使地
利足以食人人力足以辟土邑居足以处众人力(一作/众心)
足以安家野无馀田以启专利邑无馀室以容游人逃
刑避役者往无所之弃业迁居者来无所处于是生业
卷五百一 第 11a 页 WYG1337-0643c.png
相固食力相济其出财征也不待征书而已平矣其起
军役也不待料人而已均矣然后天子可以称万乘之
贵四海之富也洎三代之后厥制崩坏故井田废则游
惰之路启阡陌作则兼并之门开至使贫弱(集作/苦)者无
容足立锥之居富强者专笼山络野之利故自秦汉迄
于圣朝因循未迁积习成弊然臣以为井田者废之已
久复之稍难未可尽行且宜渐制何以言之昔商鞅开
秦之利也荡然废之故千载之间豪夺者得其计王莽
军役也不待料人而已均矣然后天子可以称万乘之
贵四海之富也洎三代之后厥制崩坏故井田废则游
惰之路启阡陌作则兼并之门开至使贫弱(集作/苦)者无
容足立锥之居富强者专笼山络野之利故自秦汉迄
于圣朝因循未迁积习成弊然臣以为井田者废之已
久复之稍难未可尽行且宜渐制何以言之昔商鞅开
秦之利也荡然废之故千载之间豪夺者得其计王莽
卷五百一 第 11b 页 WYG1337-0643d.png
革汉之弊也卒然复之故一时之间农商者失其业斯
则不可久废不可速成之明验也故臣请斟酌时宜参
详古制大抵人稀土旷者且循(集作/按)其阡陌户繁乡狭
者则复以井田使都鄙渐有名夫家渐有数夫然则丘
田井邑(一作井/邑丘田)之地众寡相维比闾族党之居有亡相
保相维则兼并者何所取相保则游惰者何所容如此
则庶乎人无浮心地无遗力财产丰足赋役平均市利
归于农生业著于土(集作/地)者矣
则不可久废不可速成之明验也故臣请斟酌时宜参
详古制大抵人稀土旷者且循(集作/按)其阡陌户繁乡狭
者则复以井田使都鄙渐有名夫家渐有数夫然则丘
田井邑(一作井/邑丘田)之地众寡相维比闾族党之居有亡相
保相维则兼并者何所取相保则游惰者何所容如此
则庶乎人无浮心地无遗力财产丰足赋役平均市利
归于农生业著于土(集作/地)者矣
卷五百一 第 12a 页 WYG1337-0644a.png
议边塞事
问东邻入塞北海为墟朝廷徇修复之功边境乏折冲
之寄辽水东西城池不复九山左右职贡犹迷其使三
圣遗黎九州故地飘然零落可不痛哉今欲示以威惠
申诱约束选众之举未睹于今出群之略何必是古指
明其要无太简焉
对 冯万石
对古之王者仁覆万类不以中外为隔而以兼济为心
问东邻入塞北海为墟朝廷徇修复之功边境乏折冲
之寄辽水东西城池不复九山左右职贡犹迷其使三
圣遗黎九州故地飘然零落可不痛哉今欲示以威惠
申诱约束选众之举未睹于今出群之略何必是古指
明其要无太简焉
对 冯万石
对古之王者仁覆万类不以中外为隔而以兼济为心
卷五百一 第 12b 页 WYG1337-0644b.png
固能出门同人远近感应含生受气靡不从助焉蠢彼
小腆阻分辽汉挺而走险代搆其患昔我大唐之创业
也东举日域北暨幽陵不毛之类佥率贡职顷边吏不
谨愆我王度夷戎怙乱遂荒塞垣致乃虔刘朔辽骚惊
河冀天地悔祸人亦有心怀我旧章自相鱼肉游魂待
命为日久矣光天纂曜景号昭升万灵与能两仪交际
蠢彼遐荒何独匪人但未谕尧心自疑其谴累息跼舛
犹昧占风且舜自侧微舞干而有苗即叙汤亦小侯褰
小腆阻分辽汉挺而走险代搆其患昔我大唐之创业
也东举日域北暨幽陵不毛之类佥率贡职顷边吏不
谨愆我王度夷戎怙乱遂荒塞垣致乃虔刘朔辽骚惊
河冀天地悔祸人亦有心怀我旧章自相鱼肉游魂待
命为日久矣光天纂曜景号昭升万灵与能两仪交际
蠢彼遐荒何独匪人但未谕尧心自疑其谴累息跼舛
犹昧占风且舜自侧微舞干而有苗即叙汤亦小侯褰
卷五百一 第 13a 页 WYG1337-0644c.png
