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李宏冀
李宏冀 第 16a 页
钦定全唐文卷八百七十

李宏冀 第 1a 页

* 李宏冀

宏冀。南唐嗣主长子。初封东平郡公。徙王南昌。嗣主袭位。
宏冀留守东都。徙镇润州。封燕王。以讨吴越功立为太子。
显德六年薨。初谥宣武。改谥文献。

** 崇圣院铜钟铭

盖闻声叶洪钧。功垂浩劫。集善之利。惟兹可嘉。因发乃诚。
是为良愿。上所以祝君亲富寿。将日月以齐休。下所以期
官庶兴居。与山河而共泰。由衷之念。永永何穷。

李宏冀 第 1b 页

* 徐知證

知證。徐温第五子。仕吴历州刺史至节度使。入南唐。封江
王。改封魏王。

** 庐山太一真人庙记

道之为用也。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宁。万物得之以生。侯
王得之以为天下正。岂唯鞭龙控鲤之游。出日入月之赏。
飧霞饮露之妙。长生久视之术而已哉。故圣人知淳朴散
而仁义立。智惠出而诈伪兴。或托质尘寰。或易名岩谷。斡
运元化。鼓扇真风。为俗梯航。作世阴[:#AS-84EC:⿰⻖⿱步马]。商山四老。秦莫得
李宏冀 第 2a 页
而絷维。桂岭八公。汉何由而屈折。馀芳遗烈。代不无之。庐
山董真君庙者。即晋永嘉元年真君种杏之坛。上升之地
是也。真君讳奉。字君异。闽中侯官县人。其仁也。诱道明而
活士燮。其义也。纳屈女而俪胡君。其功也。医贫病而散谷
帛。其德也。通元造而垂旱雨。则夤亮行状。敷畅名实。备縡
传记。此故略焉。天宝元年制下。俾所管载加葺修。以时斋
醮。及罹兵火。唯馀镃基。自是之后。乡党取便。迁建于石塘
桥。咸通九年。江东牧苗公绅自石塘桥移入山口。且星纪
联绵。殿庑残毁。狸踪狐径。殆不堪其忧。予抚江民之五稔
李宏冀 第 2b 页
也。爰考图经。得杏坛旧址。靠莲花峰。镇咏真洞。榛芜虽没。
林泉可嘉。噫。历异代而兴良缘。损有馀而奉不足。得非徯
予哉。于是以故陇西郡君李氏妆奁馀物。俾复灵踪。不日
旧坛。尽从新制。造大殿三间。堂庑门屋共一十六间。并塑
像铜钟供养道具等。以升元三年夏六月闻奏。敕改为太
一真人殿。莫不檐楹铄日。金碧射人。鸳[:#AS-8BE7:⿱一⿻九冫]角[:#AS-FBED:●]戢角[:#AS-FBED:●]戢
而欲飞。虹梁矫矫以疑动。雨馀秋槛。练拖九派以前驱。云
敛寒空。黛拂五峰而后殿。猿鹤率舞。林麓增辉。足可以伸
精恳于希夷。拯香魂于冥寞。克昭灵贶。永奉殊休。予以再
任宣城之
李宏冀 第 3a 页
二载也。是时升元六祀。岁在壬寅秋七月有六日。应运匡
国佐圣功臣宁国军节度宣州营田观察处置等使特进
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使持节宣州诸军事宣州刺史上柱
国食邑一万户韩王知證记。

