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20262a 页
卷二 第 1a 页 0040-074.png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卷中来二
    东海青元真人注
    清河老人颂
    净明道子郭冈凤参校并赞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元为万物之根立乎大象之首寥廓而幽
 光运化而不穷人能深其根固其蒂与天
 相久矣
   颂曰
 自已根宗欲了真铁鞋踏破谩劳形
卷二 第 1b 页 0040-075.png
 痴儿住舍须千载今日方能识主人
 始为恍惚之数在毫末之初变化之先者
 万物起乎始归乎终复归元始始之为义
 湛然独尊而变迁遂有形质
   颂曰
 当时愚鲁未知贤被汝勾牵入世缠
 有志丈夫终识破去来自在不攀缘
 无者有也有即无也无有有无为道之本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隐然默存
 也
卷二 第 2a 页 0040-076.png
   颂曰
 恍惚之中妙用殊个中端的立形躯
 不须境外徒劳觅混物氤氲更是谁
 量者道之用极而不尽也天之数一地之
 数二万物之数三一二三万物极品类殊
 当归其一以此为量即无量也
   颂曰
 登高看处几由旬无极无穷甚杳冥
 俯仰不知天地阔要须笼络一其真
 度者道无体也含光而立人无根也变伪
卷二 第 2b 页 0040-077.png
 为真元一变生神神一变生真真一变生
 道物假物成物人假真成道识物守真斯
 为度矣
   颂曰
 土木形骸竟属空无明影里逐洪濛
 须凭物外非常术方可飞腾出世笼
 人者杳冥恍惚要妙之间人在其中矣恍
 恍惚惚火中生神杳杳冥冥水中生精火
 炎升上七变为神水流降下六化为精七
 六变化上下相成精神往来妙体含真各
卷二 第 3a 页 0040-078.png
 真其真是谓真人也
   颂曰
 此身元自贵无比本来湛寂通天地
 造化只凭阴与阳地水火风都是秽
 上者道之妙也吞赤纳黄吸苍服素收元
 于元宫生神生象焉然后弃万物遗万化
 独得其玄是谓无上之上
   颂曰
 三百功成万行奇尘中夺得锦标归
 玉台已为题名籍方显男儿志不卑
卷二 第 3b 页 0040-079.png
 品者识众观一守一抱一归吾至一是谓
 之品道本无形言安有品方便设教故有
 品也
   颂曰
 三千六百法门多只要分明识正他
 大道不期千日就休教岁月谩蹉跎
 妙者万法之宗故天地虚妙而清阴阳同
 妙而纯日月合妙而明五行含妙而精万
 物尽妙而真妙观者见无象之象妙听者
 闻无声之声不可视不可听不可有不可
卷二 第 4a 页 0040-080.png
 无斯为真妙矣
   颂曰
 不无不有本纯真非色非声绝等伦
 模写形容难到处玄中位象甚分明
 经者天地之经纶日月运行昼夜不息终
 而复始化而不尽者也古之人仰视俯察
 必依乎道不踰轨不失常不以外物失其
 素斯经之本也
   颂曰
 屈指师资愿力悲骊珠不惜等闲挥
卷二 第 4b 页 0040-081.png
 分明指我飞仙道山岳玄恩报勿亏
 参校赞元始二字赞云大象之先强名曰
 元天地之祖万物之源三才既分有始可
 言人知还返终归其根真空寂照浩劫之
 前无量二字赞云形未有时道实在兹莫
 知其名以无字之不可究诘孰能测窥即
 此为量其量莫推玄之又玄悟者同归度
 人二字赞云形既有时变化由斯所以变
 者非道而谁伪度而真腐度而奇众人之
 中独异何为蜕凡入圣同夷希微上品二
卷二 第 5a 页 0040-082.png
 字赞云莫知其高乃以上言有物混成在
 天地先自下而观孰居其前即此为品言
 岂容宣等伦之中迥出超然妙经二字赞
 云朝阳升东夜月当空玉出石璞珠现蚌
 中最贵者道妙岂可穷敷落为经真常则
 同天地有劫妙经无终
   元始阐道开化普度章
 阐扬道德开化人天周治三界是则名普
 参校曰经有道言此二章之标揭而青元
 真人经注以此表二章之一也
卷二 第 5b 页 0040-083.png
 立象起修四百五十七言
 凡夫性昧背本失真故首立象法开示蹊
 径为道之根本
 参校曰清河老人序述青元经注有曰条
 分八事此八事之一也
元始洞玄灵宝本章上品妙首十回度人百
魔隐韵离合自然
 此乃天真皇人述经本旨言天尊含弘妙
 道禀立自然覆盖万品最尊最贵洞观玄
 一化度人天故云元始洞玄也能以大慧
卷二 第 6a 页 0040-084.png
 光明焕照十方世界在天曰灵在世曰宝
 故曰灵宝皆金口敷演故云本章具载修
 真合道之本其品最上为众妙之首密隐
 魔真之讳合梵气而凝散则为气合则为
 文乃变化消息之道非墨迹之比为万法
