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李肇
李肇 第 21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一

李肇 第 1a 页

* 李肇

肇。元和七年试太常寺恊律郎。迁司勋员外郎。

** 翰林志序

昔宋昌有言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夫翰林
为枢机宥密之地。有所慎者。事之微也。若制置任用。则非
王者之私。汉制。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更直于建礼门内。
台给青缣白绫。或以锦被帷帐毡褥画通中枕。大官供食。
汤官供饼饵五熟果。五日一美食。下天子一等。建礼门内
李肇 第 1b 页
得神仙门。神仙门内得光明殿神仙殿。自门下省中书省。
盖比今翰林之制略同。而所掌轻也。汉武帝时。严助朱买
臣吾邱寿王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之徒皆在左右。是时
朝廷多事。中外论难。大臣数诎。亦其事也。唐兴。太宗始于
秦王府开文学馆。擢房元龄杜如晦一十八人。皆以本官
兼学士。给五品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阁下。讨论坟典。
时人谓之登瀛洲。贞观初置宏文馆学士。听朝之隙。引之
大内殿。讲论文义。商较时政。或夜分而罢。至元宗置丽正
殿学士。名儒大臣。皆在其中。后改为集贤殿。亦草书诏。至
李肇 第 2a 页
翰林置学士。集贤书诏乃罢。初国朝修陈故事。有中书舍
人六员。专掌诏诰。虽曰禁省。犹非密切。故温大雅魏徵李
百药岑文本褚遂良许敬宗上官仪时召草制。未有名号。
乾封以后。始曰北门学士。刘懿之刘袆之周思茂元万顷
范履冰为之。则天朝苏味道韦承庆。其后上官昭容独掌
其事。睿宗则苏稷贾膺福崔湜。元宗改为翰林待诏。张说
陆坚张九龄徐安贞相继为之。改为翰林供奉。开元二十
六年。刘光谨张垍乃为学士。始别建学士院于翰林院之
南。又有韩纮阎伯舆孟匡朝陈兼李白蒋镇在旧翰林院。
李肇 第 2b 页
虽有其名。不职其事。至德宗以后。翰林始兼学士之名。代
宗初李泌为学士。而今壁记不列名氏。盖以不职事之故
也。

** 东林寺经藏碑铭(并序)


释迦者流有十二部经。由儒之诗书易礼乐春秋。皆立言
垂教之本。儒无文字。则天下久已大坏。三藏之说不行。西
方圣人之教几乎息矣。若声闻乘之四谛门。缘觉乘之十
二因缘门。菩萨乘之六波罗蜜门。以至佛乘之一切种智。
生而知之则已。学而知之者。向微斯文。是必懵然不自知
李肇 第 3a 页
其术也。人主擅万乘之权。富有四海。至于生死报应之际。
常必瞿然。有生之徒奔走之不暇。实由斯言之烜赫而致
化。夫塔庙庄严之为像教。其用大矣。佛有天龙大会。未尝
不以契经为事。佛灭后。大迦叶召千罗汉。结集法藏。阿难
传焉。西土以胡文纪之。谓之梵书。科斗文字之类也。著以
贝叶。谓之梵夹。杀青为简之类也。后汉天竺人摩腾。始至
中国。出其文二十四章。翻为隶书。其后稍稍不绝。至晋沙
门法护。遍游西国。达言语之不通者。究三十六书之体而
还。梵书之诂训音义。然后大备。虽为道滋广。而难能亦甚。
李肇 第 3b 页
盖以事生六合之外。教出五常之后。时人无能知者。小则
误于文句。大则失其宗旨。道安尝叹释经有五失本三不
易。故信奉之代。亦以名臣佐而成之。自汉永平至唐开元。
祖述之士凡一百七十六人。有桑门之重译。有居士之覃
思。有长老之辨论。有才人之撰集。校其经律论传记文集
删改之。惣五千四十八卷。号为实录。其中贞观法师元奘
作居多。五分其数有其一。其为该博。首出前辈。而历代精
舍。能者藏之。方之兰台秘阁。而不系之官府也。五都之市。
十室之邑。必设书写之肆。惟王公达于众庶。靡不求之。以
李肇 第 4a 页
至徼福祐。防患难。严之堂室。载之舟车。此其所以浩瀚于
九流也。庐山山岳之神秀。而东西林为海内名刹。有惠远
道安之遗风。四百馀年。钟磬之音不绝。然而三藏经论。阙
而无补。元和四年。云门僧灵澈。流窜而归。栖泊此山。将去。
言于廉问武阳韦公。公应之如响。往年公夫人兰陵萧氏
终。有[:#AS-8465:⿰金叉]梳佩服之资。而于荆州买良田数顷。收其租入。以
奉檀施。至是取之。增以清白之俸。而经营焉。爰即洪州诸
寺。杂理其事。雕函饰轴。渍檗磨墨。僧谋而吏职。暑兆而寒
就。先命度地之宜。以图建置。默设规制。悬成剞劂。乃结搆
李肇 第 4b 页
而浮于江。以至于东林。施为殿堂。用尊秘藏。得浮槎大德
义彤为之主。受持洒扫者七人。以备名山之阙。而资学者
之求。公之素志尔。初彤公受具于庐山浮槎寺。尝讨大藏。
恶其部帙繁乱。将理之不可。遂发私誓。四十馀夏。果得志
焉。于是搜远近之逸函坠卷。目在辞亡者得之。互文合部
者兼之。断品独行者类之。本同名异者存之。以伪乱真者
标之。又病前贤编次。不以注疏入藏。非尊师之意。并开元
庚午之后。洎德宗神武孝文皇帝之季年。相继新译。大凡
七目四千九百馀卷。立为别藏。著杂录七卷以条贯之。命
李肇 第 5a 页
开元崇福旧录。惣一万卷。举藏以志函。随函以命轴。微尘
句偈。如在常中。然后金口之说流于娑婆者。尽在于兹山
也。五年。韦公薨。七年。博陵崔公以仁和政成。悯默旧绩。由
是东林以遗功得请篆刻之盛。其成公志。故家府从事李
肇为之文曰。

