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冯真素
冯真素 第 8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九百四十六

冯真素 第 1a 页

* 冯真素

** 灯赋

日杲而朝隮。月胧而宵出。禀纯阳而合彩。体沈阴而盈质。
照未被于覆盆。光岂周于暗室。顾兹灯之焕炫。保谦光于
自荐。推九华于洞房。攒百枝于复殿。嗟微琐之陋质。侍君
子之高宴。光逶迤于舞袖。影朦胧于歌扇。丝竹夜响。绮罗
春绚。玉阶星列。金釭花遍。至若上客将欢。中樽未阑。吐氤
氲于玉宇。流艳溢于金盘。杂行月而浮桂。乘流风而泛兰。
冯真素 第 1b 页
瑟韵喧兮逾炳。更筹深兮转寒。觉离筵之阒寂。知别恨之
良难。别有荡子辽水。贱妾空闺。掩锦屏而[绵]叹。下罗幔而
长啼。既婵娟于永夕。亦委郁于孤栖。花伴妆而共落。烟绕
思而俱迷。况复古人处否。通道居幽。门庭阒寂。景物清秋。
愤书剑之无托。意年华之不留。抱枯以锐想。对寒灯而足
愁。及其遇晓韬晖。乘昏吐耀。明以利物。光非自照。希助美
于太阳。岂联晖于庭燎。虽寓词于感物。终有类于体要。

** 对九日登高坠脚判

**  杨甲九月九日登高坠[:#AS-84E9:⿲月⿳八人口?⻏]致跛乙告为不孝科
冯真素 第 2a 页
不应为

杨甲溺志妙赏。开襟季月。探幽仙术。既播美于销灾。赜彼
礼经。复传芳于作赋。萸房辟恶。插鬓徒存。菊花泛[:#AS-82F9:⿰樽]。伤足
旋及。下堂之惧。空负子春之怀。登阶与言。方贻妇人之笑。
穷其孝道。虽则致于毁伤。校彼刑章。岂有涉于情故。乙诚
妄告。甲乃无辜。辄赐片言。能符至理。

** 对泽中得堇判

**  王祖母饥病立冬刘公孙因泽中取土得堇粟遗之后有火过于西邻邻告云妖有司科之使司奏请旌异

元象凝邈。偫品必具。沈潜昭著。众感无隐。懿哉公孙。躬履
冯真素 第 2b 页
节养。悼彼祖母。欻缠饥疾。心乎谓何。天亦明视。验粟有殊
于篱下。泣堇终同乎泽中。可谓嗣德刘殷。追踪李密。激芳
尘于西蜀。蔼嘉声于东晋。霜竹擢笋。自可包羞。冰鱼振鳞。
颇亦惭德。第如蔡顺伏柩。刘昆叩头。惊风由其蓄绪。洪焱
为之卷燄。精诚所致。缃素备列。嗟乎至孝。孤其善邻。所司
科妖。将涉厚诬之酷。明使旌异。深符清德之美。

* 封殷

冯真素 第 3a 页

** 乡老献贤能书赋(以行艺昭洽可升王庭为韵)


至哉求士之方。稽彼侧陋。书乎善良。备采择于乡老。爰升
荐于天王。乃曰行之。实艺之长。可谓举不踰等。信乎幽而
有芳。用之则行。岂遐方之系滞。时不可失。逢昭代之明扬。
于是申众寡。称旗章。播唐风而靡阙。同周制而有常。操兢
兢。愿献岩廊之器。率徒济济。咸从礼义之乡。佐理之源。匡
时之盛。可以荣乡党。可以辅国政。岂徒称艺能。褒德行而
冯真素 第 3b 页
已。亦以示尊宠。尚贤能。再拜之仪设。五物之礼兴。俾地官
而是载。命天府而爰登。膺选以行。岂黄冠而是阻。策名之
后。见青云而可升。所谓纳刍荛。拔淹滞。或端庄而果行。或
踊跃而负艺。闻善必举。诚哉不过其辞。惟贤是求。岂曰后
难为继。是以臻彼道德。致乎云霄。多士如流。可阅一编之
上。偫才是选。宁辞万里之遥。矧物类之咸若。在皇明之孔
昭。考乡闾之中。既已为善。顾周行之内。无愧嘉招。原夫进
以守法。明乎化洽。庶所以观士。无取乎彻甲。方今搜贤乡
党。致理国经。具名氏于尺牍。先贡献于彤庭。随籍而来。先
容必假于垂白。进善以致。克已自期乎拾青。士有其心徒
坚。其诚未果。道宁忘于光大。艺必惭乎微琐。沈潜下国。

