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赵儋
赵儋 第 26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二

赵儋 第 1a 页

* 赵儋

儋。长庆中为鄜坊节度使。

** 大唐剑南东川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梓州刺史鲜于公为故拾遗陈公建旌德之碑

公讳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人也。其先居于颍川。五世
祖方庆好道。得墨子五行秘书白虎七变。隐于郡武东山。
子孙因家焉。生高祖汤。汤为郡主簿。汤生曾祖通。通早卒。
生祖辩。为郡豪杰。辩生元敬。瑰伟倜傥。弱冠以豪侠闻。属
乡人阻饥。一朝散粟万斛。以赈贫者。而不求报。年二十二。
赵儋 第 1b 页
乡贡明经擢第。拜文林郎。属青龙末。天后居摄。遂山栖饵
术。殆十八年。元图大象。无不达尝。学术拟张平子。风鉴比
郭林宗。公即文林元子也。英杰过人。彊学冠世。诗可以讽。
笔可以削。人罕双全。我能兼有。年二十四。文明元年进士。
射策高第。其年。高宗崩于洛阳宫。灵驾将西归于乾陵。公
乃献书阙下。天后览其书而壮之。召见金华殿。因言霸王
大略。君臣明道。拜麟台正字。由是海内词人。靡然向风。乃
赵儋 第 2a 页
谓司马相如杨子云复起于岷峨之间矣。秩满。补右卫曹。
每上疏言政事。词旨切直。因而解罢。稍迁右拾遗。属契丹
以营州叛。建安郡王武攸宜亲总戎律。特诏左补阙属之。
迨及公参谋帏幕。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
军震慑。公乃进谏。感激忠义。料敌决策。请分麾下万人。以
为前驱。奋不顾身。上报于建安。建安愎谏。礼谢绝之。但署
以军曹掌记而已。公知不合。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
之事。赋诗而流涕。及军罢。以父年老。表乞归侍。至数月。文
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后起。柴毁灭性。天下之
赵儋 第 2b 页
人。莫不伤叹。年四十有二。葬于射洪独坐山。有正声集十
卷。著于代。友人黄门侍郎范阳卢藏用为之序。以为文章
道丧。五百年得陈君焉。由是太冲之词。纸贵天下矣。有子
二人。并进士及第。长曰光。官至膳部郎中商州刺史。仲曰
斐。历河东蓝田长安三尉。卒官。光有二子。其长曰易甫。监
察御史。次曰简甫。殿中侍御史。斐生三子。长曰灵甫。次曰
兢甫众甫。皆守绪业。有名于代。剑南东川节度使兼御史
大夫梓州刺史鲜于公自受分阃之征也。初年谋始立法。
二年人富知教。三年鲁变于道。乃谓幕宾曰。陈文林散粟
赵儋 第 3a 页
万斛。以赈乡人。得非司城子罕贷而不书乎。拾遗之文。四
海之内。家藏一本。得非臧文仲立没而不朽乎。于戏陈君。
道可以济天下。而命不通于天下。才可以致尧舜。而运不
合于尧舜。悲夫。昔孔文举为郑元署通德门。蔡伯喈为陈
寔立大邱颂。异代思贤之意也。况陈君颜闵之行。管乐之
材。而守牧之臣。久阙旌表。何哉。爰命末学。第叙丰碑。表厥
后来。是则是效。其颂曰。

有妫之后。封于陈国。根深苗长。世载明德。文林大器。质非
雕刻。学术钩深。风鉴诣极。代公耿光。乔元藻识。施不求报。
赵儋 第 3b 页
退身自默。岷峨降灵。拾遗挺生。气总三象。秀发五行。才同
入室。学匪猎精。明明天后。偫龙效庭。矫矫长离。轩飞梁益。
封章屡抗。矢陈刑辟。匪君伊顺。惟鳞是逆。九德未行。三命
惟锡。帝命建安。远征不伏。咨公幕画。骋此骥足。唯王玩兵。
愎谏违卜。忠言不纳。前军欲覆。遂登蓟楼。冀写我忧。大运
茫茫。天地悠悠。沙麓气冲。太阴光流。义士食薇。人谁造周。(
嗟乎道不可合运不可谐遂放言于感遇亦阮公之咏怀
已而已而陈公之微意在斯)表辞右省。来归温凊。如何风树。不宁不令。
庐墓之侧。柴毁灭性。管辂之才。管辂之命。惟国不幸。非君
之病。我鲜于公。忠肃恭懿。光
赵儋 第 4a 页
明不融。为君颂德。穆如清风。日月运安。江汉流东。不闭其
文。永昭文雄。

