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a 页 WYG1480-062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七
             宋 胡仔 撰
  大梅
传灯录云师住天台山梅子贞旧隐一僧入山迷路问
曰和尚在此山多少时也师曰只见四山青又黄又问
出山路什么处去师曰随流去僧归说似盐官盐官令
僧去请师出山师有偈云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b 页 WYG1480-0628b.png
不变心樵客遇之尤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大寂闻师
住山乃令一僧到问云和尚见马师得个什么便住此
山师云马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这里住僧云马
师近日佛法又别师云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
非佛师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
只管即心即佛其僧回举似马祖祖云大众梅子熟也
苕溪渔隐曰韩子苍送僧住梅山诗寺门岑寂知何许
想对千岩万壑开待得梅山梅子熟不辞先寄一枝来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2a 页 WYG1480-0628c.png
用前事也
  天衣
僧宝传云怀东游至翠峰翠峰众盛怀当营炊自汲涧
折担悟旨显公印可以为奇辞去久无耗有僧自淮上
来曰怀出世铁佛矣显使诵提唱之语曰譬如雁过长
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情显激赏久

  端师子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2b 页 WYG1480-0628d.png
僧宝传云端师子始见弄狮子者发明心要则以彩帛
像其皮时时著之因以为号秦少游闻其道高请升座
端以手自指曰天上无双月人间只一僧一堂风冷淡
千古意分明少游首肯之能诵法华经必得钱五百乃
开帙日诵数句即持(阙/) 坐去其缺薄者易之而去好
歌渔父词月夕必歌之达曙有狂僧回头和尚以左道
鼓动流俗士大夫亦安其妄方对丹阳吕公肉食端径
至指曰正当与么时如何是佛回头不能遽对端捶其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3a 页 WYG1480-0629a.png
头推倒乃行又有妖人号不托掘秀州城外地有佛像
建塔其上倾城敬信端见揕住曰如何是佛不托拟议
端趯之而去章相子厚请升座使俞秀老撰疏叙其事
曰推倒回头趯翻不托七轴之莲经未诵一声之渔父
先闻端听僧官宣至此以手揶揄曰止乃引声吟曰本
是潇湘一钓客自东自西自南北大众杂然称善端顾
笑曰我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下座
山谷云钓鱼船上谢三郎双鬓巳苍苍莎衣未必贵不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3b 页 WYG1480-0629b.png
肯换金章汀草畔浦花傍静鸣桹自来往好个渔父家
风一片潇湘金华俞秀老作此篇道人多传之非道意
岑寂其语不能如是苕溪渔隐曰传灯录云玄沙福州
闽县人姓谢氏幼好垂钓泛小船于南台江狎诸渔者
年甫三十忽慕出尘乃弃钓艇投芙蓉山训襌师落发
秀老用其事也
  参寥
复斋漫录云参寥诗可人惟有秦淮月出没涓涓波浪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4a 页 WYG1480-0629c.png
中子瞻送蜀僧诗当时半破峨嵋月还在平𦍑江水中
二意偶同
复斋漫录云唐僧皎然荅李季兰诗天女来相试将花
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乃悟参寥荅妓诗禅
心已作沾泥絮肯逐东风上下狂之意
苕溪渔隐曰冷斋夜话谓道潜作诗追法渊明其诗有