罗而异方怀柔今若一选王人以备行李谕兹天造慰
彼遗黎则兼程骤步不日而至北极夷障无限于幽荒
东绝扶桑尽同于封内何止兵不血刃野无劳师复辽
水之城地循丸山之琛赆而已若乃选众举能之术五
材三略之奇亦锵锵庙堂济济朝序人谁不职(一作/仪)知
臣在君何待庸言而后行是羲皇之代战争不兴文景
之时韩彭勿用虽欲自效亦无所施谨对
禦戎狄(徵历代之策/陈当今之宜) 白居易
彼遗黎则兼程骤步不日而至北极夷障无限于幽荒
东绝扶桑尽同于封内何止兵不血刃野无劳师复辽
水之城地循丸山之琛赆而已若乃选众举能之术五
材三略之奇亦锵锵庙堂济济朝序人谁不职(一作/仪)知
臣在君何待庸言而后行是羲皇之代战争不兴文景
之时韩彭勿用虽欲自效亦无所施谨对
禦戎狄(徵历代之策/陈当今之宜) 白居易
卷五百一 第 13b 页 WYG1337-0644d.png
问戎狄之患久矣备禦之略多矣故王恢呈征讨之谋
贾生立表饵之术娄敬兴和亲之计晁错建农战之策
然则古今异道利害殊宜将欲采之孰为可者
又问今国家北虏款诚南夷请命所未化者其唯西戎
乎讨之则疲困师徒舍之则侵轶边鄙许和亲则启贪
而厚费要(则作/约)盟誓则饰诈而不诚今欲遏彼虔刘化
其桀劲来远人于朔漠复旧土于河湟上策远谋备陈
本末
贾生立表饵之术娄敬兴和亲之计晁错建农战之策
然则古今异道利害殊宜将欲采之孰为可者
又问今国家北虏款诚南夷请命所未化者其唯西戎
乎讨之则疲困师徒舍之则侵轶边鄙许和亲则启贪
而厚费要(则作/约)盟誓则饰诈而不诚今欲遏彼虔刘化
其桀劲来远人于朔漠复旧土于河湟上策远谋备陈
本末
卷五百一 第 14a 页 WYG1337-0645a.png
(此下五篇并于白居易集备制科七/十五门中摘取其问答皆居易拟作)
对
对臣闻殊域一气所生不可剪而灭也五方异族不可
臣而蓄也故为侵患之暴久矣而备禦之略亦多矣考
其要者大较有四焉若乃选将课兵长驱深入之谋自
王恢始建以三表诱以五饵之术自贾谊始厚以赂遗
结以和亲之计自娄敬始徙人实边劝农教战之策自
晁错始然则由王恢之谋则殚财耗力疲竭生人祸结
对
对臣闻殊域一气所生不可剪而灭也五方异族不可
臣而蓄也故为侵患之暴久矣而备禦之略亦多矣考
其要者大较有四焉若乃选将课兵长驱深入之谋自
王恢始建以三表诱以五饵之术自贾谊始厚以赂遗
结以和亲之计自娄敬始徙人实边劝农教战之策自
晁错始然则由王恢之谋则殚财耗力疲竭生人祸结
卷五百一 第 14b 页 WYG1337-0645b.png
兵连功不偿费故汉武悔焉而下哀痛之诏也用贾谊
之术则羌胡耳目心腹虽诱而荒矣而华夏之财力风
教亦随而弊矣故汉文知其不可而不行也用娄敬之
计则启宠纳侮厚费偷安虽侵掠之患渐(集作/暂)宁而和
好之约屡背故汉氏四代为匈奴所欺也用晁错之策
则边人有安土之惠未免攻战之劳匈奴无得志之虞
亦绝归心之望故汉文病之有广武(汉匈奴赞文帝聚/天下精兵于广武)
(集作/式非)之役也是以讨之以兵不若诱之以饵诱之以饵
之术则羌胡耳目心腹虽诱而荒矣而华夏之财力风
教亦随而弊矣故汉文知其不可而不行也用娄敬之
计则启宠纳侮厚费偷安虽侵掠之患渐(集作/暂)宁而和
好之约屡背故汉氏四代为匈奴所欺也用晁错之策
则边人有安土之惠未免攻战之劳匈奴无得志之虞
亦绝归心之望故汉文病之有广武(汉匈奴赞文帝聚/天下精兵于广武)
(集作/式非)之役也是以讨之以兵不若诱之以饵诱之以饵
卷五百一 第 15a 页 WYG1337-0645c.png
不若和之以亲和之以亲不若备之有素斯皆前代已
验之事可覆而睹也以今参古弃短取长亦可择而用
焉然臣终以为近算浅图非帝王久远安边之上策也
何者臣观前代若政成德盛国富人安则虽六月有北
