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第 872c 页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宋左街天寿寺通慧大师
赐紫沙门赞宁等奉 敕撰

**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 周京师法成传

释法成。本姓王。名守慎。官至监察御史。属
天后猜贰信酷吏罗织。乃避法官。乞出家为
僧。苦节勤于化导。声发响随行高质直。长
安中于京兆西市疏凿大坎。号曰海池
焉。支分永安渠以注之。以为放生之所。池
上佛屋经楼皆成所造。穿池之际获古石
铭云。百年为市而后为池。自隋朝置都立
市。至于时正一百年矣。仪凤二年望气者
云。此坊有异气敕掘之得石函。函内贮佛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第 873a 页 T50-0873.png
舍利万馀粒。光色粲烂而坚刚。敕于此处
造光宅寺。仍散舍利于京寺及诸州府。各
四十九粒武后于此始置七宝台。遂改寺
额。成公居之行其激劝。多以崇福为己任
焉。

*** 唐五台山昭果寺业方传

释业方者。即解脱禅师之法孙也。身长七尺
五寸。古貌轩昂垂手过膝。眉长数寸目有
重瞳。人望凛然。礼诵无倦绍脱高躅。动合
无形不舍利物。而再修梵宫。时太原府有
士女造立文殊像一躯。将送入山。到淲池
河侧洪波汎涨方乃隔岸焚香启告。河为流
减。过文殊毕水还㳽溢。后终建塔在寺西
北一里。肉身见存而多神异焉。

*** 唐上都青龙寺光仪传

释光仪。姓李氏。本唐宗室也。父琅琊王与越
王起兵。欲复本朝中兴帝道不克。天后
族诛之而无噍类。仪方在襁褓中。乳母负
之而逃。后数年则天窃闻琅琊有子在民
间。购之逾急。乳母将至扶风界中。鬻女工
以自给。仪年八岁状貌不群神悟超拔。乳母
疑遭貌取而败。且极忧疑。乃造布襦置钱
于腰腹间。于桑林之下告之令去。敕搜不
慢。吾虑俱死无益于事。汝聪颖必可自立。
或一旦富贵无忘老姥。言讫对泣。仪恸不
自胜。乳母从此而逝矣。仪茫然行至逆旅
与群儿戏。有郡守夫人往夫所住处方息。
俱此见仪群聚且貌俊爽。因而怜之。召谓
之曰。郎君家何在。而独行至此。仪绐之曰。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第 873b 页 T50-0873.png
庄邻于此。有时闲戏耳。夫人食之又给之
钱。乃解衣而内其钱。日暮寻径而去拟投
村墅。遇一老僧。呼曰。尔小子。汝今一身家
已破灭。将奚所适。仪惊愕伫立。老僧又曰。
出家闲旷且无忧畏。小子欲之乎。仪曰。素
所愿也。老僧因携其手至大树阴。令礼十
方佛。归依常住佛法僧已。因削其䰂。又出
袈裟以披服之。小大称其体。其执持收掩
犹如几夏比丘。老僧喜曰。此习性使然。善
持僧行。遂指东北曰。去此数里有伽蓝。汝
直诣彼谒寺主云。我使汝为其弟子也。言
毕老僧欻然亡矣。方知圣僧也。仪如言趋
彼寺。主骇其言。因留之。经十年许。仪已洞
明经律善其禅观。而属中宗即位唐室复
兴。敕求琅琊王后。仪方向寺僧言之。时众
大骇。因出诣扶风李使君。即仪之诸父也。见
之悲喜。乃舍之于家。方以状闻。固请不可。
使君有女年齿相侔。一见仪而心悦愿致情
曲。仪恐慑而避焉。他日会使君夫人出。其女
靓妆丽服。从者越多来而逼之。仪固拒百端
终不屑就。绐之曰。身不洁。请沐浴待命。女
许诺方令具汤沐。女出因闭关。女还排户。
既不得入。自牖窥之。方持削发刀。顾而
言曰。有于此根故为欲逼。今若除此何逼
之为。女惧止之。不可。遂断其势投之于
地。仪亦闷绝。户既不开。俄而使君夫人俱
到。女实情具告遂破户视之渐苏。命医工
舁归蚕室。以火烧地苦酒沃之。坐之于上
以膏傅之。月馀疮愈。使君奏仪是琅琊王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第 873c 页 T50-0873.png
子。有敕命驿置至京。引见慰问优赍丰洽。
诏袭父爵。仪恳让。誓愿为僧确乎不拔。中
宗敕令领徒。任置兰若自恣化方。仪性好
终南山。因居法兴寺。于诸谷口造庵寮兰
若凡数十处。率由道声驰远谈说动人。或
山行十里间缁素侍者常数千百人。迎候瞻
待甚于权要卿相焉。仪恒居寂定。或言将
来事以决吉凶。必无差忒。人益归之。开元
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先嘱累弟子。当谨
护身口勿事諠哗。祖师意无别事。静则真
法现前。此外提唱皆不获已。言极激切。因
北首而卧。枕肱右胁著席而亡。此大涅槃之
表兆也。遗言令葬于少陵原南。乃凿原成
室而封之。柩之发也异香芬馥。状貌如生。
祖车出城白鹤数百鸣唳空中。䌽云依约覆
车数十里。道俗号咷多持孝服。所葬之地遂
建天宝寺。弟子皆留而守之。

