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八二
卷九八二 第 20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九百八十二

卷九八二 第 1a 页
 阙名(二十三)

** 对剉草误斩指断判

**  甲雇乙剉草乙睡误斩指断请保辜不伏

变古易俗。因物造器。盖取诸用。有适于时。六职五材。既攻
金而攻木。服牛乘马。亦秣之而策(一作莝)之。甲有雇求。乙为
佣保。徇乎轻箧。式供朝夕之资。摧以生刍。无乖阜养之事。
人或因寐。譬骊龙而自失。指致见伤。瞻螮蝀而谁敢。遂令
食鼋不效。空怒子公。喻马元非。岂齐庄叟。误由彼已。归全
既谢于垂堂。损乃自贻。在理孰当于毁椟。保辜之请。法未
卷九八二 第 1b 页
可依。

** 对造瓦判

**  甲雇乙造瓦口五分毕计其全乙不伏

工商异等。埏埴殊制。故有质兹土化。均货日中。乙也徇业
求佣。偶凿坯而取给。甲则溺情丰屋。冀如雪(一作云)以自润。
虽载弄床瓦。故无取于举全。约以陶穴。亦何惊于敝漏。且
全毁兴讼。雇买异仪。雇则不可计全。买则合徵成算。乙之
不伏。诚则有词。甲之无良。讼宜从记。

卷九八二 第 2a 页

** 对造五齐三酒非九谷判

**  所司造五齐三酒宪司以非九谷罪云岁无馀

和其神人。亦在酒醴。能善乃事。则惟司存。故陶器必良。既
曲糵以云备。六物式序。必黍稷而非馨。今者周官列职。徒
闻于五齐。宪府举非。或亏于九谷。尚负罍耻。总贻神羞。既
无馀之起诉。何有词之能代。

** 对公酒后时判

**  甲为公酒后时为主司所诘辞曰酒材不足

卷九八二 第 2b 页

酒以成礼。国之大经。祭祀宾客。咸赖其用。甲惟贱伍。掌我
斯职。不率其度。旋闻后时。水泉必香。无传清苦。火齐不作。
几空贤圣。主司方诘。甲乃有词。酒材不供。鼎书难议。明庶
折狱。君子攸存。噬嗑论刑。恐贻遇毒。

** 对酒正以水入王酒判

**  甲为酒正以水和酒入于王之酒府法司劾其矫滥诉称时供六饮以为凉不伏科

五齐分名。陈乎式法。六饮成荐。差以时序。明其有则。诫以
无彝。率由典常。俾克永世。是以用光朝觐。湛露兴诗。取备
烝尝。质明行事。资以王度。入于天府。苟或不[:#AS-8FBB:●]。亦何专一。

卷九八二 第 3a 页

惟其酒正。职在浆人。非作伪以心劳。实陈力而就列。相时
后动。迹匪踰闲。师古而行。事乃从礼。四运其易。六饮攸供。
伫以称凉。爰资受和。俯银床之露井。始汲香泉。泛玉斝之
流霞。旋开圣酒。若三军之尽醉。即见投醪。分八[:#AS-82F9:⿰樽]之立仪。
斯成荐饮。炎光在候。正有叶于颁冰。清虚坐升。序将捐于
溽暑。官无留事。责乃非宜。未睹旌功。奚为蔽善。将同矫滥。
何至冤诬。法司自且不明。酒正诚非忤典。

** 对庖人进炙判

卷九八二 第 3b 页

**  乙为庖人进炙有发绕之将科罪诉云当有雠事

相彼庖人。政司口实。式调玉馔。以金荐金门。屠蒯之德莫
如。陈政之雠已作。执鸾刀而袒割。蝉翼必裁。扬兽炭之赫
曦。鸿毛罔燎。以此而科。情则可知。况乎鼠秽蜜(一作梅)中。巳
申冤于吴日。发生肉内。岂获谴于唐年。请推雠人。以雪庖
者。

