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九七
卷七九七 第 26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七

卷七九七 第 1a 页
 皮日休(二)

** 襄州孔子庙学记

天地吾知其至广也。以其无所不覆载。日月吾知其至明
也。以其无所不照临。江海吾知其至大也。以其无所不容
纳。料广以寸管。测景以尺圭。航大以一苇。广不能逃其数。
明不能私其质。大不能忘其险。伟哉夫子。后天地而生。知
天地之始。先天地而没。知天地之终。非日非月。光之所及
者远。不江不海。浸之所及者溥。三代礼乐。吾知其损益。百
王宪章。吾知其消息。君臣以位。父子以亲。家国以肥。鬼神
卷七九七 第 1b 页
以享。道未可诠其有物。释未可證其无生。一以贯之。我先
师夫子圣人也。帝之圣者曰尧。王之圣者曰禹。师之圣者
曰夫子。尧之德有时而息。禹之功有时而穷。夫子之道。久
而弥芳。远而弥光。用之则昌。舍之则亡。昔否于周。今泰于
唐。不然。何被衮而垂裳。冕旒而王者哉。

** 通元子栖宾亭记

距彭泽东十里。有仙邃源奥处。号曰富阳。文士李中白隐
焉。五年冬别中白。岁且翅。再自淝陵之江左。因访于是。至
卷七九七 第 2a 页
其门。骖不暇緤。而目爽神王。恍恍然迨若入于异境矣。愬
别苦外。不复游一词。且乐其得也。木秀于芝。泉甘于饴。霁
峰倚空。如碧毫扫粉障。色正鲜温。鸣溪潨潨。源内[:#AS-8867:⿳士冖柘]籥。韝
出琉璃液。石有怪者。骁然闯然。若将为人者。禽有异者。嘐
嘐然若将天驯耶。每空斋寥寥。寒月方午。松竹交韵。其正
声雅音。笙师之吹竿。邠人之鼓籥。不能过也。况延白云为
升堂之侣。结清风为入室之宾。其为趣则生而未睹矣。中
白所尚皆古。以时不合己。故隐是境。将至老。呜呼。世有用
君子之道隐者乎。有则是境不足留吾中白也。昔余与中
卷七九七 第 2b 页
白有俱隐湘衡之志。中白以时不合己。果偿本心。余以寻
求计吏。不谐夙念。今至是境。语及名利。则芒刺在背矣。夫
宾之来也。不逾于邑。(谓彭泽县)邑距是十里。至是者不为易矣。
其延之。旦不晡乎。晡不夕乎。则俟宾之所。果不可低庳。于
是钜其寝。西向百步。则筑宾亭焉。两其室而一其厦。且曰。
宾将病暑。吾则敞其檐。宾将病寒。吾则奥其牖。自竟是功。
则鲜薧之馈。罍樽之费。纵倍于前矣。其功始于咸通二年
秋八月。后五年五月。中白馆余于是。且祷其记而名之者。
累月让不获。因曰。古者有高隐殊逸。未被爵命。敬之者以
卷七九七 第 3a 页
其德业号而称之。元德元晏是也。夫学高行远谓之通。志
深道大谓之元。男子通称谓之子。谓请以通元子为其号。
请以栖宾为亭名。噫。知我者不谓我为佞友矣。五年五月
朔日记。

** 破山龙堂记

礼。山林川谷邱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若然者。
龙亦能为风雨见怪物。则其泽之在民厚矣。神而祀之又
宜矣。常熟。泽国也。风雨怪物。日作于民。在有其地者。苟祀
之至。民被其利。祀之不至。民受其祸。汝南周君为令之初
卷七九七 第 3b 页
年。夏且旱。禜其神于破山之潭上。果雨以应。君曰。受其赐。
徒禜以报。不可也。于是命工以土木介其象。为宝宫以荫
之。著之于典。以洁其祀。于是风雨时。怪物止。水旱不为厉。
民经大荒。连岁以穰。其神之泽乎。君之祀乎。凡雩者。春秋
之道皆书之。勤民之祀也。君为其祠已。乞文其事。日休佳
君之为志在民。故从之。咸通十三年二月十九日。襄阳皮
日休记。

