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赵造
赵造 第 27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四

赵造 第 1a 页

* 赵造

造官通直郎。试大理评事。

** 中大夫行内侍省内给事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赐绯鱼袋王公墓志铭(并序)


公讳文干。字强之。其先即秦将剪。公之洪允也。自时厥后。
子孙众多。文能出偫。武蕴异略。贲则善虏其将。戊乃下笔
成龙。功业居高。名施于后。秦霸天下。斯皆王氏之力也。遂
使高秋朗月。瀚海澄波。诸属难俦。家世雄盛。皇朝中散大
赵造 第 1b 页
夫内侍省内侍赐紫金鱼袋奉诏和蕃使兼安西北庭使
讳奉忠。公之曾王父也。德重名高。情见义立。西戎敛迹。不
敢东窥。北狄戢偫。不敢南牧。内侍省内侍赐紫金鱼袋内
弓箭库使奉天定难南朝元从功臣讳英进。公之祖王父
也。义勇冠时。见危致命。亲承圣旨。独步中朝。右神策军散
副将云麾将军试殿中监奉天定难随驾南朝元从功臣
讳臣端。公之烈考也。功高位下。命不待时。庆流有徵。果有
令子。荣高处厚。德抱雄图。公即云麾将军第三子也。宪宗
践阼时。公年始童舞。入趋紫闼。出践丹墀。敷奏详明。郁为
赵造 第 2a 页
俊彦。遂拜供奉官。恪居官次。务谨去奢。临事无渝。为官不
昧。斯乃冲天逸翰。出润乔松。锡以朱绂之荣。带以银章之
命。改梨园判官。奉八音之礼。专五果之名。艺就日新。功勤
益著。迁鸡坊使。剪拂珍禽。在斗自我。羽翼奇特。利用绝偫。
每蕴能名。谁之与匹。转宣和殿使。载离寒暑。日往月来。每
候銮舆。晷刻无失。金石磨而不磷。璧玉琢而弥坚。改军器
监判官。专任武库。奠体有程。干笴必时。实谓戎备。寻迁左
神策军宴设使。庖厨有节。饔饩无遗。修馔必善于精华。宴
饮实惭其醉饱。镇幕歌晚。坊局拖留。拜同官镇监军。地居
赵造 第 2b 页
畿甸。镇压要冲。路接塞垣。命之监理。虬龙岂与蚯蚓为伍。
鸾凤难可枳棘长栖。时当用才。俾之密侍。依前充供奉官。
使于四方。善能专对。利于一事。罔不克堪。未几息车。改栽
接使。公垦园树果。殖地生苗。供亿犹勤。庶事无阙。有司惜
才恋德。公乃布义行仁。开成五年。诏遣充新罗使。拜辞龙
阙。指日首途。巨海洪波。浩浩万里。一苇济涉。不越五旬。如
鸟斯飞。届于东国。王事斯毕。回木[:#AS-FBED:●]虏累程。潮退反风。征
帆阻驻。未达本国。恐惧在舟。夜耿耿而罔为。魂营营而至
曙。呜呼。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及其不测。妖怪竞生。波滉瀁
而滔
赵造 第 3a 页
天。云叆叇而蔽日。介副相失。舟楫差池。毒恶相仍。疾从此
起。扶持归国。寝膳稍微。药石无功。奄至殂谢。享年五十有
三。会昌四年岁在甲子夏四月蓂生五叶日。终于京兆万
年广化里私第。虽违三月之期。终遂九原之礼。是岁冬十
月十五日。葬于凤城东龙首原。礼也。嗟乎。命之不偶。李广
岂遂于封侯。枭在官门。士衡终闻于叹鵩。公婚于荥阳郑
氏。克谐琴瑟。相敬如宾。有子三人。男曰义仙义立。女适齐
郡史氏。孤子衔恤茹荼。哀号罔极。恐田成碧海。谷变为陵。
片石未镌。防墓何辨。用凭不朽之石。以志永存之词。铭曰。

