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1480-004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渔隐丛话前集卷一
             宋 胡仔 撰
  国风汉魏六朝上
张文潜云诗三百篇虽云妇人女子小夫贱𨽻所为要
之非深于文章者不能作如七月在野至入我床下于
七月已下皆不道破直至十月方言蟋蟀非深于文章
者能为之邪
卷一 第 1b 页 WYG1480-0047d.png
漫叟诗话云诗三百篇各有其旨传注之学多失其本
意而流俗狃习至不知处尚多若惟桑与梓必恭敬止
谓桑梓以人赖其用故养而成之莫肯凌践则有恭敬
之道父子相与岂特如人之视桑梓今乃言父母之邦
者必称桑梓非也
宋子京笔记云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故诗曰度其
夕阳又曰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指山之处耳后人便用
夕阳忽西流然古人亦误用久矣
卷一 第 2a 页 WYG1480-0048a.png
山谷云俞清老作景陶轩名为未当诗云高山仰止景
行行止景明也高山则仰之明行则行之耳魏晋间所
谓景庄景俭等从一人差误遂相承缪亦如郡守为一
麾也
后山诗话云子厚谓屈氏楚词如离骚乃效颂其次效
雅最后效风
蔡宽夫诗话云秦汉以前字书未备既多假借而音无
反切平侧皆通用如庆云卿云皋陶咎繇之类大率如
卷一 第 2b 页 WYG1480-0048b.png
此诗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燕燕于
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思与来音兴南皆以
为协声魏晋间此体犹在刘越石握中有白璧本自荆
山璆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潘安仁位同单父邑愧
无子贱歌岂敢陋微官但恐忝所荷是也自齐梁后既
拘以四声又限以音韵故大率以偶俪声响为工文气
安得不卑弱乎惟陶渊明韩退之时时摆脱世俗拘忌
故栖字与乖字阳字与清字皆取其傍韵用盖笔力自
卷一 第 3a 页 WYG1480-0048c.png
足以胜之也
东坡云余读文选恨其编次无法去取失当齐梁文章
衰陋而萧统尤为卑弱文选引斯可见矣今观渊明集
可喜者甚多而独取数首以知其馀忽遗者多矣渊明
作闲情赋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屈
宋所陈何异而统大讥之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刘子
玄辨李陵与苏武书非西汉文盖齐梁间文士拟作者
吾因悟陵与苏武赠荅五言诗亦后人所拟而统不能
卷一 第 3b 页 WYG1480-0048d.png
辨李善注文选本末详备极可喜所谓五臣者真俚儒
之荒陋者也而世以为胜善亦谬矣谢瞻张子房诗云
苛慝暴三殇此礼所谓上中下殇言暴秦无道戮及孥
稚也而乃引苛政猛于虎吾父吾子吾夫皆死于是谓
夫与父为殇此岂非俚儒之荒陋乎五臣既陋甚至于
萧统亦其流耳宋玉高唐神女赋自玉曰唯唯以前皆
赋也而统谓之序大可笑也相如赋首有子虚乌有亡
是三人论难岂亦序邪其馀缪陋不一亦聊举其一二
卷一 第 4a 页 WYG1480-0049a.png

蔡宽夫诗话云五言起于苏武李陵自唐以来有此说
虽韩退之亦云然苏李诗世不多见惟文选中七篇耳
世以苏武诗云寒冬十二月晨起践凝霜俯观江汉流
仰视浮云翔以为不当有江汉之言或疑其伪予尝考
之此诗若荅李陵则称江汉决非是然题本不云荅陵
而诗中且言结发为夫妇之类自非在塞外所作则安
知武未尝至江汉邪但注者浅陋直指为使匈奴时故
卷一 第 4b 页 WYG1480-0049b.png
人多惑之其实无据也古诗十九首或云枚乘作而昭
明不言李善复以其有驱车上东门与游戏宛与洛之
句为辞兼东都然徐陵玉台分西北有浮云以下九篇
为乘作两语皆不在其中而凛凛岁云暮冉冉孤生竹
等别列为古诗则此十九首盖非一人之辞陵或得其
实且乘死在苏李先若尔则五言未必始二人也
吕氏童蒙训云读古诗十九首及曹子建诗如明月入
我牖流光正徘徊之类诗皆思深远而有馀意言有尽
卷一 第 5a 页 WYG1480-0049c.png
而意无穷也学者当以此等诗常自涵养自然下笔不

