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常晖
常晖 第 16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九百五十三

常晖 第 1a 页

* 常晖

** 舟赋

昔者帝轩。君臣道叶。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洪水以之径度。
大川于焉利涉。疑夏日之初莲。似秋风之落叶。动而必利
其物。居而必虚其心。善兰桂之得性。恶泥滓之陆沈。清流
澈影。岸狭波深。直容与而孤运。非轨辙之能寻。动而何极。
居而不测。以谦虚而受盈。尚朴素而思饰。为而不有。质而
能力。不以克己辞于功。不以利物矜其德。夫潜行不离于
常晖 第 1b 页
水。有似智焉。虚已以济于物。有似仁焉。不畏蛟龙之浦。不
耻鱼鳖之泉。任规模于匠者。随物理之推迁。横不测之流。
无惭于勇决。指送归之路。有类于神仙。尔其渡辽按甲。伏
波受命。绝岛如云。长川似镜。值冲风之飒起。引孤帆而高
映。榜人奇唱。棹声不一。赴海淩川。箭驰风疾。临地角而长
逝。望天涯而迥出。飘飖画鹢。决孤影而排风。迢递樯乌。转
危竿而就日。且夫履有常道。济无不通。嘉守义于共伯。惭
弃仁于卫公。安而不倾。得性江湖之上。悠哉独运。托质浮
况之浪。为用也大。为德也广。操楫则津女轻歌。画土则廪
常晖 第 2a 页
君孤往。襄城带其宝剑。神亭飞乎银仗。惟傅岩之版筑。临
巨川而长想。

** 大舟赋

崇崇大舟。内谽谺而坑谷。外突兀以山邱。长百寻。受万斛。
浅淮泗。滞原陆。兀若簸大海以出鲸鱼。邈如漂昆崙而横
地轴。及夫纵大壑。鼓雄风。謺高涛。肇苍穹。连山嶪于天外。
疾雷吼于地中。当此时也。忽然涌出。漫若乘空。挺无何之
乡。树摩天之樯。桧楫不举。云帆高张。平林焂闪以藏没。偫
岛飞动而相望。两仪混沌。万象渺茫。崇山成秋毫。满月犹
常晖 第 2b 页
隙光。一日二日。经岷峨而历扶桑。外甚驰骛。中唯虚閒。所
以望之者势同累卵。居之者安如泰山。借如唐尧洪水。大
浸桑田。包山上陵。刮地滔天。无巨舟矣。人其鱼焉。有若汉
武习战。羽卫云陈。凿昆明者四十里。坐豫章者一万人。夫
其为大。与世殊伦。暨乎巨象初来。轮囷其貌。锱铢犀兕。蠛
蠓貔豹。向非刻舟鉴其浅深。殆轻重而难较。岑彭西伐。杜
预南征。千里江汉。三军甲兵。若非广艘宏舸。何以蜀灭吴
平。稽前代之为用。信殊途而同轨。以古况今。相去远矣。何
者。我后无唐尧洪水。惩汉武昆池。笑魏家秤象。偃晋国兴
常晖 第 3a 页
师。则大舟之用。殊于昔时。乃令守在海外。化渐无垠。浮三
江以实仓廪。绕四溟以周乾坤。既而飞凤诏。宣鸿恩。或西
尽月窟。东临朝暾。南国徂游。北极驰奔。穷水路以适远。为
大舟之用存。于戏。向者将游万里之外。滞一曲之内。故知
德有所长。皆以拙于用大。今以济渡为功。适天下而皆通。
假其风水之力。不离江汉之中。向使移舟为人。以海为主。
元首契合。大舟夹辅。则傅说之济川同功。轩皇之刳木何
取。客有扣舷而歌曰。是舟也。非大匠则无以成。非大水则
胶而倾。非大风则道不行。此皆大匠之则。大海之德。一日
常晖 第 3b 页
千里者。风之力也。

* 常德志

** 兄弟论(并序)


余以天伦笃睦。日重月深。每惟兄弟孔怀。在物无喻。尝读
陆士衡之兄弟文。勤勤恳恳。未尝不废卷叹息。尚其为人。
而世人云陆机兄弟同居。以之为异。伤哉。斯固异其所稀
见也。将恐悠悠千载。不无此惑。敢托陆之旨。以作论云。客
谓陆平原曰。吾闻天降地腾。夫妇之情见矣。星分岳列。兄
弟之义存焉。是以圣人之立教也。上稽元极。下顺人情。