 之祖三洞之尊智者识之修鍊成宝黄庭
 经云治生之道了不烦祖修洞玄与玉篇
 此之谓也
   颂曰
 欲知元始度人方灵宝元来号本章
卷二 第 6b 页 0040-085.png
 内隐百魔谁会得若能离合自然光
混洞赤文无无上真元始祖劫化生诸天开
明三景是为天根上无复祖唯道为身五文
开廓普植神灵
 混洞者天地未判之象也元始之前其气
 纯而赤风泽相混是为大洞始结文章唯
 天尊凝凝独立在无无之最上得真中之
 至真故云无无上真元始祖劫即龙汉小
 劫曰延康初因一气生三气为三清上境
 三气生九气以成九天九天之外又列三
卷二 第 7a 页 0040-086.png
 十二天即化生诸天也然后布日月星辰
 主持万物即开明三景之光为天地之象
 然不逃迁变之运天尊乃含混洞始生五
 行真气凝为符篆俾安镇天地生化神灵
 尸于三界使主持万法故得悬而不落久
 而不坏者也以此五文演成五千之字具
 载妙元神真道之根本上应五行为开化
 之首也如人之未形神识安在哉混混沌
 沌屯屯蒙蒙无分无别不有不无无无曰
 道道为人之根此道之散遂成其朴朴散
卷二 第 7b 页 0040-087.png
 为气气凝生神神具则有形矣乃人之本
 元本始如此然后布三田开九窍五脏六
 腑即化生诸天之象三田者精血之凑理
 万气之根原即开明三景为一身阴阳营
 卫之本也且人之生虽自胞胎其元则起
 于无始之始谁祖谁宗禀道气为质假精
 血而寓成变化者也五神列布然后三万
 六千关节根元本始一时生神岂不为神
 灵普植哉乃知道不远人人悟而修鍊可
 以升仙愚人执迷不能尊其气贵其根保
卷二 第 8a 页 0040-088.png
 其命固其形自取死坏离其本真耳故远
 于道也
   颂曰
 位极无无最上真始乎龙汉迄于今
 不增不减常清静是则名为大法身
无文不光无文不明无文不立无文不成无
文不度无文不生
 大朴散天地分灵文结玉字出然后万象
 有光万象开明万法定立万物自成万灵
 受度万类出生若一气未判五文不形则
卷二 第 8b 页 0040-089.png
 何以生成者哉如人之生若非道气降以
 真灵资养开之化之则幻色之身凭何据
 立矣
   颂曰
 灵宝分光初敞露文章焕灿无今古
 安天镇地显生成不是云云纸上语
是为大梵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山上京上
极无上大罗玉清渺渺劫仞若亡若存三华
离便大有妙庭金阙玉房森罗净霐大行梵
气周回十方中有度人不死之神中有南极
卷二 第 9a 页 0040-090.png
长生之君中有度世司马大神中有好生韩
君丈人中有南上司命司录延寿益算度厄
尊神回骸起死无量度人今日校录诸天临

 自无色以去悉名梵天此云大梵者即道
 气始凝者也天中之天者即三清大罗圣
 境也大者覆盖万天罗者罗络三界极高
 无上故称大罗中有玉京之山周回八万
 里下与昆崙对立山有郁罗箫台台有七
 宝城城有玉清殿天尊居其中上极谓无
卷二 第 9b 页 0040-091.png
 极也渺渺浩勃惟上仙视之即见中下之
 仙不可窥也其高数仞而不可量乍有乍
 无故云若存若亡乃元始消息之道又有
 三华离便之宫大有之庭皆宴息之所每
 诸天上帝相会之时必步虚吟咏三绕此
 庭方睹玉相也金阙玉房瑶池翠水森森
 列布凭梵气周回运转不息故得久而长
 存此宫有度人不死之神隐居其中亦元
 始分化之号长生君即朱陵大帝治太微
 垣司火鍊之事度世君主阳九百六之变
卷二 第 10a 页 0040-092.png
 司马君主灭邪却试好生君即青华之别
 名也主治诠校韩君主南昌品秩学人司
 命司录主功过予夺延寿益算主增注年
 命度厄之神主消平厄难回骸起死君主
 升度死魂飞尸登晨今天尊说法之际皆
 蒙召制临集帝轩校图检录品度学人也
 如人之身七宝之贵与玉京无异脑宫为
 郁罗之台金阙玉房森罗净霐冥然列布
 不死之神位其中若使梵气周回不息亦
 如天之不落久而无坏也
卷二 第 10b 页 0040-093.png
   颂曰
 梵气周回遍十方玉京金阙极森芒
 忘情内观三清境尽是长生不死乡
 参校曰经曰化生诸天又曰是为大梵天
 中之天以至大罗玉清经注已明别录又
 载九天九霄梵气天名霄名今附录焉始
 青天附以太霄晖明流光素景天青元天
 附以青霄元真宝曜天始丹天附以丹霄
 总生开灵传道天太丹天附以绛霄太平
 应化道主天始素天附以景霄中极至妙
卷二 第 11a 页 0040-094.png
 变空天太素天附以玉霄皓元威德耀晶
 天始玄天附以琅霄飞青元关溥济名太
 玄天附以紫霄合景双关化身天中天清
 微天附以神霄玉清妙境下统九霄梵气
 又别本经注有三天九天三十二天之图
 附生神章九天在三天之下三十二天之
 上第一郁单无量天在南第二上上襌善
 无量寿天在西北第三梵监须延天在东
