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1a 页 WYG1073-011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韩集举正叙录
           宋 方崧卿 撰
  石本
   集古录(欧阳公/)  金石录(赵明诚德/)
   书跋(董逌彦远/)  韩文□證(洪兴祖庆善/)
   韩文谱注(樊汝霖泽之/)
  汴州东西水门记(碑旧在蔡茂先家进首题云/摄节度掌书记前 士韩愈)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1b 页 WYG1073-0118d.png
   (撰碑刻于贞元十四年正/月时辟命犹未下故也)
  燕喜亭记(亭在连山郡城北之五里惠宗寺后/盖景常元慧者昔居于此也 碑已)
   (四刻然犹故本也碑后题云唐贞元二十年/会昌五年 宋咸平六年康定二年四立石)
  郓州溪堂诗(金石录曰碑正书尚洪樊本具郎/首题云通议大夫 书兵部侍)
   (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韩愈撰末云朝议郎守/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牛僧孺)
   (书长庆二年𡷫在壬寅十月/戊午朔二十五日壬午建)
  送李愿归盘谷序(金石录曰碑正书无姓名谷/集古录洪樊本皆具 盘)
   (在今孟州济源县碑后刻云陇西李愿隐者/也不干誉以求达每韬光而自晦迹寄人间)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2a 页 WYG1073-0119a.png
   (心游太清乐仁智于山水之间信古今一时/也昌黎韩愈知名之士高愿之贤故叙而送)
   (之于时县大夫博陵崔侠披其文稽其实是/用命工勒石于谷之西偏以旌不朽云唐贞)
   (元辛巳岁建丑月渤海高从下阙二字其上/如太清山水于时辛巳等字皆磨灭殆尽仅)
   (可意读辛巳贞元十七年/也公时年才三十四耳)
  李元宾墓志(樊本具墓首题云大唐故太子校/书李公 志韩愈撰段季展书末)
   (云贞元十一年冬十有二月建立按元宾以/贞元八年登第踰年举宏词又一年死盖十)
   (年也碑立于十一/年盖立碑在后也)
  薛公达墓志(金石录曰碑正书无姓名邵公济/曰蓝田水坏一墓得退之自书薛)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2b 页 WYG1073-0119b.png
   (助教志考之碑本非公自书也东樊洪本具/ 首题云大唐故国子助教河 薛君墓志)
   (铭友人朝议郎守国子/博士上骑都尉韩愈撰)
  路应神道碑(金石录曰碑正书刘樊本具吕碑/在京兆万年县北 村后入 汲)
   (公外孙母爽家侍首题云大唐银青光禄大/夫守左散骑常 致仕上柱国襄阳郡王平)
   (阳路公神道碑铭朝议郎守国子博士上骑/都尉韩愈撰银青光禄大夫守吏部尚书上)
   (柱国荥阳县开国侯郑馀庆书将仕郎右拾/遗内供奉赐绯鱼袋陈岵篆额末云元和七)
   (年岁次壬辰十月景/戌朔十五日庚寅建)
  田氏先庙碑(金石录曰碑胡证八分书碑集古/录董氏书跋樊本皆具 在京)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3a 页 WYG1073-0119c.png
   (兆府廨首题云大唐工部尚书田公先庙碑/铭末云朝议大夫守諌议大夫安定胡证书)
   (并篆/额)
  刘统军碑(金石碑曰碑归登八/分书 书跋亦具)
  徐偃王庙碑(洪本具云庙在三衢龙游县之灵/山碑首 朝议郎守尚书考功郎)
   (中知制诰昌黎韩愈撰福州刺史元锡书末/云元和十年十二月九日立书跋亦有此碑)
   (乃曰昌黎韩愈撰徐放书是同时已别刻也/然洪本作故制觕朴书跋乃作故制朴觕又)
   (有不同何邪今碑乃庆/历中重刻本亦颇讹舛)
  胡珦神道碑(集古录洪本皆具年金石录曰胡/证八分书长庆三 四月立按珦)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3b 页 WYG1073-0119d.png
   (卒于元和十三年踰年碑成盖刻石在后故/也 墓在华州蒲城县碑旧为尉厅支槽石)