*** 唐镇州大悲寺自觉传

释自觉。博陵望都人也。稚齿厌于俗态。俄
白亲老言。儿乐从佛求度世去。二亲惊愕
咄咤俾去。然无惭怍再拜请命。乃强礼本
部开元寺知钦。钦观其志气弗群。立字曰
自觉。训之曰。汝闻名思义。答曰。佛种从缘
起。唯听明诲矣。既而诵经及格蒙度。至德
二年年满镇州受具足法。即往灵寿县禅法
寺习律经论。勤瘁九年。皆造微也。便言。当
入太行山于一磐石上结茅庵三亩小溪
为兰若。不亦快乎。大历元年九月晦往平
山县界得重林山院。果应所求。遁迹自娱。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第 874a 页 T50-0874.png
至二年五月天其旱暵。觉则跣足经行。冬
则右肩偏袒。其林薄山谷虎狼狃迹重复。唯
拾果采蔬卯时一食。时恒阳节度使张君患
炎旱。闻觉精苦。躬入山请其祈雨。张语之
曰某无政术致累百姓。三年亢阳借苦引
咎。自责良无补矣或云。龙王多依师听法
忘其施雨愿师垂救旱之誓。有如白水如
念苍生。请辍禅定略入军府。觉乃虔恪启
告龙神。未移晷刻天辄大雨。二辰告足。张
帅归向勤重。若孝子之事父母焉。觉始入法
已来。学诸佛因中誓愿。其数亦四十九也。其
一愿身长随大悲菩萨。次愿造铸大悲像
寺。及乎发言响应。檀施臻萃用赤金鼓铸
成。举高四十九尺。梵相端严眼臂全具。迨
更年稔寺亦随成。今城西山大寺是欤。遂
于坛前诵念至三更。见神光二道作中金
色于晃朗中见弥陀佛。观音势至左右翼
从。佛垂金臂呼自觉声。渐下云来摩其
顶曰。守愿勿悛无宜懈废。利物为先。汝去
吾随任从汝意。言毕云收杳无眹迹。觉以
愿心酬毕。返山林之间择送终之处。贞元
十一年二月望夜有神人现半身。若毗沙
门状。谓曰。师今岁灭度矣。举手谢神人曰。
往来定分吾闻命矣。其年六月十四日。奄归
寂灭。门人欲奉神龛归山寺。州府人苦留。
终于大悲寺南迁塔焉。则十三年四月八日
也。其大悲为恒阳奇事。感应潜通。至周显
德初。敕铸九府圆法。天下铜像一例除毁。时
州人相率出钱赎此像。不允。登即炉橐镕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第 874b 页 T50-0874.png
冶。真定之人莫不悲悼。时炭炽飞烟无之。
从顶至胸旋收铜汁。斯须计料匠氏暴卒。
自此罢工。迨宋太祖神德皇帝。追铸令全。
代忏前事焉。