冯真素 第 4a 页

随乡书而计偕。希望荣名。在王庭之试可。

* 封玠

** 对越关判

**  越度关府欲科罪称告急切不暇请公文

王者置关。是为巨防。所以察出入。验符繻。故终军入秦。弃
之以击节。臧文相鲁。废之而受嫌。彼何人斯。辄此踰越。称
急切之利往。冀刑章而免科。当今烽堠无虞。蛮貊请职。荒
徼不闻于击柝。私室宁容于度关。请科罔上之人。用杜凭
冯真素 第 4b 页
虚之说。

* 封孟申

** 信及豚鱼赋(以圣朝道孚微隐为韵)


皇帝奉天心。执人柄。自毛偫之贱品。及水族之微命。咸安
其生。各遂其性。小既化矣。谅庶物以知归。大亦宜然。由一
人之有庆。允所谓法中孚以立极。体涣汗而施令。其信也
符天之不言。其德也与道际其圣。徒观其行藏出处。安逸
逍遥。时乃上冰。且不爽于春候。时乃登俎。幸见录于清朝。
何政令之不诚。何性命而不保。清澜自适。则乐我深泉。行
苇不伤。则乐我丰草。趋时者保去留之性。默处者契雍熙
冯真素 第 5a 页
之道。懿夫尧之为理。行路皆如。此易之取象。叶义必同涂。
物苟在微。则岂唯豚尔。类苟在隐。则何必鱼乎。可谓德侔
造化。道泯虚无。无远不均。将由夫大而不约。何幽未及。讵
同彼小且未孚。穆穆巍巍。我后垂衣。域已臻于仁寿。信乃
及于贱微。恣彼噞喁。在安流而长逸。睹其肤革。与至道而
俱肥。斯可以见圣皇轨物。诚理是非。奚独龟龙假而表瑞。
麟凤降而增辉而已哉。士有象既得而言欲忘。信己诚而
行庸谨。安贞誓于耄期。慎独禀乎龆龀。观光上国。感豚鱼
之以孚。愿仕清朝。匪岩穴之可隐。

冯真素 第 5b 页

* 师贞

** 秋露如珠赋(以凉风变节凝露可观为韵)


风入秋而方劲。露如珠而正团。映蟾辉而回列。疑蚌剖而
俱攒。缀别叶之中。时翻的的。转衰荷之上。微振珊珊。虚静
内莹。圆明外寒。且验目前之美。何殊掌上而观。懿夫寓物
成规。效微应节。含绿葵而结绿方丽。耀黄菊而中黄转澈。
落蒹葭之浦。诚媚川而可移。泫庭宇之间。杂照庑而何别。
所以未逢朝溘。还著夜光。当助海而为深。功虽至薄。蒙沈
泉之是弃。德且非凉。比蝉饮之为状。与蛇衔而允臧。发泽
冯真素 第 6a 页
之道素昭。结霜之仪渐露。咸欣遐被之德。宁起暗投之怒。
遥莹空际。思缥缈之金茎。散照林中。谓璀璨之琼树。宛转
无穷。精明有融。乍见红兰之内。如寻赤水之中。稍迷径蔓。
偏入园丛。每秘彩于昼景。何流形于夜风。时也草始化萤。
星逾流火。叶物候而增美。信晶荧而必果。想游女于水上。
讶鲛人之泪堕。降自天而任彼无私。照于乘而孰云不可。
湛湛方积。累累正凝。弥增皓鹤之警。不惮骊龙之兴。远睇
平芜。俛首而鲜苗益润。俯观朝藿。倾心而灵液是承。嗟乎。
彼以少而为贵。此以多而岂贱。遇沾衣而未化。如被褐而
冯真素 第 6b 页
初见。其克好以员来。孰若顺阴而适变。