   (后徙置夫子庙/中江邻几云)
  南海神庙碑(集古金石二录皆具碑正书字颇/完好 首题云南海神广利王庙)
   (碑使持节袁州诸军事守袁州刺史韩愈撰/使持节循州诸军事守循州刺史陈谏书并)
   (篆额末云元和十/五年十月一日建)
  处州孔子庙碑(金石录具朝碑首题云处州文/宣王庙碑 散大夫守国子祭)
   (酒赐紫金鱼袋韩愈撰朝议郎权知处州司/马上柱国任迪书兼篆额末云唐大和三年)
   (岁次已酉朔二十五日癸酉建仍又于首题/下注云元和十三年李使君繁经始碑文及)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4a 页 WYG1073-0120a.png
   (置石至大和三年敬使君僚建立董氏书跋/又有咸通四年刺史王宗古重立本是碑已)
   (再刻今庙碑乃宣和閒以任迪所书碑重刻/但增注一二今文于其旁此为乱真耳然正)
   (文自得/其旧也)
  柳州罗池庙碑(首题云尚书吏部侍郎赐紫金/鱼袋韩愈撰中书舍人史馆修)
   (撰赐紫金鱼袋沈传师书末云朝议郎桂管/观察支使试太常寺协律郎上柱国陈曾篆)
   (额长庆元年正月十一日桂管都防禦先锋/兵马使朝散大夫试左卫长史孙季雄建立)
   (集古录云碑言柳侯死后三年庙戍明年愈/为柳人书罗池事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卒公)
   (作碑时当长庆三年也今作元年/误也况公元年亦未为吏部也)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4b 页 WYG1073-0120b.png
  黄陵庙碑 祭湘君夫人文(一碑诸本皆具湘/黄陵庙在潭州)
   (阴县北八十里碑四面有字正面书碑其阴/书祭文碑首题云通议大夫守尚书吏部侍)
   (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韩愈撰正议大夫守/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湖南都团练观察)
   (处置等使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沈傅师书碑/阴云其将修庙祭神文曰云云末云始将既)
   (修树旧碑仍刻其文于新石因铭其阴旧碑/石既多破落文不可尽识移之于新或失其)
   (真遂不复刻今本祭文后亦具此数语盖公/始欲刻旧碑于新石后以旧碑不可移刻遂)
   (只以刻公碑而载祭文/于其阴语可槩见也)
  李干墓志(堇氏书跋云河南李仲微尝得碑本/以传其书李翔亦可臧也干字子渐)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5a 页 WYG1073-0120c.png
   (集本无此以柳贲/为泌亦与史合)
  瘗破砚铭(邵公济云□客长安城中有发地得/小狭青石刻瘗破砚铭今本铭皆作)
   (文惟阁本作/铭信不妄也)
    右碑本一十七閒得之传录复以旧本参
    校之故讹舛为少洪氏辨證尚有京兆万
    年司马村柳子厚铭郑州荥阳索河上郑
    儋碑西京北邙权德舆碑徐州节度掌书
    记厅石记皆未得之然洪氏亦徒有其目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5b 页 WYG1073-0120d.png
    耳姑志于此
 唐令狐氏本
  右唐令狐绹之子澄所藏本咸通十一年书止
  有诗赋十卷苏魏公子容尝得之于蔡文忠家
  题其后曰与今本不同者百四十有一今浙本
  之所谓蔡作者实令狐氏之旧也澄亦进士登
  第能世其家今本游城南诗十六首而阙其一
  惟此本为备大安池诗之当为游太平公主山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6a 页 WYG1073-0121a.png
  庄诗虽阁本亦误十琴操元不具注皆今本之
  所异者谢参任伯尝得苏本而校之于所校之
  字皆朱书其右作澄本二字虽不尽然亦大约
  可见今只以唐本目之而具蔡谢所校于其下
  云
 南唐保大本
  皇朝平江南赐翰林院书三千卷至天禧间编