逼真处曰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又曰隔
林彷佛闻机杼知有人家住翠微余细细味之句格固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4b 页 WYG1480-0629d.png
佳但不类渊明语岂得谓之逼真处若东坡和陶诗前
山正可数后骑且勿驱此方是逼真处惠洪不善评诗
其言岂足凭哉
  洪觉范
苕溪渔隐曰僧宝传觉范所撰也但欲驰骋其文往往
多失事实至于作赞又杂以诗句此岂史法示褒贬之
意乎其诗有云行尽湘西十里松到门却立数诸峰崇
公事迹无寻处庭下春泥见虎踪又云庐山殿阁如生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5a 页 WYG1480-0630a.png
成食堂处处禅床折我比三门似冷灰尽日长廊卷风
叶又为奇语云如月照众水波波顿见而月不分如春
行万国处处同时而春无迹但其才性嶷爽见于言语
文字间若于禅门本分事则无之也
冷斋夜话云予留南昌久而忘归独行无侣意绪萧然
偶登秋屏阁望西山于是浩然有归志作长短句寄意
其词曰城里久偷閒尘浣云衫此身已是再眠蚕隔岸
有山归去好万壑千岩霜晓更凭栏减尽晴岚微云生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5b 页 WYG1480-0630b.png
处是茅庵试问此生谁作伴弥勒同龛
复斋漫录云临川距城南一里有观曰魏坛盖魏夫人
经游之地具诸颜鲁公之碑以故诸女真嗣绪不绝然
而守戒者鲜矣陈虚中崇宁间守临川为诗曰夫人在
兮若冰雪夫人去兮仙踪灭可惜如今学道人罗裙带
上同心结洪觉范尝作长短句赠一女真云十指嫩抽
春笋纤纤玉软红柔人前欲展强娇羞微露云衣霓袖
最好洞天春晚黄庭卷罢清幽凡心无计奈閒愁试撚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6a 页 WYG1480-0630c.png
花枝频嗅
许彦周诗话云近时僧洪觉范颇能诗其题李愬画像
云淮阴北面师广武其气岂止吞项羽公得李祐不肯
诛便知元济在掌股此诗当与黔安并驱也顷年仆在
长沙相从弥年其他诗亦甚佳如云含风广殿闻棋响
度日长廊转柳阴颇似文章巨公所作不类衲子又善
作小词情思婉约似秦少游至如仲殊参寥虽名世皆
不能及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6b 页 WYG1480-0630d.png
  清顺
复斋漫录云冷斋夜话记西湖僧清顺诗久从林下游
颇识林下趣从渠绿阴繁不碍清风度閒来石上眠落
叶不知数一鸟忽飞来啼破幽寂处予见子苍言后四
句不同云困即蟠石眠莫省落花数惟闻犬吠声更入
青萝去后两句虽不同无害第落叶不知数一句不可
盖初夏间未应落叶之多耳苕溪渔隐曰惟闻犬吠声
更入青萝去乃惠诠诗东坡尝和之云惟应山头月夜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7a 页 WYG1480-0631a.png
夜照来去者是也子苍之言复斋之记皆误也
  缁黄杂记
复斋漫录云前辈好称僧悟清诗鸟归花影动鱼没浪
㾗圆以为句意皆新然余读后梁沈君攸临水诗云花
落圆纹出风急细流翻乃知鱼没浪㾗圆之句出于此
麈史云刘氏传记载炀帝既诛薛道衡乃云尚能道空
梁落燕泥否盖道衡诗尝有是句杨公谈苑载僧希昼
北宫书亭云花露盈虫穴梁尘随燕泥予以为鍊句虽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7b 页 WYG1480-0631b.png
工而致思不逮于薛矣
复斋漫录云元丰末张诜枢言龙图之守杭也一日宴
客湖上刘泾巨济僧仲殊在焉枢言命即席赋诗曲巨
济先唱云凭谁妙笔横扫素缣三百尺天下应无此是
钱塘湖上图仲殊遽云一般奇绝云淡天高秋夜月费
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枢言又出梅花邀二人同赋
仲殊即作前章云江南二月犹有枝头千点雪邀上芳
樽却占东君一半春巨济不复继也后陈袭善云我为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8a 页 WYG1480-0631c.png