常晖 第 4a 页

故使牉合为同穴之亲。昆季有异居之道。斯则人伦之大
典。岂作者之谬陈哉。而子大夫。名为习礼。伯仲无门庭之
别。室家匪琴瑟之间。虽激扬风俗。独为君子。违道任心。将
使先人事也。事不师古。蒙窃惑焉。岂有说乎。愿闻其旨。平
原曰。何居。斯言之玷。可谓末学肤受。曾莫是师。即如君子
之谈。必且轻于身而累于俗矣。独不闻夫六龙方驾。斯有
御天之功。驷马班如。用效行地之力。是故大鹏之始。宛转
北溟。邓林之初。婆娑下土。至于羽翮相资。遂能负苍天而
常晖 第 4b 页
游。罩青云而立。此则相须之道宏也。至如梁山万仞。上干
星辰。楚殿三休。俯临风雨。及土石异势。榱栋分离。遂与沙
麓俱崩。坳堂共泯。此则相须之道乖也。是知同德者易为
功。离心者难为力。在物犹尔。而况人乎。然不善莫大于不
睦。溺于情者薄于义。寡于私者丰于道。故牝鸡晨鸣。三贤
孥戮。关睢乐得。十乱同心。固名贤之所闻。岂乌有之谈也。
且夫兄弟者。同天共地。均气连形。方手足而犹轻。拟山岳
而更重。灵蛇可断。兄弟之道无分。鹡鸰载飞。急难之情斯
切。先王知兄弟之为重也。故歌之于韶夏之舞。诵之于风
雅之篇。敦骨肉而正人伦。风鬼神而动天地。大矣哉。请为
常晖 第 5a 页
左右梗槩其说。夫兄弟之情也。受之于天性。生之于自然。
不假物以成亲。不因言而结爱。阋墙不妨于禦侮。踰里犹
惜于伐树。驭朽则须洛而歌。弯弓则涕泣而道。斯乃情存
于不舍。义形于恻隐。岂如悠悠良辰。从容永叹而已。是以
四鸟禽也。不能鸣离别之声。三荆木也。不能忍分张之痛。
矧在人流。有腼面目。折枝分骨。如何勿伤。至于夫妻之为
义矣。非有血属之亲。譬犹风虎云龙。腾啸相感。至如髧彼
两髦。结欢二族。始有共牢之礼。终为同穴之亲。斯亦未为
轻也。然而德在听从。主唯蘋藻。不可以寄百里之命。不可
常晖 第 5b 页
以托六尺之孤。况有弃姓无常。拂衣再醮。至如买臣之室。
主父之妻。固未可以言也。自非道赞移天。德均维鹊。孰能
长螽斯之羽翼。茂葛藟之本根者乎。是以通人君子。动无
失德。全同生之重。则恭顺有章。戒惟家之索。而椒兰无替。
夫妻和于鼎饪。兄弟穆于清风。绿衣无燕燕之悲。角弓匪
骍骍之叹。其或分星宅土。开国承家。则能藩屏维城。左右
王室。力足拔山。不敢问九鼎之重。才能动俗。不敢窥司马
之门。遂使封豕长蛇。望国门而敛迹。井蛙幕燕。睹磐石而
飞鸣。故能本支百代。洪基峻极。配合二仪。平章百姓。其在
常晖 第 6a 页
白屋黄冠。荜门圭窦。三径五亩。有足相容。至有同衾共席。
推梨让枣。乐以箪瓢。荣同华萼。死生契。白刃交前。弟瘦兄
肥。无胥远矣。尔其友于怡怡。扬名以显。高视风俗。长揖缙
绅。斯又足为乐也。而无赖之徒。不思其友。或溺于私爱。弃
彼天伦。生在膏腴。乘藉地势。锡圭分竹。奄有山河。不能辅
车相依。股肱同患。乃欲摇动我家室。拔塞我本源。既而青
蝇飞于干旌。无极游于二垒。集矢长勺。抚剑共池。是以五
争四裂。非关蛇斗之妖。九合一匡。犹见蛊流之祸。鬼神不
胜其酷。生民不胜其弊。吁可畏也。何其谬哉。又有里闬之
常晖 第 6b 页
人。绳枢之子。栖息不过于蓬荜。咀嚼不越于糟糠。无财可
不忿争。乃复尺布斗粟。不能相容。睚眦虿介。侧目切齿。遂
