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杜牧(一)
杜牧(一) 第 29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七百四十八

杜牧(一) 第 1a 页

* 杜牧(一)


牧字牧之。驾部员外郎从郁子。第进士。复举贤良方正。文
宗朝官殿中侍御史。迁左补阙。转膳部比部员外郎。历黄
池睦三州刺史。迁司勋员外郎。转吏部。授湖州刺史。入拜
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年五十。

** 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馀里。隔离天日。
杜牧(一) 第 1b 页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
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
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
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
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
气候不齐。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
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
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
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
杜牧(一) 第 2a 页
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
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
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柰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
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
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
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戌卒叫。函谷举。楚
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
杜牧(一) 第 2b 页
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
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
人而复哀后人也。

** 望故园赋

余固秦人兮。故园秦地。念归途之几里。䜣余心之未归兮。
虽系日而安至。既操心之大谬。欲当时之奏技。技固薄兮
岂易售。矧将来之岁几。人固有尚珠金印节。人固有为背
憎面悦。击短扶长。曲邀横结。吐片言兮千口莫穷。触一机
杜牧(一) 第 3a 页
而百关俱发。嗟小人之颛蒙兮。尚何念于逸越。余之思归
兮。走杜陵之西道。岩曲天深。地平木老。陇云秦树。风高霜
早。周台汉园。斜阳暮草。寂寥四望。蜀峰联嶂。葱茏气佳。蟠
联地壮。缭粉堞于绮城。矗未央于天上。月出东山。苔扉向
关。长烟苒惹。寒水注湾。远林鸡犬兮。樵夫夕还。织有桑兮
耕有土。昆令季强兮乡党附。怅余心兮舍兹而何去。忧岂
无念。念至谓何。愤愠悽悄。顾我则多。万世在上兮百世居
后。中有一生兮孰为寿夭。生既不足以纫佩兮。顾他务之
纤小。赋言归兮余之志。世徒为兮纷扰。

杜牧(一) 第 3b 页

** 晚晴赋(并序)


秋日晚晴。樊川子目于郊园。见大者小者。有状类者。故书
赋云。

雨晴秋容新沐兮。忻绕园而细履。面平池之清空兮。紫阁
青横。远来照水。如高堂之上。见罗幕兮。垂乎镜里。木势党
伍兮。行者如迎。偃者如醉。高者如达。低者如跂。松数十株。
切切交峙。如冠剑大臣。国有急难。庭立而议。竹林外裹兮。
十万丈夫。甲刃摐摐。密阵而环侍。岂负军令之不敢嚣兮。
何意气之严毅。复引舟于深湾。忽八九之红芰。姹然如妇。

杜牧(一) 第 4a 页

敛然如女。堕蕊黦颜。似见放弃。白鹭潜来兮。邈风标之公
子。窥此美人兮。如慕悦其容媚。杂花参差于岸侧兮。绛绿
黄紫。格顽色贱兮。或妾或婢。间草甚多。丛者束兮。靡者杳
兮。仰风猎日。如立如笑兮。千千万万之容兮。不可得而状
也。若予者则谓何如。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敖敖休休兮。
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

** 高元裕除吏部尚书制

敕。昔有虞氏贵德尚齿。言于四代。其道最优。今吾卿老。富
杜牧(一) 第 4b 页
有道德。以大冢宰。表率偫寮。顾予敢专。得于佥议。前山南
东道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
使持节襄州诸军事兼襄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渤海
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高元裕。始以御史谏官。在长庆宝
历之际。匡拂时病。磨切贵近。罔有顾虑。知无不为。复以谏
议舍人。在大和末。词摧凶魁。坐折左宦。继为中丞京兆。公
卿藩服。朕始在位。徵归朝廷。爰自尚书。裂分茅土。为政以
德。行已惟仁。信而履之。服而乐之。馀三十年。道益昭著。夫
中外之任。迭有重轻。今者干戈蕴藏。戎狄信顺。将欲详考
典礼。开张教化。使吾丞相已降。有所咨禀。非尔元裕。其谁
杜牧(一) 第 5a 页
膺之。至于官业。岂劳倚任。祇听出纳。无忘教戒。可守吏部
尚书。散官勋封如故。