* 长孙傪

傪。长庆时人。

** 汉故丞相翟公重建碑表

昔猗氏城西五里。曰汉故丞相高陵侯翟公讳方进字子
威之墓。公茂德洪业。煇焯于汉庭。公以儒术进。历京兆尹
御史大夫。公端肃庄厉。守位以威严称。汉成帝器其能。擢
拜丞相。公智能有馀。兼通文法吏事。以儒雅饬法律。故汉
赵儋 第 4b 页
号为通明相。公内行修饬。事继母以孝闻。有子曰宣。曰义。
宣为通儒。历南郡太守。义耿介抗直。以王莽悖乱摄政。义
忠烈愤激。誓不顾死。以东郡守扶顺讨逆。师败被诛。天下
咸慕其忠而冤其败。此所谓盛德之懿。忠孝之门。宜其光
昭嗣续。后代其昌炽乎。故公之后。[绵]历魏晋。郡守列卿。历
代不绝。晋处士阳。名重当时。国朝已还。楚质木栖。皆以文
词登第。守宰不可胜记。则公之盛德忠烈。烜乎其有后矣。
公之宅地广斥。松槚森列。洎贞元初。怀光阻兵。诏太原尹
节度使马燧讨之。马燧宿兵十万。屯于城中。当贼之隧。井
赵儋 第 5a 页
堙木刊。故公之松槚。荡然槎摧矣。公之碑记。折坠草莽矣。
颓圮损废。[绵]历三纪。故宗长翟春暨宗人翟皛等一二人
相与谋曰。文记堙灭。何以彰我祖之休烈。松槚摧槎。何以
识宅兆之封域。遂与宗人翟皛等三十人。协心一力。建竖
旧碑。刬耀榛莽。以文字磨磷。将创碑以表之。上启于邑宰
李公。公以为政之本。莫先于教孝。为礼之基。莫大于敬宗。
子能以尊祖为孝。则吾政几敷矣。其宗长翟瑀及宗人等。
以傪尝忝在李公之游。固请为记。辄敢记其旧迹。及宗人
重建碑之年月日以表云。公本汝南上蔡人。归葬本郡。值
赵儋 第 5b 页
东郡之败。其馀子孙逃难西迁。改葬于此。故诸孙代为河
东猗氏人。

* 侯喜

喜。贞元十九年进士。官国子主簿。

** 鸟择木赋(以君子之德翔而后集为韵)


鸟之择木者。不在乎得高枝。在乎得所履。或淩云之干而
不可集。或在庭之柯而必可止。依维贤之主人。远挟弹之
公子。若夫鸣而后集。翔必有疑。如智者之千虑。叶君子之
三思。山有不材。岂谓心乎爱矣。林多独秀。宁同主则择之。

赵儋 第 6a 页

孰谓无心。依于有德。岂惟叶之萃。干之直。必在无惊弦之
忧。倾巢之逼。惟乔之下。想游女之求思。避恶之阴。同志士
之不息。若乃翼同云展。身以风翔。观平林之漠漠。见绝岭
之苍苍。岂爰止兮失正。诚所集兮向方。容足之柯乃处。隐
身之叶是藏。故有绕树之乌鹊。栖桐之凤凰。是知择善而
从。何常之有。既无巢幕之诮。讵贻高墉之咎。道惟空际。谅
有开而必先。栖或林端。乃观影而从后。未安其所。岂乐其
偫。傍青冥而颉颃白日。出幽谷而翱翔碧云。水隔山而犹
赵儋 第 6b 页
远。烟拂树而渐分。将欲巢林杪。渡江濆。如萧何之择汉主。
虞卿之谒赵君。原其羽族所栖。惟巢是葺。虽众树之相蔽。
惟一枝而可给。处必择地。食无不粒。飞乃从宜。固难妄集。
若然。则禽之有灵也。不可以愚智相欺。不可以飞走见遗。
集灌既知有以。始巢当复何时。是以良木可期。倘主人之
见纳。俟我于庭乎而。