使蕞尔箕帚。蠢尔孩童。萋菲其章。成是贝锦。于是乎分裂
蜗角。称竞鸿毛。骨肉为行路之人。兄弟无陟冈之望。痛矣
悲矣。何必情矣。宫之奇唇亡之叹。深可抚心。王叔治断臂
之言。足为流涕。其知也如此。其缪也如彼。远乎得失。岂可
同年而语哉。是知祸福无门。唯人所召。静言成败。则可得
而论。何则。存亡之道。若行迈之有途。得之者安于庙堂。失
之者颠沛斯及。至如三叔狼顾。七国鸡连。貔虎搏噬。江
常晖 第 7a 页
山表里。当其时也。沧波可汲而断。泰山可蹋而覆。朱旗尚
卷。苍兕未驰。不待高垒之谋。勿俟衔枚之阵。固以冰泮瓦
解。鱼溃鸟惊。身膏草莽。名彰史策。经过者为之回车。言谈
者为之洗耳。斯岂时不利而兵不劲者哉。固以天地所不
容。人神所同恶者也。斯乃在和不在众。在德不在强。商周
之不敌。亦所闻也。假使驱长狄。驾遗风。宋万附舆。庆忌参
乘。勍弓饮石。长剑拄颐。冠鸡佩猳。拖象拉兕。然而使之超
九折。跨三危。浮吕梁。赴沧海。五尺童子。心知必亡。何则。道
之非也。苟令心腹无瑕。昆季辑穆。虽使要离策杖。不占缓
常晖 第 7b 页
步。周流九逵。容可危乎。近者刘荆州之意气。袁渤海之纵
横。当其吐纳荆扬。鞭笞河朔。猛将厉于雕鹗。谋臣盛于云
雨。从容啸咤。有席卷八荒之心。固以震慑人灵。熏灼宇宙
者。既而良图未就。壮志先秋。疮痏实生。萧墙糜溃。天道与
人心共往。生人与草木俱萎。虽睦于曹公。尚无旰食之暇。
安得马上而舞哉。斯有惑之甚也。岂如稷契升朝。同心同
德。鲁卫为政。虽休勿休。得使康哉良哉之歌。洋洋盈耳。卜
代卜年之祚。悠悠无极。是知管蔡之玉食。不如夷齐之饿
死。君颓之万(阙)不如延陵之退耕。诗不云乎。此令兄弟。绰
常晖 第 8a 页
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瘉。善哉言也。吾无间然。今吾子
以同穴者重之于天伦。异居者成之于行路。是见诗人之
糟粕。未睹宫墙之室家。固未可与适道也。若以骨肉远而
为疏。即手足无腹心之用。牉合近而为重。即衣衾为血属
之亲。若衣衾附体而可离。手足远身而可绝。斯则室家之
不侔于兄弟。固亦明矣。况作者之意。有异是乎。夫异家者
所以避私。同穴者示以不返。故传曰。昆季一体。又兄弟之
道无分。然而有分者何。谓异居同财者。若委支体。于行路。
阻天伦于胡越。固非其所谓愿闻也。且余与士龙。少遭悯
常晖 第 8b 页
凶。攀风树而兴叹。怀仁义以罔极。零丁龆龀。霜露摧心。契
九夷。更相为命。常恐黄耳萧条。白驹超忽。洞庭木叶零。岩
花落无时。虽复饮啄相依。光华未著。跼天蹐地。每深惭德。
友于兄弟。何日忘之。将谓吾子有以成教。而反问我比以
流俗。祇足以搅其心虑。非所望于吾贤也。于是客赧然而
起曰。仆固小人。无闻至道。虽生尧舜之代。未登孔子之堂。
苟有胸而无心。遂逐情而忘性。言排名义之外。身陷泥涂
之下。今子大夫幸而见睹。博我以友弟。宏我以礼经。洋洋
乎理出天人之表。恢恢焉道周仁义之乡。而今而后。谨
常晖 第 9a 页
闻命矣。是知安社稷。御邦家。调阴阳。化风俗。播清猷于缃
素。垂令范于黎氓。横之于天地而自安。处之于生死而无
虑者。其惟兄弟乎。

