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韦处厚
韦处厚 第 22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七百十五

韦处厚 第 1a 页

* 韦处厚

处厚字德载。京兆万年人。本名淳。避宪宗讳改今名。元和
初进士。又擢才识兼茂科。穆宗朝拜兵部侍郎。文宗立。以
佐命功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灵昌郡公。太
和二年卒。年五十六。赠司空。

** 答李德裕丹扆箴诏

卿文雅大臣。方隅重寄。表率诸部。肃清全吴。化洽行春。风
澄坐啸。眷言善政。想叹在怀。卿之宗门。累著声绩。冠内廷
韦处厚 第 1b 页
者两代。袭侯伯者六朝。果能激爱君之诚。喻诗人之旨。在
远而不忘忠告。讽上而常深虑微。博我以端躬。约予以循
礼。三复规谏。累夕称嗟。置之座隅。用比韦弦之益。铭诸心
腑。何啻药石之功。卿既已投诚。朕每怀开谏。苟有过举。无
忘密陈。山川既遐。眷瞩何已。必当勉已。以副深诚。

** 进六经法言表

臣闻三皇讲道。五帝讲德。三王讲仁。五霸讲义。所讲不同。
同归于理。理道之极。备于六经。虽质文相变。忠敬交用。损
益因时。步骤不一。然而释三纲越五常而致雍熙者。未之
韦处厚 第 2a 页
有也。自秦火荡爇。孔壁穿蠹。曲学异辨。专门多惑。营道之
轨并驰。希圣之堂盖寡。芜文错起。浮义互生。简册混散。篇
卷繁积。劳神于累代。弊形于当年。其知愈博。其得愈少。夫
然。通方之士。达识之儒。且犹不为也。况南面之尊。司道之
契。岂不贪其精而遗其粗者乎。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
精义神授。博识天资。山峻词峰。泉蓄学海。膺休运则混六
合而不让。思屈己则舞两阶而不疑。故当希皇踵帝。肩王
轹霸。可以区区近躅。拟于圣德哉。臣处厚臣随采合易诗
书左氏春秋孝经等。因其本篇。掇其精粹。论纪先师微旨。
韦处厚 第 2b 页
今亦附于篇末。总题曰六经法言。合二十卷献上。取诸身
必本于五事。通诸物兼畅于三才。始九族以及于百姓。刑
室家以仪于天下。圣君良主之往行。哲人壮士之前言。天
人相与之际。幽明交感之应。穷理尽性之辨。药石攻磨之
规。尧舜禹汤文武理乱之道尽在。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
义必举。其兴可以劝。其违可以戒。此其所存者也。至如爻
象错综。阴阳难名。比兴箴诲。幽隐难释。诰命训论。古今不
合。威仪数制。命诸有司。褒贬扬[:#AS-81EB:⿰⺘⿱宀隹]。归诸史法。此其所遗者
也。商鞅之说秦王。叹帝道之难行。太宗之纳魏徵。流王泽
韦处厚 第 3a 页
而广被。繇是言之。道无远近。德无重轻。能者挈之如毛羽。
不能者举之如嵩岱。今逢希代之君。当难合之运。故不能
以百家邪说。六国纵横。秦汉刑名。魏晋偷薄。为盛时道。历
代帝王。皆务纂集。魏称皇览。梁著进略。邺中则有修文之
作。江左则有寿光之书。但誇衒于闻见。非垂谋于理本。臣
今所贵。实异斯作。陆贾奏甚卑之论。尚称善于高皇。方朔
献杂糅之说。犹见知于武帝。伏惟陛下机务之馀。燕息之
暇。时降省览。天下幸甚。

** 代裴度论淮西事宜表

韦处厚 第 3b 页

臣某言。臣伏以方岳之任。职主分忧。苟事涉安危。利深社
稷。词得专达。臣敢备言。是用轻冒上闻。伏惟少纾仅踰数
月。朝廷未议所伐。臣恐日长奸谋。彼将胶固士心。必希侥
倖啖利。滋蔓事则难图。当其神情尚摇。足以观衅。臣自闻
少阳权主留务。众未甚宁。昨知少诚之子。诱扇其军。又以
诛戮。天其或者剿绝奸类。大振皇纲。陛下得不上顺天心。
乘时废置。而又谋之迟久。臣窃为陛下惜之。何则。夫以少
诚怙兵偷安。二十馀载。恩惠自己。人知素怀。众之所怀。必
厚其子弟。其势以分。臣度具闻不与者半。所以人心持两。

