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28b 页
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宋左街天寿寺通慧大师
赐紫沙门赞宁等奉 敕撰
**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 唐嵩岳破灶堕传
释破灶堕者。不知何许人也。天后之世参
事嵩岳安禅师号老安是欤。通彻禅法逍
遥弗羁。恒理求而不见其前。别涂取而莫
趋其后。尝遇巫氏能与人醮灶祓禳。若汉
武之世李少君以祠灶可以致物同也。凡
其解奏之时。往往见鬼物形兆。闾里迭畏。
传于众多杀少牢以祭之者交午。重其主
灶。乃幡盖拥之秘而罕睹焉。扬子所谓灵
场之威宜夜矣乎。时堕诣之。始劝巫者。终
为神说法已告云。我闻师教决定生天。乃
现其形礼辞且曰。蒙师提耳获益弥深。得
生殊胜天。言讫而隐。其灶即神祠也。随而
瓦解自然破落。非人力也。遐迩惊骇。此师
素不称名。由此全取他名号破灶堕也。
*** 唐嵩岳闲居寺元圭传
释元圭。姓李氏。伊阙人也。禀气英奇宽裕闲
雅。既缘宿习乃誓出家。于永淳二年遂登
满足。乃隶名闲居寺以习毗尼。虽勤无懈
执律唯坚。后悟少林寺禅宗。大通心要深
入玄微。遂卜庐于岳中庞坞。谓其徒仁素
曰。吾始居寺东岭。吾灭汝必塔吾骸于此。
圭安于岩阿。时有峨冠裤褶。部曲繁多轻步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28c 页 T50-0828.png
舒徐称谒大师。圭睹其貌伟精爽不伦。谓
之曰。善来仁者。胡谓而至。曰师宁识我邪。
圭曰。吾观佛与众生等。吾一目之。岂分别
识也。对曰。我此岳神也。吾能利害生死于
人。师安得一目我哉。圭曰。汝能生死于人。
吾本不生汝焉能死。吾视身与空等。视吾
与汝等。汝能坏空与汝乎。苟能坏空及坏
汝。吾则不生不灭也。汝尚不能。如是又焉
能生死吾邪。岳神稽首再拜曰。我亦聪明
正直于馀神。岂能知师有广大之智辩乎。
愿授之正戒。令我度世助其威福。圭曰。神
既乞戒即既戒也。所以者何。戒外无戒。又
何戒哉。神曰。此理也。我闻茫昧。止求师戒。
我身为门弟子。圭辞不获。即为张座焚香
秉炉正机曰。付汝五戒汝能奉持即向曰
能。不能即曰否。神曰。洗耳倾听虚心纳教。
圭曰。汝能不淫乎。神曰。亦娶也。曰非谓此
也。谓无罗欲也。神曰能。曰汝能不盗乎。神
曰何乏我也焉有盗取哉。曰非谓此也。谓
飨而福淫不供而祸善也。神曰能。曰汝能
不杀乎。神曰。政柄在躬焉曰不杀曰。非
谓此也。谓有滥误混疑也。神曰能。曰汝能
不妄乎。神曰。我本正直焉能有妄曰非谓
此也。谓先后不合天心也。神曰能。曰汝能
不遭酒败乎。神曰。力能。圭曰如上是为
佛戒也。又言。以有心奉持而无心拘执。
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能如是则先
天地生不为精。后天地死不为老。终日
变化而不为动。毕尽寂默而不为休悟。此
之曰。善来仁者。胡谓而至。曰师宁识我邪。
圭曰。吾观佛与众生等。吾一目之。岂分别
识也。对曰。我此岳神也。吾能利害生死于
人。师安得一目我哉。圭曰。汝能生死于人。
吾本不生汝焉能死。吾视身与空等。视吾
与汝等。汝能坏空与汝乎。苟能坏空及坏
汝。吾则不生不灭也。汝尚不能。如是又焉
能生死吾邪。岳神稽首再拜曰。我亦聪明
正直于馀神。岂能知师有广大之智辩乎。
愿授之正戒。令我度世助其威福。圭曰。神
既乞戒即既戒也。所以者何。戒外无戒。又
何戒哉。神曰。此理也。我闻茫昧。止求师戒。
我身为门弟子。圭辞不获。即为张座焚香
秉炉正机曰。付汝五戒汝能奉持即向曰
能。不能即曰否。神曰。洗耳倾听虚心纳教。
圭曰。汝能不淫乎。神曰。亦娶也。曰非谓此
也。谓无罗欲也。神曰能。曰汝能不盗乎。神
曰何乏我也焉有盗取哉。曰非谓此也。谓
飨而福淫不供而祸善也。神曰能。曰汝能
不杀乎。神曰。政柄在躬焉曰不杀曰。非
谓此也。谓有滥误混疑也。神曰能。曰汝能
不妄乎。神曰。我本正直焉能有妄曰非谓
此也。谓先后不合天心也。神曰能。曰汝能
不遭酒败乎。神曰。力能。圭曰如上是为
佛戒也。又言。以有心奉持而无心拘执。
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能如是则先
天地生不为精。后天地死不为老。终日
变化而不为动。毕尽寂默而不为休悟。此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29a 页 T50-0829.png
则虽娶非妻也。虽飨非取也。虽柄非权
也。虽作非故也。虽醉非惛也。若能无心于
万物。则罗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
误混疑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惛荒颠
倒不为醉。是谓无心也。无心则无戒。无
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无我
无汝。孰能戒哉。神曰我神通亚佛。圭曰。汝
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则十句七能三不
能。神悚然避席。启跪颇恭曰。可得闻乎。曰
汝能㑦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曰不
能。又曰。汝能夺地祇融五岳而结四海
乎。曰不能。圭曰。是为五不能也。又曰。佛能
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
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
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为
三不能也。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谓一期。
众生界本无增减。亘无一人能主有法有
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
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
一切法耳。作用冥现有情前也。若有心有
作。作用必不普周焉。岳神曰。我诚浅昧未
闻空义。愿师授我戒。我当奉行。更何业因
可拘尘界。我愿报慈德效我所能。圭曰。吾
观身无物。观无常法窟块然。更有何欲。神
曰。师必命我为世间事。展我少小神功。使
已发心初发心未发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
目我神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
自然有非自然者。圭曰。无为是无为是。
神曰。佛亦使神护法。师宁隳叛佛邪。随意
也。虽作非故也。虽醉非惛也。若能无心于
万物。则罗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
误混疑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惛荒颠
倒不为醉。是谓无心也。无心则无戒。无
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无我
无汝。孰能戒哉。神曰我神通亚佛。圭曰。汝
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则十句七能三不
能。神悚然避席。启跪颇恭曰。可得闻乎。曰
汝能㑦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曰不
能。又曰。汝能夺地祇融五岳而结四海
乎。曰不能。圭曰。是为五不能也。又曰。佛能
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
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
