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54a 页


宋高僧传卷第八

宋左街天寿寺通慧大师
赐紫沙门赞宁等奉 敕撰

**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 唐蕲州东山弘忍传

释弘忍。姓周氏。家寓淮左浔阳。一云黄梅人
也。王父暨考。皆干名不利。贲于丘园。其母
始娠。移月而光照庭室。终夕若昼。其生也
灼烁如初异香袭人。举家欣骇。迨能言辞
气与邻儿弗类。既成童丱绝其游弄。厥父
偏爱因令诵书。无记应阻其宿熏。真心早
萌其成现。一旦出明徙倚间如有所待。时
东山信禅师邂逅至焉。问之曰。何姓名乎。对
问朗畅区别有归。理逐言分。声随响答。信师
熟视之。叹曰。此非凡童也。具体占之。止
阙七大人之相不及佛矣。苟预法流二十
年。后必大作佛事胜任荷寄。乃遣人随其
归舍。具告所亲喻之出家。父母欣然乃曰。
禅师佛法大龙光被远迩。缁门俊秀归者如
云。岂伊小騃那堪击训。若垂虚受因无留
吝。时年七岁也。至双峰习乎僧业不逭艰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54b 页 T50-0754.png
辛。夜则敛容而坐。恬澹自居。洎受形俱戒
检精厉。信每以顿渐之旨日省月试之。忍闻
言察理触事忘情。哑正受尘渴方饮水
如也。信知其可教。悉以其道授之。复命
建浮图。功毕密付法衣以为质要。将知龁
雪山之肥腻构作醍醐餐海底之金刚栖
倾巨树。拥纳之侣麇至蝉联。商人不入于化
城。贫女大开于宝藏。入其趣者号东山法
门欤。以高宗上元二年十月二十三日告
灭。报龄七十有四。是日氛雾冥暗山石崩
圯。门弟子神秀等奉瘗全身于东山之冈也。
初忍于咸享初。命二三禅子各言其志。神
秀先出偈。惠能和焉。乃以法服付慧能。受
衣化于韶阳。神秀传法荆门洛下。南北之
宗自兹始矣。又信禅师尝于九江遥望双
峰。见紫云如盖下有白气横开六岐。信谓
忍曰。汝知之乎。曰师之法旁出一枝相
踵六世。信甚然之。及法融化金陵牛头山。
贻厥孙谋至于慧忠。凡六人号牛头六祖。
此则四祖法又分枝矣。然融望忍则庶孽耳。
安可匹嫡乎。开元中太子文学闾丘均为塔
碑焉。代宗敕谥大满禅师。塔曰法雨也。蕲
春自唐季割属偏[襾/(革*月)]。暨开宝乙亥岁王师
平江南之前。忍肉身堕泪如血珠焉。僧徒
不测。乃李氏国亡之应也。今每岁孟冬州人
邻邑奔集作忌斋。犹成繁盛矣。其讳日将
近。必雨雾阴惨。不然霰雪交霏。至日则晴
朗焉。

