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魏谟
魏谟 第 26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六

魏谟 第 1a 页

* 魏谟

谟字申之。司空魏徵五世孙。擢进士第。文宗读贞观政要。
思徵贤。诏访其后。杨汝士荐之。累迁宏文馆直学士。武宗
朝贬信州长史。宣宗即位。拜御史中丞。进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大中十年领剑南西川节度使。召拜吏部尚书检校
尚书右仆射太子少保。卒年六十六。赠司徒。

** 请不取注记奏

臣以自古置此。以为圣王鉴戒。陛下但为善事。勿冀臣不
魏谟 第 1b 页
书。如陛下所行错误。臣不书之。天下之人皆得书之。臣以
陛下为太宗文皇帝。乞陛下许臣比职褚遂良。

** 请令判官推劾诉事奏

诸道州府百姓诣台诉事。多差御史推劾。臣恐烦劳州县。
先请差度支户部盐铁院官带宪衔者推劾。又各得三司
使申称。院官人数不多。例专掌院务。课绩不办。今诸道观
察使幕中判官。少不下五六人。请于其中带宪衔者。委令
推劾。如累推有劳。能雪冤滞。御史台阙官。便令奏用。

** 谏纳李孝本女疏

魏谟 第 2a 页

臣闻治国家者。先资于德义。德义不修。则国家必坏。故王
者以德服人。以义使人。服使之术。要在修身。修身之道。在
于孜孜。夫一失百亏之诫。存乎久要之源。故前王遗言曰。
勿以小恶而为之。勿以小善而不为。斯则惧于渐也。臣又
闻君如日焉。显晦之微。人皆瞻仰。照临之大。何以掩藏。是
以前哲设敢谏之鼓。立诽谤之木。贵日新其德。日闻其过
也。陛下自即位以来。诞敷文德。不悦声色。出后宫之怨妇。
匹在外之鳏夫。洎今十年。绝其采纳。大雅既作。淫风不行。
魏谟 第 2b 页
则上超三皇。次出五帝。凡百相贺。前王比隆。斯实天下之
幸甚也。臣窃观近自一两月巳来。天眷稍回。留神妓乐。至
于教坊百人二百人选试未巳。庄宅司收市亹亹有闻。昨
又宣取李孝本次女一人。遽将入内。宗姓不异。宠幸何名。
如此之事。皆不益慎修。有亏一篑。臣窃惟陛下九重之内。
不得闻之。凡此之流。大生物论。实将乖道理之本。徒起尘
秽之言。夫欲人不知。不若不为。谚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谤
莫若自修者也。伏惟陛下照鉴不惑。稍抑将来。绝其渐门。
使无怨欲。崇千载之盛德。去一旦之玩好。教坊停息。宗女
遣还。则大正人伦之风。深宏王者之体。昔汉光武坐侧设
魏谟 第 3a 页
列女屏风。时宋宏正色谏曰。未有好德如好色者。光武因
为彻之。谓宏曰。闻义有改。可乎。宏曰。陛下进德。臣不胜其
喜。前史以为美言。今陛下柰何不思宋宏之谏。而若居光
武之下乎。臣切不愿也。职当规谏。敢尽血诚。伏地叩头。昧
死陈达。

** 论董昌龄量移硖州刺史疏

臣闻王者涣汗之恩。凡罪宽宥。唯故杀人者死。乃王者不
易之典也。其董昌龄。比者录以微效。任之方隅。不能祗慎
宠光。恣其狂暴。无辜专杀。事迹显彰。妻孥衔冤。万里来诉。
魏谟 第 3b 页
伏蒙陛下睿圣慈悯。念其狂横。特令鞫劾。寻得罪源。尚以
微绩。曲全性命。中外言议。窃为未当。今授之牧守。以理疲
人。则杀人者遭拔擢。冤苦者何申诉。此则法理所紊。交谓
不可。臣忝[:#AS-9AF4:●]谏列。不敢不言。况陛下慎恤刑狱。朔望循省。
虑有冤滥。以及生人。傥事理稍乖。则伤圣化。今兹宠授。物
议嚣然。伏乞陛下速回成命。以警列士。则天下幸甚。

** 论吕令琮毁骂江陵县令疏

臣见诸司杂报。韦长送状西院。分析监军下凌毁县令事。
伏以州县侵屈。只合上闻。中外关连。须存旧制。韦长任膺
魏谟 第 4a 页
廉使。体合精详。公事都不奏闻。私情擅为偷越。况事无巨
细。不可将迎。县令官业有乖。便宜理罪。监军职司侵越。即
合闻天。或以虑烦圣听。何不但申门下。今则首紊常典。理
合糺绳。伏望陛下宣示宰臣。速加惩诫。

