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七九
卷七七九 第 25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九

卷七七九 第 1a 页
 李商隐(九)

** 为荥阳公桂管补逐要等官牒

**  田仲方

右件官掌予书计。积尔光阴。临文乃辨于鲁鱼。问数能知
于身首。昨者始从藩寄。初启戎行。有廊庑所散之金。有筐
篚是将之帛。资其出纳。益见廉隅。不惟录旧之诚。且切随
材之用。事须补充逐要。

**  严君景

右件官当参戎府。洎从廉车。殿后驱前。拉朽穿蠹。既展在
卷七七九 第 1b 页
公之绩。宜当职禄之科。聊比秩于中璋。用承荣于建旆。事
须补充同兵马使。

**  王公衡

右件官素乐从军。少来归我。劲勇而敢探雏虎。诚明而可
涉吕梁。屡变星灰。益彰冰蘖。今兵屯越峤。播控蛮圻。无淮
阴市井之人。有秦伯纪纲之仆。是焉求旧。以壮中权。宜思
干命之刑。用保克终之美。事须补充某营十将。

**  刘淮

卷七七九 第 2a 页

牒奉处分。我之上军。实首南服。静则拔距投石。用养其威。
动则振铎挺键。以扬其武。爰求训整。是属偏裨。前件官颇
历星霜。为予御右。望通军志。誓在戎行。是用挟以楚辕。分
之齐鼓。勉思脱兔。勿暴将羊。事须补充某营十将。

**  徐适

右件官尝从州兵。实怀戎略。瞻晋卿之马首。识齐垒之乌
声。使以履军。冀无坚敌。属熊湘南戍。于越北疆。思扬建隼
之威。用警跕鸢之俗。尔其抚予后劲。听我先庚。深宏战器
卷七七九 第 2b 页
之资。用叶师贞之美。事须补充某营十将。

**  郑楚

牒奉处分。尔之严君。顷于冢宰。守无假器。行不易方。庆袭
身枝。名登尺籍。是用分乘楚广。均领晋藩。刻思及父之贤。
以奉丈人之吉。事须补充同十将。

**  李邯

右件官族传陇右。气盖关中。藏蒙瑜独出之锋。蕴颇羽先
登之志。今者疆分楚越。俗杂蛮夷。资中江下濑之师。镇祝
发镂肤之俗。无替尔勇。挫我军威。事须补充讨击副使。

**  张存

卷七七九 第 3a 页

右件官早输丹赤。颇涉星霜。虽怀暴武之锋。不起戡弹之
色。唯兹沈毅。可使训齐。今则登以五符。列之三鼓。尔其聿
修战器。精讲军书。勉膺击剌之名。用奖勤劬之节。事须补
充讨击副使。

**  王政

右件官一心事我。三岁食贫。奉崔瑗之嘉宾。曾无惰色。收
陈遵之尺牍。不失片辞。既愿悫以可规。亦圣明而有守。宜
携刀笔。从我牙旗。事须补充要籍。

卷七七九 第 3b 页

**  刘公实

右件官早在戎藩。素推武艺。堇父敢登于悬布。养由无失
于穿杨。属徼外无虞。军前罢警。且从散秩。勿虑遗才。事须
补充散将。

**  郑琡

右件官尝在壮图。亦从薄宦。解康成之书带。精鬼谷之钤
经。不殚遐方。忽兹投迹。虽云小国。宁忘亢宗。将有俟于先
劳。固未登于真守。事须补充同散使。

** 为大夫博陵公[兖]海署卢鄯巡官牒

判官地实清门。人称端士。和以接物。谦而饰躬。自赞藩条。

卷七七九 第 4a 页

盖推宾彦。幸今休逻。无惜辱临。事须请摄观察巡官。

** 为潼关镇使张琯补后院都知兵马使兼押衙牒

右件官质茂松筠。诚高金石。谦能养勇。义实轻生。顷分职
近关。别屯要地。时奋猿臂。誓探虎雏。既守禦而有经。谅追
奔之可犯。况又秦中共事。海内相从。酬知能誓于始终。于
役不辞其暴露。脂车秣马。昔尝为我以前驱。被甲执兵。今
合抚予之后劲。仍荣心膂。兼总牙璋。事须补充押衙。

