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普门子
普门子 第 19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九百十九

普门子 第 1a 页

* 普门子

普门子俗姓何氏。岳阳人。登进士第。后为沙门。住南岳寺。
贞元八年卒。门人昙环。集遗文二百篇行于世。

** 妙法莲华经元义释签缘起序

四教成列。开合之旨蕴乎其中。十子既往。幽赞之功在人
方绝。惟三转遂周。一乘载道。经文显而约。元记博而深。后
进难窥。蒙求尚壅。不远而复。存乎其时。我哲匠湛然公当
之矣。公孩提秀发。志学名成。渊解得于自心。博赡振于先
普门子 第 1b 页
达。无适不可。以虚受人。洎毗坛以至于国清。其从如云矣。
间者岛夷作难。海山不宁。徇法之序多。仄身岩宇。或谓身
危法丧。莫如奉法全身。僶俛遂行。暴露原野。是乐法者。请
益悦随。且法实无边。身则有待。宏敷未暇。签访有凭。因签
以释。思逸功倍。美哉洋洋乎。登门者肯綮未尝。望涯者耻
躬不逮。乘是以训。文其可废耶。先德既详。虽大科不举。诸
生未达。在小疑必疏。凡十卷。不忘于本。以天台命家。善继
其宗。以释签顺学。信所谓观象得意。俾昏作明。永代不朽
者也。普早岁在尘。后时从道。徒欲击其大节。独不愧于心
乎。

普门子 第 2a 页

** 止观辅行传宏决序

宗虚无者。名教之道废。遗文字者。述作之义乖。古先梵王。
乘时利见。圣贤道契。德音莫违。尚(阙一字)言诠寄诸结集。况
时淹像季。学鲜知几。领会之宾。十无一二。至有穷年默坐。(
阙一字)节于昏(阙一字)白首论心。迟回于半满。人之多(阙一字)其
若是乎。(阙一字)阶扪象。各陈乳色。或谓即心是佛。悟入之(阙
一字)色不异空。本末谁迹。将冥(阙一字)待章句(阙三字)呼大教
陵夷若是。盖由未辩文字之性(阙二字)喻总持之功深。惟昔
普门子 第 2b 页
智者大师。降生示世。(阙一字)敷元德。大拯横流。咨覆篑于大
思。振绝维于龙猛。命家作古。以中观为宗师。立极建言。以
上乘为归趣。爰什灌顶。顶公引而伸之。钦若(阙一字)持广有
记述。教门户牖。自此重明。继之以法华威。威公宿植。不愆
于素。复次天宫威。威公敬承。如水传器。授之于左溪。元朗。
朗公卓绝。天机独断。相沿说释。遑恤吾文。载剔于毗坛湛
然。然公间生。总角颖悟。左溪深相器异。誓以传灯。尝言止
观二门。乃统万行。圆顿之说。一以贯之。噫。缵承四世。年将
二百。鱼鲁斯讹。不无同异。方将绎思津。道元流。遂广斥邪
疑。旁薄今古。质而不野。博而不繁。著辅行记凡十卷。备前

普门子 第 3a 页
广略之旨。允今人胜劣之机。岂维错综所闻。将以隐括所
治。所治即行。三多之妙运遽阶。所闻唯解。一真之元览沕[:#AS-FBEC:●
]口夫。行有歧路。则始终天隔。解无方隅。亦浅深随类。建
言辅行。以举其全。故自远方来。询疑请益。击蒙发覆。孜孜
日夕。庶几幽赞。钦若传宏。道之将行。不孤运矣。咨予末学。
轻说上乘。其犹烛火。增辉二曜。

* 灵祐

灵祐俗姓赵氏。福州长溪人。从本郡法恒禅师出家。入天
台遇寒山子。造国清寺遇拾得。元和末至长沙。住大沩山
普门子 第 3b 页
同庆寺。大中七年卒。年八十三。诏谥大圆禅师。

