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a 页 WYG1496-038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顾曲杂言
            明 沈德符 撰
  杂剧院本
涵虚子所纪杂剧名家凡五百馀本通行人间者不及
百种然更不止此今教坊杂剧约有千本然率多俚浅
其可阅者十之三耳元人未灭南宋时以此定士子优
劣每出一题任人填曲如宋宣和画学出唐诗一句恣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b 页 WYG1496-0384d.png
其渲染选其中得画外趣者登高第以故宋画元曲千
古无匹元曲有一题而传至四五本者予皆见之总只
四折盖才情有限北调又无多且登场虽数人而唱曲
祗一人作者与扮者力量俱尽现矣自北有西厢南有
拜月杂剧变为戏文以至琵琶遂演为四十馀折几十
倍杂剧然西厢到底不过描写情感予观北剧尽有高
出其上者世人未曾遍观逐队吠声咤为绝唱真井蛙
之见耳本朝能杂剧者不数人自周宪王以至关中康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2a 页 WYG1496-0385a.png
王诸公稍称当行其后则山东冯李亦近之然如小尼
下山园林午梦皮匠参禅等剧俱太单薄仅可供笑谑
亦教坊耍乐院本之类耳 杂剧如王粲登楼韩信胯
下关大王单刀会赵太祖风云会之属不特命词之高
秀而意象悲壮自足笼盖一时至若梅香倩女离魂
墙头马上等曲非不轻俊然不出房帏窠臼以西厢例
之可也他如千里送荆娘元夜闹东京之属则近粗莽
华光显圣目连入冥大圣收魔之属则太妖诞以至三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2b 页 WYG1496-0385b.png
星下界天官赐福种种喜庆传奇皆系供奉御前呼嵩
献寿但宜教坊及钟鼓司肄习之并勋戚贵珰辈赞赏
之耳 若所谓院本者本北宋徽宗时五花爨弄之遗
有散说有道念有筋斗有科汎初与杂剧本一种至元
世始分为两迨本朝则院本不传久矣今尚院本犹沿
宋金之旧也金章宗时董解元西厢尚是院本模范在
元末已无人能按谱唱演者况后世乎
  西厢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3a 页 WYG1496-0385c.png
元人周德清评西厢云六字中三用韵如玉宇无尘内
忽听一声猛惊及玉骢娇马内自古相女配夫此皆三
韵为难予谓古女仄声夫字平声未为奇也不如云敛
晴空内本宫始终不同俱平声乃佳耳然此类凡元人
皆能之不独西厢为然如春景时曲云柳绵满天舞旋
冬景云臂中𦂳封守宫又云醉烘玉容微红重会时曲
云女郎两相对当私情时曲云玉娘粉妆生香梅香
杂剧云不妨莫慌我当两世姻缘云怎么性大便杀歌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3b 页 WYG1496-0385d.png
舞丽春堂云四方八荒万邦俱六字三韵稳帖圆美他
尚未易枚举盖胜国词家高处自有在此特其剩技耳
本朝周宪王牡丹仙杂剧云意专向前谢天等句亦元
人之亚
  拜月亭
何元朗谓拜月亭胜琵琶记而王弇州力争以为不然
此是王识见未到处琵琶无论袭旧太多与西厢同病
且其曲无一句可入弦索者拜月则字字稳帖举弹搊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4a 页 WYG1496-0386a.png
胶粘盖南词全本可上弦索者惟此耳至于走雨错认
拜月诸折俱问答往来不用宾白固为高手即旦儿髻
云堆小曲模拟闺秀娇憨情态活托逼真琵琶咽糠描
真亦佳终不及也向曾与王房仲谈此曲渠亦谓乃翁
持论未确且云不特别词之佳即如聂古陀满争迁都
俱是两人胸臆见解绝无奏疏套子亦非今人所解予
深服其言若西厢才华富赡北词大本未有能继之者
终是肉胜于骨所以让拜月亭一头地元人以郑马关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4b 页 WYG1496-0386b.png
白为四大家而不及王实甫有以也月亭后小半已为
俗工删改非复旧本矣今细阅拜新月以后无一词可
入选者便知此语非谬月亭之外予最爱绣襦记中鹅
毛雪一折皆乞儿家常口头话镕铸浑成不见斧凿痕
迹可与古诗孔雀东南飞唧唧复唧唧并驱予谓此必
元人笔非郑虚舟所能办也后问沈宁庵吏部云果曾
于元杂剧中见之恨其时不曾问得是出何词予所见