多罗之教。神道不测。迦叶承之。布西域兮。毗尼之用。其法
翼翼。优波受之。垂作则兮。阿昙之文。演畅宗极。苾刍龙象。
甚奇特兮。三者之藏。倾如轥墨。王公大人。为之饰兮。韦公
之绩。崔公之德。及兹宝藏。何崱屴兮。崇崇彤公。合发愿力。
李肇 第 5b 页
传之历劫。千百亿兮。炉峰之北。灵坛之侧。系之迦陁。金石
刻兮。

* 杨敬之

敬之字茂孝。侍御史凌子。元和初进士。文宗朝为国子祭
酒兼太常少卿。转大理卿检校工部尚书。

** 华山赋(有序)


臣有意讽赋。久不得发。偶出东门三百里。抵华岳。宿于趾
下。明日。试望其形容。则缩然惧。纷然乐。蹙然忧。歊然嬉。快
然欲追云。将浴于天河。浩然毁衣裳。晞发而悲歌。怯欲深
李肇 第 6a 页
藏。果欲必行。热若宅炉。寒若室冰。薰然以和。怫然不平。三
复晦明。以摇其精。万态既穷。乃还其真。形骸以安。百钧去
背。然后知身之治而见其难焉。于是既留无成。辞以长叹。
翛然一人下于崖。金玉其声。霜雪其颜。传则有之。代无其
邻。姑射之神。蒙庄云。始不敢视。然得与言。粲然笑曰。用若
之求周大物。用若之智穷无端。三四日得无颠倒反侧于
胸中乎。是非操其心而自别者耶。虽然。喜若之专而教若
之听。无多传。