** 警策文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虽
乃四大扶持。常相违背。无常老病。不与人期。朝存夕亡。刹[:#AS-8BB1:⿰冉⻖
]异世。譬如春霜晓露。倏忽即无。岸树井藤。岂能长久。念
念迅速。一刹[:#AS-8BB1:⿰冉⻖]间。转息即是来生。何乃晏然空过。父母不
供甘旨。六亲固以弃离。不能安国治邦。家业顿捐继嗣。缅
离乡党。剃发禀师。内勤剋念之功。外宏不诤之德。迥脱尘
世。冀期出离。何乃才登戒品。便言我是比邱。檀越所须。吃
普门子 第 4a 页
用常住。不解忖思来处。谓言法尔合供。吃了聚头喧喧。但
说人间杂语。然则一期趁乐。不知乐是苦因。曩劫徇尘。未
尝返省。时光淹没。岁月蹉跎。受用殷繁。施利浓厚。动经年
载。不拟弃离。积聚滋多。保持幼质。导师有敕。戒勖比邱。进
道严身。三常不足。人多于此。耽味不休。日往月来。飒然白
首。后学未闻旨趣。应须博问先知。将谓出家。贵求衣食。佛
先制律。启创发蒙。轨则威仪。静如冰雪。止持作犯。束敛初
心。微细条章。革诸猥弊。毗尼法席。曾未叨陪。了义上乘。岂
能甄别。可惜一生空过。后悔难追。教理未尝措怀。元道无
普门子 第 4b 页
因契悟。及至年高腊长。空腹高心。不肯亲附良友。惟知倨
傲。未谙法律。戢敛全无。或大语高声。出言无度。不敬上中
下座婆罗门。聚会无殊。碗钵作声。食毕先起。去就乖角。僧
体全无。起坐忪诸。动他心念。不存些些轨则。小小威仪。将
何束敛。后昆新学。无因仿效。才相觉察。便言我是山僧。未
闻佛教行持。一向情存粗糙。如斯之见。盖为初心慵惰。饕
餮因循。荏苒人间。遂成疏野。不觉躘踵老朽。触事面墙。后
学咨询。无言接引。纵有谈说。不涉典章。或被轻言。便责后
生无礼。瞋目忿起。言语骇人。一朝卧疾在床。众苦萦缠逼
普门子 第 5a 页
迫。晚夕思忖。心里恛惶。前路茫茫。未知何往。从兹始知悔
过。临渴掘井。奚为自恨。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临行挥
霍。怕怖慞惶。縠穿雀飞。识心随业。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
绪多端。重处偏坠。无常杀鬼。念念不停。命不可延。时不可
待。人天三有。应未免之。如是受身。非论劫数。感伤叹讶。哀
哉切心。岂可缄言。递相警策。所恨同生像季。去圣时遥。佛
法生疏。人多懈怠。略伸管见。以晓后来。若不蠲矜。诚难轮
逭。

夫出家者。发足超方。心形异俗。绍隆圣种。震慑魔军。用报
普门子 第 5b 页
四答。拔济三有。若不如此。滥厕僧论。言行荒疏。虚沾信施。
昔年行处。寸步不移。恍惚一生。将何凭恃。况乃堂堂僧相。
容貌可观。皆是宿植善根。感斯异报。便拟端然拱手。不负
寸阴。事业不勤。功果无因克就。岂可一生空过。抑亦来业
无裨。辞亲决志披缁。意欲等超何所。晓夕思忖。岂可迁延
过时。心期佛法栋梁。用作后来龟镜。常以如此。未能少分
相应。出言须涉于典章。谈说乃傍于稽古。形仪挺特。意气
高闲。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于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
闻于未闻。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亲附善者。如雾
普门子 第 6a 页
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狎习恶者长恶知。见晓夕造
恶。即目交报。殁后沈沦。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忠言逆耳。岂
不铭心者哉。便能澡心育德。晦迹韬名。蕴素精神。喧嚣止
绝。若欲参禅学道。顿超方便之门。心契元津。研几精妙。决
择深奥。启悟真源。博问先知。亲近善友。此宗难得其妙。切
须仔细用心。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此则破三界
二十五有。内外诸法。尽知不实。从心变起。悉是假名。不用
将心凑泊。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任他法性周流。莫断莫
续。闻声见色。盖是寻常。者边那边。应用不阙。如斯行止。实
普门子 第 6b 页
不枉披法服。亦乃酬报四恩。拔济三有。生生若能不退。佛
阶决定可期。往来三界之宾。出没为他作则。此之一学。最
妙最元。但办肯心。必不相赚。若有中流之士。未能顿超。且
于教法留心。温寻贝叶。精搜义理。传唱敷扬。接引后来。报
佛恩德。时光亦不虚弃。必须以此扶持。住止威仪。便是僧
中法器。岂不见倚松之葛。上耸千寻。附托胜因。方能广益。
恳修斋戒。莫谩亏踰。世世生生。殊妙因果。不可等闲过日。
兀兀度时。可惜光阴。不求升进。徒消十方信施。亦乃辜负
四恩。积累转深。心尘易壅。触途成滞。人所轻欺。古云。彼既
普门子 第 7a 页
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若不如此。徒在缁门。荏苒
一生。殊无所益。伏望兴决烈之志。开特达之怀。举措看他
上流。莫擅随于庸鄙。今生便须决断。想料不由别人。息意
忘缘。不与诸尘作对。心空镜寂。只为久滞不通。熟览斯文。
时时警策。强作主宰。莫徇人情。业果所牵。诚难逃避。声和
向顺。形直影端。因果历然。岂无忧惧。故经云。假使百千劫。
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故知三界刑罚。萦
绊杀人。努力勤修。莫空过日。深知过患。方乃相劝行持。愿
百劫千生。处处同为法侣。乃为铭曰。