*** 唐韶州今南华寺慧能传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54c 页 T50-0754.png

释慧能。姓卢氏。南海新兴人也。其本世居范
阳。厥考讳行瑫。武德中流亭新州百姓。终于
贬所。略述家系。避卢亭岛夷之不敏也。贞
观十二年戊戌岁生能也。纯淑迂怀惠性间
出。虽蛮风䝤俗渍染不深。而诡行么形驳
维难测。父既少失母且寡居。家亦屡空业无
腴产。能负薪矣日售荷担。偶闻[邱-丘+(厂@墨)]肆间诵
金刚般若经。能凝神属垣迟迟不去。问曰。
谁边受学此经。曰从蕲州黄梅冯茂山忍禅
师劝持此法。云即得见性成佛也。能闻是
说若渴夫之饮寒浆也。忙归备所须留奉
亲老。咸亨中往韶阳遇刘志略。略有姑无
尽藏恒读涅槃经。能听之即为尼辨析中
义。怪能不识文字。乃曰。诸佛理论若取文
字非佛意也。尼深叹服。号为行者。有劝
于宝林古寺修道。自谓己曰。本誓求师而
贪住寺。取乎道也何异却行归舍乎。明日
遂行至乐昌县西石窟。依附智远禅师侍座
谈玄。远曰。行者迨非凡常之见龙。吾不知
吾不知之甚矣。劝往蕲春五祖所印證去。
吾终于下风请教也。未几造焉。忍师睹能
气貌不扬。试之曰。汝从何至。对曰。岭表来
参礼。唯求作佛。忍曰。岭南人无佛性能曰。
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曰汝作何功德。曰
愿竭力抱石而舂供众而已。如是劳乎井
臼。率净人而在先。了彼死生与涅槃而平
等。忍虽均养心何辨知。俾秀唱予致能和
汝。偈辞在壁见解分岐。揭厉不同浅深斯
别。忍密以法衣寄托曰。古我先师转相付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55a 页 T50-0755.png
授。岂徒尔哉。呜呼后世受吾衣者。命若悬
丝小子识之。能计回生地。隐于四会怀集
之间。渐露锋颖。就南海印宗法师涅槃盛
集论风幡之语。印宗辞屈而神伏。乃为其
削椎髻于法性寺智光律师边受满分戒。
所登之坛即南宋朝求那跋摩三藏之所筑
也。跋摩已登果位。悬记云。后当有肉身菩
萨于斯受戒。又梁末真谛三藏于坛之畔
手植菩提树。谓众曰。种此后一百二十年
有开士。于其下说无上乘度无量众。至
是能爰宅于兹。果于树阴开东山法门。皆
符前谶也。上元中正演畅宗风惨然不悦。
大众问曰。胡无情绪耶。曰迁流不息生灭
无常。吾师今归寂矣。凶赴至而信。乃移住宝
林寺焉。时刺史韦据命出大梵寺。苦辞入
双峰曹侯溪矣。大龙倏起飞雨泽以均施。
品物攸滋逐根荄而受益。五纳之客拥塞
于门。四部之宾围绕其座。时宣秘偈或举
契经。一切普熏咸闻象藏。一时登富悉握蛇
珠。皆由径途尽归圆极。所以天下言禅
道者。以曹溪为口实矣。洎乎九重下听
万里悬心。思布露而奉迎。欲归依而适愿。
武太后孝和皇帝。咸降玺书。诏赴京阙。盖
神秀禅师之奏举也。续遣中官薛简往诏。
复谢病不起。子牟之心敢忘凤阙。远公之
足不过虎溪。固以此辞。非邀君也。遂赐
摩纳袈裟一缘钵一口编珠。织成经巾绿质
红晕花绵巾绢五百匹充供养云。又舍新
兴旧宅为国恩寺焉。神龙三年敕韶州可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55b 页 T50-0755.png
修能所居寺佛殿并方丈。务从严饰。赐改
额曰法泉也。延和元年七月命弟子于国
恩寺建浮图一所。促令速就。以先天二年
八月三日俄然示疾。异香满室白虹属地。
饭食讫沐浴更衣弹指不绝。气微目瞑全身
永谢。尔时山石倾堕川源息枯。鸟连韵以哀
啼。猿断肠而叫咽。或唱言曰。世间眼灭吾畴
依乎。春秋七十六矣。以其年十一月迁座
于曹溪之原也。弟子神会若颜子之于孔门
也。勤勤付嘱语在会传。会于洛阳荷泽寺
崇树能之真堂。兵部侍郎宋鼎为碑焉。会
序宗脉。从如来下西域诸祖外震旦凡六
祖。尽图缋其影。太尉房琯作六叶图序。又
以能端形不散如入禅定。后加漆布矣。复
次蜀僧方辩。塑小样真肖同畴昔。能曾言。
吾灭后有善心男子必取吾元。汝曹勿怪。
或忆是言加铁环缠颈焉。开元十一年。果
有汝州人受新罗客购潜施刃其元。欲函
归海东供养。有闻击铁声而擒之。其塔
下葆藏屈眴布郁多罗僧。其色青黑碧缣复
袷。非人间所有物也。屡经盗去。迷倒却行
而还褫之。至德中神会遣弟子进平送牙
痒和一柄。朝达名公所重有若宋之问。谒
能著长篇有若张燕公说。寄香十斤并诗。
附武平一至。诗云。大师捐世去。空留法身
在。愿寄无碍香。随心到南海。武公因门人
怀让铸巨钟。为撰铭赞。宋之问书。次广州
节度宋璟来礼其塔。问弟子令韬无生法忍
义。宋公闻法欢喜。向塔乞示徵祥。须臾微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55c 页 T50-0755.png
风渐起。异香裛人。阴雨霏霏。只周一寺耳
稍多奇瑞逭繁不录。后肃宗下诏能弟子
令韬。韬称疾不赴。遣明象赍传法衣钵。进
呈毕给还。宪宗皇帝追谥曰大鉴。塔曰元和
正真也。迨夫唐季刘氏称制番禺。每遇上
元烧灯。迎真身入城为民祈福。大宋平
南海后。韶州盗周思琼叛换。尽焚其寺塔
将延燎。平时肉身非数夫莫举。烟熛向逼
二僧对舁。轻如夹纻像焉。太平兴国三年今
上敕重建塔。改为南华寺矣。