岳之初成。二仪气凝其间。小积焉为邱。大积焉为山。山之
李肇 第 6b 页
大者曰岳。其数五。余尸其一焉。岳之尊。烛日月。居乾坤。诸
山并驰。附丽其根。浑浑河流。从禹以来。自北而奔。姑射九
土[:#AS-FBED:●]嵏。荆巫梁岷。道之云远兮徒遥而宾。岳之形。物类无
仪。其上无齐。其傍无依。举之千仞不为崇。抑之千仞不为
卑。天雨初霁。三峰相差。虹蜺出其中。来饮河湄。特立无朋。
似乎贤人守位。北面而为臣。望之如云。就之如天。仰不见
其巅。肃阿芊芊。蟠五百里。当诸侯田。岳之作。鬼神反覆。蛟
龙不敢伏。若岁大旱。鞭之朴之。走之驰之。甘雨烂漫。百川
东逝。千里而散。噫气蹶然。怒乎幽岩。渐于人间。其声浏浏。
岳之
李肇 第 7a 页
殊。巧说不可穷。见于中天。挲挲而掌。峨峨而莲。起者似人。
伏者似兽。坳者似池。洼者似臼。攲者似弁。呀者似口。突者
似距。翼者似抱。文乎文。质乎质。动乎动。息乎息。呜乎呜。默
乎默。上上下下。千品万类。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其乃缮人
事。吾焉得毕议。今作帝耳目。相其聪明。下瞩九州。在宥偫
生。初太易时。其人俞俞。其主人者。始乎容成。卒乎神农。中
间数十君。姓氏可称。其徒以饮食为事。未有仁义。时哉时
哉。又何足涖。是后敬乎天。成乎人者。必辟其心。假其神。与
之龄。降其人。故轩辕有盛德。蚩尤为贼。生物不遂。帝乃用
李肇 第 7b 页
力。大事不可独治。降以后牧。三人有心。烈火就扑。其子之
子。其孙之孙。咸明且仁。虽德之衰。物其所宜。由夏以降。汤
发仁以王。癸受暴以亡。甲戊诵钊。不敢有加。唯遵其常。享
国遂长。天事著矣。莫见乎高而谓乎茫茫。余受帝命。亿有
万岁。而不敢怠遑。臣赞之曰。若此古矣祖矣。大矣异矣。富
矣庶矣。骇矣怖矣。上古之事。粗知之矣。而神之言。又闻之
矣。然起居于上。宫室于下。如此之久矣。其所见何如也。曰。
见若咫尺。田千亩矣。见若环堵。城千雉矣。见若杯水。池百
里矣。见若蚁垤。台九层矣。醯鸡往来。周东西矣。蠛蠓纷纷。

李肇 第 8a 页

秦速亡矣。蜂窠联联。起阿房矣。俄而复然。立建章矣。小星
奕奕。焚咸阳矣。累累茧栗。祖龙藏矣。其下千载。更改兴坏。
悲愁辛苦。循其上矣。臣又问曰。古有封禅。今读书者。云得
其传。云失其传。语言纷纶。于神何如也。曰。若知之乎。闻圣
人抚天下。既信于天下。则因山岳而质于天。不敢多物。若
秦政汉彻。则率海内以奉祭祀。图福其身。故庙祠相望。坛
墠迤逦。盛气臭。夸金玉。聚薪以燔。积灰如封。天下怠矣。然
犹慊慊不足。秦由是薙。汉由是弱。明天子得贤者在位。能
李肇 第 8b 页
者在职。庙堂之上。垂衣裳而已。其于封禅。存可也。亡可也。

* 张又新

又新字孔昭。工部侍郎荐子。元和中进士。历左右补阙。李
逢吉用事。又新与李续刘栖楚附之。有八关十六子之目。
逢吉罢相。领山南东道节度。表为行军司马。坐田伾犯赃[●
]命。贬汀州刺史。李训用事。复召为刑部郎中。训死复贬。
终左司郎中。

** 东林寺碑阴记

北海守李公。文人之雄。书品之能者也。开元十年。作东林
寺碑手笔一轴。俾模而刊石。藏于寺者。凡百一十三岁。僧
李肇 第 9a 页
之历居者。不啻大千数。未始有议建竖者。释云皋。本谢氏
子。读书为文。将就乡试举进士。遇明师。悟寂灭之乐。因瞢
头就学。遂僧于东林。且有年矣。一旦。视碑卷叹曰。远公之
名德振千古。东林之声藉冠宇内。而是词是翰。记其所由
然。诚天下之妙绝。山门之光大。儒释之美谈也。宜乎始至
而揭诸显敞。俾文士名僧趋向之不暇。是何卷于尘中踰
百载。莫石莫刊。将焉用僧。予僧门一士也。一杖一屣。足以
历岨崄。一钵一衲。足以了朝夕。不著不系。视千万里若寻
丈间。遂裹足道途。东西南北。募缘以成其事。会河东裴公
李肇 第 9b 页
自中书舍人开廉府于钟陵。敷文行政教之馀。得六度三
乘之秘。闻皋志愿。亦垂信施。因自染翰赞。列爵秩名氏于
卷末。又有以增名迹重为光也。皋乃得模而刊于碑。会昌
三年四月。磨砻既成。遂光遂平。镌之硁硁。夬象奎呈。如蛇
如龙。如飞如行。如箸玉在漆。如元穹列星。立之亭亭。弗磷
弗倾。于寺之明。余时刺兹郡。因减俸缗屋其上。且嘉皋建
志不苟。古人云。智过千人谓之英。皋之有决补遗事之智。
有崎岖辛苦以成其智之实。过于百一十三年历居之僧
远矣。庸不谓为僧之英乎。故记碑之阴。

