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1c 页
广弘明集卷第四
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
** 归正篇第一之四
* 舍事李老道法诏梁高祖武皇帝
* 废李老道法诏北齐高祖文宣皇帝
* 通极论隋沙门释彦琮
*** 舍事李老道法诏梁武
梁高祖武皇帝。年三十四登位。在政四十九
年。虽亿兆务殷而卷不释手。内经外典罔
不厝怀。皆为训解数千馀卷。而俭约自节。
罗绮不缘。寝处虚闲。昼夜无怠。致有布被莞
席草屦葛巾。初临大宝即备斯事。日惟一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2a 页 T52-0112.png
食永绝辛膻。自有帝王罕能及此。旧事老子
宗尚符图。穷讨根源有同妄作。帝乃躬运神
笔下诏舍道。文曰。维天鉴三年四月八日。
梁国皇帝兰陵萧衍稽首和南。十方诸佛十
方尊法十方圣僧。伏见经云。发菩提心者即
是佛心。其馀诸善不得为喻。能使众生出三
界之苦门。入无为之胜路。故如来漏尽智凝
成觉。至道通机德圆取圣。发慧炬以照迷。镜
法流以澄垢。启瑞迹于天中。烁灵仪于像
外。度群迷于欲海。引含识于涅槃。登常乐
之高山。出爱河之深际。言乖四句语绝百非。
应迹娑婆王宫诞相。步三界而为尊。普大
千而流照。但以机心浅薄好生厌怠。遂乃
湛说圆常。亦复潜辉鹤树。阇王灭罪婆薮除
殃。若不逢遇大圣法王。谁能救接。在迹虽
隐其道无亏。弟子经迟迷荒耽事老子。历叶
相承。染此邪法。习因善发。弃迷知返。今舍旧
医归凭正觉。愿使未来生世童男出家。广弘
经教化度含识同共成佛。宁在正法中长沦
恶道。不乐依老子教暂得生天。涉大乘心离
二乘念。正愿诸佛證明。菩萨摄受。弟子萧衍
和南。于时帝与道俗二万人。于重云殿重阁
上。手书此文发菩提心。至四月十一日。又敕
门下。大经中说。道有九十六种。惟佛一道
是于正道。其馀九十五种名为邪道。朕舍邪
外道以事正内。诸佛如来若有公卿能入此
誓者。各可发菩提心。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
如来弟子而化迹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
革凡成圣。其公卿百官侯王宗族。宜反伪就
宗尚符图。穷讨根源有同妄作。帝乃躬运神
笔下诏舍道。文曰。维天鉴三年四月八日。
梁国皇帝兰陵萧衍稽首和南。十方诸佛十
方尊法十方圣僧。伏见经云。发菩提心者即
是佛心。其馀诸善不得为喻。能使众生出三
界之苦门。入无为之胜路。故如来漏尽智凝
成觉。至道通机德圆取圣。发慧炬以照迷。镜
法流以澄垢。启瑞迹于天中。烁灵仪于像
外。度群迷于欲海。引含识于涅槃。登常乐
之高山。出爱河之深际。言乖四句语绝百非。
应迹娑婆王宫诞相。步三界而为尊。普大
千而流照。但以机心浅薄好生厌怠。遂乃
湛说圆常。亦复潜辉鹤树。阇王灭罪婆薮除
殃。若不逢遇大圣法王。谁能救接。在迹虽
隐其道无亏。弟子经迟迷荒耽事老子。历叶
相承。染此邪法。习因善发。弃迷知返。今舍旧
医归凭正觉。愿使未来生世童男出家。广弘
经教化度含识同共成佛。宁在正法中长沦
恶道。不乐依老子教暂得生天。涉大乘心离
二乘念。正愿诸佛證明。菩萨摄受。弟子萧衍
和南。于时帝与道俗二万人。于重云殿重阁
上。手书此文发菩提心。至四月十一日。又敕
门下。大经中说。道有九十六种。惟佛一道
是于正道。其馀九十五种名为邪道。朕舍邪
外道以事正内。诸佛如来若有公卿能入此
誓者。各可发菩提心。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
如来弟子而化迹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
革凡成圣。其公卿百官侯王宗族。宜反伪就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2b 页 T52-0112.png
真舍邪入正。故经教成实论云。若事外道心
重佛法心轻。即是邪见。若心一等。是无记性
不当善恶。若事佛心强老子心弱者。乃是清
信。言清信者。清是表里俱净。垢秽惑累皆尽。
信是信正不信邪。故言清信佛弟子。其馀诸
信皆是邪见。不得称清信也。门下速施行。
至四月十七日。侍中安前将军丹阳尹邵陵
王上启云。臣纶闻。如来严相巍巍架于有顶。
微妙色身荡荡显乎无际。假金轮而启物。托
银粟以应凡。砥波若之利刀。收涅槃之妙
果。汎生死之苦海。济常乐于彼岸。故能降慈
悲云垂甘露雨。七处八会。教化之义不穷。四
谛五时。利益之方无尽。并𣲙清日盛雾豁云
除。爝火翳光尘热自静。可谓入俗化于蒙
底。出世冥此真如。使稠林邪径之人景法
门而无倦。渴爱聋瞽之士慕探赜而知回。道
树始于迦维。德音盛于京洛。恒星不见周鉴
娠徵。满月圆姿汉感宵梦。五法用传万德方
兆。华俗潜启竞扇高风。资此三明照迷途之
失。凭兹七觉拔长夜之苦。属值皇帝菩萨应
天御物负扆临民。含光宇宙照清海表。垂无
碍辩以接黎庶。以本愿力摄受众生。故能随
方逗药示权显因。崇一乘之旨。广十地之基。
是以万邦回向俱禀正识。幽显灵祇皆蒙诱
济。人兴等觉之愿。物起菩提之心。莫不翘勤
归宗之境。悦怿还源之趣。共保慈悲俱修忍
辱。所谓覆护饶益桥梁津济者矣。道既光被
民亦化之。于是应真飞锡腾虚接影破邪。外
道坚持正国伽蓝精舍。宝刹相望。讲会传经
重佛法心轻。即是邪见。若心一等。是无记性
不当善恶。若事佛心强老子心弱者。乃是清
信。言清信者。清是表里俱净。垢秽惑累皆尽。
信是信正不信邪。故言清信佛弟子。其馀诸
信皆是邪见。不得称清信也。门下速施行。
至四月十七日。侍中安前将军丹阳尹邵陵
王上启云。臣纶闻。如来严相巍巍架于有顶。
微妙色身荡荡显乎无际。假金轮而启物。托
银粟以应凡。砥波若之利刀。收涅槃之妙
果。汎生死之苦海。济常乐于彼岸。故能降慈
悲云垂甘露雨。七处八会。教化之义不穷。四
谛五时。利益之方无尽。并𣲙清日盛雾豁云
除。爝火翳光尘热自静。可谓入俗化于蒙
底。出世冥此真如。使稠林邪径之人景法
门而无倦。渴爱聋瞽之士慕探赜而知回。道
树始于迦维。德音盛于京洛。恒星不见周鉴
娠徵。满月圆姿汉感宵梦。五法用传万德方
兆。华俗潜启竞扇高风。资此三明照迷途之