** 对甲为食官判

**  甲为食官准赦合入五品所司不许

君有充庖。臣实司味。是掌公餗。以供王举。甲周均仲咡。位
涉膳夫。汉类高袪。秩登食监。鼎俎斯设。刀匕是供。属泽降
卷九八二 第 4a 页
紫书。荣颁朱组。黄香之秩。咸以云增。潘岳之阶。独当不进。
所司陋其烹饪。黜彼乘轩。昔笥饵立诚。既加都尉。壸餐著
节。亦拜大夫。以愚所窥。合沾锡命。

** 对盗酒判

**  卓媪翁伯并业卓尝遭盗窃饮倾酿翁教以多养猛犬卓家酒滞而翁宾客猥售独收其利媪告伯方便取人财

媪翁接闬。卮酒当垆。不逢汉高之过。何能大售。频遇毕公
之窃。(阙)烦小盗。教其养犬。盖以防人。闻夜吠以虽惩。在春
醪而颇滞。素蚁空汎。邺中之贤者莫倾。卢鹊斯喧。高阳之
酒徒那至。但非抑压。教有缘由。独收当曰非宜。方便殆成
卷九八二 第 4b 页
无状。宜科诬谤。以寘刑名。

** 对梦殿上有禾判

**  乙梦太极殿上有禾三穗跳而取之得中穗其友贺云中台之象人告其妖

执古以道。格人其经。舍而或踰。动则奚轨。乙位居尧岳。名
列汉藩。拥百姓(一作城)之寄。乘六梦之吉。朱门雄雄。虚受冠
盖。翠楼奕奕。傍挂烟霄。同唐叔之得禾。身居大殿。异张华
卷九八二 第 5a 页
之博物。忽践中台。觉后成空。赖功曹之来贺。失而复得。允
蔡茂之高班。夫何妖哉。古则有矣。告人无识。其若是乎。

** 对寝延部人判

**  抚州别驾豆卢安舍正寝延部人乙弗乾公事禀而后行所由举不法安不伏

豆卢安幸属清泰。早袭衣冠。陪去兽而宣风。赞还珠而缉
化。题舆就职。行闻仲举之风。展骥临人。坐振士元之躅。爰
于正寝。延兹部人。罕言私情。但举公事。乙弗乾既奉严命。
禀而后行。论情未越于古风。据理何乖于即事。王子之临
东海。虽未赠刀。卢君之抚南康。终其化鹤。所司妄举。将有
卷九八二 第 5b 页
昧于条章。安既有推。词请从于缄默。

** 对诈称官衔判

**  辛诈称官衔取给州县所司以伪论不伏仰正断

辛在德多凉。于朝不齿。九班之荣未及。三思之志阙如。妄
称爵里之尊。以求州县之给。诈难久恃。伪果自彰。行诈为
官。仲由以欺天见诮。言伪而辨。少正以左道亦诛。前史以
举其不然。在律又绳其有过。理宜缄口。何恤薄言。

卷九八二 第 6a 页

** 对部曲判

**  巳男准格不合取部曲妻违者被绳诉云强干弱枝窃将益利未知合利否

国家每轸纳隍。偏忧边徼。在庸微之俗。隔良贱之婚。千头
之奴。具传其号。百姓之女。罕闻其卜。故为罔冒。取陷刑书。
何强干而弱枝。非爱人而治国。议事以制。非我博哉。斯之
谓宜。确乎不拔。

** 对婢判

**  命官妇女阿刘母先是蒋恭家婢被放为客女怀阿刘娠出嫁恭死后嫂将刘充女使刘不伏投匦诉

卷九八二 第 6b 页

阿刘。母先从侍儿。放为客女。梦蛇纳庆。先含候月之胎。附
马申欢。即就行霜之礼。才欣执盥。仍诞弄塼。既而李善主
君。俄惊阚室。仲尼兄子。欲契宜家。遽拥妖妍。将充媵婢。徒
为枉抑。终见称张。望彼刘闺。宁甘诵赋。均夫郑室。聊事薄
言。论母既谢萱枝。按女即非桃叶。方欲指腹称贱。凭胎索
婢。自可以大匹小。将古明今。刘氏若属蒋家。秦政须归吕
族。据斯一节。足定百端。