赵造 第 3b 页

猗嗟大夫。短折不禄。历事五朝。白圭三复。贾谊促龄。士衡
叹鵩。许国一心。居家可理。善则称君。过则称已。君臣道合。
如鱼如水。嫉恶如雠。见善必迁。爱如冬日。畏若夏天。临官
廉平。无党无偏。奉命出使。汎海东夷。洪流滉瀁。阳鸟攸危。
大波汨起。天地变移。王事斯毕。车骑辞回。临达本国。魑魅
为灾。幽魂何往。游岱不来。联[绵]经岁。四体转衰。辞恩处顺。
阖门衔悲。吾将安仰。哲人其萎。美玉永沈。宝剑斯折。圣心
哀恸。孤子泣血。福祚长存。恩光无歇。

* 裴坦

赵造 第 4a 页

坦字知进。第进士。累官礼部侍郎。授江西观察使华州刺
史。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

** 贬温庭筠敕

敕。乡贡进士温庭筠。早随计吏。夙著雄名。徒负不羁之才。
罕有适时之用。放骚人于湘浦。移贾谊于长沙。尚有前席
之期。未爽抽毫之思。可随州随县尉。

* 王龟

龟字大年。宰相起子。大中末拜兵部郎中知制诰。咸通末
赵造 第 4b 页
改太常少卿检校右散骑常侍同州刺史。徙浙东观察使。
为盗所害。赠工部尚书。

** 陈情表

臣才疏散。无用于时。加以疾病所婴。不任禄仕。臣父年将
九十。作镇远藩。喜惧之年。阙于供侍。乞罢今职。以奉晨昏。

* 姚谟

谟。开成时乡贡进士。

** 大唐润州句容县大泉寺新三门记(并序)


句曲之东。实曰崙峰。居峰之阳。厥生大泉。寺因泉而题焉。
后刘宋升明二年。有邑令颜继祖。舍宅移寺。南去泉五里
赵造 第 5a 页
而遥。年代寖远。碑记埋没。粗所详者。乃颜氏十三代孙。今
寺之惠诚也。太和初。监寺僧惠明与寺僧道琳等见三门
破坏。乃言于众曰。此教东流。设象为法。牢落如是。瞻仰何
依。乃请今寺主僧常谊昔旅于是者。戮力誓心。募缘祈化。
如响斯应。人咸归之。远近趋走。投施香积。算财度费。功用
果足。乃革旧制。恢新谋。延袤纵广。中阈无改。自太和庚戌
至于癸丑。凡四年。厥功告成。崇轩峨峨。三阖其门。飞檐翼
张。丹栱霞焕。矧兹寺以重冈叠岭。罙入崖谷。行树葱翠。烟
萝蒙密。云收雾卷。宛若仙阙。俾得道者同指归于觉路。由
赵造 第 5b 页
径者讵深著于迷途。非我师之志诚。其孰能逮于此。今天
下学佛道者。多宗旨于五台。灵圣踪迹。往往而在。如吾党
之依于孔门也。谊本郑人。冠岁因往游焉。遂剃发于五台
金阁寺。元和再岁。乃于渭州龙兴寺依年具戒。振锡经行。
见色相之皆空。识衣珠之无价。又六年始到江南。初止于
近寺兰若。其明春又之岭南。诣禅访道。酌水步云。心契如
期。不远千里。十一年迁至兹寺。初寺每有僧俗大会。五十
馀众。号曰龙华。常患锜釜之器。不周于用。物有所阙。人多
告劳。谊乃发愿。铸一大镬。求布金之长者。得镕范之良工。

赵造 第 6a 页

归依一念之间。成就坚牢之质。濩落有用。硕大无朋。使天
人毕会于龙花。香积普沾于法味。由此故也。寺众佥曰。谊
实有力于寺者。非宿习德本。沾诸善缘。岂能诱掖偫心。终
成喜舍。太和初岁。乃闻诸府邑。请隶名焉。繇是三门荐兴。
功致一贯。则谊之行业前修。推可镜矣。人有语余于师为
文者。谊因录所载。请识门焉。寺之备新记详矣。辞曰。

