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 第 1a 页 WYG1034-068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宋稗𩔖钞卷三十二
             常熟潘永因编
 古玩第五十五
鄱阳张世南宦游纪闻云辨博书画古器前辈盖尝著
 书矣其间有论议而未详明者如临摹硬黄响榻是
 四者各有其说今人皆谓临摹为一体殊不知临之
 与摹迥然不同临谓置纸在旁观其大小浓澹形势
卷三十二 第 1b 页 WYG1034-0682d.png
 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摹谓以薄纸覆上随其曲折婉
 转用笔曰摹硬黄谓置纸热熨斗上以黄蜡涂匀俨
 如枕角毫釐必见响榻谓以纸覆其上就明窗牖间
 映光摹之辨古器则有所谓𣢾识腊茶色朱砂斑真
 青绿井口之𩔖方为真古其制作有云纹雷纹山纹
 轻重雷纹垂花雷纹鳞纹细纹粟纹蝉纹黄目飞廉
 饕餮蛟螭虬龙麟凤熊虎龟蛇鹿马象鸾夔牺蜼凫
 双鱼蟠虺如意圜络盘云百乳鹦耳贯耳偃耳直耳
卷三十二 第 2a 页 WYG1034-0683a.png
 附耳挟耳兽耳虎耳兽足夔足百兽三螭穟草瑞草
 篆带(若蚪结/之势)星带(四旁饰/以星象)辅乳(钟名用以/节乐者)碎乳(钟名/大乳)
 (三十六外复/有小乳周之)立夔双夔之𩔖凡古器制度一有合此
 则以名之如云雷钟鹿马洗鹦耳壶之𩔖是也如有
 𣢾识则以𣢾识名如周叔夜鼎齐侯钟之𩔖是也古
 器之名则有钟(大曰特中曰/钟小曰编)鼎尊罍彝舟(𩔖洗而/有耳)
 (音酉又音由中尊器/也有攀盖足𩔖壶)瓶爵斗(有耳有流有/足流即觜也)卮觯(之鼓/切酒)
 (觞/也)(𩔖彝而/无柱)杯敦簠(其形/方)(𩔖鼎而矮/盖冇四足)豆献(牛偃切/无底甑)
卷三十二 第 2b 页 WYG1034-0683b.png
 (也/)(徒径切又/都定切)斝觚鬲(形制同鼎汉志/谓空足曰鬲)(才宥切似/釜而大其)
 (实𩔖小瓮/而有环)(户戈切又胡卧切盛五味之器/也似鼎而有盖有觜有执攀)(其𩔖/有四)
 (曰圆曰匾/曰方曰温)(于舍切覆盖也似洗样/而腰大有足有提攀)(蒲后切𩔖/壶而矮)
 (𩔖豆铺陈/荐兽之义)(𩔖/釜)(盛水器上方如斗镂底/如风窗下设盘以盛之)(代支切/沃盥器)
 盘洗盆鋗(呼玄切𩔖洗玉/篇云小盆也)杅磬錞铎钲(𩔖钟/而矮)铙戚镦
 (饰物/柄者)奁鉴(即/锐)节钺戈矛盾弩机表坐旂铃刀笔杖头
 蹲龙(宫庙乘舆之饰/或云阑楯间物)鸠车(儿戏/之具)提梁龟蛇砚滴车辂
 托辕之属此其大概难于尽备然知此者亦思过半
卷三十二 第 3a 页 WYG1034-0683c.png
 矣所谓𣢾识乃分二义𣢾谓阴字是凹入者刻画成
 之识谓阳字是挺出者正如临之与摹各自不同也
 腊茶色亦有差别三代及秦汉间器流傅世间岁月
 寖久其色微黄而润泽今士大夫间论古器以极薄
 为真此盖一偏之见也亦有极薄者有极厚者但观
 制作色泽自可见也亦有数百年前句容所铸其艺
 亦精今铸不及毕竟黑而燥须自然古色方为真古
 器也赵鹄洞天清录集古钟鼎彝器辨云夏尚忠
卷三十二 第 3b 页 WYG1034-0683d.png
 商尚质周尚文其制器亦然商器质素无文周器雕
 篆细密此固一定不易之论而夏器独不然余尝见
 夏雕戈于铜上相嵌以金其细如发夏器大抵皆然
 岁久金脱则成阴窾以其刻画者成凹也铜器入土
 千年纯青如铺翠其色子后稍澹午后乘阴气翠润
 欲滴间有土蚀处或穿或剥并如蜗篆自然或有斧
 痕则是伪也铜器坠水千年则纯绿色而莹如玉未
 及千年绿而不莹其蚀处如前今人皆以此二品体
卷三十二 第 4a 页 WYG1034-0684a.png
 轻者为古不知器大而厚者铜性未尽其重止能减
 三分之一或减半器小而薄者铜性为水土蒸淘亦
 尽至有锄击破处并不见铜色惟翠绿彻骨或其中
 有一线红色如丹然尚有铜声传世古则不曾入水
 土惟流傅人间色紫褐而有朱砂班甚者其班凸起
 如上等辰砂入釜以沸汤煮之良久班愈见伪者以
 漆调朱为之易辨也三等古铜并无腥气惟土古新
 出土尚带土气久则否若伪作者热摩手心以擦之
卷三十二 第 4b 页 WYG1034-0684b.png
 铜腥触鼻所谓识纹𣢾纹亦不同识乃篆字以纪功
 所谓铭书钟鼎夏用鸟迹篆商则虫鱼周以虫鱼大
 篆秦用大小篆汉以小篆𨽻书三国𨽻书晋宋以来
 用楷书唐用楷𨽻三代用阴识谓之偃蹇字其字凹
 入也汉以来或用阳识其字凸间有凹者或用刀刻
 如镌碑盖阴识难铸阳识易为决非三代物也颜色
 臭味足矣夫二书之论铜器固已粲然具备然清修
 好古之士又不可不读经传纪录以求其源委如薛
卷三十二 第 5a 页 WYG1034-0684c.png
 尚功𣢾识法帖及重广钟鼎韵七卷者宣和博古图