伐之师不足忧也若政缺国贫德衰人困则虽一时无
南牧之马不足庆也何则国富则师壮师壮则令严人
安则心固心固则思理如此久久(一作/矣)则天子之守不
独在于诸侯将在于四夷(一作/夷狄)矣则暂虽有事何足忧
验之事可覆而睹也以今参古弃短取长亦可择而用
焉然臣终以为近算浅图非帝王久远安边之上策也
何者臣观前代若政成德盛国富人安则虽六月有北
伐之师不足忧也若政缺国贫德衰人困则虽一时无
南牧之马不足庆也何则国富则师壮师壮则令严人
安则心固心固则思理如此久久(一作/矣)则天子之守不
独在于诸侯将在于四夷(一作/夷狄)矣则暂虽有事何足忧
卷五百一 第 15b 页 WYG1337-0645d.png
焉若国贫则师弱师弱则人困人困则心离心离则思
乱如此久久(一作/矣)则天子之忧不独在于边陲或在于
萧墙矣则暂虽无事何足庆焉盖古之王者庆在本而
不在末忧在此而不在彼也今国家柔中怀外说近来
远北虏向风南蛮宾贡所未化者其为(一作/余)几何伏愿
陛下畜之如氓庶视之如蜂虿不以士马强而财力盛
恃之而务战争不以亭障静而烟尘销轻之而去守备
但且防其侵轶遏其虔刘去而勿追来而勿纵而已然
乱如此久久(一作/矣)则天子之忧不独在于边陲或在于
萧墙矣则暂虽无事何足庆焉盖古之王者庆在本而
不在末忧在此而不在彼也今国家柔中怀外说近来
远北虏向风南蛮宾贡所未化者其为(一作/余)几何伏愿
陛下畜之如氓庶视之如蜂虿不以士马强而财力盛
恃之而务战争不以亭障静而烟尘销轻之而去守备
但且防其侵轶遏其虔刘去而勿追来而勿纵而已然
卷五百一 第 16a 页 WYG1337-0646a.png
后略四子之小术弘三王之大猷以政成德盛为图以
人安师壮为计故德盛而化则服服则怀柔师壮而动
则威威必震詟夫然后可以不糜财用不顿师徒不盟
誓而外成不和亲而内附如此则四海之内五年之间
要荒未服之戎必匍匐而至河陇已侵之地庶从容以
归上策远谋不出于此矣
议守险(德与险/兼用)
问易曰王公(一作/侯)设险以守其国记曰在德不在险然
人安师壮为计故德盛而化则服服则怀柔师壮而动
则威威必震詟夫然后可以不糜财用不顿师徒不盟
誓而外成不和亲而内附如此则四海之内五年之间
要荒未服之戎必匍匐而至河陇已侵之地庶从容以
归上策远谋不出于此矣
议守险(德与险/兼用)
问易曰王公(一作/侯)设险以守其国记曰在德不在险然
卷五百一 第 16b 页 WYG1337-0646b.png
用之则乖在德之训弃之则违守国之诫二议相反其
指何从
又问以山河为宝者万夫不能当也以道德为藩者四
夷为之守也何则苗恃洞庭负险而亡汉都天府用险
而昌其故何也今欲鉴昌亡审用舍复何如哉
对
对臣闻易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又秦得百二以吞天
下齐得十二而霸诸侯盖恃险之论兴于此矣史记曰
指何从
又问以山河为宝者万夫不能当也以道德为藩者四
夷为之守也何则苗恃洞庭负险而亡汉都天府用险
而昌其故何也今欲鉴昌亡审用舍复何如哉
对
对臣闻易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又秦得百二以吞天
下齐得十二而霸诸侯盖恃险之论兴于此矣史记曰
卷五百一 第 17a 页 WYG1337-0646c.png
在德不在险传曰九州之险是不一姓盖弃险之议生
于此矣臣以为险之为用用舍有时恃既失之弃亦未
为得也何者夫险之为利大矣为害亦大矣故天地闭
否守之则为利天地交泰用之则为害盖天地有常险
而圣人无常用也然则以道德为藩以仁义为屏以忠
信为甲胄以礼乐为干橹者教之险政之守也以城池