** 请将贺兰进兴等重付台司覆勘疏

臣伏闻传说。官中捕捉造妖徒党。在外人情汹汹。深所不
安。恐涉诖误之嫌。或爰爱憎而起。况事出军镇。未经台府。
咸怀斯惧。递不保生。滋蔓傥深。为患不小。今切在早去枝
叶。不遗蔓延。呜呼。如事系军人。即委军中推勘。如名该百
魏谟 第 4b 页
姓。宜从府县鞫寻。冀各尽情。免称冤死。臣伏以当圣代。不
宜有陷平人。如罪状昭然。始可从法。其间轻重。须有等差。
臣窃知陛下近对法官。必将访狱。臣伏想此际官吏。岂能
直言。如能直言。即皆戴冑之守职也。且狱不在有司推劾。
法官亦焉得细知。伏以陛下爱育生灵。不欲一物失所。此
则事关刑戮。不可轻易处置。臣深虑旦夕诏下。忽有冤人。
既当发生之时。切要审令详覆。成陛下好生之德。契前哲
恤刑之心。伏请重敕法司。再令疏理。岂惟全其大体。冀不
紊于刑章。

魏谟 第 5a 页

* 李蔚

蔚字茂休。陇西人。开成末进士。咸通朝累官礼部侍郎。转
尚书右丞。拜京兆尹太常卿。寻以本官同平章事。出为山
南东道节度使。入为吏部尚书。加检校右仆射宣武军节
度使。乾符四年复为吏部尚书检校司空。六年拜河东节
度使卒。

** 谏禁中饭僧疏

臣闻孔子圣者欤。言则引周任之言。苻融贤者也。谏必凭
魏谟 第 5b 页
王猛之谏。诚以事求师古。词贵达情。臣伏睹陛下自缵帝
图。克崇佛事。止当修外。未甚得中。臣略采本朝名臣启奏
之言。以證奉佛初终之要。臣闻天后时。曾营大像。功踰百
万。狄仁杰上疏云。夫宝铰殚于缀饰。[瑰]材竭于轮奂。功不
使鬼。必在役人。物不天来。皆从地出。非损百姓。将何以求。
物生有时。用之无度。臣每思维。实所悲痛。至如往在江表。
像法盛兴。梁武文。施舍无限。及至三淮沸浪。五岭腾烟。列
刹盈衢。无救危亡之祸。缁衣蔽路。岂有勤王之师。况近年
以来。风尘屡扰。水旱不节。征役稍繁。必若多费官钱。又苦
人力。一隅有难。将何救之。此切当之言一也。中宗时。公
魏谟 第 6a 页
主外戚皆奏度僧尼。姚崇奏曰。佛不在外。求之于心。佛图
澄最贤。无益于后赵。罗什多艺。不救于姚秦。何充苻坚。皆
遭败灭。齐襄梁武。未免灾殃。但志发慈悲。心行利益。使苍
生安乐。即是佛身。此切当之言二也。睿宗为金仙玉真二
公主作大观。辛替否谏曰。自夏巳来。淫雨不解。谷荒于垄。
麦烂于场。入秋巳来。亢旱为灾。苗而不实。霜损虫暴。草菜
枯黄。下人咨嗟。未知赈贷。今陛下爱二女而造两观。烧瓦
运木。载土填沙。道路流言。皆云计用钱百万馀贯。伏惟陛
下圣人也。远无所不知。陛下明君也。细无所不见。既知且
魏谟 第 6b 页
见。知仓有几年之储。库有几年之帛。知百姓之閒。可存活
乎。三边之士。可转输乎。当今发一卒以捍边陲。遣一兵以
卫社稷。多无衣食。皆带饥寒。赏赐之间。迥无所出。军旅骤
败。莫不由斯。而乃以百万贯钱。造不急之观。以贾六合之
怨。以违万人之心。此切当之言三也。替否又谏造寺曰。夫
释教以清净为基。以慈悲为主。故常体道以济物。不利已
而害人。每去已以全真。不营身以害教。今三时之月。筑山
穿池。损命也。殚府虚帑。损人也。广殿长廊。营身也。损命则
不慈悲。损人则不济物。营身则不清净。岂大圣至神之心
魏谟 第 7a 页
乎。佛书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臣以为
减雕琢之费。以赈贫人。是有如来之德。息穿掘之苦。以全
昆虫。是有如来之仁。罢营葺之直。以给边陲。是有汤武之
功。回不急之禄。以购清廉。是有唐虞之理。陛下缓其所急。
急其所缓。亲未来而疏见在。失真实而冀虚无。重俗人之
所为。轻天子之功业。臣实痛之。此切当之言四也。臣观仁
杰天后高宗朝上公也。元崇先天开元中贤哲也。替否中
宗睿宗时直臣也。臣每览斯文。则未尝不废卷长叹而感
慕之。伏以陛下深重缁流。妙崇佛事。其为乐善。实迈前踪。
魏谟 第 7b 页
但细详时代之安危。眇鉴昔贤之敷奏。则思过半矣。道远
乎哉。臣过忝渥恩。言亏匡谏。但举从绳之义。少裨负扆之
明。营缮之閒。稍宜停减。