 吕大临考古图王俅啸堂集古录黄睿东观馀论董
 逌广川书跋等书皆当熟味遍参而断之以经庶可
 精鉴也
钱思公生长富贵而性俭约闺门用度为法甚谨子弟
 辈非时不能辄取一钱公有一珊瑚笔格平生尤所
 珍惜常置之几案子弟有需钱者辄窃而藏之公即
 怅然自失乃榜于家庭以十千购之居一二日子弟
卷三十二 第 5b 页 WYG1034-0684d.png
 佯为求得以献公欣然以十千与之他日有欲钱者
 又窃去一岁中率五七如此公终不悟也
六一居士曰余家有玉罂形制甚古始得之以为碧玉
 在颖时尝以示僚属坐间兵马钤辖邓保吉真宗朝
 老内臣也识之曰此谓之翡翠云禁中宝物皆藏宜
 圣库库中有翡翠盏一只所以识也其后余偶以金
 环于罂腹信手磨之金屑纷纷如研中磨墨
王荆公受赐玉带阔十四稻号玉抱肚真庙时赵德明
卷三十二 第 6a 页 WYG1034-0685a.png
 所贡至绍兴中王氏犹藏之曾孙奉议郎璹始复进
 入禁中
东坡为李伯时作洗玉池铭曰世忽不践以用为急秦
 汉以还龟玉道熄六器仅存五瑞莫辑赵璧归玩鲁
 璜盗窃鼠乱郑璞鹊抵晋棘维伯时父吊古啜泣道
 逢玉人解骖推食剑璏珌错落其室晚𫉬拱宝遂
 空四璧哀此命世久就沦蛰时节沐浴以幸斯石孰
 推是心施及王国如伯时父琅然环玦援手之劳终
卷三十二 第 6b 页 WYG1034-0685b.png
 睨莫拾得丧在我匪玉欣戚抽翰铭之维以咏德伯
 时自为跋曰元祐八年余时仕京师居红桥子第得
 陈峡州马台石爱而致之斋中一日东坡过谓余曰
 斲石为沼当以所藏玉时出而浴之且刻其形于四
 旁予为子铭其唇而号为洗玉池而所谓玉者凡一
 十六双琥璩三鹿卢环琫珌璊瑑杯水苍佩螳螂钩
 佩柄珈瑱拱璧是也伯时既下世池亦堙晦徽宗尝
 即其家访之得于积壤中其子因避时禁磨去铭文
卷三十二 第 7a 页 WYG1034-0685c.png
 以授使者于是置宣和殿十六玉唯鹿卢环从葬龙
 眠馀悉归内府
东坡有与李方叔公据盖恐方叔卖所遗玉鼻骍为立
 公据以便之公据劵也山谷跋曰子瞻妙墨作劵或
 责方叔当成之安用汲汲索钱此又不识痒痛者从
 傍论砭疽尔
蔡君谟为欧阳文忠书集古录目序刻石其字尤精劲
 为世所珍文忠以鼠须栗尾笔铜绿笔格大小龙茶
卷三十二 第 7b 页 WYG1034-0685d.png
 惠山泉等物为润笔君谟大笑以为太清而不俗后
 月馀有人遗文忠以清泉香饼一箧者君谟闻之叹
 曰香饼来迟使我润笔独无此一种佳物清泉地名
 香饼石炭也用以焚香一饼之火可终日不灭
王禹玉作庞颍公神道碑其家送润笔金帛外参以古
 法书名画三十种杜荀鹤及第试卷亦是其一
翰林学士王寓谢赐笔扎记云宣和七年八月二十一
 日一夕凡草四制翼日遣中使至玉堂赐以上所常
卷三十二 第 8a 页 WYG1034-0686a.png
 御笔研等十三事紫青石研一方琴光漆螺甸匣一
 宣和殿墨二斑竹笔一金华笔格一涂金镇纸天禄
 二涂金研滴虾蟆一贮黏曲涂金方奁一镇纸象尺
 二荐研紫柏床一王方启封时研间渍墨未乾奁中
 馀曲犹存承平文物之盛可想见也
  王著字知微一字成象成都人伪蜀明经及第蜀
  平赴阙太宗以字书讹舛辟士人删定有以著荐
  者加著作佐郎令模阁帖著有研格书奁铭云爰
卷三十二 第 8b 页 WYG1034-0686b.png
  有愚叟栖此陋室风雨可蔽户庭不出知足为富
  娱老为逸貂冠蝉冕虎皮羊质处之勿疑永尔终
  吉(同时以酒失仪之/王著别是一人)
虞夏而降制器尚象后世由汉武帝汾阴得宝鼎因更
 其年元而宣帝于扶风亦得鼎𣢾识曰王命元臣官
 此物色及后和帝时窦宪勒燕然还南单于遗宪仲
 山甫古鼎有铭宪遂上之凡此数者咸见诸史记所
 彰灼者迨魏晋六朝隋唐亦数数言𫉬古鼎器梁刘
卷三十二 第 9a 页 WYG1034-0686c.png
 之遴好古爱奇在荆楚聚古器数十百种又献古器
 数种于东宫皆金错字然在上者初不大以为事独
 国朝来寖乃珍重始则有刘原父侍读为之倡而成
 于欧阳文忠公又从而和之则若伯父君谟东坡数
 公云尔初原父号博雅有盛名曩时出守长安号多
 古簋敦镜甗尊彝之属因自著一书号先秦古器记
 而文忠喜集往古石刻遂又著书名集古录咸载原
 父所得古器铭𣢾由是学士大夫雅多好之此风遂
卷三十二 第 9b 页 WYG1034-0686d.png
 一煽矣元丰后又有文士李公麟者出公麟字伯时
 实善画性希古则又取生平所得暨其睹闻者作为
 图状说其所以而名之曰考古图傅流至元符问太
 上皇即位宪章古始眇然追唐虞之思因大崇尚及
 大观初乃仿公麟之考古作宣和殿博古图所藏者
 大小礼器则已五百有几世既知其贵爱有一器动
 直金钱数十万后至百万不翅者于是天下冢墓破
 伐殆尽矣独政和间为最盛尚方所贮至六千馀数百
卷三十二 第 10a 页 WYG1034-0687a.png
 器遂尽见三代典礼文章而读先儒所讲说殆有可
 哂者始端州上宋成公之钟而后得以作大晟及是
 又𫉬被诸制作于是圣朝郊庙礼乐一旦遂复古跨