失。凭兹七觉拔长夜之苦。属值皇帝菩萨应
天御物负扆临民。含光宇宙照清海表。垂无
碍辩以接黎庶。以本愿力摄受众生。故能随
方逗药示权显因。崇一乘之旨。广十地之基。
是以万邦回向俱禀正识。幽显灵祇皆蒙诱
济。人兴等觉之愿。物起菩提之心。莫不翘勤
归宗之境。悦怿还源之趣。共保慈悲俱修忍
辱。所谓覆护饶益桥梁津济者矣。道既光被
民亦化之。于是应真飞锡腾虚接影破邪。外
道坚持正国伽蓝精舍。宝刹相望。讲会传经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2c 页 T52-0112.png
德音盈耳。臣昔未达理源。禀承外道。如欲须
甘果翻种苦栽。欲除渴乏反趣咸水。今启迷
方粗知归向。受菩萨大戒。戒节身心。舍老子
之邪风。入法流之真教。伏愿天慈曲垂矜许。
谨启。
至四月十八日中书舍人臣任孝恭宣敕云。
能改迷入正。可谓是宿植胜因。宜加勇猛也。
*** 废李老道法诏北齐高祖文宣皇帝
昔金陵道士陆修静者。道门之望。在宋齐两
代祖述三张弘衍二葛。郗张之士封门受箓。
遂妄加穿凿广制齐仪。縻费极繁意在王者
遵奉。会梁祖启运下诏舍道。修静不胜其愤。
遂与门人及边境亡命。叛入北齐。又倾散金
玉赠诸贵游。托以襟期冀兴道法。帝惑之
也。于天保六年九月。乃下敕召诸沙门与道
士学达者十人。亲自对校。于时道士祝诸沙
门衣钵。或飞或转。祝诸梁木。或横或竖。沙
门曾不学方术。默无一对。士女拥闹贵贱移
心。并以静徒为胜也。诸道士等雀跃腾倚。鱼
睨云汉高谈自矜。誇衒道术。仍又唱言曰。神
通权设抑挫强禦。沙门现一我当现二。今薄
示小术。并辞退屈。事亦可见。
帝命上统法师与静角试。上统曰。方术小
伎。俗儒耻之。况出家人也。虽然天命令拒。岂
得无言。可令最下坐僧对之。即往寻觅。有僧
佛俊一名昙显者。不知何人。游行无定。饮啖
同俗。时有放言。标悟宏远。上统知其深量。私
与之交。于时名僧盛集。显居末坐。酣酒大醉
昂兀而坐。有司不敢召之。以事告于上统。
甘果翻种苦栽。欲除渴乏反趣咸水。今启迷
方粗知归向。受菩萨大戒。戒节身心。舍老子
之邪风。入法流之真教。伏愿天慈曲垂矜许。
谨启。
至四月十八日中书舍人臣任孝恭宣敕云。
能改迷入正。可谓是宿植胜因。宜加勇猛也。
*** 废李老道法诏北齐高祖文宣皇帝
昔金陵道士陆修静者。道门之望。在宋齐两
代祖述三张弘衍二葛。郗张之士封门受箓。
遂妄加穿凿广制齐仪。縻费极繁意在王者
遵奉。会梁祖启运下诏舍道。修静不胜其愤。
遂与门人及边境亡命。叛入北齐。又倾散金
玉赠诸贵游。托以襟期冀兴道法。帝惑之
也。于天保六年九月。乃下敕召诸沙门与道
士学达者十人。亲自对校。于时道士祝诸沙
门衣钵。或飞或转。祝诸梁木。或横或竖。沙
门曾不学方术。默无一对。士女拥闹贵贱移
心。并以静徒为胜也。诸道士等雀跃腾倚。鱼
睨云汉高谈自矜。誇衒道术。仍又唱言曰。神
通权设抑挫强禦。沙门现一我当现二。今薄
示小术。并辞退屈。事亦可见。
帝命上统法师与静角试。上统曰。方术小
伎。俗儒耻之。况出家人也。虽然天命令拒。岂
得无言。可令最下坐僧对之。即往寻觅。有僧
佛俊一名昙显者。不知何人。游行无定。饮啖
同俗。时有放言。标悟宏远。上统知其深量。私
与之交。于时名僧盛集。显居末坐。酣酒大醉
昂兀而坐。有司不敢召之。以事告于上统。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3a 页 T52-0113.png
上曰。道士祭酒常道所行。止是饮酒道人可
共言耳。可扶舆将来。于是合众皆惮而怯。上
统威权不敢有谏。乃两人扶显令上高座。既
上便立而含笑曰。我饮酒大醉。耳中有所闻
云。沙门现一我当现二。此言虚实。道士曰。有
实。显即翘一足而立云。我已现一。卿可现二。
各无对之。显曰。向祝诸衣物飞扬者。我故
开门试卿术耳。命取稠禅师衣钵祝之。诸
道士一时奋发共咒。无一动摇。帝敕取衣。乃
至十人牵举不动。显乃令以衣置诸梁木。又
令祝之。都无一验。道士等相顾无赖。犹以
言辩自高。乃曰。佛家自号为内。内则小也。
谓我道家为外。外则大也。显应声曰。若然
则天子处内定小。百官处外定=为【三】定=为【宋】【元】【明】定大定大矣。静与
其属缄口无言。帝目验藏否。便下诏曰。法门
不二真宗在一。求之正路寂泊为本。祭酒道
者世中假妄。俗人未悟仍有祇崇。曲糵是味
清虚焉在。瞿脯斯甜慈悲永隔。上异仁祠
下乖祭典。皆宜禁绝不复遵事。颁勒远近咸
使知闻。其道士归伏者。并付昭玄大统上法
师度听出家。未发心者。可令染剃。尔日斩首
者非一。自谓神仙者。可上三爵台令其投身
飞逝。皆碎尸涂地。伪妄斯绝。致使齐境国无
两信。迄于周时隋初。渐开其术至今东川。
此宗微末无足抗言。帝讳洋。即元魏丞相高
欢之第二子也。嫡兄澄急慢。为奴所害。洋
袭其位代为相国。魏历将穷。洋筑坛于南郊。
筮遇大横大吉汉文之卦也。乃铸金像。一泻
而成。魏收为禅文魏帝署之。即受其禅为大
共言耳。可扶舆将来。于是合众皆惮而怯。上
统威权不敢有谏。乃两人扶显令上高座。既
上便立而含笑曰。我饮酒大醉。耳中有所闻
云。沙门现一我当现二。此言虚实。道士曰。有
实。显即翘一足而立云。我已现一。卿可现二。
各无对之。显曰。向祝诸衣物飞扬者。我故
开门试卿术耳。命取稠禅师衣钵祝之。诸
道士一时奋发共咒。无一动摇。帝敕取衣。乃
至十人牵举不动。显乃令以衣置诸梁木。又
令祝之。都无一验。道士等相顾无赖。犹以
言辩自高。乃曰。佛家自号为内。内则小也。
谓我道家为外。外则大也。显应声曰。若然
则天子处内定小。百官处外定=为【三】定=为【宋】【元】【明】定大定大矣。静与
其属缄口无言。帝目验藏否。便下诏曰。法门
不二真宗在一。求之正路寂泊为本。祭酒道
者世中假妄。俗人未悟仍有祇崇。曲糵是味
清虚焉在。瞿脯斯甜慈悲永隔。上异仁祠
下乖祭典。皆宜禁绝不复遵事。颁勒远近咸
使知闻。其道士归伏者。并付昭玄大统上法
师度听出家。未发心者。可令染剃。尔日斩首
者非一。自谓神仙者。可上三爵台令其投身
飞逝。皆碎尸涂地。伪妄斯绝。致使齐境国无
两信。迄于周时隋初。渐开其术至今东川。
此宗微末无足抗言。帝讳洋。即元魏丞相高
欢之第二子也。嫡兄澄急慢。为奴所害。洋
袭其位代为相国。魏历将穷。洋筑坛于南郊。
筮遇大横大吉汉文之卦也。乃铸金像。一泻
而成。魏收为禅文魏帝署之。即受其禅为大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3b 页 T52-0113.png