郑元和杂剧凡三本俱无此曲 往年癸已吴中诸公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5a 页 WYG1496-0386c.png
子习武为江南抚臣朱鉴塘所讦谓诸公子且反其赠
客诗云君实有心追季布蓬门无计托朱家实谋反确
证给事中赵完壁因据以上闻时三相皆吴越人恐上
遂信为真急疏请行抚按会勘虚实会朱已去任有代
为解者曰此拜月亭曲中陀满兴福投蒋世隆蒋因有
此句赠答非创作者因取坊间刻本证之果然诸公子
狱始渐解王房仲亦诸公子中一人也今细阅新旧刻
本俱无此一联岂大狱兴时憎其连累削去此二句耶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5b 页 WYG1496-0386d.png
抑拜月初无是诗特解纷者诡为此说以代聊城矢耶
岂其然乎
  弦索入曲
嘉隆间度曲知音者有松江何元朗畜家僮习唱一时
优人俱避舍然所唱俱北词尚得金元蒜酪遗风予幼
时犹见老乐工二三人其歌童也俱善弦索今绝响矣
何又教女鬟数人俱善北曲为南教坊顿仁所赏顿曾
随武宗皇帝入北京尽传北方遗音独步东南暮年流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6a 页 WYG1496-0387a.png
落无复知其技者正如李龟年江南晚景其论曲谓南
曲箫管谓之唱调不入弦索不可入谱近日沈吏部所
订南九宫谱盛行而北九宫谱反无人问亦无人知矣
顿老又云弦索九宫或用滚弦或用花和大和钐弦皆
有定制若南九宫无定则可依且笛管稍长短其声便
可就板弦索若多一弹少一弹即□(音/欹)板矣此说真不
易之论今吴下皆以三弦合南曲而又以箫管叶之此
唐人所云锦袄上着蓑衣顾阿瑛小像诗所云儒衣僧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6b 页 WYG1496-0387b.png
帽道人鞋也 箫管可入北词而弦索不入南词盖南
初不仗弦为节奏也况北词中亦有不叶弦索者如陈
德辉王实甫间亦不免焉今人一例通用遂入笑海尝
见友人以汉𨽻自誇予诮之曰此不过于真字上加一
二笔飞撇遂变其名曰𨽻此名𨽻楷非𨽻汉也今南方
北曲瓦缶乱鸣此名北南非北曲也只如时所争尚者
望蒲东一套其引子望字北音作旺叶字北音作夜急
字北音作纪叠字北音作爹今之学者颇能谈之但一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7a 页 WYG1496-0387c.png
启口便成南腔正如鹦鹉效人言非不近似而禽吭终
不脱尽奈何强名曰北 老乐工云凡学唱从弦索入
者遇清唱则字窒而喉劣此亦至言今学南曲者亦然
初按板时即以箫管为辅则其正音反为所遏久而习
成遂如蛩駏相倚不可暂撇若单喉独唱非音律长短
而不谐则腔调务持而走板盖由初入门时不能尽其
才也曾见一二大家歌姬辈甫启朱唇即有箫管夹其
左右好腔妙啭反被拖带不能施展此乃以邯郸细步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7b 页 WYG1496-0387d.png
行荆榛泞泥中欲如古所云高不揭低不咽难矣若吾
辈知音者稍待学唱将成即取其中一二人教以箫管
既谙疾徐之节且助传换之劳宛转高低无不如意矣
今有以吹唱两师并教者尤舛
  北调传授
自吴人重南曲皆祖昆山魏良辅而北词几废今惟金
陵尚存此调然北𣲖亦不同有金陵有汴梁有云中而
吴中以此曲擅场者仅见张野塘一人故寿州产也亦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8a 页 WYG1496-0388a.png
与金陵小有异同处顷甲辰年马四娘以生平不识金
阊为恨因挈其家女郎十五六人来吴中唱北西厢全
本其中有巧孙者故马氏粗婢貌奇丑而声遏云于北
词关捩窍妙处极得真传为一时独步他姬曾不得其
十一也四娘还曲中即病亡诸妓星散巧孙亦去为市
妪不理歌谱矣今南教坊有传寿者字灵修工北曲其
亲生父家传誓不教一人寿亦豪爽谈笑倾坐若寿复
嫁去北曲真同广陵散矣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8b 页 WYG1496-0388b.png
  笛曲
今按乐者必先学笛曲如五凡工尺上一之属世以为
俗工俚习不知其来旧矣宋乐书云黄钟用合字大吕
太簇用四字夹钟姑洗用一字夷则南吕用工字无射
应钟用凡字中吕用上字蕤宾用勾字林钟用尺字黄
钟清用六字大吕夹中清用五字又有阴阳及半阴半
阳之分而辽世大乐各词之中度曲协律其声凡十曰