卷九八二 第 7a 页

** 对买奴云是良人判

**  王丙于赵丁处买奴勤心至家一月馀日乃自云是良人丙告县勘是良人科赵丁及奴罪申州州断科赵丁其奴无罪

美言可市。老经之格言。聚人曰财。彖象之明义。王丙室盈
龟贝。持货苍头。虽挟诸庞之规。终成教子之竞。经三十日。
非关买者之[:#AS-8FBB:●]。依三千条。须结鬻良之罪。赵丁宜从县断。
勤心难听州裁。彼此攸同。斯为可矣。

** 对奴判

**  下士有僮指千为邻人所告县断不应云遇廉贾五(一作金)之所致州覆无罪

卷九八二 第 7b 页

爵以驭贤。禄以颁士。去嫌守职。虽殆亦荣。舍道成富。在官
所丑。况位沾下士。利掩上农。千指家僮。等江陵之橘树。万
金贾子。均洛阳之富商。畜伎既埒于卓孙。遇业颇同于翁
伯。财之所聚。但觉浮云。讼之所兴。果为鸣鼓。虽州县两断。
片折未分。而邻人一言。商亦何玷。士且同于贾竖。州颇昧
于正刑。是可忍焉。孰为过者。

** 对奴死弃水中判

卷九八二 第 8a 页

**  丙奴死不埋弃水中人告之

丙为不道。鱼鳖何亲。情之不良。僮仆是弃。爱其有力。未闻
削舟之恩。欺其游魂。更比怀沙之惨。虽不封不树。家僮无
葬送之仪。而载沉载浮。甲令有弃尸之禁。告言不谬。刑典
宜申。

** 对梦冰下人语判

**  得甲为人作媒云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当仲春成婚乙告甲诳惑

甲以判合为资。行媒是务。瞻言匪斧。有类因针。爰求六梦
卷九八二 第 8b 页
之徵。告以三星之会。微波可托。岂脉脉于轻冰。仙汉难攀。
尚盈盈于一水。将同竹凤之验。有符刍狗之言。乙以至人
所无。告其诳惑。必人同赵壹。术等周宣。王浚悬刀。不闻加
罪。仲尼曳杖。未陷深[:#AS-8FBB:●]。

** 对梦处女鼓琴判

**  乙封侯尝梦见处女鼓琴而歌曰美人荧荧颜若苕之华后遂纳国人姓为内子御史劾其僭诉云梦应也

国以定封邑惟利建。社稷是卫。邦畿以藩。乙将度以土圭。

卷九八二 第 9a 页

设其苑序。式遵厥度。宜立其家。凤凰之兆未期。桃李之妖
将至。刚柔自应。精爽潜通。吉以有祥。将(一作符)表神来之兆。
庶乎无乱。理齐藏往之感。位在通侯。梦兹处女。横角枕而
就寝。见鼓琴而作歌。荧荧之词。闻彼魂交之日。夭夭之质。
睹兹形开之时。六梦之验若存。八徵之候如会。纳为内子。
诚类小君。称僭欲绳。未通平典。

** 对正室为门子判

**  甲多诸媵之子乃以正室为门子令限出入或人告有违不伏

卷九八二 第 9b 页

五常之教。以经王道。三族之别。则辨人伦。正昭穆以承祧。
分嫡庶而继代。必诫差忒。克明敦叙。是以微子从礼。舍其
孙腯。献公汎爱。立以奚齐。璧埋太室之庭。楚则违命。宝藏
恒山之上。赵乃知才。顺之克昌。易则生乱。苟至于道。讼不
可成。甲齐其家。宅心知训。钟鼓思乐。早聘问名。媵侄从观。
仍邀卜姓。自殊南陌。岂秋胡之迟回。宠若东山。即谢安之
携赏。于是庆徵兰梦。义感桑弧。探社金而屡祥。列阶玉以
分照。同石骀之六子。庶孽斯闻。均卫家之一儿。冢嫡其取。
爰崇立长。有以代亲。讵黜商臣。非取厚于江芊。宁谋伋子。