** 郢州孟亭记

明皇世。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翰林杜工部为
卷七九七 第 4a 页
尤。介其间能不愧者。惟吾乡之孟先生也。先生之作。遇景
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
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
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乐府美王
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
岳阳城。谢眺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
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此与古人争胜于釐毫
间也。他称是者众。不可悉数。呜乎。先生之道。复何言耶。谓
乎贫。则天爵于身。谓乎死。则不朽于文。为士之道。亦以至
卷七九七 第 4b 页
乎。先生襄阳人也。日休襄阳人也。既慕其名。亦睹其貌。盖
仲尼思文王则嗜昌歜。七十子思仲尼则师有若。吾于先
生见之矣。说者曰。王右丞笔先生貌于郢之亭。每有观型
之志。四年。荣阳郑公诚刺是州。余将抵江南。[:#AS-99D1:⿰舟羲]舟而诣之。
果以文见贵。则先生之貌纵视矣。先是亭之名取先生之
讳。公曰。焉有贤者名。为趋厮走养朝夕言于刺史前耶。命
易之以先生姓。日休时在宴。因曰。春秋书纪季公子友仲
孙湫字者。贵之也。故书名曰贬。书字曰贵。况以贤者名署
于亭乎。君子是以知公乐善之深也。百祀之弊。一朝而去。

卷七九七 第 5a 页

则民之弊也去之可知矣。见善不书。非圣人之志。宴豆既
彻。立而为文。咸通四年四月三日记。

** 晋文公不合取阳樊论

三代之赏臣下以爵。不以地。不以器。迨夫后世君弱臣强。
拨去古法。能立一功者。先伺君地焉。能立一勋者。先窥君
器焉。由是于鲁有三桓。于齐有田常。于楚有白公。是赏过
有僭生焉。甚者夺主。从来尚矣。且姬之列侯。守其本封。胜
其主爵。锡之以鈇钺。分之以钟彝。休戚其民。生杀于国。其
卷七九七 第 5b 页
贵已极矣。遇天下无事。则行其德化。奉其贡职。居则待乎
巡狩。行则赴于会同。遇天下有事。则申之以钟鼓。行之以
征伐。上以定王室。下以正诸侯。真侯伯之职业也。是常节
也。苟周天子有赐。宜以德让之。岂当更受其地也。苟让不
获听。受之者其爵可也。其器可也。且天子之地方千里。不
千里则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既侵天子之甸。犹削枝
者必及乎干。剸肉者必至乎骨。何者。势使之然也。如晋文
既定襄王于郏鄏。王劳之以地。阳人不服。晋侯围之。乃辱
其宗祊。苦其人民。虐其甥舅。呜乎。其亦不仁矣。是晋文虽
有入天子之功。而有凌天子之威也。当王之赐。宜让曰。臣
卷七九七 第 6a 页
重耳以眇眇之德。处专征之任。遇翟寇肆虐。天王少违宗
庙。臣敢兴下国之师。杀凶臣。定王室。乃臣之常也。不足赏
也。苟天王特念小伐。不寘诸刑。列唐叔之祚。获臣有奉。为
赏厚矣。苟以畿内之地为臣之邑。是上滥其赐。下僭其受
也。虽天王之荐宠臣。其若宗庙之灵百姓之心后世之罪
何。而晋文曾不是让。又请隧焉。岂内轻衰周之凌迟。外恃
诸侯之强盛而为耶。殊不知周王之尚守乎典礼也。且王
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万里焉。以为甸服。以供上
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且王之所赐田。皆
卷七九七 第 6b 页
在周甸也。王明知在甸内。与乎晋者。是力不足制晋也。如
力足制晋。肯以规方千里之内地与夫诸侯哉。是王之语
晋侯以规方千里者。讥其受地也。文公不悟。卒而受之。呜
乎。文公之霸也。有召君之讥。请隧之僭。不为甚矣。甚者在
阳樊也。