** 陈宁摄公井令牒

卷七七九 第 4b 页

闻宁前为公井令。疲羸之氓。戴之如父母。囊橐之盗。畏之
犹神明。所谓伊人。何臻此术。还临旧部。勉继前修。

** 周宇为大足令牒

宇君子人也。诗家者流。常亦观光。厄于时命。噫。有卓鲁之
政事。与颜谢之篇章。较其为名。不相上下。无谓大足。小而
辞之。

** 为濮阳公檄刘稹文

足下前以肺肝。布诸简素。仰承复命。犹事枝辞。夫岂告者
之不忠。抑乃听之而未审。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一去
不回者良时。一失不复者机事。噫嘻执事。谁与为谋。延首
卷七七九 第 5a 页
北风。心焉如灼。是以再陈祸福。用释危疑。言不避烦。理在
易了。丁宁恳款。至于再三者。诚以某与先太傅相国俱沐
天光。并为藩后。昔云与国。今则亲邻。而大年不登。同盟未
至。饭贝才毕。襚衣莫陈。乃眷后生。遽乖先训。迁延朝命。迷
失臣职。不思先縠之忠。将覆栾书之族。此仆隶之所共惜。
儿女之所同悲。况某拥节临戎。援旗誓众。封疆甚迩。音旨
犹存。忍欲卖之以为巳功。间之以开戎役。将祛未寤。欲罢
不能。愿思苦口之言。以定束身之计。昔先太尉相公常蹈
乱邦。不从逆命。翻身归国。全家受封。居韩之西。为国之屏。
卷七七九 第 5b 页
弃代之际。人情帖然。太傅相公以早副军牙。久从征旆。事
君之节巳著。居丧之礼又彰。故乃奖其象贤。仍以旧服。纳
职贡赋。五十馀年。于我唐为忠臣。于刘氏为孝子。人之不
幸。天亦难忱。才加壮室之年。奄有坏梁之叹。主上深固义
烈。是降优恩。盖将显足下之门。为列藩之式。不欲刘氏有
自立之帅。上党为辜恩之军。俾之还朝。以听后命。其义甚
著。其恩莫偕。昨者秘不发丧。巳逾一月。安而拒诏。又历数
旬。秘丧则于孝子未闻。拒诏则于忠臣巳失。失忠于国。失
孝于家。望此用人。由兹保族。是亦坐薪言泰。巢幕云安。智
卷七七九 第 6a 页
士之所寒心。谋夫之所齰舌。矧于仆者。得不动心。窃计足
下之怀。执事之论。当以赵氏传子。魏氏袭侯。欲以逡巡希
恩。顾望谋立耳。夫事殊者趣异。势别者迹暌。故度其始而
议其终。搴其华而寻其实。愿为足下一一而陈之。夫赵魏
二侯。于其先也。亲则父子。于其人也。职则副戎。赏罚得以
相参。恩威得以相抗。义显事顺。故朝廷推而与之。今足下
之于太傅也。地则相近。职非副戎。赏罚未尝相参。恩威未
尝相抗。秘丧则于义爽。拒诏则于事乖。比赵魏二侯。信事
殊而势别矣。此施之于太傅。赵魏则为继代象贤之美。施
卷七七九 第 6b 页
之于足下。足下则为自立擅命之尤。得失之间。其理甚白。
又计足下未必不恃太傅之好贤下士。重义轻财。吴国之
钱。往往而有。梁园之客。比比而来。将倚以为墙藩。托以为
羽翼。使之谋取。使之数求。细而思之。此又非计。山高则祈
羊自至。泉深则沈玉自来。巳立然后人归。身正然后士附。
语有之曰。政乱则勇者不为斗。德薄则贤者不为谋。故吴
濞有奸而邹阳去。燕哙无德而乐生奔。晋宠大夫。卒成分
国之祸。卫多君子。孰救渡河之灾。此之前车。得不深镜。代
宪四祖。文明继兴。当时燕赵中山。淮阳齐鲁。连结者几姓。

卷七七九 第 7a 页

旅拒者几侯。咸逆天用人。背惠忘德。据指掌之地。谓可逃
刑。倚亲戚之私。谓能取信。一旦地空家破。首裂支分。闇者
不能为谋。明者固以先去。悔而莫及。末如之何。先太尉与
李洧尚书。齐之密戚。杨太保与苏肇给事。蔡之懿亲。并据
要地方州。领精甲锐卒。及其王师戾止。我武维扬。则割地
驱人以降。送款输忠以入。非不顾密戚。非不念懿亲。非不
思恩。非不怀惠。直以逆顺是逼。死生实难。能与其同休。不
能与其共戚故也。况足下大未侔齐蔡。久未及李吴。将以
卷七七九 第 7b 页
其人。动于不义。仆恐夙沙之国。縳主之卒重生。彭宠之家。
不义之侯更出。又计足下当恃太行九折之险。部内数州
之饶。兵士尚强。仓储且足。谓得支久谋而使安。危哉此心。
自弃何速。昔李抱真相国用彼州之人。破朱滔于燕。困田
悦于魏。连兵转战。[绵]岁经时。而潞人子死不敢悲。夫死不
敢哭。何者。李相国奉讨逆之命。为勤王之师。义著而诚顺
故也。及卢从史释丧就位。卖降冀功。将乘讨伐之时。欲肆
凶邪之性。计未就而人神巳怒。事未立而兵众巳离。以万
夫之长。困一卒之手。驱槛北阙。弃尸南荒。而潞之人犹老
者扪胸。少者扼腕。谓朝廷不即显戮。深为失刑。其故何哉。