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近十二雅律于律吕各缺其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9a 页 WYG1496-0388c.png
一以为犹之雅音之不及商也可见宋辽以来此调已
为之祖今乐家传习教字如律诗之有四韵八句时艺
之有四股八比普天不能越独昧其本始耳
  填词有他意
填词出才人馀技本游戏笔墨间耳然亦有寓意讥讪
者如王渼陂之杜甫游春则指李西涯及杨石淙贾南
坞三相康对山之中山狼则指李空同李中麓之宝剑
记则指分宜父子近日王辰玉之哭倒长安街则指建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9b 页 WYG1496-0388d.png
言诸公是也又闻汤义仍之紫箫亦指当时秉国揆者
才成其半即为人所议因改为紫钗而屠长卿之彩毫
记则竟以李青莲自命第未知果惬物情否耳
  南北散套
元人如乔梦符郑德辉辈但以四折杂剧擅名其馀技
则工小令为多若散套虽诸人皆有之惟马东篱百岁
光阴张小山长天落彩霞为一时绝唱元词多佳俱不
及也元人俱娴北调而不及南音今南曲如四时欢窥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0a 页 WYG1496-0389a.png
青眼人别后诸套最古或以为元人笔亦未必然即沈
青门陈大声辈南词宗匠皆本朝成弘间人又同时如
康对山王渼陂二太史俱以北词擅场并不染指于南
渼陂初学填词先延名师闭门学唱三年而后出手其
专精不泛及如此章丘李中麓太常亦以填词名与康
王俱石友而不娴度曲即如所作宝剑记生硬不谐且
不知南曲之有入声自以中原音韵叶之以致吴侬见
诮同时惟临朐冯海槎差为当行亦以不作南词耳南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0b 页 WYG1496-0389b.png
词自陈沈诸公外如楼阁重重因他消瘦风儿疏剌剌
等套尚是成弘遗音此外吴中词人如唐伯虎祝枝山
后为梁伯龙张伯起辈纵有才情俱非本色矣 今传
诵南曲如东风转岁华云是元人高则诚不知乃陈大
声与徐髯仙联句也又东野翠烟销乃元人子母冤家
戏文中曲今亦属之时曲讹以传讹至此且今人但知
陈大声南调之工耳其北一枝花天空碧水澄今套与
马致远百岁光阴皆咏秋景真堪伯仲又题情新水令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1a 页 WYG1496-0389c.png
碧桃花外一声钟全套亦绵丽不减元人本朝填词似
无胜之者陈名铎号秋碧大声字也金陵人官指挥使
今皆不知其为何代何方人 近代南词散套盛行者
如张伯起灯儿下乃依幽窗下旧腔赠一娈童即席取
办宜其用韵之杂如梁少白貂裘染乃一扬州盐客眷
旧院妓杨小环求其题咏曲成以百金为寿今无论其
杂用庚清真文优寻诸韵即语意亦俚拙可笑真不值
一文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1b 页 WYG1496-0389d.png
  时尚小令
元人小令行于燕赵后浸淫日盛自宣正至成弘后中
原人行琐南枝傍妆台山坡羊之属李空同先生初自
庆阳徙居汴梁闻之以为可继国风之后何大复继至
亦酷爱之今所传泥捏人及鞋打卦熬䯼髻三阕为三
牌名之冠故不虚也自兹以后又有要孩儿驻云飞醉
太平诸曲然不如三曲之盛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
草罗江怨哭皇天乾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绞丝之属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2a 页 WYG1496-0390a.png
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不过写淫媟情态略
具抑扬而已比年以来又有打枣乾挂枝儿二曲其腔
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妇不问老幼良贱人
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刋布成帙举世传诵沁入
心腑其谱不知从何来真可骇叹又山坡羊者李何二
公所喜今南北词俱有此名但北方惟盛爱数落山坡
羊其曲自宣大辽东三镇传来今京师妓女惯以此充
