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1035-037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唐新语卷十一      唐 刘肃 撰
  褒锡
高祖尝幸国学命徐文远讲孝经僧惠乘讲金刚经道
 士刘进嘉讲老子诏刘德明与之辩论于是诘难锋
 起三人皆屈高祖曰儒玄佛义各有宗旨刘徐等并
 当今杰才德明一举而蔽之可谓达学矣赐帛五十
 疋时有国子司业盖文达涉经史明三傅窦抗为冀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1035-0379d.png
 州集诸儒生令相论难时刘焯刘执思孔颖达刘彦
 衡皆在坐既相酬答文达所言皆出其意表窦大奇
 之因问盖生就谁学刘焯对曰此生岐嶷出自天然
 以多问寡焯为师导窦曰可谓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也
贞观末房玄龄避位归第时天旱太宗将幸芙蓉园以
 观风俗玄龄闻之戒其子弟曰銮舆必当见幸亟使
 洒扫备馔俄顷太宗果先幸其第便载入宫咸以为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1035-0380a.png
 优贤之应
贞观十七年太宗图画太原倡义及秦府功臣赵公长
 孙无忌河间王孝恭蔡公杜如晦郑公魏徵梁公房
 玄龄中公高士廉鄂公尉迟敬德郧公张亮陈公侯
 君集卢公程知节永兴公虞世南渝公刘政会莒公唐
 俭英公李绩胡公秦叔宝等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太
 宗亲为之赞褚遂良题阁阎立本画及侯君集谋反
 伏诛太宗与之诀流涕谓之曰吾为卿不复上凌烟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1035-0380b.png
 阁矣
魏徵有大志不耻小节博通群书颇明王霸之术隋末
 为道士初仕李密密败归国后为窦建德所执建德
 败委质于𨼆太子太子诛太宗稍任用前后规谏二
 百馀奏无不称旨太子承乾失德魏王泰有夺嫡之
 渐太宗闻而恶之谓侍臣曰当今朝臣忠謇无踰魏
 徵我遣辅太子用绝天下之望乃以为太子太师徵
 以疾辞诏荅曰汉之太子四皓为助我之赖卿即其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1035-0380c.png
 义也知公疾病可卧护之徵宅无堂太宗将营小殿
 辍其材以赐之五日而就遣使赍布被素褥以赐之
 遂其所尚及疾亟太宗幸其第抚之流涕问其所欲
 徵曰嫠不恤纬而忧宗社之陨徵状猊不踰中人而
 素有胆气善回人主意身死之日知与不知莫不痛
 惜
李纲詹事𨼆太子尝至温汤纲以小疾不从有献生鱼
 者太子召饔者鲙之时唐俭赵元楷在坐各自赞能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1035-0380d.png
 为鲙太子谓之曰飞刀鲙鲤调和鼎食公实有之至
 于审谕弼谐固属李刚矣于是送绢二百疋以遗之
 数谏太子郁郁不得志辞以年老乃乞骸骨
高宗初立为太子李绩詹事仍同中书门下三品自绩
 始也太宗谓之曰我儿初登储贰故以宫事相委勿
 辞屈也绩尝有疾医诊之曰须龙须灰方可太宗剪
 须以疗之服讫而愈绩顿首泣谢他日顾谓绩曰朕
 当属卿以孤幼思之无踰公者往不负李密岂负于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1035-0381a.png
 朕哉绩流涕而致谢噬指出血俄而沉醉解御服以
 覆之
唐九徵为御史监灵武诸军时吐蕃入寇蜀汉九徵率
 兵出永昌郡千馀里讨之累战皆捷时吐蕃以铁索
 跨漾水濞水为桥以通西洱河蛮筑城以镇之九徵
 尽尅其城垒焚其二桥命管记闾丘均勒石于剑川
 建铁碑于滇池以纪功焉俘其魁帅以还中宗时加
 褒赏左拾遗呼延皓论之乃加朝散大夫拜侍御史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1035-0381b.png
 赐绣𫀆金带宝刀累迁汾州刺史开元末与吐蕃赞
 普书云波州铁柱唐九徵铸即谓此是也
开元初左常侍褚无量与光禄卿马怀素隔日侍读诏