*** 唐东京相国寺慧云传

释慧云。姓姚氏。湖湘人也。性识精明气貌疏
朗。高宗麟德元年。正十岁矣。邈然有出尘之
志。二亲多厌沮之。其心匪席不可卷也。父
哀其所愿。从往南岳初祖禅师禀承慈训。
而能黠慧好味经教。沈默如也。至于弱冠
于岳寺受具足法。自专护戒且善毗尼。寻
罢讲科专营福事。发言响答化俗风从。立
事绝私士庶钦揖。乃出重湖而游荆郢。江
南振锡浙汭携囊。务在劝人令舍悭病。随
处盖造葺修寺宇二十馀所。皆功成不宰。
天后久视元年江北行化因缘未会。长安元
年来观梁苑。夜宿繁台。企望随河北岸有
异气属天。质明入城寻睹。乃歙州司马宅
西北园中池沼。云徙步临岸见澜漪中有天
宫影。参差楼阁合沓珠璎。门牖䌽绘而九重
仪像逶迤而千状。直谓兜率之宫院矣。云
睹兹异事喜贯心膺。吾闻智严经说。琉璃
地上现宫殿之影。此不思议之境界也。今决
拟建梵宫答其徵瑞。乃挂锡于安业寺。神
龙二年丙午往濮州属县报成寺。发愿为国
摹写弥勒像。举高一丈八尺。募人出赤金。
于时施者委输逡巡若丘阜矣。遂振橐籥
程巧工。一铸克成。相好奇特殆景龙四年庚
戌六月属温王让位奉睿宗。叔父也。景云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第 874c 页 T50-0874.png
元年云于寺东廊南隅造别殿安圣容。始
云治材方议版筑。檀越众议纷纭未成建
树。至二年辛亥于福慧寺经坊北。贸新安
典午郑景宅。方事兴工掘得古碑。则北齐
天保六年乙亥岁置建国寺。乃高欢嗣子文
宣帝也。睹之者皆惊叹。同舍利弗悲蚁垤
焉。采访使君称异再三。遂沿此记改福慧
为建国寺。迎取安业圣容及殿材至寺。太
极元年五月十三日。改元延和。是岁刑部尚
书王志愔为采访使。至浚郊宣敕。应凡寺
院无名额者并令毁撤。所有铜铁佛像收入
近寺。云移所铸像及造殿宇门廊。犹亏䌽
缋。遇新敕乃辍工。云于弥勒像前泣泪焚
香。重礼重告曰。若与此有缘当现奇瑞
策悟群心。少顷像首上放金色光照曜天
地。满城士庶皆叹希有。是时生谤毁者随
丧两目。又有舌肿一尺许者。远近传闻争来
瞻礼。舍施如山乃全胜概。像坐垂趺人观
稽颡。涉恶报者云望像为其悔过。斯须失
明者重视。舌卷者能言。皆愿为寺之奴持
钟扫地也。采访使王志愔贺兰务同录祥
瑞。奏闻睿宗潜符梦想。有敕改建国之
榜为相国。盖取诸帝由相王龙飞故也。仍
敕佛授记寺大德明干。同共检校功德勿
令州府烦扰。中书舍人贾曾侍郎崔沼给事
中卢逸中书侍郎平章事岑羲。皆捐俸禄共
构因缘。或启发心之元。或施外护之力。先
天中行传神于潞邸。玄宗即位。至八月十
五日上皇御书寺额。奉诏令大德真谛并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第 875a 页 T50-0875.png
弟子二人品官一人赍敕赐幡华及寺额至。
迎受悬挂。云道化梁园身荣福树。百龄有
限四相交迁。终于寺之别院。葬今京之东
郊寺庄塔亭存焉。时号造寺祖师。云去世
后天宝四载造大阁号排云。肃宗至德年中
造东塔号普满者。至代宗大历十年毕工。
或云造塔。僧能分身行化难测品阶。文殊
维摩是王府友吴道子装塑。又开元十四年。
玄宗东封回敕车政道往于阗国。摹写天
王样就寺壁画焉。僧智俨募众画西库北
壁。三乘入道位次皆称奇绝。今之殿宇皆大
顺年火灾之后盖造。宋太祖重修。翰林待诏
高益笔迹壁画。时推笔墨之妙矣。