 越先代当有旨以所藏列崇政殿暨两廊召百官宣
 示焉当是时天子尚留心政治储神穆清因从琐闼
 密窥听臣僚讯知为谁乐其博识味其议论喜于人
 物而百官弗觉也时所重者三代之器而已若秦汉
 间物非殊特盖亦不收及宣和后则咸蒙贮录且累
卷三十二 第 10b 页 WYG1034-0687b.png
 数至万馀若岐阳宣王之石鼓西蜀文翁礼殿之绘
 像凡所知名罔间巨细远近悉索入九禁而宣和殿
 后又创立保和殿者左右有稽古傅古尚古等诸阁
 咸以贮古玉印玺诸鼎彝礼器法书图画尽在然世
 事则益烂漫上志衰矣非复前日之敦尚考验者俄
 遇僣乱都邑倾覆所谓先王之制作古人之风烈悉
 入金营夫以孔父子产之景行召公散季之文辞牛
 鼎象樽之规模龙瓿雁灯之典雅当时蒐罗聚积不
卷三十二 第 11a 页 WYG1034-0687c.png
 知耗几许之物力一旦坐付他人磨室故鼎竟无返
 日言之可为于邑至于图录规模则班班尚在期流
 傅于不朽云作古器说
宣和间内府尚古器士大夫家所藏三代秦汉遗物无
 敢𨼆者悉献于上而好事复争寻求不较重价一器
 至有直千缗者利之所趋人竞搜剔山泽发掘冢墓
 无所不至往往数千载之藏一旦皆见吴珏为光州
 固始令光申伯之国而楚之故封也间有异物以僻
卷三十二 第 11b 页 WYG1034-0687d.png
 远人未之知乃令民有罪皆入古器自赎既而罢官
 几得五六十器与余遇汴上出以相示其间半犹三
 代物后余中表继为守闻之微用其法亦得十馀器
 范之才为湖北察访有绐言泽中有鼎不知大小耳
 见于外其间可过六七岁小儿亟以上闻诏本部使
 者发民掘取凡境内陂薮悉乾之穿地数十丈讫无
 有之才寻见谪
崇宁中朝廷定雅乐下灵壁县造石磬磬成每溯汴进
卷三十二 第 12a 页 WYG1034-0688a.png
 纳县别有小河取都下稍径或由此河载磬以入则
 磬声率不协律此理殆不可晓
  酉阳杂俎曰历城县光政寺有磬石形如半月腻
  光欲滴扣之声及百里北齐时移于都内使人击
  之其声杳绝却令归本寺扣之声如故时人语曰
  磬神圣恋光政
宣和殿所藏殷王钺长三尺馀一段美玉文藻精甚三
 代之宝也后归大金今入大元每大朝会必设于外
卷三十二 第 12b 页 WYG1034-0688b.png
 廷(辍耕录所载劈正斧以/形制考之疑即此钺)
宣和间蔡州一士人书屋中忽见小蛇文章陆离蜿蜒
 几格间每已时辄至午乃𨼆去士人异之捕置铁丝
 篮中迨午则坚冷化为石矣质巧天成鬼工不能加
 明已复蠕动既而复为石而屈伸蟠结之状日日不
 同士人宝之携至京见中人梁师成师成叹曰此神
 物造化之所寓禁中有玉鼠玉兔或以时见即其𩔖
 也士人遂献之
卷三十二 第 13a 页 WYG1034-0688c.png
章申公蓄一古铜蟾蜍研滴每注水满中置之研侧不
 假人力而蟾蜍口出泡泡陨则滴水入研已而复吐
 腹空而止米元章见而异之求以古画博易申公不
 许
  姑苏士人家有玉蟾蜍一枚皤腹中空每焚香置
  炉边烟尽归腹中久之复自蟾蜍口喷出亦异物
  也毗陵士大夫有仕成都者九日出游偶药市见
  一铜鼎已破阙旁一人赞取之既得叩何所用曰
卷三十二 第 13b 页 WYG1034-0688d.png
  归以数炉炷香环此鼎香皆聚于中试之果然乃
  名聚香鼎初不知何代物而致此异
刘卿任待制言宣和时王黼宴从官于私第每客各出
 一宝器劝酒侍儿捧一物至卿任前宛若叠縠俄而
 泻酒其中铮然有声随酒涨起酒满如常杯饮尽复
 如故名破壶杯云是南方软琉璃也
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当干戈俶扰之际访求法书
 名画不遗馀力清燕之馀展玩摹榻不少厌怠四方
卷三十二 第 14a 页 WYG1034-0689a.png
 献奉无虚日又于榷场购北方遗失物故绍兴内府
 所藏不减宣政惜乎鉴定诸人如曹勋宋贶龙大渊
 张俭郑藻平协刘炎黄冕魏茂实任原辈人品不高
 目力苦短凡经前辈品题者尽皆拆去故御府所藏
 多无题识源委授受岁月考订邈不可求为可恨耳
嘉泰间章文庄公颍以右史直禁林时宇文绍节挺臣
 为司諌指公为谢深甫子肃丞相之党出知温陵既
 而公入为言官遍历三院为中执法时挺臣以京湖
卷三十二 第 14b 页 WYG1034-0689b.png
 宣抚使知江陵府入觐除端明学士径跻宥府而挺
 臣怀前日之疑次且不敢拜文庄识其言乃抗疏言
 公论出一时之见岂敢以报私憾乞趣绍节受职未
 几公亦登政地相得甚驩一日宴聚公出所藏玉杯
 侑酒色如截肪真于阗产也坐客皆誇赏之挺臣忽
 旁睨微笑曰异哉先肃悯公虚中使金日尝于燕山
 𫉬玉盘径七寸馀莹洁无纤瑕或以为宣和殿故物
 平日未尝示人今观此色泽殊似于是坐客咸欲快
卷三十二 第 15a 页 WYG1034-0689c.png
 睹趣使取之既至则玉色制作无毫发异众客惊诧
 以为干铘之合不足多也公因举杯以赠挺臣而挺