* 歧敬忠

** 对主司徵算探卵窥邻判

**  得主司徵算癸诉未冠又母邱三儿登木探卵邻人以窥见室家遂缚之

轻徭赋则人安。不覆巢则凤集。有司徵算。诚远符于汉主。
母邱探卵。斯近慕于晋臣。癸且有词。实庸人之告诉。邱为
无赖。何小子之猖狂。若国用耗虚。自七岁而宜算。宅居邻
里。思一顾而便窥。亦何限于冠年。须发怒于登木。况为无
冯真素 第 7a 页
事。讵藉税钱之敛。既幼而小。何处望风之责。甲宜释放。癸
请不徵。

* 仪崇哲

** 对惰农判

**  甲有田不耕被罚三夫税粟以质剂致人甲告旅师施惠散利法司科旅师罪不伏

三推贻训。昭贲于天田。万井开规。发挥于地利。故五稼庭
硕。成厚下之道。四氓阜滋。得奉上之绩。甲圭衡贱汇。农保
浮生。青郭无起伏之田。绿野有菑畬之地。爰稽版籍。旧列
郊封。匪蚕而衣。著于前诫。不耕而食。岂免后科。且甲异啬
冯真素 第 7b 页
夫。师非田畯。瞻惟惰窳。不勤百亩之劳。空致质剂。未舍三
夫之税。讼旅师之散利。以避罚而尤人。美(疑)合券以免科。
终饰非而为已。眷兹甲罪。宜峻刑章。惟彼旅师。请从宽典。

* 韦敬辨

** 韦公厥智诚峒序

直上千万仞。周围数十里。昂焉若嵩岱之奇形。隐焉若蓬
壶之雅趣。丹梯磊落。绚五色之彩霞。元峒幽虚。吐四时之
岚气。悬崖坠石。有偫羊伏虎之形。激涧翻波。若排鸦捕蛇
冯真素 第 8a 页
之势。幽溪修阻。绝岸峥嵘。芦莽森罗。嘉禾充牣。韦使君性
该武禁。艺博文枢。窥祸福于未萌。察安危于无像。往以衅
起萧墙。变生肘腋。处兹险奥。爰创州台。位列班曹。砥平绳
直。周围四面。悉用雕镌。绝壁千寻。宜皆刊刻。前临沃壤。黍
稷与稻秫芬芳。后通崇隅。岚气与翠微隐映。澄江东逝。波
开罗锦之花。林麓西屯。树拥长青之叶。远山近水。匪暴客
之咽喉。涧户汤池。岂奸雄之鼓吹。冤踪退散。怨迹沈埋。同
气之谊日隆。手足之情元厚。岂不戴名山之景祐。沐灵岳
之洪休。危而为安。祸而为福。聊镌翠岱。谨述徽猷。

冯真素 第 8b 页

* 韦模当

** 金镜赋(以圣人握之以临天下为韵)


大哉唐之为盛。授宝历兮握金镜。御乾符兮秉坤政。顺四
时以立法。侔上帝而作圣。其德维新。其照惟均。金也者。取
刚克以成质。镜也者。取清明之在身。染之无污。磨而不磷。
守清净以自立。形大小而各陈。是故傅咸拟之于良史。庄
氏比之于至人。懿夫不鼓不铸。匪雕匪斲。坚贞为义。同匪
石以居心。溥博其功。异明珠之在握。见而后信。动必先觉。
细察毫芒。远包海岳。处明难疲。居昏不浊。含清辉于寂默。

冯真素 第 9a 页

体元化以希夷。有以取象。无得可持。虽每分于动息。终不
混于妍媸。斯实百王之道也。可与三光而揭之。原夫司契
之君。端拱而理。北辰定位。南面恭已。惟其道之有孚。必心
镜之为始。何彊名于此意。尝试言其所以。岂非体合冲漠。
功优照临。苟遇物而必览。信缘情之所任。皎皎团月。既昏
晓而常洁。沈沈精彩。岂尘垢之能侵。作此镜焉。生于化权。
无形象以留赏。有光华而克全。清明象水。广大配天。讨之
不穷。随五行而往复。韬之无际。假六气以周旋。则知守宝
冯真素 第 9b 页
者持之罔舍。于以宣化源。统天下。如是三皇之与五帝。较
我德之殊寡。