** 冰将释赋(以和风既至迟日初临为韵)


春入寒水。冰惊浅浔。照迟迟之早阳。色将无定。度习习之
回吹。势欲难任。涣若分彩。濡如在阴。如应勾芒之节。将成
老氏之心。非其渐焉。何以知仁气之徐至。不日释也。何以
赵儋 第 7a 页
表阳光之有临。稍露沙痕。似分苔翠。在形开而可观。因罅
发而增媚。动其中矣。将有日而然。开必先焉。若知风之自。
澹引晴色。洞含春意。曩之能久。曾殊见晛而流。今则不坚。
转失履霜之至。当岁华之既好。变水绿之云初。暗转而光
摇已薄。轻流而影动惟虚。观夫宵以涆涆。昼必徐徐。静以
当融。稍惊北徂之雁。轻而未散。犹观上戏之鱼。如此则消
积冻。发微波。西陆当出。东风以和。湛兮而平。剑开幽匣。默
然而运。云敛晴河。方催皑皑之白。渐灭昭昭之多。则知道
贵无质。我之释兮以日。不徐不疾。与真源匹。政尚得中。我
赵儋 第 7b 页
之释兮以风。泄泄融融。与皇泽同。事有可贵。用非可既。惧
乎裂。尚保质于地宁。就其流。始收光于神气。溃然当解。熙
哉此时。幸照临之必及。岂开泮之云迟。日已不寒。正难于
鸟覆。数当有尽。转使于虫疑。吾亦慕斯冰之释。不知夫所
以裁之。

** 涟漪濯明月赋(以题为韵)


水上风起。天边月圆。何怡情于遥夜。濯委照于轻涟。兔怯
盈缩。蟾惊溯沿。谓元涛之弄珠。将投进退。讶方流之有玉。
欲献迁延。泛滟靡凝。冲融不歇。渐失沙镜。逾迷海月。丹霞
赵儋 第 8a 页
合而暂止。青蘋开而匪辍。足使浣纱之女。愧颦蛾于后来。
伐檀之人。恨流光于明发。咸池何为。远在天涯。言浴白日。
曾非绿漪。彼浪以雪著。月以光垂。纵欲报其虚室。亦无能
而可施。曷若霄汉之下。人寰不离。望舒俯降。阳侯悦随。班
如贲如。克将顺乎其美。于沼于沚。必周旋而中规。且濯乃
强名。明而有素。盖取乐于风景。岂同效于尘路。所以浅不
浮华。深不掩嫭。殊涣涣于郑什。引悠悠于谢赋。懿其澹若
含情。眇若功成。遍菰蒲而敛曜。满洲渚以澄明。漏永更遥。
空见浮沉之状。星移汉转。无闻出没之声。嗟夫。月霁乃明。
赵儋 第 8b 页
水烦则浊。苟氛昏之掩蔽。与鱼鳖而瀺灂。水假当其演溢。
月纵思其涤濯。运乖道阻。天悬地邈。则安得轻飙暂拂。水
镜动于秦台。纤埃不飞。玉璧吐于荆璞。含辉发彩。似忠臣
之沃明君。如后进之资先觉。岂徒比其光丽而已。