** 崔璪除刑部尚书苏涤除左丞崔玙除兵部侍郎等制

敕。喉舌百官之本。纲辖天下之要。戎政国之大事。三人为
众。一举得之。唯君知臣。予不敢让。正议大夫尚书左丞上
柱国赐紫金鱼袋崔璪。德可标准。言成文章。扬历中外。道
益光显。左省驳议。不畏强禦。分忧陜服。尹兹东郊。政既安
人。化能被俗。擢任藻鉴。旋职牢笼。材皆适宜。官无逋事。分
镇股肱之郡。遂成功实之臣。陟处纲曹。副以中宪。每师蘧
杜牧(一) 第 5b 页
瑗。常慕史鱼。抨弹之勇。正当时病。翰林学士承旨银青光
禄大夫行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武功县开国男食邑三
百户苏涤。行冠人伦。爵高天秩。仁义礼乐之是务。克伐怨
欲之不行。翱翔禁闱。出入讽议。汲黯为郡。尝闻卧理。下惠
去国。皆以直道。洎宣室思贾。甘泉召雄。造膝尽忠。代言稽
古。近以微恙。恳请自便。君子之道。进退可观。正议大夫前
权知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博陵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赐紫金鱼袋崔玙。上知自得。不器难名。既擅高文。兼通古
杜牧(一) 第 6a 页
学。掌言纶阁。典贡春闱。词同三代之风。士掇一时之秀。振
举职业。昭宣令名。诗曰多士。文王以宁礼曰官备。天子为
乐。咨尔璪等。实瑞清时。予为尔之德邻。尔膺予之慎选。典
刑不忘于哀敬。提纲唯在于公勤。举司马法。勿踵近习。各
膺重位。企伫上酬。宜于夙夜。无孤官业。璪可守刑部尚书。
散官勋赐如故涤可行尚书左丞。散官封如故。玙可权知
尚书兵部侍郎。散官勋封赐如故。

** 裴休除礼部尚书裴谂除兵部侍郎等制

敕。冉有仲由。孔门之高弟也。尚曰处于小国。可为具臣。况
杜牧(一) 第 6b 页
今照临百官。抚御四海。绾牢笼漕挽之职。掌五兵六师之
重。次第超擢。为吾大寮。若非佥谐。岂敢轻授。正议大夫守
尚书兵部侍郎兼御史大夫统诸道盐铁转运等使上柱
国河东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裴休。仁义礼
乐。文行忠信。积此八者。以为成人。前宣歙池等州都团练
观察处置等使大中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
上柱国河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裴谂。在
元和代理。惟帝念功。四夷九州。文化武服。咨尔先父。实著
大勋。天必祚仁。门有令嗣。道直才富。行备名高。文学而浃
杜牧(一) 第 7a 页
洽专精。率履而清净恭俭。而皆周历华显。践更台阁。处事
可法。出言成章。咸辍自纶闱。任寄方伯。教训以礼。生聚以
仁。千里封疆。一口歌咏。休乃命以取士。时称得人。用其公
方。委之管搉。事为之制。曲为之防钩校奸赃。末减赋取。公
财不耗。疲人乐生。望为准绳。立作据依。名实兼备。德位两
高。汉史曰。理行尤异者就加。礼曰。有功于人者进律。秩崇
八座。官副夏卿。举以授之。予亦何吝。夫宰相佐天子。公卿
助宰相。股肱指臂。任同一身。有事必言。未为越局。无自爱
惜。勉荅宠荣。休可礼部尚书。依前统诸道盐铁转运等使。
杜牧(一) 第 7b 页
谂可权知尚书兵部侍郎。散官勋封赐各如故。

** 毕諴除刑部侍郎制

敕。士师皋陶之恤刑。司寇苏公之用狱。既尽哀敬。能致治
平。擢为大寮。膺兹慎选。出于予志。命以诚臣。翰林学士朝
散大夫守中书舍人上柱国平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赐紫金鱼袋毕諴。学臻壶奥。文越拘挛。常以忠信。用为前
后。爰自郎署。擢居内庭。谋议有同于寿王。奇异辄委于严
助。竭尽心力。裨补机要。既久岁序。须议迁升。今者耕夫服
田。戎马不驾。欲使凡一手足。皆获措置。是故用汝。典予刑
杜牧(一) 第 8a 页
罚。汝其往哉。吾今告汝。吾闻孔子曰。古之听狱。求所以生
之。今之听狱。求所以杀之。宜念格言。深思伦要。勉服休命。
以称朕意。可权知尚书刑部侍郎。散官勋封赐如故。