* 常惟坚

** 立春出土牛赋(以平秩东作敬授人时为韵)


月周于纪。水次于行。其候凛冽。其气清英。倏岁阴之将尽。
复阳春之载萌。知北陆之寒光尚敛。喜东郊之暖气先迎。
是以候雁思朔。潜鳞或惊。裂金犬以取诸助气。策土牛以
常晖 第 9b 页
示乃发生。在弦望而宜早。当晦朔而得平。我皇于焉以设
教。贤相由是以持衡。请循其本也。太史告时。有司选吉。冬
官蒇事。牛人乃出。将协地纪。克符天秩。约岁时之俭泰。示
农耕之迟疾。惟谷是登。惟人是恤。察前后之准。祈仓廪之
实。故知丑以牛为用。牛以土为质。合阴阳之妙旨。齐冬夏
之秘术。岂比夫作享昊天。为牲茧栗而已哉。于是时既斯
得。令无不通。候农祥而取正。引丁壮而就功。我疆我理。自
西自东。以兹政行而化洽。宜其人和而年丰。徒观乎彼蛰
将启。斯牛是作。正我耒耜。务我耕凿。首巍巍以山耸。角戢
戢而林错。制以洪縻。饰以丹雘。出北陆以送寒。伫西成而
常晖 第 10a 页
取穫。野人知五亩可树。游子怀二顷负郭。国之有令。罔敢
不敬。一人布和。万邦咸庆。恩深草木。泽浸翔泳。考来今之
规矩。立振古之龟镜。自得上行下效。纷纷辉映。然后鼎取
新。革去旧。惟利是持。惟时是授。自可家给而人足。无乃兵
强而国富。曾孙之稼克稔。唐叔之禾乃秀。不忤于物。有利
于人。稽乎天文。上列于乾象。究诸地志。下协于坤珍。不独
山川其舍。曷云九十其犉。夫如是。物各遂其性。农不夺其
时。仰崇邱之翼翼。登春台而熙熙。相陈力而久矣。愿负重
而来斯。永怀种德。冀念兹而在兹。

常晖 第 10b 页

* 唐荣

** 纸鸢赋

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象飞鸢之戾空。翻兮
度。将振沙之鹭。杳兮空。先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
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握之中。其翰非逸。其羽
乃疾。弄轻影。昂素质。侔瑞鹊之临河。学灵乌之就日。诡状
万殊。奇姿非一。冲激吹而频惊。入增尘而乍失。及夫晚际
萧寥。近日迢遥。出虚景。逼长宵。艳艳裔裔。亭亭迢迢。如片
雪之初下。似残云之欲消。何裕如之嚣嚣。纷携兹而玩玩。

常晖 第 11a 页

其上同绮翼之迁乔。其下若驯雏之就唤。虞罗获免。弦缴
莫惮。野鹄来迁而伴飞。都人相视而指看。叹乎升腾得势。
真假相乱。殊不惭鹦鹉之被笼。苍鹰之受绊。六鹢尚退于
宋都。大鹏犹沈于海畔。彼无识而无知。亦曷足以见嗤。但
仰牵运。不能自为。无仙鹤九皋之响。乏晨鸡五德之奇。零
落倏忽。悠扬暂时。偕鹓鸾之侣。入凤凰之池。向若劳力。高
风莫吹。安有望于寥廓。必不出于藩篱。且纸之所尚。事有
攸往。供笔阵之乐。起词华之赏。故莫载于凤文。而反图于
常晖 第 11b 页
鸱像。因人而进。争路而长。固不济于时须。欲屏之兮何爽。

* 唐南华

** 对修河堤不溉田判

**  乙主河堤郡守诘其不以溉田词云亦有以据

长河千里。圣主一清。汉帝宣防。犹负薪于瓠子。王尊东郡。
尚坚立以安人。所以河公不仁。时闻泛滥。主司有事。每见
堤防。盖却略于石门。亦摧杀其水怒。傅以客土。将全其邑
居。聚之淇竹。实拯以昏垫。常流不弛于正道。泗野宁浮于
齧桑。谅巡植之为功。奚褰帷而见诘。必人同郑白。食我京
师。或且溉而有馀。何屯膏而不作。均夫邺令。招不智于漳
常晖 第 12a 页
河。异彼武安。顿遗利于鄃邑。良能沃野。义在随时。请据河
渠之书。无违沟洫之志。

* 姜庭琬

** 对祭侯判

**  得甲祭侯辞曰强饮食御史纠非息宴之礼不伏

祭以主敬。射以观德。三侯既设。遂闻熊豹之差。二簋可享。
爰申脯醢之奠。甲进退有度。揖让而升。方备于五善。讵略
于六艺。有如武子之妙。以取牛心。类后羿之能。无全雀目。
祭必如在。神当格思。唯宁者立以继代。不属者抗而射汝。
常晖 第 12b 页
强饮强食。陈祝史之正辞。克禋克祀。介曾孙之景福。必也
正其齿位。称彼兕觥。将劳农以休息。乃示宴以惠慈。铁冠
所纠。恐未三思。铅刀见用。终资一割。同于噬腊。难以甘心。