寺之兴。大泉是生。觱沸犹在。既温且灵。寺之移。颜氏之基。
宋室旧邑。桑野离离。寺之终。谊实是工。大鼎渠渠。三门崇
赵造 第 6b 页
崇。烟霞栋梁。松桂香风。周匝岩壑。警迷其钟。文入于石。播
之无穷。

* 崔立

立官雒县令。充采访判官。拜监察御史。

** 庄宪皇后山陵奏

伏准正月二十九日敕。除陵寝外。其并约庄宪皇后山陵
制度者。伏以庄宪皇后合祔丰陵。不别置宫寝。今义安皇
太后于光陵东别择陵地。与庄宪皇后祔礼不同。其宫殿
并诸色官员等。今与详定官等同商量。伏恐合议建置。

* 萧邺

赵造 第 7a 页

邺字启之。梁长沙宣王懿九世孙。及进士第。大中时累拜
户部侍郎。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懿宗初为山
南东道观察使。历户礼二部尚书。拜右仆射。以平章事节
度河东卒。

** 大唐故吏部尚书赠尚书右仆射渤海高公神道碑

公讳元裕。字景圭。六代祖申国公讳士廉。皇朝(阙二字)中尚
书右仆射。有仁俭(阙二字)(阙二十三字)在陶唐氏(阙五字)以隐
德起为周文王师者。号为太公望。始受封于吕。子孙世仕
赵造 第 7b 页
于齐。(阙一字)世孙公子(阙二字)(阙一字)与管敬仲俱为齐上卿。
(阙一字)侯有功(阙十一字)廿七世孙洪后(阙二字)为渤海太守。因
家焉。高氏故著(阙三字)(阙四字)后魏(阙二字)录尚书事生岳。北
齐侍中。封清河王。生敬德。开府仪同三司。改封(阙一字)安王
申公(阙三字)之令(阙十二字)皇朝(阙一字)州长(阙三字)之行(阙二字)曾祖
(阙二字)州馀杭令。赠尚书户部员外郎。大父讳甝。秘书省
著作郎。赠右(阙二字)大夫。皇考讳(阙一字)太原少尹兼御史中
丞。(阙十二字)之少子也。幼而颖悟。及长魁岸秀发。弱冠博学工
文。擢进士上第。调补秘书省正字。佐山南西道荆南二镇
赵造 第 8a 页
为掌书记。转试协律郎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入拜真御
史。转右(阙四字)侍御史(阙五字)豪举(阙一字)拜司勋员外郎。转吏
部员外郎。公之佐山南西道也。节度使崔公从以清明藻
鉴。推重簪组。洎公抗揖上席。雅望益洽。及登御史府。好为
荦荦事。自荆涉(阙十一字)急宣居常摧秣在枥厩吏多(阙四字)
制争(阙二字)(阙一字)(阙一字)导者必恐遽恇迫。授以驿马不
敢问。积习为弊。刺史不能治。有道士赵归真者。长庆初用
黄老秘言得恩倖。(阙二字)(阙二字)(阙一字)怪在驿(阙四字)自给
时公方徵入。遇归真于途。连叱之。谓曰。汝妄人耳。天子置
赵造 第 8b 页
驿马。俾尔鼠辈疾驱耶。且黄冠驿驰。用何条制。顾左右牵(
阙一字)之。归真沮挠不敢仰视。(阙四字)以(阙五字)归真(阙四字)闻者
惮焉。公之为柱国也。当宝历初。天子年少。新即位。事多决
于内。或坐朝颇旷旬朔。大臣罕得(阙一字)谒。公上疏指斥。极
(阙二字)中外之(阙一字)以镇(阙五字)(阙三字)之侃然公之为吏
部郎也。精(阙一字)简峻。胥徒(阙一字)戢。若践刀戟。未竟南曹事。
会与铨长以公事争短长。刚愤不能下。请急(阙六字)道除左
(阙二字)(阙四字)中书舍人。公之为谏议也。属朝廷多故。李
训郑注贻祸(阙一字)乱。欲先立威定事。公察其必变。锐以劲
赵造 第 9a 页
(阙二字)其头角。章疏(阙一字)上。文宗知而不能用。及为中书
舍人。逆注益用事。注初以药道进。至是(阙一字)然以才望自
居。会注迁秩(阙七字)扬其(阙三字)状注方倚恩自大。恚不能堪。
遽出公为(阙一字)州刺史。注败。复入为谏大夫。兼充侍讲学
士。寻兼太子宾客。文宗重儒术。尊奉讲席。公发挥教化之
本。依经传纳。上倾心焉。(阙八字)筵(阙二字)为(阙四字)护之授(阙一
字)公(阙二字)通经文雅任职。而操剸(阙一字)济素重朝廷上复
(阙一字)之未几。擢拜御史中丞。兼金章紫绶之锡。公正色
立朝。百吏震肃。(阙一字)暑(阙七字)下(阙二字)僚吏率多(阙三字)奖体(
赵造 第 9b 页
阙一字)不笃济办(阙一字)倪甚威邪朋自远。班行相顾。耸动屏
息。议者以为风宪振职。自元和以来。惟公为称首。进尚书
右丞。改京兆尹。未几。授左散骑常侍。迁兵部侍郎。转尚书
左丞。知吏部尚书铨事。会恭僖皇太后陵寝有日。充礼仪
使。公为左右辖也。郎吏籍公岸谷之峻。皆石[:#AS-FBED:●]互(阙四字)
迎理。及铨综衡镜之务。抉奸与善。如见肝膈。猾吏(阙一字)
(阙二字)(阙一字)(阙一字)为防(阙二字)迷视听公指摘(阙一字)
是非立辨。标为成宪。迄今赖焉。不杖一人。九流式(阙一字)
改宣歙池(阙四字)使兼(阙四字)入拜吏部尚书。(阙五字)懿(阙十七
字)为(阙二字)使(阙一)

