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六


卷二十六 第 1a 页 WYG1073-057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别本韩文考异卷二十六
           宋 王伯大 重编


  碑志
   唐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
    (方无郎字六韩曰/孔子三十 世孙)
昭义节度卢从史有贤佐曰孔君讳戡字君胜从史为
不法君阴争不从则于会肆言以折之从史羞面颈发
卷二十六 第 1b 页 WYG1073-0573b.png
赤抑首伏气不敢出一言以对(颈一作颜伏或作吐方/云叔孙通传所谓伏抑)
(首者也作吐非气今按汉传言伏抑首伏也面/抑首也此言伏 犹言屏气耳与汉传语异)立为君
更令改章辞者前后累数十坐则与从史说古今君臣
父子道顺则受成福逆辄危辱诛死曰公当为彼不得
为此从史常耸听喘汗(死下或有且字/常或作当非是)居五六岁益骄
有悖语君争无改悔色则悉引从事空一府往争之(色/或)
(作意亦通/作也非是)从史虽羞退益甚君泣语其徒曰吾所为止
于是不能以有加矣(以有或/作有以)遂以疾辞去卧东都之城
卷二十六 第 2a 页 WYG1073-0573c.png
东酒食伎乐之燕不与当是时天下以为贤论士之宜
在天子左右者皆曰孔君孔君云(方无者字皆上方从/阁本有唯字或无复)
(出孔君字或/复出云字)会宰相李公镇扬州首奏起君君犹卧不
(犹或/作独)从史读诏曰是故舍我而从人耶即诬奏君前
在军有某事上曰吾知之矣奏三上乃除君卫尉丞分
司东都诏始下门下给事中吕元膺封还诏书上使谓
吕君曰吾岂不知戡也行用之矣明年元和五年正月
将浴临汝之汤泉壬子至其县食遂卒年五十七公卿
卷二十六 第 2b 页 WYG1073-0573d.png
大夫士相吊于朝处士相吊于家君卒之九十六日诏
缚从史送阙下数以违命流于日南遂诏赠君尚书司
勋员外郎盖用尝欲以命君者信(音/伸)其志其年八月甲
申从葬河南河阴之广武原(南下或有府字阴下或有/乡字广武原方作某地云)
(唐河南府无河阴县河今按元/和郡国志河南府有 阴县)君于为义若嗜欲勇不
顾前后于利与禄则畏避退处如怯夫然始举进士第
自金吾卫录事为大理评事佐昭义军(士下或有及字/军下或有帅字)
军帅死从史自其军诸将代为帅(或无自/其字)请君曰从史
卷二十六 第 3a 页 WYG1073-0574a.png
起此军行伍中凡在幕府唯公无分寸私(分或作/方非是)公苟
留唯公之所欲为君不得已留一岁再奏自监察御史
至殿中侍御史(君或/作居)从史初听用其言得不败后不听
信恶益闻君弃去遂败祖某某官赠某官父某某官赠
某官(诸本作祖如圭皇海州司户赠工部员外郎父岑/父皇著作郎赠驾部员外郎方从蜀本云今本所)
(纪父祖官职多误盖后人续增公诸志皆载三世此只/言父祖已非考世系表及孔戣志此以如圭作如圭郎)
(中作员外郎著作佐郎为郎又非也驾部乃戡赠官此/以为其父所赠又非也 今按此姑从方本无大利害)
(但方诋诸本止载二世为不入例而其所据之本此志/亦只载二世云驾部乃戡所赠官而戡实赠司勋皆非)
卷二十六 第 3b 页 WYG1073-0574b.png
(是世表戣志与此志文亦未知其孰/为得失恐皆未足以判其是非也)君始娶弘农杨氏
女卒又娶其舅宋州刺史京兆韦屺女皆有妇道凡生
一男四女皆幼前夫人从葬舅姑兆次卜人曰今兹岁
未可以祔从卜人言不祔君母兄戣(音/逵)尚书兵部员外
郎母弟戢殿中侍御史以文行称朝廷将葬以韦夫人
之弟前进士楚材之状授愈曰请为铭铭曰
允义孔君兹惟其藏更千万年无敢坏伤(方从杭本无/伤字 今按)
(此伤字诸本皆有文理音韵皆无可疑方氏特以杭本/脱漏遂不之信宁使此铭为歇后语不肯以诸本补之)
卷二十六 第 4a 页 WYG1073-0574c.png