*** 唐杭州华严寺玄览传(慧昶守如)

释玄览。姓褚氏。其先河南人也。食菜于钱
塘。因是家焉。览诞膺明德。生而悬解。深达
实相。以崇善本。自初念至于舍家师承慧
昶。昶师德无不满众用皆足。年高行尊久
为师范。及见览无一息之间违仁。告门
人曰。无上之道清净为本。有能一念用其
心。吾未见学不足者。江表无真僧久矣。或
以此子为法鼓耶。俾遐迩闻之。其预为
达匠之所甄异也如此。其本邑有故华严
寺。览以包桑之地近于玄礼师之先茔。属
隋室不竞法宇弛颓。名将壑迁迹亦时废。
属于唐初募信人重建。文明岁有敕许还
旧额。广轮制度兼移基址背山临水往返
形胜览初以具戒依天竺。次以僧录住一
闲居。后以耆德统华严三寺。次第同致于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第 875b 页 T50-0875.png
道。道无不在。因教有迁也。览尝以悯物
慈济为己任。遂议寺前平湖之通川为放
生池。时太守袁从礼因兹劝勉。深入慈门
以禁六里。司马杨敏言感梦。又广至十里。
是以揵鬐掉尾。噞喁浮沈不虞其害。得遂
生性焉。览又以经像为最则殿前画四像。
慈氏为首。铸金铜像三百五十座。弥陀为
首。写经二千馀轴。金字涅槃经为首。如是
功德以顺现报。故王考宗追赠。和州刺史右
散骑常侍封舒国公无量则览之元昆也。量
修学之日临平湖龙见。无不往观。舒公晏然
不离书案。气度如此。明皇初年舒公侍讲。
帝嘉尚之。归觐太夫人。年已期赜。昆季皆
以华皓晨昏之地说法而已。览以开元二十
二年示疾。终于临平所造寺。春秋八十四。
僧明了大觉普贤神满怀逊皆参预法流。奉
法器藏于细砺洞之下基。工部侍郎徐安贞
撰碑颂德焉。又闽中爱同寺释守如。多事劝
诱。越上之民归若[邱-丘+(厂@墨)]聚焉。崇树精庐以为
济众。急在利他。开元十年于寺营浴室。患
地势陡高清泉在下桔槔无用汲引步遥
终以为劳。思虑不迨无由改作。忽一宵下
流顿涸距造浴室所二十馀步清泉迸出。
时谓神功冥作移此泉耳。七闽之民罔不
归信。终于温室之偏房矣。

*** 唐东阳清泰寺玄朗传

释玄朗。字慧明。姓傅氏。其先浦阳郡江夏太
守拯公之后。曹魏世避地于江左。则梁大士
翕之六代孙。遂为乌伤人也。母葛氏初妊梦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第 875c 页 T50-0875.png
乘羊车飞空蹑虚。而觉身重。自兹已后荤
血恶闻。殆乎产蓐亦如初寐。觉后心轻体
安。婴儿不啼唍尔而笑。九岁出家。师授其
经日过七纸。如意元年闰五月十九日敕度
配清泰寺。弱冠远寻光州岸律师受满足
戒。旋学律范。又博览经论搜求异同。尤切
涅槃。常恨古人虽有章疏。判断未为平
允。往在会稽妙喜寺。与印宗禅师商确秘
要。虽互相述许大旨未周。闻天台一宗可
以清众滞。可以趣一理。因诣东阳天宫寺
慧威法师。威禀承括州智威。时传威是徐陵
后身灌顶师之高足也。朗亲附之不患贫
苦。达法华净名大论止观禅门等。凡一宗之
教迹研覈至精。后依恭禅师重修观法。博
达儒书兼闲道宗。无不该览。虽通诸见
独以止观以为入道之程。作安心之域。虽
众圣继想而以观音悲智为事行良津。游
心十乘谛冥三观。四悉利物六即体遍。虽
致心物表身厌人寰情捐旧庐志栖林
[坚-臣+(虍-七+(一/谷))]。唯十八种十二头陀。隐左溪岩。因以为
号。独坐一室。三十馀秋。麻纻为衣粝蔬充
食。有愿生兜率宫必资福事。乃构殿壁。
缋观音宾头卢像。乃焚香敛念。便感五色
神光。道俗俱瞻叹未曾有。此后或猿玃来而
捧钵。或飞鸟息以听经。时有盲狗来至山
门。长嗥宛转于地。朗悯之焚香精诚为狗
忏悔。不踰旬日双目豁明。至开元十六年。
刺史王上客屈朗出山暂居城下。朗辞疾
仍归本居。厥后诲人匪倦讲不待众。一郁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第 876a 页 T50-0876.png
多罗四十馀年。一尼师坛终身不易。食无
重味居必偏厦。非因寻经典不然一烛。
非因觐圣容不行一步。其细行修心盖徇
律法之制。遂得远域沙门邻境耆耋拥室填
门。若冬阳夏阴弗召而自至也。其寺宇凋
弊。乃指授僧灵禀建其殿宇。形像累二砖
塔。缋事不用牛胶。悉调香汁。天台之教鼎
盛何莫由斯也。一日顾谓门人曰。吾众事
云毕年旦暮焉。以天宝十三年九月十九日
薄疾而终。春秋八十有二。僧夏六十一。置塔
于岩所。生常撰法华经科文二卷。付法弟子
衢州龙丘寺道宾。净安寺慧从。越州法华寺
法源神邕。常州福业寺守真。苏州报恩寺道
遵。明州大宝寺道原。婺州开元寺清辩。龆年
慕道志意求师。不踰三年思过半矣。行其
道者号左溪焉。第其传法号五祖矣。禹
山沙门神迥著乎真赞矣。