 第四寂然兜术天在西南第五波罗尼密
 不骄乐天在东南第六洞无化应声天在
卷二 第 11b 页 0040-095.png
 北第七灵化梵辅天在西第八高虚清明
 天在东北第九无想无结无爱天在北或
 曰波利天此九天皆是梵气又即是始青
 天及太霄等天别名也并附见于此
东方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南方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西方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北方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东北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东南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卷二 第 12a 页 0040-096.png
西南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西北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上方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下方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
 自东为始乃至十方道气分形其妙难测
 此则飞天大圣无极神王之尊号神王继
 元始而生自龙汉之前元始开化首布此
 神俾执持天气领括天仙总御生死洞理
 阴符抚掌兆民凡劫运终则神王陶铸学
 人行保举事凡升降之格悉皆所系
卷二 第 12b 页 0040-097.png
   颂曰
 法身本自无异相化现十方元一样
 只缘大圣能长生度人所以无边量
十方至真飞天神王长生度世无量大神并
乘飞云丹舆绿辇羽盖琼轮骖驾朱凤五色
玄龙建九色之节十绝灵幡前啸九凤齐唱
后吹八鸾同鸣狮子白鹤啸歌邕邕五老启
途群仙翼辕亿乘万骑浮空而来倾光回驾
监真度生
 舆辇轮盖皆阳精之气所成凤鸟龙鹤乃
卷二 第 13a 页 0040-098.png
 阴精之气所化上圣之人具真常之道呼
 吸合散随意现前阴阳之气调谐成歌成
 曲皆纯真所为非外物也人能修鍊灵宝
 内成阴魔屏尽齐集阳神以会鍊真之府
 其元气一呼万神咸听五脏神灵各随方
 色自现舆辇仪卫来迎然后百骸众神前
 导后从升举朝元与斯无异也
   颂曰
 纷纭仙仗贵难胜杂还笙歌尽不成
 此个风光谁使得大都不离自家身
卷二 第 13b 页 0040-099.png
 济度生死一百五十八言
 前者设象示劝修真今当济生拔死以彰
 载度之事
 参校曰此青元注经条分八事之二也
诸天丞相南昌上宫韩司主录监生大神执
箓把籍齐到帝前随所应度严校诸天
 三十二天各有丞相乃天中宰协侍宸主
 录勒籍之司也南昌即丹天世界朱陵火
 府迁化学人鍊度之所也韩司即宫中文
 人主鍊度文籍之事监生主生魂铸魄更
卷二 第 14a 页 0040-100.png
 生之别名也感天尊愿力各持录籍齐到
 帝前校其应受度者或以宿名玄图骨相
 合仙或修斋奉戒功德积感或以敬奉
 三宝善功彻天或供养师宝为三官所称
 名在诸天者各为严行考校然后据功量
 品而升度之
   颂曰
 感召诸天集帝庭区区校录有何因
 世间积善功高者便有南昌鍊度人
普告三界无极神乡泉曲之府北都罗酆三
卷二 第 14b 页 0040-101.png
官九署十二河源上解祖考亿劫种亲疾除
罪簿落灭恶根不得拘留逼合鬼群元始符
命时刻升迁
 三界天地水也无极神乡尽三界中神庭
 社庙之司也泉曲在北溟之最下为江海
 之要府皆停录罪魂之处北都罗酆者自
 清气上为诸天之外其重浊之气凝成此
 山在天地之北山高五亿五万五千五百
 里周回三万里上参碧落下际风泉黑郁
 之气盘礴其中山有六天洞宫一曰纣绝
卷二 第 15a 页 0040-102.png
 阴天宫二曰奉杀谅事宗天宫三曰明晨
 耐犯武城天宫四曰恬照罪气天宫五曰
 宗灵七非天宫六曰敢司连宛天宫每一
 宫各有一大魔王主之为三元之总辖五
 岳之都司又有三宫上元宫在山之阿去
 天为近天官领之主校功录善升降品秩
 中元宫在山之左地官领之中有灵狱主
 治罪魂为追呼之府也下元宫在山之右
 去风垒近水官领之下有九囚大狱寒水
 之庭八难之场主治世间恶逆重罪囚鬼
卷二 第 15b 页 0040-103.png
 此三宫各有三府府有一百二十冥曹尽
 酆都界官吏总九万九千九百万众皆以