卷九八二 第 10a 页

亦何怨于惠公。趋庭既学诗人。正室遂为门子。达其礼典。
穆以闺门。掌政令而攸归。限出入而奚失。信居家之理。宁
父子之嘻。或人所陈。深为未可。

** 对告密判

**  雍州申绵州告密囚王礼告本州人有谋反行至散关夜已将半关吏以其夜到不为开门礼缘事急遂越关而度至留守所告关令赵秀并自首越关事到神都法司断秀应为而不为主簿批为不当举牒议卿判秀当知反而不告下符科结秀经廉使批诉仰正断

王礼生于剑表。长自巴中。身在重关之外。心驰魏阙之下。
踰岷越障。虽效赤诚。触网冒罗。遂萦丹笔。何者但缘谋反。
律有明条。本州既不告言。他邑宁且寝默。必也同夫兆(一
卷九八二 第 10b 页
作风)火。应合控彼星昴。何须乘夜犯关。侵宵越栈。异田文
之径度。不听鸡鸣。殊孙龙之纵辨。无论马色。虽未详其五
听。聊请叩其两端。告密纵使非虚。越关无宜首免。

** 对官户判

**  官户炙面送掖庭旧有疹疾所由以非五十以
卷九八二 第 11a 页
上不许

倬彼旧章。闻于白粲。嗟夫贱妾。隶我丹书。当年且欲于役
身。称疾式瞻乎炙面。平阳白发。既乏子夫之容。应门绿苔。
爰闭掖庭之恨。薄言之诉。情或可哀。壮齿之年。且殊知命。
嘉所由之直笔。执法不回。想官户之循涯。吞声未爽。

** 对窃钱市衣与父判

**  丁窃钱市衣以与父父曰邑长如是使诣县首丁往长问之具以父言长以衣赐其父钱主告长纵盗

尽敬事亲。居致其乐。永锡尔类。将为色难。丁也无良。敛怨
为德。杀牲之养。犹曰不仁。窃人之财。谁谓其孝。动生悔吝。
卷九八二 第 11b 页
行乏义方。惟彼循良。是称邑长。饮冰壶以从政。播清风而
成俗。用既戒恶。观过知仁。将顺(一作顾)䌽衣之欢。以原丹笔
之罪。虽聚蒲恶子。难以法宽。而偃草小人。或期化理。谅从
权而适道。岂抚俗以随时。钱主簿言。诚称纵盗。宰君善政。
可谓胜残。于予何诛。将子无怒。

** 对折指判

**  甲缘木损折枝指谓三疾数足官不许事
卷九八二 第 12a 页


甲禀气陶形。偶华胥之代。轻躯弱质。谢都卢之人。不能凿
井耕田。翻乃奔林缘木。损其枝指。盖是悬疣。虽折一枝。幸
祛数外之累。即图三疾。便为非分之求。理不可依。宜从告
免。

** 对病疾判

**  得甲为郡守赐告养病而出界归家法司科罪甲不伏

四岳咨命。九土司牧。功共理于伏熊。期得贤于建隼。淮阳
卷九八二 第 12b 页
卧理。闻汲黯之政誉。渤海行歌。美龚公之化洽。甲官忝列
郡。未著能名。庭无致仕之兰。院少延年之菊。漳滨卧疾。虽
比迹于古人。颍川流誉。何腼颜于今吏。膏肓所及。知药石
之无施。肝胆具披。果祈求而有遂。赐告养疾。宜辍务于公
庭。出境而行。何慢官于私第。断非斥吏。钦汉相之高风。才
不逮人。招尸禄之遄谤。予告赐告。议理悬殊。应为不为。自
贻诸咎。不敬之罚。曷所逃刑。

** 对卧大夫箦判

**  甲寝卧大夫箦执烛者请易竟不改而卒

喜怒不时。患生腠理。营卫失度。疾起膏肓。是以长卿文园。

卷九八二 第 13a 页

空传封禅之草。刘桢漳浦。亟闻埋玉之悲。人谁不亡。道贵
从正。身苟正矣。哀亦何伤。且卫臣不禄。犹陈尸谏。楚尹属
纩。城郢为谋。春秋书之。用旌厥善。况银烛皛晃以流照。华
箦辉焕以潜铺。既不率于典常。法宜加于僭拟。必因国君
之赐。有符曾氏之询。过也非文。童子何识。