* 彭朝曦

** 勤政楼视朔观云物赋(以天地交泰万国欢心为韵)


圣上以睿德昭宣。宸衷吉蠲。静以法地。动而合天。天何言
哉。每降鉴于明主。君为政也。亦仰观乎上元。是以鲁史荐
书云之典。礼经徵视朔之篇。于时宇县升平。朝廷无事。辟
常晖 第 13a 页
朱楼于晓日。垂紫旒于空翠。至诚必应。果呈證圣之祥。至
感必通。遂有效明之瑞。乍异色而抱日。或神光而覆地。是
知昊穹成命。必在于昌期。元象著明。讵违于躔次。万国来
朝。十月之交。时当盈数。气发阴爻。晴色俯临。远接黑龙之
水。清辉四散。仍萦彩凤之巢。臣窃观前代之君也。居九重
之深。据四海之大。遇皇天之阴骘。属当时之交泰。则必怠
政理而不修。唯升平而是赖。今陛下则不然。体至道以得
一。播元精以吹万。发号施令。必酌于故实。垂范制法。亦咨
乎前宪。古人云。朔者苏也。陛下视之。所以苏息兆人。云者
常晖 第 13b 页
运也。陛下观之。所以广运明德。人既苏而宁靖。德乃运而
充塞。犹储精而谷神。尚克己而作则。方将扬耿光于五圣。
布深仁于万国。三事大夫。抃而同欢。上言曰。陛下敦本弃
末。图易于难。夫此视朔。情深履端。况式瞻于万象。将布政
于千官。固可轶缇油而播美。藏金匮而不刊。然圣上方以
无为作虑。不宰为心。鼓元气之[:#AS-8867:⿳士冖柘]。调薰风之琴。以至德抚
御。以大明照临。盛矣夫圣德若此。岂微臣之所能讴吟。

* 汤浚

** 对鬯酒不供判

常晖 第 14a 页

**  太常申博士请供郁鬯酒光禄以久无匠人且金草不知所出不造祠部亦以为礼有沿废不允所请寺执见著唐礼岂得不行祠部云藉田准令兼给廪牺藉田令或不供牺亦废用酒无郁鬯于事何阙寺犹固执

祀事孔明。必先于酒醴。神其戾止。亦在于馨香。所以实彼
樽彝。达其墙屋。太常恪勤乃职。无忝司存。光禄简慢是彰。
自贻伊戚。且酒人之职。素著于周官。酎饮之仪。颇闻于班
史。殷因夏礼。斯损益之可知。汉立秦祠。固典章而无坠。本
经不失。前法宜遵。何废礼而速尤。欲隳官而招谴。包茅不
入。尚责于齐侯。郁鬯废供。且亏于唐礼。既不知于金草。斯
自挂于玉条。祠部所云。奚其不当。徒称沿废。罕顾礼经。且
常晖 第 14b 页
千亩陈仪。牲牢致用。而三清乏荐。牺象焉施。仙台所论。愚
管非测。礼亏禺若。刑其舍诸。

* 康子玉

** 瓜赋

巫山之冈。秦川之阳。垂条引蔓。布绿敷黄。弥皋被野。含芬
吐芳。转晨风之穆穆。湛宵露之瀼瀼。花叶则煜煜炜炜。文
常晖 第 15a 页
彩则焜焜煌煌。锦绣为之失色。霞日为之夺光。远而望之
粲兮烂。繁星列兮曜长汉。光色连延遥相煖。迫而察之瓞
兮[绵]。明玑盈蚌媚重泉。大鳞巨介近相连。细雨流风。每飘
飖兮叶上。游蜂戏蝶。时历乱于花前。尔其大则三尺二升。
美则金浆玉实。狸头羊骹之字。黄㼐白抟之质。感仙贵于
孙钟。避世资于步[:#AS-84EC:⿰⻖⿱步马]。异蒂表于前代。同心彰于曩日。既而
横绮席。会嘉宾。琴[:#AS-82F9:⿰樽]逸赏。海陆具陈。香分四座。气杂八珍。
既取类于母子。亦取辨于君臣。钦哉彼美。流玩不巳。何以
剖之金错刀。何以浇之玉英水。邵平因植以著业。阮籍托
常晖 第 15b 页
词而兴已。非但留怨于戍夫。抑亦取诫于君子。