赵造 第 10a 页
(字)事迁检校吏部尚书山南西道节度观察等使。公友
睦清约。车服饮食比寒士。而(阙二字)(阙一字)奉公(阙二字)汲汲
如嗜欲。居一室。凝尘积机。澹如也。于宛陵(阙一字)二郡理于
汉南(阙一字)八郡化率用(阙一字)兴利除害。刊为故实。在汉南
奏免(阙一字)内积年逋租七千八百馀万贯。节用而已。公私(
阙二字)百姓(阙二字)之初公自侍讲为御史中丞。文宗久(阙六
字)内举母兄少逸。上喜纳而遂其志。少逸果能(阙一字)二帝
三王之业。发明(阙二字)上益敬重(阙三字)者咸谓公以诚事君
者也。爱(阙二字)不忘举其亲。举其亲不忘存其义。眉寿景福。(
赵造 第 10b 页
阙三字)归公为(阙一字)州之五岁。慨然有悬车之念。累章陈恳。
故复有(阙四字)之(阙一字)即日渡江。将休于(阙二字)行(阙一字)志(阙
一字)大大中四年夏六月廿日。次于邓。无疾暴薨于南阳
县之官舍。享年七十六。上闻。抚机震悼。废朝(阙一字)日。(阙七
字)年十一月十日。归葬于(阙一字)南府(阙二字)县(阙二字)之南原。
以李夫人合窆。从祔于(阙一字)府君之兆次(阙二字)公前娶陇
西李(阙一字)吉州刺史宣之女也。再娶京兆韦氏。郑国公孝
宽七代孙(阙十字)先考司徒府君(阙二字)衽席(阙三字)国太夫人(
阙一字)氏阴教修备。及公贵(阙五字)(阙四字)哀荣之礼渥缛矣。(
阙一字)子(阙一字)

赵造 第 11a 页
一人曰璩。李出也。进士擢第。试秘书省校书(阙一字)文行(阙
字)记曰。有大德者。必得其禄其位其名其寿。(阙一字)公始终
可谓全(阙二字)铭曰。