 世间明灵者为之九署者即九垒土皇九
 令之司也十二河源者如导岍导嶓𡻑之
 类乃分治罪魂之所今天尊既命诸天严
 行检校升度学人又下九龙符命普告三
 元使为学人上解祖考亿劫已来种识支
 亲速为削除罪籍落灭三恶之根不得拘
 留滞碍逼合于囚鬼之群应时刻而升迁
 也
卷二 第 16a 页 0040-104.png
   颂曰
 谛观符命自谁宣能释幽牢罪苦缠
 返本还元扶起命人人时刻得升迁
北都寒池部卫形魂制魔保举度品南宫死
魂受鍊仙化成人生身受度劫劫长存随劫
轮转与天齐年
 酆都洞阴之境有朔单郁绝之都五灵玄
 老五气天君主之九地之中北阴天君主
 之九水之中太溟水帝主之总号曰北都
 中有三界大魔三五将军六甲掾吏五帝
卷二 第 16b 页 0040-105.png
 考官又有孰罚神兵巨天力士万人皆司
 校罪魂名籍之神也夫人在世脩学浅薄
 而罪器深重者不免归此其生也为阳魂
 其死也为阴魄若妄源不息则阴魂散乱
 莫可执持故令部卫其形使不散坏制御
 群魔令行保举度品于南宫使彼死魂受
 大火鍊鬼质消尽然后羽化成仙死魂受
 鍊者谓血肉更生非但父母所生之身盖
 道身也故云生身此之道身一蒙仙度则
 随劫流转与天齐年也
卷二 第 17a 页 0040-106.png
   颂曰
 形魂只要我扶持制得群魔不受欺
 这个生身须自度待他保举恐成迟
永度三途五苦八难超凌三界逍遥上清上
清之天天帝玉真无色之境梵行
 三途者谓地狱鬼趣旁生五苦者谓刀山
 剑树之属在世则生老贫病死八难者谓
 堕落异类生为下贱形容不正生在边方
 禀性凶戾不遇仁君常值兵火与一切善
 自生魔障故三途五苦经云三业净则不
卷二 第 17b 页 0040-107.png
 堕三途谓身心口也由此三业为十恶根
 为众业本心业净则地狱无有口业净则
 鬼气清消身业净则不生异趣去五毒则
 除五苦谓眼观五色鼻嗅五香舌了五味
 耳听五音心生五欲但使一根一尘清净
 则五苦恶道从何而起当自泯矣脩八行
 则消八难谓仁慈孝敬忠信清廉和柔忍
 辱奉戒平等由此八行为万善根度世之
 本也或以八难为地狱囚闭之事此则滞
 境不该至理宜从此义上清者乃
卷二 第 18a 页 0040-108.png
 玉帝之都大道无色之境梵行者法也谓
 有法可脩有行可进故称梵行凡死魂受
 度拜谒帝京然后随功各升彼天次第脩
 习
    颂曰
 罪垢皆由心境昏三途五苦累形魂
 天光一洗根尘净仙化朝元礼至尊
 品述诸天四百一十三言
 前者令下三界根括生死升度学人次当
 敷述诸天升降品格以示进脩地位
卷二 第 18b 页 0040-109.png
 参校曰此青元注经条分八事之三也
   东方八天
 元始积九阳梵气以成故应东方六天为
 欲界二天为色界黄曾天在虚梵之首宿
 次奎璧唯馀七天宿次斗牛女虚危室璧
 参校曰别本注帝服青冕青旒青服青裳
 六天为欲界○清浊分九阳一轻之气成
 天在众天之下去凡五百二十亿万里乃
 风霄之界世人行三净行建百善功者得
 生此天天人寿命不等初出凡界欲染未
卷二 第 19a 页 0040-110.png
 除故天中之人有形可见其间或以接手
 为欲或以言辞或以眼视或以身交故云
 欲界此天快乐绝胜诸天故多贪著衰相
 易现寿命终尽则复沦诸趣若渐次脩习
 欲染顿除则升入色界脩小乘道可以證
 此谓之天人释经所谓脩六度行初进之
 侣天中具有太清三百六十科戒检制天
 人如大劫交大火自昆崙根起梵烧世界
 炎焰上升直至和阳天于是元气溃散天
 乃沦坏
卷二 第 19b 页 0040-111.png
   颂曰
 珠阙琼楼是欲根嫔娥彩丽奏天钧
 但将爱处休耽染项背圆光转转明
太皇黄曾天
 异号净天或称睹史其色黄应东方宿次
 奎璧世人脩十善功初出凡者得生此天
帝郁褴玉明
 郁鉴天帝觉之内讳玉明帝魔之隐音云
 篆太虚之文元始以玉简金书秘于天之
 紫极宫
卷二 第 20a 页 0040-112.png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长生箓
太明玉完天
 或称胜妙天色绿应东方宿次璧世人建
 二十善功二根净者生此天
帝须阿那田
 须阿天王内文那田天王隐音四字金书
 秘之于天之紫房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度魂更生
清明何童天
 异号光天其色黑应东方宿次室世人建
卷二 第 20b 页 0040-113.png
 四十善功三根净者生此天
帝元育齐京
 元育天王之隐讳齐京真人内文四字金
 书秘于天之九晨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敷布政教度脱天
 人也
玄胎平育天
 异号梵天或称忉利其色赤应东方宿次