 曰朕于百事考之无如文籍先王要道尽在于斯是
 欲令经史详备听政之暇游心观览无量等奉诏整
 理内库书至六年分部上架毕制文武百官入乾元
 殿东廊观察移时乃出于是赐无量等束帛有差
贺知章自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兼集贤学士一日并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1035-0381c.png
 谢二恩时源乾曜与张说同秉政乾曜问说曰贺公
 久著盛名今日一时两加荣命足为学者光耀然学
 士与侍郎何者为美说对曰侍郎自皇朝以来为衣
 冠之华选自非望实具美无以居之虽然终是具员
 之吏又非往贤所慕学士者怀先王之道为搢绅轨
 仪蕴扬班之词彩兼游夏之文学始可处之无愧二
 美之中此为最矣
张说既致仕在家修史乃乘闲往景山之阳于先茔建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1035-0381d.png
 立碑表玄宗仍赐御书碑额以宠之其文曰呜呼积
 善之墓与宣父延陵季子墓志同体也朝野以为荣
 及说薨玄宗亲制神道碑其略曰长安中公为凤阁
 舍人属麟台监张易之诬搆大臣作为飞语御史大
 夫魏元忠摘其异政必以中伤天后致投杼之疑中
 宗忧掘蛊之变是时敕公为證啖以右职一言利回
 四国交乱公重为义死且不辞廷辩无辜中旨有忤
 左右为之惕息而公以之抗词反元忠之茔魂出太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1035-0382a.png
 子于坑陷人谓此举义重于生由是长流钦州守正
 故也文多不尽载
右补阙毋焸博学有著述才上表请修古史先撰目录
 以进玄宗称善赐绢百疋性不饮茶制代茶录序其
 略曰释滞销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累
 斯大获益则归功茶力贻患则不为茶灾岂非福近
 易知祸远难见焸直集贤无何以热疾暴终初焸梦
 著衣冠上北邙山亲友相送及至山顶回顾不见一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1035-0382b.png
 人意恶之及卒僚友送至北邙山咸如所梦玄宗闻
 而悼之赠朝散大夫
自汉魏以来历代皆封孔子后或为褒城侯或号褒圣侯
 至开元二十七年诏册孔子为文宣王其嗣褒城侯
 改封文宣王令右丞相裴耀卿摄太尉持节就国子
 监册命讫有司奠祭乐用宫悬八佾之舞诏曰弘我
 王化在乎儒术皆发挥此道启迪含灵则生人已来
 未有如夫子也所谓自天攸纵将圣多能德配乾坤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1035-0382c.png
 身揭日月故能致天下之太平成天下之大经美政
 教移风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到于今受其赐不
 其猗欤文多不尽载
  惩诫
太宗尝与侍臣泛舟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太宗
 击赏数四诏座者为咏召阎立本写之阁外傅呼云
 画师阎立本立本时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
 侧手挥丹青不堪愧赧既而戒其子曰吾少好读书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1035-0382d.png
 幸免面墙缘情染翰颇及侪流唯以丹青见知躬厮
 养之务辱莫大焉汝宜深戒勿习此也
高宗朝姜恪以边将立功为左相阎立本为右相时以
 年饥放国子学生归又限令史通一经时人谓之语
 曰左相宣威沙汉右相驰誉丹青三馆学生放散五
 台令史明经以末技进身者可为炯戒
刘仁轨为给事中与中书令李义府不协出为青州刺
 史时有事辽海义府逼仁轨运粮果漂没敕御史𡊮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1035-0383a.png
 异式按之异式希义府意遇仁轨不以礼或对之猥
 泄曰公与当朝雠者为谁何不引决仁轨曰乞方便