** 韦有翼除御史中丞制

敕。昔贞观开元之为理也。远隐必见。情伪必知。天下如一
家。兆庶如一人。无他道也。纲目皆振。法令必行。祖宗在天。
方册在地。人存政举。行之非艰。故用正臣。委之邦宪。朝请
大夫守尚书刑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韦有翼。戴仁
而行。抱义以处。墙仞里峻。坛宇外宽。介特守君子之强。文
杜牧(一) 第 8b 页
学尽儒者之业。周历华贯。擢为诤臣。攻予甚专。言事颇切。
愿试佐辅。移理陜郊。冯翊之恐失倪宽。颍川之意得黄霸。
壶浆迎路。襁属攀车。徵为公卿。愈见风采。恤刑慎罚。守法
当官。巍然立朝。为时准直。今者迹其率履。委之纠绳。尔其
念惠文弹理之言。思立秋授署之旨。三尺律令。四海纪纲。
所宜公共。无乡上意。古人有言曰。凡为虎鼠。计于用舍。今
之倚任。伫观尔能。唯君知臣。无累所举。可守御史中丞。散
官勋封赐如故。

** 赵真龄除右散骑常侍制

杜牧(一) 第 9a 页

敕。仲尼曰。慎择尔臣。为人之道。夫语言应对之选。为顾问
耳目之官。若非善良。必致壅害。朝散大夫守太子宾客上
柱国汉中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赐紫金鱼袋赵真龄。其
先君子祇事祖宗。出入屏毗。馀四十载。尔为令嗣。克肖素
风。好学颇专。树善不倦。凡曰贤彦。无不与游。云水登临。多
闻放志。风尘趋竞。殊不萦心。是以长人有慈惠之名。处官
无纤介之失。其为行已。斯亦多矣。丹墀文陛之内。貂羽金
蝉之荣。超以授之。无忝所举。可守右散骑常侍。散官勋封
杜牧(一) 第 9b 页
赐如故。

** 韩宾除户部郎中裴处权除礼部郎中孟璲除工部郎中等制

敕。朝散大夫守尚书水部郎中上柱国韩宾等。尚书天下
之本。郎官皆为清秩。非科名文学之士。罕与其选。以宾端
贞有守。以处权俊乂出偫。以璲才能适用。皆茂乡里之称。
咸为名实之士。各服休命。勉于官业。可依前件。

** 郑处晦守职方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制

敕。朝议郎行尚书职方员外郎上柱国赐绯鱼袋郑处晦。
御史中丞韦有翼上言曰。御史府其属三十人。例以中台
杜牧(一) 第 10a 页
郎官一人稽参其事。以重风宪。如曰处晦。族清冑贵。能文
博学。人伦义理。无不讲求。朝廷典章。饱于闻见。乞为副贰。
以佐纪纲。以尔处晦常居内庭。草具密命。自以疾去。于今
惜之。颇俞其言。如我自得。有翼为尔之知己。余为有翼之
德邻。上下交举。岂有私爱。勉修职业。所报非一。可守本官
兼侍御史知杂事。散官勋赐如故。

** 庾道蔚守起居舍人李文儒守礼部员外郎充翰林学士等制

敕。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也。况乎拔出流辈。超侍帷幄。岂唯
独以文学。止于代言。亦乃密参机要。得执所见。若非贤彦。
杜牧(一) 第 10b 页
岂膺选擢。将仕郎守起居舍人庾道蔚。善行必备。重价无
对。尝自侯府。升为谏臣。每直言而尽诚。不违忠而偶意。朝
议郎行尚书礼部员外郎上柱国赐绯鱼袋李文儒。才行
冠时。名声哗众。扬历台阁。宣昭职业。无入而不得其道。守
正而莫混其源。并为儒者之英。咸蕴贤人之操。久游安在。
相见何晚。礼曰。君子称人之美。则必爵之。我既言矣。亦能
絷维。宜尽忠谠。以酬宠遇。并可守本官充翰林学士。馀各
如故。