 危世人建六十善功四根净者生此天
帝刘度内鲜
卷二 第 21a 页 0040-114.png
 即天帝君之隐名四字金书秘于天之元
 景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召魔举仙
元明文举天
 或云化乐其色苍应东方宿次虚世人建
 八十善功五根净者得生此天
帝丑法轮
 丑天君内文法轮帝之异号三字金书秘
 于天之广寒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通行元气
卷二 第 21b 页 0040-115.png
上明七曜摩夷天
 异号化乐谓欲乐之极其色黑应东方宿
 次女世人脩一百善功六根净者得生于
 此天
帝恬懀(乌外/切)
 恬懀天帝内音延为隐号三字金书秘于
 天之太阴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开度幽难
 一十八天为色界○清浊分轻清之气以
 成其色不同在无色之下去欲界三十万
卷二 第 22a 页 0040-116.png
 里乃丹霞之景鹿尘六天脩下元三百戒
 积三百善功者乃升此天细尘六天脩中
 元五百戒积七百善功者升之轻尘六天
 脩上元七百戒积八百善功者升之虽无
 情欲尚有形色可见故云色界若渐次脩
 习尘染顿尽形色不升则转入无色界若
 生贪著则复坠下天脩中乘道可以證此
 谓之天仙其上者谓真仙释名四果天中
 具有上清二百四十科戒检制天人如大
 劫交水自东井起洪泉鼓波漂荡世界直
卷二 第 22b 页 0040-117.png
 望极风天元气溃散此天沦坏
   颂曰
 勤脩功行始超尘快乐宫中享大椿
 心镜一轮勤拂拭花冠整顿勿欹倾
虚无越衡天
 或云初梵其色碧应东方宿次牛天人六
 根虽净尚拘色尘乃升此天亦号初襌天
帝正定光
 即天帝君之内文三字金书秘于天之太
 玄宫
卷二 第 23a 页 0040-118.png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无上之道
太极濛翳天
 或云上梵其色紫应东方宿次斗天人一
 色尘鹿净乃升此天亦号初襌天
帝曲育九昌
 曲育天王之隐号九昌乃帝之总文四字
 金书秘于天之玄都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鍊度朽骸
   南方八天
 元始积三阳梵气以成故应南方治属太
卷二 第 23b 页 0040-119.png
 清气太上老君为化主赤明天在虚梵之
 首宿次箕斗唯馀七天宿次角亢氐房心
 尾箕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服青冕赤旒朱服黄
 裳
赤明和阳天
 或号少光其色白应南方宿次箕斗天人
 二色尘鹿净乃升此天亦号初襌天
帝理禁上真
 四字天王之隐号金书秘于天之长明宫
卷二 第 24a 页 0040-120.png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鍊仙成真
玄明恭华天
 或云光音其色黄应南方宿次箕天人三
 色尘鹿净乃升此天亦号二襌天
帝空谣丑音
 四字即天君之内文金书秘于天之东华
 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应化一切
耀明宗飘天
 或云无量光其色绿应南方宿次尾天人
卷二 第 24b 页 0040-121.png
 四色尘鹿净乃升此天亦号二襌天
帝重光明
 三字即天帝之总号金书秘于天之昊玄
 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劫终纳学仙之人
竺落皇笳天
 异号初净其色青应南方宿次心天人五
 色尘鹿净乃升此天亦号二襌天
帝摩夷妙辩
 摩夷天君之隐讳妙辩乃帝之内音四字
卷二 第 25a 页 0040-122.png
 金书秘于天之青玄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魔试学仙之人
虚明堂曜天
 异号严净其色赤应南方宿次房天人六色
 尘鹿净尚有细尘乃升此天亦号三襌天
帝阿𨚧(音/茄)娄生
 阿𨚧天王之隐音娄生玉君之梵号四字
 金书秘于天之重华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开度人天
观明端靖天
卷二 第 25b 页 0040-123.png
 异号遍净其色苍宿次氐应南方天人一
 色尘细净乃升此天亦号三襌天
帝郁密罗千
 郁密帝之隐文罗千天君内号四字金书