李肇 第 10a 页

** 煎茶水记

故刑部侍郎刘公讳伯刍。于又新丈人行也。为学精博。颇
有风鉴称。较水之与茶宜者凡七等。扬子江南零水第一。
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苏州虎邱寺石水第三。丹阳县观
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松江水第六。淮水最
下第七。斯七水余尝俱瓶于舟中。亲挹而比之。诚如其说
也。客有熟于两浙者。言搜访未尽。余尝志之。及刺永嘉。过
桐庐江。至严子濑。溪色至清。水味甚冷。家人辈用陈黑坏
李肇 第 10b 页
茶泼之。皆至芳香。又以煎佳茶。不可名其鲜馥也。又愈于
扬子南零殊远。及至永嘉。取仙岩瀑布用之。亦不下南零。
以是知客之说诚哉信矣。夫显理鉴物。今之人信不迨于
古人。盖亦有古人所未知而今人能知之者。元和九年春。
予初成名。与同年生期于荐福寺。余与李德垂先至。憩西
厢元鉴室。会适有楚僧至。置囊有数编书。余偶抽一通览
焉。文细密皆杂记。卷末又一题云煮茶记。云代宗朝李季
卿刺湖州。至维扬。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
欢。因之赴郡。抵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
名矣。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今者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
李肇 第 11a 页
乎。命军士谨信者。挈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俟之。俄
水至。陆以杓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
使曰。某擢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绐乎。陆不言。既而倾诸
盆。至半。陆遽止之。又以杓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
大骇。伏罪曰。某自南零赍至岸。舟荡覆半。惧其鲜。挹岸水
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
骇愕。李因问陆。既如是。所经历处之水。优劣精可判矣。陆
曰。楚水第一。晋水最下。李因命笔口授而次第之。庐山康
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蕲州兰溪
李肇 第 11b 页
石下水第三。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
龟形。俗云虾麻[:#AS-FBEC:●]虫口。水第四。苏州虎邱寺石泉水第五。
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扬子江南零水第七。洪州
西山西东瀑布水第八。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淮水亦
佳)庐州龙池山头水第十。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一。扬州
大明寺水第十二。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水苦)归州
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未尝
泥)吴松江水第十六。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
郴州圆泉水第十八。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
用雪不可太冷)此二
李肇 第 12a 页
十水。余尝试之。非系茶之精粗。过此不之知也。夫茶烹于
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离其处水功其半。然善烹
洁器全其功也。李寘诸笥焉。遇有言茶者即示之。又新刺
九江。有客李滂门生刘鲁封言尝见说。余醒然思往岁僧
室获是书。因尽箧。书在焉。古人云。泻水置瓶中。焉能辨淄
渑。此言必不可判也。万古以为信然。盖不疑矣。岂知天下
之理。未可言至。古人研精。固有未尽。强学君子。孜孜不懈。
岂止思齐而已哉。此言亦有裨于劝勉。故记之。

