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杨光
杨光 第 21a 页
钦定全唐文卷八百十七

杨光 第 1a 页

* 杨光

光。中和时人。

** 赤石楼隐难记

混茫既分。乾坤成列。形下曰器。积而为山。洎禹别九州。汉
通百越。此山则维扬东瓯之地。峨峨杰出。发地千寻。峭削
凌空。壁悬四面。其乃阴阳偏顾。造化有情。呀开石门。路通
极顶。天生厚土。荫以森罗。地广百家。人胜千众。天下灵迹。
此乃标奇。自乎开元之末。袁晁作叛。起于天台。攻陷当州。
杨光 第 1b 页
逃亡无数。惟此一乡。人户数百馀家。而登此楼。以逃其难。
乃有兵戈百众。来绕其山。飞矢弯弧。岂能侵动。既难攻击。
莫不相守经旬。其恃乃智士。而获良计。以米饴豕。投于岩
下。偫盗剖之。自相谓曰。岩顶积谷尚多。我等相守。难以待
其乏乎。遂共奔去。而攻他疆。其后便乃清平。干戈不扰。人
忘往难。无复再游。运转年移。迄今为古。其楼近代居人。皆
惧有神圣居止。及乾符五年。赵言奔冲之时。不敢登此回
避。以至中和二年。屡被洞寇侵逼。焚却乡闾。兼遂昌数县
军马。频来凭陵。老幼惶惶。倦于深窜。乃有耆父河间郡俞
杨光 第 2a 页
强。邀伴攀缘。登此楼顶。芟夷繁木。以创草庵。巧立层梯。而
通行路。遂召乡邻老幼。共此逃形。寝寐安然。狂兵攻守。无
路侵凌。是年五月。当州中军屯营州郭。居人投军众。仇雠
相害。村野遭搜。近远逃亡。不可胜数。此之一乡。而有武都
郡章承趣。年当少俊。英杰冠时。乡内钦依。众皆推让。蒙兵
马司佥差。部领数百卫士。占护家乡。各藏财泉于薮岩。共
置军部于老竹。外都畏惧。不敢来侵。户口完全。耕稼无失。
于时太守张公。朝望崇重。远降分符。抚恤安邦。便蒙康泰。
当今四境未安。内忧侵扰。且居岩顶。有百馀家。并是乡内
杨光 第 2b 页
英俊。贤明父宿。共栖幽境。何异神仙。余因游观。奉命为记。
时唐中和二年壬寅十一月初八日。

* 王景崇

景崇字孟安。赠司空成德军节度使绍鼎子。懿宗朝嗣为
节度。以平庞勋功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尉兼中
书令。封赵国公。乾符五年进封常山王。检校太傅。中和三
年卒。年三十七。赠太傅。谥忠穆。

** 诛苏祐奏

当道慈谷灵寿两镇报。蔚州刺史苏祐。擅驱兵骑。侵突臣
杨光 第 3a 页
管界。及谋逆辞事。寻巳处置讫者。苏佑本自微人。谬承圣
奖。自抛离郡邑。窜保山岩。臣亦悯以困穷。累曾救恤。虑其
猖獗。每使慰安。岂期无恶不为。有凶皆纳。狐鸣鼠伏。曾不
悛心。擐甲弄兵。尝思怒目。况朝廷道全姑息。思务含宏。加
骑省之荣资。除濮阳之望郡。而又拒违明敕。侮易天朝。擅
割属城。背云中而纳款。潜将逆党。附并部以扬威。昨者初
犯中山。尚深疑贰。谓其举众。将议朝天。或舍逆以自新。或
树功而迁善。殊不知终怀鸩毒。竟务鸱张。劫后臼之仓储。
逼冒零之镇戌。旋则乱驱蛇豕。入臣封疆。阴蓄奸欺。伺臣
杨光 第 3b 页
勇怯。臣此时未穷来意。讵忍加兵。寻令问以行藏。兼遣倒
其戈甲。然终无一字。以述端倪。累有元随。自陈状迹。云本
拟胁臣优给。劫臣材庐。奋战马而以利犬羊。招亡命而别
谋吞并。臣尚观衅变。待以膳羞。苟尚可以恩怀。且欲候其
敕命。其贼缘已拟发露。自致苍黄。乃与后来败卒合谋。便
拟据城作梗。臣既优饶稍过。倾覆是虞。固难使四郡军民。
噬脐贻悔。一城生性。束手受诛。其苏祐一行徒党。除殁告
军将人数外。今月七日。并巳分兵诛戮讫。此皆皇帝陛下
雷霆振响。宗社垂灵。将复致于中兴。故先除其小丑。况此
杨光 第 4a 页
贼逋藏薮泽。招聚凶豪。缔结厉阶。爰轻数度。包含怨府。不
啻十年。其寨即在中山一隅。去大同咫尺。彼两镇不能覆
巢破卵。荡叶夷根者。盖以其兔狡难蹄。兽穷则搏。顾兹疾
疚。实谓腹心。苟非天静寰中。曷使鱼游釜内。今则欃枪一
扫。噍类无遗。凡在边藩。孰不鼓跃。