 臣复欲以盘奉公相与逊让者久之不决时李璧季
 章在坐起曰以盘足杯于事为顺佥书不得辞也公
 遂谢而藏之徐以他物为报
  文庄公少好雅洁居一室必汎扫巧饰陈列琴书
  亲朋或讥其龌龊无远志一日大书素屏曰陈蕃
  不事一室而欲扫除天下吾知其无能为矣作小
卷三十二 第 15b 页 WYG1034-0689d.png
  词极有思致其小重山云柳暗花明春事深小栏
  红药已抽簪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
  阴把酒莫沉吟身閒无个事且登临旧游何处不
  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李淳风论辨真玉云其色如肥物所染敲之其声清引
 若金磬之馀响绝而复起残声远沉徐徐方尽顷唐
 州任参政之子喻字义可收一璧凝滑如脂略无蚁
 缺惟有两粟大赤黝盖尸沁也击之清韵悠扬政如
卷三十二 第 16a 页 WYG1034-0690a.png
 淳风之说与世所见水苍玉不可同日而语
晋天福中平居诲从使于阗为判官作记纪其采玉处
 之玉河在国城外源出昆崙山西流千三百里至国
 界牛头山分为三一曰白玉河在城东三十里二曰
 绿玉河在城西二十里三曰乌玉河在绿玉河西七
 里源虽一玉随地变故色不同每岁五六月水涨玉
 随流而至多寡由水大小水退乃可取方言曰捞玉
 国主未采禁人辄至河滨大观中添创八宝从于阗
卷三十二 第 16b 页 WYG1034-0690b.png
 求大玉一日忽有国使奉表至故事下学士院召译
 表语而后答诏其表云日出东方赫赫大光照见西
 方五百国五百国条贯主师子黑汗王表上日出东
 方赫赫大光照见四天下四天下条贯主阿舅大官
 家你前时要者玉自家甚是用心力只为难得似你
 尺寸的自家已令人两河寻访才得似你尺寸的即
 奉上也当时傅以为笑后果得之厚大逾二尺色如
 截肪昔未始有也大抵玉分五色惟青碧一色高下
卷三十二 第 17a 页 WYG1034-0690c.png
 最多端带白色者浆水亦分九等上之上之中之下
 中之上之中之下下之上之中之下宣和殿有玉等
 子以诸色玉次第排定凡玉至则以等子比之高下
 自见今内帑有金等子亦此法
  道君皇帝以于阗玉益八宝为九宝其文曰范围
  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王初寮草诏
  曰太极函三运神功于八索乾元用九增宝历于
  万年八索用九可谓切事
卷三十二 第 17b 页 WYG1034-0690d.png
犀之𩔖不一生邕筦之内及交趾者角纹如麻燥而少
 润来自舶上出大食者理润而倒光采莹彻若傅以
 膏甚有花纹而尤异者曰通天犀或如日星或如云
 月或如葩叶或如山水或飞走或龙鱼或成神仙宫
 殿至有衣冠杖履眉目毛羽鳞角完具若绘画然为
 世所贵其价不赀或以为犀爱一物玩之久则物形
 渐入角中是又不可以理推者其纹有正插有腰鼓
 插方其未解时虽海人亦未知其异故波斯以象牙
卷三十二 第 18a 页 WYG1034-0691a.png
 为白暗犀角为黑暗言其难识别也犀之通天者自
 顾其影则怖故常饮浊水不欲照见其角耳取犀之
 法多于山麓植木如羊豕栈犀前足短止则凭木而
 息久之木蠹而折犀亦踣焉土人因格杀之犀亦岁
 退角自培土埋僻处时复发视验其有无人迹得之
 潜易以木角犀不能辨若直取之则徙窜他山不可
 复得矣
  犀纹以粗细为贵贱贵者有通天花纹或云通天
卷三十二 第 18b 页 WYG1034-0691b.png
  者是其病理不可知也通天犀脑上角千岁者长
  且锐白星彻端能出气通天则能通神可破水骇
  鸡抱朴子曰通天犀有白理如绵者以盛米鸡见
  即骇其真者刻为鱼衔入水水开三尺俗所谓离
  水犀者是也犀以黑为本其色黑而黄曰正透黄
  而有黑边曰倒透正者世人贵之南中有伪者磨
  之渐热乃验犀性凉磨之不热
大观间京师和剂局一日请得内帑药犀百数中一株
卷三十二 第 19a 页 WYG1034-0691c.png
 大绝常犀因不敢用复纳上朝廷命工解以为带工
 睹之极骇叹以为圣德感召所致盖倒透中反成正
 透面犹黄蜡中有异云一朵云中夭矫一金龙飞盘
 拿空角爪俱全遂为御府第一号瑞云盘龙御带一
 云犀工董进善别犀一日御药郝随呼至其第出数
 犀示之董于内指一犀曰此犀大异馀常物也郝语
 之曰汝先名其中物状为何董曰不知此犀曾经众
 工审定否郝曰众工已皆具名状供證独留以验汝
卷三十二 第 19b 页 WYG1034-0691d.png
 精识耳即尽出众工所供凡三十馀状董阅毕内推
 一土所供云是正透牙鱼者且言不意此人目力至
 此以进观之乃一翔龙所恨左角微短耳郝未试其
 言亦大异之即令具军令状云若果不谬辄当奏赏
 既刳视悉如所言有诏制为带成以进御锡赉有加
德寿在北内颇属意玩好孝宗极先意承志之道时网