普门子 第 7b 页

幻身梦宅。空中物色。前际无穷。后际宁剋。出此没彼。升沈
疲极。未免三轮。何时休息。贪恋世间。阴缘成质。从生至老。
一无所得。根本无明。因兹被惑。光阴可惜。刹那不测。今生
空过。来生窒塞。从迷至迷。皆因六贼。六道往还。三界匍匐。
早访明师。亲近高德。决择身心。去其荆棘。世自浮虚。众缘
岂逼。研穷法理。以悟为则。心境俱捐。莫记莫忆。六根怡然。
行住寂默。一心不生。万法俱息。

* 福琳

福琳。元和中沙门。

普门子 第 8a 页

** 唐湖州杼山皎然传

释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康乐侯十世孙也。幼负异才。
性与道合。初脱羁绊。渐加削染。登戒于灵隐戒坛。守直律
师边听毗尼道。特所留心。于篇什中。吟咏情性。所谓造其
微矣。文章俊丽。当时号为释门伟器哉。后博访名山法席。
罕不登听者。然其兼攻并进。子史经书。各臻其极。凡所游
历。京师则公相敦重。诸郡则邦伯所钦。莫非始以诗句牵
劝。令入佛智。行化之意。本在乎兹。及中年谒诸禅祖。了心
普门子 第 8b 页
地法门。与武邱山元浩会稽灵澈为道交。故时谚曰。霅之
昼。能清秀。贞元初。居于东溪草堂。欲屏息诗道。非禅者之
意。而自悔之曰。借使有宣尼之博识。胥臣之多闻。终朝目
前。矜道侈义。适足以扰我真性。岂若孤松片云。禅座相对。
无言而道合。至静而性同哉。吾将入杼峰。与松云为偶。所
著诗式及诸文笔。并寝而不纪。因顾笔砚曰。我疲尔役。尔
困我愚。数十年间。了无所得。况汝是外物。何累于人哉。住
既无心。去亦无我。将放汝各归本性。使物自物。不关于予。
岂不乐乎。遂命弟子黜焉。至五年五月。会前御史中丞李
洪自河北负谴。再移为湖守。初相见。未交一言。恍若神合。

普门子 第 9a 页

素知公精于佛理。因请益焉。先问宗源。次及心印。公笑而
后答。他日言及诗式。具陈以宿昔之志。公曰不然。因命门
人检出草本。一览而叹曰。早年会见沈约品藻慧休翰林
庾信诗箴。三子所论。殊不及此。奈何学小乘见。以宿志为
辞耶。遂举邑中词人吴季德。梁常侍均之后。其文有家风。
予器而重之。昼以陆鸿渐为莫逆之交。相国于公頔颜鲁
公真卿命裨赞韵海二十馀卷。好为五杂俎篇。用意奇险。
实不忝江南谢之远裔矣。昼清净其志。高迈其心。浮名薄
普门子 第 9b 页
利。所不能啖。唯事林峦。与道者游。故终身无惰色。又兴冥
斋。盖循燋面然故事。施鬼神食也。昼旧居州兴国寺。起意
自捐衣囊施之。尝有军吏沈钊。本德清人也。夕从州出。乘
马到骆驼桥。月色皎如。见数人盛饰衣冠。钊怪问之。如何
到此。曰。项王祠东兴国寺然公修冥斋。在此伺耳。钊翌日
往覆。果是鬼物矣。又长城赳胥钱沛行役。泊舟吕山南。见
数十百人行。并提食器。负束帛。怡然语笑而过。问其故。云
赴然师斋来。时颜鲁公为刺郡。早事交游。而加崇重焉。以
贞元年终山寺。有集十卷。于頔序集。贞元八年正月。敕写
其文集入于秘阁。天下荣之。观其文也。亹亹而不厌。合
普门子 第 10a 页
律乎清壮。亦一代伟才焉。昼生常与韦应物卢幼平吴季
德李[:#AS-9478:⿳艹口咢]皇甫曾梁肃崔子向薛逢吕渭杨逵。或簪组。或布
衣。与之交结。必高吟乐道。道其同者。则然始定交哉。故著
儒释交游传。及内典类聚。共四十卷。号呶子十卷。时贵流
布。元和四年。太守范传正会稽释灵澈同过旧院。就影堂
伤悼弥久。遗题曰。道安已返无何乡。慧远来过旧草堂。余
亦当时及门者。共吟佳句一焚香。其遗德后贤所慕者。相
继有焉。