卷七七九 第 8a 页

以从史不义不昵。去安就危。众黜其谋。下不为用故也。二
帅去就。非因传闻。鸠杖之人。鲐背之叟。知其本末。尚能言
之。则太行之险。固不为悖者之守。数州之众。固不为邪者
之徒。此又不足恃也。由此言之。则以何名隳家声。何事舍
君命。何道求死士。何计得人心。此仆者所以对案忘飧。推
枕不寝。为足下惜。为足下危。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况太傅
比者养牛添卒。畜马训兵。旁招武干之材。中举将军之令。
然而听于远近。颇有是非。虽朝廷推赤心。宏大度。然而不
卷七七九 第 8b 页
逞者巳有乖异之说。横议者屡兴悖恶之叹。人之多言。亦
可畏也。谁为来者。宜其弭之。今足下背季父引进之恩。失
大朝文诰之令。则是实先太傅之浮议。彰昭义军之有谋。
为人侄。则致叔父于不忠。为人孙。则败乃祖于无后。亦何
以对燕赵之士。见齐鲁之人耶。又计足下旬日之前。造次
为虑。今兹追改。惧有后艰。此左右者不明。而咨询之未尽
也。近者李尚书祐董常侍重华之辈。并亲为贼将。拒我官
军。纳质于匪人。效用于戎首。久乃来复。尚蒙殊恩。皆受郡
符。咸领旗鼓。不能悉数。厥徒实繁。岂有足下藉两代之馀
资。委数万之旧旅。俛首听命。举宗效诚。则朝廷又岂以一
卷七七九 第 9a 页
凵之稽迟。片辞之疑异。而致足下于不测。沮足下于后至。
故事具存。可以明验。幸请自求多福。无辱前人。护龙旐以
归洛师。秉象笏而朝魏阙。必当勋庸继代。富贵通身。无为
邻道所资。使作他人之福。倘尚淹归款。未整来轩。戎臣鼓
勇以争先。天子赫斯而降怒。金玦一受。牙璋四驰。魏卫压
其东南。晋赵出其西北。拔距投石者。数逾万计。科头戟手
者。动以千偫。兼驱扼虎之材官。仍率射雕之都督。感义则
日月能驻。拗愤则沙石可吞。使兵用火焚。城将水灌。魏趣
邢郡。赵出洛州。分二大都之间。是古平原之地。车甲尽输
卷七七九 第 9b 页
于此境。糗粮反聚于他人。恃河北而河北无储。倚山东而
山东不守。以数州之残殍。抗百道之奇兵。比累卵而未危。
寄孤根于何所。则老夫不佞。亦有志焉。愿驱敢死之徒。以
从诸侯之末。下飞狐之口。入天井之关。巨浪难防。长飙易
扇。此际必当惊地底之鼓角。骇楼上之梯冲。丧贝跻陵。飞
走之期既绝。投戈散地。灰钉之望斯穷。自然麾下平生。尽
忘旧爱。帐中亲信。即起他谋。辱先祖之神灵。为明时之哂
笑。静言其渐。良以惊魂。今故再遣使车。重申丹素。惟鉴前
代之成败。访历事之宾僚。思反道败德之难。念顺令畏威
卷七七九 第 10a 页
之易。时以吉日。蹈兹坦途。勿馁刘氏之魂。勿污潞人之俗。
封帛增欷。含毫益酸。延望还章。用以上表。成败之举。慎惟
图之。不宣。河阳三城节度使王茂元顿首。