 秘于天之光华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度学者之身
玄明恭庆天
 或号无量净其色黑应南方宿次亢天人
 二细尘净乃升此天亦号三襌天
帝龙罗菩提
卷二 第 26a 页 0040-124.png
 龙罗即飞天内音菩提帝君之隐号四字
 金书秘于天之开阖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度得道之人
太焕极瑶天
 异号福爱胜其色碧应南方宿次角天人
 三细尘净乃升此天亦号四襌天
帝宛黎无延
 四字天王之内文金书秘于天之帝康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教学仙之人
   西方八天
卷二 第 26b 页 0040-125.png
 元始积九阳梵气以成故应西方治属上
 清气太上道君为化主孔升天在虚梵之
 首宿次轸角唯馀七天宿次井鬼柳星张
 翼轸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服青冕金旒白服白
 裳绯襈(邹恋/切)
元载孔升天
 或云快乐其色紫应西方宿次轸角天人
 四细尘净乃升此天亦号四襌天
帝开真定光
卷二 第 27a 页 0040-126.png
 开即天帝君内音真定光即天主隐讳四
 字金书秘于天之延寿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鍊度死魂更生
太安皇崖天
 异号极乐其色白应西方宿次轸天人五
 细尘净乃升此天亦号四襌天
帝婆娄阿贪
 婆娄天君隐音阿贪帝魔内讳四字金书
 秘于天之开明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开度善人
卷二 第 27b 页 0040-127.png
显定极风天
 或云广乐其色黄应西方宿次翼天人六细
 尘虽净尚馀轻染乃升此天亦号四襌天
帝招真童
 三字天君之秘号金书秘于天之大赤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度有善功之魂
始皇孝芒天
 或云上妙其色绿应西方宿次张天人一
 轻染净乃升此天
帝萨罗娄王
卷二 第 28a 页 0040-128.png
 四字乃玉真之隐文金书秘于天之太丹
 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披夜开幽
太皇翁重浮容天
 或云色究竟其色青应西方宿次星其色
 尘渐除故云色究竟天人二轻染净乃升
 此天
帝闵巴狂
 三字天中帝君之内文金书秘于天之华
 盖宫
卷二 第 28b 页 0040-129.png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召魔集真
无思江由天
 或号最上妙其色赤应西方宿次柳天人
 三轻染净乃升此天
帝明梵光
 三字天中帝君之内号金书秘于天之明
 堂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开度善魂
上揲阮乐(音/岳)
 或号自在其色苍应西方宿次鬼天人四
卷二 第 29a 页 0040-130.png
 轻染净乃升此天
帝勃(音/拂)(音/沛)
 勃勃乃天君内文监乃帝之内号三字金
 书秘于天之运灵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品类天人等级
无极云誓天
 异号大自在亦云不还(音/旋)其色黑应西方
 宿次井天人五轻尘净乃升此天天人到
 此更无复坠下故云不还
帝飘弩穹隆
卷二 第 29b 页 0040-131.png
 飘弩天魔内文穹隆帝君隆讳四字金书
 秘于天之中元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度一切天人
   北方八天
 元始积五阳梵气以成四天为无色界四
 天为种民天治属玉清气元始天尊为化
 主霄度天在虚梵之首宿次参井唯馀七
 天宿次奎娄胃昴毕觜参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服青冕白旒皂服朱
 裳
卷二 第 30a 页 0040-132.png
 四天为无色界 清浊分清高之气以成
 四天之色纯碧在种民之下去色界三十
 六万里乃碧霞之景天人尘染俱净洞入
 自然乃升此天身形微妙或大或小无复
 色象人不能见故云无色天中亦无日月
 星辰寿量无尽若空有两忘结习俱尽乃
 升种民脩大乘之道可以證此谓之真人
 释云菩提萨埵天中具有玉清一百二十
 科戒检制天人如大数交火劫焚至和阳
 天水劫漂至极风天水火到此衰绝不能