烈山之(阙三字)太古(阙十三字)功锡姓申公嗣兴(阙二字)佐命(阙三
字)赫(阙二字)秀令降(阙一字)公生(阙五字)(阙一字)(阙一字)为廿资(
阙六字)
(阙一字)行茂(阙三字)高终贾霜(阙一字)(阙九字)政严官(阙
二字)
大竞嚣(阙一字)我敦德义时(阙十一字)大羹(阙一字)(阙九字)(
阙七字)我坚豸(阙一字)大方(阙二字)以(阙三字)禁林密侍讲席陪升
因经纳诲承问(阙一字)能辅道(阙七字)(阙二十五字)(阙五字)

赵造 第 11b 页

** 岭南节度使韦公神道碑

韦氏之世系尚矣。陶唐氏之后。有国豕韦者。实为商伯。周
衰。迁于楚之彭城。汉兴。韦孟为楚元王傅。繇孟五世至丞
相贤。韦氏遂显大。贤封扶阳。后徙平陵。及子元成。别徙杜
陵。子孙家焉。遂为京兆人云。元成生宽。宽生育。育生后汉
尚书令浚。浚生梓潼太守豹。豹生东海相著。著孙冑。仕魏
为詹事。冑少子曰穆。后著号为东眷。八世至隋郁城庄公
讳元礼。距四世入唐。有为陜州刺史者讳岳子。于公为曾
祖。是生京兆少尹河北采访使府君讳恒为王父。少尹生
赵造 第 12a 页
赠刑部侍郎衡州别驾府君讳平。奉天之难。寇兵围逼。时
凤翔已害其帅张镒。且应贼矣。公与从父弟皋能捍朱泚
于陇州。斩其使者。乃折其势。公乃间行西走奉天。夜缒城
下。蜡丸发表。具献功状。德宗把手喜泣曰。富贵惟卿所欲。
口授御史中丞。公辞以素卑无赀。愿从州县禄。竟遂其志。
改万年尉。从上至兴元。道苦风疾。废居优游散地。既慊当
世。其后宜有达人。娶彭城刘为麟女而生公。讳正贯。字公
理。幼而神灵。长而聪异。目所系览。不忘于心。耳剽音声。洞
识节奏。季父太尉公皋特见器属。且必能大其家门。故名
赵造 第 12b 页
之曰臧孙。年十有五。先君殁于衡阳。奉丧归北。裴仆射均
在江陵。故少公为表弟。欲擅有外家吉凶之事。且致赠焉。
公泣曰。不专于孤。有诸父在。如将听命。恐伤叔父之义。不
敢拜赐之辱。蜀使俄至。他日反告太尉。深德异之。既除丧。
调补单父尉。太尉有大功于国家。德势甚盛。韦氏子姓可
以坐掇朱青。公深自惩刻。遂博极偫书。自三代已降。损益
制度。无不稽其典要。相国韦公处厚及韦湖南辞皆以学
识相高。每与公论搉当世之务。咸服其深切事情。虽贾生
不能过也。长庆初。遂弃官改名。对贤良极谏策。登乙卯科。