齐也。凡所行履不测其愚智。委政仆射杨遵
彦。帝大起佛寺。僧尼溢满诸州。冬夏供施行
道不绝。时稠禅师箴帝曰。檀越罗刹察治
国。临水自见。帝从之。睹群罗刹在后。于是
遂不食肉。禁鹰鹞去官。渔屠辛荤悉除不得
入市。帝恒坐禅竟日不出。礼佛行绕。其疾如
风受戒于昭玄大统。法上面掩地。令上履
发而授焉。先是帝在晋阳。使人骑驼。敕曰。向
寺取经函。使问所在。帝曰。任驼出城。及出奄
如梦至一山。山半有佛寺。群沙弥遥曰。高洋
馲驼来。便引见一老僧拜之曰。高洋作天子
何如。曰圣明。曰尔来何为。曰取经函。僧曰。
洋在寺懒读经令北行东头与之。使者反命。
初帝至谷口木井佛寺。有舍身痴人不解语。
忽谓帝曰。我去尔后来。是夜痴人死。帝寻崩
于晋阳。
*** 通极论随沙门释彦琮
原夫隐显二途。不可定荣辱。真俗两端。孰能
刊同异。所以大隐则朝市匪諠。高蹈则山
水无闷。空非色外。天地自同指马。名不义
里。肝胆可如楚越。或语或默。良踰语默之
方。或有或无。信绝有无之界。若夫云鸿振
羽孔雀谢其远飞。净名现疾比丘惮其高辩。
发心即是出家。何关落发。弃俗方称入法。岂
要抽簪。此即染净之门。权实而莫晓。倚伏之
理。吉凶而未悟。遂使庄生宗齐一之论。释子
说会三之旨。大矣哉。谅为深远寔难钩致。窃
闻阴阳合而万物成。咸淡和而八珍美。何废
四时恒序五味犹别。以此言之。岂真俗之混
彦。帝大起佛寺。僧尼溢满诸州。冬夏供施行
道不绝。时稠禅师箴帝曰。檀越罗刹察治
国。临水自见。帝从之。睹群罗刹在后。于是
遂不食肉。禁鹰鹞去官。渔屠辛荤悉除不得
入市。帝恒坐禅竟日不出。礼佛行绕。其疾如
风受戒于昭玄大统。法上面掩地。令上履
发而授焉。先是帝在晋阳。使人骑驼。敕曰。向
寺取经函。使问所在。帝曰。任驼出城。及出奄
如梦至一山。山半有佛寺。群沙弥遥曰。高洋
馲驼来。便引见一老僧拜之曰。高洋作天子
何如。曰圣明。曰尔来何为。曰取经函。僧曰。
洋在寺懒读经令北行东头与之。使者反命。
初帝至谷口木井佛寺。有舍身痴人不解语。
忽谓帝曰。我去尔后来。是夜痴人死。帝寻崩
于晋阳。
*** 通极论随沙门释彦琮
原夫隐显二途。不可定荣辱。真俗两端。孰能
刊同异。所以大隐则朝市匪諠。高蹈则山
水无闷。空非色外。天地自同指马。名不义
里。肝胆可如楚越。或语或默。良踰语默之
方。或有或无。信绝有无之界。若夫云鸿振
羽孔雀谢其远飞。净名现疾比丘惮其高辩。
发心即是出家。何关落发。弃俗方称入法。岂
要抽簪。此即染净之门。权实而莫晓。倚伏之
理。吉凶而未悟。遂使庄生宗齐一之论。释子
说会三之旨。大矣哉。谅为深远寔难钩致。窃
闻阴阳合而万物成。咸淡和而八珍美。何废
四时恒序五味犹别。以此言之。岂真俗之混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3c 页 T52-0113.png
淆隐显之云异。或有寡闻浅识。则欲智陵周
孔。微庸薄宦。便将位比帝王。强自大以立身。
谓一人而已矣。不信有因果。遂言无佛法。轻
毁泥越践蔑沙门。愚袭腐儒戏招冥祸。或有
始除俗服状如德冠天人。才挂僧名意似声
高海域。傲然尊处许为极圣。岂知十缠犹障
三学靡闻。不随机而接物。竟抱愚而自守。悲
夫二子殊途一何舛驳。高怀达士孰可然哉。
冀欲解纷挫锐。假设旗鼓。虽复俱有抑扬。终
以道为宗致。其犹五色绮错。近须弥而会同。
万像森罗。依虚空而总集。归根自纭纭之
物。吞谷实茫茫之海。斯诚光赞于佛道。述奖
于玄门。庶令无我无邪允谦允敬。式贻后进
论之云尔。有梵行先生者高屏尘俗独栖丘
壑。英明逸九天之上。志气笼八宏之表。藉
茅枕石落发灰心。粪衣殊羊续之袍。绳床异
管宁之榻。自隐沦西岳数十年矣。确乎不拔
澹然无为。每而叹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
兼济天下。但苍生扰扰絷以爱罗。不可自致
清升。坐观涂炭。复须弃置林薮分卫人间。于
是屈迹暂游。方践京邑次于灞上。有行乐公
子者。控龙媒于㳅水。飞鹤盖于浮云。绣衣
侯服薰风合气。玉勒金鞍争光炫日。定知掷
果之爱是属潘生。割袖之宠已迷汉帝。接轸
城隅陪曹王之席。连鏕池侧追山公之赏。道
逢先生怪而问曰。先生貌若燕赵之士。发如
吴越之宾。容色似困陈蔡。衣制不关楚鲁。徐
行低视细语嚬眉。瓦钵恒持。异颜回之瓢
器。锡音乍振。殊原宪之藜杖。此地未之睹。
孔。微庸薄宦。便将位比帝王。强自大以立身。
谓一人而已矣。不信有因果。遂言无佛法。轻
毁泥越践蔑沙门。愚袭腐儒戏招冥祸。或有
始除俗服状如德冠天人。才挂僧名意似声
高海域。傲然尊处许为极圣。岂知十缠犹障
三学靡闻。不随机而接物。竟抱愚而自守。悲
夫二子殊途一何舛驳。高怀达士孰可然哉。
冀欲解纷挫锐。假设旗鼓。虽复俱有抑扬。终
以道为宗致。其犹五色绮错。近须弥而会同。
万像森罗。依虚空而总集。归根自纭纭之
物。吞谷实茫茫之海。斯诚光赞于佛道。述奖
于玄门。庶令无我无邪允谦允敬。式贻后进
论之云尔。有梵行先生者高屏尘俗独栖丘
壑。英明逸九天之上。志气笼八宏之表。藉
茅枕石落发灰心。粪衣殊羊续之袍。绳床异
管宁之榻。自隐沦西岳数十年矣。确乎不拔
澹然无为。每而叹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
兼济天下。但苍生扰扰絷以爱罗。不可自致
清升。坐观涂炭。复须弃置林薮分卫人间。于
是屈迹暂游。方践京邑次于灞上。有行乐公
子者。控龙媒于㳅水。飞鹤盖于浮云。绣衣
侯服薰风合气。玉勒金鞍争光炫日。定知掷
果之爱是属潘生。割袖之宠已迷汉帝。接轸
城隅陪曹王之席。连鏕池侧追山公之赏。道
逢先生怪而问曰。先生貌若燕赵之士。发如
吴越之宾。容色似困陈蔡。衣制不关楚鲁。徐
行低视细语嚬眉。瓦钵恒持。异颜回之瓢
器。锡音乍振。殊原宪之藜杖。此地未之睹。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4a 页 T52-0114.png
我尝所不闻。敢问先生何方而至。
先生静默良久徐而对曰。观子驰骋于名利
荒昏于色声。戴天犹不测其高。履地尚不知
其厚。吾闻埳井之内。本无吞舟之鳞。榆枋
之间。讵有垂云之翼。吾非子之徒与。其可
识乎。试当为子言之。幸子暂留高听。吾师也
德本深搆。树自三祇之初。妙果独高成于百
劫之末。总法界而为智。竟虚空以作身。宁
惟气禀二仪道周万物而已。斯故身无不在。