卷二 第 30b 页 0040-133.png
 上升相乘化合为风扇荡于是元气溃散
 自孝芒至霄度六天为风所坏自元洞以
 去七天但元气散而复合不拘三界劫运
 也
   颂曰
 渐入无为得道宗一尘不染意圆通
 回眸下视三千界万法都来一个空
皓庭霄度天
 异号不同应北方宿次参井天人轻染虽
 净尚馀染习乃升此天
卷二 第 31a 页 0040-134.png
帝慧觉昏
 三字帝君之内音金书秘于天之琼瑶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拔度学人
渊通元洞天
 异号大不空应北方宿次参天人色尘都
 忘但有心识渐入气观乃升此天
帝梵行观生
 梵行天君内音观生帝之隐讳四字金书
 秘于天之真元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度学仙之人
卷二 第 31b 页 0040-135.png
太文翰宠妙成天
 异号非想应北方宿次觜天人心识两忘
 气观渐妙乃升此天
帝那育丑瑛
 四字天帝魔王之内文金书秘于天之灵
 幽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统理魔王
太素秀乐(音/洛)禁上天
 异号非非想应北方宿次毕天人结习渐
 忘气观转妙乃升此天
卷二 第 32a 页 0040-136.png
帝龙罗觉
 龙罗天王内讳觉长帝之隐文四字金书
 秘于天之化灵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领录魔王
 四天为种民天○清浊分得高虚之气以
 成四天之色不同在大罗之下去无色界
 一百三十五万八千里乃太虚之景天人
 经历诸天诸尘漏尽一相无相皆悉空寂
 结习顿忘洞入真道者乃升此天释云已
 入正脩得三摩地天中常住不灭多是历
卷二 第 32b 页 0040-137.png
 代圣君贤臣居之如羲皇周孔之属是也
 亦无禁戒但飞行元气上朝九清若积功
 而真妙则升入大罗脩最上乘之道可以
 證此谓之仙圣如大数交三劫大起三界
 损尽此天元气复混为一圣人降生凡世
 开教立法制造万物以度人庶故生神经
 云以充种民此之谓也盖为民之种故云
 种民
   颂曰
 无影无形大法身不生不灭号成真
卷二 第 33a 页 0040-138.png
 几经劫石消磨尽寂寂神光依旧明
太虚无上常融天
 异号不动其色绿应北方宿次昴天人初
 出三界结习顿忘尚喜无为渐入神观乃
 升此天
帝总监(音/鉴)鬼神
 乃天帝君之都讳乃摄魔之内音四字金
 书秘于天之万福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校学者之功
太释玉隆腾胜天
卷二 第 33b 页 0040-139.png
 异号大不动天其色青应北方宿次胃天
 人喜习顿除神观转妙乃升此天
帝眇眇行元
 四字乃帝君之隐号金书秘于天之白盖
 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召集仙圣
龙变梵度天
 异号上妙天其色赤应北方宿次娄天人
 清净无染證不空果乃升此天
帝运上玄玄
卷二 第 34a 页 0040-140.png
 运上天王之内文玄玄玉真之总音四字
 金书秘于天之灵宝宫
 此天别有宫阙号曰延真释氏见性成佛
 顿悟大乘洞入最上乘者乃居其中时游
 三界诸天教诸天人菩萨脩诸梵行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进仙成圣
太极平育贾(音/古)奕天
 异号最上妙其色苍应北方宿次奎天人
 洞入道妙證无上玄觉乃升此天天人脩
 习至此号为究竟升玄转入三境
卷二 第 34b 页 0040-141.png
帝大择法门
 天王之总文四字金书秘于天之天宝宫
 参校曰别本注云帝主普度学者之身
三十二天三十二帝诸天隐讳诸天隐名天
中空洞自然灵章诸天隐韵天中之音天中
之尊天中之神天中大魔天中之灵九和十
合变化上清无量之奥深不可详敷落神真
普度天人
 天尊所说诸天诸帝皆是空洞之气自然
 结成隐文帝魔神灵尊之秘神灵凭之而
卷二 第 35a 页 0040-142.png
 变化游空飞行于上清乃九和十合之歌
 音非文辞之比也敷者布也落者置也皆
 元始开化而述布置于诸天使执持天气
 以度天人也
   颂曰
 一层天有一般名只要脩行不染尘
 直到诸天最高处始知平育作真人
 参校曰三十二天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种
 民天四者之分青元经注备述学人内功
 外行升进之序甚详愚尝参考道经释典