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为
三不能也。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谓一期。
众生界本无增减。亘无一人能主有法有
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
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
一切法耳。作用冥现有情前也。若有心有
作。作用必不普周焉。岳神曰。我诚浅昧未
闻空义。愿师授我戒。我当奉行。更何业因
可拘尘界。我愿报慈德效我所能。圭曰。吾
观身无物。观无常法窟块然。更有何欲。神
曰。师必命我为世间事。展我少小神功。使
已发心初发心未发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
目我神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
自然有非自然者。圭曰。无为是无为是。
神曰。佛亦使神护法。师宁隳叛佛邪。随意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29b 页 T50-0829.png
垂诲。圭不得已而言曰。东岩寺之障也莽
然无树。北岫有之而背非屏拥。汝能移北
树于东岭乎。神曰。已闻命矣。又陈曰。我必
昏夜风雷摆摇震运。愿师无骇。即郑重作礼
辞去。圭门送。而且观之见仪卫逶迤如王者
之行仗。又复碧霭红霞紫岚皓气间错四散。
幢盖环佩戈戟森森凌高𥧲空杳渺隐没焉。
其夕果有暴风吼雷奔云霆电。隆栋壮宇岌
礘将𡉏。定僧瞻动宿鸟声狂。互相敲磕物不
安所。乃谓众僧曰。无怖无怖。神与我契
矣。诘旦和霁。则北岩松栝尽移东岭。森然行
植焉。而圭谓其徒曰。吾殁后无令外知。若
为口实人将妖我也。以开元四年丙辰岁。
嘱累门人若委蜕焉。春秋七十三。遂营塔
于岳之东岭。影堂存于本院后。十二年告成。
县尉许筹追圭之德为记焉。
*** 唐庐江灊山天柱寺惠符传
释惠符。姓戚氏。越州诸暨人也。登其弱冠
勇气过人。角力驰逐无能及者。然其任侠且
厌在家。忽投香严寺矫迹柔心淳淑顿变。
纳法之后练行孤标。每夜沿山据草座安禅
不动。复研寻经论。见潜县之霍山。昔汉武
尝徙南岳之祭于此。极成胜境。其中天柱寺
可以栖神。乃结庵居焉。无几有巨蛇张
口毒火焱焱。符徐语之曰。汝寻宿债吾可
噬也。不然洗身定意。如运业通来为受
戒。斯须弭按蜿蜒而去。果化成人形来求出
家。符为之落发披衣。受讫礼辞而退。后被
告符私度。具以实对辩。符云。若私度有愆甘
然无树。北岫有之而背非屏拥。汝能移北
树于东岭乎。神曰。已闻命矣。又陈曰。我必
昏夜风雷摆摇震运。愿师无骇。即郑重作礼
辞去。圭门送。而且观之见仪卫逶迤如王者
之行仗。又复碧霭红霞紫岚皓气间错四散。
幢盖环佩戈戟森森凌高𥧲空杳渺隐没焉。
其夕果有暴风吼雷奔云霆电。隆栋壮宇岌
礘将𡉏。定僧瞻动宿鸟声狂。互相敲磕物不
安所。乃谓众僧曰。无怖无怖。神与我契
矣。诘旦和霁。则北岩松栝尽移东岭。森然行
植焉。而圭谓其徒曰。吾殁后无令外知。若
为口实人将妖我也。以开元四年丙辰岁。
嘱累门人若委蜕焉。春秋七十三。遂营塔
于岳之东岭。影堂存于本院后。十二年告成。
县尉许筹追圭之德为记焉。
*** 唐庐江灊山天柱寺惠符传
释惠符。姓戚氏。越州诸暨人也。登其弱冠
勇气过人。角力驰逐无能及者。然其任侠且
厌在家。忽投香严寺矫迹柔心淳淑顿变。
纳法之后练行孤标。每夜沿山据草座安禅
不动。复研寻经论。见潜县之霍山。昔汉武
尝徙南岳之祭于此。极成胜境。其中天柱寺
可以栖神。乃结庵居焉。无几有巨蛇张
口毒火焱焱。符徐语之曰。汝寻宿债吾可
噬也。不然洗身定意。如运业通来为受
戒。斯须弭按蜿蜒而去。果化成人形来求出
家。符为之落发披衣。受讫礼辞而退。后被
告符私度。具以实对辩。符云。若私度有愆甘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29c 页 T50-0829.png
听其罪。官吏知非常而纵之。符凡见疮疖脓
流。皆咒之则差。至开元十八年无疾而终。乃
从火葬见骨节相连之状焉。
*** 唐长安西明寺惠安传
释惠安。未详何许人也。神龙中游于京兆。
抑多先见。时唐休璟既立边功。贵盛无比。
安往造焉。曰相公甚美。必有甚恶将有大
祸。且不远数月然可攘去。休璟素知安能
厌胜。诺而拜之。安曰。更无他术但奉一计
耳。岂非注拟官品出乎陶治中。请选一有
才干者用为曹州。因得张君本京官。即日
升之。宫赞相次作守定陶。委之求二犬可
高数尺而神俊者。张君到任锐意精求。得
二犬如其所求。以献之休璟大悦召安视
之。曰极善。后旬馀安却来曰。事在今夕愿
相君严为警备。遂留安宿。是夜休璟坐于
堂之前轩。命左右十数辈。执弧操矢立于
榻之隅。休璟与安共处一榻。至夜分安笑
之曰。相君之祸兔矣。可以就寝。休璟喜而
谢之。遂撤左右俱寝。迨晓安呼休璟可
起矣。问安曰。二犬何所用乎。遂寻其迹
至园中。见一人仆地而卒。视其颈有血
焉。盖为物所啮者。又见二犬在大木下。仰
视之一人袒而匿身。休璟惊且诘之其人泣
而指死者曰。某与彼俱贼也。昨夕偕来欲
害相国。盖遇此二犬。环而且吠。彼为所噬
既殒。某藏匿为地。天网所罗为犬蹲守。今
甘万死。且命缚之。曰此罪固当死。然非某
心也。乃受制于人耳。乃释之。贼拜泣而去。
流。皆咒之则差。至开元十八年无疾而终。乃
从火葬见骨节相连之状焉。
*** 唐长安西明寺惠安传
释惠安。未详何许人也。神龙中游于京兆。
抑多先见。时唐休璟既立边功。贵盛无比。
安往造焉。曰相公甚美。必有甚恶将有大
祸。且不远数月然可攘去。休璟素知安能
厌胜。诺而拜之。安曰。更无他术但奉一计
耳。岂非注拟官品出乎陶治中。请选一有
才干者用为曹州。因得张君本京官。即日
升之。宫赞相次作守定陶。委之求二犬可
高数尺而神俊者。张君到任锐意精求。得
二犬如其所求。以献之休璟大悦召安视
之。曰极善。后旬馀安却来曰。事在今夕愿
相君严为警备。遂留安宿。是夜休璟坐于
堂之前轩。命左右十数辈。执弧操矢立于
榻之隅。休璟与安共处一榻。至夜分安笑
之曰。相君之祸兔矣。可以就寝。休璟喜而
谢之。遂撤左右俱寝。迨晓安呼休璟可
起矣。问安曰。二犬何所用乎。遂寻其迹
至园中。见一人仆地而卒。视其颈有血
焉。盖为物所啮者。又见二犬在大木下。仰
视之一人袒而匿身。休璟惊且诘之其人泣
而指死者曰。某与彼俱贼也。昨夕偕来欲
害相国。盖遇此二犬。环而且吠。彼为所噬
既殒。某藏匿为地。天网所罗为犬蹲守。今
甘万死。且命缚之。曰此罪固当死。然非某
心也。乃受制于人耳。乃释之。贼拜泣而去。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0a 页 T50-0830.png
休璟拜谢安曰。非吾师不然死于二夫之
手矣。安曰。此相国之福。岂所能为哉。又休
璟表弟卢轸在荆门。有术士告之曰。君将
有灾。当求善禳厌者。或能免矣。轸知安奇
术清行为时所重。致书于休璟。安即与一
书曰。事在其中耳。及书达江陵而轸已
卒。其家开其书。徒一幅空纸焉。殊无一字
休璟益重之。后数年遁去罔知所之。
*** 唐西域安静传(徐果师)
释安静。本西域人也。开元十五年振锡东游
至定陶。直问丁居士何在。乡人报之曰。终
已三载葬在郊外。且曰。是人也乃在家菩萨。
专勤梵行尝礼事嵩山普寂禅师云。已得
甚深法。将终合掌加趺而坐。俨然而绝。曹城
诸寺院钟磬不击自鸣也。静至坟所躬自发
之。时五色云气腾喷而上。遂取其骨皆金
色。连环若锁。可五丈许。铿然响亮。擐杖头
而行。别树塔重葬。众咸惊叹。少顷静瞥然灭
没焉。
系曰。有情遗骼引因践果也。凡夫身中。节
不相至。十地菩萨骨节解盘龙相结。佛则全
身舍利焉。今丁居士骨有钩锁形。则超凡
夫未阶十在此乃八臂那罗延身。骨节头
相钩是欤。證居士力量及此矣。譬若出金
之砂之谓浑不可谓为砂也。含玉之石之
谓璞不可谓为石也矣。
次又成都府大云寺有徐果师者。混物韬
光。人罕详测。或入三昧不失律仪。或示
狂痴语事多中。先为卫元嵩。是难测之士。
手矣。安曰。此相国之福。岂所能为哉。又休
璟表弟卢轸在荆门。有术士告之曰。君将
有灾。当求善禳厌者。或能免矣。轸知安奇
术清行为时所重。致书于休璟。安即与一
书曰。事在其中耳。及书达江陵而轸已