系曰。五祖自何而识一介白衣便付衣耶。
通曰。一言知心更无疑贰。况复记心轮间
如指之掌。忍师施一味法何以在家受衣
钵乎。秀师则否。通曰。是法宁选缁白。得者
则传。周封诸侯乃分分器。同姓异姓别也。
以祖师甄别精粗以衣为信。譬如三力士
射坚洛叉。一摩健那射则中而不破。二钵罗
塞建提破而不度。三那罗延箭度而复穿馀
物也。非坚洛叉有强弱。但由射势力不同
耳。南能可谓那罗延射而获赏焉。信衣至
能不传。莫同夏禹之家天下乎。通曰。忍
言。受传衣者命若悬丝。如是忍之意也。又
会也禀祖法则有馀。行化行则不足。故
后致均部之流。方验能师之先觉。不传无
私吝之咎矣。故曰。知人则哲也。吁。

*** 唐荆州当阳山度门寺神秀传

释神秀。俗姓李氏。今东京尉氏人也。少览
经史博综多闻。既而奋志出尘剃染受法。
后遇蕲州双峰东山寺五祖忍师。以坐禅为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56a 页 T50-0756.png
务。乃叹伏曰。此真吾师也。决心苦节以樵
汲自役而求其道。昔魏末有天竺沙门达磨
者。得禅宗妙法。自释迦佛相传授。以衣钵
为记。世相传付。航海而来。梁武帝问以有
为之事。达磨贵传径门心要。机教相乖若
水投石。乃之魏隐于嵩丘少林寺。寻卒。
其年魏使宋云于葱岭见之。门徒发其冢。
但有衣履而已。以法付慧可。可付粲。粲
付道信。信付忍。忍与信俱住东山。故谓其
法为东山法门。秀既事忍。忍默识之。深加
器重。谓人曰。吾度人多矣。至于悬解圆照
无先汝者。忍于上元中卒。秀乃往江陵当
阳山居焉。四海缁徒向风而靡。道誉馨香普
蒙熏灼。则天太后闻之召赴都。肩舆上殿
亲加跪礼。内道场丰其供施。时时问道。敕
于昔住山置度门寺以旌其德。时王公已
下京邑士庶兢至礼谒。望尘拜伏日有万计。
洎中宗孝和帝即位。尤加宠重。中书令张
说尝问法执弟子礼。退谓人曰。禅师身长
八尺。厖眉秀目威德巍巍。王霸之器也。初
秀同学能禅师与之德行相埒。互得发扬无
私于道也。尝奏天后请追能赴都。能恳
而固辞。秀又自作尺牍序帝意徵之。终不
能起。谓使者曰。吾形不扬。北土之人见
斯短陋或不重法。又先师记吾以岭南有
缘。且不可违也。了不度大庾岭而终。天
下散传其道。谓秀宗为北。能宗为南南北
二宗名从此起。秀以神龙二年卒。士庶皆
来送葬。诏赐谥曰大通禅师。又于相王旧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56b 页 T50-0756.png
邸造报恩寺。岐王范燕国公张说。徵士卢鸿
各为碑诔。服师丧者名士达官不可胜纪。
门人普寂义福并为朝野所重。盖宗先师
之道也。