** 秦穆谥缪论

圣人务安民。不先置不仁。以见其仁焉。不先用不德。以见
其德焉。苟如是。是见危者已坠而欲援。观斗者将死而方
救。噫。其亦不仁矣。以高辛之仁化用一挚。挚之不善。天下
卷七九七 第 7a 页
之民辅尧以为君。以唐尧之仁化用一鲧。鲧之不绩。天下
之民噪禹以为功。夫如是。挚之与鲧。是高辛唐尧诚用之
也。非先置也。推其诚而用之。人民尚倍之如是。况先置者
耶。当晋献骊姬之乱后。奚齐卓子之死馀。重耳在翟。夷吾
居秦。以秦穆之力。制翟而安晋。其能必矣。夫重耳之贤也。
天下知之。又其从者足以相人国。如先立之。必能诛乱公
子。去暴大夫。翼德于成周。宣化于汾晋。而穆公反取公子
絷之言。乃先置夷吾。是为惠公。公之入也。背内外之赂。诛
本立之臣。烝先父之室。故生民兴诵。死者无报。卒身获于
卷七九七 第 7b 页
秦。而子杀于晋。呜乎。致是也。非晋人之罪。秦人之罪也。夫
挚立八年。不善而去。鲧用三载。弗绩而诛。况晋惠公之在
位。作宗庙之蠹蠍。为社稷之稂莠。一立十五年。其为害也
大矣。今之学者以秦穆为缪。尚疑其谥。得斯文也。可以谥
缪为定。

** 汉斩丁公论

忠之为称也。盖欲委身以事主。不以猜误贰其心。不以辩
说贰其心。不以疑惧贰其心者也。上有过。诤于公。不扬名
于私。岂猜误之足入乎。上有忌愈乎进。不愈乎退。岂辩说
卷七九七 第 8a 页
之足入乎。上有间。惧乎心。不惧乎事。岂疑惧之足入乎。夫
苟禄吝生而仕者。上有过。言未息而惧乎诛。谏未再而去
乎位。自以得古人三谏不从之义。然幸其生。贪其禄。是猜
误而贰其心也。上有忌。必奸于心机。媚于声气。不思己之
不聪。而谓上之受谤。不思道有未可。而谓辩之足从。必从
辩而去。是辩说贰其心者也。上有间。必佞彼爱。取乎厚也。
必谄彼倖。求其舍也。有爱不可佞。倖不可谄。即苟而已矣。
是疑惧贰其心者也。呜乎。刘项之作也。淮阴不以猜误而
去项乎。淮南不以疑惧而去项乎。曲逆不以辩说而去项
卷七九七 第 8b 页
乎。去彼而就彼。果谓忠乎。果谓不忠乎。是利则存。不利则
亡者也。则丁公临敌。舍敌无杀。诚恻隐之仁者。岂有猜误
辩说疑惧者耶。有利则存不利则亡者耶。与其不忠。则彼
三侯者未可免鼎镬之诛。刀锯之刑也。是高祖斩之。果不
为当。噫。汉之初立。未为无人。丁公就刑。未闻有上言而戾
者。将固之命也。悲夫。