* 至贤

普门子 第 10b 页

至贤。元和中沙门。

** 杨岐山甄叔大师碑铭

杨岐大师法号甄叔。幼而聪敏。倜傥不偫。心月贞明。具大
人相。观死生轮上见三聚偫迷。犹焦螟处在蚊睫。胜妙欲
药。似嚼蜡无味。遂投簪削顶。具佛坛式。求正觉了义。扣大
寂禅门。一造元机。万虑都寂。乃曰。偫灵本源。假名为佛。体
竭形消而不灭。金流朴散而常存。性海无风。金波自涌。心
灵绝兆。万象齐昭。体斯理者。不行而遍历沙界。不用而功
盖元化。如何背觉。反合尘劳。于荫界中。妄自囚絷。形同水
普门子 第 11a 页
月。浪迹人天。见岐山偫峰四合。乃曰。坤元作镇。造我法城。
才发一言。千岩响答。松开月殿。星布云廊。青岚色中。化出
金界一所。宴坐四十馀年。满室金光。昼夜常照。宜城化缘
已毕。机感难留。元和庚子岁正月十三日。忽弃尘区。选归
大定。门弟子如父母逝。痛胜于心。泣悲震海。哀声动山。如
月隐天衢。偫星失曜。大集众木。积为香楼。用建茶毗。获舍
利七百粒。于东峰下。建窣堵坡。岩掟锦障列其前。涧扑银
河落其后。永光法嗣。用镇山门。上足僧有任运者。饱饮法
乳。誓报深恩。涉万重山。经三千里。来投于我。请述斯文。将
普门子 第 11b 页
副其心。式旌不朽。铭曰。

吾师内外皆明澈。如净琉璃含宝月。常将定水洒偫灵。大
注禅河未曾竭。独步杨岐山(阙一字)顶。建出花宫胜仙阙。楼
台扛势(阙一字)虚空。魔界轮幢尽摧折。阎浮月隐须弥角。一
念收光归寂灭。长留舍利镇山河。光透支提照岩穴。犹如
檐卜花飞去。枝上馀香常不歇。无限门人臭此香。还向枝
头香更发。

* 师用

师用。太和中沙门。

普门子 第 12a 页

** 炉峰院钟记(并铭)


圣人立法制器。以利济于时。其义远矣。释氏教有以钟号
法鼓。铿以致信。信以警时。时以集事。其用勤矣。故凡缁侣
住处。必悬以簨簴。立以台阁。盖取斯也。南陵邑境。有静胜
之地。曰炉峰道场者。在老山之艮方。是处本京地杜处士
之业也。故处士讳有正。乐天养素。而隐于丘园。以此地气
爽而泉甘。木秀而草蕃。虽在人境。胜势特异。将建净宇。以
普门子 第 12b 页
栖真徒。彰其言而未果其事。无几何。属寿迫大运。以永贞
元年而终。呜呼。修短之分。其可叹也。洎元和年中。贤夫人
徐氏。命其子著蔼蕃芃等。追成先考之志。乃创院宇。请尼
惟采尼义静等居之。装严住持。士女皈向。增修堂室。供给
寿用。兴福建善。未之有极也。杜氏季子芃。既习善履敬。久
而弥殷。以白法斯宏鸿钟。乃发愿而营之。询谋同缘。有遂
厥志。于太和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集正信。命良工。施洪
炉。鼓[:#AS-8867:⿳士冖柘]籥。革金而成焉。其形其声。咸所妙好。观听者谓杜
君之威冥祐也。且夫中人之务学于道者。或勤而不息。或
惰而不励。惟钟能节之。使知时合宜。得进退之度。警告昏
曙。发幽畅远。聆其响者。肃然起慈敬之念。况拯危拔苦之
普门子 第 13a 页
感。彰乎前传哉。芃既情敬于中。事契于理。功成愿毕。刊石
以记之。告于沙门师用。请赞其盛事。师用既察其所以。乃
扬斯人之善而铭云。

释门信鼓。是曰洪钟。能齐进退。实警昏蒙。叩则应人。铿锽
舂容。沙门敛念。旧感冥通。檀那杜君。宿习正因。迹在儒仕。
情超世尘。爰求良工。乃鍊精铁。成兹宝器。状貌殊绝。兹声
隐隐。振水摇云。思息炎炽。鱼停剑轮。景福无际。殊切不朽。
勒铭于斯。昭示其后。