** 太尉卫公会昌一品集序

唐叶十五。帝谥昭肃。始以太弟。茂对天休。遂临西宫。入高
庙。将以准则九土。指麾三灵。乃顾左右曰。我祖宗并建豪
英。范围古昔。史卜宵梦。震嗟不宁。是用能文。惟睿掌武。以
永大业。今朕奉承天命。显登乃辟。庸不知帝赉朕者。其谁
氏子焉。左右惕兢威灵。迷挠章指。周讷扬吃。不能仰酬。既
卷七七九 第 10b 页
三四日。乃诏曰。淮海伯父。汝来辅子。霞披雾销。六合快望。
四月某日入觐。是月某日登庸。渊角奇姿。山庭异表。为九
流之华盖。作百度之司南。帝由是尽付元机。允厌神度。左
右者咸不知其梦邪卜邪。金门朝罢。玉殿宴馀。独衔日光。
静与天语。帝亦幽阐。徵召诰说命之旨。定元首股肱之契。
曰我将俾尔以大手笔。居第一功。麒麟阁中。霍光且图于
勋伐。元洲苑上。魏收别议于文章。光映前修。允兼具美。我
意属此。尔无让焉。公拜稽首曰。臣某何敢以当之。在昔太
宗有臣曰师古曰文本。高宗有臣曰峤曰融。元宗有臣曰
卷七七九 第 11a 页
说曰[瑰]。代宗有臣曰衮。至于宪祖则有臣祢庙曰忠公。并
禀太白以传精神。纳非烟而敷藻思。才可以浅深魏邴。道
可以升降伊皋。而又富僧孺之新事。识庾持之奇字。清风
濯热。白雪生春。淮南王食时之工。裴子野昧爽之献。疑王
粲之夙构。无祢衡之加点。然后可以宏宣王略。辉润天文。
岂伊乏贤。可纂旧服。帝又曰。舜何人也。回何人也。朕思丕
承。汝勉善继。无忝乎尔之先。公复拜稽首曰。易曰中心愿
也。诗曰何日忘之。臣敢不夙夜在公。以扬宏烈。会一日。上
明发于法宫之中。念兆人之众。顾九州之广。永怀不待之
卷七七九 第 11b 页
痛。式重如存之敬。公伏奏曰。惟先后懋守丕基。允资内助。
秀南顿嘉禾之瑞。开烈山神井之祥。德驾河洲。淑肩沙麓。
将显降妫之配。未宏褒纪之恩。渝美椒涂。掩华兰掖。缘山
破㧙。夙闻齐主之悲。采石传形。早降汉皇之恸。今绕枢有
庆。鸣社承辉。而懿号未彰。贞魂莫祔。恐无以懋遵圣绪。光
慰孝思。公于是承命有宣懿祔庙之制。初。文宗皇帝思宗
社之灵。祧祖之重。传于夏启。既不克终。归于与夷。又未能
立。乃推帝尧敦叙九族之道。宏魏文荣乐诸弟之志。常曰
颍邸。吾宁忘邪。及武宗让踰三四。位当九五。出潜离隐。跃
卷七七九 第 12a 页
泉在天。扬八彩于尧眉。挺二肘于汤臂。故外则上公列辟。
内则常侍贵人。咸愿拟议形容。依稀彩饰。公搢圭归美。吮
墨摛词。咏日月之光华。知天者之事也。赞乾坤之易简。作
易者之事乎。公于是有圣容之赞。天宝季年。物丰时泰。骨
鲠者慕周偃武。肉食者效晋清谈。豕不豮牙。虿因摇尾。氛
兴燕易。驾狩巴梁。九十年銮辂不东。三千里华戎遂隔。日
者上元降鉴。元圣恢奇。遂于首乱之邦。先有纳忠之帅。复
我疆理。平我雠仇。负羽蒙轮。巳闻于深入。赤茀邪幅。将事
于骏奔。陈万贿以展仪。备四旂而告捷。仍愿于箕星之分。
卷七七九 第 12b 页
巫闾之旁。追琢贞珉。彰灼来叶。以文上请。属意宗臣。公乃
更梦江毫。重吞罗鸟。町疃河济。呼啸神祗。述列圣之英猷。
答藩维之深恳。既事包理乱。思属安危。不惟嵩岳降神。固
亦文星助彩。螭蟠龟戴。虫篆鸟章。构思而君苗砚焚。洒翰
而元常笔阁。公于是有幽州纪圣功之碑。天街之北。獯鬻
攸居。结以阏氏。降我皇女。奉春君娄敬尝为远使。下杜人
杨望长作画工。乘以无年。遂忘旧好。分侦逻于瓯脱。遣祭
酹于蹛林。俾我刁斗晨惊。兜零夜设。公乃上资宸断。旁耀
军谋。心作灵台。手为天马。充国四夷之学。此日方知。薛公
卷七七九 第 13a 页
三策之徵。他时未爽。既而鬼钳飞辨。邳石降筹。不使郭闳。
仍谗于段颎。宁教李邑。更毁于班超。势协声同。火熸水灌。
遂得朝还贵主。暮遁名王。辖柳塞之归车。复梅妆而向阙。
及晋城赤狄。丧帅归圭。有阏伯之弟兄。诞景升之儿子。将
凭蜀阁。欲恃吴钱。姑务连鸡。靡思缚虎。既垂文诰。尚有偫
疑。公乃挺身而进曰。重耳在丧。不闻利父。卫朔受贬。祇以
拒君。今天井雄藩。金桥故地。跨摇河北。胁倚山东。岂可使
明皇旧宫。坐为污俗。文宗外相。行有匪人。忠谋既陈。上意
旋定。俄又埃昏晋水。雾塞唐郊。殊懿公之东徙渡河。若纪
卷七七九 第 13b 页
侯之大去其国。稽于时议。惮在宿兵。公又扬笏而言曰。彼
地则义师。帅惟宗室。乃元王勤商之邑。后稷造周之邦。瓜
瓞具存。堂构斯在。苟亏策画。不袭仇雠。则是奖夙沙縳主
之风。长冒顿射亲之俗。昔武安君用钺。坑卒四十一万。齐
桓公受胙。立功一十二国。今真将军为时而出。贤诸侯代
不乏人。况其俗产代地之名驹。富管涔之良璞。有抱树辞
荣之节。有漆身报德之风邪。蹑足以谋。屈指而定。谢安之
围棋尚劫。曹参之饮酒正酣。适有军书。果闻戎捷。牛邯谢
众。丕豹出奔。乐毅不归。邹阳巳去。砥磨周钺。水淬郑刀。万
卷七七九 第 14a 页
里来袁尚之头颅。二冢葬蚩尤之肩髀。何其纂立大效。树
建嘉绩。若是之速与。宗英可汗既畏王威。遂闻请吏。留犁
径路。对潼酪以知羞。毳幕毡裘。望衣冠而有慕。大毕伯士
之允。呼韩单于之师。或执玉而朝灵囿。或解辫而拜甘泉。
并垂于册书。光彼明命。百王共贯。三代同规。公于是奉命
有讨北狄之诏。伐上党之制。谕回鹘之命五。慰坚昆之书
四。每牙管既拔。芝泥将乾。上辄曰。尔有独断。朕无疑谋。固
俟沃心。可不假手。公亦分阴可就。落简如飞。故每有急宣。
关于密画。内庭外制。皆不与闻。此又岂可与美洞箫而讽
卷七七九 第 14b 页
于后庭。闻子虚而嗟不同世者。论功而校德邪。其有势切
疾雷。机难终日。属宣室未召。武帐不开。公莫暇昌言。且陈
密疏。贾太傅之忧国。固动深诚。山吏部之论兵。讵因夙习。
凡所奏御。罕或依违。及武宗下武重光。崇名再易。公又观
图东序。按牒西昆。率亿兆归心。列公卿定议。以一十四字。
垂百千万年。藻缛辞华。铺舒名实。秦晋于玉检瑶绳之内。
平勃于绿畴谗鼎之间。方将命礼官。召儒者。访匡衡后土
之议。采公玉明堂之图。考肆觐之礼于梁生。取封禅之书
于犬子。尽皇王之盛事。极臣子之殊功。而轩鼎将成。禹书
卷七七九 第 15a 页
就掩。然犹进先尝之药。献高手之医。藏周旦请代之书。追
汉宣易名之义。作为大诰。祈于昊天。始终一朝。绍续九德。
其功伐也既如彼。其制作也又如此。故合诏诰奏议碑赞
等。凡一帙一十五卷。辄署曰会昌一品集云。纪年。追圣德
也。书位。旌官业也。不言制集。崇论道也。惟公字文饶。姓李
氏。赵郡人。盖大昴中邱。有风雨翕张之气。丛台高邑。有山
河隐轸之灵。萃于直躬。庆是全德。许靖廊庙之器。黄宪师
表之姿。何晏神仙。叔夜龙凤。宋玉閒丽。王衍白皙。马援之
眉宇。卢植之音声。此其妙水镜而为言。托丹青而为裕。至
卷七七九 第 15b 页
于好礼不倦。用和为贵。敬一人而取悦。谦三位而无咎。意
以默识。确乎寡辞。车匠胡奴。罔迷于半面。背碑覆局。无俟
于专心。聿成俭训。不有长物。昔犹卑官。端坐心斋。江革分
谢朓之旧襦。便为卧具。周正得袁宪之谈柄。常在讲筵。五
车自娱。三箧能识。丽则孔门之赋。清新邺下之诗。重以多
能。推于小学。王子敬之隶法遒媚。皇休明之草势沉著。异
时相逼。当代罕俦。不妄过人。慎于取友。与李杜齐名者少。
愿侨札交贶者稀。故能应是昌时。媚于天子。宪章皇极。燮
理元穹。烛耀家声。粉饰国史。侔帝典之灏灏噩噩。尊王道
卷七七九 第 16a 页
之荡荡平平。而又不节怨嗟。知进忧亢。张良竟称多病。王
充方务颐神。无颍阳之善田。乏好畤之巨产。何曾之食既
去。虞悰之鲊方尝。忧其厚味。有爽和气。肴蓛无在。琴鹤有
馀。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繄尔来者。景山仰之。某
昔在左曹。每事先帝。虽诡词望利。不接于话言。而深义约
文。庶归于风采。代天之言既集。蟠地之乐难忘。盖属才华。
用为序引。以邹衍之迂怪。将颍严之浅近。忽焉承命。何所
措辞。五岭幽遐。八桂森爽。莫逢博约。宁遇切磋。处无价之
场。率然占玉。登不枯之岸。粗尔论珠。虽常有意焉。亦不知
卷七七九 第 16b 页
量也。某叩头再拜上。