** 周昌相赵论

夫刚柔之分在乎性。得失之机系乎用。苟刚暴则胜柔。柔
久则胜刚。物之常理也。或用之以刚处柔。以柔处刚。其机
卷七九七 第 9a 页
必得矣如以刚处刚。以柔处柔。其机必失矣。周昌之性刚
也。吕后之性刚也。汉祖以百岁后以赵王如意为忧。故辍
昌相赵。呜乎。汉高之意。非逞志于一时纳虑于一谏而相
昌乎。不然。何其用之失也。如以昌之刚。足固赵国。则赵之
兵甲。能当汉乎。是不可一也。如以昌之刚。足固赵王。则吕
氏之徵王。特一邮夫之力耳。不可二也。如以昌之节。足以
存赵。不过乎死。死则赵王就徵耳。是不可三也。卒使百岁
之后。如意冤僇。周昌愤死。惜哉。汉祖未崩前。以周勃统南
军。以昌领北军。以陈平为谋主。则吕后之令。产禄之谋。不
卷七九七 第 9b 页
能当临大难而不回秉大节而不坠者也。苟使握军政。执
相权。昌必能之。其奈何误用。

** 非沈约齐纪论

沈约作齐纪论云。太庙四时之祭。各以生平所嗜飨之。汉
明帝梦光烈皇后。明旦车驾至庙。躬拂帷幄。亲易粉泽。前
史以为美谈。此亦先代之旧典也。日休曰。荐飨之仪。笾豆
之数。圣人之制定矣。苟非通如周孔不相沿袭者。谓时有
人乎。无其人制之。谓乎非也宜矣。修其书。不正而反赞之。
谓乎妄也又宜矣。夫屈到嗜芰。屈建荐之。为乎合礼。曾晢
卷七九七 第 10a 页
嗜羊枣。曾子不食。谓乎不忍。一隅之国。礼文不备。宜哉。约
以方之汉明大孝。过矣。

** 正沈约评诗论

周诗曰。驷騵彭彭。注曰。马白腹曰騵。议者言上周下殷。沈
约又云。騵者盖三家之色相胜。又示周殷相代也。日休曰。
天之命也。必以二德。则文王自信矣。何为不受殷禅哉。诗
曰。文王受命作周。又曰。文王有明德。俾其率天下之义师。
取一隅之凶主。南面于殷。其能昭昭矣。然非人事不可也。
天时未可也。岂不可谓殷之贤人尚众。冀匡纣而易政也。
卷七九七 第 10b 页
岂能以驷騵之色示乎代殷哉。呜乎。禅代之事。符于天命。
必不可以驷騵之色胜之也。谓尧之运为火欤。则车服一
当从其色。则尧不当乘白马冠黄收衣纯衣也。故圣人继
运以德。受禅以仁。如以马之色示于代殷。则吾以圣人用
于左道矣。或曰。若然者奚著。曰。毛公误笺。沈约过释。

** 论白居易荐徐凝屈张枯

祐元和中作宫体诗。词曲艳发。当时轻薄之流重其才。合
噪得誉。及老大。稍窥建安风格。诵乐府录。知作者本意。讲
讽怨谲。时与六义相左右。此为才之最也。祜初得名。乃作
卷七九七 第 11a 页
乐府艳发之词。其不羁之状。往往间见。凝之操履不见于
史。然方干学诗于凝。赠之诗曰。吟得新诗草里论。戏反其
词。谓朴里老也。方干世所谓古者。且能讥凝。则凝之朴略
椎鲁。从可知矣。乐天方以实行求才。荐凝而抑祜。其在当
时。理其然也。令狐楚以祜诗三百篇上之。元稹曰。雕虫小
技。或奖激之。恐害风教。祜在元白时。其誉不甚持重。杜牧
之刺池州。祜且老矣。诗益高。名益重。然牧之少年所为。亦
近于祜。为祜恨白。理亦有之。余尝谓文章之难。在发源之
难也。元白之心。本乎立教。乃寓意于乐府。雍容宛转之词。
卷七九七 第 11b 页
谓之讽谕。谓之閒适。既持是取大名。时士翕然从之。师其
词。失其旨。凡言之浮靡艳丽者。谓之元白体。二子规规攘
臂解辩。而习俗既深。牢不可破。非二子之心也。所以发源
者非也。可不戒哉。