卒。其家开其书。徒一幅空纸焉。殊无一字
休璟益重之。后数年遁去罔知所之。
*** 唐西域安静传(徐果师)
释安静。本西域人也。开元十五年振锡东游
至定陶。直问丁居士何在。乡人报之曰。终
已三载葬在郊外。且曰。是人也乃在家菩萨。
专勤梵行尝礼事嵩山普寂禅师云。已得
甚深法。将终合掌加趺而坐。俨然而绝。曹城
诸寺院钟磬不击自鸣也。静至坟所躬自发
之。时五色云气腾喷而上。遂取其骨皆金
色。连环若锁。可五丈许。铿然响亮。擐杖头
而行。别树塔重葬。众咸惊叹。少顷静瞥然灭
没焉。
系曰。有情遗骼引因践果也。凡夫身中。节
不相至。十地菩萨骨节解盘龙相结。佛则全
身舍利焉。今丁居士骨有钩锁形。则超凡
夫未阶十在此乃八臂那罗延身。骨节头
相钩是欤。證居士力量及此矣。譬若出金
之砂之谓浑不可谓为砂也。含玉之石之
谓璞不可谓为石也矣。
次又成都府大云寺有徐果师者。混物韬
光。人罕详测。或入三昧不失律仪。或示
狂痴语事多中。先为卫元嵩。是难测之士。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0b 页 T50-0830.png
坤维间往往有人谓之徐果师。徐姓也。果名
也师通称也此亦彊练志公之伦类矣不知
其终云。
*** 唐福州钟山如一传
释如一。不知何许人也。开元末为僧典床
座。俄有僧遍身疮疥。衣服[糸*监]缕巡绕寺中。
僧众睹之无不厌恶。唯一见而𢡞焉。延
入常住别堂。安置度夏。夏末辞去。一问去
何所。答曰。归庵中。又问。庵在何也。只在大
乘寺东。一曰。某日前方自彼来勿见庵处。
曰不信但来相访。某两日后专来。一遂往。果
见前僧在岩口相候。因携手入一精舍。楼
阁森耸殿堂交错。且非人间景物。三日遣一
公下山。回首见悉是岩石方知圣寺耳。一
由是倍力修进愿预圣流云。
*** 唐西域亡名传
释天竺亡名。未详何印度人也。其貌恶陋。
缠乾陀色缦条衣。穿革屣曳铁锡。化行于
京辇。当韦南康皋之生也。才三日其家召
僧斋。此僧不速自来。其日僧必历寺连名
请至。韦氏家僮患其长一人甚怒之以弊
席坐于庭中。既而斋毕。韦氏令乳母负婴
儿出。意请众僧祝愿焉。梵僧先从座起。摄
衣升阶视之曰。别久无恙乎。婴儿若有喜
色相认之意。众皆异之。韦君曰。此子才生三
日。吾师何言别久也梵僧曰。此非檀越所
知也。韦君固问之。梵僧曰。此子乃诸葛亮
之后身耳。武候鼎国时为蜀丞相君所知
也。缘蜀人受其赐且久。今降生于世。将
也师通称也此亦彊练志公之伦类矣不知
其终云。
*** 唐福州钟山如一传
释如一。不知何许人也。开元末为僧典床
座。俄有僧遍身疮疥。衣服[糸*监]缕巡绕寺中。
僧众睹之无不厌恶。唯一见而𢡞焉。延
入常住别堂。安置度夏。夏末辞去。一问去
何所。答曰。归庵中。又问。庵在何也。只在大
乘寺东。一曰。某日前方自彼来勿见庵处。
曰不信但来相访。某两日后专来。一遂往。果
见前僧在岩口相候。因携手入一精舍。楼
阁森耸殿堂交错。且非人间景物。三日遣一
公下山。回首见悉是岩石方知圣寺耳。一
由是倍力修进愿预圣流云。
*** 唐西域亡名传
释天竺亡名。未详何印度人也。其貌恶陋。
缠乾陀色缦条衣。穿革屣曳铁锡。化行于
京辇。当韦南康皋之生也。才三日其家召
僧斋。此僧不速自来。其日僧必历寺连名
请至。韦氏家僮患其长一人甚怒之以弊
席坐于庭中。既而斋毕。韦氏令乳母负婴
儿出。意请众僧祝愿焉。梵僧先从座起。摄
衣升阶视之曰。别久无恙乎。婴儿若有喜
色相认之意。众皆异之。韦君曰。此子才生三
日。吾师何言别久也梵僧曰。此非檀越所
知也。韦君固问之。梵僧曰。此子乃诸葛亮
之后身耳。武候鼎国时为蜀丞相君所知
也。缘蜀人受其赐且久。今降生于世。将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0c 页 T50-0830.png
为蜀帅必福坤维之人。吾往在剑门与此
子为善友。既知其生于君门。吾不远而来。
此子作剑南节度二十年。官极贵中书令太
尉。此外非我所知也。父然之。因以武子为
字。又单字武也。张镒出为凤翔陇州节度。
奏皋权知陇州。及镒为李楚琳所杀。牛云
光请皋为帅。朱泚不得已用皋为凤翔
帅。德宗置奉义军节以旌之。续加礼部尚
书。兴元中驾还京。徵为左金吾卫将军。贞
元元年为成都尹代张延赏。到任和南蛮。
并战功封南康郡王。顺宗即位进太尉。南
康在任二十一年。末涂甚崇释氏。恒持数
珠诵佛名。所养鹦鹉教令念经。及死焚
之有舍利焉。皋又归心南宗禅道。学心法
于净众寺神会禅师。在蜀富贵僭差重赋敛。
时议非之。然合梵僧悬记焉。
*** 唐京兆抱玉传
释抱玉者。行业高奇人事罕接。每言来事
如目击焉。见释子大光。而诲之曰。汝诵经
宜高揭法音彻诸天倾听。必得神人辅
翼。后皆符其记莂。京邑归信千计。每夕独
处一室阖扉撤烛。尝有僧于门隙间窥
其所以。见玉口中出庆云。华彩可爱。后
年可九十许而终。终时方大暑而尸无萎
败。宰臣第五琦与玉相善。及终临丧颇哀。
琦以香乳灌其口。随有祥光自口而出。晃
然四照。琦愈奇之。琦乾元二年十月贬忠州
刺史。宝应初入为太子宾客。至京尹玉皆
预言。荣贵轗𨎺相半。皆如其言。刻意归信
子为善友。既知其生于君门。吾不远而来。
此子作剑南节度二十年。官极贵中书令太
尉。此外非我所知也。父然之。因以武子为
字。又单字武也。张镒出为凤翔陇州节度。
奏皋权知陇州。及镒为李楚琳所杀。牛云
光请皋为帅。朱泚不得已用皋为凤翔
帅。德宗置奉义军节以旌之。续加礼部尚
书。兴元中驾还京。徵为左金吾卫将军。贞
元元年为成都尹代张延赏。到任和南蛮。
并战功封南康郡王。顺宗即位进太尉。南
康在任二十一年。末涂甚崇释氏。恒持数
珠诵佛名。所养鹦鹉教令念经。及死焚
之有舍利焉。皋又归心南宗禅道。学心法
于净众寺神会禅师。在蜀富贵僭差重赋敛。
时议非之。然合梵僧悬记焉。
*** 唐京兆抱玉传
释抱玉者。行业高奇人事罕接。每言来事
如目击焉。见释子大光。而诲之曰。汝诵经
宜高揭法音彻诸天倾听。必得神人辅
翼。后皆符其记莂。京邑归信千计。每夕独
处一室阖扉撤烛。尝有僧于门隙间窥
其所以。见玉口中出庆云。华彩可爱。后
年可九十许而终。终时方大暑而尸无萎
败。宰臣第五琦与玉相善。及终临丧颇哀。
琦以香乳灌其口。随有祥光自口而出。晃
然四照。琦愈奇之。琦乾元二年十月贬忠州
刺史。宝应初入为太子宾客。至京尹玉皆
预言。荣贵轗𨎺相半。皆如其言。刻意归信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1a 页 T50-0831.png
焉。
*** 唐虢州阌乡阿足师传
释阿足师者。莫详出处形质痴浊精神瞢
然。时有所言靡不先觉。虽居无定所多
寓阌乡。以其踵法云公之尘躅。憧憧往来
争路礼谒。檀施山积曾无顾瞻。人有隐忧
身婴所苦。获其指南者其验神速。时陜州
有富家翁张臻者。产业且多财货增溢。少子
息臻恒惧钱帛身后无嗣。后产男。既愚且
惷。手足拳挛语言謇涩。唯嗜饮食殆与平
人有异。口如溪[坚-臣+(虍-七+(一/谷))]终日无厌。年可十七。
父母钟爱纵其须索。迎医求药不远千里。
数十年后家业罄穷。或有谓其臻曰。阿足
师其实宝志之流。何不敷布腹心求救其
疾。乃夫妻来抵阌乡。叩头抆泪告其拯拔。
阿足瞑目久之。谓臻曰。汝冤未散尚须数
年。悯汝勤拳为汝除去。即令选日于河上
致斋广召众多。同观度脱仍领引其男赴
于道场。时众知阿足奇异。观者如堵。少选
指呼壮夫三数辈。叱曳其子令投诸河。随
急流而逝。臻且哀且惊莫测其由。阿足语
臻曰。为汝除灾讫。良久其子忽于流数十
步外耸身水面。戟手骂其父母曰。与尔冤
仇。宿世缘业。赖逢圣者遽此解纷。傥或不
然未期毕日。挺身高呼。辞理分明都无痴
浊之状。须臾沈水不知其他。阿足由兹传
播。归信之人如就市焉。所行化导皆此类
矣。盖大历建中中也。殆德宗贞元十二年丙
子。敕谥为大圆禅师。至今陜虢之间犹崇重
*** 唐虢州阌乡阿足师传
释阿足师者。莫详出处形质痴浊精神瞢
然。时有所言靡不先觉。虽居无定所多
寓阌乡。以其踵法云公之尘躅。憧憧往来
争路礼谒。檀施山积曾无顾瞻。人有隐忧
身婴所苦。获其指南者其验神速。时陜州
有富家翁张臻者。产业且多财货增溢。少子
息臻恒惧钱帛身后无嗣。后产男。既愚且
惷。手足拳挛语言謇涩。唯嗜饮食殆与平
人有异。口如溪[坚-臣+(虍-七+(一/谷))]终日无厌。年可十七。
父母钟爱纵其须索。迎医求药不远千里。
数十年后家业罄穷。或有谓其臻曰。阿足
师其实宝志之流。何不敷布腹心求救其