 罗人间以供怡颜会将举庆典市有北贾携通犀带
 一因左珰以进于内带十三銙銙皆正透有一寿星
卷三十二 第 20a 页 WYG1034-0692a.png
 扶杖立上得之喜不复问价将为元日寿卮之侑贾
 索十万缗既成矣傍有珰见之从贾求金不得则擿
 之曰凡寿星之扶杖者杖过于人之首且诘曲有奇
 相今杖直而短仅至身之半不祥物也亟宣视之如
 言遂却之此语既闻遍国中无复售者
韩似夫尝言出使金国见金主所系犀带倒透中正透
 如圆镜状光䌽绚日似夫注视久之金主云此石晋
 少主归献耶律氏者唐世所宝日月带也又命取磁
卷三十二 第 20b 页 WYG1034-0692b.png
 盆一枚示似夫云此亦石主所献中有画双鲤存焉
 水满则跳跃如生覆之无他矣二物诚绝代之珍也
陶器自舜时便有三代迄于秦汉所谓甓器是也今土
 中得者其质浑厚不务色泽未俗尚靡不贵金玉而
 贵铜磁遂有秘色窑器世言钱氏有国日进奉之物
 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陆龟蒙诗云九千风露越窑
 开夺得千峰秘色来如向中宵盛沆瀣共稽中散斗
 遗杯乃知唐世已有非始于钱氏本朝以定州白磁
卷三十二 第 21a 页 WYG1034-0692c.png
 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
 州悉有之以玛瑙末为油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世
 尤艰得故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窑质颇粗厚
 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卲
 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
 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
 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馀如乌
 泥窑馀杭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若谓旧越窑不复见
卷三十二 第 21b 页 WYG1034-0692d.png
 矣
  窑器俱谓之磁器者盖河南磁州窑最多故相沿
  名之柴窑最古成器不可得今人得其碎片俱用
  以装饰玩具世传世宗烧造时所司请其色御批
  云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柴窑之外
  有定汝官哥四种皆宋器也哥窑与龙泉窑皆出
  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
  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
卷三十二 第 22a 页 WYG1034-0693a.png
  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澹不一其足皆铁色
  亦浓澹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薄油
  水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文号曰百圾破龙泉
  窑至今温处人称为章窑
饶州景德镇陶器所自出大观间窑变一旦色如丹砂
 说者谓荧惑缠度照临而然物反常为妖窑户亟碎
 之不敢以进御以非可岁供物也供上之磁器惟取
 其端正合制莹无瑕疵色泽如一者耳民间烧磁旧
卷三十二 第 22b 页 WYG1034-0693b.png
 闻有一二变者大者亦毁之盏罂小者藏去鬻诸富
 室价与金玉等窑变虽珍奇上之不得用于宗庙朝
 廷而下之使人不敢用不免毁裂竟同瓦砾而琐琐
 者以供富室私玩奚以变为哉
  王蜀报朱梁信物有金棱碗越瓷器致语云金棱
  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乃吴越钱镠事梁
  所烧秘磁相沿以奉柴世宗所谓柴窑者其色如
  天其声如磬精妙之极今不可复睹矣
卷三十二 第 23a 页 WYG1034-0693c.png
宣和中宫中重异香广南所进笃耨龙涎亚悉金颜雪
 香褐香软香之𩔖笃耨有黑白二种黑者每贡数十
 觔白者止三觔以瓠壶盛之香性薰渍破之可烧号
 瓠香白者每两直八十千黑亦三十千外庭得之以
 为珍异又贡猫儿眼睛能息火燃炭方炽投之即灭
 亦云能解蛊毒之药