系曰。夫甘苦相倾气味殊致。甘不胜苦则纯
苦乘时。苦不胜甘则纯甘用事。如是则为
药治病。偏重必离也。昔者达磨没而微言
绝。五祖丧而大义乖。秀也拂拭以明心。能也
俱非而唱道。及乎流化北方。尚修练之勤。
从是分岐南。服兴顿门之说。由兹荷泽行
于中土。以顿门隔修练之烦。未移磐石。
将弦促象韦之者。空费躁心。致令各亲其
亲同党其党。故有卢奕之弹奏神会之徙
迁。伊盖施疗专其一味之咎也。遂见甘苦
相倾之验矣。理病未效乖竞先成。秖宜为
法重人。何至因人损法。二弟子濯击师足。
洗垢未遑折胫斯见。其是之喻欤。

*** 唐袁州蒙山慧明传

释慧明。姓陈氏。鄱阳人也。本陈宣帝之孙。国
亡散为编氓矣。明少出家于永昌寺。怀道
颇切扣双峰之法。高宗之世依忍禅师法席。
极意研寻。初无證悟若丧家之犬焉。忽闻
五祖密付衣钵与卢居士。率同意数十许
人。蹑迹急追至大庾岭。明最先见。馀辈未
及。能祖见已便掷袈裟。明曰。我来为法非
望衣钵也。时能祖便于岭首一向指订。明
皆洞达悲喜交至。问能曰。某宜何往。能记
之曰。遇蒙当居。逢袁可止。明再拜而去。
便更其名。以旧云道明也。下岭绐诸僧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56c 页 T50-0756.png
曰向陟崔嵬远望杳无踪迹。僧即退转。一
说居士掷衣钵于磐石曰。此衣为信。岂可
力争耶。任君拈去。明遂手掀如负钧石
而无举分。拱立舍旃。则咸享四年也。以
明未舍家曾署诸卫。故有将军之号矣。宜
春太守秦琢奏谥号焉。

*** 唐洛京荷泽寺神会传

释神会。姓高。襄阳人也。年方幼学厥性惇明。
从师传授五经。克通幽赜。次寻庄老灵府
廓然。览后汉书知浮图之说。由是于释教
留神。乃无仕进之意。辞亲投本府国昌寺
颢元法师下出家。其讽诵群经易同反掌。
全大律仪匪贪讲贯。闻岭表曹侯溪慧能
禅师盛扬法道学者骏奔。乃敩善财南方参
问。裂裳裹足。以千里为跬步之间耳。及
见能问会曰。从何所来。答曰。无所从来。
能曰。汝不归去。答曰。一无所归。能曰。汝太
茫茫。答曰。身缘在路。能曰。由自未到。答
曰。今已得到且无滞留。居曹溪数载。后遍
寻名迹。开元八年敕配住南阳龙兴寺。续
于洛阳大行禅法声彩发挥。先是两京之
间皆宗神秀。若不淰之鱼鲔附沼龙也。从
见会明心六祖之风。荡其渐修之道矣。
南北二宗时始判焉。致普寂之门盈而后虚。
天宝中御史卢弈阿比于寂。诬奏会聚徒疑
萌不利。玄宗召赴京。时驾幸昭应。汤池得
对言理允惬。敕移往均部。二年敕徙荆州
开元寺般若院住焉。十四年范阳安禄山举
兵内向。两京版荡驾幸巴蜀。副元帅郭子仪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57a 页 T50-0757.png
率兵平殄。然于飞挽索然。用右仆射裴冕
权计。大府各置戒坛度僧。僧税缗谓之香
水钱。聚是以助军须。初洛都先陷。会越在
草莽。时卢弈为贼所戮。群议乃请会主其
坛度。于时寺宇宫观鞠为灰烬。乃权创一
院悉资苦盖。而中筑方坛。所获财帛顿
支军费。代宗郭子仪收复两京。会之济用颇
有力焉。肃宗皇帝诏入内供养。敕将作大
匠并功齐力。为造禅宇于荷泽寺中是也。
会之敷演显发能祖之宗风。使秀之门寂寞
矣。上元元年嘱别门人。避座望空顶礼归
方丈。其夜示灭。受生九十三岁矣。即建午月
十三日也。迁塔于洛阳宝应寺。敕谥大师
曰真宗。塔号般若焉。