量极规矩之外。智无不为。用绝思议之表。不
可以人事测。岂得以处所论。将启愚夫之视
听。须示真人之影迹。其犹谷风之随啸虎。庆
云之逐腾龙。感应相招抑惟常理。于是降神
兜率之宫。垂像迦毗之域。氏曰瞿昙。种称刹
利。俗名悉达。道字能仁。乃白净王之太子也。
家世则轮王迭袭。门风则圣道相因。地中三
千。既殊于雒邑。国朝八万。有踰于鹫岭。宗
亲籍甚。孰可详焉。暨吾师生也。坤形六动方
行七步。五净雨花满国。二龙洒水遍空。神瑞
毕臻吉徵总萃。观诸百代曾未之有。然复孕
异尧轩产殊禹契。至如黑帝入梦之兆。白光
满室之徵。徒曰嘉祥。讵可拟议。身边则金色
一丈。眉间则白毫五尺。开万字于胸前。
蹑千轮于足下。大略以言三十有二。非可以
龙颜虎鼻八采双瞳方我妙色校其升降者
也。虽复吕公之相高帝世谓知人。若譬私陀
之视吾师未可同日。于是崇业大宝正位少
阳。甲观洞开龙楼迥建。至如多才多艺允文
允武。非关师保自因天骨。或于太子池临泛
先生静默良久徐而对曰。观子驰骋于名利
荒昏于色声。戴天犹不测其高。履地尚不知
其厚。吾闻埳井之内。本无吞舟之鳞。榆枋
之间。讵有垂云之翼。吾非子之徒与。其可
识乎。试当为子言之。幸子暂留高听。吾师也
德本深搆。树自三祇之初。妙果独高成于百
劫之末。总法界而为智。竟虚空以作身。宁
惟气禀二仪道周万物而已。斯故身无不在。
量极规矩之外。智无不为。用绝思议之表。不
可以人事测。岂得以处所论。将启愚夫之视
听。须示真人之影迹。其犹谷风之随啸虎。庆
云之逐腾龙。感应相招抑惟常理。于是降神
兜率之宫。垂像迦毗之域。氏曰瞿昙。种称刹
利。俗名悉达。道字能仁。乃白净王之太子也。
家世则轮王迭袭。门风则圣道相因。地中三
千。既殊于雒邑。国朝八万。有踰于鹫岭。宗
亲籍甚。孰可详焉。暨吾师生也。坤形六动方
行七步。五净雨花满国。二龙洒水遍空。神瑞
毕臻吉徵总萃。观诸百代曾未之有。然复孕
异尧轩产殊禹契。至如黑帝入梦之兆。白光
满室之徵。徒曰嘉祥。讵可拟议。身边则金色
一丈。眉间则白毫五尺。开万字于胸前。
蹑千轮于足下。大略以言三十有二。非可以
龙颜虎鼻八采双瞳方我妙色校其升降者
也。虽复吕公之相高帝世谓知人。若譬私陀
之视吾师未可同日。于是崇业大宝正位少
阳。甲观洞开龙楼迥建。至如多才多艺允文
允武。非关师保自因天骨。或于太子池临泛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4b 页 T52-0114.png
之辰。博望苑驰𨉯之际。力格香象气冠神
功。试论姬发曹丕莫之与拟。汉盈夏启宁足
涉言。父王宿卫甚严喻视弥笃。九重禁闼。声
闻则四十里。三时密殿。姬丽则二万人。然以
道性恬凝志愿冲固。虽居三惑之境。不改一
心之节。历王城之四门。哀老病之三苦。乃自
嗟曰。人生若此在世何堪。脱屣寻真其于斯
矣。于时桃则新花落雨。青春始仲。月则半轮
低阁。永夜方深。观妓直之似横尸。悟宫闱
之如败冢。天王捧白马而踰城。给使持宝冠
而诣阙。虽复秦世萧史周时子晋。许由洗耳
于箕山。庄周曳尾于濮水。方兹去俗何其蔑
如。是以仙林始抽簪之地。禅河起苦行之迹。
沐金流之净水。游道场之吉树。食假献糜
座因施草。于是十力智圆六通神足。魔兵席
卷大业剋成。独称为佛。是吾师也。法轮则奈
国初转。僧侣则憍陈始度。至于迦叶兄弟。目
连朋友。西域之大势。东方之遍吉。二十八天
之主。一十六国之王。莫不服道而倾心。餐风
而合掌。于是他化宫里乃弘十地。耆阇山上
方会三乘。善吉谈无得之宗。净名显不言之
旨。伏十仙之外道。制六群之比丘。胸前则吐
纳江河。掌内则摇荡山谷。论劫则方石屡
尽。辩数则微尘可穷。斯乃三界之大师。万古
之独步。吾自庸才谈何以尽。纵使周公之制
礼作乐。孔子之述易刊诗。予赐之言语。商
偃之文学爰及左元放葛孝先河上公柱下
史。并驱之于方内。何足道哉。自我含灵福
尽法王斯逝。遂使北首提河春秋有八十矣。
功。试论姬发曹丕莫之与拟。汉盈夏启宁足
涉言。父王宿卫甚严喻视弥笃。九重禁闼。声
闻则四十里。三时密殿。姬丽则二万人。然以
道性恬凝志愿冲固。虽居三惑之境。不改一
心之节。历王城之四门。哀老病之三苦。乃自
嗟曰。人生若此在世何堪。脱屣寻真其于斯
矣。于时桃则新花落雨。青春始仲。月则半轮
低阁。永夜方深。观妓直之似横尸。悟宫闱
之如败冢。天王捧白马而踰城。给使持宝冠
而诣阙。虽复秦世萧史周时子晋。许由洗耳
于箕山。庄周曳尾于濮水。方兹去俗何其蔑
如。是以仙林始抽簪之地。禅河起苦行之迹。
沐金流之净水。游道场之吉树。食假献糜
座因施草。于是十力智圆六通神足。魔兵席
卷大业剋成。独称为佛。是吾师也。法轮则奈
国初转。僧侣则憍陈始度。至于迦叶兄弟。目
连朋友。西域之大势。东方之遍吉。二十八天
之主。一十六国之王。莫不服道而倾心。餐风
而合掌。于是他化宫里乃弘十地。耆阇山上
方会三乘。善吉谈无得之宗。净名显不言之
旨。伏十仙之外道。制六群之比丘。胸前则吐
纳江河。掌内则摇荡山谷。论劫则方石屡
尽。辩数则微尘可穷。斯乃三界之大师。万古
之独步。吾自庸才谈何以尽。纵使周公之制
礼作乐。孔子之述易刊诗。予赐之言语。商
偃之文学爰及左元放葛孝先河上公柱下
史。并驱之于方内。何足道哉。自我含灵福
尽法王斯逝。遂使北首提河春秋有八十矣。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4c 页 T52-0114.png
应身粒碎流血何追。争决最后之疑。竞奉临
终之供。呜呼智炬消慈云灭。长夜诸子诚可
悲夫。于是瞻相好于香檀。记筌蹄于贝叶。三
藏受持四依补处。而我师风无坠。于斯乎但
世道纷华群情矫薄人代今古。暨于像运既
当徂北稍复东渐。所以金人梦刘庄之寝。摩
腾伫蔡愔之劝。遗教之流汉地。创发此焉。迄
今五百馀年矣。自后康僧会竺法维佛图澄
鸠摩什。继踵来仪盛宣方等。遂使道生道安
之侣。慧严慧观之徒。并能销声挂冠翕然归
向。缁门繁炽焉可胜道。吾少长山东。尚素王
之雅业。晚游关右。慕黄老之玄言。俱是未越
苦河。犹沦火宅。可久可大其惟佛教也欤。
遂乃希前代之清尘。仰群英之远迹。归斯正
道拔自沈泥。本号离欲之逸民摧邪之大将。
吾之俦党其谓此乎。公子蹙頞而言曰。观先
生之辩。虽可谈天。然其所说何太虚诞。窃
寻佛本启化之辰。当我宗周之运。自云。娑婆
总摄靡所不归。或复光照无际声振有顶。或
复八部云臻十方辐凑。计天竺去我十万里
馀。俱在须弥之南。并是阎浮之内。那忽此间