政和四年太上于奉宸库中得龙涎香二琉璃缶多分
 锡大臣近侍其形制最大而外视无甚佳每以一豆
卷三十二 第 23b 页 WYG1034-0693d.png
 许爇之辄作异花气芬郁满座终日略不歇于是太
 上始奇之命籍被赐者随数多寡复收归禁中因号
 曰古龙涎诸大珰争取一饼可直百缗金玉为穴而
 以青丝贯之佩于颈时于衣领间摩挲相示以为誇
 炫
龙涎出大食国近海傍常有云气罩山间即知有龙睡
 其下或半载或二三载土人更相守视俟云散则审
 龙已去往视必得龙涎涎遗石上为太阳所烁则结
卷三十二 第 24a 页 WYG1034-0694a.png
 聚成片随守视人多寡均给之或不平更相雠杀
  一云龙涎入香能收敛脑麝气虽经数十年香味
  仍在一云龙涎于香本无损益但能聚烟耳和香
  而用真龙涎焚之则翠烟浮空结而不散坐客可
  用一剪以分篆缕所以然者蜃气楼台之馀烈也
宣和时尝造香于睿思东阁南渡后如其法造之时号
 东阁云头香
今日燕集往往焚香以娱客盖亦有谓黄帝云五气各
卷三十二 第 24b 页 WYG1034-0694b.png
 有所主惟香气凑脾汉以前无焚香者自佛入中国
 然后有之楞严经云纯烧沉水无令见火此正佛烧
 香法
孔雀毛著龙脑则相缀禁中以翠尾作帚每幸诸阁掷
 龙脑以避秽过则以翠尾扫之皆聚无有遗者
玫瑰油出北朝色莹白而气芬馥不可名状法用众香
 煎炼北人极珍之每报聘礼物中止一合奉使者例
 𫉬一小罂其法秘不传也宣和间周武仲宪之使金
卷三十二 第 25a 页 WYG1034-0694c.png
 过磁州时叶著宣远为守祝周云回日愿以此油分
 饷既反命以油赠之叶云今不须矣比禁中厚赂金
 使遂得其法煎成赐近臣色香更胜北来者妇翁蔡
 京新寄数合且云公还朝必有索者今反献一合周
 亦不受也方珍国篚所输不过一合而贵近之家馈
 遗数倍足以知其侈靡之甚也
端研下岩色紫如猪肝密理坚致理润而泽储水发墨
 扣之有声但性质坚矿断裂尤多瑕疵秋枫岩石色
卷三十二 第 25b 页 WYG1034-0694d.png
 微澹可亚下嵓坚润不及梅根岩一名中岩桃花岩
 一名上岩二岩石俱皆沙壤相杂无水泉色澹而燥
 肌理稍粗然中岩又胜上岩新坑石色带红紫其文
 细密材质厚大无瑕然止是崖石颇乏坚润后历石
 与新坑略相似又处其次西坑六崖石色青微黑佳
 者如歙石粗罗纹而发墨过之石眼圆晕数重青白
 黄黑相间极大者为最胜土人以晶莹圆明无瑕翳
 者为活眼形模相𩔖不甚鲜明者为泪眼形体略具
卷三十二 第 26a 页 WYG1034-0695a.png
 内外皆白殊无光彩者为枯眼
端溪砚有三种曰岩石曰西坑曰后历石石色深紫衬
 手而润扣之清远石上有点青绿间晕圆小而𦂳者
 谓之鸲鹆眼此岩石也采于水底最为贵重其次色
 赤呵之乃润亦有鸲鹆眼色紫文慢而大乃西坑石
 其下青紫色向明侧视有碎星光点如沙中云母石
 理极慢乾而少润鸲鹆眼反大𩔖偏斜不𦂳谓之后
 历石西坑研三当岩石之一后历砚三当西坑之一
卷三十二 第 26b 页 WYG1034-0695b.png
李后主尝买一研山径长才踰尺前耸三十六峰皆大
 犹手指左右则引两阜坡陀而中凿为研及江南国
 破砚山因流傅数十家为米老元章所得后米归丹
 阳念将卜宅久未就而苏仲恭学士之弟素称好事
 有甘露寺下并江一古基多群木唐晋人所居时米
 欲得宅而苏觊得研于是王彦昭侍郎兄弟与登北
 固为之和会苏米竟相易米后号海岳庵者是也研
 山藏苏氏未几索入九禁矣(云烟过眼录曰米氏研/山后归宣和御府今在)
卷三十二 第 27a 页 WYG1034-0695c.png
 (台州戴觉民家极/珍秘不可见之)
晏元献夫人宋初功臣王超女枢密使德用妺也有一
 研甚奇王氏旧物也号傅婿研初傅晏元献次傅富
 郑公三傅冯文简四傅史圣予五传滕子济皆登二
 府真盛事也又有古犀带一亦元献旧物并归滕氏
丁晋公自海外徙光临终以巨箧寄郡帑中上题云后
 五十五年有姓丁者来此作通判可付开之至是岁
 有丁侨者来佐郡政即晋公之孙计其所留年月尚
卷三十二 第 27b 页 WYG1034-0695d.png
 未生启视之乃黑匣贮端研一枚上有小窍以一棋
 子覆之揭之有水一泓流出无有歇时温润不可名
 状丁氏子孙世宝之又陈公密子缜知端州日闻部
 内有富民蓄一研甚奇至破其家得之研面世所谓
 熨斗焦者成一黑龙奋迅之状二鸲鹆眼以为目每
 遇阴晦则云雾辄兴公密殁归于张仲谋询政和间
 遂归内府祐陵置于宣和殿为书符之用靖康之乱
 龙德宫服御多为都监王殊藏匿事露思陵欲诛之
卷三十二 第 28a 页 WYG1034-0696a.png
 王子裳为棘卿为之营救以此研为谢至今藏于家
 二研真希世之宝也又闻北客云今内府有佳研名
 苍龙横沼其说正与前所云相合疑即此研云
大观东库物有入而无出只端研有三千馀枚张滋墨
 世谓胜李廷圭亦无虑十万觔
高平吕老造墨常山遇异人傅烧金诀煅出视之瓦砾
 也有教之为研者研成坚润宜墨光溢如漆每研首
