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1a 页 WYG1480-057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
             宋 胡仔 撰
  东坡五
龟山语录云作诗不知风雅之意不可以作诗诗尚讽
諌唯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乃为有补若諌而涉
于毁谤闻者怒之何补之有观苏东坡诗只是讥诮朝
廷殊无温柔敦厚之气以此人故得而罪之若是伯淳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1b 页 WYG1480-0570b.png
诗则闻者自然感动矣因举伯淳和温公诸人禊饮云
未须愁日暮天际乍轻阴又泛舟云只恐风花一片飞
何其温厚也
元城先生语录云子弟固欲其佳然不佳者亦未必无
用处也元丰二年秋冬之交东坡下御史狱天下之士
痛之环视而不敢救时张安道致政在南京乃愤然上
疏欲附南京递府官不敢受乃令其子恕持至登闻鼓
院投进恕素愚懦徘徊不敢投其后东坡出狱见其副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2a 页 WYG1480-0570c.png
本因吐舌色动久之人问其故东坡不荅后子由亦见
之云宜吾兄之吐舌也此事正得张恕力或问其故子
由曰独不见郑崇之救盖宽饶乎其疏有云上无许史
之属下无金张之托此语正是激宣帝怒尔且宽饶正
以犯许史辈有此祸今乃再讦之是益其怒也且东坡
何罪独以名太高与朝廷争胜耳今安道之疏乃云其
文学实天下之奇才也独不激人主之怒乎但一时急
欲救之故为此言耳仆曰然则是时救东坡宜为何说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2b 页 WYG1480-0570d.png
先生曰但言本朝未尝杀士大夫今乃开端则是杀士
大夫自陛下始而后世子孙因而杀贤士大夫必援陛
下以为例神宗好名而畏议疑可以止之
苕溪渔隐曰东坡在御史狱狱吏问云双桧诗根到九
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有无讥讽答曰王安石诗
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此龙是也吏亦为
之一笑
许彦周诗话云东坡受知神庙虽谪而实欲用之东坡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3a 页 WYG1480-0571a.png
微解此意论贾谊谪长沙事盖自况也后作神庙挽词
云病马空嘶枥枯葵巳怯霜此非深悲至痛不能道此
语在元祐间获鬼章作告裕陵文云将帅用命争酬未
报之恩神灵在天难逃不漏之网后人辄谓其微文谤
讪天乎宁有是哉
司马文正公日录云熙宁三年三月春放榜韩秉国吕
惠卿初考阿时者皆在高等讦直者皆在下等宋次道
刘贡父覆考皆反之吴冲卿陈述古多从初考叶祖洽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3b 页 WYG1480-0571b.png
策言祖宗多因循苟简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冲卿
等奏从初考李才元苏子瞻编排上官均第一祖洽第
二陆佃第三上令陈相面读均祖洽策擢祖洽第一又
卷所在者佃卷号也擢第三子瞻退拟进士对
策而献之且言祖洽诋祖宗以媚时君而魁多士何以
正风化
苕溪渔隐曰唐昌观玉蕊鹤林寺杜鹃二花在唐时为
盛名闻天下玉蕊花尤有词人赋咏唐百家诗选载王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4a 页 WYG1480-0571c.png
建诗云一树笼松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女冠夜觅
香来处惟见阶前碎月明剧谈录云上都安乐坊唐昌
观旧有玉蕊花甚繁每发若瑶林琼树元和中春物方
盛车马寻玩者相继忽一日有女子年可十七八衣绿
绣衣乘马峨髻双鬟无簪珥之饰容色婉约出于众从
以二女冠三小仆既下马以白角扇障面直造花所伫
立良久令小仆取花数枝而出将乘马回谓女冠曰曩
有玉峰之约自此可以行矣时观者如堵皆见举辔百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4b 页 WYG1480-0571d.png
步有轻风拥尘随之而去须臾尘灭望之巳在半天方
悟神仙之游刘宾客有诗云玉女来看玉树花异香先
引七云车攀枝弄雪时回首惊怪人间日易斜续仙传
云鹤林寺有杜鹃花寺僧相传云正元中外国僧自天
台钵中以药养其根来植此寺人或见女子红裳艳色
游于花下俗传花神也一日周宝谓殷七七曰鹤林寺
花天下奇绝常闻汝能开顷刻花此花可副重九乎曰
可也乃前二日往鹤林寺宿中夜女子来谓七七曰妾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5a 页 WYG1480-0572a.png
为上苍所命下司此花非久即归阆苑今为道者开之
来日寺僧讶花渐拆至九日烂熳后经兵火其花遂亡
信归阆苑矣余求之唐人诗集寂无咏此花者惟东坡
守钱塘观菩提寺南漪堂杜鹃花云南漪杜鹃天下无
披香殿上红氍毹鹤林兵火真一梦不归阆苑归西湖
又和述古冬日牡丹云当时只道鹤林仙能遣秋光发
杜鹃谁信诗能回造化直教霜蘖放春妍又云安得道
人殷七七不论时节遣花开皆用此故事也余尝谓小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5b 页 WYG1480-0572b.png
说载事好为附会以耸动人观听使读之者忘倦每窃
疑之凡言花卉必须附会以妇人女子如玉蕊花则言
有仙女来游杜鹃花则言有女子司之又摭遗云蜀州
郡阁有红梅数株方盛开有二妇人高髻大袖倚栏而