** 秋云似罗赋(以兰亦堪采为韵)


云之可观。时惟佩兰。映婺女而扇薄。透姮娥而幔寒。缥缈
如画。霏微似残。乍逐乘槎之人。讶鸳裾远曳。每映衔芦之
雁。谓燕幕遥看。且晓雾如縠。于今何在。馀霞成绮。须臾则
改。讵若我终日是似。有时而待。拟六铢而披拂。伴仙女而
赵儋 第 9a 页
降夜。临七夕以轻盈。助牵牛而纳采。幂幂风引。笼笼露涵。
染绛日而成茜。映青空而似蓝。冰绡若无。孰不比方而皆
忝。霓裳傥有。谁谓裁缝而不堪。吁嗟乎一言有以。千秋只
亦。天网本疏。春丝不敌。今夕何夕。是寻是尺。如可求斯。服
之无斁。

** 秋燕辞巢赋(以秋令去急为韵)


汉落叶兮。火星西流。白露降兮。万物知秋。嘉此燕之有感。
将辞巢兮命俦。命俦兮焉求。应节兮周游。去此集彼。正为
赵儋 第 9b 页
良谋。经北户以一息。度南轩而久留。久留伊何。我翼新整。
虽华屋之可恋。怯高巢之夜冷。得不上下其音。翩翻其景。
射白日之淹留。候令辰之光景。乘秋而发。且有便于风高。
养羽既成。亦可知其路永。况夫将适之所。必能安据。纵眷
乎此巢可居。固难以久而不去。克有攸往。足观来誉。杀气
澄秋。晴光满曙。当是美景。此焉骞翥。遂乃横绝阶墀。远谋
原隰。事必谋始。翔而不集。空长而矫翼弥高。日暮而连飞
转急。同发者或有不进。后来者莫能相及。巢兮徒有。思其
所葺。

** 中和节百辟献农书赋(以嘉节初吉修是农政为韵)


赵儋 第 10a 页

我后令节。中和孔嘉。冻已全解。桃仍欲华。庆赏之多。燕乐
既均于九有。播植之始。教化爰贞于四遐。于是心膂周召。
股肱稷[:#AS-8AA9:⿳⺊⿵冂人冂]。洎彼庶尹。当兹新节。阳和溥畅。言拜赐于生成。
稼穑艰难。乃载陈于睿哲。观其克合天意。咸造皇居。佥曰
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储。政令不差。则华夷知劝。水旱无
备。则仓廪其虚。且自古在昔。靡不有初。敬授人时。而尧典
垂记。大无禾麦。则鲁史频书。今陛下夔夔慄慄。日慎一日。
惟人是忧。惟农是恤。是以域中无事。海内殷实。人献其诚。
赵儋 第 10b 页
神降之吉。臣等叨遇昌运。思裨大猷。惟兹南亩。可致崇邱。
虔考令辰。实当四仲之首。敬举彝典。庶为六府孔修。岂止
合彼九畴。冠夫百氏。高悬象魏。必日就而月将。永播蒸黎。
自风行而草靡。帝曰善哉。子之言是。于变时雍。恭慎是宗。
应天地中和之气。备朝廷中和之容。君告成中和之功。久
而作乐。臣献守中和之术。先告三农。此所谓超羲越轩。臣
贤主圣。树光宅之深本。为经邦之善政。美哉启沃之义。于
斯为盛。

** 唐高宗天皇大帝封禅文

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有隋运属颠危。数穷否
赵儋 第 11a 页
塞。生灵涂炭。鼎祚沦亡。高祖仗黄钺而救黎元。锡元圭而
拯沉溺。太宗功宏鍊石。定区宇于再麾。业壮断鳌。饮沧海
而一息。臣忝奉馀绪。恭承积庆。遂得昆山寝燎。炎海澄波。
虽乃业茂宗祧。斯实降灵穹昊。今谨告成东岳。归功上元。
大宝克隆。鸿基永固。凝薰万姓。陶化八纮。

** 唐元宗明皇帝封泰山玉牒文

有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天启李氏。运兴土
德。高祖太宗。受命立极。高宗升中。六合殷盛。中宗绍复。继
体不定。上帝眷佑。锡臣忠武。底绥内难。推戴圣父。恭承大
赵儋 第 11b 页
宝。十有三年。钦若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岳。谢成于天。子
孙百禄。苍生受福。