* 胡的

李肇 第 12b 页

的字学钟。元和时人。

** 大唐故太白禅师塔铭(并序)


禅师法号观宗得。姓留氏。东阳人也。世积贞隐。元泯不耀。
初尊夫人梦吉祥天女引行摩利上宫而娠太白焉。(阙)
善护怀月不薰不腥。肌窕弥泽。藏珠川媚。蕴玉方流。至宝
处而殊伦。至人出而体别。异香袭乎襁褓。童颜清于冰雪。
文字进诱。偏聪佛经。滋味筵之。但甘盐素。年至十二。恳求
出家。如哀者欲泪。不可遏也。昔太子逾迈。宁辞父王。香象
顿腾。摆落羁绁。乃登秦望山。礼善惠禅师。求无上法。一见
李肇 第 13a 页
奇秀。如会宿心。旧徙门阶。新我堂室。服勤左右。道务精微。
初受楞伽思益等经。便入禅宗性海。然后波澜秘藏。不习
而了其功。文字有穷。生知莫际。囊钵衣祴。遐求戒珠。便往
南岳。礼制空禅师。稽首论心。演通秘奥。菩提树上。汝得新
枝。师子座前。讵量高下。祖师传教南北一十二人。今牛头
山中禅师是最后者。远将启慕。研复真言。以心印心。以法
證法。法且无别。心宁有差。失大善无。修顿了无。入二际清
净。佛何间然。禅师皃出常伦。挺秀八尺。时牛头法众。欲近
万人。无碍辨才。(阙)瞻仰彼土。缘尽思归。太白上方。务安静
李肇 第 13b 页
也。不游京国。远名利也。扄不关楗。示无畏也。常有两虎。依
卧庵前。低目轻步。驯于家畜。四境之内。不闻暴声。我蕴大
慈。力感偫物。诸毒皆善。岂唯兽焉。山虽高深。不能隐其大
德。远近礼谒。如川之流。故明州刺史王公术。故明州刺史
李公岑。故剑南东川节度行军司马检校户部郎中任公
侗。故明州刺史卢公云。前后皆驻骑云根。稽求上法。饥渴
无量。虚往实归。每有异香。闻者非一。呜呼。孰谓法梁将坏。
般若舟沈。元和四年八月十五夜。跏跌化灭。享龄七十九。
僧腊卌九。以其年十月一日。权闭于太白峰南。先意也。州
李肇 第 14a 页
尊邑尹。祭奠交衢。缁素齐道。幢幡翳野。慈云聚而还散。定
水咽而更流。猿鸟悲吟。声惨风雨。物感如此。人哀可知。抵
元和乙未岁。建层龛迩于多宝佛塔。依法像也。门人(阙)
法常道真明彻惠见光献元徽清瑗元悟等。皆承师教戒。
定慧双修。恐劫火重然。岚风碎岳。请铭大德于无朽。文曰。

如来示灭。教留秘法。言说非传。清净即合。火镜阳照。山空
响答。(其一)真乘无相。妙觉无形。三界上界。前生下生。月亏魄
隐。冰泮流清。哭之香塔。徒伤有情。(其二)

* 尉迟汾

李肇 第 14b 页

汾官太常博士祠部员外郎。

** 赠太傅杜佑谥议

佑之宽容得众。全和葆光。不病于物类。其能考终。得不为
宽容乎。和好不争。自卑士而极重任。一心于理以惠物。洁
行廉正。人无尤怨。得不为一德不懈乎。请谥为安简。

* 谢楚

楚。元和时人。

** 为同州颜中丞谢上表

臣某言。伏奉恩制。授臣同州刺史本州防禦长春宫等使。

李肇 第 15a 页

即以今月八日到任上讫。载服明命。叨尘宠光。逾涯之荣。
满覆是惧。臣某中谢。臣幸逢昌时。早获入仕。由乎邑吏。参
佐戎藩。材谢中人。官宁期达。圣朝道广。菅蒯不遗。遂得牧
守。连擢大郡。徒以清心自约。直质在公。未申致命之诚。久
负窃位之责。前秋属奸凶搆祸。噪动朱方。臣所部当州。首
为劫胁。乃藉天声。以告邻境。戮其伪将。以阻奸谋。盖知无
不为。是臣职分。陛下特录其微效。超授方隅。从政未洽于
远人。进律俄迁于近辅。非次之奖。臣何以膺。又臣伯父赠
李肇 第 15b 页
太师臣真卿。在肃宗朝。尝典兹郡。馀踪遗事。较然可徵。臣
以不腆之姿。继序官业。诚比德非肖。陈力异能。而代受国
恩。若未失坠。臣不胜感涕荣荷之至。当今德泽被于寰宇。
薰风袭于隐微。俗臻大宁。吏易为理。臣专奉扬大化。申报
皇慈。事有未便于人者。续具条奏。以酬陛下子育之旨。臣
无任戴恩陨越之至。

* 张权

权。宪宗时人。

** 代定州张令公贺老人星见表

臣某言。臣闻惟德动天。惟睿作圣。既圣德格于上下。故元
李肇 第 16a 页
贶动于乾文。天高听卑。应犹影响。臣得上都进奏院状报。
司天台奏八月某日老人星见于井东。色黄明润大者。臣
按文耀镜曰。老人星见则主安。又熊氏瑞应图曰。王者承
天得理。则老人星临其国。中贺。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
德迈勋华。道侔覆载。武以戡乱。文以化成。然犹旰食宵衣。
忧勤庶政。令动植得所。宇县和平。故上感絪缊。发端辰象。
色黄兆土德之有庆。见井表圣年之无疆。昭昭垂庥。上帝
允答。求诸简册。光绝今古。凡在亿兆。孰不欢抃。臣限以祇
守藩镇。不藉称庆阙庭。舞咏之诚。倍万恒品。谨遣某官奉
李肇 第 16b 页
表陈贺以闻。