杜牧(一) 第 11a 页

** 李朋除刑部员外郎李从诲除都官员外郎等制

敕。书曰。庶狱庶事。予罔敢知。此乃周文王之所以理天下
也。惟狱惟事。会于南宫。求郎之难。岂敢轻易。将仕郎侍御
史内供奉李朋。能积行实。发其词华。劲正端慎。言业克举。
天平军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尚书祠部员外郎兼侍御
史赐绯鱼袋李从诲。宗室子弟。美秀而文。尝经磨涅。不改
坚白。今者取自宪府。擢于幕吏。各有所授。皆为清秩。当自
宣室受谳之际。思满堂饮酒之言。至于刑章。尤系念虑。予
杜牧(一) 第 11b 页
曰罪尔勿罪。予曰宽尔勿宽。问法何如。无乡上意。各宜勉
励。勿自轻怠。朋可守尚书刑部员外郎。散官如故。从诲可
守尚书都官员外郎。散官如故。

** 权审除户部员外郎制

敕。文林郎守尚书水部员外郎权审。湖岭旱暵。百姓枵耗。
老弱死道上。强壮入贼中。爰求使臣。以救其弊。执事者上
言。尔审学古有文。通知理道。遂使乘驿。视吾饥人。果能临
事知权。受命达旨。慰抚流散。宣导恩泽。蠲贷逋逸。能裁阔
狭。大小轻重。各合事宜。虽古所谓直指绣衣。美俗使者。言
之于尔。无以过焉。用超名曹。以酬往效。无旷官业。勉服休
杜牧(一) 第 12a 页
命。可守尚书户部员外郎。散官如故。

** 皇甫鉟除右司员外郎郑潨除侍御史内供奉等制

敕。夫圣人之理。百代同道。无他术也。纲纪尽举。而关辖不
宽。故提纲主辖之司。为邦立理之本。言于其属。岂敢轻取。
浙西道都团练副使朝议郎检校尚书刑部员外郎兼侍
御史赐绯鱼袋皇甫鉟。乡里秀人。台阁名士。能以文学。发
为官业。朝议大夫前守河南县令上柱国郑潨。生于清族。
克肖素风。凡守郡邑。皆著理行。会府丛委之任。宪司抨弹
之职。委之授汝。得不戒之。夫为政也。日夜思之。勤而行之。
杜牧(一) 第 12b 页
此乃子产之言也。刚亦不吐。柔亦不茹。此乃诗人之所称
也。四海百司之条目。举之在勤。破制坏法之奸蠹。纠之在
敢。率是二者。可曰当官。各服宠荣。无忝迁擢。鉟可尚书右
司员外郎。散官赐如故。潨可侍御史内供奉。散官勋封如
故。

** 韦退之除户部员外郎裴德融除殿中侍御史卢㯋除监察御史等制

敕。仲尼见负版者。则必式之。此言为国根本。不敢不敬。况
杜牧(一) 第 13a 页
其官属。岂可轻用。汉家授署御史。多于立秋。盖以风霜始
严。鹰隼初击。古人垂旨。可以知之。朝议郎行殿中侍御史
韦退之等。皆章甫高危。逢掖褒博。表里文行。师法典常。退
之尝历宪台。久居官次。性既安静。事皆达练。德融典校延
阁。服膺偫书。美价广誉。旁溢远畅。颖佐贤侯。名声藉甚。留
滞在外。而非所宜。地官为郎。南台持斧。皆有职业。伫见风
彩。各思率励。以副甄升。并可依前件。