** 朱草合朔赋

县官执大法。阐大猷。道惟行远。化必通幽。彼朱草以合朔。
示皇天之降休。月始而生。用资乎阴[:#AS-84EC:⿰⻖⿱步马]。月亏而落。事契夫
冥搜。其于作候。靡或不由。乃知天罔私亲。神惟辅德。苟明
智之有务。必冥报而无忒。或产水涯。或生岩侧。布赤叶之
茜练。挺朱柯之翕赩。既周复而莫穷。与乾坤而不极。谁究
其义。吾知其为。美一人之化洽。俾万国而泽被。由是节候
不疑。生荣以时。依天听以叶祉。顺月魄以呈姿。朔告合焉。

冯真素 第 10a 页

表皇化之无异。草名朱也。比丹心兮自持。较瑞不惭于蓂
荚。称珍岂让夫灵芝。观其光彩妍媚。文理密致。资亭毒以
荣落。以神祇之奥秘。三五之前。逐蟾光以潜长。二八之后。
与桂华而暗坠。匪权量之能侔。将漏刻而齐致。其气芬芳。
其色焜煌。圣帝攸感。灵仙是常。何纤芥之微物。遇休明而
效祥。谅君恩之克播。致天意之溥将。可以同规日月。共贯
阴阳。岂止渍元醴变金浆而已哉。懿夫分茎灼烁。擢颖超
遥。候朔自呈。讵比夫偶阳而动。既望斯陨。宁同乎见晛曰
冯真素 第 10b 页
消。幽元不测。神化孔昭。自然泽浸有截。化行无外。三光并
明。两仪交泰。于灵草以配历。冠古今而为大。

* 韦希颜

** 对举人据地判

**  颍州常居于本属举刺史问所能乃据地而言刺史将为奇才寮吏为词色倨傲不堪奖仰处分

常居汝颍奇才。丘园高士。干进二千石。自谓五百年。陈思
王之艺能。惟闻自举。马相如之文藻。故且先容。蓄锐门庭。
审屠龙之已就。露才州府。望维驹之有期。举善进贤。英翘
冯真素 第 11a 页
是务。负才任气。倨傲何伤。计吏犹揖司空。处士何卑刺史。
或是栖迟之侣。礼律未闲。流宕之夫。拘检不足。取优退劣。
赦过举贤。庶以为宜。未敢悬定。

* 归冕

** 谢兄除官表

臣某言。伏奉某月日恩制。授臣兄前湖南观察判官侍御
史内供奉赐绯鱼袋国子监博士。雨露殊私。忽沾微贱。儒
雅盛职。光宠衰门。承命震惊。感恩跃踊。臣闻圣王劝学。庠
序为本。故尧命后夔典乐。以教冑子。周立师氏。以教三德。
冯真素 第 11b 页
汉制博士。以教五经。历考学校之官。盖今博士之任。用人
之选。非贤莫居。臣兄幸遇昌时。守臣之训。孤贫好学。以传
家业。而圣代推恩。遂及兄弟。位登五品。光贲一门。感鹡鸰
之诗。增友悌之爱。齿羔雁之序。愧荀陈之才。况臣受任方
隅。莫申涓效。宠荣荐及。灰粉难酬。誓期杀身。以酬万一。无
任感戴陨越之至。

* 诸葛若惊

** 对括州贡士判

**  括州(括州即括苍也大历十四年改为处州)申贡士少
冯真素 第 12a 页


诸侯列土。贡士有差。称彼地灵。登之天府。括州水乡遐服。
台岭仙区。梓漆标材。几驰声于俊造。竹箭为美。亦飞誉于
东南。顷以充赋上京。颇规前古。在褰帷而未失。何直绳之
见欺。然则国家猎异搜奇。招弓顿网。移邓林之茂树。接影
槐庭。掩泽国之[瑰]材。连芳芸阁。既惟新而制典。何昔礼之
云称。廉使此推。盖申朝宪。州将虽拒。有昧随书。

** 对所知哭寝门判

冯真素 第 12b 页

**  太史令绪所知亡哭于寝门之外告违礼

岁月惊过。人生若浮。栖露不居。空嗟溘死。截飙易往。共尽
何言。令绪叹交臂之无依。恨同心而遽失。瞻九原而长想。
白日何年。抚三益而伤魂。青松上月。虽坟未宿草。而室无
其人。同宿睪(疑)之奄终。类一哀而出涕。寝门兴恸。未见其
容。外野申悲。尝闻斯旨。致哭虽称失位。宁戚亦著前闻。礼
贵因情。夫何推究。