* 元晦

晦。饶州刺史淇子。

** 叠䌽山记

按图经。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若叠䌽然。故以为名。东
至二里许。枕压桂水。其西岩有石门。中有石像。故曰福庭。
又门阴搆齐云亭。迥在西北。旷视天表。想望归途。北人游
此。多轸乡思。会昌三年六月蒇功。南自曲沼。上极山椒。四
年七月功既。

李肇 第 17a 页

** 四望山记

山名四望。故亭为销忧。亭之前后。绵络山腹。皆溪梁危磴。
由西而北。复东上叠䌽石崖。至福庭石门。约三十馀步。

* 段全纬

全纬与李德裕同时人。

** 城隍庙记

阳之理化任乎人。阴之宰司在乎神。人保于城。城保于德。
德者。神所凭依也。则都邑之主。其城隍神之谓乎。蜀地土
李肇 第 17b 页
惟涂泥。古难版筑。至秦惠王始命张仪与蜀守张若城成
都。其环十二里。其高七十尺。廨署廛里画其下。井干楼橹
森乎上。其金椎初作。壤颓莫就。有大蔡周旋而行。俾垒堵
依准而立。即今城也。其神功乎。由此而来。乃墉洫崇浚。启
塞扃固。万雉逦迤。一都繁会。神明支持。金汤缮完。故前年
蛮寇卒来。戎备无素。但扰郊鄙。不近闉阇。闭关戎严。即时
罢退。则扶倾捍患之力。其阴灵幽赞之神乎。前之旧祠。寓
托隈堞。偏陋偪隘。星岁滋深。是用改度方隅。惟新经搆。去
乎幽奥。就于高明。其日惟丙。其辰惟已。其卦直巽。其宫在
西。揭署于高门。宏敞于正堂。丹雘于周墉。图绘于回廊。庙
李肇 第 18a 页
貌如生。像容有睟。神保是飨。永安定位。俾夫农无水旱。人
不夭札。屏绝蛮夷。阜安闾里。护乎封域。富庶乎亿年。爰书
经营。以昭祀事。

* 冯韬

韬。赠吏部尚书宿之子。登进士第。文宗朝官金部司封员
外郎。

** 汉文帝幸细柳营赋(以将军出令汉帝徐行为韵)


虏犯榆塞。军屯柳营。观文帝劳师之礼。得亚夫为将之名。
李肇 第 18b 页
其始也。威独立。气横行。由棘门而及灞上。列千骑而陈五
兵。羽卫爰来。威仪既盛。马壮而尘起。旗整而风劲。全忘以
律。自矜万乘之尊。是用加嚣。未发三军之令。及其回凤盖。
驻金舆。师徒方俟于倏往。介冑俄惊其勃如。人心为之激
发。天步为之踌躇。方警跸之初传。自南自北。洎銮铃之有
节。匪疾匪徐。伟夫推毂而行。受脤而出。苟心腹之无二。视
尊卑之如一。足使他将颜厚。馀凶股慄。戈鋋有耀。压灞水
之波澜。士马无声。悄辕门之风日。焜耀今古。光昭典坟。振
天声于绝漠。笑儿戏于诸军。山河保誓。竹帛垂勋。守官而
敢违上命。不战而自息祅氛。时也暴去彊秦。功成大汉。炎
李肇 第 19a 页
火兴而刘氏将炽。旄头耀而胡偫尚叛。思堂堂之阵。用拓
封疆。得赳赳之夫。以平祸乱。宜其威加异类。才出非常。精
贯金石。贞含冰霜。近镇秦城之上。遥临渭水之将。观尔类
之可歼。师安得夺。谅我战之则克。敌何以当。国家威武有
制。寇销蜂虿之毒。臣展爪牙之卫。斯幸也诚则可嘉。殊足
称于其帝。

* 郑覃

覃。宰相珣瑜子。历工户刑三部尚书。进右仆射。以本官同
平章事。封荥阳郡公。加门下侍郎宏文馆大学士。进太子
李肇 第 19b 页
太师。开成四年罢相守左仆射。会昌二年以司徒致仕。

** 谏穆宗疏

陛下新即位。宜侧身勤政。而内耽宴嬉。外盘游畋。今吐蕃
在边。狙候中国。假令缓急。臣下乃不知陛下所在。不败事
乎。夫金缯所出。固民膏血。可使倡优无功。滥被赐与。愿节
用以所馀备边。毋令有司重取百姓。天下之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