* 薛逢

逢字陶臣。河东人。会昌中进士。累迁侍御史尚书郎。大中
末出为巴州刺史。徙蓬州。入为太常少卿。迁秘书监卒。

** 凿混沌赋(以清浊忽分物来伤己为韵)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言乎地兮不浊。谓乎天兮不清。物我
俱亡。莫究希夷之际。元黄未判。因标混沌之名。有南海之
魏谟 第 8a 页
帝曰倏。北海之帝曰忽。胥遇于兹。一言相发。伊人以视听
食息滋养。观尔则耳目口鼻俱阙。将欲擿尔听以寘音声。
抉尔明以分日月。疏尔准而通气。翕尔啄而容龁。厥议既
臧。厥臂用攘。揕颡舂脰。真随手伤。一之二之日。视之茫茫。
三之四之日。听之锵锵。六日而穹鼻齁息。七日而巨口箕
张。于戏。奸伪兹始。回邪作矣。中明役神。外物攻己。一彼一
此。无终无巳。痛乎道德丧而仁义生。亦由形兆分而混沌
死。嗜欲悲哀。声牵响来。蘧然寐觉。划然形开。日月星辰。强
配阴阳之数。轮辕榱桷。争标曲直之材。徒观夫执仁斤。横
魏谟 第 8b 页
义斲。剖圭角。析清浊。投伊砺乃之器。入彼敦弓之朴。势腾
淩。声瀺灂。静者地而动者天。融为河而结为岳。则知朴能
成器。器成朴分。木能生火。火盛木焚。盖所谓聪明著而胜
负交战。知勇昭而是非纠纷。夫如是。又安得二气凝而不
流。万有来而不拂。吾欲寂唱和于声响。缦文章于黼黻。然
后弃尔见而阻尔闻。复归于无物。

** 天上种白榆赋(以垂阴天上历代不彫为韵)


象帝之先。种白榆于自然。布历历之真质。遍高高之远天。
攀折何因。杳在寰区之外。阴阳不测。永无彫落之年。徒观
魏谟 第 9a 页
夫夹帝座以分行。直天街而互对。婆娑乎黄道之侧。荫映
乎端门之内。匪据险以称关。讵临戎而设塞。星槎去日。曾
莫问其短长。鹤驾来时。又不言乎年代。易古移今。烟浓雾
深。当空耀本。向日舒阴。攒柯于贝阙之前。圆光霭霭。倒影
于瑶池之上。寒彩沈沈。轮囷既出于中台。偃蹇亦临乎上
将。分土明得地之势。编珠表连理之状。或全或缺。陋蟾桂
于月中。莫往莫来。鄙蟠桃于海上。美素荚之规规。状列钱
之离离。苒蒻云竦。玲珑露垂。崇朝而颢气常积。永夜而元
风自吹。发端既异于乾行。成象或殊于隰有。曲直之号徒
魏谟 第 9b 页
尔。斤斧之虞则否。始或丛邱墟。依培塿。与槎蘖。混枯朽。叹
颓龄之日。既不殊桑。充燧火之时。焉能异柳。夫于是又安
得越汉排霄。含芳振条。壅灵根而万古长烂。披素叶而千
霜不彫。所谓向晦而明。终天而觌。衰荣不系乎寒暑。运动
罔差乎经历。榆之寿兮。诚大椿之莫敌。