 乃于房中裂布将头自缢少顷仁轨出曰不能为公
 死刘仁轨岂失却死耶坐此除名大将军刘仁愿劾
 百济奏以为带方州刺史仁愿凯旋高宗谓之曰卿
 将家子处置部署皆称朕意何也仁愿拜谢曰非臣
 能为乃前青州刺史教臣耳遽发诏徵之至则拜大
 司宪御史大夫也初仁轨被徵次于莱州驿舍于西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1035-0383b.png
 厅夜已久有御史至驿人曰西厅稍佳有使止矣御
 史曰谁答曰带方州刺史命移仁轨于东厅既拜大
 夫此御史及异式俱在台内不自安仁轨慰之曰公
 何瘦也无以昔事不安耶知君为势家所逼仁轨岂
 不如韩安国但恨公对仁轨卧而泄耳又谓诸御史
 曰诸公出使当举冤滞发明耳目兴行礼义无为烦
 扰州县而自重其权指行中御史曰只如某御史夜
 到驿驿中东厅西厅复有何异乎若移乃公就东厅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1035-0383c.png
 岂忠恕之道也愿诸公不为也仁轨后为左仆射与
 中书令李敬玄不协时吐蕃入寇敬玄奏仁轨征之
 军中奏请多为敬玄所掣肘仁轨表敬玄知兵事敬
 玄固辞高宗曰仁轨须朕朕亦行之卿何辞敬玄遂
 行大败于青海时议稍少之始仁轨既宦达其弟仁
 相在乡曲升沉不同遂构嫌恨与仁轨别籍每于县
 祇奉户课或谓之曰何不与给事同籍五品家当免
 差科仁相曰谁能向狗尾底避阴凉兄弟以荣贱致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1035-0383d.png
 隔者可为至戒
杨昉为左丞时宇文化及子孙理资荫朝廷以事隔两
 朝且其家亲族亦众多为言者所司理之至于左司
 昉未详其案状诉者以道理已成无复疑滞勃然逼
 昉昉曰适朝退未食食毕当详案诉者曰公云未食
 亦知天下有累年羁旅诉者乎昉遽命案立批之曰
 父杀隋主子诉隋资生者犹配远方死者无宜更叙
 时人深赏之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1035-0384a.png
娄师德以殿中充河源军使永和中破吐蕃于白羊涧
 八战七胜优诏褒美授左骁卫郎将高宗手诏曰卿
 有文武才干故授卿武职勿辞也累迁纳言临终数
 日寝兴不安无故惊曰拊我背者谁侍者曰无所见
 乃独言若有所争者曰我当寿八十今追我何也复
 自言往为官误杀二人减十年词气若有屈伏俄而
 气绝以娄公之明恕尚不免滥为政者得不慎欤
李义府定策立则天自中书舍人拜相与许敬宗居中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1035-0384b.png
 用事连起大狱诛锄将相道路以目骇入则谄谀出
 则奸宄卖官鬻狱海内嚣然百寮畏惮如畏天后高
 宗知其罪状谓之曰卿儿子女聓皆不谨慎多作罪
 过今且为卿掩覆勿复如此义府凭恃则天不虞高
 宗加怒勃然变色腮颈俱起徐对曰谁向陛下道此
 高宗曰但知我言何须问我所从得耶义府怫然竟
 不引过缓步而出会右金吾仓曹杨仁颖奏其赃污
 诏刘祥道并三司鞫之狱成长流巂州朝野莫不称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1035-0384c.png
 庆或作河间道元帅刘祥道破铜山贼李义府露布
 榜之通衢义府先取人奴婢及败一夕奔散各归其
 家露布云混奴婢而乱放各识家而竞入乾封初
 大赦唯长流人不许还义府愤恚而死海内快之
刘思立任考功员外子宪为河南尉思立今日亡明日
 选人有索宪阙者吏部侍郎马载深咨嗟以为名教
 所不容乃书其无行注名籍朝廷咸曰真铨综流品
 之司可谓振理风俗其人比出选门为众目所视众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1035-0384d.png
 口所讦亦趑趄而失步矣自垂拱之后斯风大坏苟
 且公行无复曩日之事
王义方初拜御史意望殊高忽略人间细务买宅酬直
 讫数日对宾朋忽惊指庭中双青桐树曰此忘酬直
 遽召宅主付直四千宾朋曰侍御贵重不知交易树
 当随宅无别酬例义方曰此嘉树不比他也及贬黜
 或问其故答曰初以居要津作宰相示大耳初义方
 将弹李义府惧不捷况吟者久之独言曰可取万代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1035-0385a.png