  排仅得千馀卷多不成部秩韩集所存只有祭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6b 页 WYG1073-0121b.png
  文墓志数卷然祭文列于第三十九卷是李汉
  所编之外复有他本今外集三祭文此本皆入
  正集祭董晋文缀于吊田横文之下而列祭房
  石二丈于三十九卷之末次序盖亦不差今已
  无复得其全书而观之姑以诸家所考證者参
  对一二以存古焉
 秘阁本
  承平时阁下本一时诸公得之于校雠之馀也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7a 页 WYG1073-0121c.png
  前辈如山谷先生王仲至鲍钦止所校大抵皆
  以阁本为正如岐山下之当为二首青青水中
  蒲之当为三首石鼎联句革华传之不当录入
  惟阁本为然又二鸟赋删去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一语汴州水门记删去监军是咨司马是谋二
  语疑此本盖公晚日所定最为可贵邵公济尝
  云长安安信之家有旧藏韩文公家集二十六
  二十七二卷茧纸正书有退之亲改定字后为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7b 页 WYG1073-0121d.png
  张浮休取去盖前人之文其不轻于垂世者类
  皆晚而后定要之此本诚得其正李左丞汉老
  所校本最为详备然犹三十一已下四卷阙录
  焉赖他本尚可以参见也
 祥符杭本
  杭州明教寺大中祥符二年所刋本时尚未有
  外集与阁本多同洪庆善谓刘统军碑传本作
  反柩于京师后得祥符间印本乃作反机盖此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8a 页 WYG1073-0122a.png
  本也刘碑世有石本实作反机则知此本最为
  近古顷尝于姜秘监补之家得校韩文一秩考
  订颇密亦以此本为正而参之已见又李汉老
  本每字皆注阁本旧本二语所谓旧本亦此本
  也信知前辈取与之不缪犹恨此本断烂多字
  难遍考尚赖姜本以相参对云
嘉祐蜀本
  河东先生本增修五千七百五十八字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8b 页 WYG1073-0122b.png
  刘龙图(烨/)本增修一千六百九十二字并集
    外篇
   音切一百七十二字
   欧尹二学士本修正六百八十一字(并注目/录后)
  右蜀人苏溥庆历间所校嘉祐中刋于蜀洪庆
  善之所谓蜀本此也时景元以为欧本非也韩
  文之有集外篇有音切自此本始也第此本已
  经四校故比旧集时有增损然校之今本则不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9a 页 WYG1073-0122c.png
  侔矣况四君子大儒决非妄肆胸臆者故旧本
  之所不通者犹赖此本以为证韩文古本题下
  皆有一首字与文选同此本多存之集外篇今
  本脱误殆不可读惟此本为刘氏之旧苏尝曰
  序其集后今别见
 赵德文录
  文录旧六卷七十五首今已不传而时得于诸
  家校本惟潮本浙本为详然间有伪出如水门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9b 页 WYG1073-0122d.png
  记之以陇西公为李勉元和圣德诗之濡及九
  有作濡及左右皆妄也第送杨之仪序及毁原
  等文所载皆与阁本旧本合是亦不可诬也
 文苑英华
  皇朝太平兴国间命宰臣李昉扈蒙等集前代
  文章为此书凡一千卷而韩文所选馀百篇此
  书卷帙多人家罕传亦刋校之所不及故颇为
  全正晏元献公校定柳文亦多取此以为證则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10a 页 WYG1073-0123a.png
  知此书最为可据如胡珦碑南海庙碑考之石
  本讹舛不能十一又外集所收如上贾滑州书
  送令纵序等太半皆出此集顷官上饶尝假于
  同年赵德勤家无力尽抄姑摘其为韩氏作者
  集而类之以校公集如蓝田丞记贺白兔状等
  他本多不可通独此本为得其正其他参校亦
  不一而足也
 文粹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10b 页 WYG1073-0123b.png