   故中散大夫河南尹杜君墓志铭
    (或无散字/君方作尹)
杜氏自戴侯畿始分戴侯之子恕为幽州刺史今居京
兆诸杜其后也其季宽孝廉郎中宽后三世曼为河东
太守葬其父洹水之阳(方无之/阳字)其后世皆从葬洹水及
正伦为太宗宰相犹封襄阳公太宗始诏葬京兆襄阳
公无子以兄正藏子志静后遂嗣襄阳公生侨为怀州
长史弃官老沁水上为富家卒葬怀州武陟长史生损
卷二十六 第 4b 页 WYG1073-0574d.png
为左司郎中卒赠少大理(或作大/理少卿)大理生廙(音异大理/或作少卿)
为郑州录参军死思明乱赠吏部郎中公讳兼字某郎
中第三子举进士第司徒北平王燧战河北掌书记累
官至监察御史其后佐徐泗州军遂至濠州刺史徐泗
州军乱以兵甲三千人防淮道不绝(晁本如此方及诸/本甲三千人四字)
(皆在下文金鱼之下而鱼下复有兵字殊无理/甲字亦疑衍或当在兵字上姑阙以俟知者)有功加
御史中丞赐紫衣金鱼入为刑部郎中以能官拜苏州
刺史既辞行上书曰李锜且反必且奏族臣上固爱其
卷二十六 第 5a 页 WYG1073-0575a.png
才书奏即除吏部郎中(或无/中字)遂为给事中出为商州刺
史金商防禦使改河南少尹行大尹事半岁拜大尹元
和四年十一月二十日无疾暴薨年六十明年二月甲
午从葬怀州夫人常山郡君张氏彭州刺史赠礼部侍
郎蔇(九利/切)之女生子男三人柔立为天长主簿词立为
寿州参军谊立为顺宗挽郎女一人(顺上或/无为字)将葬公之
母兄太学博士冀与公之夫人及子男女谋曰葬宜有铭
凡与我弟游而有文者谁乎遂来请铭铭曰
卷二十六 第 5b 页 WYG1073-0575b.png
杜氏大家世有显人承继绵绵以及公身始为进士乃笃朋友及作大官克施克守(及作或/作乃作)纂辞奋笔涣若不
思公牒盈前笑语指麾禄以给求食以会同不畜不收
库厩虚空事在于人日远日忘(在于一/作不在)何以传之刻此
铭章
   唐银青光禄大夫守左散骑常侍致仕上柱国
    襄阳郡王平阳路公神道碑铭
    (平阳或作阳平方从石本云考唐世系表当/从平阳 今按此篇多从方氏所据石本)
卷二十六 第 6a 页 WYG1073-0575c.png
惟路氏远有代序自隋尚书兵部侍郎讳衮四代而至
冀公(衮或作充方以石本云阁杭/本世表作衮代或并作世)冀公讳嗣恭以小邑
萧关令发闻开元受赐更名书于太史(令下或有问/字赐或作锡)
行灵州终功南邦享有丕祉绍开厥家官至兵部尚书
封冀国公薨赠尚书右仆射司空(治或作始或/无司空字)公讳应
字从众冀公之嫡子用大臣子谨饬擢至侍御史著作
郎选刺虔州(选或/作迁)割馀雩都作县安远以利人属(馀或/作𨽻)
(人或作/民下同)凿败滩石以平赣(右暗切又音感水名在豫章/唐史云凿赣石挭崄以通川)
卷二十六 第 6b 页 WYG1073-0575d.png
(道/)梗陶甓而城罢人屡筑诏嗣冀封又加尚书屯田郎
中进服色遂临于温筑堤岳城横阳界中二邑得上田
除水害(上田或/作上苗)拜尚书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淮南军
司马改刺庐州又甓其城人不岁苫(或作/苦)入为尚书职
方郎中兼御史中丞佐盐铁使使江东有功用半岁历
常州迁至宣歙池观察使进封襄阳郡王(王或作/公非是)至则
出仓米下其估半以廪饿人蜀辟诛行军千五百人于
(蜀辟或作刘辟或/蜀下别有刘字)李锜将反以闻置乡兵万二千人
卷二十六 第 7a 页 WYG1073-0576a.png
锜反命将期以卒救湖常坐牢江东心锜以无助败缚
作向山亭营军于左右权丞相善之镵其说向山石居
(向山宣/州山名)五年以疾去位校其仓得石者五十万馀府
得钱千者八十万(石者方/无者字)公之为州逢水旱喜贱出与
人岁稔以其得收常有赢利故在所人不病饥而官府
畜积(人或并作民/赢或作馀)元和六年天子悯公疾不可烦以职
即其处拜左散骑常侍以其禄居其岁九月望薨于东