* 高彦休

彦休自号参寥子。

** 阙史序

皇朝济济多士。声名文物之盛。两汉才足以扶轮捧毂而
杨光 第 4b 页
已。区区晋魏周隋已降。何足道哉。故自武德贞观而后。吮
笔为小说小录稗史野史杂录杂纪者多矣。贞元大历已
前。捃拾无遗事。大中咸通而下。或有可以为誇尚者。资谈
笑者。垂训诫者。惜乎不书于方册。辄从而记之。其雅登于
太史氏者。不复载录。愚乾符甲午岁生唐世。二十有一。始
随乡荐于小宗伯。或预闻长者之论。退必草于捣网。岁月
滋久。所录甚繁。辱亲朋所知。谓近强记。中和岁。齐偷构逆。
翠华幸蜀。搏虎未期。鸣銮在远。旅泊江表。问安之暇。出所
记述。亡逸过半。其间近屏帏者。涉疑诞者。又删去之。十存
杨光 第 5a 页
三四焉。共五十一篇。分为上下卷。约以年代为次。讨寻经
史之暇。时或一览。犹至味之有菹醢也。甲辰岁清和月编
次。

* 黄璞

璞字绍山。又字德温。闽县人。大顺中擢进士第。官校书郎。

** 林孝子传

林孝子攒。泉州莆田县人。初举进士不第。仕塞垣。后仕不
择禄。为福唐县尉。冀遂迎养。未果。闻亲有疾。奔还其家。行
不俟车。食而失哺。及罹难疾。殆至殒绝。浆不濡口。往往三
杨光 第 5b 页
日或五日。自埏鏄甓。营邱陇。及踰葬期。独庐墓侧。飞走助
哀。神祇荐祉。故白乌再集。甘露联降。泉州申使府。时贞元
癸酉岁。李若初廉使兹地。深所嘉叹。遣从事亲往视验。会
天久暵乾。露彩融释。攒拊膺大哭曰。自尽于其亲。人子常
道。贞符之降。本非所望。向者所降。其福我耶。其祸我耶。今
使车将至。苟非所验。非馀骸足顾。抑将殃乎州里矣。逡巡
愁云四合。异香中来。触物氤氲。歘成甘露。焕然五色。餲然
甘味。移时不消。千木同色。灵乌素质。翻翩来翔。阖郡共观。
无不从验。以是悖者知敬。悍者知驯。既图其状。李公录以
杨光 第 6a 页
上奏。德宗敦劝孝道。降制褒异。命立双阙于其墓。旌表门
闾。举宗皆蠲征徭。厚加爵饩。迨今号为阙下林家。欧阳詹
曾序甘露述。备详其事。黄子曰。天道不远。感而遂通。林生
因心之感。上达乎天。累降祥符。坐获旌表。是谓天爵。岂下
万钟之贵。遂登名此书。以耸孝道云尔。