系曰。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
宜者。贵其渐也。会师自南徂北行曹溪之
法。洛中弥盛如能不自异。外护已成则可
矣。况乎旁无力轮人之多僻。欲无放逐其
可得乎。或曰。其过不多何遽是乎。通曰。犯
时之忌罪不在大。失其所适过不在深。后
之观此急知时事欤。是以佛万劫学化行
者。知化行难耳。无令固己而损法。慎之
哉。

*** 唐润州竹林寺昙璀传

释昙璀。俗姓顾氏。吴郡人也。肇国著姓其来
弥光。丞相有佐命之勋。尚书有挺济之誉。衣
冠鼎胄。太岳峻岱峰之高。令问徽猷。江汉为
南国之纪。星象降精灵祇效祉。德备胎教
香符梦徵。玄圭应上圣之祥。神宝蓄河汾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57b 页 T50-0757.png
之气。特受异准生而不凡。襁褓之日而童
蒙来求。佩觿之时而忘身殉道。和敏而纯
素。温恭而克明。神器夙昭清风渐扇。遂勉节
出尘栖心物表。金经秘藏一日万言。不逾
岁叙而大经淹通。遂于晚年缅怀宗匠。始
事牛头山融大师。融醇懿瑰雄。东夏之达磨
欤。梵幢宝柱大海津。梁目以上根。乃诲之。
曰色声为无生之鸩毒。受想是至人之坑阱。
致远多泥。子不务乎。璀默而审之。直辔独
上餐甘露味饮蒲萄浆。犹金翅不食异
类帝释无共鬼居。乃晦迹钟山断其漏习。
养金刚定趣大能位。纳衣空林多历年所。
时淮南导首广陵觉禅师。江左名德建业如
法师。咸杖锡方来降心义体。握珠怀宝虚
往实归。则天皇母临朝龚行佛事。高其道
业周勤诏书。时栖霞约法师梵门之秀杰。躬
以敦劝朝天抗诏。皇明恐未然也。璀曰。岐
伯辞帝舜之师。干木谢文侯之命。玄畅以
善论而抗宋主。惠远不下山而傲齐后。彼
何人哉。由是遁北[阜-十+拱]。踰东冈。考槃云冥。
后止于竹林之隩。葺宇簋缶而告老焉。既
而绍列圣之鸿徽。继前贤之能事。翼亮皇
梵保宁天人。俄端然入定七日而灭。春秋
六十二。是岁天授三年二月六日也。翌日依
天竺法火化遗骸。收灰建塔。士庶含酸悉
皆号恸。门弟子僧感僧頵等。刻石纪事奉
全师礼。正议大夫使持节润州刺史汝南郡
升。向风遐想悦而久之。褒德尚贤赞成厥
美焉。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57c 页 T50-0757.png

*** 唐金陵延祚寺法持传

释法持。俗姓张氏。润州江宁人也。仪貌邕肃
肤体至润。幼而弃俗长事明师。天机内发识
浪外澄。年十三闻黄梅忍大师。特往礼谒。
蒙示法要。领解幽玄。后归青山重事方禅
师。更明宗极。命其入室传灯继明。绍迹
山门大宣道化。方既出山凡是学众咸悉
从其咨禀心要。声价腾远海内闻知。数年之
中四部依慕。时黄梅谢缘去世。谓弟子玄
赜曰。后传吾法者可有十人。金陵法持即
其一也。是知两处禅宗重代相袭。后以
法眼付门人智威。长安二年九月五日终于
寺。遗嘱令露骸松下饲诸禽兽。令得
饮食血肉者发菩提心。其日空中有神幡
数首。从西而来绕山数转。众人咸见。先居
幽栖故院竹林变白。报龄六十有八矣。

*** 唐越州云门寺道亮传

释道亮。姓朱氏。越州人也。厥考前刺会稽
郡。亮年八岁。出家极通经业。受具后学河
中三论。复讲涅槃经。寻入深谷破衣覆形
蔬食资命。不交俗务直守童真。神龙元年
孝和皇帝诏亮与法席宗师十人。入长乐大
内坐夏安居。时帝命受菩萨戒。睿宗及妃后
送异锦衾毡席。二年诏于西园问道。朝廷
钦贵。大都督李孝逸工部尚书张锡国子监
周业崔融秘书监贺知章睦州刺史康诜。同
心慕仰请问禅心。多结师资或传香火。卒
年八十二。门人慧远等建塔。万齐融为铭纪
述。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58a 页 T50-0758.png