** 谢西川白相公寄赐新诗书

某启。伏蒙仁恩。猥垂下顾。兼赐新诗三十首。向风长跪。齐
思探元。如畏途咀冰。若旱苗蒙泽。莹心冷骨。润叶滋茎。旷
无津涯。杳失顾视。秋日悬而氛昏息。雅音作而聋瞆醒。辄
魏谟 第 10a 页
欲再颐幽元。重开户牖。旁窥陟级。渐冀升堂。徒循夫子之
墙。未梦江生之笔。今则缄之瑞锦。贮以盘囊。不独荣耀于
子孙。实亦发扬于流辈。生死幸甚。伏计即离征镇。当赴阙
廷。鼓万有而炉冶重开。序偫伦而权衡再设。使郑卫不作。
咸韶更张。吹歔而寒谷春生。沾洒而枯荄萌动。天下幸甚。
某此时或希匠化。获序宗彝。愿承舟楫之功。得出风波之
路。嗟叹不足。继之咏歌。谨录长句七言诗一首献上。尘黩
尊严。惶恐无状。

** 与崔学士书

魏谟 第 10b 页

贤弟过岐山赋谒让帝陵二篇。自三两复。莫究津涯。焕乎
与日月齐明。汹乎与江海争大。苞若天地。速如鬼神。迎之
不见其前。随之莫睹其后。波澜之外。惩劝在焉。崛立当今。
峭若嵩华。是以谓之文矣。叹之不足。继之咏歌。霜雾兴怀。
未即拜赐。谨先奉状。代申诚款。不宣。谨状。

** 上盐铁崔尚书书

伏承相公忽承明诏。远赴阙廷。天子倾心。庙堂虚席。沙堤
尚在。复瞻丞相之车。莲幕重开。再理将军之第。伏想华轩
拥路。贺客盈门。喜集鸰原。风随雁序。昨者幸从祗拜。获贡
魏谟 第 11a 页
姓名。言及曩时。期于远路。铅黄入镜。顾陋质而多宜。金石
宣声。觉巴歈之和寡。因敢专驰状启。远谢恩知。伏虑方倦
将迎。未暇披览。实虞奖拔。失在毫釐。其启状本。谨别录上。
伏望联行之际。一赐发挥。俾风波之路不迷。见常称誉数
四。心期旦夕。必拟提携。伏见吾兄当数集会时。望深赐重
言也。某顿首。

** 与崔况秀才书

自今日春榜到县。当日差人持状到京。方乘车骑。寻巳东
去。恨结之至。空积下情。不审自归淮南。尊体何似。伏计不
魏谟 第 11b 页
乖将息。远想淮山秀润。水木幽奇。扇枕之馀。讴吟自适。甚
盛甚盛。某龙钟山县。忽忽过时。素秋轸怀。华发栖鬓。昔日
淩云之志。自觉泥蟠。今兹失路之人。谁为乡导。但饮冰励
节。食[:#AS-86B0:⿱嶭木]苦心。用省刑名。以安疲瘵。除此之外。非愚所知。故
人恩怜。曾不悯念。秋风巳戒。关路须西。雄文与谁俦比。一
日千里。今也其时。居安败名。古人所慎。某顿首。