赵造 第 13a 页

授太子校书。敬宗朝又以华原县尉再登详闲吏理科。迁
万年主簿。考京兆进士。能第上下。颇得一时之俊。寻授监
察御史里行。为北都留守推官。入台为真监察。避同侪素
嫌。辞不与齿。除河南府司录。旋为天平军节度判官。得改
员外郎。所奉之主。即故相国令狐公也。丁内艰服阕。故李
相国绅请为浙东团练副使。赐绯鱼袋。后辞职居洛。授检
校主客郎中。知盐铁福先院。非其好也。擢万年令泽州剌
史。又改太原行军司马兼御史中丞。加金紫。从狄仆射之
赵造 第 13b 页
幕。徵为太府少卿。改泗州剌史。历光禄卿晋州剌史。入拜
司农卿。时内尚食供亿县官有阙。为其奏累。贬均州剌史。
升寿州团练使。公当官剸据。率有良算。虽繁剧之来。千变
万态。一以成机应之。故日用公事。圭棱岁校。能有馀裕。所
谓循良高妙。无迹可寻者耶。今上初即位。以理行徵。拜京
兆尹。京师称难治者。日有生事。随时抵巇。间不容发。未易
以绳墨一面律也。阔狭小失其机。则见立败。虽有神明之
用无及已。公能勺药其间。安然无一事。如弄小方州云。奉
南郊。备赦令。上下百役。抑扬豪弱。无不得其平。居二年乞
退。除同州剌史长春宫使。加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百
赵造 第 14a 页
粤之地。其俗剽轻。猎浮淫之利。民罕著本。又远天子之法。
税调裒急。一舞于吏手。故细胥假校益豪。民用是困从。公
至。锄侵牟之窟。削冒名之吏。尽反为民。烦促顿舒。流庸尽
复。先是海外蕃贾赢象犀贝珠而至者。帅与监舶使必搂
其伟异。而以比弊抑偿之。至者见欺。来者殆绝。公悉变故
态。一无取求。问其所安。交易其物。海客大至。越人尚鬼。事
有寘冥者。不质于医而交于神。寝以成风。公丑其邪。命撤
屋涂扉。禁绝纷纷之祷。或曰将不利于公。不听他日。秋水
大溢。将没民居。讹言毁神而致。公撰服登城。向水酹酒而
赵造 第 14b 页
声曰。苟如云云。长吏身存。无嫁下人。俄而敛退。卒无害焉。
针肓反正。皆此类也。政成。亟上疏请觐。优诏留之。越三岁。
寝疾薨于位。实大中五年七月二十三日。享年六十有八。
天子为之不视朝一日。赠工部尚书。明年二月庚申。祔葬
少陵原之世墓。比薨。医问相属。比葬。吊赠之使交逢。凡在
岭之南。军吏与民。及部属鳏寡士子魋髻之族。闻公之丧
皆哭。失市与宴。公笃孝睦亲。偫昆弟之贫与子姓之孤者。
收接如归。婚配慰荐。惟恐不得其所。居弟诲之丧。伤哭变
白。恻动君子。与朋友尽诚信于然诺。践报之道。不怠如癖。

赵造 第 15a 页

名人伟士。多与深善。乐后隽。特露精诚。比比得之。力仁谊。
惩华侈。下席之日。家无池馆。疏属出涕。平生行事可知已。
娶监察御史博陵崔升女。先公而殁。二子。长曰参文。太子
校书。次曰温文。华州参军。一女始岁。方大病。嘱其后曰。无
厚葬。无用鼓吹。无烦谥于有司。志我墓者。无如故人赵君
桧焉。若夫碑。则俾我外侄萧邺为之铭。庶乎实而详也。其
敢以辞。遂为铭曰。

雄操京兆。奄宅大州。太尉之后。惟公得侯。儒衣极挚。公慊
赵造 第 15b 页
人优。业术益然。及亲勇谊。善植牧全。始卒无愧。融鸿清洋。
式弥乃嗣。兹图石刻。以永厥懿。商伯以迁。汪洋其源。至汉
始著。聿为盛门。徙居杜陵。承继遂蕃。用儒持家。世世显尊。
历隋入唐。或轩或庳。起坠诚难。肖隆匪易。尚书之生。实属
太尉。有庸有基。可席而位。公独后之。孑孑自致。追念显考。
诎于其身。如不我力。曷颜于人。由卑至钜。能以才振。小大
之治。有脊有伦。

* 李涪

涪。昭宗时历官金部郎中河南少尹国子祭酒詹事府丞。

** 刊误序

赵造 第 16a 页

余尝于学古问政之暇。而究风俗之不正者。或未造其理。
则病之于心。爰自秦汉。迨于近世。凡曰乖盭。岂可胜道哉。
前儒广学刊正。固已多矣。然尚多漏略。颇惑将来。则书传
深旨。莫测精微。而沿习舛仪。得陈愚浅。撰成五十篇。号曰
刊误。虽欲自申专志。亦如路瑟以掇其讥也。