** 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

次山有文编。有诗集。有元子。三书皆自为之序。次山见举
于弱夫苏氏。始有名。见取于公浚杨公。始得进士第。见憎
于第五琦元载。故其将兵不得授。作官不至达。母老不得
尽其养。母丧不得终其哀。间二十年。其文危苦激切悲忧
酸伤于性命之际。自占心经巳下若干篇。是外曾孙辽东
李恽辞收得之。聚为元文后编。次山之作。其[绵]远长大。以
自然为祖。元气为根。变化移易之。太虚无状。大贲无色。寒
卷七七九 第 17a 页
暑攸出。鬼神有职。南斗北斗。东龙西虎。方向物色。歘何从
生。哑钟复鸣。黄雉变雄。山相朝捧。水信潮汐。若大压然。不
觉其兴。若大醉然。不觉其醒。其疾怒急击。快利劲果。出行
万里。不见其敌。高歌酣颜。入饮于朝。断章摘句。如娠始生。
狼子豹孙。竞于跳走。剪馀斩残。程露血脉。其详缓柔润。压
抑趋儒。如以一国买人一笑。如以万世换人一朝。重屋深
宫。但见其脊。牵繂长河。不知其载。死而更生。夜而更明。衣
裳钟石。雅在宫藏。其正听严毅。不滓不浊。如坐正人。照彼
佞者。子从其翁。妇从其姑。竖麾为门。悬木为牙。张盖乘车。
卷七七九 第 17b 页
屹不敢入。将刑断死。帝不得赦。其碎细分擘。切截纤颗。如
坠地碎。若大咽馀。锯取朽蠹。栎蟒出毒。剌眼楚齿。不见可
视。顾颠踣错杂。污潴伤损。如在危处。如在梦中。其总旨会
源。条纲正目。若国大治。若年大熟。若君君尧舜。人人羲皇。
上之视下。不知有尊。下之望上。不知有篡。辫头凿齿。扶服
臣仆。融风彩露。飘零委落。耋老者在。童龀者蕃。邪人佞夫。
指之触之。薰薰熙熙。不识其故。吁。不得尽其极也。而论者
徒曰次山。不师孔氏为非。呜呼。孔氏于道德仁义外有何
物。百千万年。圣贤相随于涂中耳。次山之书曰。三皇用真
卷七七九 第 18a 页
而耻圣。五帝用圣而耻明。三王用明而耻察。嗟嗟此书。可
以无乎。孔氏固圣矣。次山安在其必师之邪。