** 上白相公启

某启。某闻梓居林。抡才必藉其良匠。骅骝伏皂。发迹用章
于圉人。将假激扬。必先绍介。如某者。关中士族。海内穷
魏谟 第 12a 页
人。幼遭悯凶。壮知传导。南穷海裔。北济河源。勤苦一经。恓
惶三纪。家门板荡。亡惠子之五车。风树哀[:#AS-8563:⿰⺯⿸厂⿱田坴]。痛虞邱之三
失。加于元昆抱瘵。孀妹无家。同气六人。半归泉壤。嗟乎。郭
氏之昆多疹。颜生之室屡空。纵白首粗沾一名。或终身不
知五味。哀凶荐及。沈痛可知。往往昼卧及昏。夜坐达晓。长
安甲第。罗列九衢。朱门大开。欲往谁诉。因大中四年冬。蒙
相公念以苦心。拔授官职。期于旦暮。必使奋飞。旋遇羌寇
犯边。相公北讨。风云一失。流落十年。尉万年而郎秘书。宰
四畿而糺东洛。凡所莅守。皆立涓尘。但以时尚佻浮。不熟
魏谟 第 12b 页
根本。以亲庶务者为俗吏。以能矫枉者为令人。声名看门
簿高低。流品出人家子弟。竖置童騃。侪排老成。遂使清贯
华资。蔑闻于拟议。涂趋坌走。久困于风尘。自相公再秉钧
衡。重开垆冶。私门相庆。如春发荣。山妻敛袂而前曰。尔以
词赋掇高科。以诗篇达天听。以政事取章绶。以孤直沈下
僚。今相国司徒公鼓铸元和。畴庸品物。风俗日益厚。泰阶
日益平。是怀才抱器之人。云飞雨化之秋也。何尚悒悒于
蓬茅者乎。于是整某之冠。急某之带。驱策仆御。促某出门。
仍授某洛下所著百篇。再拜祝而送之曰。飞龙在天。云雨
魏谟 第 13a 页
阗阗。贤相秉钧。伦方序圆。时哉时哉。君其勉焉。某离鞍拜
赐。超乘而出。茫茫然而又不知其所自。平生坎壈。难自梯
媒。进退嗫嚅。终莫上达。亦犹魇者梦逐。声愈哀而言愈不
宣。足愈勤而身愈不进。孤影无援。危灯在旁。幽忧旅魂。逼
迫中夜。独能振臂呼而寤之者。唯相公乎。伏惟明诚烛两
曜。大信钧四时。纲维设而天地开。阴阳顺而风雨若。一物
失所。如推诸隍。某所以涤虑向风。斋心卜日。细将肝胆。具
以披陈。伏惟念以迷邦。释之网罟。幸甚。每自握朝镜。潜窥
壮猷。恭守门风。不敢坠地。或乘秋抟击。或载笔芟夷。或献
魏谟 第 13b 页
替而定否臧。或从容而[:#AS-9AF4:●]顾问。俦诸流辈。亦不后人。诚知
自炫自媒。士之丑行。但以日暮途远。倒行逆施。若俟陟级
循涯。必虑填委沟壑。而又搜寻志尚。爰及成人。役思虑者
三十年。著诗赋者千馀首。虽不足誇张流辈。亦可以传示
子孙。岂料尚与荫弟小儿。蹩中途而争先后。抑又闻哀音
入耳。达者动容。伏惟示以长途。指之中道。俾入怀之鸟。重
明戛汉之心。曳尾之龟。再有巢莲之望。不独衔环报宝。矫
印酬愉。必能当场效[:#AS-8864:⿺克寸]敌之功。灼骨献非熊之兆。伏以国
政初毕。机务尚繁。敢罄腹心。先致门闼。僭越之状。无所
魏谟 第 14a 页
逃刑。伏惟俯赐省览。百生幸甚。百生幸甚。不宣。谨启。

** 上崔相公启

某启。某闻臃肿之材。动乖于绳墨。琤瑽之韵。自合于宫商。
虽观听以由人。实否臧而在已。所以困骥见称于伯乐。焦
桐取誉于伯喈。咸发迹一时。垂芳千祀。某自开成建号。则
执艺求知。迹忝及门。名叨中选。或缘情序美。移时而奖导
再三。或体物达诚。一席而称扬数四。遂使声华振耀。諠动
辈流。桂折高枝。名登上第。但以依仁岁久。轩墀之桃李成
阴。趋岸年深。门巷之椅桐暗老。徒蒙荫覆。莫自根牙。良辰
魏谟 第 14b 页
几何。元鬓倏改。伏惟相公推名意切。录旧情深。朝宣一言。
夕济千里。俾平生志业。不负于辛勤。向者恩知。果成其远
大。生死幸甚。生死幸甚。颇将偃顿。屡渎阶墀。日暮途遥。诚
堪悯念。

** 上翰林韦学士启

学士文章拔俗。嵩华让其孤标。学海无边。乾坤以之涯涘。
优游仙署。偃息禁闱。笔洒王猷。砚涵天泽。成霖而雨露非
远。吐气而虹霓坐舒。流品人伦。衣冠仰其衡镜。扶持大厦。
社稷思其栋梁。不有伊人。孰为邦彦。某顷因章句。获达门
魏谟 第 15a 页
墙。虽大匠剪拂之閒。多惭臃肿。而贫女铅黄之饰。岂让娉
婷。故得桂枝先攀。杨叶高中。始谓陵跃出泥滓。指顾生风
云。嗟乎。九仞将成。而一篑莫前。三年欲飞。而长风不借。顾
影增叹。谁将寤言。尝闻通义相公炉冶新开。陶甄是切。傥
阁下犹伤坠屦。终许埽门。信执鞭之亦为。奚指踪而不可。
方今选限犹远。官秩未期。伏希度以短长。择其任用。上可
以考校书府。下可以羽檄戎藩。庶竭驽骀。稍裨万一。聊将
肝胆。辄自梯媒。躁进之辜。不敢逃责。