** 王郎中传

王棨字辅之。福唐人也。咸通三年郑侍郎谠下进士及第。
试倒载干戈赋天骥呈材诗。公词赋清婉。托意奇巧。有江
南春赋末云。今日并为天下春。无江南兮江北。又有诏遣
杨光 第 6b 页
轩辕先生归旧山赋及马惜锦障泥诗尤美。公风姿雅茂。
举措端详。时贤仰风。盛称人瑞。成名归觐。廉使杜公宣猷
请署团练巡官。景慕意深。将有瑶席之选。公辞以旧与同
年陈郎中翚有要约。就陈氏婚好。时益以诚信奇之。初就
府荐。冯涯为试官。三箭定天山赋当意。为涯所知。欲显滞
遗。明设科第。以宋言为解头。公为第二。时毅夫中丞尹京
兆。怒涯不取旨。撝命收榜。扳破名第申省。其年等第虽破。
公道益彰。凡曾受品题。数年之间。及第殆尽。前今舆论。莫
不美冯公之善得其材。荣公之获在其选。从事本府。乞假
杨光 第 7a 页
入关。寻又首捷。玉不去身。赋春水绿波诗古公去邠论。李
公[:#AS-84EC:⿰⻖⿱步马]时擅重名。自内翰林出为江西观察使。辟为团练判
官。自使下监察赴调。复平判入等。授大理司直。未几。除太
常博士。入省为水部郎中。公初上第。乡人李颜累举进士。
郁有声芳。赠公歌诗云。蓬瀛上客颜如玉。手探月窟如夜
烛。笑顾姮娥玉兔言。谓折一枝情未足。时谓颜状得其美。
若有前知。公十九年内三捷。其于盛美。盖七闽未之有也。
不幸黄巢窃据京阙。朝士或殍或戮者。不可胜计。公既遇
离乱。不知所之。或云归终于乡里焉。

杨光 第 7b 页

** 欧阳行周传

欧阳詹字行周。泉州晋江人。弱冠能属文。天纵浩汗。贞元
年登进士第。毕关试。薄游太原。于乐籍中因有所悦。情甚
相得。及归。乃与之盟曰。至都当相迎耳。即洒泣而别。仍赠
之诗曰。驱马渐觉远。回头长路尘。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
人。去意既已甘。居情谅多辛。五原东北晋。千里西南秦。一
屦不出门。一车无停轮。流萍与系匏。早晚期相亲。寻除国
子四门助教。往乐籍中者思之不已。经年得疾且甚。乃危
妆引髻。刃而匣之。顾谓女弟曰。吾其死矣。苟欧阳生使至。

杨光 第 8a 页

可以是为信。又遗之诗曰。自从别后减容光。半是思郎半
恨郎。欲识旧时云髻样。为奴开取镂金箱。绝笔而逝。及詹
使至。女弟如言。径持归京。具白其事。詹启函阅之。又见其
诗。一恸而卒。故孟简赋诗哭之。序曰。闽越之英。惟欧阳生
以能文擢第。爰始一命。食太学之禄。助成均之教。有庸绩
矣。我唐贞元已卯岁。献书相府论大事。风韵清雅。词旨切
直。会东方军兴。府县未暇慰荐。久之。倦游太原。还来帝京。
卒官灵台。悲夫。生于单贫。以徇名故心专。勤俭不识声色。
杨光 第 8b 页
及兹筮仕。未知洞房纤腰之为蛊惑。初抵太原。居大将军
宴席上。妓有北方之尤者。屡目于生。生感悦之。留赏累月。
以为燕婉之乐。尽在是矣。既而南辕。妓请同行。生曰。十目
所视。不可不畏。辞焉。请待至都而来迎。许之。乃诀去。生竟
以连蹇不克如约。过期。命甲遣乘。密往迎妓。妓因积望成
疾。不可为也。先大故之夕。剪其云髻。谓侍儿曰。所欢应访
我。当以髻为贶。甲至得之。以乘空归。授髻于生。生为恸怨。
涉旬而生亦殁。则韩退之作何蕃传。所谓欧阳詹者生也。
河南穆元道访予。尝叹息其事。呜呼。钟爱于男女。索其效
死。夫亦不蔽也。大凡以时断割。不为丽色所汨。岂若是乎。