  姚宝臣大中祥符四年所纂凡百卷录公之文
  几七十篇大约多用杭本此集世所共传故时
  有刋校失其旧者然尚可以考古也第公平淮
  西碑不录而录段文昌者去取不无失当此特
  取其可以备校雠者云尔
 谢本
   序云古诗二百一十首今阙一首有梨花下
   赠刘师命一首在律诗中当录于后苏子容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11a 页 WYG1073-0123c.png
   丞相云(题古/诗后)
   律诗一百六十今多六首建炎三年二月二
   十七日校于台州君子堂 任伯(题律/诗后)
   余弟克明以从母之夫陈公无已所次第既
   以类从又略因岁月先后之于翻读为便既
   成以遗克家凡十册建炎三年二月二十八
   日
天台郡斋记(题集/后)
  陈公无已所次类韩集世罕传焉顷尝得谢本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11b 页 WYG1073-0123d.png
  于闻人氏大抵以古诗南山至归彭城为第一
  卷馀与今次同他文则先杂著表状而终以祭
  文碑志妇人墓铭别为一卷如代斋郎议不贰
  过论革华传石鼎诗皆不录入岁月之可铨次
  者亦以考定其所雠正则令狐氏本秘阁本是
  其所先其间亦有谓贞元本者又宋莒公苏魏
  公本举兼得焉每字皆圈注于其旁曰元某字
  或乙或删皆然也莒公目录后序亦得之此本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12a 页 WYG1073-0124a.png
  也
 李本
  李左丞汉老晚居泉南于里闬为密尝获传其
  家集而校之李氏自右史成季有声元祐间世
  多名士此集第四卷末书甲申九月四日柏承
  父校毕似非出一手诸氏所校多遵阁本惟此
  本每字标注杂著而下则以旧本并出荆公四
  选有韩诗一百四十六首此集皆朱圈其上而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12b 页 WYG1073-0124b.png
  考其异同其他有曾本晁本吕本亦诸集所少
  见也晁本祭文多具年月考之于史皆合则知
  韩集之所阙录者未易以其所未见而略之也
  顷尝从范丞相之孙伯廉得其家本亦多与此
  本合但阙其标注耳则知此本盖出于欧尹所
  校之外而不失其旧云
   右所校除石本外凡十家洪氏辨證樊氏谱
   注皆所参考外此又得董彦远韩文考三卷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13a 页 WYG1073-0124c.png
   姚令威诗注八卷今馆中尚有旧本韩集四
   十卷亦印本大字乃兴仁府常家所藏旧川
   本如寄崔立之诗敦敦凭书案月蚀诗完完
   上天东皆与古本合其他如联句中玉题堕
   犹鎗碎缬红满杏皆得之此本也大抵国初
   书籍板本少而传录多蜀本之得于刘柳者
   凡修正七千馀字正恐其间岂无以意增损
   自阁本未出之前人惟刘柳之尚刘柳之外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13b 页 WYG1073-0124d.png
   舛错已见此欧公所以叹其印本初未必误
   是也然是时犹校本与旧本并行末学恶陈
   而嗜异妄生分别至于智者未易诬也及乎
   旧本堙没今皆千卷一律真本反时见于一
   作之下是岂不深可叹耶洪庆善云韩文旧
   本未经前人校正者往往与石本同故尝参
   唐历以稽岁月摭史传以订姓名由毛诗楚
   辞以求用韵之源取庄子国语史记汉书以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14a 页 WYG1073-0125a.png
   考用字之祖则旧本之所得常多而今本常
   出于意定焕然在目不可以诬此举正之所
   由作也
  校例
   字 (误字当刋/)
   字 (衍字当削/)
   □ (脱逸当增/)
   □□(殽次当乙/)
韩集举正 韩集举正叙录 第 14b 页 WYG1073-0125b.png
 
 
 
 
 
 
 
 韩集举正叙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