* 道振

普门子 第 13b 页

道振。太和中沙门。

** 福岩禅院读法华经姓名记

郡城东南三十馀里。丹流湾曲。山罨翠屏。云霞生双髻之
峰。碧霞吐香炉之石。谷深景邃。地近山幽。藏阴南连。礼浮
北接。硖石之名。本非寺号。径通人行。时共称焉。初有昙始
禅师。大齐起义之首。奏藏阴寺讲涅槃经。感野雉来听。藏
神遗绢。狝猴奉果。山神献飧。时之异人乎。其难识矣。周朝
有惠远法师。即晋城霍秀人也。制涅槃疏。掷笔升空。精义
入神。以验其旨。名振古今。号掷笔台。已现存焉。近唐代宗
普门子 第 14a 页
之运。神墨禅师。唐之贵叶。学究典坟。善闲庄老。舍荣慕道。
晦迹忘名。藏阴宴坐。林薮行节。孤迅人难可俦。真元之时。
有智通法师。近朝供奉。聪惠天假其灵。善谈涅槃。真(阙)
六波罗蜜疏。流于世也。今有惠愔禅师。业善儒门。博通子
史。高道不事。弃笔从缁。究禅理而真心自闲。习心观而定
惠双运。居无定所。云林是家。远寻灵迹。来届此山。时有智
岑。善讲天台教门。深远妙源。精义尤博。誓为佛使。行化人
间。来亦于此。知山灵秀。景胜处幽。名僧继踵。其时怀公至
此。欲过嵩岳。志求法华道场之处。土地时运。宿缘所追。乃
普门子 第 14b 页
感邦伯邀留。及有清信长老。结邑请住。去太和二年。上方
创造僧院。兼置普贤道场。为山寺荒废岁久。杜绝人来。道
者难居。盖为差税。时太守王公。以善理人。慈爱育物。敬崇
三宝。荷护伽蓝。自至山门。殷勤留请。兼舍禄粟。及劝官僚
资助。并咸降差科。时有清信之士。以议助济差科。时有廿
八入(阙)(阙)年间人即论散出。邑今有六七人。同为竭力。
崇供山寺科(阙)并造阁一所。兼素画弥勒。兼诸方信施者。
并邑外持念经人。具历此石。法华之应。事亦具载矣。邑人
司徒映等。宿植深厚。菩提种成。法雨润根。善(阙)开发。又能
普门子 第 15a 页
晦迹藏名。隐遁州城。縓肆和光混俗。乐道安贫。共结良缘。
同修福利。心贞志固。刻石记文。感集陈情。命余题述。

* 匡白

匡白。太和中沙门。

** 江州德化东林寺白氏文集记

文其规谏者。乃有国之龟镜也。其于哲后真事。未尝不讨
论之。听纳之。将欲俾雄图令嗣。延百千世之奕叶。何止于
万岁哉。苟无鉴裁。不偶其时。则秦之坑焚。卫之剪伐。何所
存焉。皇唐白傅之有文动钩私。乃惟曰。此必补之。盖不销
普门子 第 15b 页
吾之力也。及旋旆于府。即命翰墨者缮之。不期月操染毕。
函而藏之于辨觉大师堂之座左。诫其掌执者严以锁钥
开闭。准白侯文集。无令出寺。勿借外人。又图白侯真于其
壁。使人敬惮之。不敢苟违也。仍传教令。下属幽愚。令纪[:#AS-9BA5:⿱山微]
猷。用刊琬玉。匡集七十卷。一置东都圣善。一置苏州南禅。
一置庐山东林。其间表笺制诰文赋歌诗赞颂碑铭议论
箴诔。无不以讽谏为旨。黜陟为事。使谗谀奸诡。所不能隐
匿矣。而流于搢绅。莫不滋味之以为药石也。洎唐之季世。
兵火四起。向来之美。殆为煨烬馀。则固知东林者其已坠
普门子 第 16a 页
焉。有吴之天下也。武以定乱。文以延英繇是业儒者兟兟
然。源流渊淩。庆稔宗亲。德化令公大王处青宫日。虽以宴
游。参侍宸扆。而友爱棣华之美。靡间于君臣。其或欢洽之
馀。经纶之际。何尝不以笔砚简编。致其左右。至若良宵静
昼。辍膳蠲寝。或以风月为俦侣。骚雅为仇雠。虽姬旦之多
才多艺。不足以同年语也。常于白集。是所留情。俄膺天命。
秉旄钺出抚江城。江之民足蹈手舞忻忻然。乃曰。天从人
善愿。降父母之君于是藩。信矣哉。王为理清净。视事之暇。
闲采图经。蹶然而悟。且曰。白傅尝谪为是邦典午。及访之
普门子 第 16b 页
遗迹又洗然。忆东林等有其集焉。又询诸老僧。咸曰执事
者不勤。剪无遗矣。王咨嗟良久。顾谓诸辈。何疏慢之若是。
亡斯宝耶。然于胜事颇(阙一字)白也冥蒙释子。述作非能。仰
认奖录之深。讵可辄为陈让。含毫襞纸。愧惧煎恪。股慄流
汗。不能已矣。时太和六年岁次甲午八月己巳朔十二日
庚辰。管内僧正讲论大德赐紫沙门匡白记。敢献颂曰。

缅彼乐天。真古贤。才器天付。辞华世传。集有七帙。芳逾百
年。言其婉丽。理且渊元。向罹骚扰。几至沈迁。非逢至鉴。亦
类投泉。圣主求理。英王出藩。恩荣在上。典籍居前。省览
普门子 第 17a 页
馀时。箴规是思。且吟且讽。乃歌乃诗。曾不释手。应亦忘疲。
念彼东林。而尝有之。尸掌不专。逸漏堪悲。爰命传写。用补
阙仪。秘之龛藏。勒彼神姿。品流所好。玩阅于兹。玉鱼金钥。
彰严诫遗。无令外借。永作良规。龙天所卫。嘉猷肯移。俱期
不朽。并吾大师。