** 李蔚除侍御史卢潘除殿中侍御史等制

敕。将仕郎守殿中侍御史李蔚剑南西川节度判官朝议
杜牧(一) 第 13b 页
郎检校尚书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上柱国赐绯鱼袋卢
潘等。夫法不立而化行。恶不去而善进。虽使尧舜在上。未
之有也。故御史之举职者。前代有埋轮都亭之奏。国朝亦
有戴豸正殿之劾。若非端劲知名之士。不在斯选。蔚以文
行进用。已著劳效。潘以儒雅流闻。今膺拔擢。有司列状。词
旨颇公。使吾纲目尽张。堤防不坏。不在法吏。其在他乎。朕
辟祇宫之门。开天下之口。企以待理。无有厚薄。尔等吐茹
侮畏之道。能不愧于诗人。斯塞职矣。可不勉之。蔚可侍御
史。散官如故。潘可殿中侍御史。散官勋如故。

杜牧(一) 第 14a 页

** 卢告除左拾遗制

敕。承奉郎行京兆府长安县尉直史馆卢告。朕观不理之
代。无他道也。取唯诺之士。为耳目之官。是以太宗皇帝之
理天下也。德为圣人。尊为圣帝。三日不谏。必责侍臣。况予
寡昧。固多遗阙。不官才彦。安能知之。告是吾贤卿老之令
子弟也。以甲科成名。以家行著称。取自史阁。拔居谏垣。夫
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失中。人之不宁。四者之阙。悉陈
其志。此乃汉文帝开谏诤之诏也。忠告不倦。尔当奉职。自
杜牧(一) 第 14b 页
用则小。予不吝过。勉思有犯。无事逊言。可依前件。

** 萧岘除太常博士制

敕。礼至则无怨。乐至则不争。揖让而理天下者。礼乐是也。
今国家上法三代。下采两汉。质文隆杀。皆有旧章。今命博
士。非欲革其仪法。但使提举考习而已。登仕郎守秘书省
著作佐郎萧岘。闻尔昆弟之间。著友爱之称。复能于知已
依投之地。竭力报效。况乎富有文学。默守恬退。执心处已。
不亦多乎。尔其为吾折中轻重。详校疑似。使祝宗卜史之
徒不敢以近习欺尔。斯则可矣。勉于自强。可守太常博士。
散官如故。

杜牧(一) 第 15a 页

** 杜濛除太常博士制

敕。守左拾遗杜濛。尔五庙祖尝佐太宗。同安生人。共为天
下者也。尔能自以文学。策名清时。升为谏臣。岂曰虚授。如
闻同列墙进。而不尔容。尔亦拜章自陈。极辞贡愤。乃令徵
辨。尽知其由。佥曰尔以齿少有才。不能韬晦。或处众矜已。
或遇事褊衷。言于慎微。则亦乖矣。仕于清贯。斯岂废乎。考
众恶必察之言。惩怨不在大之说。官移礼寺。迹去掖垣。屈
既伸眉。事亦存体。酌此二者。颇得中道。况乎职业至重。蕴
杜牧(一) 第 15b 页
蓄可施。无使众多。复有窥测。可太常博士。

** 马曙除右庶子王固除太仆少卿王球除太府少卿等制

敕。前度支河东振武天德等道营田供军使检校太仆卿
兼御史中丞马曙等。或以文学策名。或以吏才进用。久更
官次。皆著劳效。西汉赵充国。八十老将。通知四夷。以为排
折羌虏。非谷不可。今浚稽山南。遮虏障北。坐甲待食。不下
十万。曙以文学之暇。颇好论边。果能峙粮。饱吾战士。固比
为郡。亦报善政。球倅宾席。得专留事。兵于其郊。所命皆具。
东朝崇秩。列寺贰卿。各服官荣。以俟升擢。可依前件。

杜牧(一) 第 16a 页

** 李叔玫除太仆卿高证除均州刺史万汾除施州刺史等制

敕。壮武将军检校太子宾客前兼右金吾卫将军监察御
史上柱国袭岐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三百七十户赐紫
金鱼袋李叔玫等。夫伊吕之为将也。每以救扶为心。故其
苗裔。福随殷周。我西平王功存社稷。庆流后嗣。子孙多贤。
裂土分茅。玫宏毅知书。洵美且武。儒士多誉。将才颇高。庆
忌一门。尽有爪牙之用。金敞举族。皆著忠厚之名。置将军
之符。列卿寺之任。曰文曰武。唯上所命。酋为才士。实曰宝
杜牧(一) 第 16b 页
臣。证之与汾。为吏岁久。文学绩效。皆有可观。清江武当。有
人有赋。岂自薄小。宜遵诏条。无忝宠荣。以称朕意。可依前
件。