卷二 第 35b 页 0040-143.png
 述成脩證品附于经卷之后
 敕魔护道二百六十六言
 前明品位劝脩今当检敕神灵扫荡魔试
 扶卫学人
 参校曰此青元注经条分八事之四也
今日欣庆受度历关诸天请灭三恶斩绝地
根飞度五户名列太玄魔王监举无拘天门
 夫人作诸不善则魂怒而神灵去体知其
 同入恶道故也若作一切善则魂喜而百
 灵集知其同證道故也脩学之士一旦成
卷二 第 36a 页 0040-144.png
 真受度则百骸众神欣然而相庆也今日
 者谓成道之日也人之求仙须得恶根斩
 绝罪垢消泯使身器清净乃得仙度故天
 尊言今日欣庆受度则必历关于诸天亲
 谒大帝请灭三途之恶难断绝地司之罪
 根不历五苦纪名字于太玄都司注定仙
 籍于是诸天魔王监真保举更无拘滞于
 天门
   颂曰
 历尽关山道路辛这回金榜喜题名
卷二 第 36b 页 0040-145.png
 男儿志气谁能禦驷马荣归自在行
东斗主算西斗记名北斗落死南斗上生中
斗大魁总监众灵青帝护魂白帝侍魄赤帝
养气黑帝通血黄帝中主万神无越
 东斗九星斗中生气故主生算西斗五星
 斗中成形故主记名北斗七星斗中司命
 故主落死南斗六星斗中司禁故主上生
 中斗五星斗中大魁故总监百骸众灵也
 夫人之脩学必得五斗标名然后降神守
 护乃得成道此天尊救摄以保学人也斗
卷二 第 37a 页 0040-146.png
 中之极各有一帝五帝在天则总御三界
 制主万神不使过越分度若降气在人身
 中则往返三田调御五气故青帝治肝而
 护魂白帝治肺而侍魄赤帝治心而养气
 黑帝治肾而通血黄帝中主于黄堂制御
 百骸万神不使错越也且气清而上者曰
 天阳气之浊而下者曰地阴其中曰灵阴
 阳之道上中下三分其用则一五方五脏
 各传一气交合为一凝而成真号曰灵宝
 故云五神安静则万气流通三田升降则
卷二 第 37b 页 0040-147.png
 神灵纯一神灵纯一则与道合真长生不
 死此皆显明灵宝为学人调神护道之事
青天魔王巴元丑伯赤天魔王负天担石白
天魔王反山六目黑天魔王监丑朗馥黄天
魔王横天担力五帝大魔万神之宗飞行鼓
从总领鬼兵麾幢鼓节游观太空自号赫奕
诸天齐功
 青天魔王青面朱发总统九丑游空飞行
 是名巴元丑伯皆其隐讳也若降气人身
 耗人肝气使人喜愠不常赤天魔王负荷
卷二 第 38a 页 0040-148.png
 元气撑主天地力可摧山是名负天担石
 耗人心气令人强暴白天魔王一首六目
 力破山岳游行三界遏人善功是名反山
 六目耗人肺气令人贪恣黑天魔王形质
 狞恶监领小丑性好杀伐是名监丑朗馥
 耗人肾气令人好杀黄天魔王常乘羽车
 飞行三界横行天地举唱谣歌恼乱学人
 是名横天担力耗人脾气令人灾病此五
 帝大魔即天王也现魔王相魔试学人人
 若识之与彼俱化其魔各现帝相升度尔
卷二 第 38b 页 0040-149.png
 身今以天尊开化度人敕摄之故于是飞
 行鼓从总领其下所辖魔兵麾幢鼓节周
 游观察于太空自行号令威灵赫奕与诸
 天等伦代天尊开化游行乾坤扫荡诸魔
 升度学人也
   颂曰
 名曰天王复号魔横行天地破山河
 被予识得渠名姓倒却旗鎗挂玉珂
上天度人严摄北酆神公受命普扫不祥八
威吐毒猛马四张天丁前驱大帅仗幡掷火
卷二 第 39a 页 0040-150.png
万里流铃八冲敢有干试拒遏上真金钺前
戮巨天后刑屠割鬼爽风火无停千千截首
万万剪形魔无干犯鬼无妖精三官北酆明
检鬼营不得容隐金马驿呈普告无穷万神
咸听三界五帝列言上清
 以度人故严行检摄三界邪魔也且北都
 罗酆有六天洞宫一宫各有一大魔王司
 之部属甚多不可数穷耗人为事忏恼学
 人皆所致之故天尊摄之以保学人也神
 公者玉清丞相受天尊敕宣布号令挥斥
卷二 第 39b 页 0040-151.png
 不祥八威者巨虬狮子毒龙猛虎玄豹丹
 蛇麒麟巨獬吐毒而收邪天马四布天丁
 前驱而禀命大帅仗幡而领行烈火一掷
 则飞扬万里流铃一震则交错八冲敢有
 干试拒遏上帝真命则天丁执金钺而前
 戮力士持巨天之斧而后刑屠割鬼爽如
 风而不停以严速故重云千千截首万万
 剪形魔无干犯而扰正鬼无妖沴而为精
 三官府署北都洞宫各明检鬼营不容隐
 停金龙驿递而传行普告无穷世界三界
卷二 第 40a 页 0040-152.png
 万神咸使闻知如是扫荡既毕然后三界
 诸神五方五帝言功于上清此皆天尊制
 教为学人扫魔卫体之事人若内境融寂
 神灵咸布入大定相则万邪不干魔试消
 灭矣
   颂曰
 学道须凭慧力多清江母或涨风波
 融心直入丹霞外满目戈矛奈我何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卷中
卷二 第 40b 页 0041-00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