为固以金革为备以山河为襟带以丘陵为咽喉者地
之险人之守也王者之兴也必兼而用之昔汉高帝除
于此矣臣以为险之为用用舍有时恃既失之弃亦未
为得也何者夫险之为利大矣为害亦大矣故天地闭
否守之则为利天地交泰用之则为害盖天地有常险
而圣人无常用也然则以道德为藩以仁义为屏以忠
信为甲胄以礼乐为干橹者教之险政之守也以城池
为固以金革为备以山河为襟带以丘陵为咽喉者地
之险人之守也王者之兴也必兼而用之昔汉高帝除
卷五百一 第 17b 页 WYG1337-0646d.png
害兴利以安天下自谓德不及于周而贤于秦故去洛
之易即秦之险建都创业垂四百年是能兼而用之也
桀纣三苗之徒负大河凭太行保洞庭而不修德政坐
取覆灭者是专恃其险也莒子恃其僻陋不修城郭丧
其三都者是怠弃其险也由斯观之山河之阻沟墉之
固可用而不可恃也智以险昌愚以险亡昌亡之间惟
陛下(集有/能字)鉴之
问备边(并置/帅将)
之易即秦之险建都创业垂四百年是能兼而用之也
桀纣三苗之徒负大河凭太行保洞庭而不修德政坐
取覆灭者是专恃其险也莒子恃其僻陋不修城郭丧
其三都者是怠弃其险也由斯观之山河之阻沟墉之
固可用而不可恃也智以险昌愚以险亡昌亡之间惟
陛下(集有/能字)鉴之
问备边(并置/帅将)
卷五百一 第 18a 页 WYG1337-0647a.png
对
对臣伏见方今备边之计未得其宜何则京西之兵其数颇
众城堡甚备器械甚精以之遏侵掠禁夺攘则可矣夷戎大
至长驱而来臣恐将卒虽多无能抗者今所以轸陛下虑者
岂非此乎其所以然者盖由镇垒太多主将太众故也夫镇
多则兵散兵散则威不相合而力不相济矣将众则心异心
异则胜不相让而败不相救矣卒然有事谁肯当之今若合
之为五将总之以一师将合则戮力师一则同心仍使均握
对臣伏见方今备边之计未得其宜何则京西之兵其数颇
众城堡甚备器械甚精以之遏侵掠禁夺攘则可矣夷戎大
至长驱而来臣恐将卒虽多无能抗者今所以轸陛下虑者
岂非此乎其所以然者盖由镇垒太多主将太众故也夫镇
多则兵散兵散则威不相合而力不相济矣将众则心异心
异则胜不相让而败不相救矣卒然有事谁肯当之今若合
之为五将总之以一师将合则戮力师一则同心仍使均握
卷五百一 第 18b 页 WYG1337-0647b.png
其兵分守其界明察其罪必行赏罚然后据便宜(一作/利便)之
地扼要害之冲以逸待劳以寡制众则虽黠虏无能为也
臣又以为自古及今有不能守塞之兵而无不可守之塞
有不能备戎之将而无不可备之戎故曰十围之木持千
钧之屋得其宜也五尺之关能制其开阖得其要也伏惟
陛下握戎之要操塞之关则西陲之忧可少息矣
议兵(用舍逆/顺兴亡)
问传曰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又曰先王耀德不观兵
地扼要害之冲以逸待劳以寡制众则虽黠虏无能为也
臣又以为自古及今有不能守塞之兵而无不可守之塞
有不能备戎之将而无不可备之戎故曰十围之木持千
钧之屋得其宜也五尺之关能制其开阖得其要也伏惟
陛下握戎之要操塞之关则西陲之忧可少息矣
议兵(用舍逆/顺兴亡)
问传曰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又曰先王耀德不观兵
卷五百一 第 19a 页 WYG1337-0647c.png
二者古之明训也然则君天下者废而不用且涉去兵
之罪资以定功又乖耀德之美去就之理何者得中
又问兵不妄动师必有名议之者颇辨否臧用之者多
迷本末故有戎而业成王霸一战而祸及危亡兴灭之
数何由逆顺之要安在
对
对臣闻天下虽兴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不好