疾。乃夫妻来抵阌乡。叩头抆泪告其拯拔。
阿足瞑目久之。谓臻曰。汝冤未散尚须数
年。悯汝勤拳为汝除去。即令选日于河上
致斋广召众多。同观度脱仍领引其男赴
于道场。时众知阿足奇异。观者如堵。少选
指呼壮夫三数辈。叱曳其子令投诸河。随
急流而逝。臻且哀且惊莫测其由。阿足语
臻曰。为汝除灾讫。良久其子忽于流数十
步外耸身水面。戟手骂其父母曰。与尔冤
仇。宿世缘业。赖逢圣者遽此解纷。傥或不
然未期毕日。挺身高呼。辞理分明都无痴
浊之状。须臾沈水不知其他。阿足由兹传
播。归信之人如就市焉。所行化导皆此类
矣。盖大历建中中也。殆德宗贞元十二年丙
子。敕谥为大圆禅师。至今陜虢之间犹崇重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1b 页 T50-0831.png
焉。
*** 唐天台山封干师传(木𣹟师寒山子拾得)
释封干师者。本居天台山国清寺也。剪发齐
眉布裘拥质。身量可七尺馀。人或借问。止
对曰随时二字而已更无他语。乐独舂谷。
役同城旦。应副斋炊。尝乘虎直入松门。众
僧惊惧。口唱唱道歌。时众方皆崇重。及终
后于先天年中在京兆行化。非恒人之常
调。士庶见之无不倾礼。以其蹑万回师之
后。微亦相类。风狂之相过之。言则多中。先
是国清寺僧厨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曰
拾得。多于僧厨执爨。爨讫二人晤语。潜听
者多不体解。亦甚颠狂糺合相亲。盖同类相
求耳。时闾丘胤出牧丹丘。将议巾车。苦
头疼羌甚。医工寡效。邂逅干造云。某自天
台来谒使君。且告之患。干曰。君何虑乎。便
索净器吮水喷之。斯须觉体中颇佳。闾丘
异之。乃请干一言定此行之吉凶。曰到任
记谒文殊。闾丘曰。此菩萨何在。曰国清寺厨
执爨洗器者是。及入山寺。问曰。此寺曾有
封干禅师。曰有。院在何所。寒山拾得复是何
人。时僧道翘对曰。封干旧院即经藏后。今阒
无人。止有虎豹。时来此哮吼耳。寒拾二人
见在僧厨执役。闾丘入干房。唯见虎迹纵
横。又问干在此有何行业。曰唯事舂谷供
僧粥食。夜则唱歌讽诵不辍。如是再三叹
嗟。乃入厨见二人烧柴木有围炉之状。闾
丘拜之。二人连声咄吒。后执闾丘手亵之
若婴孺呵呵不已。行曰封干饶舌。自此二
*** 唐天台山封干师传(木𣹟师寒山子拾得)
释封干师者。本居天台山国清寺也。剪发齐
眉布裘拥质。身量可七尺馀。人或借问。止
对曰随时二字而已更无他语。乐独舂谷。
役同城旦。应副斋炊。尝乘虎直入松门。众
僧惊惧。口唱唱道歌。时众方皆崇重。及终
后于先天年中在京兆行化。非恒人之常
调。士庶见之无不倾礼。以其蹑万回师之
后。微亦相类。风狂之相过之。言则多中。先
是国清寺僧厨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曰
拾得。多于僧厨执爨。爨讫二人晤语。潜听
者多不体解。亦甚颠狂糺合相亲。盖同类相
求耳。时闾丘胤出牧丹丘。将议巾车。苦
头疼羌甚。医工寡效。邂逅干造云。某自天
台来谒使君。且告之患。干曰。君何虑乎。便
索净器吮水喷之。斯须觉体中颇佳。闾丘
异之。乃请干一言定此行之吉凶。曰到任
记谒文殊。闾丘曰。此菩萨何在。曰国清寺厨
执爨洗器者是。及入山寺。问曰。此寺曾有
封干禅师。曰有。院在何所。寒山拾得复是何
人。时僧道翘对曰。封干旧院即经藏后。今阒
无人。止有虎豹。时来此哮吼耳。寒拾二人
见在僧厨执役。闾丘入干房。唯见虎迹纵
横。又问干在此有何行业。曰唯事舂谷供
僧粥食。夜则唱歌讽诵不辍。如是再三叹
嗟。乃入厨见二人烧柴木有围炉之状。闾
丘拜之。二人连声咄吒。后执闾丘手亵之
若婴孺呵呵不已。行曰封干饶舌。自此二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1c 页 T50-0831.png
人相携手出松门。更不复入寺焉。干又尝
入五台巡礼。逢一老翁。问曰。莫是文殊
否。翁曰。岂可有二文殊。干礼之未起。恍然
失之。
次有木𣹟师者。多游京邑市廛间。亦类封
干。人莫轻测。封丰二字出没不同。韦述吏
官作封疆之封。闾丘序三贤作丰稔之丰。未
知孰是。
寒山子者。世谓为贫子。风狂之士弗可恒
度推之。隐天台始丰县西七十里。号为寒
暗二岩。每于寒岩幽窟中居之。以为定止。
时来国清寺有拾得者。寺僧令知食堂。恒
时收拾众僧残食菜滓。断巨竹为筒。投藏
于内。若寒山子来即负而去。或廊下徐行。或
时叫噪凌人。或望空曼骂。寺僧不耐以杖
逼逐。翻身抚掌呵呵徐退。然其布襦零落面
貌枯瘁。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或发辞
气宛有所归归于佛理。初闾丘入寺访问
寒山。沙门道翘对曰。此人狂病。本居寒岩
间。好吟词偈言语不常。或臧或否终不可
知。与寺行者拾得以为交友。相聚言说不
可详悉。寺僧见太守拜之。惊曰。大官何礼
风狂夫耶。二人连臂笑傲出寺。闾丘复往
寒岩谒问。并送衣裳药物。而高声倡言曰。
贼我贼退。便身缩入岩石穴缝中。复曰。报
汝诸人各各努力。其石穴缝泯然而合杳
无踪迹。乃令僧道翘寻共遗物。唯于林间
缀叶书词颂。并村墅人家屋壁所抄录得
二百馀首。今编成一集人多讽诵。后曹山
入五台巡礼。逢一老翁。问曰。莫是文殊
否。翁曰。岂可有二文殊。干礼之未起。恍然
失之。
次有木𣹟师者。多游京邑市廛间。亦类封
干。人莫轻测。封丰二字出没不同。韦述吏
官作封疆之封。闾丘序三贤作丰稔之丰。未
知孰是。
寒山子者。世谓为贫子。风狂之士弗可恒
度推之。隐天台始丰县西七十里。号为寒
暗二岩。每于寒岩幽窟中居之。以为定止。
时来国清寺有拾得者。寺僧令知食堂。恒
时收拾众僧残食菜滓。断巨竹为筒。投藏
于内。若寒山子来即负而去。或廊下徐行。或
时叫噪凌人。或望空曼骂。寺僧不耐以杖
逼逐。翻身抚掌呵呵徐退。然其布襦零落面
貌枯瘁。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或发辞
气宛有所归归于佛理。初闾丘入寺访问
寒山。沙门道翘对曰。此人狂病。本居寒岩
间。好吟词偈言语不常。或臧或否终不可
知。与寺行者拾得以为交友。相聚言说不
可详悉。寺僧见太守拜之。惊曰。大官何礼
风狂夫耶。二人连臂笑傲出寺。闾丘复往
寒岩谒问。并送衣裳药物。而高声倡言曰。
贼我贼退。便身缩入岩石穴缝中。复曰。报
汝诸人各各努力。其石穴缝泯然而合杳
无踪迹。乃令僧道翘寻共遗物。唯于林间
缀叶书词颂。并村墅人家屋壁所抄录得
二百馀首。今编成一集人多讽诵。后曹山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2a 页 T50-0832.png
寂禅师注解。谓之对寒山子诗。以其本无氏
族越民唯呼为寒山子。至有庭际何所有。
白云抱幽石句。历然雅体。今岩下有石亭
亭而立。号幽石焉。
拾得者。封干禅师先是偶山行至赤城道侧。
仍闻儿啼遂寻之见一子可数岁已来。初
谓牧牛之竖。委问端倪云。无舍孤弃于此。
封干携至国清寺付与典座僧。或人来认必
可还之。后沙门灵熠摄受之令知食堂香
灯。忽于一日见其登座与像对槃而餐。复
呼憍陈如曰小果声闻。傍若无人执箸大
笑。僧乃驱之。灵熠咨尊宿等罢其堂任。且
令厨内涤器。洗濯才毕澄滤食滓。以筒盛
之。寒山来必负而去。又护伽蓝神庙每日僧
厨下食。为乌鸟所取狼藉。拾得以杖扑土
偶三二下骂曰。汝食不能护。安护伽蓝乎。
是夕神附梦与阖寺僧曰。拾得打我。明日
诸僧说梦符同。一寺纷然始知非常人也。时
牒申州县。郡符下云。贤士隐遁菩萨应身。宜
用旌之。号拾得为贤士。又于寺庄牧牛。
歌咏呼天。当其寺僧布萨时。拾得驱牛至
僧集堂前倚门抚掌。大笑曰。悠悠者聚头。
时持律首座咄曰。风人何以喧碍说戒。拾得
曰。我不放牛也。此群牛者多是此寺知僧
事人也。拾得各呼亡僧法号。牛各应声而
过。举众错愕。咸思改往修来感菩萨垂迹
度脱。时道翘纂录寒山文句。于寺土地神庙
壁。见拾得偈词。附寒山集中。
系曰。按封干先天中游遨京室。知闾丘寒山
族越民唯呼为寒山子。至有庭际何所有。
白云抱幽石句。历然雅体。今岩下有石亭
亭而立。号幽石焉。
拾得者。封干禅师先是偶山行至赤城道侧。
仍闻儿啼遂寻之见一子可数岁已来。初
谓牧牛之竖。委问端倪云。无舍孤弃于此。
封干携至国清寺付与典座僧。或人来认必
可还之。后沙门灵熠摄受之令知食堂香
灯。忽于一日见其登座与像对槃而餐。复
呼憍陈如曰小果声闻。傍若无人执箸大