** 对县君死复判

**  县君死于路所由不以绥复于右不给役车递还

眷彼县君。征途有疾。庚子戒日。止鵩生忧。辰巳临年。巢鵀
卷九八二 第 13b 页
起叹。东流逝矣。北首长辞。遽委魄于松门。奄归魂于蒿里。
不禄公馆。须申皋某之仪。属纩私家。即罢求幽之义。礼有
明说。焉可辄违。准例合得递车。所司如何不给。但比璧用
刑。须穷两造。钧金察狱。必听五词。公私之节未明。左右如
何定罪。请更详委。方可要终。

** 对男取江水溺死判

**  顾乙从母所好令男十五里取江水溺死不为之服

孝乃因心。礼从适变。惟彼顾乙。德合天地。甘旨必在于无
卷九八二 第 14a 页
违。承颜克遵于不匮。瞻言爱子。取汲长江。庶南陔之不亏。
岂东流而永逝。掌玉兹碎。庭兰坐歇。顾斯惟疾之忧。恐阻
长筵之乐。既不彰于枲服。诚有切于斑衣。虽失礼入刑。合
寘彝典。而割情循养。庶可权宜。既竭姜诗之孝。无寘萧何
之律。

** 对男取江水溺死判

**  顾乙从母所好令男十五里取江水溺死不为之服

顾乙行继人志。誉美天经。尝申不匮之诚。每竭服勤之养。
母以不甘井汲。好味江流。爰将植杖之男。当其抱瓮之役。
卷九八二 第 14b 页
异曹娥之父。无复还尸。均屈原之妻。空馀往恨。眄瞻前诰。
既有同于姜诗。详彼旧章。亦何殊于庾季。虽云不服。欲寘
何辜。

** 对男取江水溺死判

**  顾乙从母所好令男十五里取江水溺死不为之服

顾乙依仁植性。履孝因心。生我之义方深。倚庐之思何极。
扇枕温席。造次无违。候旨承颜。钦从所好。屠鸡留膳。不为
卷九八二 第 15a 页
执友之贤。求鲤探泉。兼入邻家之馔。顺慈亲之旨。忘爱子
之劳。属以回浦生风。长江起浪。因兹汲引。遂见沉沦。乙类
姜诗。无复弄璋之念。男同精卫。空摇衔石之悲。不服以殇。
初疑越礼。苟全于孝。取叶随时。既有符于古风。恐难寘于
令典。

** 对溺死判

**  甲与乙同舟既而甲惧水自投因溺死其家讼乙故杀县断以疑

语称有朋自远。易曰朋从尔思。同气相求。同舟共济。吕安
之怀叔夜。或泛黄河之水。王子之寻戴逵。亦冒山阴之雪。
卷九八二 第 15b 页
何以仰止。钦贤是慕。想彼甲乙。道契筌蹄。汎涨海之云。若
见蓬莱之树。棹倚砂之日。方追河洛之仙。既而智乏谋身。
情乖拯物。覆舟之慎。想伯夷而载亏。惊涛之游。叹伯昏而
遂远。三命有极。百龄俄谢。祸兮难倚。宁收转壑之魂。比之
匪人。忽睹盈庭之讼。寻端指状。于甲诚亦可矜。据理详刑。
在乙宁宜寘罪。何者。礼称不吊。溺者已绝。律通人情。乙惟
无咎。庶从平典。用叶大伦。

** 对溺死判

卷九八二 第 16a 页

**  甲与乙同舟既而甲惧水自投因溺死其家讼乙故杀县断以疑

鸿炉赋象。人寿几何。生荣死哀。物类同致。昼夜不舍。宣尼
兴其叹息。吉凶共同。贾谊发其词赋。眷言甲乙。俱涉大川。
悬流波而得朋。理征棹而云迈。乙则同舟而济。宛若神仙。
甲乃惧水而投。遽嗟沉溺。波心乍没。还疑观影之人。泉路
不归。便是怀沙之客。然则渡河奏曲。曾不尔思。逝水沉魂。
自招其咎。家人有讼。虚陈故杀之端。乙既无雠。难寘惟轻
之典。薄诉不伏。理合哀矜。县断以疑。殊乖部察。以愚管见。
卷九八二 第 16b 页
释放为宜。