续之曰尊前眼底南国风光都在此移过江来从此江
南不复开
古今词话云东坡守钱塘刘巨济赴处州道过钱塘东
坡留饮于中和堂僧仲殊与焉时堂之屏有西湖图东
坡遽索笺管作减字木兰花曰凭谁妙笔横扫素缣三
百尺天下应无此是钱塘湖上图以后叠属巨济辞逊
再三遂以属仲殊继曰一般奇绝云淡天高秋夜月费
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东坡大称赏之苕溪渔隐曰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8b 页 WYG1480-0631d.png
此词首句云凭谁妙笔横扫素缣三百尺则是初无此
西湖图姑言之耳词话乃云中和堂屏有西湖图可见
其附会为说全与词意不合以此验之其以为东坡作
亦必妄言当以复斋为正也
许彦周诗话云晦堂心襌师初退黄龙院作诗云不住
唐朝寺閒为宋地僧生涯三事衲故旧一枝藤乞食随
缘过逢山任意登相看莫相笑不是岭南能此诗深静
平寔道眼所了非世间文士诗僧之所能彷佛也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9a 页 WYG1480-0632a.png
诗说隽永云泉州僧庆老有诗云交情老去淡如水病
骨秋来瘦似松真方外语也
苕溪渔隐曰予尝爱政黄牛山中偈云桥上山万层桥
下水千里惟有白鹭鹚见我长来此造语平易不加雕
斲而清胜之景閒适之意宛然在吾目中矣
复斋漫录云西清诗话取瘦权谷口未斜日数峰生夕
阴之句然宋之问诗云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权意
取此沈约登玄鹤楼诗亦云云来片岭黑日下半溪阴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9b 页 WYG1480-0632b.png
苕溪渔隐曰癞可东溪集有诗云伛步入萝径绵延趣
最深僧居不知处彷佛清磬音石梁邀屡度始见青松
林谷口未斜日数峰生夕阴凄风薄乔木万窍作龙吟
摩挲绿苔石书此慰幽寻复斋以为瘦权诗误矣
苕溪渔隐曰汪彦章龙溪集有霜馀溪上四绝癞可东
溪集亦有霜馀溪上五绝内四绝即龙溪集中诗但一
绝不是所谓故人江北江南岸者馀皆同之不知竟谁
作邪四绝中其一云水似秋蛇巧作蟠山如浓翠拥高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1480-0632c.png
鬟清风明月元无主乞我烟萝茅数间殊清駃可爱
笔谈云知道者苟未至脱然随其所得浅深皆有效验
尹师鲁自直龙图阁谪官过梁下与一佛者谈师鲁自
言以静退为乐其人曰此犹有所系不若进退两忘师
鲁顿若有所得自为文以记其说后移邓州是时范文
正公守南阳少日师鲁忽手书与文正别仍嘱以后事
文正极讶之时方馔客掌书记朱炎在座炎老人好佛
学文正以师鲁书示炎曰师鲁迁谪失意遂至乖理殊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1480-0632d.png
可怪也宜往见之为致意开譬之无使成疾炎即诣之
师鲁巳沐浴衣冠而坐见炎来道文正意尹笑曰何希
文惟以生人见待洙死矣与炎谈论顷时遂隐几而卒
炎急使人驰报文正文正至哭之甚哀师鲁忽举头曰
早巳与公别安用复来文正惊问所以师鲁笑曰死生
常理也希文岂不达此仍问其后事师鲁曰此在公耳
乃揖希文复逝俄顷又举头顾希文曰亦无鬼神亦无
恐怖言讫遂长往师鲁所养至此可谓有力矣尚未能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1480-0633a.png
脱有无之见何也得非进退两忘犹存于胸中欤
苕溪渔隐曰余读刘兴朝悟道发真集其言曰余少治
儒术长登仕版盖未尝信佛也三十有二岁见东林长
老总公与之语七日始生信焉即取其书读之三年盖
恨其信之之晚也然循其理而体会则似悟还迷依其
法而行持则暂静还扰既而阅传灯录始知佛有法眼
妙心密相付嘱而达摩西来单传此事众生悟者可以
见性而了心其后发明此事但觉境界非常取证道歌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1480-0633b.png
读之句句尽是吾之心地读至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