* 李从谦

从谦。南唐嗣主第九子。历封鄂国公宜春王。进吉王。出镇
江州。及贬制度。仍降鄂国公。入宋。改名从誧。累官武胜军
行军司马。

** 夏清侯传

李宏冀 第 3b 页

侯姓干氏。讳秀。字耸之。渭人也。曾大父仲森。碧虚郎。大父
挺。凌云处士。父太清。方隐于幽閒。辄以卓立卿自名。衣绿
绶佩玉玦奏闻之。就拜银绿大夫。秀始在胚胞。已有祖父
相。生而操持。面目凌然。佥曰凤雏而文。虎鞟而斑斑。秀之
谓也。不日间。昂霄耸壑。姿态猗猗。远胜其父。久之。材坚可
用。时秦王病暑。席温为下常侍。不称旨。有言秀甚忠。能碎
身为王。得之必如意。王亟召使者。驾追锋车。旁午于道。既
至引对。王大悦。诏柄臣金开剖喻秀以革故鼎新之义。然
后剖析其材。刮削其粗。编度令合。又教其方直缜密。于是
李宏冀 第 4a 页
风采德能一变。有司奏上殿。王宣旨云。恨识卿之晚。赐姓
名为平莹。封夏清侯。实食嶰谷三百户。莹以赐姓名。改字
少覃。自此槐殿虚敞。玉窗邃深。莹专奉起居。往往屏疏妃
嫔。以身藉莹。向之喘雷汗雨。隐不复见。如超热海。登广寒
宫。王病良愈。谓左右。莹每近吾。则四体生风。神志增爽。虽
古清卿清郎。何以尚兹。宠遇益隆。偃曹侍郎羽果支头使
沈水养足功臣添凭皆出其下。莹暇日沐浴万珠水。醺酣
百穗香。辟谷安居。咏箨兮之诗以自娱。感子猷此君之称。
嫌牧之大夫之谤。回视作甲者劳于魏武。为冠者小于汉
李宏冀 第 4b 页
高。白虎殿之虚名。童子寺之寡援。未尝不伤其类而长太
息也。不懈于位。前后五年。秋归田园。夏直轩阁。功日大。无
何。秦王有寒疾。不可以风。席温再幸。兼拜罗大周为斗围
监。蒙厚中为边幅将军。同司卧起。莹绝不占踪迹。卷而不
舒。潦倒尘埃中。每火云排空。日色如燄。则忆昔悲今。泪数
行下。乃上表乞骸骨。得请以便就第。终王世不用。子嗣节
袭国。有罪除其封。人以凝秋叟呼之。既不契风云。但以时
见于士庶家。亦得人之欢心。后世尚循莹业。流落遍于四
方。惟西北地寒。故辙迹所不至云。

李宏冀 第 5a 页

* 卢文进

文进字国用。范阳人。少事刘守光为骑将。降后唐。庄宗遥
授寿州刺史。后奔契丹。为幽州兵马留后。明宗即位。率所
部来奔。授滑州节度使。移镇邓州。累加同平章事。入为上
将军。长兴中复出镇潞州。清泰中改安州节度使。晋祖入
立。率所部奔金陵。李升命为宣州节度使。卒于江南。

** 自契丹还上唐明宗表

顷以新州团练使李存矩提衡郡邑。掌握恩威。虐黎庶则
李宏冀 第 5b 页
毒甚于豺狼。聚赋敛则贪盈于沟壑。人不堪命。士各离心。
臣即抛父母之邦。入朔漠之地。几年雁塞。徒向日以倾心。
一望家山。每销魂而断目。李少卿之河畔。空有怨辞。石季
伦之乐中。莫陈归引。近闻皇帝陛下皇天眷命。清明在躬。
握纪乘乾。鼎新革故。始知大幸。有路朝宗。便贮归心。祇伺
良会。臣十月十日决计杀在城契丹。取十一日离州。押七
八千车乘。领十五万生灵。十四日已达幽州。