* 东乂

东乂。太和中山阴沙门。

** 唐故越州衙前总管杜府君墓志铭

唐君讳(阙)其先(阙)(阙)诗曾祖(阙)祖珍名宦不叙。欲略故
普门子 第 17b 页
也。府君气宇英明。风神雄大(阙)门之绪且时从(阙)(阙)
伏波早世夭命(阙)贤良所嗟。太和三年三月二十六日。私
第而故。享龄六十。以其年四月二十四日。卜(阙)于山阴承
务乡九里村马(阙)之地宅兆之。礼也。夫人李氏。元和十二
年四月二日。先夫而终。内则令范。可传女史。今合祔坟茔。
盖琴瑟荣枯。嗣子师素。弓裘克继。泣血茹(阙)哀号事丧。岵
瞻屺瞻。(阙)雷在(阙)风悲拱木。月(阙)佳城。恐山谷迁变。勒铭
万古。词曰。

府君之生林(阙)禄位文武猗欤令名。天命何欺。遽违人世。

普门子 第 18a 页

丧亲怙恃。窀穸俄(阙)哀孤孝子。荼毒肝肠。奉柩扶护。合葬
龙冈。松柏新栽。风光万古。佳城异代。刻名泉户。

** 唐王府君墓志铭

戴仁而处。抱义而行者。即琅琊王府君。公讳仕伦。字文迥。
其先晋右军十(阙)代孙也。曾祖璆。皇祖思。皇考良。忠贞不
仕。公春秋五十有七。以太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终于暨
阳之私第。嗣子宗志。次子刘老。稚年荼毒。泣血绝浆。以当
年八月二十九日。葬于故朱夫人之同茔所也。山连药王
普门子 第 18b 页
之冈。地(阙)建兴之垄。且离城郭。不逾一里。知人烟十步有
馀焉。恐山川迁变。乃刊石为铭。

贤哉哲人。抑抑秩秩。无嗜轻挑。好求之质。云何积善。而遘
斯疾。悲占青松。哀辞白日。万古千秋。于焉终吉。

* 睿川

睿川。直心寺沙门。太和中充内供奉。

** 佛顶尊胜陁罗尼经幢铭(并序)


于戏。行律比邱尼愿(阙一字)三阶教大禅祖茶毗林畔先大
师茶毗所。哀恸树是明幢。比邱睿川为其铭。师姓耿氏。讳
揔静。年五十四。夏三十四。太和五年正月二十六日。长安
普门子 第 19a 页
县偫贤里直心寺(阙一字)灭灰。舍利閟是下。(阙二字)分律旧疏
大上研而达底拔临坛法三阶法甚若习法华等大乘经
大小乘戒。至是蚤夜无已。愿證以其师尝来学先天寺。余
先大师临坛四分大师下悉。熟行道(阙二字)乞词是岂宜(阙
四字)茫茫归人。前有何向。明度总持。(阙二字)之仗觉者先后。
师光唯徒。先归本根。福唯后敷。不尔塔万砖。懿尔幢一石。
资粮尔师。圣地之力。而佛昭格。

* 澄观

澄观字大休。俗姓夏侯氏。越州山阴人。年十一。依宝林寺
普门子 第 19b 页
霈禅师出家。元和中住太原府大崇福寺。后住清凉山大
华严寺。开成三年卒。谥清凉国师。

** 答皇太子问心要书

至道本乎一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
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内外。能深能广。非有非空。不生不灭。
无终无始。求之而不得。弃之而不离。迷现量则惑。苦纷然。
悟真性则空明廓彻。虽即心即佛。惟證者方知。然有證有
知。则慧日沈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明。
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

普门子 第 20a 页

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然迷悟更依。真妄相待。若
求真弃妄。犹弃影劳形。若体妄即真。犹处阴影灭。若无心
妄照。则万虑都捐。若任运寂知。则众行爰起。放旷任其去
住。静鉴觉其源流。语默不失元微。动静未离法界。言止则
双忘知寂。论观则双照寂知。语證则不可示人。说理则非
證不了。是以悟寂无寂。真知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
空有双融之中道。无主无著。莫摄莫收。是非两忘。能所双
绝。斯绝亦寂。则般若现前。般若非心。外新生。智性乃本来
普门子 第 20b 页
具足。然本寂不能自现。实由般若之功。般若之与智性。翻
覆相成。本智之与始修。实无两体。双亡證入。则妙觉圆明。
始末该融。则因果交彻。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
成道。无一尘而非佛国。故真妄物我。举一全收。心佛众生。
浑然齐致。是知迷则人随于法。法法万差。而人不同。悟则
法随于人。人人一智。而融万境。言穷虑绝。何果何因。体本
寂寥。孰同孰异。惟忘怀虚朗。消息冲融。其犹透水月华。虚
而可见。无心鉴象。照而常空矣。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会本演义钞序