** 新城三老董公赞(并序)


洛阳新城三老董公说高祖为义帝发丧。在汉之取天下
也。三杰而已矣。萧何苦民力以给兵输。韩信杀民命以骋
战功。留侯设诡策以离秦项。当其时。未闻以仁义说于君
者。而董公乃谕之以丧义帝。至使天下宗汉者。为其丧义
卷七九七 第 12a 页
帝也。夫高祖以曹参虽有攻城野战之功。不如萧何也。信
矣。焉至于苦民力杀民命设诡策。反不若董公之功也哉。
如高祖为天子。以公为师友。行其道于时。其利可知矣。公
之道已行于汉。而不睹封赏之体。又当时史氏无一字以
褒者。因为赞以旌之。

项氏狂攘。贼我怀王。天命未的。孰存与亡。皤皤董公。一言
汉昌。一人弑君。天下皆伤。一人哭君。天下皆丧。项由是弱。
汉由是强。扶义而征。可至轩黄。唱仁而战。可至武汤。用于
天道。折彼雄铓。繄公之道。与汉而光。

卷七九七 第 12b 页

** 易商君列传赞(并序)


商君者。用于孝公。制其法而秦给。御其谋而魏败。封邑未
居。轘刑以及。呜乎。商君之匡秦。虽不必尽是。然亦至矣。太
史贬之过实。非以欺公子邛刑公孙虔拒杜挚之说者乎。
然有一事。亦足救斯非也。余悲商君忠而受刑。因重述其
行事以赞曰。

商君之于孝公也一二见。孝公不悟其说。非皇王之道行
之难不及其身者乎。斯公之罪也。在商君有心于是道。不
亦多乎。当商君一二说孝公行之。商君必为阿衡矣。呜乎。

卷七九七 第 13a 页

卒以苛令特用。自蒙于僇。悲夫。

** 六箴(并序)


皮子尝谓心为己帝。耳目为辅相。四支为诸侯。己帝苟不
德。则辅相叛。诸侯乱。古之人失天下丧家国者。良由是也。
帝身且不德。能帝天下乎。能主家国乎。因为心口耳目手
足箴。书之于绅。安不忘危。慎不忘节。穷不忘操。贵不忘道。
行古人之事有如符节者。其在六箴乎。

卷七九七 第 13b 页

**  心箴

大化之精。孕之曰人。大纯之灵。形之曰心。心由是君。身由
是臣。中既龃龉。外乃纷纶。耳厌闻义。目恶睹仁。手持乱柄。
足践祸门。舜为天子。舜不得尊。其不尊者。与心为臣。纣为
天子。纣乃得尊。其得尊者。与心为君。天子之外。复有尊者。
乃舜之心。将舜之身。天子之外。复有卑者。乃纣之心。将纣
之身。危乎惕哉。臣之谏君。辅相不明。诸侯不宾。君为秽壤。
臣为贼尘。未及于斯。良可自勤。呜乎吾君。无忽兹文。

**  口箴

古铭金人。谓无多言。忽有所发。不可不论。既有所论。复谓
多言。中庸之士。由兹保身。吾谓斯铭。未足以珍。出为忠臣。

卷七九七 第 14a 页

言则及君。入为孝子。言则及亲。非君与亲。则宜默云。谤讪
之言。出如奫沦。一息之波。流于无垠。猜毁之言。出如钧天。
钧天之乐。闻于无闻。佞媚之言。出如丝棼。一入于人。治乱
不分。间谍之言。出如鹰鹯。鹰鹯之迅。一举凌天。无嗜于酒。
酒能乱国。无嗜于味。味能败德。以道为饮。以文为食。成我
之名。繄乃勉力。

**  耳箴

听于无听。默默元性。闻于无闻。洋洋化源。勿恃己善。不服
卷七九七 第 14b 页
人仁。勿矜己艺。不敬人文。勿耽郑声。其乱乃神。勿信美谈。
其殛乃身。听误多害。听妄多败。近贤则聪。近愚则瞆。尧居
九重。听在民耳。故得大舜。授彼神器。勿听他富。荧惑乃志。
勿闻他贵。堕坏乃义。慎正今非。慎明古是。舍是何适。古乐
而已。