笑。僧乃驱之。灵熠咨尊宿等罢其堂任。且
令厨内涤器。洗濯才毕澄滤食滓。以筒盛
之。寒山来必负而去。又护伽蓝神庙每日僧
厨下食。为乌鸟所取狼藉。拾得以杖扑土
偶三二下骂曰。汝食不能护。安护伽蓝乎。
是夕神附梦与阖寺僧曰。拾得打我。明日
诸僧说梦符同。一寺纷然始知非常人也。时
牒申州县。郡符下云。贤士隐遁菩萨应身。宜
用旌之。号拾得为贤士。又于寺庄牧牛。
歌咏呼天。当其寺僧布萨时。拾得驱牛至
僧集堂前倚门抚掌。大笑曰。悠悠者聚头。
时持律首座咄曰。风人何以喧碍说戒。拾得
曰。我不放牛也。此群牛者多是此寺知僧
事人也。拾得各呼亡僧法号。牛各应声而
过。举众错愕。咸思改往修来感菩萨垂迹
度脱。时道翘纂录寒山文句。于寺土地神庙
壁。见拾得偈词。附寒山集中。
系曰。按封干先天中游遨京室。知闾丘寒山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2b 页 T50-0832.png
拾得俱睿宗朝人也。奈何宣师高僧传中闾
丘武臣也。是唐初人。闾丘序记三人不言
年代使人闷焉。复赐绯乃文资也。夫如是
乃有二同姓名闾丘也。又大沩祐公于宪
宗朝遇寒山子指其泐潭。仍逢拾得于国
清。知三人是唐季叶时犹存。夫封干也天台
没而京兆出。寒拾也先天在而元和逢。为年
寿弥长耶。为隐显不恒耶。易象有之。小狐
汔济。其此之谓乎。
*** 唐成都净众寺无相传(智诜禅师)
释无相。本新罗国人也。是彼土王第三子。于
本国正朔年月生。于群南寺落发登戒。以
开元十六年泛东溟至于中国到京。玄宗
召见隶于禅定寺。后入蜀资中谒智诜禅
师。有处寂者。异人也。则天曾召入宫赐磨
纳九条衣。事必悬知且无差跌。相未至之
前。寂曰。外来之宾明当见矣。汝曹宜洒扫
以待。间一日果至。寂公与号曰无相。中夜
授与摩纳衣。如是入深溪谷岩下坐禅。有
黑犊二交角盘礴于座下。近身甚急毛手
入其袖。其冷如冰扪摸至腹。相殊不倾动。
每入定多是五日为度。忽雪深有二猛兽
来。相自洗拭裸卧其前。愿以身施其食。二
兽从头至足嗅匝而去。往往夜间坐床下搦
虎须毛。既而山居稍久衣破发长。猎者疑是
异兽将射之复止。后来入城市。昼在冢
间夜坐树下。真行杜多之行也。人渐见重。
为构精舍于乱墓前。长史章仇兼琼来礼谒
之属明皇违难入蜀。迎相入内殿供礼
丘武臣也。是唐初人。闾丘序记三人不言
年代使人闷焉。复赐绯乃文资也。夫如是
乃有二同姓名闾丘也。又大沩祐公于宪
宗朝遇寒山子指其泐潭。仍逢拾得于国
清。知三人是唐季叶时犹存。夫封干也天台
没而京兆出。寒拾也先天在而元和逢。为年
寿弥长耶。为隐显不恒耶。易象有之。小狐
汔济。其此之谓乎。
*** 唐成都净众寺无相传(智诜禅师)
释无相。本新罗国人也。是彼土王第三子。于
本国正朔年月生。于群南寺落发登戒。以
开元十六年泛东溟至于中国到京。玄宗
召见隶于禅定寺。后入蜀资中谒智诜禅
师。有处寂者。异人也。则天曾召入宫赐磨
纳九条衣。事必悬知且无差跌。相未至之
前。寂曰。外来之宾明当见矣。汝曹宜洒扫
以待。间一日果至。寂公与号曰无相。中夜
授与摩纳衣。如是入深溪谷岩下坐禅。有
黑犊二交角盘礴于座下。近身甚急毛手
入其袖。其冷如冰扪摸至腹。相殊不倾动。
每入定多是五日为度。忽雪深有二猛兽
来。相自洗拭裸卧其前。愿以身施其食。二
兽从头至足嗅匝而去。往往夜间坐床下搦
虎须毛。既而山居稍久衣破发长。猎者疑是
异兽将射之复止。后来入城市。昼在冢
间夜坐树下。真行杜多之行也。人渐见重。
为构精舍于乱墓前。长史章仇兼琼来礼谒
之属明皇违难入蜀。迎相入内殿供礼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2c 页 T50-0832.png
之。时成都县令杨翌。疑其妖惑。乃帖追至。
命徒二十馀人曳之。徒近相身一皆战慄
心神俱失。顷之大风卒起沙石飞飏直入厅
事。飘帘卷幕。杨翌叩头拜伏踹而不敢语。
忏毕风止。奉送旧所。由是遂劝檀越造净
众大慈菩提宁国等寺。外邑兰若钟塔不可
悉数。先居净众本院。后号松溪是欤。相至
成都也。忽有一力士称舍力伐柴供僧厨
用。相之弟本国新为王矣。惧其却回其位危
殆将遣刺客来屠之。相已冥知矣。忽日
供柴贤者暂来谓之曰。今夜有客曰灼然。
又曰。莫伤佛子。至夜薪者持刀挟席。坐
禅座之侧。逡巡觉壁上似有物下。遂跃起
以刀一挥。巨胡身首分于地矣。后门素有
巨坈。乃曳去瘗之。复以土拌灭其迹而去。
质明相令召伐柴者谢之。已不见矣。尝
指其浮图前柏曰。此树与塔齐寺当毁矣。
至会昌废毁。树正与塔等。又言。寺前二小
池。左羹右饭。斋施时少则令淘浚之。果来
供设。其神异多此类也。以至德元年建午月
十九日无疾示灭。春秋七十七。临终或问
之曰。何人可继住持乎。乃索笔书百数字。
皆隐不可知。谐而叶韵。记莂八九十年事。
验无差失。先是武宗废教。成都止留大慈
一寺。净众例从除毁。其寺巨钟乃移入大
慈矣。洎乎宣宗中兴释氏。其钟却还净众。
以其钟大隔江。计功两日方到。明日方欲
为斋辰。去迎取巳时已至。推挽之势直若
飞焉。咸怪神速非人力之所致也。原其相
命徒二十馀人曳之。徒近相身一皆战慄
心神俱失。顷之大风卒起沙石飞飏直入厅
事。飘帘卷幕。杨翌叩头拜伏踹而不敢语。
忏毕风止。奉送旧所。由是遂劝檀越造净
众大慈菩提宁国等寺。外邑兰若钟塔不可
悉数。先居净众本院。后号松溪是欤。相至
成都也。忽有一力士称舍力伐柴供僧厨
用。相之弟本国新为王矣。惧其却回其位危
殆将遣刺客来屠之。相已冥知矣。忽日
供柴贤者暂来谓之曰。今夜有客曰灼然。
又曰。莫伤佛子。至夜薪者持刀挟席。坐
禅座之侧。逡巡觉壁上似有物下。遂跃起
以刀一挥。巨胡身首分于地矣。后门素有
巨坈。乃曳去瘗之。复以土拌灭其迹而去。
质明相令召伐柴者谢之。已不见矣。尝
指其浮图前柏曰。此树与塔齐寺当毁矣。
至会昌废毁。树正与塔等。又言。寺前二小
池。左羹右饭。斋施时少则令淘浚之。果来
供设。其神异多此类也。以至德元年建午月
十九日无疾示灭。春秋七十七。临终或问
之曰。何人可继住持乎。乃索笔书百数字。
皆隐不可知。谐而叶韵。记莂八九十年事。
验无差失。先是武宗废教。成都止留大慈
一寺。净众例从除毁。其寺巨钟乃移入大
慈矣。洎乎宣宗中兴释氏。其钟却还净众。
以其钟大隔江。计功两日方到。明日方欲
为斋辰。去迎取巳时已至。推挽之势直若
飞焉。咸怪神速非人力之所致也。原其相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3a 页 T50-0833.png
之舍利分塑真形。尔日面皆流汗。上足李僧
以巾旋拭。有染指者。其汗颇咸。乃知相之
神力自曳钟也。变异如此。一何伟哉。后号
东海大师塔焉。乾元三年资州刺史韩汯
撰碑。至开成中李商隐作梓州四證堂碑。
推相为一證也。
*** 唐扬州西灵塔寺怀信传
释怀信者。居处广陵别无奇迹。会昌三年
癸亥岁。武宗为赵归真排毁释门。将欲堙
灭教法。有淮南词客刘隐之薄游四明。旅
泊之宵梦中如泛海焉。回顾见塔一所东
度。见是淮南西灵寺塔。其塔峻峙制度校胡
太后永宁塔少分耳。其塔第三层见信凭栏
与隐之交谈。且曰。暂送塔过东海。旬日而
还。数日隐之归扬州。即往谒信。信曰。记得
海上相见时否。隐之了然省悟。后数日天火
焚塔俱尽。白雨倾澍。傍有草堂一无所
损。由是观之。东海人见永宁塔不谬矣。
系曰。塔焚皆云往东海。海岂纳煨烬耶。通
曰。五行为物。亦七大性可弗周遍法界乎。
顺则相生逆则相害。虽逆顺各时。与法界
同。其分齐證知唯有识耳。且天仙鬼物与人
相反。殊胜诸天则定果宫殿。神仙则附物变
化鬼神则歆其食气质碍之流火化则得受
用也。凡塔刹严丽多被鬼神取旃。海若川
侯亦非人也。如陈重云殿天火焚。东海人时
见殿影焉。又近马氏霸湖南。末年天册阁
为天火焚。朗州守此夜闻空中呵喝言。回
避天册阁来也。云中腾沸若千万人舁荷重
以巾旋拭。有染指者。其汗颇咸。乃知相之
神力自曳钟也。变异如此。一何伟哉。后号
东海大师塔焉。乾元三年资州刺史韩汯
撰碑。至开成中李商隐作梓州四證堂碑。
推相为一證也。
*** 唐扬州西灵塔寺怀信传
释怀信者。居处广陵别无奇迹。会昌三年
癸亥岁。武宗为赵归真排毁释门。将欲堙
灭教法。有淮南词客刘隐之薄游四明。旅
泊之宵梦中如泛海焉。回顾见塔一所东
度。见是淮南西灵寺塔。其塔峻峙制度校胡
太后永宁塔少分耳。其塔第三层见信凭栏
与隐之交谈。且曰。暂送塔过东海。旬日而
还。数日隐之归扬州。即往谒信。信曰。记得