** 上宰相启

魏谟 第 15b 页

伏以玉烛开年。金仪应历。轩律风暖。羲轮驭迟。草木以之
萌芽。禽鱼以之翔泳。伏以相公化宏动植。道洽雍熙。吹歔
必至于幽深。暄润不遗于枯蘖。如某兀如枯木。性若寒灰。
沐和风而莫振柯条。应阳管而才知动息。伏惟相公模于
心匠。待以天成。鼓铸贤愚。区分贵贱。动用阴阳之炭。开张
天地之炉。量其小者。则为盎为盂。举其重者。则成钟成鼎。
苟圆方式序。幽陋不遗。及兹发生。俾遂春气。生死幸甚。

** 上虢州崔相公启

相公河岳钟灵。芝兰蕴德。顷因直道。常中佞人。阻绝九重。

魏谟 第 16a 页

播迁万里。无非中正。发言而天地鉴知。不负神明。冒险而
灵祇附助。所以恬和自得。寝膳长安。虽经夷貊之长途。不
烁江山之沴气。皇天眷祐。于焉有徵。伏惟相公道济中兴。
仁归厚德。即当重开炉冶。再设权衡。俾器用各适圆方。锱
铢不失轻重。天下幸甚。逢此时或因陶铸。得叙宗彝。伫从
长养之时。复睹升平之代。自相公归官虢略。寻欲附状起
居。伏以县令卑微。不敢轻肆尘黩。昨者从孙辥诚过此。今
候方便。咨达姓名。琐琐形骸。或希记忆。谨启。

魏谟 第 16b 页

** 上崔相公罢相启

某闻川梁壅而舟楫施。禾黍登而霖雨霁。天地常数。古今
共然。伏惟相公理达卷舒。用明进退。调阴阳以成岁。受功
于天。执谦让以归仁。宏道于已。所谓进退惟正。卷舒适时。
某每念庸虚。常蒙匠化。当幽滞之求振拔。则且愿持权。在
卑恳之望荫庥。复稍思税驾。从古难者。于今见之。虽范蠡
登舟。子房避世。方之高躅。何足比肩。慺慺恳诚。伏望深鉴。

** 上前郑滑周尚书启

尚书笔综文经。机参武纬。虚已应物。推诚济时。澄明而识
内融。操剸而锋不露。在文宗时。以词藻参近密。峭若孤峰。

魏谟 第 17a 页

在武宗时。以韬略镇藩维。殷然巨障。谓往无不利。动皆适
时。今者急诏徵还。开襟待见。必当付以舟楫。委之陶甄。康
济兆人。镕范庶物。天下幸甚。此时或希匠化。获[:#AS-9AF4:●]圆方。盗
天地之太和。沐唐虞之至化。生死幸甚。

** 上前易定卢尚书启

尚书文从心匠。武自天机。西南贞右界之师。东北振中山
之旅。莫不皆争死节。愿荅深仁。乃者训抚二州。折冲四境。
饮成德卢龙之帅。尽醉礼容。啖天雄横海之师。被充文教。
魏谟 第 17b 页
故得人知俎豆。俗废干戈。严城夜开。外户不闭。遂使常山
蛇阵。翻成干戚之文。易水剑歌。遽变鹿鸣之奏。虽去病不
师吴起。世祖常合伏波。方之变通。曾何比数。伫见翱翔温
树。刷荡天池。代著中兴。风还太古。此时或将歌咏。获赞雍
熙。心醉尧[:#AS-82F9:⿰樽]。神迷舜乐。百生幸甚。