** 对同姓为主判

**  甲妻亡无主后者乃命同姓主或人告失礼所由科之

美而无子。赋以硕人。生也有涯。归乎大梦。贽榛栗而方就。
据蒺藜而何辜。眷言于甲。倏丧宜家。凤凰于飞。八代徒兆。
蛟龙中绝。一剑空悲。扣盆之哀。但取伤于对簟。悬孤之义。
本未徵于梦兰。有叹溘先。无以为后。爰邀同姓。将陈主丧。
三祖思崇。五哭攸设。永惟哀戚。诚则靡捐。抚以礼经。犹为
卷九八二 第 17a 页
未达。且男主妇主之道。同姓异姓之仪。抑有前闻。奚宜此
谬。盖匪慎诸坐。贻差互至。若妇主必使异姓。厥义彰乎外
成。反是不思。舍礼何立。道有取于宗妇。事非属于族人。甲
所为丧。诚为不法。哀兴吊影。虽抚事以伤神。迹未吞声。罪
恐馀于灭耳。

** 对主者不杖判

**  甲卒女子在堂无主丧者命同姓主之丧者不杖令女子杖所由科失礼

男主女主。则异其族。苴杖削杖。而别于仪。良无扈扈之嫌。
用竭亲亲之道。承家有托。亦何询于异门。继代或亏。乃陈
卷九八二 第 17b 页
摄于同姓。甲年驰石火。光阴坐沉。训绝金籯。允嗣非立。若
敖之馁。固冥理而方嗟。邓攸之谣。谅天道而多懵。桑弧靡
设。讵忧嵇绍之孤。葛覃在辰。空有缇萦之类。谢庭窥雪。奏
歌咏于常时。蔡氏知弦。辍娱欢于是日。三星尚阻。未及有
行。五哭斯崇。奄嗟无怙。丧主既非棣萼。辑杖固属摽梅。同
切昊天。宁遗巽位。抚礼深达。将谴何凭。则予一人。谅斯取
而不谬。惟刑三复。宜伏念于无辜。

** 对寝苫枕草判

卷九八二 第 18a 页

**  甲雅修士礼为宗党所敬居斩缞寝苫抌草闾里化之御史劾其惑众

甲修道训。允乎厥休。宗党称其有仪。闾阎美其惟孝。而夜
壑匪固。风林多感。虽就礼之则。俯同缞绖之仪。而由衷之
心。无夺纯深之至。寝苫枕草。抑惟宁戚。仁里德门。所居则
化。御史骢威电发。隼视霜雄。坐非平仲之仁。行问冶长之
罪。且乡人化善。则寘刑章。邻母兴悲。欲从何典。既有明于
古事。亦何滞于今科。

** 对夺情腰绖服事判

卷九八二 第 18b 页

**  甲腰绖服事既而曰不即人心致仕而退时谓非礼称人盖善之

出师正邦。大易有象。率义殄寇。春秋则书。用孚中行。攸往
夙吉。以威作慝。取涣于偫。甲闺门罹凶。苴麻缠疚。丧则宁
戚。义能继恩。痛深倚庐。虽授杖以不起。政急分阃。或执兵
而启行。介以趋军。绖而躬役。鲁侯金革。我直以兴。晋襄墨
缞。彼舋而动。克壮舆辐。能豮豕牙。任长子以帅师。利元戎
以光济。策勋苟进。不即人心。致仕能归。何暌孝体。有为也。
无仁乎。得反经以合道。胡责善以非礼。

卷九八二 第 19a 页

** 对舆尸谒庙判

**  郑太曾祖亡舆尸谒其家庙人告狂怪

圣人设教。蔚在蓬山。诸侯立家。藏彼栗主。岂惟孝子不匮。
荐烝尝于四时。亦取孝孙承家。咨吉凶于五庙。郑太乃祖
厥德。嘉闻有彰。良弓克传。投笔从事。孝比参也。在家必闻。
勇超仲由。从政何有。或胡尘暗塞。汉将鸣鼙。逐金革之威。
唯闻死节。登玉门之险。不见生还。舆尸方弟子之凶。扫埏
合邹人之礼。所谓去死事生。来宜庙谒。薄言狂怪。何太疏
卷九八二 第 19b 页
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