至圣垂诰。镜一心之元极。大士宏阐。烛微言之幽致。虽忘
普门子 第 21a 页
怀于诠旨之域。而浩瀚于文义之海。盖欲寄象系之迹。穷
无尽之趣矣。斯经文理。不可得而称也。晋译幽秘。贤首颇
得其门。唐翻灵篇。后哲未窥其奥。澄观不揆肤受。辄阐元
微。偶溢九州。遐飞四海。讲者盈百。咸叩余曰。大教趣深。疏
文致远。亲承旨训。髣髴近宗。垂范千古。虑惑高悟。希垂重
剖。得睹光辉。顺斯雅怀。再此条治。名为随疏演义。昔人云。
人在则易。人亡则难。今为此释。冀遐方终古。皆若面会。然
繁则倦于章句。简则昧其源流。顾此才难。有惭折衷。意夫
后学。其辞不枝矣。

普门子 第 21b 页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

往复无际。动静一源。含众妙而有馀。超言思而迥出者。其
唯法界欤。剖列元微。昭廓心境。穷理尽性。彻果该因。汪洋
冲融。广大悉备者。其唯大方广佛华严经焉。故我世尊十
身初满。正觉始成。乘愿行以弥纶。混虚空为体性。富有万
德。荡无纤尘。湛智海之澄波。虚含万象。皦性空之满月。顿
落百川。不起树王。罗七处于法界。无违后际。畅九会于初
成。尽宏廓之幽宗。被难思之海会。圆音落落。该十刹而顿
周。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虽空空绝迹。而义天之星象
普门子 第 22a 页
灿然。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澜浩瀚。若乃千门潜注。与众
典为洪源。万德交归。摄偫经为眷属。其为旨也。冥真体于
万化之域。显德相于重元之门。用繁兴以恒如。智周鉴而
常静。真妄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事理双修。依本智而求
佛智。理随事变。则一多缘起之无边。事得理融。则千差涉
入而无碍。故得十身历然而相作。六位不乱而更收。广大
即入于无间。尘毛包纳而无外。炳然齐现。犹彼芥瓶。具足
同时。方之海滴。一多无碍。等虚空之千灯。隐显俱成。似秋
空之片月。重重交映。若帝网之垂珠。念念圆融。类夕梦之
普门子 第 22b 页
经世。法门重謺。若云起长空。万行芬披。比华开锦上。若夫
高不可仰。则积行菩萨曝鳃鳞于龙门。深不可窥。则上德
声闻杜视听于嘉会。见闻为种。八难超十地之阶。解行在
躬。一生圆旷劫之果。师子奋迅。众海顿證于林中。象王回
旋。六千道成于言下。启明东庙。智满不异于初心。寄位南
求。因圆不逾于毛孔。剖微尘之经卷。则念念果成。尽众生
之愿门。则尘尘行满。真可谓常恒之妙说。通方之洪规。称
性之极谈。一乘之要轨也。寻斯元旨。却览馀经。其犹杲日
丽天。夺众景之耀。须弥横海。落偫峰之高。是以菩萨搜秘
普门子 第 23a 页
于龙宫。大贤阐扬于东夏。顾惟正法之代。尚匿清辉。幸哉
像季之时。偶斯元化。况逢圣主。得在灵山。竭思幽宗。岂无
庆跃。题称大方广佛华严经者。即无尽修多罗之总名。世
主妙严品第一者。即众篇义类之别目。大以旷兼无际。方
以正法自持。广则称体而周。佛谓觉斯元妙。华喻功德万
行。严为饰法成人。经乃注无竭之涌泉。贯元凝之妙义。摄
无边之海会。作终古之常规。佛及诸王。并称世主。法门依
正。俱曰妙严。分义类以彰品名。冠偫篇而称第一。斯经有
三十九品。此品建初。故云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
普门子 第 23b 页
第一。

** 华严法界元镜序

余覃思大经。薄修此观。罗其旨趣。已在疏文。恐堕业于深
经。少赞演兹元要。精诚之旨。时一发扬。数子恳求。叩余一
阐。咸言注想。访友寻源。或学或传。遍求众释。积岁疑滞。今
方焕焉。夕惕勤勤。愿释深旨。顾以西垂之岁。风烛难期。恐
妙观之沦胥。使枝辞之乱辙。乃顺诚请。略祈幽微。名法界
元镜。冀将来道友。见古贤之深衷矣。