** 上中书李舍人启

某启。某闻枝枯干悴。助茎叶者烟萝。栋桡梁欹。能扶持者
匠石。是以茂盛自丰于茎叶。孤危全赖于扶持。若不为枝
梧。则立见倾弛。某因缘恩顾。辄吐肺肝。伏惟念以风波。必
垂拯济。某死幸甚。某家望陵迟。眇然孤藐。飘流勤苦。垂三
魏谟 第 18a 页
十年。分分自登。粒粒自啄。取第不因于故旧。蒙知皆自于
隽贤。每用饮水清心。闭门守道。南宫试艺三篇。徒献于九
重。东观雠书七稔。才登于一邑。同时流辈。尽列班行。独此
后时。有惭先达。得不沈吟俛首。局促哀鸣。某自守一官。倏
尔两考。惟将勤俭。用免悔尤。刻意抚绥。才成条贯。曹无冤
案。狱䍐系囚。孤弱者贷之以恩。豪强者绳之以法。置公廨
草三千束。粟三百石。小有供须。了无率配。洎徵三税。不鞭
一胥。公署无喧。雀罗可设。县南峡口。偫盗所居。白昼劫人。
赤丸杀吏。某自到县。百计方圆。峡南北各置一铺。仍选有
魏谟 第 18b 页
身手健。两处共置十人。给与园场。兼之杵臼。往来应援。旦
夕提防。自此以还。盗贼弥息。其馀恢张廨宇。搜抉奸欺。澄
清镇军。检辖僚吏。乃至招携户口。役使人夫。利物之由。不
可遽数。昨者秋收自京回。具舍人面唤。询诸所图。上戴恩
知。莫能比喻。某比者依投仁宇。首尾三年。苟非同声。未尝
接武。辄将勤苦。勉自进修。岂暇再言。素应详熟。尚想[:#AS-82F9:⿰樽]前
即席。月下谈诗。偏于才隽之场。曲借吹歔之便。其奈惊湍
暗激。利觜潜伤。清要班资。寂寥拟议。自料于家必孝。于国
必忠。于事必勤。于身必正。刑于兄弟。至于家邦。亦何必贵
魏谟 第 19a 页
拟齐桓。富侔盗蹠。复念誓志。不识古人。盟府策勋。用为已
事。至于亭障山川之险易。储蓄经费之有无。戈鋋利便之
短长。戎狄土风之好尚。莫不心摹意揣。虑计神筹。言从智
符。事与机会。陈思王之自试。不独古人。班定远之束书。焉
知来者。既蒙忧轸。得以咨谋。伏惟念以迷方。指其捷路。生
死幸甚。今所期者。国庠博士。赤县子男。傥蒙历试诸艰。便
作秦陇刺史。不妨缘阶取贵。因效建功。事列尊彝。名光史
册。生死幸甚。所谓射已之鹄。无信旁人。苟能自审行藏。不
致甚费恩力。伏望悯其孤立。曲赐重言。俾枯荑再生于青
魏谟 第 19b 页
杨。枯骨重肥于白日。誓当触槐全盾。结草抗回。生为厮养
之臣。死作埽除之鬼。生死幸甚。如或责以狂妄。校以尊卑。
躁僭之辜。生死惟命。伏惟俯垂仁恕。幸甚。不[:#AS-9AF4:●]。谨启。

* 林滋

滋字后象。闽人。会昌三年进士。官金部郎中。

** 文战赋(以士之角文当如战敌为韵)


为学之人。会友以文。念斯文之枢要无极。将一战而是非
可分。索隐穷微。既不于夫子。解经挫锐。爰取譬于将军。由
是推匪石之心。召如林之士。六籍之奥斯究。万夫之雄
魏谟 第 20a 页
莫拟。且曰战也者。所以分胜败之端。文也者。所以明盛衰
之理。必将抑浮伪。考深旨。措词苟得于朝闻。游刃宁甘于
夕死。是用徵师于伐善之所。命将于角胜之场。鹗视而鹅
鹳斯列。豹变而貔貅莫当。利口纵横。已有摧坚之意。雄姿
踊跃。那无露颖之囊。得失未分。切磋斯见。张弛既出于心
术。向背宁虞于色战。忠为甲而信为冑。岂惮重围。笔有阵
而词有锋。诚能万变。既区以别矣。乃则而象之。拂湘帙作
鼓鼙之响。卷绛纱为旌旆之姿。波骇九流。苟再扬而尽委。
心攒百箭。终一贯而无遗。乃考击蒙。谅无前敌。决胜既返
魏谟 第 20b 页
于三隅。请命俄分于四壁。是以及门之子。互骋其成功。无
勇之徒。空悲于败绩。巳而探讨无馀。词林晏如。九合之刚
肠斯弭。千里之秘思潜舒。深浅既分。尽洗兵于学海。奸回
云革。皆弃甲于德车。盖以振此芳尘。仰于先觉。苟能立分
于阃阈。曷愧坐筹于帷幄。今则仗其信。志其学。幸从战之
有闻。愿无惭于挫角。