海上相见时否。隐之了然省悟。后数日天火
焚塔俱尽。白雨倾澍。傍有草堂一无所
损。由是观之。东海人见永宁塔不谬矣。
系曰。塔焚皆云往东海。海岂纳煨烬耶。通
曰。五行为物。亦七大性可弗周遍法界乎。
顺则相生逆则相害。虽逆顺各时。与法界
同。其分齐證知唯有识耳。且天仙鬼物与人
相反。殊胜诸天则定果宫殿。神仙则附物变
化鬼神则歆其食气质碍之流火化则得受
用也。凡塔刹严丽多被鬼神取旃。海若川
侯亦非人也。如陈重云殿天火焚。东海人时
见殿影焉。又近马氏霸湖南。末年天册阁
为天火焚。朗州守此夜闻空中呵喝言。回
避天册阁来也。云中腾沸若千万人舁荷重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3b 页 T50-0833.png
物。然累日方潭州火矣。若怀信见刘隐之梦
信亦不可测之僧也。
*** 唐陜府辛七师传
释辛七师者。不显出家之号。时姓氏行次呼
之既熟人耳。更无别召体焉。实陜人也。始
为儿时。甚闻谨肃不尝狎弄。少即老成。其
父为陜郡守。观七师之作为谓其母曰。是
子非常儿孺。善宜护养之。年甫十岁迥知
佛法可以宗尚。凡经卷冥然分其此华此梵。
都不缘师教。及钟荼蓼陟屺之痛愈深。
虽亲属劝勉益加柴毁。先是郡城南有瓦
窑七所。一日哀号之际发狂遁去。其家僮辈
蹑迹寻之。见其入窑灶中端坐。身有奇
光灿若金色。家僮惊就问无言。惧而徒步。
次窥一窑复见七师同前相状。如是历遍
七窑。一一见其端坐发光。是以陜服之人重
之若神。遇之罗拜焉。
*** 唐京师大安国寺和和传
释和和者。莫详氏族本生。其为僧也狂而
不乱愚而有知。罔测其由。发言多中。时
号为圣。安国寺中居住出入无拘捡。见本
寺修营殿阁未就。有越国公主降荣阳
郑万钧。虽琴瑟相谐而数年无子。和因至
公主家。钧焚香洒扫以待之。主拜跪归向。
钧祈告之曰。某自叨选尚愿得一子为
嗣。唯师能致之乎。和曰。易耳。但遗我三千
疋绢。主当诞二男。钧勤重如听佛语。出绢
如所求施之。和取付修寺殿阁功德主。乃
曰。主有娠矣。吾令二天人下为公主作儿。
信亦不可测之僧也。
*** 唐陜府辛七师传
释辛七师者。不显出家之号。时姓氏行次呼
之既熟人耳。更无别召体焉。实陜人也。始
为儿时。甚闻谨肃不尝狎弄。少即老成。其
父为陜郡守。观七师之作为谓其母曰。是
子非常儿孺。善宜护养之。年甫十岁迥知
佛法可以宗尚。凡经卷冥然分其此华此梵。
都不缘师教。及钟荼蓼陟屺之痛愈深。
虽亲属劝勉益加柴毁。先是郡城南有瓦
窑七所。一日哀号之际发狂遁去。其家僮辈
蹑迹寻之。见其入窑灶中端坐。身有奇
光灿若金色。家僮惊就问无言。惧而徒步。
次窥一窑复见七师同前相状。如是历遍
七窑。一一见其端坐发光。是以陜服之人重
之若神。遇之罗拜焉。
*** 唐京师大安国寺和和传
释和和者。莫详氏族本生。其为僧也狂而
不乱愚而有知。罔测其由。发言多中。时
号为圣。安国寺中居住出入无拘捡。见本
寺修营殿阁未就。有越国公主降荣阳
郑万钧。虽琴瑟相谐而数年无子。和因至
公主家。钧焚香洒扫以待之。主拜跪归向。
钧祈告之曰。某自叨选尚愿得一子为
嗣。唯师能致之乎。和曰。易耳。但遗我三千
疋绢。主当诞二男。钧勤重如听佛语。出绢
如所求施之。和取付修寺殿阁功德主。乃
曰。主有娠矣。吾令二天人下为公主作儿。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3c 页 T50-0833.png
所忧者公主不能并妊二子乎。为孪乳包
羞耳。吾俾其同年而前后诞之。果如其言。
岁初年末各生之矣。长曰潜耀。次曰晦明。
皆美丈夫后博涉成事焉。京邑之间传扬沸
渭。量其位地不可轻议哉。
*** 唐扬州孝感寺广陵大师传
释广陵大师者。维扬人也。不言法名。淮海
之间竞呼广陵大师也。形质寝陋性多桀黠。
真率之状与屠沽辈相类。止沙门形异耳。好
嗜酒啖肉。常衣繐裘。厚重可知。盛暑亦不
暂脱。蚤虱聚其上。侨寓孝感寺。独一室每夕
阖扉而寝。率以为常。或狂悖性发则屠犬
彘。日聚恶少斗驱。或醉卧道傍。扬民以是
恶之。贞元中有一少壮。素以力闻。尝一日
少壮与人赌博。大师大怒以手击碎博局。
少壮笑曰。騃儿何敢逆壮士耶。大师且骂而
唾其面。于是索少壮。斗击。观者围匝千数。
少壮为大师所困。迸道而逃自此人方知
有神力焉。亦于稠人广众中自负其力。往
往入阛阓间剽夺人钱帛。市人皆畏其勇
而莫敢拒。后有一耆年僧。召大师诫敕之
曰。汝胡不谨守戒法。奈何食酒肉屠犬豕。
彊抄市人钱物。又与无赖子弟斗竞。不律
仪甚。岂是僧人本事耶。一旦众所不容。执
见官吏桉法治之。何处逃隐。且深累佛法。
大师怒色对之曰。蝇蚋徒喋膻腥。尔安知
鸿鹄之志乎。然则我道非尔所知也。且我
清中混外者。岂同尔龌龊无大度乎。耆年
且不能屈后一日自外来归入室闭户。有
羞耳。吾俾其同年而前后诞之。果如其言。
岁初年末各生之矣。长曰潜耀。次曰晦明。
皆美丈夫后博涉成事焉。京邑之间传扬沸
渭。量其位地不可轻议哉。
*** 唐扬州孝感寺广陵大师传
释广陵大师者。维扬人也。不言法名。淮海
之间竞呼广陵大师也。形质寝陋性多桀黠。
真率之状与屠沽辈相类。止沙门形异耳。好
嗜酒啖肉。常衣繐裘。厚重可知。盛暑亦不
暂脱。蚤虱聚其上。侨寓孝感寺。独一室每夕
阖扉而寝。率以为常。或狂悖性发则屠犬
彘。日聚恶少斗驱。或醉卧道傍。扬民以是
恶之。贞元中有一少壮。素以力闻。尝一日
少壮与人赌博。大师大怒以手击碎博局。
少壮笑曰。騃儿何敢逆壮士耶。大师且骂而
唾其面。于是索少壮。斗击。观者围匝千数。
少壮为大师所困。迸道而逃自此人方知
有神力焉。亦于稠人广众中自负其力。往
往入阛阓间剽夺人钱帛。市人皆畏其勇
而莫敢拒。后有一耆年僧。召大师诫敕之
曰。汝胡不谨守戒法。奈何食酒肉屠犬豕。
彊抄市人钱物。又与无赖子弟斗竞。不律
仪甚。岂是僧人本事耶。一旦众所不容。执
见官吏桉法治之。何处逃隐。且深累佛法。
大师怒色对之曰。蝇蚋徒喋膻腥。尔安知
鸿鹄之志乎。然则我道非尔所知也。且我
清中混外者。岂同尔龌龊无大度乎。耆年
且不能屈后一日自外来归入室闭户。有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4a 页 T50-0834.png
于门隙觇之。见大师坐席放神光自眉
间晃朗照物洞然。观者惊报少顷寺僧奔至
瞻礼称叹。或有忏悔曾谤之者。或有弹指
赞咏之者。明日群僧伺候大师出。焚香致
礼。及开户瞑目如入禅定。已长往矣。自
此广陵人写貌供养。号之为大师焉。
*** 唐南岳山明瓒传
释明瓒者。未知氏族生缘。初游方诣嵩山。
普寂盛行禅法。瓒往从焉。然则默證寂之心
契。人罕推重。寻于衡岩闲居。众僧营作我
则晏如。纵被诋诃殊无愧耻。时目之懒瓒
也。一说伊僧差越等夷。或随众斋餐。或以
瓦釜煮土而食。云是弥陀佛应身。未知何
證验之。一云好食僧之残食。故残也(残上声呼)或
随逐之则时出言语皆契佛理。事迹难知。
天宝初至南岳寺执役。尽专一寺之上。夜
止群牛之下。曾无倦也。如是经二十年。相
国邺公李泌。避崔李之害隐南岳。而潜察
瓒所为。曰非常人也。听其中宵梵呗响彻
山谷。李公情颇知音能辩休戚。谓瓒曰。经
音悽怆而后喜悦。必谪堕之人时将去矣。候
中夜李公潜往谒焉。望席门自赞而拜瓒。
大诟仰空而唾曰。是将贼我。李愈加郑重。
唯拜而已。瓒正发牛粪火出芋啖之良久乃
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跪
捧尽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
年宰相。李拜而退。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
路极严忽中夜风雷而一峰颓下。其缘山蹬
道为大石所拦。乃以数牛縻绊而挽之。又
间晃朗照物洞然。观者惊报少顷寺僧奔至
瞻礼称叹。或有忏悔曾谤之者。或有弹指
赞咏之者。明日群僧伺候大师出。焚香致
礼。及开户瞑目如入禅定。已长往矣。自
此广陵人写貌供养。号之为大师焉。
*** 唐南岳山明瓒传
释明瓒者。未知氏族生缘。初游方诣嵩山。
普寂盛行禅法。瓒往从焉。然则默證寂之心
契。人罕推重。寻于衡岩闲居。众僧营作我
则晏如。纵被诋诃殊无愧耻。时目之懒瓒
也。一说伊僧差越等夷。或随众斋餐。或以
瓦釜煮土而食。云是弥陀佛应身。未知何
證验之。一云好食僧之残食。故残也(残上声呼)或
随逐之则时出言语皆契佛理。事迹难知。