观题诗于壁曰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花有两般凭
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栏看诗思清丽岂非神仙
乎又龙城录云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一日天寒日
暮于松竹林间见美人淡妆素服出游时巳昏黑残雪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6a 页 WYG1480-0572c.png
未消月色微明师雄与语言极清丽芳香袭人因与之
叩酒家共饮少顷一绿衣童来歌舞师雄醉寝但觉风
寒袭人久之东方巳白起视乃在梅花树下上有翠羽
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巳凡此之类其言怪诞
无可考据诚是虚撰不足信矣
艺苑雌黄云维扬后土祠有琼花洁白而香天下惟此
一株故好事者创亭于其侧曰无双韩魏公诗维扬一
株花四海无同类盖谓是也比观晏元献集有翰林盛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6b 页 WYG1480-0572d.png
谏议借示扬州后土祠玉蕊花诗序云此花因王禹偁
更名琼花案李善文选注琼赤玉也盖王之误故晏集
有拒霜花诗江城嘉号木芙蓉金蕊琼房绽蓼风又红
梅花诗巧缀雕琼绽色丝三千宫面宿朋脂又红蓼诗
绛英琼粒傲霜前冷落池台亦自妍又泛濠至祁氏园
诗素花皎霜雪红艳比琼皆注云琼赤玉也其意盖
欲辨证世俗之谬案许慎说文亦以琼为赤玉然琼花
之名至今不改岂其相承之久欤又王彦辅麈史云说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7a 页 WYG1480-0573a.png
文以琼为赤玉比见人咏白物多用琼退之雪诗云若
非燖鹄鹭定是屑琼瑰又有今朝踏作琼瑶迹为有诗
从凤沼来等句将别有所稽邪岂用之不审也
苕溪渔隐曰东坡作惠州白鹤新居上梁文叙幽居之
趣盖以文为戏自此老启之也其后叶少蕴作石林谷
草堂上梁文孙仲益作西徐上梁文皆效其体格然不
能无优劣矣余亦尝效之有云春风雨足耕陇首之晓
云秋日鲈肥钓波心之寒月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7b 页 WYG1480-0573b.png
苕溪渔隐曰杜牧之九日齐安登高云江涵秋影雁初
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又有诗云烟深隋家寺殷叶暗相
照独佩一壶游秋毫泰山小东坡用其语作诗云明日
南山春色动不知谁佩紫微壶以牧之曾作中书舍人
故言紫微壶又牧之诗何如钓船雨篷底卧秋江又忆
齐安郡云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一夜风欺竹连江
雨送秋东坡用其语作诗云客睡不妨船背雨又云平
生睡足连江雨尽日舟横拍岸风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8a 页 WYG1480-0573c.png
苕溪渔隐曰东坡守汝阴作择胜亭以帷幕为之世所
未有也铭略云乃作斯亭檐楹栾梁凿枘交设合散靡
常赤油仰承青幄四张我所欲往十夫可将与水升降
除地布床又云岂独临水无适不藏春朝花郊秋夕月
场无胫而趋无翼而翔敝又改为其费易偿榜曰择胜
名实允当观此铭则其制度亦可备见也子由亦云子
瞻为汝阴守以幄为亭欲往即设不常其处名曰择胜
为作四言一章辙爱其文故继之略云我兄和冲塞刚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8b 页 WYG1480-0573d.png
立柔视身如传苟完不求山磐水嬉习气未瘳岂以吾
好而俾民忧颖尾甚清颖曲孔幽风有翠幄雨有赤油
匪舟匪车亦可相攸近时吴傅朋以东坡此铭改数字
更为择胜阁铭而书之不知者乃以为傅朋作极可笑

苕溪渔隐曰吕丞相跋杜子美年谱云考其笔力少而
锐壮而肆老而严非妙于文章不足以至此余观东坡
自南迁以后诗全类子美夔州以后诗正所谓老而严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9a 页 WYG1480-0574a.png
者也子由云东坡谪居儋耳独喜为诗精鍊华妙不见
老人衰惫之气鲁直亦云东坡岭外文字读之使人耳
目聪明如清风自外来也观二公之言如此则余非过
论矣
苕溪渔隐曰东坡作胶西超然台记其略云园之北因
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
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
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9b 页 WYG1480-0574b.png
然如城郭师尚父齐威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
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此语盖效习凿齿
之书其后汪彦章作京口月观记又从而效之造语皆
可喜也凿齿与弟秘书云吾以去岁五月三日来达襄
阳触目悲感略无欢情痛恻之事故非书言之所能尽
也每定省家舅从北门入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眺
白沙思凤雏之声北临樊墟存邓老之高南眷城邑怀
羊公之风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肆睇鱼梁追二德之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1480-0574c.png
远未尝不徘徊移日惆怅极多抚策踌躇慨然而泣曰