* 张义方

义方始名元达。事南唐先主为侍御史。先主倚以肃正邪
慝。取前朝王义方名以易之。饵丹病瘖卒。

李宏冀 第 6a 页

** 请纳谏疏

古之任御史者。非止平狱讼肃班列也。有怙威侮法。弃忠
贼义。树朋党。蔽聪明者。得以纠弹。至于人主。好游畋声色。
说奢侈佞媚。赏非功。罚非罪。得以争论。使诸侯不敢乱法。
百司不得盗权。则御史为不失职。今文武材行之士。固不
为乏。而贪墨陵犯。伤风教。弃仁义者。犹未革心。臣欲奉陛
下德音。先举忠孝洁廉。请颁爵赏。然后绳纠乖戾。以正典
刑。小则上疏论刑。大则对仗弹奏。臣每痛国家之败。非独
李宏冀 第 6b 页
人君不明。盖官卑者畏罪而不言。位尊者持禄而不谏。上
下苟且。至于沦亡。今臣诚不忍忘君亲之义。有所不尽。惟
陛下幸赦之。

* 张翊

翊。京兆人。仕吴为武骑尉。后见知于宋齐邱。授府中从事。
南唐代吴。擢虔州观察判官西昌令。

** 潼关赋

维皇王之建国。分中外于上京。凭山河以作固。阈夷狄而
腾声。诚曰咽喉。吞八荒而则大。是称岩险。控万国以来平。
周有掌货之节。礼无关门之征。巨防宵扃。倚洪波而作镇。

李宏冀 第 7a 页

重扉击柝。连太华而为城。创中代之新号。变函谷之旧名。
柱史老聃。拥仙云而西迈。终军童子。建使节而东行。文仲
不仁。废六关而兴诮。王元有说。封一丸而永清。若用备不
虞。取诸系象。作邦畿之襟带。杜奸宄之来往。长墉矗兮云
屯。曾楼赫以霞敞。登临者有知其地雄。踰越者无漏于天
网。亦有孟尝奔走。长宵未曙。何白马之不谈。学鸡鸣而乃
去。逢尉臣之一失。或愚者之千虑。至如楚汉争雄。沛公先
入。旗鼓照耀。兵戈翕习。南面则三杰齐驱。东井则五星俱
李宏冀 第 7b 页
集。实灵命之所应。亦人谋而是及。王道廓而已清。帝业巍
乎乃立。穷四塞之艰阻。成百王之都邑。故知建功定霸。期
乎此关。武侯矜于固险。娄敬说乎河山。视前烈之轨躅。览
陈迹而跻攀。既登高而能赋。希驷马而言还。

* 公乘镕

镕。相州人。先世有锡爵公乘者。遂以为氏。事南唐嗣主。尝
奉命与伴送使陈植航海修好于契丹。

** 使契丹进元宗蜡书

臣镕自去年六月离罂油。七月至镇东关。遣王朗奉表契
丹。九月乃有番官彝离毕部牛车百馀乘及鞍马沿路置
李宏冀 第 8a 页
顿。十月至东京。留三日。契丹主遣闲[:#AS-8D74:⿸广既]使王庭秀称诏劳
问。兼述泰宁王燕王九月同行大事。兀欲即世。母妻并命。
又辽东以西水潦坏道。数百里车马不通。今年方至幽州。
馆于悯忠寺。先迎御容入宫。言先欲见唐皇帝面。乃引见
如旧仪。问国书中机事。臣即述奕世欢好。当谋分裂之事。
契丹主喜。问复有事否。臣曰。军机别有密书。契丹主接至
袖间。乃云。吾与唐皇帝一如先朝往来。因置酒合乐。又谕
臣曰。使人泛巨海而至。不自意变起骨肉。道路有闻亦忧
恐。手斟一玉钟酒。先自啜。乃以劝臣令饮釂。自旦至日餔
李宏冀 第 8b 页
始罢。自时数遣使宣劳。三日一赐食。谨遣王朗赍骰号子
归闻奏。

* 江文蔚

文蔚字君章。建安人。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为河南府馆驿
巡官。坐秦王重荣事夺官。奔吴为宣州观察巡官。历比部
员外郎知制诰。南唐代吴。改主客郎中。拜中书舍人。嗣主
袭位。累迁御史中丞。以请诛冯延已魏岑贬江州司户参
军。召还为翰林学士。保大十年卒。年五十二。谥曰简。