** 唐德宗神武皇帝降诞节献寿文

维孟夏十四日。天降皇帝之辰。偫臣感覆帱之恩。朝明庭
而献万寿者。外尽四海。罔有不至。时臣亦幸在京师。无因
缘以陪进。窃自思念。其感恩受赐。与偫臣无异。徒以其身
之卑贱。至愿莫伸。如喑者欲言。躄者欲趋。乃作降诞日献。
寿文一篇。恭置于康庄之衢。其词曰。

夫有人兮则有彼天。千变万化兮道无常全。高明运转兮
赵儋 第 12a 页
与人下焉。圣人法象兮则相永年。自我自度兮祇畏乾乾。
天受降福兮与人下焉。臣今敢献寿如天。博厚配天兮其
谁则地。含容光大兮无与二。山泽藏宝兮富有无既。圣人
体顺兮不爱其利。自我自诚兮其他至地。至地不测兮生
物咸遂。臣今敢献富如地。日出辉辉兮风来薰薰。甘露[:#AS-84FD:●]
霂兮卿云氛氲。民曰五星兮生乎今辰。爱我则君。何以庆
兮无称其恩。荣华富贵兮子子孙孙。臣敢献福兮如所闻。

* 郑式方

式方。穆宗时人。

赵儋 第 12b 页

** 中和节百辟献农书赋(以嘉节初吉修是农政为韵)


圣人清谧六合。车书一家。皇心协于天统。令节徵为国华。
思播植以富人。故农书是进。建中和而煦物。俾淳风不遐。
是以四夷即叙。九谷用嘉。当其天庙低临。昭光发泄。三月
初吉。式协于农祥。三务成功。不亏乎岁节。授其时用天之
道。进其书知人则哲。一人垂拱以忧勤。百辟献章而诚竭。
于是元老进而言曰。陛下道洽无外。化康有截。犹虑九扈
未宏。三时尚阙。命陈书而王化可阐。俾知方而农政斯列。
既种既戒。粢盛之望有期。弗震弗渝。地利之宜奚设。岂不
赵儋 第 13a 页
以寒气总入。春阳始初。陈乎五种之用。本乎三农之书。王
者则千亩是藉。庶人则中田有庐。故年谷之顺不差。物力
之功克实。首嘉节而东作方起。符中星而西成乃毕。其殖
也习无不利。其耕也动罔不吉。然后邦国知设节之宜。象
魏识劝农之术。于以见君臣克协。于以见土谷惟修。足食
表丰年之庆。多稌兴大田之猷。且夫节者育物于生成。农
者丰功于遐迩。善宣兮时罔不若。化洽兮物无非是。乃疆
乃理。歌积庾于京坻。有翼有凭。致殊方之率俾。非我后圣
应太昊。德包神农。则不能尽地力。祈天宗。故得贞万姓。行
赵儋 第 13b 页
八政。幸沐化于和平。庶采葑而谣咏。

* 袁允

允。(一作兑)穆宗时人。

** 五色露赋(以率土康乐之应为韵)


上帝宥密。露滋贶吉。青紫相宣。元黄间出。湛鲜辉以交透。
涵润彩以争溢。摇泫泫于微风。散离离于初日。滴而成晕。
宜警鹤之偏闻。感以无情。胜舞兽之能率。被万物之咸睹。
表天心之以溥。识瑞气之非二。辨方来之自五。洗于石如
披娲后之文。遍于地似割封侯之土。合德于唐。成金之黄。

赵儋 第 14a 页

鸟晨散而翻坠。烟晴笼而转光。既桂成于重叶。亦珠缀于
垂芒。契之斯来。我则调玉烛而后致。求之靡得。彼则耀金
茎而莫量。是以其邦用昌。其人用康。诚可以为饮。不可以
为霜。其离绚兮。其浓沃若。遐瞩文象。旁通绮错。状郊祀之
琮璧。灿以芬敷。拟霄汉之云霓。焕乎萧索。固自天而同酒。
谅不醉而可乐。其甘如饴。其凝如脂。苟叶于道。不常厥期。
在春而众葩皆丽。或秋而偫芜更滋。彼露瀼矣。我王则之。
接花光兮渥蓂荚。连碧砌兮满阶墀。旁沾兮对龙衮之彪
赵儋 第 14b 页
炳。纷映兮逼鸾凤之葳蕤。始繁于天临之际。终晞于日旰
之时。足使魏殿怀惭。汉宫非胜。多闻前后之仙术。岂逮吾
君之响应。愿濡翰于攻文之徒。庶发挥于梦笔之兴。