 名耶循默以求达耶他日忽言曰非但为国除蠹亦
 乃名在身前遂弹焉坎坷以至于终
高宗大渐顾命裴炎辅少主既而则天以太后临朝中
 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并乳母之子五品官炎争
 以为不可中宗不悦谓左右曰我让国与玄贞岂不
 得何为惜侍中炎惧遂与则天定策废中宗为庐陵
 王幽于别所则天命炎及中书侍郎刘祎之率羽林
 兵入左右承则天旨扶中宗下殿中宗曰我有何罪则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1035-0385b.png
 天曰汝欲将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炎居中执权
 亲授顾托未尽匡救之节遽行伊霍之谋神器假人
 为兽傅翼其不免也宜哉
张由古有吏才而无学术累历台省尝于众中叹班固
 大才文章不入文选或谓之曰两都赋燕山铭典引
 等并入文𨕖何为言无由古曰此并班孟坚文章
 何关班固事闻者掩口而笑又谓同官曰昨买得王
 僧孺集大有道理杜文范知其误应声曰文范亦买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1035-0385c.png
 得张佛𫀆集胜于僧孺远矣由古应之不觉仕进者
 可不勉欤
周矩为殿中侍御史大夫苏味道待之甚薄屡言其不
 了事矩深以为恨后味道下狱敕矩推之矩谓味道
 曰尝责矩不了事今日了公事也好答辩味道由是
 坐诛
严识玄为巩令中书舍人路敬潜黜陟河南道使还次
 巩识玄自以初莅复以敬潜使还颇有慢色虽郊迎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1035-0385d.png
 之才上马弛镫揖鞭而已敬潜怒摄而案之曰郊外
 远迎故违明敕马上高揖深慢王人礼律有违恭倨
 无准仰具之识玄拜伏流汗乃舍之后转魏州刺吏
 为魏令李怀让所辱俄又俱为兵部郎中既同曹局
 亦难以为容举朝以为深戒
李知白为侍中子弟才总角而婚名族识者非之宰相
 当存久远敦风俗奈何为促薄之事耶
惠妃武氏有专房之宠将夺嫡王皇后性妒稍不能平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1035-0386a.png
 玄宗乃废后为庶人肤受日闻次及太子太子之将
 废也玄宗访于张九龄九龄对曰太子天下本也动
 之则摇人心自居东宫未闻大恶臣闻父子之道天
 性也子有过父怒而掩之无宜废绝且其恶状未著
 恐外人窥之伤陛下慈父之道玄宗不悦隐忍者久
 之李林甫秉政阴申计于武妃将立其子以自固武
 妃亦结之乃先出九龄而废太子太子同生鄂王瑶
 光王琚同日并命海内痛之号为三庶太子等既冤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1035-0386b.png
 死武妃及左右屡见为祟宫中终夜相恐或闻鬼哭
 声召巫觋视之皆曰三庶为厉先是收腭王光王行
 刑者射而瘗之乃命改葬而酹之武妃死其厉乃息
 玄宗乃立肃宗为太子林甫之计不行惕然惧矣三
 庶以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死武妃至十二月而
 毙识者知有神道焉
天宝中李林甫为相专权用事先是郭元振薛讷李适
 之等咸以立功边陲入参钧轴林甫惩前事遂反其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1035-0386c.png
 制始请以蕃人为边将冀固其权言于玄宗曰以陛
 下之雄材国家富强而诸蕃未灭者由文吏为将怯
 懦不胜武事也陛下必欲灭四夷威海内莫若武臣
 武臣莫若蕃将夫蕃将生而气雄少养马上长于阵
 敌此天性然也若陛下感而将之使其必死则狄不
 足图也玄宗深纳之始用安禄山卒为戎首虽理乱
 安危系之天命而林甫奸宄实生乱阶痛矣哉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1035-0386d.png
 
 
 
 
 
 
 
 唐新语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