**  目箴

愧尔瞭然。为吾所视。高睹古人。有如邻里。勿分秋毫。分于
邦里。勿视邦禄。视于人纪。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文有华。
秀于百卉。见彼之倨。污甚涂炭。见彼之贤。[绵]甚葛藟。勿顾
厉阶。紊吾大志。勿视怨府。损吾高义。入吾明者。何人而已。

卷七九七 第 15a 页

古之忠臣。古之孝子。上立大业。中光信史。苟不善是。蚿蝝
之类。

**  手箴

惟尔之指。屈伸由已。勿执乱权。勿树贼子。勿秉非道。勿持
非理。勿挤孤危。勿援奸宄。慎握吾操。俾直于矢。慎杖我心。
俾平如砥。剪恶如草。飏奸如秕。为而不矜。作而不恃。智如
公倕。勿为小巧。机如偃师。勿为奇伎。身高道端。毫直国史。
敬之戒之。俟为天吏。

卷七九七 第 15b 页

**  足箴

惟尔跰跰。为吾所先。居必择地。行必依贤。勿践乱阶。勿履
利门。勿蹈怨府。勿蹑祸源。凤凰乃禽。不栖凡木。驺虞乃兽。
不践生物。唯尔栖践。保兹无忽。

** 动箴

动生于欲。行生于为。欲则不妄。为则不疑。吾道未丧。于何
不之。勿生季世。有爵必危。勿居乱国。有禄必尸。往无市怨。
去无取[:#AS-9777:⿰口⿱厶虫]。迹无显露。名勿求知。声无取猜。誉无致疑。坦道
如砥。履过蒺藜。四海如家。去剧絷维。日慎一日。言兹在兹。

** 静箴

卷七九七 第 16a 页

冥冥默默。惟道之域。处不违仁。居无悖德。勿欺孩孺。衣冠
失则。不慢皂隶。语言成隙。深山虽乐。豺狼尔殛。深林虽安。
虺蜴尔螫。居不必野。唯性之寂。止不必广。惟心之适。勿傲
乎名。要乎聘帛。勿矫乎节。取乎禄食。躬虽已安。若敌锋镝。
味虽以甘。若含冰檗。成吾高风。惟静之力。

** 酒箴(并序)


皮子性嗜酒。虽行止穷泰。非酒不能适。居襄阳之鹿门山。
卷七九七 第 16b 页
以山税之馀。继日而酿。终年荒醉。自戏曰醉士。居襄阳之
洞湖。以舶舟[:#AS-FBED:●]宿载醇酎一甔。往来湖上。遇兴将酌。因自
谐曰醉民。于戏。吾性至荒。而嗜于此。其亦为圣哲之罪人
也。又自戏曰醉士。自谐曰醉民。将天地至广。不能容醉士
醉民哉。又何必厕丝竹之筵。粉黛之坐也。襄阳元侯。闻醉
士醉民之称。订皮子曰。子耽饮之性。于喧静岂异耶。皮子
曰。酒之道。岂止于充口腹乐悲欢而已哉。甚则化上为淫
溺。化下为酗祸。是以圣人节之以酬酢。谕之以诰训。然尚
有上为淫溺所化。化为亡国。下为酗祸所化。化为杀身。且
不见前世之饮祸耶。路酆舒有五罪。其一嗜酒。为晋所杀。
庆封易内而耽饮。则国朝迁。郑伯有窟室而耽饮。终奔于
驷氏
卷七九七 第 17a 页
之甲。栾高嗜酒而信内。卒败于陈鲍氏。卫侯饮于籍圃。卒
为大夫所恶。呜乎。吾不贤者。性实嗜酒。尚惧为酆舒之僇。
过此吾不为也。又焉能俾喧为静乎。俾静为喧乎。不为静
中淫溺乎。不为酗祸之波乎。既淫溺酗祸作于心。得不为
庆封乎。郑伯有乎。栾高乎。卫侯乎。盖中性不能自节。因箴
以自符。箴曰。