* 裴敬

敬官秘书省校书郎。

** 翰林学士李公墓碑

赵造 第 16b 页

李翰林名白。字太白。以诗著名。召入翰林。世称才名占得
翰林。他人不复争先。其后以胁从得罪。既免。遂放浪江南。
死宣城。葬当涂青山下。李阳冰序诗集。粗具行止。敬尝游
江表。过其墓下。爱其才。壮其气。味其嗜酒。知其取适。作碑
于墓。且曰。先生得天地秀气耶。不然。何异于常之人耶。或
曰。太白之精下降。故字太白。故贺监号为谪仙。不其然乎。
故为诗格高旨远。若在天上物外。神仙会集。云行鹤驾。想
见飘然之状。视尘中屑屑米粒。虫睫纷扰。囷蠢羁绊蹂躏
之比。又尝有知鉴。客并州。识郭汾阳于行伍间。为免脱其
刑责而奖重之。后汾阳以功成官爵请赎翰林。上许之。因
赵造 第 17a 页
免诛。其报也。又尝心许剑舞裴将军。予曾叔祖也。尝投书
曰。如白愿出将军门下。其文高。其气雄。世稀其本。惧失其
传。故叙传之。太和初。文宗皇帝命翰林学士为三绝赞。公
之诗歌与裴旻将军剑舞洎张旭长史草书为三绝。夫天
付上才。必同灵气。贤杰相投。龙虎两合。可为知者言。非常
人所知也。夫古以名德称占其官谥者甚希。前以诗称者。
若谢吏部何水部陶彭泽鲍参军之类。唐朝以诗称。若王
江宁宋考功韦苏州王右丞杜员外之类。以文称者。若陈
拾遗苏司业元容州萧功曹韩吏部之类。以德行称者。元
赵造 第 17b 页
鲁山阳道州。以直称者。魏文贞狄梁公。以忠烈称者。颜鲁
公段太尉。以武称者。李卫公英公。以学行文翰称者。虞秘
监。唐之得人。于斯为盛。翰林其以诗称之一也。予尝过当
涂。访翰林旧宅。又于浮图寺化城之僧。得翰林自写访贺
监不遇诗云。东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味之不足。重之为
宝。用献知者。又于历阳郡得翰林与刘尊师书一纸。思高
笔逸。又尝游上元蒋山寺。见翰林赞志公云。水中之月。了
不可取。刀齐尺量。扇迷陈语。文简事备。诚为作者。附于此
云。会昌三年二月中。敬自淠水草堂南游江左。过公墓下。

赵造 第 18a 页

四过青山。两发涂口。徘徊不忍去。与前濮州鄄城县尉李
劭同以公服拜其墓。问其墓左人毕元宥。实备洒扫。留[绵]
帛具酒馔祭公。知公无孙。有孙女二人。一嫁刘劝。一嫁陈
云。皆农夫也。且曰。二孙女不拜墓已五六年矣。因告邑宰
李君都杰。请免毕元宥力役。俾专洒扫事。嘻。享名甚高。后
事何薄。谢公旧井。新墓角落。青山白云。共为萧索。巨竹拱
木。如公卓荦。天长地久。其名不朽。此为祭文。写授元宥。又
为碑曰。