东坡云读烈女传蔡琰二诗其词明白感慨类世所传
木兰诗东京无此格也建安七子犹含养圭角不尽发
见况伯喈女乎又琰之流离为在父没之后董卓既诛
伯喈乃遇祸今此诗乃云为董卓所驱虏入胡尤知其
非真也盖拟作者疏略而范晔荒浅遂载之本传可发
一笑也
卷一 第 5b 页 WYG1480-0049d.png
蔡宽夫诗话云后汉蔡琰传载其二诗或疑董卓死邕
被诛而诗叙以卓乱流入胡为非琰辞此盖未尝详考
于史也且卓既擅废立袁绍辈起兵山东以诛卓为名
中原大乱卓挟献帝迁长安是时士大夫岂能皆以家
自随乎则琰之入胡不必在邕诛之后其诗首言逼迫
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共欲讨不祥则指绍
辈固可见继言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
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
卷一 第 6a 页 WYG1480-0050a.png
路险且阻则是为山东兵所掠也其末乃云感时念父
母哀叹无穷已则邕尚无恙尤亡疑也
山谷云凡作赋要须以宋玉贾谊相如子云为师略依
放其步骤乃有古风老杜咏吴生画云画手看前辈吴
生远擅场盖古人于能事不独求跨时辈要须前辈中
擅场耳
诗眼云建安诗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风调高雅格力遒
壮其言直致而少对偶指事情而绮丽得风雅骚人之
卷一 第 6b 页 WYG1480-0050b.png
气骨最为近古者也一变而为晋宋再变而为齐梁唐
诸诗人高者学陶谢下者学徐庾惟老杜李太白韩退
之早年皆学建安晚乃各自变成一家耳如老杜崆峒
小麦熟人生不相见新安石壕潼关吏新昏垂老无家
别夏日夏夜叹皆全体作建安语今所存集第一第二
卷中颇多韩退之孤臣昔放逐暮行河堤上重云赠李
观江汉荅孟郊归彭城醉赠张秘书送灵师惠师并亦
皆此体但颇自加新奇李太白亦多建安句法而罕全
卷一 第 7a 页 WYG1480-0050c.png
篇多杂以鲍明远体东坡称蔡琰诗笔势似建安诸子
前辈皆留意于此近来学者遂不讲尔
石林诗话云晋魏间诗尚未拘声律对偶陆云相谑之
辞所谓日下荀鸣鹤云间陆士龙者乃正为的对至于
四海习凿齿弥天释道安之类不一乃知此体出于自
然不待沈约而后能也旧尝不解四海弥天为何等语
因读梁惠皎高僧传载习凿齿与安书云夫不终朝而
雨六合者弥天之云也弘渊源而敷八极者四海之流
卷一 第 7b 页 WYG1480-0050d.png
也故摘其语以为戏尔晋初学佛者从其师姓如支遁
本姓关从支谦学故为支遁道安以学佛者皆本释迦
为佛师因请以释命氏遂为定制则释道安亦其姓也
宋子京笔记云古人语有椎拙不可掩者乐府曰何以
销忧惟有杜康刘越石曰何其不梦周又曰夫子悲获
麟西狩涕孔丘虽有意绪词亦钝朴矣
蔡宽夫诗话云晋宋间诗人造语虽秀拔然大抵上下
句多出一意如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落蝉噪林逾静
卷一 第 8a 页 WYG1480-0051a.png
鸟鸣山更幽之类非不工矣终不免此病其甚乃有一
人名而分用之者如刘越石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
谢惠连虽好相如达不同长卿慢等语若非前后相映
带殆不可读然要非全美也唐初馀风犹未殄陶冶至
杜子美始净尽矣
蔡宽夫诗话云齐梁以来文士喜为乐府辞然沿袭之
久往往失其命题本意乌将八九子但咏乌雉朝飞但
咏雉鸡鸣高树巅但咏鸡大抵类此而甚有并其题失
卷一 第 8b 页 WYG1480-0051b.png
之者如相府莲讹为想夫怜扬婆儿讹为杨叛儿之类
是也盖辞人例用事语言不复详研考虽李白亦不免
此惟老杜兵车行悲青坂无家别等数篇皆因事自出
已意立题略不更蹈前人陈迹真豪杰也
石林诗话云池塘生春草园林变夏禽世多不解此语
为工盖欲以奇求之尔此语之工正在无所意猝然与
景相遇所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之所能到诗家
妙处当须以此为根本而思苦言艰者往往不悟钟嵘
卷一 第 9a 页 WYG1480-0051c.png
诗品论之最详其略曰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
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
雪非出经史古今胜语多非假借皆由真寻颜延之谢
庄尤为繁密于时化之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钞
近任昉王元长等辞不贵奇竞须新事迩来作者寖以
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牵联补衲蠹文已甚自
然英特罕遇其人余每爱此言简切明白易晓但观者
未尝留意耳自唐以后既变以律体固不能无拘窘然
卷一 第 9b 页 WYG1480-0051d.png
苟大手笔亦自不妨削鐻于神志之间斲轮于甘苦之
外也
 
 
 
 
 
 渔隐丛话前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