** 李[:#AS-8FA5:●]册赠司空制

维大中六年岁次壬申五月丁卯朔十六日壬午。皇帝若
曰。国有元老。道可咨禀。天命不助。倏然去我。宜加褒命。以
慰重泉。咨尔故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营田观
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兼扬州大
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赞皇县开国公食邑一千
杜牧(一) 第 17a 页
五百户李[:#AS-8FA5:●]。立德行道。继长增高。贵而益修。老而弥笃。在
文宗朝。遍历清近。内备顾问。尝摧奸凶。外领事权。善提故
典。爰付魁柄。实肖象求。镇抚四夷。莫不信顺。训导百吏。皆
有程品。左官荒服。众冤非罪。事君以道。知我其天。李固之
确论无私。周公之金縢终启。自朕统御。尊敬旧老。分委戎
辂。作镇孟津。训兵令行。治人化洽。饱闻声誉。渴见风彩。以
大冢宰。徵归朝廷。谠直忠贞。骨鲠魁礨。凡所陈启。无非法
诫。遂乃裂授东夏。表率诸侯。能救饥艰。克为康泰。初陈微
恙。请捐重寄。驿骑奔问。待医临理。旋闻大病。却食涕流。命
杜牧(一) 第 17b 页
也柰何。痛悼不及。今遣使某官某副使某官某持节册赠
尔为司空。魂而有知。鉴兹诚意。呜呼哀哉。

** 归融册赠左仆射制

敕。有禄位而享富贵。启手足而归壤树。身没名著。生荣死
哀。蔚为大臣。宜遵赠典。故金紫光禄大夫守太子太傅分
司东都上柱国晋陵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归融。发于文
华。扬历清近。业冠前辈。才高当时。揔领属官。预闻政事。凡
曰繁剧。无不践更。刃皆有馀。施无不可。遍处重位。内修典
法。三乘戎辂。外作屏毗。富而不骄。贵而愈谨。曾参三省。太
杜牧(一) 第 18a 页
叔九言。服以行之。终身不倦。实士林之君子。为朝廷之表
臣。未究高年。遽闻长夜。爰舒痛悼。用加显位。命之寮长。以
慰重泉。可赠尚书仆射。

** 令狐定赠礼部尚书制

敕。朕有表臣。作镇南服。天不助我。遽此歼夺。用崇饰终之
典。以舒痛悼之诚。故桂州本管都防禦观察处置等使银
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持节都督桂州诸军事兼
桂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令狐定。始自结发。至于寿考。
直道而行。靡有悔德。初以友爱。蔼闺门之风。中以文学。膺
杜牧(一) 第 18b 页
乡里之选。终以德业。为名实之臣。爰自郎吏。至于藩翰。事
丛必理。刃皆有馀。去载桂阳。虽云旱耗。闻其风俗。芬若椒
兰。昔尔元昆。辅我圣考。今汝犹子。相予冲人。公忠贞正。衡
镜法式。焕乎当代。萃于一门。上有佽助急难之名。下有慈
爱教诲之道。闻于论者。尔其得之。迹去难留。川逝不舍。追
命宗伯。以慰重泉。往而有知。鉴我厚意。可赠礼部尚书。

** 李讷除浙东观察使兼御史大大制

敕。仲尼以举贤才则理。大禹以能官人则安。况西界浙河。
东奄左海。机杼耕稼。提封七州。其间茧税鱼盐。衣食半天
杜牧(一) 第 19a 页
下。不有可仗。岂宜委之。正议大夫使持节华州诸军事守
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潼关防禦镇国军等使上柱国
陇西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李讷。温良恭俭。
齐庄中正。实以君子之德。华以才人之辞。扬历清显。昭彰
令闻。辍自掌言。式是近辅。子贡为清庙之器。仲弓有南面
之才。智莫能欺。刚亦不吐。表率教化。皆有法度。今者兵为
农器。革作轩车。言于共理。在择循吏。是故用已效之绩。托
分寄之任。拥茜旆而服元玉。化千里而有三军。儒者之荣。
莫过于此。孔子曰。仁者爱人。智者知人。爱人则疲羸可苏。
杜牧(一) 第 19b 页
知人则才干不弃土宇既广。杀生在我。达此二者。可以报
政。荣加副相。用压大邦。尔其勉之。无忝所举。可使持节都
督越州诸军事守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浙江东道都
团练观察处置等使。散官勋封赐如故。