** 樊南甲集序

樊南生十六。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后联为郓
相国华太守所怜。居门下时。敕定奏记。始通今体。后又两
为秘省房中官。恣展古集。往往咽噱于任范徐庾之间。有
请作文。或时得好对切事。声势物景。哀上浮壮。能感动人。
十年京师。寒且饿。人或目曰。韩文杜诗。彭阳章檄。樊南穷
冻。人或知之。仲弟圣仆。特善古文。居会昌中进士。为第一
卷七七九 第 18b 页
二。常表以今体规我。而未为能休。大中元年。被奏入岭当
表记。所为亦多。冬如南郡。舟中忽复括其所藏。火燹墨污。
半有坠落。因削笔衡山。洗砚湘江。以类相等色得四百三
十三件。作二十卷。唤曰樊南四六。四六之名。六博格五。四
数六甲之取也。未足矜。十月十二日夜月明序。

** 樊南乙集序

余为桂林从事日。尝使南郡。舟中序所为四六。作二十编。
明年正月。自南郡归。二月府贬。选为盩厔尉。与班县令武
公刘官人同见尹。尹即留假参军事。专章奏。属天子事边。

卷七七九 第 19a 页

康季荣首得七关。数月。李玭得秦州。月馀。朱叔明又得长
乐州。而益丞相亦寻取维州。联为章贺。时同寮有京兆韦
观文河南房鲁乐安孙朴京兆韦峤天水赵璜长乐冯颛
彭城刘允章。是数辈者。皆能文字。每著一篇。则取本去。是
岁葬牛太尉。天下设祭者百数。他日尹言。吾太尉之薨。有
杜司勋之志。与子之奠文。二事为不朽。十月。尚书范阳公
以徐戎凶悍。节度阙判官。奏入幕。故事。军中移檄牒剌。皆
不关决记室。判官专掌之。其关记室者。记室假。故余亦参
卷七七九 第 19b 页
杂应用。明年府薨。选为博士。在国子监太学。始主事讲经。
申诵古道。教太学生为文章。七月。尚书河东公守蜀东川。
奏为记室。十月。得见吴郡张黯见代。改判上军。时公始陈
兵新作教场。阅数军实。判官务检举条理。不暇笔砚。明年。
记室请如京师。复摄其事。自桂林至是。所为已五六百篇。
其间可取者。四百而已。三年以来。丧失家道。平居忽忽不
乐。始[:#AS-8864:⿺克寸]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于文墨意
绪阔略。为置大牛箧。涂逭破裂。不复条贯。十月。宏农杨本
胜始来军中。本胜贤而文。尤乐收聚笺剌。因恳索其素所
有。会前四六置京师不可取者。乃强联桂林至是所可取
卷七七九 第 20a 页
者。以时以类。亦为二十编。名之曰四六乙。此事非平生所
尊尚。应求备。卒不足以为名。直欲以塞本胜多爱我之意。
遂书其首。是夕大中七年十一月十日夜。火尽灯暗。前无
鬼鸟。一如大中元年十月十二日夜时。书罢永明不成寐。

** 太仓箴

险哉太仓。险若太行。彼悬车刺马。为陟高冈。此祸胎怨府。
起自斗量。无小无大。不可不防。澄波万顷。不废汪汪。火烈
人畏。不废刚肠。曷若宽猛。处于中央。泉谷之地。勿言容易。
贪夫徇财。有死无二。御黠马衔。不得不利。下或谀吾。过人
卷七七九 第 20b 页
之聪。是人甘言。将欲相聋。下或誇我。秋毫必睹。是人甘言。
将欲相瞽。长如欲战。莫舍强弩。长如获禽。莫忘縳虎。众人
之言。有讹有真。如彼五味。有甘有辛。口自尝取。无信他人。
天生五色。有白有黑。目自别取。无为人惑。而况乎九门崇
崇。近在墙东。天视天听。惟明惟聪。问龠合斗斛。何以用铜。
取寒暑暴露。不改其容。亦象君子。介然居中。终日战慄。犹
惧或失。衔用何利。锻之以清。虎用何縳。挼之以明。弩用何
射。发之以诚。俾后来居上。无由以生。有馀不足。无由以争。
心为准槩。何忧乎不直不平。各敬尔职。一乃心力。仓中水
卷七七九 第 21a 页
外。人马勿食。陶母反鱼。以之叹息。岂无他粟。岂无他刍。薏
苡似珠。不可不虞。仓中役夫。千径万涂。桀黠为炭。睢盱为
炉。应事成象。无有定模。缘私指使。慎勿以呼。宾朋姻娅。或
来宴话。食中酒醴。慎勿以贳。海翁无机。鸥故不飞。海翁易
虑。鸥乃飞去。是以圣人。从微至著。不遗忠恕。借借贷贷。此
门先塞。须防苍蝇。变白作黑。呜呼。熟虑熟图。昔在汉家。仓
令淳于。致令少女。上诉无辜。陷身致是。不亦悲乎。敢告君
子。身可杀。道不可渝。