** 清露点荷珠赋(以题为韵)


池有秀冠众卉兮。彼荷最英。天之气结淳和兮。惟露斯清。
圆规覆水兮。翻然盖倾。素质积叶兮。炯尔珠明。露非荷无
以呈洁已之状。荷非露无以异先彫之荣。皓影摇光。修茎
幂布。气散兰郁。光分电聚。邻腐草谓萤火将飞。俯澄波若。
蠙珠已露。宜瀼浥于夜景。惜芬芳于岁暮。缥䌽将阑。琼光
未敛。团素津以泥泥。擢馀芳之苒苒。映翠带状莲的之剖
赵儋 第 15a 页
开。对青霄仰星文之乱点。色惭兮菱藻。气肃兮金波。虽有
秋月。我则承恩于彼露。岂无朝日。我则庇身于此荷。尚不
愿洒园葵而泽丰草。岂(阙)学老林叶而滋枯柯。客有感秋
而叹曰。滴沥萦纡。布濩芬敷。浮池烟兮葳蕤吐绛。点天酒
兮璀璨垂珠。已矣夫。露欲变。荷欲芜。君不见严霜降。万物
皆尽兮复有此芙蕖。

* 韦长

长。长庆时官京兆尹。开成中为荆南观察使检校左散骑
常侍兼河南尹。进检校工部尚书。除平卢军节度使。

赵儋 第 15b 页

** 请仍行鞭背奏

京师浩穰。奸豪所聚。终日惩罚。抵犯犹多。小有宽容。即难
禁戢。若恭守敕旨。则无以肃清。若临事用刑。则有违诏命。
伏望许依前式。轻重处置。

* 张皋

皋。穆宗时布衣。上惑方士饵丹药。皋上疏谏。帝善其言。访
之不获。

** 谏惑方士

臣闻神虑淡则血气和。嗜欲胜则疾疹作。和则必臻于寿
赵儋 第 16a 页
考。作则必致于伤残。是以古之圣贤。务自颐养。不以外物
挠耳目。声色败情性。繇是和平自臻。福庆斯集。故易曰无
妄之疾。勿药有喜。诗曰自天降康。降福穰穰。此皆理合天
人。著在经训。然则药以攻疾。无疾固不可饵之也。高宗时。
处士孙思邈者。精识高道。深达摄生。所著千金方三十卷。
行之于代。其序论云。凡人无故不宜饵药。药气偏有所助。
令人藏气不平。推此论之。可谓达见至理矣。天寒暑为贼。
节宣乖度。有资医方。尚当重慎。故礼称医不三世。不服其
药。施于凡庶。犹且如此。况在天子。岂得自轻。先帝晚节。颇
赵儋 第 16b 页
喜方士。累致危疾。陛下所自知。不可更蹈前覆。自贻。后悔
也。今朝野之人。纷纷窃议。直畏忤旨。莫敢献言。臣蓬艾微
生。麋鹿同处。既非邀宠。亦复何求。但以曾览古今。粗知忠
义。顾有闻而默。于理不安。愿陛下无忽刍荛。庶裨万一。

* 崔

。穆宗朝官大理少卿。

** 奏罢参酌院疏

国家法度。高祖太宗定制。二百馀年矣。周礼正月布刑。张
之门闾及都鄙邦国。所以屡丁宁。使四方谨行之。大理寺
赵儋 第 17a 页
陛下守法之司也。今别设参酌之官。有司定罪。乃议其出
入。是予夺系于人情。而法官不得守其职。昔子路问政。孔
子曰。必也正名乎。臣以为参酌之名不正。宜废。