弦索北调其语秽亵鄙浅并桑濮之音亦离去已远而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2b 页 WYG1496-0390b.png
羁人游婿嗜之独深丙夜开尊争先招致而教坊所𨽻
筝𥱧等色及九宫十二则皆不知为何物矣俗乐中之
雅乐尚不谐俚耳如此况真雅乐乎
  杂剧
北杂剧已为金元大手擅胜场今人不复能措手曾见
汪太函四作为宋玉高唐梦唐明皇七夕长生殿范少
伯西子五湖陈思王遇洛神都非当行惟徐文长渭四
声猿盛行然以词家三尺律之犹河汉也梁伯龙有红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3a 页 WYG1496-0390c.png
线红绡二杂剧颇称谐稳今被俗优合为一大本南曲
遂成恶趣近年独辰玉王太史衡所作真傀儡没奈何
诸剧大得金元本色可称一时独步然北剧但四折用
四人各唱一折或一人共唱四折故作者得逞其长歌
者亦尽其技王初作郁轮袍乃多至七折其真傀儡诸
剧又只以一大折了之似尚隔一尘顷黄贞甫汝亨以
进贤令内召还贻汤义仍新作牡丹亭记真是一种奇
文未知于王实甫施君美如何恐断非近日诸贤所办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3b 页 WYG1496-0390d.png
也汤词系南曲因论北词附及之
  梁伯龙传奇
同时昆山梁伯龙辰鱼亦称词家有盛名所作浣纱记
至传海外然止此不复续笔其大套小令则有江东白
苧之刻尚有传之者浣纱初出梁游青浦时屠纬真隆
为令以上客礼之即命优人演其新剧为寿每遇佳句
辄浮大白酬之梁亦豪饮自快演至出猎有所谓摆开
摆开者屠厉声曰此恶语当受罚盖已预储洿水以酒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4a 页 WYG1496-0391a.png
海灌三大盂梁气索强尽之大吐委顿次日不别竟去
屠每言及必大笑以为大快事
  张伯起传奇
伯起少年作红拂记演习之者遍中国后以丙戌上太
夫人寿作祝发记则母已八旬而身亦耳顺矣其继之
者则有窃符灌园扊扅虎符兵刻函为阳春六集盛传
于世可以止矣暮年值播事奏功大将楚人李应祥者
求作传奇以侈其勋润笔稍溢不免过于张大似多此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4b 页 WYG1496-0391b.png
一段蛇足其曲今亦不行同时沈宁庵璟吏部自号词
隐生亦酷爱填词至作三十馀种其盛行者惟义侠桃
符红蕖之属沈工歌谱每制曲必遵中原音韵太和正
音诸书欲与金元名家争长张则以意用韵便俗唱而
已予每问之答云子见高则诚琵琶记否予用此例奈
何讶之
  戏旦
自北剧兴名男为正末女曰旦儿相传入于南剧虽稍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5a 页 WYG1496-0391c.png
有更易而旦之名不改竟不晓何义今观辽史乐志大
乐有七声谓之七旦凡一旦管一调如正宫越调大食
中吕之属此外又有四旦二十八调不用黍律以琵琶
叶之按此即今九宫谱之始所谓旦乃司乐之总名以
故金元相传遂命歌妓领之因以作杂剧流传至今旦
皆以娼女充之无则以优之少者假扮渐远而失其真
耳大食今曲谱中讹作大石因有小石调配之非其初
矣 元人云杂剧中用四人曰末泥色主引戏分付曰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5b 页 WYG1496-0391d.png
副净色发乔曰副末色主打诨又或一人装孤老而旦
独无管色益知旦为管调如教坊之部头色长矣
  填词名手
本朝填词高手如陈大声沈青门之属俱南北散套不
作传奇惟周宪王所作杂剧最夥其刻本名诚斋乐府
至今行世虽警拔稍逊古人而调入弦索稳叶流丽犹
有金元风范南曲则四节连环绣𥜗之属出于成弘间
稍为时所称其从则嘉靖间陆天池名采者吴中陆贞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6a 页 WYG1496-0392a.png
山黄门之弟也所撰有王仙客明珠记韩寿偷香记陈
同甫椒觞记程德远分鞋记诸剧今惟明珠记盛行又
郑山人若庸玉瑛记使事稳帖用韵亦谐内游西湖一
套尤为时所脍炙所乏者生动之色耳近年则梁伯龙
张伯起俱吴人所作盛行于世若以中原音韵律之俱
门外汉也近沈宁庵吏部后起独恪守词家三尺如庚
清真文恒欢寒山先天诸韵最易互用者斤斤力持不