系曰。观其唐世已上求戒者。得自选名德
为师。近代官度以引次排之。立司存主
之。不由己也。朗之求戒不其是乎。如是
师资相练恩义所生。脱临事请为则喻同
野马也。

*** 唐湖州佛川寺慧明传

释慧明。俗姓陈氏。汉太丘长寔之后。世居颖
川。永嘉南渡祖为司徒掾。曾祖仲文有佐
命于陈封丹阳公。祖为双溪谷熟二县令。
考为兰陵长。乃为兰陵人也。明母氏初感
之日如持佛戒。足恶履于荤园口不尝于
鲜器。神梦髣髴如闻法音。既而诞焉。年渐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第 876b 页 T50-0876.png
及丱方祈舍俗。父母偕听。至受具时即开
元七年也。习学律藏尝谓人曰。昔者繁刑
首作伯成子遁焉。吾虽不舍律仪而恶乎
诤论纷纷。若心印心之法。至矣哉。乃西诣
方岩顿开心地。天宝中有愿于清凉山。淮
汴阻兵明即旋策与禅客遇同游宛陵。
于上石门置兰若三所。有大[虥-儿+巾]来扰如抚
尨焉。时荐饥。群盗欲至必号呼先告。往往
有徵焉。先是此乡好弋猎。明化之皆焚罝
网器仗矣。至天宝五年爰止乎鱼陂道场。
有瑀公者。白土史宗之流。迹迩行辙世莫
之识。始相见曰。南祖传教菩萨来何晚耶。他
日同登鱼陂峰顶。见东南有山苍琅独秀。
谓瑀公曰。吾与此山宿有缘矣。天宝八年
有制度人。州将韦南金举高行黑白状。请
隶名州中宁化道场。明固辞改隶佛川。即畴
昔鱼陂所望之峰。梁吴均故宅之所。地志云。
青山南掘得古佛二躯。莫知年代。获像之
地灵泉涌起。因名佛川焉。泉侧有吴王古
祠。风俗淫祀滥以牺牲。于是明夜泊庙间
雷雨荐至林摧瓦飞。顷之雨收月在。见一丈
夫容卫甚盛。明曰。居士生为贤人死为明
神。奈何使苍生每被血食。岂知此事殃尔
业耶。神曰。非弟子本意人自为之。礼忏再
三。因与受菩萨戒。神欣然曰。师欲移寺。弟
子愿舍此处永奉禅宫。后果移寺于祠侧。
获铜盘之底。篆文有慧明二字焉。建中元
年正月示疾。其日庭水春染山雨昼冥。猛虎
绕垣悲啸而去。十二日奄然长往。春秋八十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第 876c 页 T50-0876.png
四。僧腊五十一。二月十二日建塔于寺西山
焉传法弟子慧解慧敏如知三人也。若鹙子
采菽之伦也。菩萨戒弟子刺史卢幼平颜真
卿独孤问俗杜位裴清深于禅味。俾昼公为
塔铭焉。