* 康元怀

** 对为吏私田不善判

**  景为吏公田善私田不善或以议课不齐辞云非吏之罪

阜俗敦本。长财饬力。三时展务。九扈分官。自公田而及私
田。俾我疆而丰我理。千箱起咏。伫美于诗人。四体既勤。孰
惭于夫子。当勤氓而有典。奚议课以不齐。景也伊何。职兹
为吏。任农均力。未恤于人言。徇公害私。旋招于物议。事颇
常晖 第 16a 页
彰于妨夺。法难逭于科绳。考鲁宣之旧章。有同大桀。徵谷
梁之前志。须示小惩。宜详刑于士师。盍归罪于田畯。

* 康季子

** 对事貌相似判

**  甲容貌与乙相似甲殁后门人师事乙邻人让其非礼

容貌相似。阳货惑于仲尼。德义可尊。门人师于有若。岁丁
辰巳。甲遂云亡。月亦居诸。乙方传学。实丧予于东鲁。复疑
汝于西河。已寂琴歌。讵闻金石。思其笑语。宁忘罚(一作菽)
之恩。慕彼威仪。(一作循诱)爰动颓山之恋。不坠吾师之业。还升
常晖 第 16b 页
弟子之堂。惟尔嗣音。专之可也。让其非礼。于已不然。有事
古风。未惊今听。

* 良士

** 代韦令公谢先人赠官表

臣某言。伏蒙天恩。赠臣父尚书右丞司农卿先臣某扬州
大都督。礼极哀荣。感戴增惧。臣某中谢。臣父受教儒门。宣。
力王室。虽典司纲辖。而未及崇班。臣殃咎所终。早失严荫。
恭守遗训。致及人伦。逮事休明。谬登清贯。常恐不克负荷。

常晖 第 17a 页

忝辱祖宗。岂谓阳和之仁。因下炎上。雨露之泽。自叶流根。
大府名藩。位秩崇重。授之庶姓。罕有其伦。是臣父著绩于
先朝。蒙宠于今日。臣事君之节。未效涓尘。为子之方。已荣
松槚。感恩思报。岂谓为忠。覆族殒身。孰云非孝。方任有限。
拜谢无由。徬徨海隅。进退哀惧。不任荷恩之至。

* 成震

** 对税亩多于什一判

**  得县官税亩多于什一御史纠其擅赋败诉称尽供军旅二犹不足

常晖 第 17b 页

当官而行。必议徵敛。赋里以入。宜均有无。政或违于小康。
税乃行于大桀。是以我疆我理。分上下之田。有国有家。建
中正之术。不是过也。皆将取焉。伊惟县官。昧尔为政。诚合
酌于古训。量其经入。使谷不过藉。人斯乐输。今乃将多徵
于前。复重敛其后。所谓莫益或击。徒闻浚我以生。虽亿兆
是谋。用给如貔之士。而徵求失道。宁忘硕鼠之诗。且九年
之储。常闻富国。二犹不足。匪曰能言。请从避马之绳。庶叶
公羊之训。

* 程婴

常晖 第 18a 页

** 论穷达志

君子宁小穷而大达。小人宁小达而大穷。小者人之役。大
者人之道也。孟子论帝王之道于诸侯。诸侯不志我言则
去之。岂不以小穷而大达也欤。卫鞅论帝王之道于秦伯。
秦伯寐。于是鞅乃易之以霸强之术而苟容之。岂不谓小
达而大穷欤。君子不患乎无才。患乎不知穷达之理也。孟
子大达。远盗蹊而遵正路者也。卫鞅大穷。舍正路而趋盗
蹊者也。秦不知蹊以问鞅。鞅指之趋盗蹊而强去也。我知
常晖 第 18b 页
盗之蹊而返然之。曷若遵正路而远盗蹊哉。

* 凌正

** 对履亩税公田判

**  渭南县履亩税而御史劾之曰公田不善恐乏军储

兵惟静难。食以聚兵。傥岁计之无虞。必军须之不继。县司
以职其日给。科彼仓储。薿薿公田。嗟不登于晚岁。嗷嗷士
卒。虑县罄于糗粮。厚敛之旨。岂坐于冉求。盍彻之税。已闻
于有若。情非徇已。事或从权。请霁霜简之威。庶获雨田之
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