士庶无至佛所。如来亦何独简不赐馀光。弗
生我秦汉。靡载我坟籍。详此二三疑惑逾甚。
仆闻贞不绝俗隐不违亲。所以和光于尘里。
披莲于火内。至若束带垂缨无妨修德。留须
长鬓足可闲居。且道本虚通触无不是。何
弃于冠籫专在于锡钵。窃以不伤遗体始著
孝心。莫非王臣终从朝命。今既赭衣髡发。未
详其罪。不仕天子。无乃自高敢咨先生。请当
终之供。呜呼智炬消慈云灭。长夜诸子诚可
悲夫。于是瞻相好于香檀。记筌蹄于贝叶。三
藏受持四依补处。而我师风无坠。于斯乎但
世道纷华群情矫薄人代今古。暨于像运既
当徂北稍复东渐。所以金人梦刘庄之寝。摩
腾伫蔡愔之劝。遗教之流汉地。创发此焉。迄
今五百馀年矣。自后康僧会竺法维佛图澄
鸠摩什。继踵来仪盛宣方等。遂使道生道安
之侣。慧严慧观之徒。并能销声挂冠翕然归
向。缁门繁炽焉可胜道。吾少长山东。尚素王
之雅业。晚游关右。慕黄老之玄言。俱是未越
苦河。犹沦火宅。可久可大其惟佛教也欤。
遂乃希前代之清尘。仰群英之远迹。归斯正
道拔自沈泥。本号离欲之逸民摧邪之大将。
吾之俦党其谓此乎。公子蹙頞而言曰。观先
生之辩。虽可谈天。然其所说何太虚诞。窃
寻佛本启化之辰。当我宗周之运。自云。娑婆
总摄靡所不归。或复光照无际声振有顶。或
复八部云臻十方辐凑。计天竺去我十万里
馀。俱在须弥之南。并是阎浮之内。那忽此间
士庶无至佛所。如来亦何独简不赐馀光。弗
生我秦汉。靡载我坟籍。详此二三疑惑逾甚。
仆闻贞不绝俗隐不违亲。所以和光于尘里。
披莲于火内。至若束带垂缨无妨修德。留须
长鬓足可闲居。且道本虚通触无不是。何
弃于冠籫专在于锡钵。窃以不伤遗体始著
孝心。莫非王臣终从朝命。今既赭衣髡发。未
详其罪。不仕天子。无乃自高敢咨先生。请当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5a 页 T52-0115.png
辩析。
先生曰。吾闻大音不入于俚耳。其验兹乎。犹
欲以寸管窥天小螺量海。而我法门出夐。非
吾子之能极。吾且仰凭神力更为言之。吾师
化道含弘灵钧远被。但众生缘薄。自为限碍
耳。何关佛威之不大。圣泽之无均。其犹日月
垂像丽天。雷霆发音动地。而简于聋瞽。岂光
微声小者哉。然佛游舍卫有馀二纪三亿之
家。犹不闻见。何怪边地十万里乎。窃以周孔
之生。本惟华夏之邑。夷狄不信其理何耶。至
于东方朔之升天。淮南王之入箓。然乘鸾排
雾世有其人。欲不长于神仙犹密之而弗载。
宁解味吾师之道术。书之于惇史乎。况值秦
皇焚典经籍不全。何容守此局文。遂无大见
然有或彼正真甘兹随俗。未悟身之非洁。岂
达命也。无常服玩则数重不止。悭贪则一毛
难落。屑屑顽民可悲之甚。吾已无保于形骸。
谁有营于炫好。鬓发既剪我心自伏。衣惟坏
色爱情何起。所以五缀而持想。六时而系念。
萧然物外是曰逆流。窃闻夏禹疏川则有劳
手足。墨翟利物则不吝顶踵。杀身以成仁。饿
死而存义。此并有违于大孝。然犹盛美于群
书。况吾养性栖玄立身行道。方欲广济六趣
高希万德。岂学子拘之于小节。顾在肤发之
间哉。扇逐荣名馀事。从北面之朝也。其若
效浅禄微。唯劳诺走。功高无暇位极常惧危
溢不安。千仞弃珠一何贱宝。但火内之莲非
吾所发。染而不染何尔能知。公子曰。先生强
誇华以饰非。护墙茨而不扫。请听逆耳之笃
先生曰。吾闻大音不入于俚耳。其验兹乎。犹
欲以寸管窥天小螺量海。而我法门出夐。非
吾子之能极。吾且仰凭神力更为言之。吾师
化道含弘灵钧远被。但众生缘薄。自为限碍
耳。何关佛威之不大。圣泽之无均。其犹日月
垂像丽天。雷霆发音动地。而简于聋瞽。岂光
微声小者哉。然佛游舍卫有馀二纪三亿之
家。犹不闻见。何怪边地十万里乎。窃以周孔
之生。本惟华夏之邑。夷狄不信其理何耶。至
于东方朔之升天。淮南王之入箓。然乘鸾排
雾世有其人。欲不长于神仙犹密之而弗载。
宁解味吾师之道术。书之于惇史乎。况值秦
皇焚典经籍不全。何容守此局文。遂无大见
然有或彼正真甘兹随俗。未悟身之非洁。岂
达命也。无常服玩则数重不止。悭贪则一毛
难落。屑屑顽民可悲之甚。吾已无保于形骸。
谁有营于炫好。鬓发既剪我心自伏。衣惟坏
色爱情何起。所以五缀而持想。六时而系念。
萧然物外是曰逆流。窃闻夏禹疏川则有劳
手足。墨翟利物则不吝顶踵。杀身以成仁。饿
死而存义。此并有违于大孝。然犹盛美于群
书。况吾养性栖玄立身行道。方欲广济六趣
高希万德。岂学子拘之于小节。顾在肤发之
间哉。扇逐荣名馀事。从北面之朝也。其若
效浅禄微。唯劳诺走。功高无暇位极常惧危
溢不安。千仞弃珠一何贱宝。但火内之莲非
吾所发。染而不染何尔能知。公子曰。先生强
誇华以饰非。护墙茨而不扫。请听逆耳之笃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5b 页 T52-0115.png
论。略条其弊也四焉。仆闻玉树不林于蒹葭。
威凤不群于燕雀。先生道虽微妙。门人独何
庸猥。或形陋族微。或类卑神闇。无三端可以
参多士。无十亩可以为匹夫。堕王事之不闲。
耻私门之弗立。寄逃役于佛寺之内。才容身
于法服之下。见人不能叙寒温。读经不解正音义。空知高心于百姓。背礼于二亲。非所以
自荣。其弊一也。仆闻采椽土阶之俭。唐尧之
所以字民。琼室玉台之盛。商辛之所以败俗。
况如来行惟少欲德本大悲。只应宴坐于冢
间。经行于树下。何宜饰九层之刹。建七宝之
台。不悯作者之劳。不惭居者之逸。非所以自
约。其弊二也。仆闻无自伐功老聃之极教。不
赞己德惟佛之格言。劳谦则君子终吉。剋
让则圣人上美。必若内德充盛自然外响。驰
应宾侣坐致揄扬。岂况佛心澄静亡诸得失
之咎。如何独许世尊之号。不欲推人。然彼群
经莫二之宗。各谈第一之称。自生牟楯。将
何以通。非所以自逊其弊三也。仆闻情存两
宝心慎四知。方曰通人之雅怀。廉士之高节。
或散之于宗族。或弃之于山水。况玄道清净。
反俗沙门而复纵无厌之求。贪有为之利。劝
俗人则令不留髓脑。论䞋施则便无让分毫。
或胜贵经过。或上客至止。不将虚心而接待。
先陈出手之倍数。此乃有识之同疾。海内之
共知。非所以自廉。其弊四也。仆直言虽苦可
为药石。惟先生高见览以详之。
先生曰。吾子不笑何谓道耶。子但好其所以
同。宁知其所以异。徒欲𡉏毁未损金刚。吾
威凤不群于燕雀。先生道虽微妙。门人独何
庸猥。或形陋族微。或类卑神闇。无三端可以
参多士。无十亩可以为匹夫。堕王事之不闲。
耻私门之弗立。寄逃役于佛寺之内。才容身
于法服之下。见人不能叙寒温。读经不解正音义。空知高心于百姓。背礼于二亲。非所以