酒之所乐。乐其全真。宁能我醉。不醉于人。

** 食箴(并序)


卷七九七 第 17b 页

皮子少且贱。至于食。自甘粢粝而已。未尝食于乡里。食于
亲戚。食于州鄙。有邓邑大夫。向皮子之名。曾未相贽。具厚
羞以宾之。皮子辞。大夫订之曰。子自甘粢粝则可矣。于乡
里亲戚州鄙何有。皮子曰。一杯之食至鲜矣。苟专其味。必
不能自抑。既不能自抑。日须丰其羞。既日须丰其羞。则贫
也不能无不足。因是妄求苟欲之心生。穷贪极嗜之名生。
且大夫不见前世之味祸乎。故羊斟不及。华元受其谋。鼋
羹不均。子家肆其祸。熊蹯不熟。杀宰夫而赵盾弑。双鸡易
鹜。馈子雅而庆舍死。呜乎。吾不仁者乎。诚赖其用。所欲不
可求。所嗜不可得。方自甘粢粝而已。使我生于钟鼎之家。

卷七九七 第 18a 页

膏梁之门。日纵异嗜。年成奇欲。未必不为御者之奔华元
也。子家之伐灵公也。晋灵之杀宰夫也。卢蒲癸之杀庆舍
也。此犹之禽兽欲争食而死者矣。故食于天子者则死其
天下。食于诸侯者则死其国。食于大夫者则死其邑。食于
士者则死其家。又焉能以乡里亲戚州鄙为让乎。大夫曰
善。自惟食之性不能自节。亦犹酒之性也。复箴以自符。箴
曰。

宁能我食。不食于人。复食于人。是食其身。

卷七九七 第 18b 页

** 蓝田关铭(并序)


六年。皮子副诸侯贡士之荐入京。程至蓝田关。睹山形关
势。回抱于天。秀欲染眸。危将惊魄。噫。将造物者心是而加
力耶。不然者。何壮观若斯之盛也。易曰。王公设险以守其
国。信矣哉。若为天下之枢机。万世之阃阈者。非兹关而莫
守也。因陈其规。是为蓝田关铭曰。

天辅唐业。地造唐关。千岩作锁。万嶂为拴。难图其形。莫壮
其秀。双扉未开。天地如斗。轧然画启。人流如济。似画秦图。
铺于马底。崄不可侵。惟王之心。矧夫兹关。独可规临。

** 隋鼎铭

卷七九七 第 19a 页

隋氏有鼎。其器非古。以诈为金。以贼为铸。以虐火煎四海。
以毒气蒸九土。天假唐力。扛之仁地。以泽扑虐火。以德销
毒气。既折其足。又齧其耳。噫戏圣王。无畜兹器。

** 汴河铭

夫垂后以德者。当时逸而后时美。垂后以功者。当时劳而
后时利。若然者。守道之主。惟恐德不美后时逸于己民也。
夸力之主。惟恐功不及当时劳于己民也。故天下事。不逸
不足守。不劳不可去。致其利害。生于贤愚之主。自古然耶。
卷七九七 第 19b 页
则隋之疏淇汴凿太行。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
不胜其利也。今自九河外。复有淇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
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不劳一夫之荷畚。一卒之
凿险。而先功巍巍。得非天假暴隋。成我大利哉。尚恐国家
有淇汴太行之役。因献纤诫。是为汴河铭。

汴河沵沵。循禹之轨。厥有暴隋。凿通淮泗。昼泣疲民。夜哭
溺鬼。似赭流川。如松贯地。龙舟未故。江都已弑。陈迹空存。
逝波不止。在隋则害。在唐则利。呜乎圣王。守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