圆光色非色如是希奇之事吾今已得现前任是千圣
出来也须退步始得示人以偈曰世间多少英雄汉终
日迷头没人唤可怜眼底黑漫漫不见骊珠光灿烂过
今晡又来旦不觉年华暗中换急抬头高着眼径寸不
在蚌中产灵利男儿荐得时好笑教渠肠欲断又有诗
云今古堂堂此事同归因处处获圆通片心豁去沧溟
窄双眼开来宇宙空出海银蟾光动地离弦金镞疾追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2a 页 WYG1480-0633c.png
风须知佛祖埋藏后坐断千崖是此翁
苏子由云聪禅师昔以讲诵为业晚游净慈本师之室
诵南岳思大和尚口吞三世诸佛语迷闷不能入一日
为本烧香本曰吾畴昔为汝作梦甚异汝不悟将死不
可不勉师茫然不知所谓既而礼僧伽像醒然有觉知
三世可吞无碍也趋往告本本曰向吾梦汝吞一世界
吞一剃刀汝今日始从迷悟是始出家真吾子也乃击
鼓升座为众说此事聪作礼涕泣而罢聪往高安圣寿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2b 页 WYG1480-0633d.png
禅院余尝从之问道聪曰吾师本公未尝以道告人皆
听其自悟吾今亦无以告子余从不告门久而入道乃
为颂曰道不可告告即不得以不告告是真告敕香严
辞去得之瓦砾临济不喻至愚而悉非愚非瓦皆汝师
力有不至此是非出家梦吞剃刀发落如花游行四方
物莫能遮终亦不告独障其邪弟子度者数如恒河沙
苕溪渔隐曰禅门须是悟入方为究竟倘不尔亦安能
七纵八横去处自在也哉余观刘兴朝见惠林冲老冲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3a 页 WYG1480-0634a.png
为焚香设誓曰我法中自有悟门若也以无为有即是
诳汝吾当永堕无间地狱吾将此身设大誓愿愿汝此
去坚信不退他日有见方表斯言又龙门言有李提刑
者将传灯录白先师云某素留心此道每看此录多有
不会处望一一开示先师云此事不如是理会须有省
悟始得若有省悟无有不会者自不消问人若无省悟
袛那会处亦未是在二大士之言真得其要矣
苕溪渔隐曰陈体常荅黄冕仲二书叙学佛之旨深切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3b 页 WYG1480-0634b.png
著明余尝三复其言叹其有理恨未能尽行也体常又
有颂六首今录二首其一云密坐研穷省细微到头须
是自忘机应无祖佛能超越岂有冤亲更顺违历历孤
明尤认影巍巍独步尚披衣翻嗟会得昭灵者也道寻
师得旨归其二云个中端的有谁知知者归来到者稀
即见即闻还错会离声离色转乖违山青水绿明玄旨
鹤唳猿啼显妙机有意觅渠终不遇无心到处尽逢伊
冷斋夜话云陈莹中北归过南昌言邹志完在韶州极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4a 页 WYG1480-0634c.png
精进闭门诵华严经舍利生袖间此真入信位日诵华
严经于观音像前有修竹三根生像之后志完揭茅出
之不可乃垂枝覆像如世所画宝陀岩竹今尤无恙韶
人扄锁之以为过客游观北还至永州澹山岩有驯狐
凡贵客至则鸣志完将至而狐辄鸣寺僧出迎志完怪
之僧以狐鸣为言志完作诗曰我入幽岩亦偶然初无
消息与人传驯狐戏学仙伽客一夜飞鸣报老禅
法藏碎金云太白夜怀有句云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4b 页 WYG1480-0634d.png
发潘祐独坐有句云凝神入混茫万象成虚空予爱二
子吐辞精敏之力入道深密之状合而书之聊资已用
苕溪渔隐曰余观志公十二时颂自非深悟上乘同佛
知见岂能作此语也是时达磨犹未西来志公已明此
理所谓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志公没于天监十三年
而达磨以普通八年至金陵由此之魏传佛心印禅宗
方兴近世学佛者往往忽此颂而弗观盖贵耳而贱目
耳予尝手书此颂置之座右朝夕味之尤爱其最后一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5a 页 WYG1480-0635a.png
首云鸡鸣丑一颗明珠圆已久内外推寻觅总无境上
施为浑大有不见头又无手世界坏时终不朽未了之
人听一言只这如今谁动口以至三祖信心铭永嘉证