自荣。其弊一也。仆闻采椽土阶之俭。唐尧之
所以字民。琼室玉台之盛。商辛之所以败俗。
况如来行惟少欲德本大悲。只应宴坐于冢
间。经行于树下。何宜饰九层之刹。建七宝之
台。不悯作者之劳。不惭居者之逸。非所以自
约。其弊二也。仆闻无自伐功老聃之极教。不
赞己德惟佛之格言。劳谦则君子终吉。剋
让则圣人上美。必若内德充盛自然外响。驰
应宾侣坐致揄扬。岂况佛心澄静亡诸得失
之咎。如何独许世尊之号。不欲推人。然彼群
经莫二之宗。各谈第一之称。自生牟楯。将
何以通。非所以自逊其弊三也。仆闻情存两
宝心慎四知。方曰通人之雅怀。廉士之高节。
或散之于宗族。或弃之于山水。况玄道清净。
反俗沙门而复纵无厌之求。贪有为之利。劝
俗人则令不留髓脑。论䞋施则便无让分毫。
或胜贵经过。或上客至止。不将虚心而接待。
先陈出手之倍数。此乃有识之同疾。海内之
共知。非所以自廉。其弊四也。仆直言虽苦可
为药石。惟先生高见览以详之。
先生曰。吾子不笑何谓道耶。子但好其所以
同。宁知其所以异。徒欲𡉏毁未损金刚。吾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5c 页 T52-0115.png
道弘邃岂可轻矣。吾闻万机斯总。圣皇所以
称大。百川是纳。巨壑所以为深。王则不联
于细民。海则无遗于小水。况吾师大道旷无
不济。有心尽摄未简怨亲。自当品戒德之小
大。混族类之高下。故有除粪庸人。翻涉不生
之位。应书贵士。倒坠无间之狱。内秘难识外
相孰知。子何自擅为铨衡。吾未相许为水镜。
若但以貌取人。失之远矣。遂使叔向伏鬷蔑
之语。长者悟沙弥之说。且复穷通有运否泰
无恒。或始荣而后辱。或初微而后盛。异辙纷
轮。可略言也。至如立锥无地。非慕尧舜之
德。馀图不绍。岂传汤武之圣。讵知吞并六
国。其先好马牧人。约法三章。则惟亡命亭
长。樊灌起贩屠之肆。伊吕出厨钓之间。历代
因循高门相袭。遂为四海强族五陵。贵氏冠
冕陵云风流。盖世暨若朝阳晞露羡皂隶之
难留。宿草负霜混蝼蚁之莫别。是知用与不
用虎鼠何常。寻末穷本人伦一概。那忽轻以
乘轩蔑兹瓮牖。虽复才方周旦。亦何足观。尝
试言之。朝市虚烦身心空弊。智者同弃贤人
共鄙。但觉斯怀之可入。所以避地而归来。吾
则厌来苦而知昨非。子便耽往欲而惑今是。
宁自安贫乐道少贱多能。奚用太庙之牺牛。
竖子之烹雁。吾今素质自居默念无杂。不假
导于仁义。岂乱想于繁华。固亦骑遗牝牡自
忘寝膳。讵守寒温之小才。音义之薄技。修
心可以报德。何局定省之仪。弘化可以接引。
宁止俯仰之事。此吾所谓一胜也。吾师空闲
乐处不惟聚落。轻微矜纳岂独珠璎。是以
称大。百川是纳。巨壑所以为深。王则不联
于细民。海则无遗于小水。况吾师大道旷无
不济。有心尽摄未简怨亲。自当品戒德之小
大。混族类之高下。故有除粪庸人。翻涉不生
之位。应书贵士。倒坠无间之狱。内秘难识外
相孰知。子何自擅为铨衡。吾未相许为水镜。
若但以貌取人。失之远矣。遂使叔向伏鬷蔑
之语。长者悟沙弥之说。且复穷通有运否泰
无恒。或始荣而后辱。或初微而后盛。异辙纷
轮。可略言也。至如立锥无地。非慕尧舜之
德。馀图不绍。岂传汤武之圣。讵知吞并六
国。其先好马牧人。约法三章。则惟亡命亭
长。樊灌起贩屠之肆。伊吕出厨钓之间。历代
因循高门相袭。遂为四海强族五陵。贵氏冠
冕陵云风流。盖世暨若朝阳晞露羡皂隶之
难留。宿草负霜混蝼蚁之莫别。是知用与不
用虎鼠何常。寻末穷本人伦一概。那忽轻以
乘轩蔑兹瓮牖。虽复才方周旦。亦何足观。尝
试言之。朝市虚烦身心空弊。智者同弃贤人
共鄙。但觉斯怀之可入。所以避地而归来。吾
则厌来苦而知昨非。子便耽往欲而惑今是。
宁自安贫乐道少贱多能。奚用太庙之牺牛。
竖子之烹雁。吾今素质自居默念无杂。不假
导于仁义。岂乱想于繁华。固亦骑遗牝牡自
忘寝膳。讵守寒温之小才。音义之薄技。修
心可以报德。何局定省之仪。弘化可以接引。
宁止俯仰之事。此吾所谓一胜也。吾师空闲
乐处不惟聚落。轻微矜纳岂独珠璎。是以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6a 页 T52-0116.png
栖形五山游神三住。或受童土。或餐马麦。
赞净心之小施。讥杂相之多舍。庶令藉此而
建善根。因兹而表诚信。斯自束修大体供养
恒式。岂佛身之欲须。乃含生之达志。但以
凡俗难悟憍嫉未除。竞献名宝利收多福。所
以玉槃高刹。掩日耸于半天。绣桷飞甍。连
云被于寓内。争名好尚。善将焉在。著相寡识。
遂及乎斯。虽乖至真之理。足感荣华之乐。生
民惟此为功。如来亦何抑说。此吾所谓二胜
也。吾闻谈无价之奇宝。冀欲拯贫。赞不死之
神香。只将愈疾。但众生信邪巫之狂药。舍正
觉之甘露。困毒已深怀迷自久。吾师之出世
也。本许救济为功。知我者希无容缄默。使物
识真以回向。何是非而自取。若夫二佛不并
于世。两日不共于天。厥号无等庶弘至教。非
如君子之小圣事谦让之风者。已然至理同
归逐情异说。是经称最各应宜闻。此吾所谓
三胜也。吾闻不趍四民之利。莫致百送之
金。但大患未亡有待须养。吾称乞士。则受之
以知足。子名施主。则倾之以国城。何容责我
之贪。非不自揣己之悭蔽。是验。分财相得独
应管鲍乎。吾闻天王武库出给。尚不由臣下。
况吾师福物与。宁独任凡僧。本虽四辈而
来。今属三宝而用。为道兴供义乖行福。既为
十方常住。非曰私拟诸己。自专则法律不许。
请众则和合无由。子何德以能消。吾何情
而敢擅。只惧我之同咎。岂欲贪利者哉。窃以
粒重七斤。投水则烟火腾沸。饭馀一钵。与人
则群类充满。佛犹无吝于饥犬。宁有惜于
赞净心之小施。讥杂相之多舍。庶令藉此而
建善根。因兹而表诚信。斯自束修大体供养
恒式。岂佛身之欲须。乃含生之达志。但以
凡俗难悟憍嫉未除。竞献名宝利收多福。所
以玉槃高刹。掩日耸于半天。绣桷飞甍。连
云被于寓内。争名好尚。善将焉在。著相寡识。
遂及乎斯。虽乖至真之理。足感荣华之乐。生
民惟此为功。如来亦何抑说。此吾所谓二胜
也。吾闻谈无价之奇宝。冀欲拯贫。赞不死之
神香。只将愈疾。但众生信邪巫之狂药。舍正
觉之甘露。困毒已深怀迷自久。吾师之出世
也。本许救济为功。知我者希无容缄默。使物
识真以回向。何是非而自取。若夫二佛不并
于世。两日不共于天。厥号无等庶弘至教。非
如君子之小圣事谦让之风者。已然至理同
归逐情异说。是经称最各应宜闻。此吾所谓
三胜也。吾闻不趍四民之利。莫致百送之