*** 唐荆州碧涧寺道俊传

释道俊。江陵人也。住枝江碧涧精舍。修东
山无生法门。即信忍二祖号其所化之法也。
勤洁苦行迹不出寺经四十馀载。室迩人远
莫敢请谒者。唯事杜默。如是声闻于天。天
后中宗二朝崇重高行之僧。俊同恒景应
诏入内供养。至景龙中求还故乡。帝赐
御制诗。并奘景同归枝江。卒于本寺焉。

*** 唐温州龙兴寺玄觉传

释玄觉。字明道。俗姓戴氏。汉末祖侃公第五
燕公九代孙。讳烈。渡江乃为永嘉人也。总
角出家龆年剃发。心源本净智印全文。测不
可思解甚深义。我与无我恒常固知。空与
不空具足皆见。既离四病亦服三衣。德水
沐其身。所以清净。良药治其眼。所以光明。
兄宣法师者。亦名僧也。并犹子二人并预缁
伍觉本住龙兴寺。一门归信连影精勤定
根确乎不移。疑树忽焉自坏都捐我相不
污客尘睹其寺旁别有胜境。遂于岩下自
构禅庵。沧海荡其胸。青山拱其背。蓬莱仙
客岁月往还。华盖烟云晨昏交集。粤若功德
成就佛宝郁兴。神钟震来妙屋化出。觉居其
间也。丝不以衣耕不以食。岂伊庄子大布
为裳。自有阿难甘露作饭。觉以独学孤陋
三人有师。与东阳策禅师肩随游方询道。
谒韶阳能禅师而得旨焉。或曰。觉振锡绕
庵答对。语在别录。至若神秀门庭遐征问
法。然终得心于曹溪耳。既决所疑能留一
宿。号曰一宿觉。犹半遍清也。以先天二年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58b 页 T50-0758.png
十月十七日。于龙兴别院端坐入定。怡然不
动僧侣悲号。以其年十一月十三日殡于
西山之阳。春秋四十九。初觉未亡前禁足于
西岩。望所住寺喟然叹曰。人物骈阗花舆蓊
蔚。何用之为。其门人吴兴兴师新罗国宣师。
数人同闻皆莫测之。寻而述之曰。昔有一
禅师将诸弟子游赏之次。远望一山忽而
唱曰。人物多矣。弟子亦不测。后匪久此师
舍寿。殡所望地也。西山去寺里有馀程。送
殡繁拥人物沸腾。其感动也若此。又未终前
有舒雁千馀飞于寺西。侍人曰。此将何来。
空中有声云。为师墓所故从海出也。弟子
惠操惠特等慈玄寂。皆传师之法为时所
推。后李北海邕为守括州。遂列觉行录为
碑号神道焉。觉唱道著明修證悟入。庆州
刺史魏靖都缉缀之号永嘉集是也。初觉
与左溪朗公为道契。朗贻书招觉山栖。觉
由是念朗之滞见于山。拘情于讲。回书激
劝。其辞婉靡其理明白。俾其山世一如喧静
互用。趣入之意暗诠于是。达者韪之。终敕
谥号无相。塔曰净光焉。