** 剑州重阳亭铭(并序)

卷七七九 第 21b 页


陪臣未尝屡睹天子宫阙。矧得舞殿陛下耶。然下国伏地
读甲乙丙丁诏书。亦有以识天子理意。尺度尧舜。不差毫
撮于绝远。人意尤在。不然者。安得用江陵令。使上水六千
里。挽大小虎牙滟滪黄牛险。以治普安。(阙一字)令既为侯。讲
天子意。三年大理。田讼断休。市贾平。狱户屈膝。落民不识
胥吏。四方宾颇来。系马靡牛(阙一字)树肤不生。乃大铲险道。
绲石见土。其平可容考工车四轨。建为南北亭。以经劳饯。
又亭东山。号曰重阳。以醉风日。南北经贳。若出平郡。无有
(阙二字)三年民恐即去。遮观(阙二字)请留(阙二字)东山实在亭
卷七七九 第 22a 页
下。侯蒋氏。名侑。文曰。

仁之为道。隆磊英杰。天简其劳。羡以事物。为君之(阙二字)
(阙一字)撮取不穷。如武有库。蒋之有世。以仁为归。伯氏之
宜。仲氏之思。厥弟承之。绳而不纨。以令为侯。天子之德。汝
侯为理。剑有盈昃。君南臣北。父坐子伏。饮牛沤菅。田讼以
直。市正狱清。谒归告休。朝雨滂沱。湿其帩头。民乐以康。愿
有显庸。侯作南亭。北亭是双。至于东山。乃三其功。摧险为
夷。大石是扛。亦既三年。民走乞留。伯氏南梁。重弓二矛。古
有鲁卫。惟我之曹。惟仁之归。有世在下。其摅其超。尾马鬣
卷七七九 第 22b 页
马。惟蒋之融。由唐庞嘏。惟是亭铭。得其粗且。唐大中八年
九月一日。太学博士河南李商隐撰。