道歌皆禅学之髓初地之人其可弗观乎
东皋杂录云涟水天长寺娄道者塔灵爽甚著行状云
观音化身也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皆尝召至京师欲留
之不可曰臣与涟水人有宿缘不归淮水必为暴涟人
鱼矣许之皆赐御笔至今匣藏寺中真宗召入禁中时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5b 页 WYG1480-0635b.png
欲立章献未决命嫔御出见师阅之凡二百许人皆无
语至章献挽之曰陛下可善遇此人能与陛下主家计
真宗奇之意遂定及章献垂帘又召至锡赍不赀复归
有新知军入境雅不喜师遂告其徒缘尽当灭知军疑
其诈死命焚之凡三日衣祴不动其徒祷曰师不违众
愿不若应火化忽雷雨骤作水满庭薪火皆灭口中出
白烟自焚立尽而目晴舌根不坏舍利无数邦人葬其
骨淮岸目晴舌根舍利藏塔下至今淮水涨溢至塔即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6a 页 WYG1480-0635c.png
止后赐塔额许岁度两僧
僧宝传云言法华者莫知其所从来相传言诵法华经
故以为名至和三年仁宗始不豫国储未立天下寒心
諌官范镇首发大议乞择宗室之贤者使摄储贰以待
皇嗣之生退居藩服典宿卫尹京邑以系天下之望并
州通判司马光亦以为言凡三土疏一留中二付中书
上夜焚香默祷曰翌日化成殿具斋虔请法华大士俯
临无却清旦上道衣凝立以待俄驰奏言法华自右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6b 页 WYG1480-0635d.png
掖门径趋将至寝殿侍卫呵止不可上笑曰朕请而来
耳有顷至辄升御榻跏趺而坐受供讫将去上曰朕以
储嗣未立大臣咸以为言侵寻暮晚嗣息无有期一决
之师索笔引纸连书曰十三十三凡数十行掷笔无他
语皆莫测其意其后英宗登极乃濮安懿王第十三子
方验前言也
东皋杂录云裴休与黄蘖为忘年友一日同行宛水上
见有驾柴车过堤下泥深牛惫鞭之不巳休方止其鞭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7a 页 WYG1480-0636a.png
者蘖遽曰不可不重打两脚时劝不得四脚时不肯行
也好打
三山老人语录云明州妙音僧法渊为人佯狂日饮酒
市肆歌笑自如丐钱于人得一钱即欣然以为足得之
多复与道路废疾穷者能言人祸福无不验人疑其精
于术数故号渊三命发言无常及问之掉头不顾惟云
去去有丧之家必往哭之葬则送之无贫富皆往莫测
其意人以为狂又号曰颠僧大觉禅师初住育王开堂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7b 页 WYG1480-0636b.png
僧倔然出问话人莫不窃笑大觉问颠僧是颠了僧僧
了颠荅云大觉是大了觉觉了大大觉嘿然众皆惊骇
一日忽于市相别携酒一壶至郡守宅前据地而饮观
者千馀人酒尽怀中出颂一首欲化去众皆引声大呼
云不可于此遂归妙音趺坐而化颂曰咄咄平生颠蹶
欲问临行炉中大雪真相至今存焉
东皋杂录云蓬州道士贾善翔字鸿举能剧谈善琴嗜
酒士大夫喜与之游东坡尝过之戏书问曰身如芭蕉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8a 页 WYG1480-0636c.png
心如莲花百节疏通万窍玲珑来时一去时八万四千
末云鸿举下语贾荅曰老道士这里没许多般数张天
觉跋其后云去时八万四千不知落在那边若不斩头
觅话谁知措大参禅
东皋杂录云元丰中高丽遣一僧入贡颇辩慧赴筵设
荤酒自如命杨次公接伴一日出令曰要两古人姓名
争一物沙门曰古人有张良有邓禹争一伞良曰凉伞
禹曰雨伞次公曰古人有许由有晁错争一葫芦由曰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七 第 18b 页 WYG1480-0636d.png
油葫芦错曰醋葫芦四六谈麈云政和间以僧为德士
冠服如道士有一长老升堂云石霜夺得裴休笏用在
今朝曹溪留下祖师衣巳为陈迹又一长老乞入道表
云一入蛮夷之风教遂亡父母之发肤几同去国之人
忽见指天之斗倘得回心而向道便当合掌以擎拳
 
 
 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