* 吴冕

** 昭文不鼓琴赋

息弦轸兮。大朴元同。忘琴音兮。至人守中。道不缘情。则去
声而外寂。德惟抱素。故含和而内融。于是见高士之心。出
冯真素 第 13a 页
常人之境。其养贵默。其伎尚静。及卷怀而克顺。反不鼓而
是逞。蕴艺如何。元德靡他。知迷则达。用晦实多。虚张不弹。
俾指节而交畅。全声入妙。吻心曲而同和。且人心静为常。
琴心虚为主。将宁体于道枢。亦守器于德宇。怀之无故。常
寂响而有馀。用之则亏。乃含音而莫吐。故自适于胸臆。亦
何用于角羽。颜子所以如愚。昭文由是不鼓。近情好乐。尚
德养空。罢奏南音。悟人间之客寄。不操三峡。体山下之泉
蒙。斯怀柔之古者。竟生白于仙宫。夫动极则静。音繁不复。
守朴外真。含虚内肃。施弦罔举。则见素而如丝。沈声莫发。
冯真素 第 13b 页
乃繁根而犹木。因雅韵而不奏。识道情之所蓄。此则恬然
谁与。寂尔自耽。希夷既造。妙理难探。栗里无弦。渊明则矫。
王门碎质。安道更惭。是以饰外者贵其体备。厚内者尚其
包含。于戏。琴心悬解。幽响何答。于以闲和。于以虚纳。十指
攸措。咸制动而是宜。五音知常。各处寂而不杂。故琴默而
美昭。信仁静而道合。

* 吴连叔

** 谦受益赋(以君子立身谦德之柄为韵)


执劳谦者。可以为天下君。习撝谦者。可以为天下勋。在易
冯真素 第 14a 页
也有自牧之义。于书也有受益之文。行已立身。而道自著。
御人率众。而德有云。在上则腾茂实。居下则播令闻。亦足
以化乎四表。而行乎三军。若乃天地之义。鬼神之理。或祸
其满盈。或福其廉耻。故执羔雁而行者。得之而益贵。秉耒
耜之列者。得之而易使。在臣下之尚然。况继天而为子。是
以敷之而化行。执之而教立。被车书之所至。沾雨露之所
及。故能迩无不洽。远无不宾。岂不以言出乎口。行发乎身。
求之于己。加之于人者也。夫心者难备。物者难兼。故先王
所以戒慎。往哲所以崇谦。不然者。宣子何以称贤。太伯何
冯真素 第 14b 页
以为德。书三让之策文。作千古之程式。其执谦也。必在乎
合宜。其在卑也。亦存乎随时。过之者俯而就矣。不至者跂
而及之。无贻诮于巽床之义。无见刺于相鼠之诗。惟木兮
从绳则正。惟后兮从谦则圣。虽不富于其邻。而有助于为
政。理于身也。合仁义之五常。理于国也。则文武之二柄。宜
播美于笔端。传谦德之雅咏。

* 吴大江

** 棋赋

奇谋入妙。巧思参元。虽一枰之可美。起三隅而邈然。似将
冯真素 第 15a 页
军之出塞。若猛士之临边。及其进也。则鸟集云布。阵合兵
连。或参差而易决。或龃龉而难便。开马眼以防后。张虎口
而遮前。磊磊似玉石之相饰。粲粲若众星之丽天。尔其深
思远虑。知白守黑。以仁义为反道。用诡谲为明德。或意在
东南。而伪击西北。类行藏之通变。同阴阳之不测。于是且
侵且战。不恃不平。雁行络绎。鱼阵纵横。宁扶危以救死。不
贪败以丧生。或备攻于略地。或专命于用兵。或辘轳以成
劫。或宛转而入征。虽劳形而竭思。固难得以言名。及夫雌
雄有决。疑多胜寡。思悠扬而不定。气沈吟而未下。名不可
冯真素 第 15b 页
窃。智不可假。千虑万计。复何为者。行必量力。动则相时。其
措意也屡巧。其适变也多姿。既得之者荣。失之者辱。此馀
而未已。彼怀而讵足。驰神不竭。应运无穷。势出心外。命悬
手中。围初开而复闭。路欲塞而还通。伊仁智之可玩。岂造
化之为功。使夫离娄丧睛。隶首迷术。公子罢宴而惊视。樵
客入山而忘出。