* 张磻

磻。大中时为处州军事衙推。试太常寺协律郎。

** 新移丽阳庙记

丽阳庙即旧白塔庙。山顶古有浮图。云镇地脉。庙因取名
焉。自往及今。多历年所。陋檐败榻。苦于暴露。虽至窘湫。其
实有灵。郡或水旱疾窳。祷之响应。大中四年。今齐州刺史
赵儋 第 17b 页
徐公鄑理处之日。时属亢阳。遍祈山川。罔有徵验。躬酹此
庙。雨则随车。公以邑有丽溪庙居其后。遂改为丽阳庙。方
欲审像壮宇。以荅神休。旋诏归朝。事不克副。八年冬。郡阙
守。时录事参军天水姜公肃处纪纲之司。明纠察之务。当
道观察使御史大夫李公仰其清廉。委知军州事。能德以
化下。威以惩奸。丽水县令荥阳郑公全察字人五稔。政绩
有闻。二公相顾而言曰。郡邑无事。山庙可完。齐州肇谋。俾
我继作。得不勉欤。荥阳公不避燥湿。驺骑亟来。凡所规模。
出于目巧。春三月。乃请都虞候兼押衙乐安任汉审地形
赵儋 第 18a 页
度山势于旧庙之西。而创殿焉。自州县僚属。皆助输粟帛。
同[:#AS-8DFD:●]佣费。连斤告毕。曾未浃旬。正殿敞空。中霤悬月。飞檐
偃风。观其塑容俨然。列坐如生。其正位丽阳王。盖北山之
神。左则白塔王。斯土地之主。右则巨潭王。乃北沼之灵。三
神名号。虽图籍罔载。冥[:#AS-8A69:⿰⺘⿳穴八夕]可知。自开山导水。有土地人民
社稷以来。神则挺生。咸闻之父老。非敢孟浪。然道正直。降
鉴甚明。凡依于人。必俟永年厚位之贤。以寓其迹。不然。何
规画始于齐州。终毕事于姜郑二公。其不惑矣。西南冠其
亭。备税驾驻骑之位。左右翼其廊。充庖羞食馂之事。栉植
赵儋 第 18b 页
贞木。带绕流泉。月魄开而烟露销。风篁警而精灵集。四时
品膳之美。八节鼓吹之娱。固护郊圻。为人景福。是神之功
也。夏五月十五日。郡邑官僚。乡里耆旧。大集于庙。陈柷列
筵以落之。磻奉命执笔。用识其由。是为庙记。

* 庾敬休

敬休字顺之。南阳新野人。举进士。以宏词登科。累官工部
侍郎。徙吏部兼鲁王傅。再为尚书左丞。大和九年卒。赠吏
部尚书。

** 请停百官应给匹段以平米价奏

赵儋 第 19a 页

应文武九品以上每月料钱。一半合给匹段丝绵等。伏以
自冬涉春。久无雨雪。米价稍贵。人心未安。自德音放免逋
悬。赈恤贫下。中外偫庶。已感圣慈。至于衣冠之家。素乏储
畜。朝夕取给。犹足为忧。以臣愚见。若令百官料钱内。一半
停给匹段丝[绵]等。回太仓粟每㪷计价七十文。在众庶必
见惟康。于公家无所亏减。待至麦熟。米价稍贱。即依前件
却给匹段等。酌其事理。庶叶变通。

* 杨植

赵儋 第 19b 页

植。穆宗时人。

** 对治道奏

前代创业之君。多起自人间。知百姓疾苦。初承丕业。皆能
厉精思理。太宗文皇帝特禀上圣之资。同符尧舜之道。是
以贞观一朝。四海宁宴。有房元龄杜如晦魏徵王圭之属
为辅佐股肱。君明臣忠。事无不理。圣贤相遇。固宜如此。元
宗守文继体。常经天后朝艰危。开元初得姚崇宋璟。委之
为政。此二人者。天生俊杰。动必推公。夙夜孜孜。致君于道。
璟尝手写尚书无逸一篇。为图以献。元宗置之内殿。出入
观省。咸记在心。每叹古人至言。后代莫及。故任贤戒欲。心
赵儋 第 20a 页
归冲漠。开元之末。因无逸图朽坏。始以山水图代之。自后
既无座右箴规。又信奸臣用事。天宝之世。稍倦于勤。王道
于斯阙矣。建中初。德宗皇帝尝问先臣祐甫开元天宝治
乱之殊。先臣具陈本末。臣在童丱。即闻其说。信知古人以
韦弦作戒。其益宏多。陛下既虚心理道。亦望以无逸为元
龟。则天下幸甚。