** 梓州道兴观碑铭(并序)


总天下之事教分为三。处域中之大道居其一。发轫于希
夷之境。解鞍于寥廓之场。览若士之游。九垓尚隘。稽竖亥
之步。六合非遐。徒欲洞视焦螟。遥驱野马。折尺捶而求尽。
循白环而待穷。则元籥犹严。空筌尚滞。辀推地尽。莫知象
帝之家。盖朽天穿。未睹谷神之隧。柔皮具纸。折骨疏毫。虽
竭虑于九三。终致迷于万一。洎飞龟藏义。猛马垂文。贯王
卷七七九 第 23a 页
屋之深珠。方摧中冀。封吴宫之合璧。始会涂山。变浩劫之
桑田。注偫黎之耳目。闻其大较。未可殚论。及夫秘篆抽奇。
隐书诠奥。摧藏鸟迹。郁勃龙光。太上七言。掞灵才之缥绿。
元中九锡。贲神物之便蕃。则固可促轸求音。援柯搴秀。存
之则总橐籥于虚空。遣之则丧辎重于修涂。故泣辜痹坐
之君。挺纪握图之主。何尝不留连于太一。怊怅于上元。考
名都为望幸之宫。因爽垲为集灵之地。一言以蔽。百代可
知。梓州道兴观者。五帝盘游。九仙卜筑。铜梁对轸。还疑铸
鼎之山。锦浦均流。未怯乘槎之水。天彭割壤。井络分[:#AS-8563:⿰⺯⿸厂⿱田坴]。挺
卷七七九 第 23b 页
夏后之灵。滞震蒙之游女。乃知君王化鸟。资是思归。力士
挽牛。非将适远。往者大夫遗行。著文自贬于巴歌。中闻协
律设官。作乐岂遗于渝舞。照以火井。润之密房。五色九苞。
镇飞神凤。三毛孙(疑)孔。屡集文犀。虽膏雨常沾。使星时入。
而君平至死。不出灵关。元彦平生。未离严道。亦中州之藩
服。上古之名区。昔隋室以绿字腾芳。赤符宣庆。寻思马湩。
悦阆苑之遐游。顾慕龙鳞。羡乔山之伪葬。爰依翠阜。式写
丹邱。其始也。汉苑澄泉。华阴移土。林中夸父。即贡宏材。桥
畔秦皇。仍分怪石。取方中于绛阙。摹大壮于元都。台实
卷七七九 第 24a 页
九层。观惟一柱。瑶房叠葺。阳树攒融。俄以九县告哀。三灵
改物。五芝八桂。刍荛者往焉。四户三阶。椎埋者至矣。祝融
有醉。回禄无厌。始爝火以兴端。终槱烟而合气。五明之扇。
将劫烧以争飞。十绝之幡。逐昆熛而乱坠。既灾巢鳦。亦毙
池鱼。悲哀欲甚于戊辰。厌胜不闻于壬癸。旅为散地。便接
芜城。田鼠谁熏。封狼莫射。梧雕碧甃。光风聚失于孙枝。草
没彤闱。浩露空溥于弟蔓。我国家克将威命。允富贞期。李
出伊墟。洪惟命氏。桧生陈郡。蔼有升仙。誓牧野之辰。则盘
古与天皇秉钺。入咸阳之后。则尊卢与栗陆辇车。纳万国
卷七七九 第 24b 页
于堂皇。携九州于掌握。彼独夫之所废。俟明辟以攸兴。斯
观复建蜺旌。还张翠盖。不劳置臬。而鸥阁飞来。无待直绳。
而虬堂化出。三宫主箓。八治威魔。罗郁倘游。遽分条脱。安
乍至。或送交梨。开元十七年。太守张公。重构石台。并投火
齐。九枝散影。二等分光。且异金华。送江南之夜宴。宁同蜡
炬。佐洛下之晨炊。号为殊庭。多历年所。元和初。妖兴益部。
衅稔坤维。钟会之窥觎。刘璋之闇懦。梁横宋矢。楼舞袁䡴。
将禾麦于亲邻。欲邱樊于福地。遂使嵇瓜断蒂。董杏分株。
琼苏入燃腹之间。[:#AS-FE6E:●]
[:#AS-FBED:●]迅饭在抽肠之里。黄昏
望断。不见青
卷七七九 第 25a 页
牛。昧旦神兴。唯逢白马。殆逾三纪。阙校二官。开成元年。连
帅冯公。拥盖巴西。扬麾左蜀。永惟爱女。名列通仙。许长史
之全家。皆推道气。茅东卿之继世。并有灵风。乃梦寐假规。
丹青往制。既分赵璧。兼施魏珠。拟耸阙于天台。状重楼于
句曲。顿还旧观。且介通庄。嗟乎。歘驾方留。化机潜迫。削墨
则公输复去。飞梯则宋翟还归。或沙版仍虚。或芝寮未豁。
或菡萏阙垂于倒井。或椒聊罕遍于周垣。图石室于西昆。
犹资粉墨。画银台于东海。尚渴铅黄。仙家宁有废兴。人世
自多休戚。今皇帝骈阗灵贶。合沓真符。爰顾宝臣。来颁瑞
卷七七九 第 25b 页
节。尚书河东公。华嵩衡霍。麟凤龟龙。霈膏雨于丰年。耀福
星于分野。加以融徽妙阃。栖照元津。书圣琴言。论衡棋品。
徵君虚幌。未远军牙。都讲曲棂。更联宾阁。周柱史之论上
士。张河间所谓仙夫。有猷而九牧具瞻。无待而三元共奖。
女道士长乐冯行真庐江何真靖等。并下元受事。大洞刊
名。积雪通襟。高霞映抱。鍊气则谷仙留诀。回颜则桂父陈
方。华岳洗头。岂肯秦台吹管。阳城掉臂。安能鲁殿窥窗。永
念洪纷。每勤元贶。义行于得众。事集于和光。郡人焦太元
等若干人。卓郑遥源。严枚远冑。悬情紫简。禀化朱陵。争携
卷七七九 第 26a 页
莫逆之交。共就列真之宇。灵姿载穆。景从多仪。岳渎奔趋。
人天杂集。十州倘见。三岛加升。气转金枢。则云归鸳瓦。漏
移铜史。则星入虾帘。焕冰碧以交辉。俨环玭而迭映。纵时
更溟滓。代变鸿濛。于元黄未判之中。存轇轕无垠之状。行
真等因摽石阙。来访银书。予也五郡知名。三河负气。颜延
年之纵诞。未能斟酌当时。王子敬之寒温。徒欲保全旧物。
属以鱼车受宠。璧马从知。子虚赋既恨别时。乐职诗空劳
动思。况乎无仲祖之韶润。有彦辅之清羸。发短于孟嘉。齿
危于许隐。谢文学之官之日。岐路东西。陆平原壮室之年。
卷七七九 第 26b 页
交亲零落。方欲春台写望。秋水凝情。问句漏之丹砂。饵华
阳之白蜜。惠而好我。式契初心。聊复攀逸轨以裁襟。抚空
怀而选义。扬子云酱瓿之说。蔡伯喈齑臼之言。斯文倘系
于污隆。后世何妨于知罪。稽首归命。乃为铭曰。

道实彊名。先天地生。渊默未眹。寂寥无声。中黄立极。元阳
降精。隐轸金阙。开华玉京。(其一)于穆犹龙。诞予灵族。尼山设
问。函关著录。开以九籥。转之一毂。乃命云孙。纳于大麓。(其
二)云孙有庆。开国于唐。允文允武。宜君宜王。充庭叠瑞。罄
宇储祥。连珠合璧。气紫云黄。(其三)大泽斩蛇。新野得马。泗水

卷七七九 第 27a 页
长。邯郸使者。乾在地上。丰照天下。仁及隐微。谦称孤寡。(其
四)载五纬。肆觐三尊。虔恭真质。偃曝灵恩。弥缝宇宙。把握
乾坤。逦迤邃宇。参差妙门。(其五)惟此左川。西南奥壤。古有经
始。今存显敞。瑶林琼树。铜林宝网。玉女云衣。仙人露掌。(其
六)吴宫火煹。[:#AS-8475:⿱⿰束束火]道兵来。聊于一气。示有三灾。壤因化往。成
由运开。太颠宝贝。声伯琼瑰。(其七)长乐肇端。庐江缵美。英蕤
秀萼。旋纲步纪。克蹈前武。能新旧址。媚此绮都。邻于锦里。(
其八)我之刊岳。帝与令封。青云干吕。白日高舂。道心结课。
天爵畴庸。沈研胜韵。款至元踪。(其九)载念弱龄。恭闻隐语。蕙
卷七七九 第 27b 页
纕兰佩。鸿俦鹄侣。愿腾华藻。请事充举。如曰不然。吾将谁
与。(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