天宝初至南岳寺执役。尽专一寺之上。夜
止群牛之下。曾无倦也。如是经二十年。相
国邺公李泌。避崔李之害隐南岳。而潜察
瓒所为。曰非常人也。听其中宵梵呗响彻
山谷。李公情颇知音能辩休戚。谓瓒曰。经
音悽怆而后喜悦。必谪堕之人时将去矣。候
中夜李公潜往谒焉。望席门自赞而拜瓒。
大诟仰空而唾曰。是将贼我。李愈加郑重。
唯拜而已。瓒正发牛粪火出芋啖之良久乃
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跪
捧尽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
年宰相。李拜而退。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
路极严忽中夜风雷而一峰颓下。其缘山蹬
道为大石所拦。乃以数牛縻绊而挽之。又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4b 页 T50-0834.png
以数百人鼓噪以推之。物力竭而石愈固。
更无他术。瓒曰。奚用如许繁为。我始去之。
众皆大笑。瓒遂履石而动。忽转盘而下。声
若震雷。山路既开。众僧礼而踊跃。一郡呼
为至圣。太守奉如神明。瓒悄然乃怀去意。
寺外虎豹忽尔成群。日有杀伤无由禁止。
瓒曰。授我一小箠为尔驱除。众曰。大石犹
可推虎豹当易制。遂与之荆梃。皆蹑后以
观之。出门见一虎衔之而去。瓒既去矣。虎
亦绝踪矣。李邺公于天宝末肃宗北巡至
灵武即位。遣使访召。会泌自嵩颖奔赴行
在所。帝喜用之俾掌枢务权逾宰相判广
平王府司马事。肃宗曰。卿为朕师友。今父子
三人资卿道义。寻为崔圆李辅国害其能。泌
惧乞游衡岳。诏许之。绝粒数年。遂见瓒
焉。后终居相位。一如瓒之悬记矣。敕谥大
明禅师。塔存岳中云。
*** 唐简州慈云寺待驾传(怀一)
释待驾。俗姓王氏。金水县人也。冲孺出家作
为诡异。其父立名待驾。当天宝末也。练行
精进时号头陀。及玄宗巡幸。果自诣府剃
䰂为僧。至是待驾得度。其言信矣。驾去
县邑二十里开径芟茅独居山顶。后成一
寺。此山绝多灵迹。初名石城。迨明皇至剑
门山。神见形迎驾。称姓李氏。敕赐与玄孙
之称。后陟武担东台远望。祥云紫气盘结
空界。问左右曰。此何处对曰。名城山。乃悟
山神扈卫之意。遂改云顶为慈云寺也。驾
后卒干此寺。又福州楞伽寺释怀一。景龙中
更无他术。瓒曰。奚用如许繁为。我始去之。
众皆大笑。瓒遂履石而动。忽转盘而下。声
若震雷。山路既开。众僧礼而踊跃。一郡呼
为至圣。太守奉如神明。瓒悄然乃怀去意。
寺外虎豹忽尔成群。日有杀伤无由禁止。
瓒曰。授我一小箠为尔驱除。众曰。大石犹
可推虎豹当易制。遂与之荆梃。皆蹑后以
观之。出门见一虎衔之而去。瓒既去矣。虎
亦绝踪矣。李邺公于天宝末肃宗北巡至
灵武即位。遣使访召。会泌自嵩颖奔赴行
在所。帝喜用之俾掌枢务权逾宰相判广
平王府司马事。肃宗曰。卿为朕师友。今父子
三人资卿道义。寻为崔圆李辅国害其能。泌
惧乞游衡岳。诏许之。绝粒数年。遂见瓒
焉。后终居相位。一如瓒之悬记矣。敕谥大
明禅师。塔存岳中云。
*** 唐简州慈云寺待驾传(怀一)
释待驾。俗姓王氏。金水县人也。冲孺出家作
为诡异。其父立名待驾。当天宝末也。练行
精进时号头陀。及玄宗巡幸。果自诣府剃
䰂为僧。至是待驾得度。其言信矣。驾去
县邑二十里开径芟茅独居山顶。后成一
寺。此山绝多灵迹。初名石城。迨明皇至剑
门山。神见形迎驾。称姓李氏。敕赐与玄孙
之称。后陟武担东台远望。祥云紫气盘结
空界。问左右曰。此何处对曰。名城山。乃悟
山神扈卫之意。遂改云顶为慈云寺也。驾
后卒干此寺。又福州楞伽寺释怀一。景龙中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4c 页 T50-0834.png
锐意于爱同寺东造精舍。相度地形无水
济用。方拱手而去。忽山禽击斗于地。一异
之命工穴。深尺馀甘泉沸涌。此后伏腊而
无加耗。寺中每有休咎。必暂减耗。候以知
之。风俗谓之灵泉焉。以永泰二年归寂。弟
子超悟奏乞代宗题寺额。上首曰智恒。次
行弼。越州刺史皇甫政为碑纪德。襄州节
度使于頔书焉。
*** 唐福州爱同寺怀道传(智恒)
释怀道。迈德高情慈忍济物。思乎达法恒
尔游方。凡遇通人卑礼求益。及还乡之
日礼佛勤劬。收举坐具获珠一颗后置于
文殊塑像额心安之。其珠圆莹且异蚌胎。又
冥然降舍利骨。寻分于南涧塔中。洎至德
二年。令弟子僧常持法华经不舍昼夜。俄
有白氎袈裟一领降于塔中。不知其来。此
盖道修练之心感于冥理也。后滑台守李邕
著碑文并书。相次智恒继居法华院。即怀一
弟子也。道行与师相埒。卒后礼部侍郎刘太
真作碑颂。褚长文书。次有超悟行弼。皆名
望相齐化于闽俗。无不重焉。
*** 唐升州庄严寺惠忠传(圆寂)
释惠忠。俗姓王。润州上元人也。初在母孕。
忽遇异僧谓曰。所生贵子当为天人矣。诞
育已来不食荤腥。有异常童。禀性敦厚。年
二十三以经业见度。即神龙元年也。遂配
庄严寺。志节高简为时辈所推。闻牛头山
威禅师。袭达磨踪得佛法印。遂造山礼谒。
威见忠乃曰。山主来矣。因为说法顿悟上
济用。方拱手而去。忽山禽击斗于地。一异
之命工穴。深尺馀甘泉沸涌。此后伏腊而
无加耗。寺中每有休咎。必暂减耗。候以知
之。风俗谓之灵泉焉。以永泰二年归寂。弟
子超悟奏乞代宗题寺额。上首曰智恒。次
行弼。越州刺史皇甫政为碑纪德。襄州节
度使于頔书焉。
*** 唐福州爱同寺怀道传(智恒)
释怀道。迈德高情慈忍济物。思乎达法恒
尔游方。凡遇通人卑礼求益。及还乡之
日礼佛勤劬。收举坐具获珠一颗后置于
文殊塑像额心安之。其珠圆莹且异蚌胎。又
冥然降舍利骨。寻分于南涧塔中。洎至德
二年。令弟子僧常持法华经不舍昼夜。俄
有白氎袈裟一领降于塔中。不知其来。此
盖道修练之心感于冥理也。后滑台守李邕
著碑文并书。相次智恒继居法华院。即怀一
弟子也。道行与师相埒。卒后礼部侍郎刘太
真作碑颂。褚长文书。次有超悟行弼。皆名
望相齐化于闽俗。无不重焉。
*** 唐升州庄严寺惠忠传(圆寂)
释惠忠。俗姓王。润州上元人也。初在母孕。
忽遇异僧谓曰。所生贵子当为天人矣。诞
育已来不食荤腥。有异常童。禀性敦厚。年
二十三以经业见度。即神龙元年也。遂配
庄严寺。志节高简为时辈所推。闻牛头山
威禅师。袭达磨踪得佛法印。遂造山礼谒。
威见忠乃曰。山主来矣。因为说法顿悟上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5a 页 T50-0835.png
乘。威既得人如老氏之逢尹喜。乃命入室
付法传灯。并委山门之事。遂出廛聚。忠即
继踵兹峰夙夜精励。常头陀山泽。饮泉藉
草一食延时。每用一铛。众味同煮。用毕悬
于树杪。方复绳。床晏坐终日如杌。衣不易
时寒暑一纳。积四十年。遂彰灵应非一。州
牧明贤频诣山礼谒。再请至郡施化道俗。
天宝初年始出止庄严。忠以为梁朝旧寺庄
严最盛。今已岁古凋残。兴怀修葺。遂于殿
东拟创法堂。先有古木鹊巢其顶。工人将
欲伐之。忠曰。且止待鹊移去始当伐之。
因至树祝曰。此地造堂当速移去。言毕其
鹊竞衔柴迁寓他树合郭道俗观者如堵。
莫不叹异。又立基未定忽有二神人为
上其处。因乃定焉。虽汲引无废神旷不
挠。四方之侣相依日至。以大历三年。山门
石室前有忠挂衣藤。是岁盛夏忽然枯悴。灵
芝仙菌且不复生。至九月忠演法高座。无
故水出绕座而转。至四年六月十五日集
众布萨。至晚乃命侍者剃发浴躯。是夜瑞
云覆刹天乐闻空。十六朝怡然坐化。时风雨
震荡树木摧折。和州延祚寺僧徒。其夕咸见
白虹直东西贯于山中。鸟兽哀鸣林壑岩
间。哭声数日方止。岳牧韦公损闻而哀怆。遣
使赠赙。并令上元令刘君备威仪送归山。
于时炎蒸。至七月七天降雨绝凉。八日神
柩出纤尘不飞。又有群鹤徘徊舆上。送至
山门。瘗后数日坟内放光照于山林。五年
春依外国法茶毗。获舍利不可胜计。圆细
付法传灯。并委山门之事。遂出廛聚。忠即
继踵兹峰夙夜精励。常头陀山泽。饮泉藉
草一食延时。每用一铛。众味同煮。用毕悬
于树杪。方复绳。床晏坐终日如杌。衣不易
时寒暑一纳。积四十年。遂彰灵应非一。州
牧明贤频诣山礼谒。再请至郡施化道俗。
天宝初年始出止庄严。忠以为梁朝旧寺庄
严最盛。今已岁古凋残。兴怀修葺。遂于殿
东拟创法堂。先有古木鹊巢其顶。工人将
欲伐之。忠曰。且止待鹊移去始当伐之。
因至树祝曰。此地造堂当速移去。言毕其
鹊竞衔柴迁寓他树合郭道俗观者如堵。