** 阳冰赋(以海上沙前光耀清景为韵)


考庶物于朱垠。得阳冰于碧海。托巨浸以潜结。泛惊波而
长在。坚乎自得。峨峨之素色宁亏。涣若无虞。皎皎之清光
魏谟 第 21a 页
讵改。始其孕太阴之精。因积水而成。劲飕飗之远吹。澄滉
漾之馀清。别浦宵凝。狐听之声乍绝。回汀晓合。虫疑之质
俄生。由是外肃重溟。中分万景。沧渊掩巨蚌之魄。碧落夺
寒蟾之影。幽疑玉树。露皓气之皑皑。净若银河。亘秋光之
耿耿。既叶数九。宁将屡迁。乍莹洪涛之末。时明绿岸之前。
不解东风。谅难资于履薄。非藏北陆。复何患于攻坚。炎炎
之畏景虽临。冽冽之寒威益壮。皓辉想冰始之日。洞澈得
夏颁之状。鲜飙乍触。无惭于云母屏中。纤翳不生。曷愧于
琉璃地上。净拂霜影。轻笼月华。禀质苟因于涸冱。分形讵
魏谟 第 21b 页
委于泥沙。既异在阴。彩射鲛人之室。非同向晦。光寒渔父
之家。至若浪息瑶川。烟收远峤。焱晶灼野以增炽。皓色澄
空而引耀。清含上善。曾无泮涣之期。素激中流。岂惮赫曦
之照。所谓出自灵长。居然异常。苟惟贞而自守。虽盛暑其
何伤。亦由抱素者绝陷己之患。履道者为终身之防。幸消
释之无日。庶永托于朝光。

** 木人赋(以周穆王时有进斯戏为韵)


何伊人兮异常。爰委质以来王。想具体之初。既因于乃雕
乃斲。及抱材而至。孰知其为栋为梁。原夫始自攻坚。终资
魏谟 第 22a 页
假手。虽克已于小巧之下。乃成人于大朴之后。来同辟地。
举趾而根柢则无。动必从绳。结舌而语言何有。心游刃兮
在兹。鼻运斤兮罔遗。兀若得木公之状。块然非土偶之资。
曲直不差。既无蠹于今日。短长合度。宁自伐于当时。莫不
脱枯槁以前来。投胶漆而自进。低回而气岸方肃。伫立而
衣裾屡振。秾华不改。对桃李而自逞芳颜。朽质莫侵。指蒲
柳而讵惊衰鬓。既手舞而足蹈。必左旋而右抽。藏机关以
中动。假丹粉而外周。生本林閒。苟有参乎之美。立当君所。
何惭柴也之俦。是则贯彼五行。超诸百戏。误穿节以瞪目。
魏谟 第 22b 页
疑耸干于奋臂。如令居杞梓之上。则树德非难。若使赴汤
火之前。则焚躯孔易。进退合宜。依然在斯。既无丧无得。亦
不识不知。迹异草莱。其言也无莠。情同木讷。其行也有枝。
可谓暗合生成。潜因习熟。虽则挫身于斤斧。曷合守身于
林麓。宜乎削尔肩。刳尔腹。既有乱于真宰。宁取笑于周穆。

** 小雪赋(以寒律变时因风有渐为韵)


伟兹雪之霏霏。应元冥而不失其期。赋象于虹藏之日。成
形于冰冻之时。委地则微。庶表三冬之候。翻空虽小。那无
六出之姿。当其寒气初升。阴风始变。既浙沥于遥野。却飘
魏谟 第 23a 页
飖于广甸。边城一望。龙山之净色犹晞。上苑再瞻。凤阙之
清光未遍。眇若毫端。轻飞可观。细细而千岩送冷。飘飘而
万户迎寒。霏微墀庑之閒。瑶台月晓。髣髴草茅之上。玉树
花攒。回拂阴轩。高翻晓律。萦枝分盈尺之象。带月误如圭
之质。微交月影。天边之孤雁应迷。稍助山明。松际之浮烟
巳失。细糁长空。纤缘绮栊。净若芦花之覆水。轻同柳絮之
因风。是则谢氏林亭。尽在回眸之内。梁王池馆。无非跬步
之中。于以明洁白之姿。于以表阴凝之渐。虽见晛而无滞。
讵因污而成染。初疑画阁。妆奁之香粉微微。又若琼筵。玉
魏谟 第 23b 页
箸之凝酥点点。既而纤细缤纷。呈祥是因。掩日而难分薄
雾。开帘而不辨轻尘。影入空帷。预想映书之子。光侵远水。
潜思访戴之人。可谓不远而来。自无而有。始萦盈于阶砌。
终散漫于林薮。安得不燎薰炉。命芳酒。作小雪之赋。继大
夫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