* 苏宁

** 对假求官判

**  乙诈假求官科其罪诉云求而未得诈伪
冯真素 第 16a 页


为官择人。聿求俊乂。强学干禄。必正科名。彼乙伊何。不求
诸已。射宫明试。无闻六义之能。藻镜抡材。将乱九流之序。
况今唐虞御极。才子在官。王裴持衡。至公选士。方听得贤
之颂。宁容诈假之辜。顾三面而(阙)斯宅既称未得。须议减
论。

* 苏廙

** 十六汤品

冯真素 第 16b 页

第一得一汤。火绩已储。水性乃尽。如斗中米。如称上鱼。高
低适平。无过不及。为度盖一。而不偏杂者也。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汤得一可建汤勋。第二婴汤。薪火方交。水釜
才炽。急取旋倾。若婴儿之未孩。欲责壮夫之事。难以哉。第
三百寿汤。人过百息。水踰十沸。或以话阻。或以事废。始取
用之。汤已失性矣。敢问皤鬓苍颜之大老。还可执弓抹矢
以取中乎。还可雄登阔步以迈远乎。第四中汤。亦见夫鼓
琴者也。声合中则失妙。亦见磨墨者也。力合中则失浓。声
有缓急则琴亡。力有缓急则墨丧。注汤有缓急则茶败。欲
汤之中。臂任其责。第五断脉汤。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
形。若手颤臂亸。惟恐其深。瓶觜之端。若存若亡。汤不顺通。

冯真素 第 17a 页

故茶不匀粹。是犹人之百脉。气血断续。欲寿奚苟。恶毙宜
逃。第六大壮汤。力士之把针。耕夫之握管。所以不能成功
者。伤于粗也。且一瓯之茗。多不二钱。茗盏量合。宜下汤不
过六分。万一快泻而深积之。茶安在哉。第七富贵汤。以金
银为汤器。惟富贵者具焉。所以荣功建汤。业贫贱者有不
能遂也。汤器之不可舍金银。犹琴之不可舍桐。墨之不可
舍胶。第八秀碧汤。石凝结天地秀气而赋形者也。琢以为
器。秀犹在焉。其汤不良。未之有也。第九压一汤。贵欠金银。
冯真素 第 17b 页
贱恶铜铁。则瓷瓶有足取焉。幽士逸夫。品色尤宜。岂不为
瓶中之压一乎。然勿与誇珍衒豪臭公子道。第十缠口汤。
猥人俗辈。炼水之器。岂暇深择铜铁铅锡。取熟而已。是汤
也腥苦且涩。饮之逾时。恶气缠口而不得去。第十一减价
汤。无油之瓦。渗水而有土气。虽御胯宸缄。且将败德销声。
谚曰。茶瓶用瓦。如乘折脚骏登高。好事者幸志之。第十二
法律汤。凡木可以煮汤。不独炭也。惟沃茶之汤。非炭不可。
在茶家亦有法律。水忌停。薪忌薰。犯律踰法。汤乖则茶殆
矣。第十三一面汤。或柴中之麸火。或焚馀之虚炭。木体虽
尽。而性且浮。性浮则汤有终嫩之嫌。炭则不然。实汤之友。

冯真素 第 18a 页

第十四宵人汤。茶本灵草。触之则败。粪火虽热。恶性未尽。
作汤之泛茶。减耗香味。第十五贼汤。竹筱树梢。风日乾之。
然鼎附瓶。颇甚快意。然体性虚薄。无中和之气。为茶之残
贼也。第十六魔汤。调茶在汤之淑慝。而汤最恶烟。燃柴一
枝。浓烟蔽室。又安有汤耶。苟用此汤。又安有茶耶。所以为
大魔。