都正平里年六十七(岁上或无其字/年上或有享字)明年葬京兆万年
卷二十六 第 7b 页 WYG1073-0576b.png
少陵原夫人荥阳郑氏祔既其子临汉县男贯与其弟
赏贞谋曰宜有刻也(既下或/有而字)告于叔父御史大夫鄜坊
丹延观察使恕因其族弟进士群以来请铭遂以其事
铭曰
冀公之封维艰就功襄阳继大启庆自躬于虔洎温厥
绪既作以及职方遂都邦伯朝夕人事下完上实师于
其乡邻寇逼屈营居向山墙屋修施(修诸本皆然方弃/不录而直作循字)
(说见/首篇)褒功刻表丞相之辞(功方/作加)受代而家叙疏及迩病
卷二十六 第 8a 页 WYG1073-0576c.png
不能廷食禄卒齿凡代大家维艰其保(凡代一/作凡世)既显既
愿戒于终咎(愿或/作硕)伊我襄阳克慎巳有延畀后承莫不
率守(承或/作丞)有慕于原维树在经(在或/作有)以告无期博士是
(博士或作传世本按公是/时正为博士或 非是)
   乌氏庙碑铭元和五年天子曰卢从史始立议用师于恒乃阴与寇
连夸谩凶骄出不逊言其执以来其四月中贵人承璀
(七罪/切)即诱而縳之其下皆甲以出操兵趋哗牙门都将
卷二十六 第 8b 页 WYG1073-0576d.png
乌公重胤当军门叱曰天子有命从有赏敢违者斩(从/下)
(或有/者字)于是士皆敛兵还营卒致从史京师壬辰诏用乌
公为银青光禄大夫河阳军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封张
掖郡开国公居三年河阳称治诏赠其父工部尚书且
曰其以庙享(其以或/作以其)即以其年营庙于京师崇化里军
佐窃议曰先公既位常伯而先夫人无加命号名差卑
于配不宜语闻诏赠先夫人刘氏沛国太夫人八年八
月庙成三室同宇祀自左领府君而下作主于第乙巳
卷二十六 第 9a 页 WYG1073-0577a.png
升于庙(三室同宇方云史记渭阳五帝庙同宇韦昭曰/谓上同下异也宇字一作牢非 今按后汉以)
(来公私庙制皆为同/堂异室方说是也)乌氏著于春秋谱于世本列于姓
苑在莒者存在齐有馀枝鸣皆为大夫(齐下或有者字/馀下或有有字)
秦有获为大官其后世之江南者家鄱阳处北者家张
掖或入夷狄为君长唐初察为左武卫大将军实张掖
人其子曰令望为左领军卫大将军孙曰蒙为中郎将
是生赠尚书讳承玼字某(赠下或有工部字玼或作治/方云新史承玼有传字德润)
(重胤传亦云承玼子也温公考异尝加辨正宋樊本皆/作承玼盖许孟容尝为承玼碑石本犹传于世新传盖)
卷二十六 第 9b 页 WYG1073-0577b.png
(本此/也)乌氏自莒齐秦大夫以来皆以材力显及武德以
来始以武功为名将家开元中尚书管平卢先锋军属
破奚契丹(属或作屡之今按/属以连属 意)从战捺(奴曷/切)禄走可突干
(诸本多作突于或作汗于方从许碑定从干云可突干/契丹之勇将也新传奚契丹入寇承玼破于捺禄山又)
(战白城承玼按队出其右/斩首万计可突干奔北)渤海扰海上至马都山吏民
逃徙失业尚书领所部兵塞其道堑原累石绵四百里
深高皆三丈寇不得进民还其居岁罢运钱三千万馀
(或无扰海字方从李本增云新传亦考累或作垒许碑/云武艺出海滨至马都山屠陷邑公以本营士马防遏)
卷二十六 第 10a 页 WYG1073-0577c.png
(要害武艺即/渤海王也)黑水室韦(二国/名)以骑五千来属麾下边威
益张其后以耿仁智谋说史思明降思明复叛尚书与
兄承恩谋杀之事发族夷尚书独走免(许碑承恩承玼/之从父兄也)
李光弼以闻诏拜冠军将军守右威卫将军检校殿中
监封昌化郡王石岭军使(石岭或作左领方云杭蜀/粹与许碑新传皆作石岭)
粟厉兵出入耕战以疾去职贞元十一年二月丁巳薨
于华阴告平里年若干(许碑年/九十六)即葬于其地二子大夫
为长季曰重元为某官铭曰
卷二十六 第 10b 页 WYG1073-0577d.png
乌氏在唐有家于初左武左领二祖绍居(左领或/作右领)中郎
少卑属于尚书不偿其劳乃相大夫授我戎节制有疆
(制有或作有/其疆或作疆)数备礼登以有宗庙(方无数字登下有/坛字 今按数备)