*** 唐湖州大云寺子瑀传

释子瑀。字真瑛。姓沈氏。吴兴德清人也。其先
亡国于沈。因以为氏。春秋沈子之后也。瑀
生而聪慧不以师授。年未总角辞亲出家。
以如意年中大赦度人。坏衣削䰂煤炱世
事。于洛京大福先寺受戒。勤勤祈请假寐。
三日之夕见有神人俨然在目。倏往忽来
或同或异。得非至诚乎。于是烛如来灯
佩菩萨印。證圣中归于大云道场。坚执律
柄僧纲釐举。不亦宜哉。瑀素履纯厖无咎
无誉。使天下之士有外道焉。有阐提焉。
心如飘风言若泉涌挠我圣教挤我妙门。
瑀示以从容诱以方便。莫不稽首挫色
而闻命焉。常礼一万五千佛名。兼慈悲忏。
日夜一匝。或二日三日一匝。夜有圣僧九人
降于礼忏之所。相与行道弹指而去。或夜无
灯烛。心口是念圆光照室如坐月中。如此
则往往有之。瑀慨德清遍邑未有塔寺。遂
锐怀营构。一唱齐和乃成精宇。前后写经
三藏。凡一万六千卷。天宝初临安足法师。死
经三宿。将入地狱。冥中见瑀引至王所。谓
王曰。此人能讲涅槃经。王宜宥之。王曰。唯
闻岩崙师能讲。不闻此师名何也。如是再
三。王不能屈。因赦之。曾是乡人施𤛒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第 877a 页 T50-0877.png
者。天然不孕因而出乳其通感如是。以十
一年秋禅坐而终。十二年春将启灵龛欲焚
之。容色不变如生。虽少林孕髭蕲春育发。
何独嘉也。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姚淡主客
郎中姚泲刺史杨慧才偕归信焉。

*** 唐明州慈溪香山寺惟实传

释惟实。姓汤氏。富阳人。其为人也。杜多其
行禅观其心。淡然静居长坐不寐。初母氏
抑其愿心不容披削。既而笼开鸟逝岸穴
泉飞。学善财之遍参。同迦叶之练行。天宝
中往明州若[山*(奥-釆+米)]山。夜闻冥告曰。达蓬圣迹
名山宜矣。翌日且登其山。岩洞窈窕石壁削
成。秀异之多实维灵境。有大佛足迹。询其山
叟。则曰。彼开元年中始现斯瑞。遂愿栖此
有终焉之志。时属海寇袁晁蜂蚁屯聚。分
以剽劫杀戮无辜。至于香山。众皆奔窜。实
据榻瞑目。先以大石掩洞门。贼可三二百
数。复舁巨石阔二丈馀镇其穴口。实起喑
呜以掌举之。群盗罗拜以谢之而去。邑民
重之。遂立精舍。弗再岁而成。大历八年也。
太守裴儆奏请署香山题额焉。诏度僧七
人隶名矣。以贞元二年冬示疾终于寺。则
跏趺而化也春秋六十二。法腊三十一矣。

*** 唐朔方灵武龙兴寺增忍传

释增忍。俗姓史氏。沛国陈留人也。典谒之年
登其乡校。百氏简策寓目入神。艺文且工。
乃随计吏数举不捷。会昌初薄游塞垣访
古贺兰山。中得净地者白草谷。内发菩提
心。顿挂儒冠直归释氏。乃薙草结茅为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第 877b 页 T50-0877.png
舍。倍切精进。羌胡之族竞臻供献酥酪。至
五载节使李彦佐嘉其名节。于龙兴寺建
别院号白草焉。盖取其始修道之本地也。
忍刺血写诸经。大中七年李公虑其枯悴。
躬往敦论曰。师何独善一身行小乘行。胡
不延惜生性任持教法。所利博哉。忍执情
胶固遂著三教毁伤论以见志。帅览而益
加崇重。九年因读大悲经。究寻四十二臂。
至无畏手疑而结坛。浃旬祷请。自空中现
其正印双拳历历可观。遂命画工绘写此
臂焉。或有讥谤者。忍再精悫虔告。画工濯
笔铜碗中忽感宝性华一朵。枝趺𩬞叶一皆
鲜明。睹者惊叹。至咸通十二年七月十日。
示灭于白草院。春秋五十九。以十月十七
日。藏神于水馆之南建塔焉。初忍刺血写
经。总二百八十三卷。画卢舍那。阁三十五
尺。门一丈六尺。起样画大悲功德三轴。自
著大悲论六卷。并藏诸箧笥焉。后节使唐
恒夫。仰其遗迹奏乞旌劝。敕谥大师曰广
慧。塔曰念定。弟子无辙亦致远之高足。赍
血书经二卷瑞华碗一枚诣阙奏呈。宣赐
紫衣。天复中终。及梁乾化初。中书令西平王
韩公逊录遗迹奏闻。太祖敕致谥曰法空。
别赐紫方袍。塞垣荣之。后唐同光中从事薛
昭纪为碑焉。