** 劾冯延已魏岑疏

李宏冀 第 9a 页

赏罚者。帝王所重。赏以进君子。不自私恩。罚以退小人。不
自私怒。陛下践阼以来。所信重者。冯延已延鲁魏岑陈觉
四人。皆擢自下僚。骤升高位。未尝进一贤臣。成国家之美。
阴狡图权。引用偫小。陛下初临大政。常梦锡居封駮之职。
正言谠论。首罹谴逐。弃忠拒谏。此其始也。奸臣得计。欲擅
威权。于是有保大二年正月八日敕。公卿庶僚。不得进见。
履霜坚冰。言者恟恟。再降御札。方释偫疑。御史张纬论事。
忤伤权要。其贬官敕曰。罔思职分。傍有奏论。御史奏弹。尚
李宏冀 第 9b 页
为越职。况非御史。孰敢正言。严续国之戚里。备位大臣。不
附奸险。尚遭排斥。张义方上疏。仅免严刑。自是守正者得
罪。朋邪者信用。上之视听。惟在数人。虽日接偫臣。终成孤
立。陛下深思远虑。始信终疑。复常梦锡宥密。擢萧俨侍从。
授张纬赤令。偫小疑惧。与酷吏司马正彝同恶相济。迫胁
忠臣。高越之于卢氏。义兼亲故。受其寄托。痛其侵陵。诉于
君父。乃敢蔽陛下聪明。枉法窜逐。偫凶势力。可以回天。在
外者握兵。居中者当国。师克在和。而三凶邀利。迭为前却。
天生五材。国之利器。一旦为小人忿争妄动之具。使精锐
者奔北。馈运者死亡。谷帛戈甲。委而资寇。取弱邻邦。贻讥
李宏冀 第 10a 页
海内。同列之中。有敢议论。则冯魏毁之于中。正彝持之于
外。搆成罪状。死而后已。今陈觉延鲁。虽已伏辜。而魏岑犹
在。本根未殄。枝干复生。冯延已善柔其色。才业无闻。凭恃
旧恩。遂阶任用。蔽惑天聪。敛怨归上。高审知累朝宿将。坟
土未乾。逐其子孙。夺其居第。使舆台窃议。将帅狐疑。陛下
方以孝理天下。而延已母封县太君。妻为国夫人。与弟异
居。舍弃其母。作为威福。专任爱憎。咫尺天威。敢行欺罔。以
至纲纪大坏。刑赏失中。风雨由是不时。阴阳以之失序。伤
风败俗。蠹政害人。蚀日月之明。累乾坤之德。天生魏岑。道
李宏冀 第 10b 页
合延已。蛇豕成性。专利无厌。逋逃归国。鼠奸狐媚。谗疾君
子。交结小人。善事延已。遂当枢要。面欺人主。孩视亲王。侍
燕諠哗。远近惊骇。进俳优以取容。作淫巧以求宠。视国用
如私财。夺君恩为己惠。上下相蒙。道路以目。征讨之柄。在
岑折简。帑藏取与。系岑一言。先帝卑宫勤俭。陛下守之勿
失。而岑营建大第。广役丁夫。孽子之居。过于内殿。亭观之
侈。逾于上林。前年建州劳还。文徽入觐。西苑会燕。舍爵策
勋。岑披猖无礼。狂悖妄言。与延已用意多私。行恩不当。俾
军士怀恨怒之志。受赏无感励之心。将校争功。諠动京邑。