莫不叹异。又立基未定忽有二神人为
上其处。因乃定焉。虽汲引无废神旷不
挠。四方之侣相依日至。以大历三年。山门
石室前有忠挂衣藤。是岁盛夏忽然枯悴。灵
芝仙菌且不复生。至九月忠演法高座。无
故水出绕座而转。至四年六月十五日集
众布萨。至晚乃命侍者剃发浴躯。是夜瑞
云覆刹天乐闻空。十六朝怡然坐化。时风雨
震荡树木摧折。和州延祚寺僧徒。其夕咸见
白虹直东西贯于山中。鸟兽哀鸣林壑岩
间。哭声数日方止。岳牧韦公损闻而哀怆。遣
使赠赙。并令上元令刘君备威仪送归山。
于时炎蒸。至七月七天降雨绝凉。八日神
柩出纤尘不飞。又有群鹤徘徊舆上。送至
山门。瘗后数日坟内放光照于山林。五年
春依外国法茶毗。获舍利不可胜计。圆细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5b 页 T50-0835.png
如珠光彩莹彻。远近道俗有恨无所剋获。
咸于焚身处煨烬中至求。凡百千人。皆得
舍利。故知法身圆应感物无穷。圣力潜通光
腾千古。门人起木塔。春秋八十七矣。身逾
七尺。霜眉径寸仪容殊伟燕𪁟龙腮神气孤。
拔。色如金聚。含光玉润若梵僧。所居帐帏
弗张蚊蚋不犯。曾居兰若幽栖松竹深邃。
尝有虎鹿并各产子驯绕入室曾无惧色。
开元二十七年上元令。长孙遂初脱略异闻。
躬造山询验。及到山半猛虎当路瓟吼。遂
乃惊怖莫知所为。忠闻出林晓喻。虎因
寝声伏于林中。遂恐慑合掌礼谢而回。忠又
向吴郡具戒院中。有凌霄藤盛夏萎悴。人拟
伐之。威大师曰。勿剪惠忠还日其藤更生。
人不之信。及秋忠还其藤重茂矣。又昔有
供僧谷仓在庄。夜有张盗来窃之。虎乃吼
唤逐之。盗弃负器而逃。其类夥多良难骤
述。忠著见性序及行路难。精旨妙密盛行
干世。又邺中释圆寂。氏族生地俱不可寻。
初从嵩山见老安禅师。道契相符莫测涯
岸。以高宗咸亨二年生计终岁。已一百有
奇年矣。襄州节度使严绶倾心供养。亦号无
生和尚焉。
*** 唐洛京天宫寺惠秀传
释惠秀。俗姓李氏。今东京陈留人也。出离尘
垢慕尚逍遥。初以戒律饰躬。后以禅定
为务。于荆郢之地参问祖师。既了安然。回
依洛邑天宫寺也。属则天频幸神都。而秀
道声闻于后听。屡诏入礼重。其于悬记未然
咸于焚身处煨烬中至求。凡百千人。皆得
舍利。故知法身圆应感物无穷。圣力潜通光
腾千古。门人起木塔。春秋八十七矣。身逾
七尺。霜眉径寸仪容殊伟燕𪁟龙腮神气孤。
拔。色如金聚。含光玉润若梵僧。所居帐帏
弗张蚊蚋不犯。曾居兰若幽栖松竹深邃。
尝有虎鹿并各产子驯绕入室曾无惧色。
开元二十七年上元令。长孙遂初脱略异闻。
躬造山询验。及到山半猛虎当路瓟吼。遂
乃惊怖莫知所为。忠闻出林晓喻。虎因
寝声伏于林中。遂恐慑合掌礼谢而回。忠又
向吴郡具戒院中。有凌霄藤盛夏萎悴。人拟
伐之。威大师曰。勿剪惠忠还日其藤更生。
人不之信。及秋忠还其藤重茂矣。又昔有
供僧谷仓在庄。夜有张盗来窃之。虎乃吼
唤逐之。盗弃负器而逃。其类夥多良难骤
述。忠著见性序及行路难。精旨妙密盛行
干世。又邺中释圆寂。氏族生地俱不可寻。
初从嵩山见老安禅师。道契相符莫测涯
岸。以高宗咸亨二年生计终岁。已一百有
奇年矣。襄州节度使严绶倾心供养。亦号无
生和尚焉。
*** 唐洛京天宫寺惠秀传
释惠秀。俗姓李氏。今东京陈留人也。出离尘
垢慕尚逍遥。初以戒律饰躬。后以禅定
为务。于荆郢之地参问祖师。既了安然。回
依洛邑天宫寺也。属则天频幸神都。而秀
道声闻于后听。屡诏入礼重。其于悬记未然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5c 页 T50-0835.png
事合同符契。长安中往资圣寺。唱道化人
翕然归向。忽诫禅院弟子令灭灯烛。有白
秀曰。长明灯可留。亦令灭之。因说火灾难
测不可不备云尝有寺家不备火烛。佛
殿被焚。又有一寺钟楼遭爇。又有一寺经
藏煨烬。殊可痛惜。时众不喻其旨。至夜遗
火佛殿钟楼经藏三所悉成灰炭。方知秀预
知垂警。又玄宗在潞邸时。曾与诸王俱诣
问法。从容留施一笛。玄宗出去。秀召弟子
曰。谨掌此笛。后有要时当献上也。及受
睿宗传禅。弟子达磨等方悟其言。取笛以
进。帝悦先知回赐丰厚。秀偶示微疾。告诫
门人。奄然归寂。享年一百岁。燕国公张说素
所归心送瘗龙门山。道俗数千人奔会悲悼
焉。
*** 唐成都郫县法定寺惟忠传
释惟忠。少孺为僧励精自行。在乎群等莫
不宗焉。出家法定寺。本是后汉永平中佛
法始流中国。便有置德净伽蓝。神光屡现。
至宋释惠持。自庐阜辞远公法兄誓化岷
蜀。属谯纵不道。令数辈操刃欲屠持。持乃
弹指其众惊奔僵仆。隋开皇四年改名法
定焉。寺有弥勒圣像。唐武德中忽有枯查
沿江而至。夜发光明。因雕作像首。贞观中
窦轨为长吏剑门。佛首光见引达于府。窦
公令人迎取。数百人亦不能胜。乃令祝之
任欲何往遂言。可就法定否。乃一人能举。
窦遂造佛身。长史高士廉盖殿以安之。后
有僧汎爱树其浮图。而获一巨蟹。身足二
翕然归向。忽诫禅院弟子令灭灯烛。有白
秀曰。长明灯可留。亦令灭之。因说火灾难
测不可不备云尝有寺家不备火烛。佛
殿被焚。又有一寺钟楼遭爇。又有一寺经
藏煨烬。殊可痛惜。时众不喻其旨。至夜遗
火佛殿钟楼经藏三所悉成灰炭。方知秀预
知垂警。又玄宗在潞邸时。曾与诸王俱诣
问法。从容留施一笛。玄宗出去。秀召弟子
曰。谨掌此笛。后有要时当献上也。及受
睿宗传禅。弟子达磨等方悟其言。取笛以
进。帝悦先知回赐丰厚。秀偶示微疾。告诫
门人。奄然归寂。享年一百岁。燕国公张说素
所归心送瘗龙门山。道俗数千人奔会悲悼
焉。
*** 唐成都郫县法定寺惟忠传
释惟忠。少孺为僧励精自行。在乎群等莫
不宗焉。出家法定寺。本是后汉永平中佛
法始流中国。便有置德净伽蓝。神光屡现。
至宋释惠持。自庐阜辞远公法兄誓化岷
蜀。属谯纵不道。令数辈操刃欲屠持。持乃
弹指其众惊奔僵仆。隋开皇四年改名法
定焉。寺有弥勒圣像。唐武德中忽有枯查
沿江而至。夜发光明。因雕作像首。贞观中
窦轨为长吏剑门。佛首光见引达于府。窦
公令人迎取。数百人亦不能胜。乃令祝之
任欲何往遂言。可就法定否。乃一人能举。
窦遂造佛身。长史高士廉盖殿以安之。后
有僧汎爱树其浮图。而获一巨蟹。身足二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6a 页 T50-0836.png
尺馀。是塔颇多灵异。人或将酒肉乘醉诣
圣佛前。立见灾祸矣。忠于天宝中于寺愈
加精苦。无何塔为霆震拔其塔心柱出
外。忽有小木承代之意。众咸怪之。罔测厥
由。忠乃叩搕于圣弥勒像。告诉天龙合加
畏重。何辄震击夺塔心柱邪。是知庶女叫而
雷击景公台。诚有所感。一日迅雷烈风。还
同前震。覆睹之乃龙神送旧柱安置如故。
当其易柱阴云四合。有四神人以身扶翼。
立与塔齐。忠之感物也若此。会昌坼寺之
前。舍利七粒出相轮上。白光满空向西飞
去蜀。皆所自睹。将倒之时。赤光见于半天
焉。又此寺有大枣树。将毁寺之年其树枯
瘁。及大中再置其枣重乐也。忠后终寺。
系曰。教法兴替得非数乎。数算已定晷刻弗
移。如其会昌之前舍利预飞枣树先瘁。是。
知。当替数之彊。兴数必弱。兴不胜其替矣
大中之兴。替不胜其兴矣。若不为四相之
迁。非系兴替之数也。教法是有为之法。讵
免迁流者乎。吁。
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圣佛前。立见灾祸矣。忠于天宝中于寺愈
加精苦。无何塔为霆震拔其塔心柱出
外。忽有小木承代之意。众咸怪之。罔测厥
由。忠乃叩搕于圣弥勒像。告诉天龙合加
畏重。何辄震击夺塔心柱邪。是知庶女叫而
雷击景公台。诚有所感。一日迅雷烈风。还
同前震。覆睹之乃龙神送旧柱安置如故。
当其易柱阴云四合。有四神人以身扶翼。
立与塔齐。忠之感物也若此。会昌坼寺之
前。舍利七粒出相轮上。白光满空向西飞
去蜀。皆所自睹。将倒之时。赤光见于半天
焉。又此寺有大枣树。将毁寺之年其树枯
瘁。及大中再置其枣重乐也。忠后终寺。
系曰。教法兴替得非数乎。数算已定晷刻弗
移。如其会昌之前舍利预飞枣树先瘁。是。
知。当替数之彊。兴数必弱。兴不胜其替矣
大中之兴。替不胜其兴矣。若不为四相之
迁。非系兴替之数也。教法是有为之法。讵
免迁流者乎。吁。
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 第 836b 页 T50-083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