杨光 第 9a 页

古乐府诗有华山畿。玉台新咏有庐江小吏。更相死类于
此。

* 张为

为。唐末时人。与周朴齐名。后入青城山。访道而去。

** 诗人主客图序

若主人门下处其客者。以法度一则也。以白居易为广大
教化主。上入室杨乘。入室张祐羊士谔元稹。升堂庐仝顾
况沈亚之。及门费冠卿皇甫松殷尧藩施肩吾周元范况
杨光 第 9b 页
元膺徐凝朱可名陈标童翰卿。以孟云卿为高古奥逸主。
上入室韦应物。入室李贺杜牧李馀刘猛李涉胡幽正。升
堂李观贾驰李宣古曹邺刘驾孟迟。及门陈润韦楚老。以
李益为清奇雅正主。上入室苏郁。入室刘畋僧清塞卢休
于鹄杨洵美张籍杨巨源杨敬之僧无可姚合。升堂方千
马戴任蕃贾岛厉元项斯薛寿。及门僧良乂潘诚于武陵
詹雄卫准僧志定喻凫朱庆馀。以孟郊为清奇僻苦主。上
入室陈陶周朴。及门刘得仁李溟。以鲍溶为博解宏拔主。
上入室李偫玉。入室司马退之张为。以武元衡为[瑰]奇美
丽主。上入室刘禹锡。入室赵嘏长孙佐辅曹唐。升堂卢频
杨光 第 10a 页
陈羽许浑张萧远。及门张陵章孝标雍陶周祚袁不约。

* 郑略

略。唐末宰相。

** 大道颂

大哉至道。无为自然。不终不始。先地先天。含光默默。永劫
绵绵。东训尼父。西化金仙。百王取则。累圣攸传。万教之主。
元之又元。

* 孟启

启。僖宗朝官司勋郎中。

杨光 第 10b 页

** 本事诗序

诗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故怨思悲愁。常多感慨。抒怀佳
作。讽剌雅言。著于偫书。虽盈厨溢阁。其间触事兴咏。尤所
钟情。不有发挥。孰明厥义。因采为本事诗凡七题。犹四始
也。情感事感高逸怨愤徵异徵咎嘲戏。各以其类聚之。亦
有独掇其要不全篇者。咸为小序以引之。贻诸好事。其有
出诸异传怪录。疑非是实者。则略之。拙俗鄙俚。亦所不取。
闻见非博。事多阙漏。访于通识。期复续之。时光启二年十
一月。大驾在褒中。前尚书司勋郎中赐紫金鱼袋孟启序。

杨光 第 11a 页

* 赵申昈

申昈。乾符时官左武卫兵曹参军。

** 唐故居士天水赵府君墓志铭(并序)


府君姓赵。氏裔天水。(阙二字)别业易州涞水县。顷因先父迁(
阙二字)仕流浪海隅。从军地远。徙居青(阙二字)世迄今凡二百
年矣。先妣夫人太原王氏。生公。是季子也。府君生居于北
海之郡。志好云林山水。南北贸贾。利有攸往。广涉大川。博
杨光 第 11b 页
学古坟。与朋友交。言行敦美。信义彰闻。轻金玉。立善外著。
孝行六亲。府君讳琮字光。婚夫人太原王氏。有男三人。长
曰审岩。次曰审裕。季曰审文。女一人。初笄之年。适夫阴氏。
孟男年居弱冠之秋。居然老成。安详大雅。合国风之坚操。
修行古人。立言温尚。可谓父训有知。流嗣千载矣。夫人王
氏。令淑贤(阙一字)居丧泪血。在苫块之内。殒哽兰干。骨髓焚
消。(阙二字)誉闻三从之(阙二字)导著府君遇军情变乱。不以交
道仇(阙一字)生涯亦不遭毁爇。钱谷湛然。上下无虞。丛食安
贴。乙未岁季夏月五日。遇疾青州之私第。丁于人世。丙申
年七月三日。命知者卜得吉。夕殡于益都县南五里建德
庄云门山东冈原。礼也。虑山河更改。松筠彫悴。遂纪年代。

杨光 第 12a 页

乃为铭说。铭曰。

天水之君。蕴志难偫。孝行双美。立性松筠。卓然孤立。在世
(阙一字)生好东皋之利灭亡回返高坟。有子贤行。传代光
门。女从他氏。五德犹存。白杨千载。滋茂儿孙。落日乌啼。猿
叫荒村。都(阙一字)思遗念临棺血泪(阙一其字 一)生涯终不改。儿
女永无依。(其阙二二字)生平事。留踪万代存。(其三)嗣流孤陇下。恩
爱向谁论。(其四)