金。但大患未亡有待须养。吾称乞士。则受之
以知足。子名施主。则倾之以国城。何容责我
之贪。非不自揣己之悭蔽。是验。分财相得独
应管鲍乎。吾闻天王武库出给。尚不由臣下。
况吾师福物与。宁独任凡僧。本虽四辈而
来。今属三宝而用。为道兴供义乖行福。既为
十方常住。非曰私拟诸己。自专则法律不许。
请众则和合无由。子何德以能消。吾何情
而敢擅。只惧我之同咎。岂欲贪利者哉。窃以
粒重七斤。投水则烟火腾沸。饭馀一钵。与人
则群类充满。佛犹无吝于饥犬。宁有惜于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6b 页 T52-0116.png
人焉。是知辄用固以招愆。回施许而获益。
真是众生之薄福。判非吾师之褊心。至如饿
鬼不睹川流。病人不觉美味。罪关于饿病。
岂流味之无也。窃闻功臣事主。粟帛不次而
酬勋。明王责躬。苍旻不言而效德。子不能
自慨之无感。专谤吾师之不惠。持此饕餮何
以为人。至若郑侯倾产于交游。田君布心于
宾客。空规豪荡之声势。讵拟福田而攉扬。
此吾所谓四胜也。吾虽言不足而理有馀。子
但惊所未闻惑于不见。吾之所说子可悟
矣。公子曰。先生虽高谈自雪终类守株。所论
报应何其悠眇。仆闻开辟混元分剖清浊。薄
淳异禀愚圣派流。至如首足之方圆。翔潜之
鳞羽。命分修短身名宠辱。莫非自然之造化。
讵是宿业之能为。窃见景行不亏。夭身世而
婴祸。狂勃无礼。竟天年而享福。遭随若
斯因果何验。且气息则聚生散死。形神则上
归下沈。万事寥廓百年已矣。何处天宫谁为
地狱。庸人之所信。达士未之言。先生犹惑
系风。请更量也。
先生曰。公子辩士哉。见何肤浅。所谈不踰
百世。所历无越八荒。讵能晓果报之终期。
察因缘之本际。不可局凡六识罔圣三明者
也。吾闻播植百谷。非独水土之功。陶铸四
生。讵正阴阳之力。既有根于种类。亦无离
于集起。窃见或体合夫妻子孙不孕。或身非
鳏寡男女莫均。至于萤飞蝉化蜂巢蚁卵。非
构两精之产。岂从二藏之任。若但禀之于乾
坤。人亦奚赖于父母。一须委运慈孝何归。是
真是众生之薄福。判非吾师之褊心。至如饿
鬼不睹川流。病人不觉美味。罪关于饿病。
岂流味之无也。窃闻功臣事主。粟帛不次而
酬勋。明王责躬。苍旻不言而效德。子不能
自慨之无感。专谤吾师之不惠。持此饕餮何
以为人。至若郑侯倾产于交游。田君布心于
宾客。空规豪荡之声势。讵拟福田而攉扬。
此吾所谓四胜也。吾虽言不足而理有馀。子
但惊所未闻惑于不见。吾之所说子可悟
矣。公子曰。先生虽高谈自雪终类守株。所论
报应何其悠眇。仆闻开辟混元分剖清浊。薄
淳异禀愚圣派流。至如首足之方圆。翔潜之
鳞羽。命分修短身名宠辱。莫非自然之造化。
讵是宿业之能为。窃见景行不亏。夭身世而
婴祸。狂勃无礼。竟天年而享福。遭随若
斯因果何验。且气息则聚生散死。形神则上
归下沈。万事寥廓百年已矣。何处天宫谁为
地狱。庸人之所信。达士未之言。先生犹惑
系风。请更量也。
先生曰。公子辩士哉。见何肤浅。所谈不踰
百世。所历无越八荒。讵能晓果报之终期。
察因缘之本际。不可局凡六识罔圣三明者
也。吾闻播植百谷。非独水土之功。陶铸四
生。讵正阴阳之力。既有根于种类。亦无离
于集起。窃见或体合夫妻子孙不孕。或身非
鳏寡男女莫均。至于萤飞蝉化蜂巢蚁卵。非
构两精之产。岂从二藏之任。若但禀之于乾
坤。人亦奚赖于父母。一须委运慈孝何归。是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6c 页 T52-0116.png
知因自参差果方环互。支分三报星罗万品。
或今身而速受。或来世而晚成。此理必然亦
何而朽。窃以赏罚不滥。王者之明法。罪福
无舛。业道之大功。政治则五刑罚禄位赏。幽
祇则三涂罪人天福。目前可以为监诫。岂伊
吾之构虚论哉。子未陷囹圄谁信有廷尉。不
游岱宗便谓无鬼府。但善恶积成则殃庆有
馀。被之茂典尔所未悉。至如疏勒。涌泉之应。
大江潢石之感。羊公白玉郭巨黄金。骢标鲍
宣之马。珠降哙参之鹤。爰及宣王之崩于杜
伯。襄公之惧于彭生。白起甘死之徵。李广不
侯之验。陆抗殃则遗后。郭恩祸则止身。斯甚
昭著。孰言冥沓。虽有知无知六经不说。然祭
神祭鬼三代攸传。必也死而寂寥。何求存以
仁行。无宜弃儒墨之小教。失幽所之大理。
子可惜良才太甚愚僻。早须归悔体我真言。
公子曰。先生虽悬河逸辩。犹有所蔽。仆闻天
生蒸民刚柔为匹。所以变化形器含养气灵。
婚姻则自古洪规。嫁娶则列代恒礼。罪应不
关于子胤。道亦无碍于妻妾。遂使善惠许卖
花之约。妙光纳施珠之信。众香六万尚曰法
师。毗耶二千犹名大士。何独旷兹仇偶拥此
情性。亢龙有悔。其欲如之。品物何以生。佛种
谁因续。此先生之一蔽也。仆闻猛兽为暴民
之业。毒虫含伤物之性。所以顺气则秋狝。除
害则夏苗。天道之常何罪而畏。至于牛豕充
牺羔雁备礼。运属厨人之手。体葬嘉宾之腹。
本天所生非此焉用。然复鸟残自死班听内
律。如何阙养形命空作土尘。此先生之二蔽
或今身而速受。或来世而晚成。此理必然亦
何而朽。窃以赏罚不滥。王者之明法。罪福
无舛。业道之大功。政治则五刑罚禄位赏。幽
祇则三涂罪人天福。目前可以为监诫。岂伊
吾之构虚论哉。子未陷囹圄谁信有廷尉。不
游岱宗便谓无鬼府。但善恶积成则殃庆有
馀。被之茂典尔所未悉。至如疏勒。涌泉之应。
大江潢石之感。羊公白玉郭巨黄金。骢标鲍
宣之马。珠降哙参之鹤。爰及宣王之崩于杜
伯。襄公之惧于彭生。白起甘死之徵。李广不
侯之验。陆抗殃则遗后。郭恩祸则止身。斯甚
昭著。孰言冥沓。虽有知无知六经不说。然祭
神祭鬼三代攸传。必也死而寂寥。何求存以
仁行。无宜弃儒墨之小教。失幽所之大理。
子可惜良才太甚愚僻。早须归悔体我真言。
公子曰。先生虽悬河逸辩。犹有所蔽。仆闻天
生蒸民刚柔为匹。所以变化形器含养气灵。
婚姻则自古洪规。嫁娶则列代恒礼。罪应不
关于子胤。道亦无碍于妻妾。遂使善惠许卖
花之约。妙光纳施珠之信。众香六万尚曰法
师。毗耶二千犹名大士。何独旷兹仇偶拥此
情性。亢龙有悔。其欲如之。品物何以生。佛种
谁因续。此先生之一蔽也。仆闻猛兽为暴民
之业。毒虫含伤物之性。所以顺气则秋狝。除
害则夏苗。天道之常何罪而畏。至于牛豕充
牺羔雁备礼。运属厨人之手。体葬嘉宾之腹。
本天所生非此焉用。然复鸟残自死班听内
律。如何阙养形命空作土尘。此先生之二蔽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7a 页 T52-0117.png