 必有一白书吕字为志吕老死法不授子而汤阴人
卷三十二 第 28b 页 WYG1034-0696b.png
 盗其名而为之甚众持至京师每研不满百钱之值
 至吕老所遗好奇之士有以十万钱购一研不可得
 者研出于陶而以金铁物划之不入为真悟靖处士
 王衷天诱所藏沉泥研正紫色而坚泽如端溪石扣
 之铿然有声以金铁划之了无痕衅或疑是泽州吕
 老所作而研首无吕字其制巧妙非俗士所能为天
 诱云米元章见之名孙真人研是非故无所稽考自
 是一种佳物也
卷三十二 第 29a 页 WYG1034-0696c.png
歙之大姓汪氏一夕山居涨水暴至迁寓庄户之庐庄
 户砚工也夜有光起于支床之石异而取之使琢为
 研石色正天碧细罗文中涵金星七布列如斗宿状
 辅星在焉因目之为斗星研汪自是家道饶益惧为
 强者所夺秘不语人每为周旋人一出必焚香再拜
 而视之方腊之乱亡之矣
周仁熟与米元章交契一日米言得一研非世间物殆
 天地秘藏待我而识之答曰公虽名博识所得之物
卷三十二 第 29b 页 WYG1034-0696d.png
 真𧸛居半特善誇耳米起取于笥周亦随起索巾涤
 手者再若欲敬观状米喜出研周称赏不已且云诚
 为尤物未知发墨如何命取水未至亟以唾点磨墨
 米变色曰公何先恭后倨研污矣不可用为公赠继
 归之竟不纳
  米自言春和便思弄笔札手龟不作乃可自涤研
  若不自涤者书皆不成
  曾公衮见黄实师是尝言生平有二事稍堪自慰
卷三十二 第 30a 页 WYG1034-0697a.png
  元丰甲子为淮东提举除夜泊汴口见苏子瞻植
  杖立对岸若有所俟归舟中以扬州厨酿二尊雍
  酥一奁遗之后十五年为发运使时大暑泊清淮
  楼见米元章衣犊鼻自涤研于淮口索箧中独得
  小龙团二饼亟遣人送入趁其涤研未毕也
柳公权记青州石末研墨易冷凡顽石捍坚磨墨者用
 力太过而疾则两刚相拒必热而沫起俗言把笔如
 壮夫磨墨如病儿贵其轻也石末本瓦研唐世尚未
卷三十二 第 30b 页 WYG1034-0697b.png
 知有端歙石当是以瓦质不坚磨墨无沫耳今或急
 于磨墨而沫起但取耳中塞一粟许投之不过一蕞
 磨即不复见物性相制固有不可知者
研之美者无过于端溪而唐询彦猷作研录乃以青州
 黑山红丝石为冠以为红丝石理黄者其丝红理红
 者其丝黄文之美者则有旋转其丝凡十馀重次第
 不乱资质润美发墨久为水所浸渍即有膏液出焉
 此石之至灵者非他石可与较议故列之于首米元
卷三十二 第 31a 页 WYG1034-0697c.png
 章则以唐州方城山葛仙公岩石为冠以为方城岩
 石石理白者视之如玉莹如鉴光而着墨如澄泥不
 滑稍磨之则已下而不热生泡发墨生光如漆如油
 岁久不退常如新成有君子一德之操色紫可爱声
 平而有韵二公俱于翰墨留意者其说俱未当也红
 丝石文彩诚如彦猷之说但石理粗慢殊不发墨特
 堪为几案之玩耳方城石色如端溪坚重缜密作研
 极剉墨不数磨而已盈研元章性急以磨墨甚易为
卷三十二 第 31b 页 WYG1034-0697d.png
 快耳然多损笔墨士人谓之笔墨刽子
上古无墨竹挺点漆而书中古方以石磨汁或云是延
 安石液至魏晋时始有墨丸乃漆烟松煤夹和为之
 所以晋人用凹心砚欲磨墨贮潘耳自后有螺子墨
 亦墨丸之遗制唐高丽岁贡松烟墨用多年老松烟
 和麋鹿胶造成至唐末墨工奚超与其子廷圭自易
 水渡江迁居歙州南唐赐姓李氏廷圭父子之墨始
 集大成然亦尚用松烟廷圭初名廷邽故世有奚廷
卷三十二 第 32a 页 WYG1034-0698a.png
 邽墨又有李廷圭墨或有作庭圭字者伪也墨亦不
 精熙丰间张遇供御墨用油烟入脑麝金箔谓之龙
 香剂元祐间潘谷墨见称于时自后蜀中蒲大韶梁
 杲徐伯常及雪斋齐峰叶茂实翁彦卿等出世不乏
 墨惟茂实得法清黑不凝滞彦卿莫能及中统至元
 以来各有所传可以仿古
近世墨工多名手自潘谷陈瞻张谷名振一时之后又
 有常山张顺九华朱觐嘉禾沈圭金华潘衡之徒皆
卷三十二 第 32b 页 WYG1034-0698b.png
 不愧旧人宣政间如关圭关瑱梅鼎张滋田守元曾
 知惟亦有佳者唐州桐柏山张浩制作精致胶法甚
 奇遂压京都之作前者数工所制好墨者往往韬藏
 至今存者尚多予旧有此癖收古今数百笏种种有
 之渡江时为人疑箧之重以为金玉窃取之殊可惜
 也今尚馀一巨挺极厚重印曰河东解子诚又一圭
 印曰韩伟升胶力皆不乏精采与新制敌可与李氏
 父子甲乙也士大夫留意词翰者往往多喜收蓄惟
卷三十二 第 33a 页 WYG1034-0698c.png
 李格非文叔独不喜之尝著破墨癖说云客有出墨
 一函其制为璧为丸为手握凡十馀种一一以锦囊
 之诧曰昔李廷圭为江南李国主父子作墨绝世后
 二十年乃有李承晏又二十年有张遇自是墨无继
 者矣自吾大父始得两丸于徐常侍铉其后吾父为
 天子作文章书碑铭法当赐黄金或天子宠异则以
 此易之余于是以两手当心捧研惟谨不敢议然余