** 卢博除庐州刺史制

敕。夫立人长伯。此周文王所以敬事上帝也。况庐江五城。
环地千里。口众赋重。岂可轻授。朝议郎守尚书刑部郎中
上柱国赐绯鱼袋卢博。以文学策名。才能入仕。周历台阁。
尝宰繁剧。郁有佳誉。兼报善政。今者出郎官之帐。悬太守
杜牧(一) 第 20a 页
之章。言于清时。不为不遇。上有命则违之。上有好则效之。
此乃成王命君陈之言也。故行令不如行化。律人不如律
身。念兹二者。可长人矣。无忝分寄。尔其勉之。可使持节庐
州诸军事守庐州刺史。散官勋赐如故。

** 李文举除睦州刺史制

敕。夫三尺律令。人情出于其中耳。苟情有不可。亦法无本
条。正议大夫权知宗正卿上柱国陇西县开国伯食邑七
百户赐紫金鱼袋李文举。宗室子孙。初以地进。累居官次。
皆著能名。是以取自远藩。擢为宗正。大则提举偫吏。洒扫
杜牧(一) 第 20b 页
守奉。次则整训属族。次第昭穆。唯此二者。尔之职焉。今则
狂盗公然。侵犯陵寝。毁椟之罪。已坐首令。责师之义。固难
矜宽。勉于分忧。足以补过。可使持节睦州诸军事守睦州
刺史。散官勋封赐如故。仍驰驿赴任。

** 窦宏馀加官依前台州刺史苏庄除邓州刺史等制

敕。朝散大夫使持节台州诸军事守台州刺史上柱国窦
宏馀朝议郎前使持节虔州诸军事守虔州刺史上柱国
赐绯鱼袋苏庄等。南郡盗作而萧育拜。河内政美而寇恂
杜牧(一) 第 21a 页
留。为人择官。因重而抚。考于两汉。行古道也。宏馀廉使上
言。父老有请。其为政也。长育多方。惠训不倦。凡设教令。皆
有科指。庄任南康。悉心为理。谨身律下。节用爱人。南阳古
都。近者小扰。临海越俗。尤惜良吏。就加超拜。各叶所宜。仕
至二千石。可庇人矣。无异文律。不自贵重。副疲羸之望者。
须念始终。坐狂愚之罪者。勿理深污。各膺宠禄。无忝分寄。
宏馀可检校太子右庶子。馀如故。庄可使持节邓州诸军
事守邓州刺史。散官勋赐如故。

** 李暨除绛州刺史魏中庸除亳州刺史曹庆除威远营使等制

杜牧(一) 第 21b 页

敕。中散大夫使持节亳州诸军事守亳州刺史充本州团
练镇遏使云骑尉赐紫金鱼袋李暨等。昔贞观末。遣孙伏
伽等二十二人。各以六条巡察郡县。以能进者止二十人。
获死者七人。流窜黜免。仅千百辈。以太宗皇帝上圣忧勤
之切。百执事奉法公谨之心。守臣为奸如此之众。况今黜
陟久废。仕进多门。缅思疲人。每渴良吏。牧守之念。予常轸
怀。暨实文士。出典兵郡。不薄为吏。爱我百姓。盗贼奸究。寝
而不作。鳏寡孤独。皆有所养。中庸再分符竹。闻立善政。凡
杜牧(一) 第 22a 页
为理者。皆高仰之。今用已效之才。各委共理之任。簿书刀
笔。俗吏事耳。慈惠教化。君子宜之。二者较然。尔欲何取。庆
乃身带两绶。兵分禁营。得佩牛刀。立于交戟。或有乡里之
誉。克肖友悌之风。百里长人。在王畿内。各思答效。无忝宠
荣。可依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