(礼登数字乃名位不同礼亦异数之数言制数既备礼/亦增崇也袁氏庙碑所谓数以立庙亦是此意若如方)
(本即上句已言授节不应至此始言/登坛况登坛又与立庙不相关乎)作庙天都以致其
孝右祖左孙爰响其报(蜀本文苑作左祖右孙为今/按庙制以四为上方本 是)
谁其子其有无孙(其有或/作孰其)克对无羞乃惟有人(克方/作光)
昔平卢为艰为瘁大夫承之危不弃义四方其平士有
卷二十六 第 11a 页 WYG1073-0578a.png
怠息来觐来斋以馈黍稷
   唐故河东节度观察使荥阳郑公神道碑文
河东节度使赠尚书右仆射郑公葬在荥阳索上元和
八年六月庚子太史尚书比部郎中护军韩愈刻其墓
碑曰司马氏迁江南有郑豁者仕慕容垂国为其太子
少保其孙简当拓拔魏为荥阳太守后简者号其族为
南祖南祖之郑入唐有为利之景谷令者曰嘉范于公
为曾祖是生抚俗为泗之徐城令徐城生公之父曰洪
卷二十六 第 11b 页 WYG1073-0578b.png
卒官凉之户曹参军(凉之或/作凉州)公讳儋(都甘/切)少依母家陇
西李氏举止异凡儿其舅吏部侍郎季卿谓其必能再
立郑氏(季或作李谓下或有曰字/方本谓作曰其必作必其)稍长能自课学明左
氏春秋(课或作谋亦今按蜀志出师表自/谋字文选 作自课恐公用此语)以进士选为
太原参军事对直言策拜京兆高陵尉考府之进士能
第上下以实不奸樊仆射泽以襄阳兵战淮西公以参
留府能任后事户曹殡于凉凉地入西戎自景谷徐
城三世皆未还荥阳葬公解官举五丧为三墓葬索东
卷二十六 第 12a 页 WYG1073-0578c.png
徐城墓无表公能幼长哀感心求不置以得旧人指告
其处(公能下或有使字方无哀字云自幼而/长求之不置也 今按心字当属下句)其后为大
理丞太常博士迁起居郎尚书司封吏部二郎中能官
举其名德宗晚节储将于其军以公为河东军司马能
以无心处嫌间卒用有就(间或作问非是或无卒/字有就或作其说非是)贞元
十六年将说死即诏授司马节节度河东军(方云考严/绶传将说)
(李说也或无即诏字/马下或无复出节字)除其官为工部尚书太原尹兼御
史大夫北部留守公之为司马用宽廉平正得吏士心
卷二十六 第 12b 页 WYG1073-0578d.png
及升大帅持是道不变(升方作升/帅或作师)部将有因贵人求要
职者公不用用老而有功无势而远者削四邻之交贿
省姱嬉之大燕校讲民事施罢不俟日(姱或作誇校/讲或作讲校)
能以十月成政氓征就宽军给以饶(氓或作赋/或作民)十七年
疾废朝夕八月庚戌薨享年六十一天子为之不能临
朝者三日(或无/能字)赠尚书右仆射即以其年十月辛卯葬
索上疾比薨医问交道比葬吊赠赐使者相及凡河东
军之士与太原之氓吏及旁九郡百邑之鳏寡外夷狄
卷二十六 第 13a 页 WYG1073-0579a.png
之统于府者闻公之薨皆哭曰吾其如何(军下或无之/字或作之军)
(氓方/作民)公与宾客朋游饮酒必极醉投壶博奕穷日夜若
乐而不厌者平居帘阁据几终日不知有人(与或作为/若方从阁)
(蜀本作苦而今按二本之无文理/有如此者 方皆从之可怪也)别自号白云翁(方云/令狐)
(楚尝为太原从事唐志有表奏七/卷自号白云孺子盖以媚儋也)名人魁士(吕氏春秋/云疾学而)
(不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有也)鲜不与善好乐后进及门接引皆有恩
(与善属上句好乐属下句方从蜀本以善为其而连/好乐两句又云名人魁士吕氏春秋语 今按蜀本)
(无理又如此而方从之然不言阁杭本则二本固与它/本同矣方最信此三本今既自有不同方乃舍二本之)
卷二十六 第 13b 页 WYG1073-0579b.png
(明白而从一本之讹谬则其取舍/又有不可晓者非独古本误之也)始娶范阳卢氏女生
仁本仁约仁载皆有文行二季举进士皆早死仁本为
后子独存不乐举选年三十馀始佐河阳军后娶赵郡
李氏生三女二夫人凡三男五女长女嫁辽东李繁繁