** 对汉文从俭奏

良史所记。必非妄言。汉兴。承亡秦残酷之后。项氏战争之
馀。海内彫弊。生人力竭。汉文仁明之主。起自代邸。知稼穑
赵儋 第 20b 页
之艰难。是以即位之后。躬行俭约。继以景帝。犹遵此风。由
是海内黔首。咸乐其生。家给户足。迨至武帝。公私殷富。用
能出师征伐。威行四方。钱至贯朽。谷至红腐。上务侈靡。资
用复竭。末年税及舟车六畜。人不聊生。户口减半。乃下哀
痛之诏。封丞相为富人侯。皆汉史明徵。用为事实。且耕蚕
之劝。出自人力。用既无度。何由以至富强。据武帝嗣位之
初。物力阜殷。前代无比。固当因文帝俭约之致也。

** 许由庙碣

尧之聪明。由先生成。尧之治理。由先生始。尧不以天下让
赵儋 第 21a 页
先生。先生之道犹昏。先生不以清节避唐尧。唐尧之道何
尊。是知天地间。尧而许之。日而月之。生人以来。避让之大。
未有如先生者也。若夫锱铢九有。亢极一夫。安能以岩泽
枯槁之姿。下圣文神武之德。则知丹朱得尧之体而遗尧
之性。先生得尧之性而遗尧之名。是得之者守之不足。遗
之者宰之有馀。天用先生秕糠帝王。牢笼六合。欲先生躬
戴清规。首出万古。僣贼伪臣之道拜先生庙者。得不戒之
哉。使汤之智。读先生书。夏祀不夷也。使发之圣。得先生梦。
商庙不墟也。然汤武圣人之用也。先生圣人之洁也。于乱
赵儋 第 21b 页
则吾用。于治则吾洁。二者圣人经时之大柄。使汤武逢尧
舜。是必韬用而先洁矣。先生逢桀纣。是必舍洁而趋用矣。
则圣道变化。岂有殊耶。故喜为云霞。怒为雷雨。先生神也。
生为春夏。杀为秋冬。先生功也。结为山岳。融为川渎。先生
寿也。星罗月帐。岩灵壑静。先生宅也。圣人无为。金玉在璞。
先生富也。功而不宰。人文化成。先生道也。休光烈仪。仰道
垂师。先生文也。天机自洁。虽死不亵。先生武也。噫。先生所
谓禀天之德。合地之式。居天地中。立帝王则。噫。先生所为
往矣。谁能寂见寥廓。但箕颍之上。惟馀清风。噫。先生所谓
赵儋 第 22a 页
为圣人之大。标天地之外。揖尧谢舜。畴为吾辈。我来独寻。
请祷意深。再拜刻石。取文于心。

* 赵知微

知微。衡山布衣。

** 请勤政诫逸疏

臣闻色荒禽荒。尚书以为至诫。前代失德之主。鲜不繇此。
以致颠危。故声色则慆淫心耳。荡散人精。驰骑则陷涉倾
欹。变生衔橛。此前代圣主贤臣。最为深诫者也。是以周公
作无逸之篇。而成王致理。汉文冒驰峻之险。而袁盎兴谏。
赵儋 第 22b 页
皆事理明切。著为格言。今陛下嗣守鸿业之初。万方仰听
之际。尤资静慎。用副观听。而旬月以来。游幸未节。优戏在
侧。驰驱无度。臣是以内则虑深识之贤。忧难兴谤。外则恐
轶才之兽。轸毂可虞。伏望远览古圣。稍息游玩。怡神间燕。
肆目经书。求理道于既安。播休声于永代。实天下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