也。仆闻天列箕星地安泉郡。酒之为物其来
尚久。销愁适性独可兹乎。所以嵇阮七贤。兴
情于斗石之量。勋华两圣。盛德于钟壶之
饮。管则藉此而谈玄。于则因兹而断狱。闻诸
往哲。未尝不宴。但自持之于礼。何用阻众独。
清此先生之三蔽也。仆闻八政著民天之食。
五味资道器之身。降兹呼吸风霞饵饮芝露。
敢为生类罔不由之。自可饱食。用心无废于
道业。何假持斋。倦力有乏于勤修。此先生之
四蔽也。先生若改斯蔽。仆亦慕焉。先生曰。吾
闻刚强难化固当尔耳。子之蔽乎。自不知其
蔽。吾之通也。子岂识其通。由此观之。未可与
言道也。窃以鄙言无逊尚避至亲。邪行不仁
犹惭先达。然其男则才离襁褓。羡双飞以求
娶。女则仅辞乳哺。怨空房而感情。苟贪小乐
公行世礼。积习生常混然谁怪。此而无耻尤
类鹑鹊。勿将群小之制婚敢非高尚之敦雅。
且婚者昏也。事寄昏成。明非昌显之裁范。
谅是庸鄙之危行。独有展禽柳下之操。可以
厉淫夫。彭祖独卧之术。可以养和性。斯固播
之于良书。美之于方策。况乃吾师之成教也。
弘净行之宗经。岂复顺彼邪风。婴兹欲网。将
出六天之表。犹无携妓妾。既超四空之外。焉
可挟妻孥。惟有二果白衣。系业通许。一床
居士精而难混。但品物之生。自有缘托。何必
待我之相配方嗣。于吾师独不闻同一化生
士无女业咸屏四大法喜资形。所谓一通也。
吾闻生死去来本同步蠖。显晦上下无异循
环。业之所运人畜何准。是以卫姬蜀帝之徒。
尚久。销愁适性独可兹乎。所以嵇阮七贤。兴
情于斗石之量。勋华两圣。盛德于钟壶之
饮。管则藉此而谈玄。于则因兹而断狱。闻诸
往哲。未尝不宴。但自持之于礼。何用阻众独。
清此先生之三蔽也。仆闻八政著民天之食。
五味资道器之身。降兹呼吸风霞饵饮芝露。
敢为生类罔不由之。自可饱食。用心无废于
道业。何假持斋。倦力有乏于勤修。此先生之
四蔽也。先生若改斯蔽。仆亦慕焉。先生曰。吾
闻刚强难化固当尔耳。子之蔽乎。自不知其
蔽。吾之通也。子岂识其通。由此观之。未可与
言道也。窃以鄙言无逊尚避至亲。邪行不仁
犹惭先达。然其男则才离襁褓。羡双飞以求
娶。女则仅辞乳哺。怨空房而感情。苟贪小乐
公行世礼。积习生常混然谁怪。此而无耻尤
类鹑鹊。勿将群小之制婚敢非高尚之敦雅。
且婚者昏也。事寄昏成。明非昌显之裁范。
谅是庸鄙之危行。独有展禽柳下之操。可以
厉淫夫。彭祖独卧之术。可以养和性。斯固播
之于良书。美之于方策。况乃吾师之成教也。
弘净行之宗经。岂复顺彼邪风。婴兹欲网。将
出六天之表。犹无携妓妾。既超四空之外。焉
可挟妻孥。惟有二果白衣。系业通许。一床
居士精而难混。但品物之生。自有缘托。何必
待我之相配方嗣。于吾师独不闻同一化生
士无女业咸屏四大法喜资形。所谓一通也。
吾闻生死去来本同步蠖。显晦上下无异循
环。业之所运人畜何准。是以卫姬蜀帝之徒。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7b 页 T52-0117.png
牛哀伯奇之类。狐为美女狸作书生。抑亦事
归难思。岂易详也。窃以持戒无畏鬼龙。含德
不惧蜂虿。怖鸽投影猛虎越江。我善则报之
以明珠。人恶则应之以毒气。谅由息之生杀。
岂禽兽惟害物耶。虽复飞走别形。惜身莫
异。轮回无始谁非所亲。恕己为喻亦何不忍。
讵可宰有生之血肉。充无用之肌肤。至若死
而归土物我同致。所以黄不食鼋。孔犹覆醯。
况吾仁慈之隐恻。孰甘美于肥鲜。但五律惭
开双林永制。此吾所谓二通也。吾闻酒池牛
饮著乎在昔。虽百六数穷。亦乱国斯起。三
十五失。抑有由之。但今身酩酊。是焉可验。
来生幽暗将复何已。至如文举之鐏不空。玄
石之眠难悟。盖惟耽酒之狂客。曷可以论至
道哉。但使深酣则过多。微宴则愆薄。欲言饮
而无灾。未之有也。往贤之所严诫。良以此
乎。纵不关物命。亦无宜举酌。此吾所谓三通
也。吾闻戒自禁心。斋唯齐志。可谓入道之初
行。教民之本法。但支立而已。身亦何知。若纵
情嗜欲。终为难满。所以节限二时足充四大。
觉翳螳之附后。见野狼之对前。危亡之期既
切。渴乏之情遂缓。自忻道胜而肥。何嗟食短
而倦。窃以帝王之祠宗庙。夫子之请伯阳。犹
须绝味辛荤清居斋室。况吾欲亡身而访道。
宁复留心于美膳者哉。此吾所谓四通也。莫
谓子所不能谓吾为蔽。吾之所辩幸子择以
从之。公子于是接足叩头。百体皆汗。魂飞
胆丧。五色无主。既如蹈虎。复似见龙。恍焉
若狂。莫知所对。先生摩顶劳曰。吾惟悯物。
归难思。岂易详也。窃以持戒无畏鬼龙。含德
不惧蜂虿。怖鸽投影猛虎越江。我善则报之
以明珠。人恶则应之以毒气。谅由息之生杀。
岂禽兽惟害物耶。虽复飞走别形。惜身莫
异。轮回无始谁非所亲。恕己为喻亦何不忍。
讵可宰有生之血肉。充无用之肌肤。至若死
而归土物我同致。所以黄不食鼋。孔犹覆醯。
况吾仁慈之隐恻。孰甘美于肥鲜。但五律惭
开双林永制。此吾所谓二通也。吾闻酒池牛
饮著乎在昔。虽百六数穷。亦乱国斯起。三
十五失。抑有由之。但今身酩酊。是焉可验。
来生幽暗将复何已。至如文举之鐏不空。玄
石之眠难悟。盖惟耽酒之狂客。曷可以论至
道哉。但使深酣则过多。微宴则愆薄。欲言饮
而无灾。未之有也。往贤之所严诫。良以此
乎。纵不关物命。亦无宜举酌。此吾所谓三通
也。吾闻戒自禁心。斋唯齐志。可谓入道之初
行。教民之本法。但支立而已。身亦何知。若纵
情嗜欲。终为难满。所以节限二时足充四大。
觉翳螳之附后。见野狼之对前。危亡之期既
切。渴乏之情遂缓。自忻道胜而肥。何嗟食短
而倦。窃以帝王之祠宗庙。夫子之请伯阳。犹
须绝味辛荤清居斋室。况吾欲亡身而访道。
宁复留心于美膳者哉。此吾所谓四通也。莫
谓子所不能谓吾为蔽。吾之所辩幸子择以
从之。公子于是接足叩头。百体皆汗。魂飞
胆丧。五色无主。既如蹈虎。复似见龙。恍焉
若狂。莫知所对。先生摩顶劳曰。吾惟悯物。
归正篇第一之四¶ 第 117c 页 T52-0117.png
子何怖耶。公子稍乃自安。泣而对曰。仆本生
下邑。无闻大觉之名。禀性疏野。翻踵外邪之
见。不遇先生几将祸矣。比承下风之末。精义
入神。仰恃大慈追收前失。请容剃落。受业于
先生之门也。先生曰子悟。迷知返善矣哉。
广弘明集卷第四
下邑。无闻大觉之名。禀性疏野。翻踵外邪之
见。不遇先生几将祸矣。比承下风之末。精义
入神。仰恃大慈追收前失。请容剃落。受业于
先生之门也。先生曰子悟。迷知返善矣哉。
广弘明集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