*** 唐京兆荷恩寺文瓒传

释文瓒。姓张氏。晋阳人也。天姿整恪。幼事
师于并州崇福寺。学该群籍控带三乘。至
若金版银绳之箓。龙韬象秘之文。罔不耰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第 877c 页 T50-0877.png
耘情田波涛口海。宣畅皇化对扬天休。一
皆悦服。诏为翻译并河南佛授记寺兼京兆
安国荷恩崇福等寺大德。好修福事。设无遮
一百会。凡圣混淆一皆等施。纵风云连起及
至斋日必晴明晏然。感动人祇福无唐设。
春秋六十馀。卒于本院。境内苦雾如泣。数
日不解焉。

*** 唐太原府崇福寺怀玉传

释怀玉。姓许。并州人也。少而警利日览千
言。早露锋芒迥拔侪类。及其长也戒节踰
峻梵场龟鉴。志在修葺无间彼此。夏墟寺
宇。经有阙而必补。像有凋而遍修。三任纪
纲特有崇建。仍校雠大藏经二十馀本。祁
寒盛暑不废晨暮。增饰净土院。兴事任力
转加殊丽。代宗嘉之。委为灌顶道场主。真
言秘诀有所在矣。春秋六十三。卒于本院
云。

*** 唐晋州大梵寺代病师传

释代病者。台州天台人也。姓陈氏。以其尝
发大愿尽一报代众生之病。致本名不显
矣。诞育之辰祥光充室。邻里异焉。七岁丧
父。哀毁几于灭性。白母求出家母才艰阻
遂断一指。亲党敦劝。偏亲乃送于国清寺。
因戒法登满誓志观方。初止今东京。次于
河阳。为民救旱。按经缋八龙王。立道场
启祝毕投诸河。举众咸睹画像沈跃不定。
斯须云起肤寸雷雨大作。千里告足。自此
归心者众。先是三城间多暴风雹。动伤苗
稼雉堞。号为毒龙为之也。代病为诵密语。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第 878a 页 T50-0878.png
后经岁序都亡是患。盟津民立堂宇若生
祠焉。大历元年。登太行游霍山。乃深入
幽邃结茅而居。有盗其盂食。俄见二虎
据路。会逢代病。盗叩头陈悔。慰谕毕因摩
挲虎头。如是累伏猛兽。其盗本樵子。愿依
附为苦行焉。其中山神庙晋绛之间传其肸
蚃。代病入庙劝其受归戒。绝烹燀牲牢。其
神石像屡屡随劝领首。顾其神妇略无俞
答之状。遂剃神之发毁撤神妇。乡人怪之
闻白州邑。太守怒之曰。此唐高祖初起至
此。久困阴雨其神见形示路以迎义师。厥
后砻石为像。荐飨无亏。此之髡师无状敢
尔。俾系闭于嘉泉寺扃键且严。至二十日
启关寂然禅定。倾城咸往观礼。或声磬舒
徐而起。太守急召之不来。以至约令断头。
代病斩一指以付使者。太守感之。躬就迎
请。移置大梵寺。别营砖浮图以藏其指节
矣。由是檀信骈肩蹑踵。有窴毒于酒者。
贿贫女往施之。代病已知。贫女绐之曰。妾
家酝觉美。酌施和尚求福。况以佛不逆众
生愿。代病曰。汝亦是佛。然贫女惧反饮具
以情告。代病执杯啜之。俄尔酒气及两胫
足地为之坟裂。闻者惊怪。以酒供养自兹
始也。汾隰西河人有疾。止给与净水饮之
必瘳。凡属荐饥必募粮设食。后于赵州
救斯荒歉。作施食道场前后八会。遐迩赖
之道感多类。以贞元十九年秋七月八日奄
然跏趺示灭。四众初谓如嘉泉寺之禅定
欤。香华供养。至于隔岁肤肉渐坚。方知永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 第 878b 页 T50-0878.png
逝。遂漆布缋画之。武宗废塔像无巨细皆
毁除。或议之移入陶灶中。既而生瑞草一
本。其状亭亭若盖。盘错萦纡庇其风雨而
有馀也。宣宗即位佛事中兴。纲紏比丘造
小亭。移真形窴于此。先于嘉泉寺断指
节。已过百龄筋肉甲爪光润且如金色。或
属兵革城陷指亡。后有赍出逃难。事息
归还。亦阴福其逋亡者。至今平阳人崇信
焉。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