赵造 第 18b 页

贵尽皆然。名存则难。故余重名不重官。作李翰林碑。十五
字而已。

* 裴素

素。平州人。宝历初进士。太和二年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
第三等。官中书舍人。

** 重修汉未央宫记

皇帝嗣位之年。众灵悦附。日月所照。莫不砥属。是以远夷
慕义。琛赆鼎来。用文明以为理。洞风露之所启。草木畅茂。
山川景清。击壤鼓腹。莫识由乎帝力矣。尝因胜日。圣思閒
远。倦大厦之讲习。想鲜原之游衍。乃命法驾。备宫驭。细草
赵造 第 19a 页
迎辇。神飙引衣。超然肆行。造适自得。视往昔之遗馆。获汉
京之馀址。邈风光以遐瞩。眇思古以论都。襟灵洋洋。周视
若感者久之。于是召左护军中尉志宏指示之曰。此汉遗
宫也。其金马石渠。神池龙阙。往往而在。朕常以古事况今。
亦欲顺考古道。训齐天下也。至是遐历。恍然深念。且欲存
列汉事。悠扬古风耳。昔人有思其人。犹爱其树。况悦其风。
登其址乎。吾欲崇其颓基。建斯馀构。勿使华丽。爰举旧规
而已。庶得认其风烟。时有以凝神于此也。于是命工度材。
审曲面势。裁成法度。以就斯宫。攒栌栱。密玉石。碧瓦龙错。
赵造 第 19b 页
层轩鸟跂。崇墉粉静。璇题月照。舒廊四注以云委。隆台分
据而山屹。蟠虬蜿蜒。鳞动梠桷。蹲兽却骋。姿雄栏槛。宏袤
乎豁达。跨临乎泾渭。绿竹凝远。繁松蔼深。奇树流光。丹墀
回绕。于是辟戏马之广场。开远目之閒馆。天地景新。山川
势重。回太华之秀气。列终南之翠屏。九嵏而固护。八水分
流以萦带。而又扬太液之波。缭周帝之垣。原隰成文。丹素
含华。翼楼杳以分张。雄虹直而中峙。神机一发。廓若悬寓。
祥烟瑞彩。郁郁葱葱。瞻回途以下济。抚璇玑而高视。见秦
川风物。汉原逦迤。感前王兴废。知稼穑艰难。吾君用
赵造 第 20a 页
此镜是非。阐思虑。岂独资耳目。纵游玩也。凡殿宇成构。总
三百四十九间。工徒役指万计。武夫奋力。将校呈规。然而
材匪藻棁。涂惟俭静。经之营之。不日而成也。按汉史。高祖
初定天下。悦卜洛之邑。为天地之中。有周室遗风。将都之。
娄敬谏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不可居也。夫洛阳四战
之地。岂若秦川天府之国。山河形胜。真百二之势乎。高祖
是日驾如长安。其后七年。北击韩王信。相国萧何居守而
营未央宫。因龙首山。作前后殿。建观阙街道。周回七十里。
台殿四十所。帝还见之。怒曰。何治宫室之过度也。何曰。天
赵造 第 20b 页
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德。帝悦而就居焉。自汉
元年乙未岁至圣唐会昌元年之辛酉。凡一千四十有七
年矣。其倾颓毁圮。悠然邈然。竟无有存之者。我后缅慕古
昔之兴时。即其旧而新是图。筑摧基而绳脩木。不侈不约。
巍然嶷然。时以通览无方。周视有截。则有若志宏奉圣君
之旨也。志宏姓鱼氏。代宗皇帝之功臣朝恩之孙也。以绩
效而封国公。由忠义而位上将。自总右广。贞心冠古。陛下
龙升大宝。光启帝运。左右同德。东西一心。变生人之耳目。
焕大明之徽懿。武力忠壮。元机天启。式是万旅。吾唐有人。

赵造 第 21a 页

由是委以腹心。寄之环列。上曰。忠为令德。有若士良志宏。
为吾左右矣。明年。上亲见祖考。郊天神。雪洒川原。尘清城
阙。阳和风扇。绿野烟澹。是月也。三辰承初。以表无事。上乃
顾新宫。回玉辇。列骑云动。彩仗天旋。乃出金风。由是乎造
于未央。俯仰周视。肃威神而煌煌。游焉息焉。容与悦怿。晴
山屏开以四绕。故城巉然而隐嶙。鲜风美景。薰然入座。上
从容言曰。吾今建是殿。且锡之以嘉名。其殿曰通光。其东
曰韶芳亭。其西曰凝思亭。乃立皋门曰端门。其应门题曰
赵造 第 21b 页
未央宫。所以志大臣之忠力。且不忘吾好古也。乃命侍臣
曰。尔为我记之。刻以贞石。传示乎不朽。臣素任当承旨。不
敢固让。惶恐拜舞而文之。时会昌元祀濡大泽之明月也。
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