*** 唐金陵天保寺智威传(本净)

释智威。俗姓陈氏。江宁人也。住近青山地
盘嘉气。善符宿瑞维岳降神。爰在童年器
殊众识。至于戏弄曾不染俗。性恶浮饰
人皆异焉。无何一朝忽失其所。父母莫知
攸往。乃遍历诸寺寻访之。威已依天保寺
统法师诵大乘经。早数百纸聪敏超伦众咸
叹服。年二十遇恩剃落。隶名于幽岩寺。因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58c 页 T50-0758.png
从持禅师咨请禅法。妙达深理继踵前修。
既获髻珠淡然闲放。形容温润面如满月。
言辞清雅慧德兰芳。望重一期声闻远近。
江左定学往往造焉。其中顿悟心源即慧
思禅师。乃命嗣山门盛传道化。威自出
延祚寺。说法利人广施饶益。以开元十年
二月十八日终于住寺。遗嘱林中饲鸟兽。
弟子玄挺等依言奉行。春秋七十七。威一时
夜行头陀。将值天晓有三虎遇之。威截
路中过了无怖色。虎随至山门四顾而去。
每有二兔一犬。庭际游戏各无间畏。盖大悲
平等物我一均。故其然也。次司空山释本净。
姓张氏。东平人也少入空门高其节操。游
方见曹溪六祖决了疑滞。开元初于南岳
司空山闲放自处。人不我知蔽伪之故也
天宝中因杨庭光釆药。邂逅相逢。论道终
日。回奏诏赴京。于白莲华亭安置。帝知佛
法幽深孰堪商攉。敕召太平寺远法师及两
街三学硕德。发问锋起。若百矢之逐一兔。
焉。净举措容与四面枝梧。譬墨翟之解九攻
机械矣。既而辩若建瓴。詶抗之馀乃引
了义教援證。复说伽陀一无留滞。皇情怿
悦。观者叹嗟。以上元二年五月五日归寂。
寿龄九十五。敕谥大晓禅师。亦带所居为
名曰司空山禅师也。

*** 唐睦州龙兴寺慧朗传([(工*刀)/言]公)

释慧朗。新定遂安人也。年二十有二。于衢州
北山遇南宗顿教之首将请为师。乃逆相
谓曰。汝久积净业吾非汝师。可往天台当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59a 页 T50-0759.png
逢哲匠。至剡溪石城寺见一禅翁。莫知
其来。鹤发冰肤目如流电。声含钟律神合
太虚。乃问朗曰。子将何之。答曰。欲往天
台求佛大法。因同行十数里憩林树下。而
指训之曰。法常寂然彼亦如也。何必随远。
当化有缘宜归本生度无量众。言毕求之
无方。豁然本心悟佛知见。林栖谷饮凡经
数载。乃却归故邑慧安寺。净名白衣服非法
服纯陀工巧心如佛心。骊珠尚潜师子未吼。
弱丧之终涉川迷津。一日秦望山林岭振动
俄有大龟呈质。咸相谓言。此何祥也。寻有
禅僧曰𧦬。自会稽云门而来。身长八尺四
寸。高鼻大目睛光射人。明大品思益维摩等
经。兼博通诸论。众曰。神僧也。大龟应乎此
也。朗秘菩萨行请之为师。𧦬徵维摩经义。
答曰。如日照萤火海沃牛迹耳。𧦬公深器
之。曰真净名也。景龙中乡人吴川县尉余少
兴宗党新昌县令余仁等十数家。咸共宗事
递请降临。一夕忽睹神光从项而出。旁烛
山川盈十数里。含情之类罔不归依。𧦬公
加师资之礼。由兹反拜请朗登座。乃先示
法身遍同群有。次明遍化一切皆如。道俗欣
然而各叹曰。昔山之震动龟之敩祥。非𧦬公
之应明矣。至是四方学禅观者臻萃开元
四年本州牧李思绚。于龙山之阳建伽蓝。
延以居之。方大设戒坛广邀律德。有光州
岸公会稽超公而为上首。既而发希有心
受具足戒。珠圆月满内外俱明。遍临坛为
戒师。旋请益。为学士。众情加重。道在益尊。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59b 页 T50-0759.png
七年刺史韦利器深心归向。八年歙州长史
许思。恭请往治所。朗升法座。无何熊伏于
前。闻钟而来。众散而去。时皆惊惧虞其搏
攫。原其有听法之心耳。其驯猛兽也若此。
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告门人曰。吾将去
矣。吾三生此州今一生矣。言讫俨然而寂。
春秋六十四。禀遗命茶毗建塔。学者既多。
颖脱则开元寺道饮慧祐道禅。龙兴寺𧦬海。
宁国寺进玉。越州宝林寺有沛远整。杭州竹
林寺一行等。并传朗之法。相继若瓜瓞然。至
大历十二年。新定太守萧定述碑。司马刘长
卿书。刺史李揆篆额。所谓俱是名公盛誇全
美有矣。