若乃魏武之所置酒孙坚之所陨毙裴杜之故居繁王
之旧宅遗事犹存星列满目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焉足
以感其方寸哉彦章月观记云尝与子四顾而望之其
东曰海门鸱夷子皮之所从遁也其西曰瓜步魏佛狸
之所尝至也若其北广陵则谢太傅之所筑埭而居也
江中之流则祖豫州之所击楫而誓也计其一时英雄
慷慨愤中原之未复反虏之未擒欲吞之以忠义之气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1480-0574d.png
虽狭宇宙而隘九州自其胸中所积亦江山有以发之
四六谈麈云东坡岭外归与人启云七年远谪不意自
全万里生还适有天幸所衬字皆汉人语也又黄门谢
复官表云一毫以上皆出于上恩累岁偷安有惭于公
议秋毫皆帝力也用张敖语
苕溪渔隐曰东坡祭徐君猷文云平生彷佛尚陈中圣
之觞厚夜渺茫徒挂初心之剑因其姓而用事尤为中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1480-0575a.png
苕溪渔隐曰次韵沈长官诗云莫道山中食无肉玉池
清水自生肥天庆观乳泉赋云锵琼佩之落谷滟玉池
之生肥澄迈驿通潮阁诗云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
发是中原伏波将军庙碑有云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
杳一发耳皆两用之其语倔奇盖得意也
东坡泗州大圣传云和尚河国人也又曰世莫知其所
从来不知何国人也近读隋书西域传乃有河国余在
惠州忽被命谪儋耳太守方子容自携告身来且语余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1480-0575b.png
曰此固前定无可恨吾妻沈素事僧伽谨甚一夕梦和
尚告别沈问所往荅云当与苏子瞻同行后七十二日
当有命今适七十二日矣岂非前定乎予以谓事之前
定者不待梦而知然予何人也而和尚辱与同行得非
夙世有少缘契乎苕溪渔隐曰参寥有诗志此事云临
淮大士亦无私应物长于险处施亲护舟航渡南海知
公盛德未全衰
苕溪渔隐曰子由古史云二世屠戮诸公子殆尽而后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1480-0575c.png
授首于刘项余按史记二世为赵高所杀子婴立降汉
王汉王以属吏项王至斩之则授首于刘项者乃子婴
非二世也又云陆逊之于孙权高颎之于隋文言听计
从致君于王伯矣而忮心一起二臣不得其死可不哀
哉余按吴志陆逊上疏諌孙权不宜易太子权不听因
愤恚卒又按北史炀帝以高颎谤讪朝政诛之二人非
孙权隋文所杀其牴牾如此子由讥司马迁作史记浅
近而不学疏略而轻信故因迁之旧而作古史乃反若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1480-0575d.png
是宁不畏后人之讥乎
苏少公云吾兄子瞻谪居儋耳琼州进士姜唐佐往从
之游气和而言道有中州士人之风子瞻爱之赠之诗
曰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且告之曰子异
日登科当为子成此篇君游广州州学有名学中崇宁
二年正月随计过汝阳以此句相示时子瞻之丧再逾
岁矣览之流涕念君要能自立而莫与终此诗者乃为
足之云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适从琼管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1480-0576a.png
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
破天荒锦衣今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苕溪渔隐
曰冷斋夜话载此句乃云沧海何曾断地脉朱崖从此
破天荒遂以姜唐佐为朱崖人附会为说今当以子由
诗为正也
复斋漫录云子瞻子由门下客最知名者黄鲁直张文
潜晁无咎秦少游世谓之四学士至若陈无已文行虽
高以晚出东坡门故不及四人之著故无已作佛指记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1480-0576b.png
云余以词义名次四君而贫于一代是也而无咎诗云
黄子似渊明城市亦复真陈君有道泽化行闾井淳张
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高才更难及淮海一髯秦当时
以东坡为长公子由为少公无已荅李端叔书云苏公
之门有四客人黄鲁直秦少游晁无咎则长公之客也
张文潜则次公之客也然而四客各有所长鲁直长于
诗词秦晁长于议论鲁直与秦观书曰庭坚心醉于诗
与楚辞似若有得至于议论文字今日乃当付之少游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1480-0576c.png
及晁张无已足下可从此四君子一一问之其后张文
潜赠李德载诗亦云长公波涛万顷海少公峭拔千寻
麓黄郎萧萧日下鹤陈子峭峭霜中竹秦文倩丽纾桃
李晁论嵘峥走珠玉乃知人才各有所长虽苏门不能
兼全也
复斋漫录云张芸叟诗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
两归与东坡所记苏叔党诗叶随流水归何处牛载寒
鸦过别村下句与张相合
渔隐丛话 后集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1480-0576d.png
东皋杂录云李廌方叔祭东坡云道大不容才高见忌
皇天后土明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

 
 
 
 
 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