不忘天下之王也祭公曰先王耀德不观兵老子曰兵
之罪资以定功又乖耀德之美去就之理何者得中
又问兵不妄动师必有名议之者颇辨否臧用之者多
迷本末故有戎而业成王霸一战而祸及危亡兴灭之
数何由逆顺之要安在
对
对臣闻天下虽兴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不好
不忘天下之王也祭公曰先王耀德不观兵老子曰兵
卷五百一 第 19b 页 WYG1337-0647d.png
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斯则不好之明训也传曰
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又周定天下偃武修文犹立司
马之官六军之众以时教战斯又不忘之明训也然则
君天下者不可去兵也不可黩武也在乎用之有本末
行之有逆顺逆顺之要大略有三而兵之名随焉夫兴
利除害应天顺人不为名师义然后动谓之义兵相时
观衅取乱侮亡不为祸先敌至而应谓之应兵恃力宣
骄作威逞欲轻人性命贪人田土谓之贪兵兵贪者亡
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又周定天下偃武修文犹立司
马之官六军之众以时教战斯又不忘之明训也然则
君天下者不可去兵也不可黩武也在乎用之有本末
行之有逆顺逆顺之要大略有三而兵之名随焉夫兴
利除害应天顺人不为名师义然后动谓之义兵相时
观衅取乱侮亡不为祸先敌至而应谓之应兵恃力宣
骄作威逞欲轻人性命贪人田土谓之贪兵兵贪者亡
卷五百一 第 20a 页 WYG1337-0648a.png
兵应者强兵义者王王者之兵无敌于天下也故有征
无战焉强者之兵先弱敌而后战也故百战百胜焉亡
者之兵先自败而后战也故胜与不胜同归于亡焉历
代君臣惑于本末闻王者之无敌则思耀武是获一兔
而欲守株也见亡者之自败则弭兵是困一噎而欲去
食也曾不知无敌者根于义自败者本于贪而欲归咎
于兵责功于武不其惑欤兴废之由逆顺之要昭然可
见惟陛下择之
无战焉强者之兵先弱敌而后战也故百战百胜焉亡
者之兵先自败而后战也故胜与不胜同归于亡焉历
代君臣惑于本末闻王者之无敌则思耀武是获一兔
而欲守株也见亡者之自败则弭兵是困一噎而欲去
食也曾不知无敌者根于义自败者本于贪而欲归咎
于兵责功于武不其惑欤兴废之由逆顺之要昭然可
见惟陛下择之
卷五百一 第 20b 页 WYG1337-0648b.png
问选将帅之方
对
对臣闻君明则将贤将贤则兵胜故有不能理兵之将
而无不可胜之兵有不能选将之君而无不可得之将
是以君功见于选将将功见于理兵者也然选将之术
在乎因人之耳听之因人之目视之因人之好恶而取
之舍之故明王之选将帅也访于众询于人若十人爱
之十人之将也百人爱之百人之将也千人悦之必千
对
对臣闻君明则将贤将贤则兵胜故有不能理兵之将
而无不可胜之兵有不能选将之君而无不可得之将
是以君功见于选将将功见于理兵者也然选将之术
在乎因人之耳听之因人之目视之因人之好恶而取
之舍之故明王之选将帅也访于众询于人若十人爱
之十人之将也百人爱之百人之将也千人悦之必千
卷五百一 第 21a 页 WYG1337-0648c.png
人之将也万人伏之必万人之将也臣以为贤愚之际
优劣之间以此而求十得八九矣
优劣之间以此而求十得八九矣
卷五百一 第 21b 页 WYG1337-0648d.png
文苑英华卷五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