*** 唐郓州安国院巨方传(智封)

释巨方。姓曹氏。安陆人也弱龄干节立身从
师。禀业于州治明福院朗禅师。而听诵法
华维摩二经。功毕受具。讲述南宗论数席。
即拂衣而起。禅会必参。后造北宗秀公所锐
精稽考。一见默许之。秀问曰。白云散处如
何。曰不昧也。又。问。到此间后如何。曰正
见一枝生五叶。秀颔之。数载之间入室侍
对。庶几真道罕有伦儗。乃辞观方至上党
寒岭而居积稔之间学徒数百。求请无阻。凡
所提唱真妄同源迟速异剂。得心助道在
乎修治。大较如此。郓帅吴文涣侍中。钦慕
其风遣使请归。府建安国院传法化徒。
尚祖风者不离于席。顿悟多矣。郓帅问曰。
今日后如何。答云。地布金沙人安宝刹。吴
帅信伏。因兹一府军民咸加宗仰。吴氏家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59c 页 T50-0759.png
无少长。重若神明。檀施丰厚。方后于五台
山道化。涉二十馀载入灭。时告众曰。吾齿
尽于此矣。言讫长逝。春秋八十一。以开元
十五年九月三日全身入塔云。次河中府安
国院释智封。姓吴氏。怀安人也。中年学道
励操谨躬。行头陀之行。卯食之后水浆不
度齿焉。于本州清静寺恒法师下落发受
具。综习唯识论。或人所诘责之以滞于
名相。愤发罢讲。游行登武当山见秀师会。
疑冰解泮。思养圣胎。倏辞出蒲津安峰山。
禁足十年。木食涧饮。属州牧卫文升请归城
内建新安国院居之。因兹奔走毳衣。蔚然
繁盛。使君问曰。某今日后如何。对曰。日从
濛氾出照树全无影。使君初不喻旨。拱叶
而退。少选开晓充诎于怀。封来往中条山
二十馀年。俭薄不充。得其道者不可胜纪。
入灭后门人于州北三十步建塔焉。

*** 唐郢州大佛山香育传

释香育。姓李氏。济阴人也。父为兖州掾。育
有道性常研习庄老。根器奋发。俄于释典
留神。决捐俗态。趋沧州安定寺智元律师
所乞求削染。满足戒后精力律学。垂欲卒
业一旦辞师观游圣迹。陟天台登南岳。或
入岩阿或栖树下。末至五台。后参预秀师
盛化。夙心相契击节希声。秀问之。育答密
若隐书。一皆开释。秀默异之。在丛众间多
历年所。洞彻心源。则辞秀去入富水大佛
山。劲节安禅卯前一食。州将韩闰笃钦其道
坚召出山。育称疾而已。因是黑白之众渴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60a 页 T50-0760.png
仰归依。韩使君辎车继运供施交骈。树造法
堂严饰奇丽。时来问道。韩侯问佛法已后
事如何。答云。如同太虚委在有力。韩侯钦
尚。徒众常有千计。贤不肖駮杂而居。往往
闻有不测之僧预其听受焉。一旦说法次
告众曰。善哉是会遭遇者艰。须决所疑无
遣虚度。命水涤盥端坐而化。春秋七十有
三矣。

*** 唐兖州东岳降魔藏师传

释藏师。姓王氏。赵郡人也。父为毫州掾。稚
齿寻师居然慕法。而性好独处。谯多厉鬼
持魅于人。藏七岁只影闲房孤形迥野。尝
无少畏。至年长弥见挺拔。故号降魔藏
欤。请列青衿于广福院明赞禅师。师意其法
器。乃发擿之。[(应-心)/言]对辩给答出问表。因留执
事服勤受法。俾诵法华踰月彻部。登即
剃落受具习律焉。次讲南宗论。大机将发
俄投麈尾。九州灵迹罕不登升。后往遇北
州鼎盛。便誓依栖。秀问曰。汝名降魔。我此
无山精木怪。汝翻作魔邪。曰有佛有魔。秀
云。汝若是魔。必住不思议境界也。曰是佛
亦空。何不思议之有。时众莫不异而钦之。
先是秀师悬记之。汝与少皞之墟有缘。寻
入泰山。数年学者臻萃供亿克周。为金舆谷
朗公行化之亚也。一日告门人曰。吾今老
朽物极有归。正是其时。言讫而终。春秋九
十一矣。
宋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 第 760b 页 T50-076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