* 苏倩之

** 对造帐籍判

冯真素 第 18b 页

**  户部符下诸州令造帐籍州司以百姓艰辛人未归复请待兵散后造省司不许云人为国本赋在均平户若不知军何取给

四海既清。万人求理。在乎平均井赋。议计师田。脩闾里之
政役。辨夫家之名数。是分众寡。无失重轻。必当按彼版图。
稽其劳逸。故三年大比。国有彝伦。百役小差。人其胥怨。由
是周官克崇于大阅。萧相先务于图书。瞻言诸州。不克致
理。未能洗旧污之俗。开新政之源。使怀土知归。趋邑如市。
而乃拒省司之命。紊军国之经。此而可容。孰不可忍。

* 朱萃

冯真素 第 19a 页

** 对凿井获镜判

**  凿井得古镜不送官司邻告违法

乙也凿井通坟。而获古镜。抱春铜之色。涵明月之辉。罢照
秦楼。未悬温室。玉女窥而不倦。仙人磨而益明。异庞俭
得铜。殊宣尼之对缶。既曰奇观。理合归官。虽隐则有愆。刑
故无舍。然物非古迹。事或可矜。请更详审。方可裁断。

** 对知谋判

**  甲为边将私布渠答仍减防兵御史纠其伤财惰职词云既禦边寇复息边人辄欲论功不敢当罪

冯真素 第 19b 页

敦阵整旅。必务成师。正合奇胜。亦资制敌。苟取强于技击。
岂见贵于军旅。惟甲推毂总戎。请缨为将。仲升投笔。方期
燕颔之封。冯绲发笥。且得蛇文之兆。于是间途伺敌。减戍
恤人。渠答爰施。践更斯遣。赋晋臣之一鼓。俾困蒺藜。削汉
卒之伍符。伫歌杕杜。虏尘坐清于艽野。公问宁候于瓜期。
诚可论功。孰宜书罪。且如器械为费。用不假于千金。士卒
获休。功乃逾于三捷。止戈若称惰职。弃甲何所论刑。执简
是科。失言斯甚。虽疾恶为事。叔孙诚得于指楹。而见善则
冯真素 第 20a 页
迁。子夏自宜于投杖。舍而勿问。斯则为然。

** 对玉节判

**  癸盗玉节干(疑)诸其家科盗罪不伏

符玺出入。惟帝之命。节传迓送。有国之恒。宝山图兽。知林
木之多虞。泽国用龙。取江海之安祲。饰之玉者。惟人所持。
万里无尘。寝于庙堂之上。四郊多垒。行于军阵之间。癸何
人斯。不率而盗。子卿汉朝之勇将。拥节不移。无忌魏国之
名臣。窃符加罪。彼已之子。曾不是思。薮之萑蒲。尚闻攻伐。
邦之旌节。安可穿窬。请归义于钧金。庶无哗于束矢。

冯真素 第 20b 页

* 朱休

** 驾幸太学赋(以人安国泰大播儒风为韵)


皇帝念儒林之繁会。当天地之交泰。降万乘以爰来。使八
方而咸赖。视其鼓箧之地。文在其中。礼于释菜之庭。化行
乎外。睿想难踰。精搜典谟。属车连延。辗御陌而后入。翠华
容裔。向文囿以前驱。台观惟新。墙垣尽饰。宗伯礼贤以蒇
事。司成执经而奉职。端冕旒而䌽仗初立。始驻六龙。发声
教而翠华未旋。以行万国。整衣裳之楚楚。习威仪之翼翼。
入门而冠剑陆离。布位而貂蝉逼侧。若乃展先师之礼。示
冯真素 第 21a 页
后进之人。张国容以贵道。阐文教以尊神。升夫子之堂。所
谓以德行。行周公之礼。岂可不躬亲。不然者。何以自谦于
至圣。而亲飨于陪臣哉。是以讲学斯陈。德音远播。念月将
而日就。各呈材而切磋。龙颜不远。顾探索之惟勤。天步下
临。曷斯须之敢惰。云布星攒。周回可观。彼儒风之习习。资
睿思以安安。颐指于学海儒林。自因泽及。目击乎雄词丽
藻。谁谓才难。恩下育而冬暖。命遐宣而昼寒。济时以勤学
为先。居上以易俗称大。俾惰游者咸思于经籍。好勇者亦
高其冠带。既而宣化毕。盛礼终。缴素志。播皇风。转龙旂于
冯真素 第 21b 页
祥烟之表。返銮辂于瑞气之中。盛矣哉载笔之史。不纪乎
教化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