* 玲幽

普门子 第 24a 页

玲幽。开成中清河沙门。

** 建功德碑铭(并序)


缅夫造化厥初。以浑元为首。乾坤才著。二仪始分。爰有三
皇降其间。五帝居其次。然乃骊连栗陆。尊卢赫胥。神农伏
羲。禹汤尧舜。周秦之后。迄至隋唐。开辟以来。君王宰辅。不
可繁载。备如传记者也。唯有西域之教。生于周昭王甲寅
之岁。来自汉明帝永平之年。摩腾天竺法兰创于此矣。然
普门子 第 24b 页
则释道儒门。如鼎之三足。若拯溺救难。易危成安。莫过乎
释氏之教矣。有志信上党樊公。先代楚有将军。燕有烈士。
公则是其绪裔也。曾祖及祖。尊讳不书。并高尚不仕。隐于
里闾。则荣宦贵禄。勿干怀也。考讳元信。曾任武宁军讨击
副使。雄名振古。英略贯时。动日羽以猿惊。弯月弓而雁落。
郡府捐其(阙一字)轨。辕门仰其规仪。艺绝奇能。莫可俦也。嗣
子樊忠义。家本上党。来居鲁邦。巨产洪基。里闬推最。公量
为河海。气纳乾坤。幼而谦。长而恭。文武忠孝。备于厥躬。无
虞邱三(阙三字)有荣期三乐。不苟名宦。遁迹邱薮。时人望之
不及也。有子长曰德亮。仲曰德安。季曰德平。并事父能竭
力。事君能尽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公家务之暇。暂尔静
普门子 第 25a 页
思。乃喟然长叹曰。余览维摩经。见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
又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吾今年侵蒲柳。齿
发渐衰。若不预造梯航。将何越于苦海。遂乃舍缣帛。割馀
资。转法华经一部七卷四十九遍已终。持金刚一轴之经
一万之数云毕。更以绢舍束素。粟麦一车。入修当村佛殿。
工偿又两施绢六疋。台山设三百僧斋。大圣文殊。遥加密
护。更施丝二百一十八两。将充赎香。四州供养。僧伽三纲。
飞洑回报。若不标记。胡表素诚。爰访他山之异石。遂立丰
碑。召素緎之良工。得班输之奇士。更造功德一铺。数有十
普门子 第 25b 页
躯。家(阙一字)部一十五人。虔诚侍侧。且尊客相好。并悉圆严。
菩萨神龙。无不殊丽。经文有联环之字。随心识而镌成。佛
前有宛卷之花。从子下而凿出。建造在于私第。成就遂至
伽蓝。万代子孙。永充供养。此寺之势也。东接太公之遗迹。
西邻古戴之州(阙一字)南眺丰城。北倚厥国。且昔时堂殿尊
像。俨如今创。琼碑屹立于此。所有功德。先奉我国家。伏愿
帝历长明。金轮永御。大吏常侍。休佐尧阶。州县采寮。镇居
禄位。樊公先灵尊眷。谛国受生。现在一门。保全庆吉。仍恐
日月骤改。桑田几变。将刊贞石。以纪(阙一字)工。铭曰。

普门子 第 26a 页

天地将分兮盘古生焉。浊气为地兮。清气为天。三皇降德
兮五帝其间。周秦相禅兮唐祚联[绵]。释道儒教兮齐致。如
鼎三足兮无偏。时主不易兮郑重。樊公志信兮(阙一字)虔。转
金经兮数部。舍资财兮无边。立不朽兮贞石。石斑尔兮彫
镌。建尊像兮俨若。合家稽首兮佛前。获福寿兮此世他世。
立碑记兮千年万年。

* 元应

元应。京兆庄严寺沙门。

普门子 第 26b 页

** 兴国寺故大德上座号宪超塔铭(并序)


上座俗姓太原王氏。累世京兆泾阳人也。童子事师。年过
受戒。报终七十有六。而僧夏五十焉。业精妙法。于大历八
年。试业得度。隶名住兴国寺也。上座行操寒松。戒德霜白。
道洽偫物。而悲敬齐行。持念无亏。经声不辍。优昙花之句
偈。晓夕相仍。分陁利之开敷。香风不绝。向万馀遍禀。学定
于总持东院。继七业之踪。爇心灯于巨夜之中。明终不绝。
而忽于今年。觉是身虚惫。气力渐微。绝粒罢飧。唯茶与乳。
右胁而卧。四旬如生。命入室门人上座子良都维那智诚
等曰。吾今色身。应将谢矣。努力勤策。法乳相亲。金泉硙及
普门子 第 27a 页
梨园铺吾之衣钵。将入常住。以为永业。言已帖然。累足而
去也。门人子良等。号呼恸天。空(阙一字)血洒涧流汨咽。庭树
摧枝。川原无色。悲风惨然。巍峨雁塔。崛起于西原。飕飗松
吹金龟之田。即于其年三月七日。于兴国下庄净室飞香。
神颜不易。状若平生。黯尔终矣。门人子良等。采以荆珉。徵
搜哲匠。镂于金石。刻之以铭。欲使后贤而知今矣。词曰。

戒行严洁。松篁比贞。秉志坚直。如昆如荆。衣珠内莹。独耀
心灵。精持妙法。德冠偫英。四旬绝粒。而亡内逼。诸漏蠲除。
圣贤不测。

普门子 第 2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