李宏冀 第 11a 页

奸谋诡计。诳惑国朝。致漳州屠害使者。福州违拒朝命。百
姓肝脑涂地。国家帑藏空虚。福州之役。岑为东面应援使。
而自焚营壁。纵兵入城。使穷寇坚心。大军失势。军法。逗遛
畏懦者斩。律云。主将守城。为贼所攻。不固守而弃去。及守
备不设。为贼掩覆者皆斩。昨敕赦诸将。盖以军威政令。各
非已出。岑与觉延鲁。更相违戾。互肆威权。号令并行。理在
无赦。烈祖孝高皇帝栉风沐雨。勤劳二纪。成此庆基。付之
陛下。比诸邻邦。我为强国。奈赏罚大柄。肆奸宄之谋。军国
李宏冀 第 11b 页
资储。为凶狡所散。昨天兵败衄。统内震惊。将雪宗庙之羞。
宜醢奸臣之肉。已诛二罪。未塞偫情。尽去四凶。方祛众怒。
今民多饥馑。政未和平。东有伺隙之邻。北有霸强之国。市
里讹言。遐迩危惧。陛下宜轸虑殷忧。诛锄虺蜮。延已不忠
不孝。在法难原。魏岑同罪异诛。观听疑惑。请行典法。以谢
四方。

* 欧阳广

广。吉州吉水人。南唐保大中上书嗣主。言边镐必败。事验。
召授本县令。

** 上元宗论边镐书

李宏冀 第 12a 页

臣近游潭州。伏见节度使边镐。初非将材。偶逢圣代。加之
任使。措置乖刺。大失人心。致奉节兵士。乘夜大呼。共焚谯
门。会明而遁散。不然。几致大变。是仁不足惠下也。朗陵近
在肘腋。曾不为虞。乃图桂林。以取奔走。是智不足谋远也。
与监军使昌延恭不相协和。动辄疑阻。是义不足和众也。
堂堂幕府。空无才贤。是礼不足得士也。军中号令。朝出暮
更。是信不足使人也。五者无一长。考之前古。未或不败。请
择帅济师。以全境土。

李宏冀 第 12b 页

* 汪焕

焕。南唐开国时举进士。后主袭位。擢校书郎。

** 谏事佛书

昔梁武事佛。刺血写佛书。舍身为佛奴。屈膝为僧礼。散发
俾僧践。及其终也。饿死于台城。今陛下事佛。未见刺血践
发舍身屈膝。臣恐他日犹不得如梁武也。

* 宋齐邱

齐邱字子嵩。庐陵淦阳人。仕吴。累迁右谏议兵部侍郎。告
归九华山。寻起。除中书侍郎。迁右仆射平章事。入南唐。进
司徒同平章事。出为镇南军节度使。徙镇海军。复归九华
李宏冀 第 13a 页
山。赐号九华先生。封青阳公。起拜太传中书令。封魏国公。
赐号国老。奉朝请。出镇洪州。周侵淮北。起为太师。领剑南
东川节度使。进封楚国公。周显德五年。嗣主李璟诏放于
青阳。自缢死。

** 谏不朝偫臣疏

臣事先朝。迨三十年。每论议之际。常恐朝廷百官之中。有
忠赤苦口之人。壅蔽不得达其意恳。今始即位而不与偫
臣相见。是陛下偏专独任。自圣特贤而已。是以古之帝王。
一人不能独闻。假天下耳以听。一人不能独明。假天下目
李宏冀 第 13b 页
以视。故无远迩偫情世态。不必亲见躬闻而可得知之。盖
能延接疏越异方之人。未尝隔绝也。今深居邃处。而欲闻
民间疾瘼艰苦。是犹恶阴而入乎队道也。然臣老矣。墓木
亦既拱矣。桑榆之景。而可待以旦乎。

** 投姚洞天书

某学武无成。攻文失志。岁华蹭蹬。身事蹉跎。胸中之万仞
青山。压低气宇。头上之一轮红日。烧尽风云。加以天步陵
迟。皇纲废绝。四海渊黑。中原血红。挹飞苍走黄之辩。有出
鬼没神之机。