亦名臣子有才学遗命二夫人各别为墓不合葬系曰
士常患势卑不能推功德及人(常或作/尝下同)常患贫无以奉
所欲得(患下或/有势字)若郑公者勤一生以得其位而曾不得
须臾有焉虽然观其所既立其可知巳呜呼哀哉
卷二十六 第 14a 页 WYG1073-0579c.png
   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
    (或有田氏字撰别本云朝议郎守尚书比部/郎中史馆修 护军韩愈奉敕撰欧阳公曰)
    (自天圣以来学者多读韩文而患集本舛讹/惟予家本更校时人共传号为善本及后集)
    (录古文得韩文之刻石如罗池黄陵庙碑之/类以校予家集本舛谬犹多若田弘正碑则)
    (尤甚盖由诸本不同往往妄加改易今以碑/校印本初未必误多为校雠者妄改易之乃)
    (知文字之传久而转失其真者多矣/则校雠之际决于取舍不可不谨也)
元和八年十一月壬子上命丞相元衡丞相吉甫丞相
绛召太史尚书比部郎中韩愈至政事堂传诏曰田弘
卷二十六 第 14b 页 WYG1073-0579d.png
正始有庙京师朕惟弘正先祖父厥心靡不向帝室讫
不得施乃以教付厥子维弘正衔训事嗣朝夕不怠(事/嗣)
(或作嗣事嗣下或有于字本/此篇今亦从方本亦据石)以能迎天之休显有丕功
维父子继忠孝予维宠嘉之是以命汝愈铭钦哉惟时
臣愈承命悸恐明日诣东上阁门拜疏辞谢不报退伏
念昔者鲁僖公能遵其祖伯禽之烈周天子实命其史
臣克作为駉(古荧/切)(皮必/切)泮閟之诗使声于庙以假鲁
陵今天子嘉田侯服父训不违用康靖我国家(服上或/有能字)
卷二十六 第 15a 页 WYG1073-0580a.png
(靖或/作静)盖宠铭之所以休宁田氏之祖考而臣适执笔𨽻
太史奉明命其可以辞(或无/𨽻字)谨案魏博节度使银青光
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
夫沂国公田弘正北平卢龙人(州或作博/或无兼字)故为魏博诸
将忠孝畏慎田季安卒其子幼弱用故事代父人吏不
附迎弘正于其家使领军事弘正籍其军之众与六州
之人还之朝廷悉除河北故事比诸州故得用为帅巳
而复赠其父故沧州刺史兵部尚书母夫人郑氏梁国
卷二十六 第 15b 页 WYG1073-0580b.png
太夫人得立庙祭三代曾祖都水使者府君祭二室兵
部府君祭东室其铭曰
唐继古帝海外受制(此据石本外或/作内受或作臣)狎于太宁燕盗以
(狎或/作治)群党相维河北失平号登元和大圣载营风挥
日舒咸顺指令嶪嶪(音业/山高)魏土婴儿戏兵(婴儿谓/怀谏)吏戎
愁毒莫保腰颈(或作/领)人曰田侯其德可以叫噪奔趋乘
门请起田侯摄事奉我天明(天或作王方云左传范氏/中行氏反易天明注言不)
(事君也又云二三子/顺天明公语出此)束缚弓戈考校度程提疆(与疆/同)
卷二十六 第 16a 页 WYG1073-0580c.png
户来复邦经(提或/作堤)帝钦良臣曰维锡予嗟我六州始复
故初告庆于宗以降命书(于宗或作宗庙/以降或作降以)旌节有韬豹
尾神旗櫜兜战纛以长魏师(櫜方作橐蜀本作櫜石本/同但省文耳 今按櫜谓)
(弓服橐乃囊之无底者/非兵仗也当从石本)田侯稽首臣愚不肖迨兹有成
祖考之教帝曰俞哉维汝忠孝予思乃父追秩夏卿媲
德娠贤(媲匹诣切娠之刃切又音身媲配也娠孕也言/梁国配兵部之德娠贤谓生弘正也左氏后缗)
(方/娠)梁国是荣田侯作庙相方视阯见于蓍龟祖考咸喜
暨暨(音忌果毅也/礼戎容暨暨)田侯两有文武讫其外庸(谓外庸之/讫则当入)
卷二十六 第 16b 页 WYG1073-0580d.png
(为辅/相)可作承辅(承或/作丞)咨汝田侯勿亟勿迟觐飨式时尔
祖尔思(飨或作向尔祖尔思方作/祖考之思或作尔祖之思)
 
 
 
 
 
 别本韩文考异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