少假借可称度曲申韩然词之堪入选者殊鲜梅禹金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6b 页 WYG1496-0392b.png
玉合记最为时所尚然宾白尽用骈语饾饤太繁其曲
半使故事及成语正如设色骷髅粉捏化生欲博人宠
爱难矣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
价奈不谙曲谱用韵多任意处乃才情自足不朽也年
来俚儒之稍通音律者伶人之稍晓文墨者动辄编成
一传自谓得沈吏部九宫正音之秘然悠谬粗浅登场
闻之秽溢广座亦传奇之一厄也 沈宁庵自号词隐
生按北宋万侯雅言在徽宗朝直大晟府亦自称词隐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7a 页 WYG1496-0392c.png
岂偶合耶抑慕而效之也
  丘文庄填词
丘文庄淹博本朝鲜俪而行文拖沓不为后学所式至
填词尤非当行今五伦全备是其手笔亦俚浅甚矣初
与王端毅同朝王谓讲学大儒不宜留心词曲丘大恨
之因南太宰王㒜为端毅作王大司马生传称许太过
遂云若有豪杰驳之祸且不测又端毅所刻疏稿凡成
化间留中之疏俱书不报丘又谓王故彰先帝拒谏之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7b 页 WYG1496-0392d.png
失御医刘文泰得丘语因挟仇特疏而王遂去位所以
报五伦之怨也五伦记至今行人间真所谓不幸而传
矣又闻丘少年作钟情丽集以寄身之桑濮奇遇为时
所薄故又作五伦以掩之未知果否但丽集亦学究腐
谭无一俊语即不掩亦可
  白练裙
顷岁丁酉冯开之年伯为南祭酒东南名士云集金陵
时屠长卿年伯久废奉恩诏复冠带亦作寓公慕狭邪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8a 页 WYG1496-0393a.png
寇四儿名文华者先以缠头往至日具袍服头踏呵殿
而至踞厅事南面呼妪出拜令寇姬傍侍行酒更作才
语相向次日六院喧传以为谈柄有江右孝廉郑豹先
名之文者素以才自命遂作一传奇名曰白练裙摹写
屠憨状曲尽时吴下王百榖亦在留都其少时曾眷名
妓马湘兰名守真者马年已将耳顺王则望七矣两人
尚讲衿裯之好郑亦串入其中备列丑态一时为纸贵
次年李九我为南少宰署礼部追肆刻本毁其板然传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8b 页 WYG1496-0393b.png
播远近无算矣予后于都下遇郑君誉其填词之妙郑
面发赤嘱予勿再告人
  昙花记
今上十二年甲申主事俞识轩显卿论劾礼部主事屠
长卿隆得旨两人俱革职为民识轩松江之上海人为
孝廉时适屠令松之青浦以事干谒之屠不听且加侮
慢俞心恨甚至是具疏指屠淫纵且云与西宁侯宋世
恩夫人有私并及屠帷簿至云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又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9a 页 WYG1496-0393c.png
有翠馆侯门青楼郎署诸媟语上览之大怒遂并斥之
屠自邑令内召甫年馀俞第后授官祗数月耳睢眦之
忿两人俱败终身不复振人亦惜屠之才然终不以登
启事也西宁夫人有才色工音律屠亦能新声颇以自
炫每剧场辄阑入群优中作伎夫人从帘箔见之或劳
以香茗因以外传至于通家往还亦有之何至如俞疏
云云也近年屠作昙花记忽以木清泰为主尝怪其无
谓一日遇屠于武林命其家僮演此剧挥策四顾如辛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19b 页 WYG1496-0393d.png
幼安之歌千古江山自鸣得意予于席间问冯开之祭
酒云屠年伯此记出何典故冯笑曰子不知耶木字增
一盖成宋字清字与西为对泰即宁之义也屠晚年自
恨往时孟浪致累宋夫人被丑声侯方向用亦因以坐
废此忏悔文也时虞德园吏部在坐亦闻之笑曰故不
如予所作昙花序云此乃大雅目连传免涉闺阁葛藤
语差得之予应之曰此乃着色西游记何必诘其真伪
今冯年伯没矣其言必有所本恨不细叩之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20a 页 WYG1496-0394a.png
 
 
 
 
 
 
 
 
顾曲杂言 顾曲杂言 第 20b 页 WYG1496-0394b.png
 
 
 
 
 
 
 
 顾曲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