李宏冀 第 14a 页

** 齐邱子自序

广平宋齐邱字子嵩。性佣读书。不知古今。然好属意于万
物。万物有感于心者。必冥而通之。所以或得万物之情。或
见变化之妙。遂著化书以尽其道。凡六卷百有十篇。上二
卷说道与术。中二卷说德与仁。下二卷说食与俭。皆化之
旨也。盖道不足化之为术。术不足化之为德。德不足化之
为仁。仁不足化之为食。食不足化之为俭。食俭二化。其物
甚卑。其名甚微。其教甚大。其化甚广。可以裨道德。奋仁义。
李宏冀 第 14b 页
厚礼乐。诚忠信。噫。不知万物之化小人也。不知小人之化
万物也。又不知小人之化化书也。不知化书之化小人也。
化之道如是。时大吴大和庚寅岁序。

** 仰山光涌长老塔铭

夫众生者。昼则共一明。夜则共一暗。明不为之缺。暗不为
之分。盖众生同一智而共一见也。佛佛相授。祖祖密传。以
兹为法。实无法也。仰山心偈。天下泳之。正为此也。然其化
导大纲。祖教专用。传袭源流。谓石亭仰山之宗。则涌公嗣
其后也。公法号光涌。丰城县张氏也。诞生之夕。神光照庭。
邻人以为珠璧之祥。间而伺之。生男子也。七岁请学儒。诗
李宏冀 第 15a 页
书礼乐。若有素习。十三请学佛。经论禅智。悉如生知。一旦
请游方求师。父母器而从之。于时石亭之膻。风行四海。乃
往礼之。石亭为之剃度。复就开元寺真公传净名经密旨。
十九诣襄州寿山寺戴公受大戒。遂携瓶锡。遍礼有德。以
有间断意。契无间断心。以有生灭身。得无生灭体。石亭有
似驴之问。涌公有非佛之对。(石亭堂见诸方学人来便问
子来作么学人对曰礼拜和尚来石亭曰还见和尚否对
曰见石亭曰见和尚何似驴学人无对石亭将此语每问
折到学人未有能对者石亭乃问涌公云子将作么对曰
李宏冀 第 15b 页
礼拜和尚来石亭曰还见和尚否对曰见石亭曰见和尚
何似驴对曰某甲见和尚亦不似佛石亭曰既不似佛似
个什么对曰若更有所似与驴何别石亭曰凡圣两忘情
尽体露吾有此语来近二十年无人决了境子大利根当
自保任吾不能尽标子异日可知而自行矣)尝大奇之。谓之肉佛可以化人矣。
石亭归寂。公燃第三指以报法。又燃第四指以报亲。皆不
偫之事也。仍归止于仰之栖隐寺。绍祖风也。洪帅南平钟
王闻其名。若禅师家麟凤。无有肩其威德者。遂遣使迎止
于府下。使者至。师不起。于是州牧邑尹至。亦不起。已而士
民皆来。又不起。乃共诉之曰。师如不起。贻郡县之咎。由是
不得已而后从之。既至。复馆师于石亭。继美名也。是时为
人说法。明色空一相。人佛同种。使士者舍书剑。农者弃耒
耜。工者忘纠纆。贾者散金玉。万务失绪。官不
李宏冀 第 16a 页
能禁。师之教化明白也如是。天祐十四年秋。还如旧隐。升
元二年夏。顺化于禅寝。僧腊七十。俗龄八十有九。门人具
梵礼塔于山之西南隅。表至德也。呜呼涌公。王者固召不
就。因慈悲而后就之。真天人也。将来者多方求知。犹有弗
获。足见涌公不泯其能。盖力救末法之弊尔。入室弟子彦
新。执古之士也。任彼肉耳。聆余广誉。不远千里。自袁而来。
以行状授余请铭。殊不知人不胜名。文不胜德。然哀其诚
悫。强而应之。其辞曰。

佛佛佛。乃真物。自迷误。无得失。曹溪殁。仰山出。曹溪髓。仰
李宏冀 第 16b 页
山骨。曹溪虚。仰山实。佛兮涌。涌兮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