* 杜希遁

杨光 第 12b 页

希遁字忘机。自号永阳子。

** 大还丹金虎白龙论

夫烧丹鍊药。须烹龙虎之阴阳。驻命存形。藉养神气之魂
魄。龙痴凝虎。阴反成阳。虎暗晞龙。阳化成宝。神融驭气。魄
反成魂。气泰神和。魂合而圣。龙虎相凝成液。神气交驭为
真。神水便是华池。忘心即名抱一。朝天控鹤。须吞真魄之
灵丹。出世长生。藉养精魂之灵气。此则金丹秘诀。神仙妙
门。能以改换精神。变化筋骨。收卷形体。出入而可有可无。
变现真灵。来去而能存能没。桑田变易。天地虚翻。升腾而
紫府玉清。游历而碧霄金阙。此即神丹凭验。还返功灵。世
杨光 第 13a 页
人枉鍊五金。调和八石。呼铅作虎。唤汞为龙。妄配阴阳。错
排水火。誇三黄是圣。骋五矾为神。道理既乖。圣意全失。看
经究义。寻本穷元。乱立规绳。递生法则。不从师授。强说已
能。斟酌药名。团量火候。炉泥八面。坛筑三层。咒祝神祇。祭
醮天地。总是凭空。造作非理。修持不觉。体败形枯。颜凋须
白。虚劳岁月。枉役心神。而望还丹。万无成耳。余久耽云水。
早弃浮华。栖止山林。精穷物象。修神鍊气。反本还元。息虑
澄真。忘思静一。考覈铅汞。杼轴丹经。彻视元洞之金书。悟
达三清之玉诀。然后敢对持龙虎。驾驭阴阳。配金木以东
杨光 第 13b 页
西。定坎离而南北。陶镕日月。鍊成五色之元霜。孕育乾坤。
化出流光之素雪。仙方岂谬。圣理昭然。一睹元微。明其妙
旨。遂著斯序。分列两篇。名金虎白龙论。用彰鄙识。将表同
人。傥物外君子。幸留意焉。

** 大还丹金虎白龙论跋

时光启二年冬首中旬有七。横峰先生永阳子杜希遁字
忘机。多事之秋。避祸汶郊。每抵廛中。秖接大隐南阳公。公
颇奉道。耽元悟真。栖心闲雅。若夫发迹扬名。俟之知巳。夫
为交者。有名焉。有利焉。余与公交。非名与利。每一接。未尝
杨光 第 14a 页
不话道永日。除元之又元外。馀无所云。故书先师药诀相
赠。切希千万保惜。勿传下士。大凡方外之事。岂使常人知
之。常人知之。则自遭谴谪。仙师曰。钦承者纪名于元录。泄
慢者责身为下鬼。又曰。殃庆逮于九祖。升沉止于一形。今
以青山白云为誓。勿负斯言。千万千万。

* 郑渎

渎。僖宗朝文章著名。累举不第。

** 吹笛楼赋(以时平故事有吹笛楼为韵)


杨光 第 14b 页

路出东门。当川原静处以凝望。见棂槛萧然而起愁。问于
垂白荷锄叟。云是明皇吹笛楼。龙吟洛水兮韵如在。凤去
乔山兮君不留。当昔开元之时。天下无事。鸿恩不间于中
土。銮驾常游于北地。姚公宋公之智略。动必咨谋。宁王薛
之忠贞。出皆参侍。西则秦京。东则洛城。八百里之歌钟断
续。五十年之寰海升平。于是驻清跸。御丹楹。执箫管而宸
衷时悦。临曲栏而睿思俄生。莫不湘弦罢弹。泗磬休击。楚
舞态止。齐讴韵绝。九天敛雾。送芳景于琼轩。万籁韬音。让
嘉名于玉笛。既运指而有规。乃濡唇而是吹。林峦兮髣髴
如变。寒暑兮须臾可移。折杨柳之数声。雁惊前渚。落梅花
杨光 第 15a 页
之一曲。鸟散芳枝。自从弓剑有遗。星霜频度。绮窗萧索以
将毁。绣岭连延而若故。竟无六律。继当时紫府之清音。空
有一条。是往日翠华之来路。雕檐寂寞兮镂槛堪依。隙驷
宁回兮烟鸾莫追。三山迢递在何处。万姓凄凉无见时。宫
商之杳眇难寻。云消雨散。榱桷之倾欹若此。月惨风悲。苟
非德迈三皇。化敷九有。龙驭虽逝。鸿名不朽。则斯楼也寂
寞空存。安得往来沾襟而稽首。