 私怪余用薛安潘谷墨三十馀年皆如吾意不觉少
卷三十二 第 33b 页 WYG1034-0698d.png
 有不足不知所谓廷圭墨者用之当何如也他日客
 又出墨余又请其说甚辨余曰吁余可以不爱墨矣
 且子之言曰吾墨坚可以割然余割当以刀不以墨
 也曰吾墨可以置水中再宿不腐然吾贮水当以盆
 罃不用墨也客复曰余说未尽凡世之墨不过二十
 年胶败辄不可用今吾墨皆百馀年不败余曰此尤
 不足贵余墨当用二三年者何苦用百年墨哉客辞
 穷曰吾墨得多色凡用墨一圭他墨两圭不逮余曰
卷三十二 第 34a 页 WYG1034-0699a.png
 余用墨每一二岁不能尽一圭往往失去乃易墨何
 尝苦少墨也唯是说刷碑印文书人乃常常少墨耳
 客心欲取胜曰吾墨黑余曰天下固未有白墨虽然
 使其诚异他墨犹足尚乃使取研屏人杂错以他墨
 书之使客自辨客亦不能辨也因恚曰天下奇物要
 当自有识者余曰此正吾之所以难也夫珷玞之所
 以不可以为玉鱼目之所以不可以为珠者以其用
 之才异也今墨之用在书苟有用于书与凡墨无异
卷三十二 第 34b 页 WYG1034-0699b.png
 则亦凡墨而已焉乌在所宝者嗟乎非徒墨也世之
 人不考其实用而眩于虚名者多矣此天下寒弱祸
 败之所由兆也吾安可以不辨于墨
世人论墨多贵其黑而不取其光光而不黑固为弃物
 黑而不光索然无神采亦复无用要使其光清而不
 浮湛湛如小儿目睛乃为佳也茶欲其白墨欲其黑
 方求黑时嫌漆白方求白时嫌雪黑然墨磨隔宿则
 色暗茶碾过日则香减颇相似也茶以新为贵墨以
卷三十二 第 35a 页 WYG1034-0699c.png
 古为佳又相反也茶可于口墨可于目蔡君谟老病
 不能饮则烹而玩之吕行甫好藏墨而不能书则时
 磨而小啜之此又可以发来者之一笑也
彭门寇钧国家其先世所藏李廷圭下至潘谷十三家
 墨断圭残璧粲然满目东坡先生临郡日取试之为
 书杜诗十三篇各于篇下书墨工姓名因第其品次
 云
  子瞻云未知一生当著几两屐吾有佳墨七十枚
卷三十二 第 35b 页 WYG1034-0699d.png
  而犹取不已不近愚耶石昌言蓄李廷圭墨不许
  人磨或戏之云子不磨墨墨将磨子今昌言墓木
  拱矣而墨故无恙李公择见墨辄夺公卿间抄取
  殆遍近有人从渠许来云悬墨满堂此亦通人之
  一蔽也余尝有诗戏之云非人磨墨墨磨人此语
  殆可凄然云
昭陵晚岁内宴与大臣侍从从容谈笑且以香药名墨
 遍赉焉一人得李超墨而蔡君谟所得乃廷圭时觉
卷三十二 第 36a 页 WYG1034-0700a.png
 其人窃叹有不足色因密语能易之乎其人唯唯盖
 但习闻廷圭为贵而不知有超也既易辄欣然及宴
 罢骑从出内门去将分道君谟于马上长揖曰还知
 廷圭是李超儿否
何薳春渚记闻曰余尝于章序臣家见一墨背列李承
 宴李惟益张谷潘谷四人名氏序臣云是王量提学
 所制患无佳墨取四家断碎者再和胶成之自谓胜
 绝此其见遗者因谓序臣曰此亦好奇之过也余闻制
卷三十二 第 36b 页 WYG1034-0700b.png
 墨之妙正在和胶今之造佳墨者非不择精烟而不
 能佳绝者胶法谬也如不善为文而取五经之语以
 已意合而成章望其高古终不能佳也序臣曰东坡
 先生亦尝欲为雪堂义墨何也余曰东坡盖欲与众
 共之而患其高下不一耳非所为集众美以为善也
宣州笔工诸葛氏自右军以来世其业其笔制散卓也
 当元符崇宁时士大夫如米元章辈之好事者争所
 宝爱亦皆散卓耳及大观间已有黄鲁直样作枣心
卷三十二 第 37a 页 WYG1034-0700c.png
 者蔡鲁公不独喜毛颖亦多用长须主簿遂有鲁公
 笔毫样俄又为蔡元度出观文样既数数更其调度
 奔走时好至与挈竹临闾阎贷鸡子入奴台手抄圭
 撮者争先步武矣政和后诸葛之名于是顿息
周弁阳言先君善书体兼虞柳余书学柳不成学欧又
 不成不自知其拙往往归过笔墨谚所谓不善操舟
 而恶河之曲也虽然前辈善书者亦莫不留意于此
 焉王右军少年多用紫纸中年用麻纸又用张永义
卷三十二 第 37b 页 WYG1034-0700d.png
 制纸取其流丽便于行笔蔡中郎非流纨丰素不妄
 下笔韦诞云用张芝笔左伯纸任及墨兼此三具又
 得巨手然后可以建经丈之字方寸千言韦昶善书
 而妙于笔故子敬称为奇绝汉世郡国贵兔惟赵为
 胜欧阳通用狸毛笔皇象云直措毫笔委曲宛转不
 叛散滑密沾污墨须多胶绀黟者如此逸豫馀日手
 调适而心嘉娱正可小展试世惟米家父子及薛绍
 彭留意笔札元章谓笔不可意者如朽竹篙舟曲箸
卷三十二 第 38a 页 WYG1034-0701a.png
 哺物此最善喻然则古人未尝不留意于此独率更
 令临书不择笔并得如意要是古今能事耳
 
 
 
 
 
 
卷三十二 第 38b 页 WYG1034-0701b.png
 
 
 
 
 
 
 
 宋稗𩔖钞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