* 鲁洵

洵。光启时官岭南西道观察支使。

杨光 第 15b 页

** 唐台州剌史杜雄墓志铭

(阙)斯照乃有大电呈瑞。灵岳降贤。上则一千年以诞(阙)
简册焕乎古今(阙)也自汉魏至于(阙)(阙)茂族先世自东
晋过江。士族南徙。以丹邱(阙)先君禺自安高尚。不求禄仕。
先君由(阙)春州剌史。公即春州府君第二子也。生有奇表。(
阙)精元孝资温凊。敬事昆弟。至于疏亲远属。(阙)天下将乱。
且叹曰。穷理讲学。将非其时。豹略龙(阙)士之志廉使美其
林。署为平昌讨伐使州事。承制加御史大夫。是时歉俭后(
阙)诏兼大司宪。恩及师徒。惠播闾里。(阙)以功上闻。(阙)光启

杨光 第 16a 页
年加工部尚书。是秋又迁刑部。(阙)以正道使知而后改。遂
刑措不用。(阙)租赋其或稼穑将登有水(阙)不若神明之政
也。日者(阙)公率兵拒之。偫寇尤(阙)而不用得非良二千石(
阙)金紫是岁复加右揆大(阙)两浙中令以嘉辞厚(阙)不绝
书多竭私(阙)有地千里。有爵三公。显赫(阙)未尝骄于色吝
(阙)于国厚于人薄于已。古(阙)视政以其月十七日薨。(阙)
终神气不乱。顾谓(阙)归勉主郡事。言讫而瞑。(阙)子抚军若
一奉上(阙)功成名遂。善始令终。(阙)碑(阙一字)州罢市(阙)见(阙
一字)其得人心也如此。先大(阙)(阙)(阙二字)继大(阙)之养(
杨光 第 16b 页
阙四字)是日太君(阙)礼(阙一字)闺门道光。先公一(阙一字)而(阙)长
曰彦崇。(阙二字)军节度(阙)将孝以承家。谦以处众。生(阙三字)
道旦明治乱之机。入侍庭闱。出佐军旅。次曰彦(阙一字)彦(阙
一字)彦信彦特彦持彦琪彦择(阙二字)前节度推官。幼曰彦
丰。并俊秀聪敏。仰禀义方。号慕殒绝者数四。女四人。皆明
惠贤淑。有曹谢之风。长适镇海军都指挥右揆吴章。次方
笄年。未良匹。次许嫁陈氏。即故闽帅司空公第二子。次许
嫁钱氏。即今两浙中令彭城郡王爱子也。副使叶公与左
都押衙师位右都押衙绍香及诸都将。亲奉丧事。各率家
财。送
杨光 第 17a 页
往事居。知无不至。传曰。周人之思召公。爱其甘棠。况其子
乎。公恩施广于一境。可谓贻厥孙谋矣。以其年十一月廿
五日。葬于郡之义成乡贞节里。一日。亲吏传尚书公命曰。
子为宾职。复典文翰。我先君勋绩善政。当得其实。愿为志
石。以传不朽。洵受恩有日。报赐无阶。陈让不获。因洒泣铭
曰。

五纬降瑞。四灵效祥。诞生硕臣。赞我巨唐。奇表岳峙。懿行
兰芳。耆天柱石。浮海舟航。士怀恩信。民歌乐康。凤书锡命。
虎符有光。军崇美号。义洽故乡。三公爵秩。千里宪章。化穆
杨光 第 17b 页
二纪。仁被一方。威仪棣棣。度量汪汪。未当分阃。俄惊坏梁。
望碑挥洒。罢市凄凉。佳城叶吉。丹旐启行。厚地永固。遗德
难忘。流庆令嗣。(阙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