韦处厚 第 4a 页

至有动摇。以斯观之。或未尽附少阳。又以新杀其子。必有
疑众之心。今若及未宁。出其不意。择四方节制之臣可为
其帅者。使驰而入之。移少阳于他镇以待之。彼得所安。必
效顺承。而无固众之志。则其党自离心矣。因其所离。而制
其命。何求而不克哉。易所谓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然以方
布大信。不宜隐情。若先命中贵奉明诏。将告易位。以诚谕
之。从而后行。事可以济。臣又度当今节制可以处淮西任
者。莫若河中节度使王锷。宽厚慎重。练识军情。必能悦慰
韦处厚 第 4b 页
偫心。镇抚疑党。若将移锷于淮西。而俾与少阳不远矣。朝
廷立迁授之权。而内足以除奸蠹之本。使少阳感恩以效
命。王锷推诚以莅众。是淮西绝继代之业。朝廷存宏贷之
德。亦将以息河北狐鼠之势。示去逆效顺之利。自然风靡
以成化。从此不希于苟得矣。斯事体大。伏惟陛下行之。议
者以为少阳兵戎贼臣。曾居叛党。若将易处于关辅之地。
宠任以兵戎之权。何异夫朝四暮三。而终不离其数。是不
然也。夫根深者难拔。源长者难绝。彼深结众根其人久矣。
我能绝之使安。植施于他。以变其所。庸非至计乎。且事不
先渐化之道。而欲顿归于大政。亦难矣。方今征承宗以名
韦处厚 第 5a 页
闻于天下者。岂不恃众违命邀爵乎。若使少阳复而行之。
则其罪均矣。不可独赦。则必分师以讨之。当淮楚灾旱之
馀。徵赋耗竭之日。是使苍生兴流亡之叹。甲兵无暂息之
时。上以伤陛下子育之心。下以竭邦赋资用之费。得不审
慎其举而保其成算哉。伏以国家艰难已来。何北戎臣。窃
据州郡。父殁子代。兄终弟及。皆朝廷稽缓其事。不时即谋。
使生人之心。率以沿习。为患久矣。陛下神略独断。超冠百
王。事当其机。宜以时革。臣不胜诚恳悃款之至。

** 论裴度不宜摈弃疏

韦处厚 第 5b 页

臣闻汲黯在相。淮南不敢谋反。干木在魏。诸侯不敢加兵。
王霸之理。皆以一士而止百亿之师。以一贤而制千里之
难。伏以裴度勋高中夏。声播外夷。庭凑克融。皆惮其用。吐
蕃回鹘。悉服其名。今若置之岩廊。委其参决。西夷北虏。未
测中华。河北山东。必禀庙算。况幽镇未静。尤资重臣。管仲
曰。人离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理乱之本。非有佗术。
顺人则理。违人则乱。伏承陛下当食叹息。恨无萧曹。今有
一裴度。尚不留驱策。此所以冯唐感悟汉文。虽有廉颇李
牧。不能用也。夫御宰相。当委之信之。亲之礼之。于事不效。

韦处厚 第 6a 页

于国无劳。则置之散寮。黜之远郡。如此则在位者不敢不
励。将进者不敢苟求。陛下存终始之分。但不永弃。则君臣
之厚也。今进皆负四海责望。退亦不失六曹尚书。不肖者
无因而劝。臣与逢吉素无私嫌。臣被裴度无辜贬官。今之
所陈。上答圣明。下答偫议。披肝感激。伏地涕流。伏乞鉴臣
爱君。矜臣体国。则天下幸甚。

** 论左降官准旧例量移疏

伏见赦文节目中。新左降官有不该恩泽者。在宥之体。有
韦处厚 第 6b 页
所未宏。臣窃闻物议。皆言逢吉恐李绅量移。故有此处置。
若如此。则应是近年流贬官。因李绅一人。皆不得量移。事
体至大。岂敢不言。李绅先朝奖任。曾在内廷。自经贬官。未
蒙恩宥。古人云。人君当记人之功。忘人之过。管仲拘囚。齐
桓举为国相。冶长缧绁。仲尼选为密亲。有罪犹宜涤荡。无
辜岂可终累。况鸿名大号。册礼威仪。天地百灵之所鉴临。
亿兆八纮之所瞻戴。恩泽不广。实非所宜。臣与逢吉素无
雠嫌。与李绅且非亲党。所论者全大体。所陈者在至公。伏
乞圣恩。察臣肝膈。倘蒙允许。仍望宣付宰臣。应近年左降
官。并编入赦条。令准旧制。得量移近处。

韦处厚 第 7a 页

** 请明察李逢吉朋党疏

臣窃闻朋党议论。以李绅贬屈尚轻。臣受恩至深。职备顾
问。事关圣听。不合不言。绅先朝奖用。擢在翰林。无过可书。
无罪可戮。今偫党得志。谗嫉大兴。询于人情。皆共叹骇。诗
云。萋兮菲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太甚。又曰。谗言罔
极。交乱四国。自古帝王。未有远君子近小人而致太平者
也。又古人云。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李绅是前朝
任使。纵有罪愆。陛下犹宜洗衅涤瑕。念旧忘过。以成无改
韦处厚 第 7b 页
之美。今逢吉门生故吏。遍满朝行。侵毁加诬。何词不有。所
贬如此。犹谓太轻。盖曾参有投杼之疑。先师有拾尘之戒。
伏望陛下断自圣虑。不惑奸邪。天下幸甚。建中之初。山东
向化。只缘宰相朋党。上负朝廷。杨炎为元载复雠。卢为刘
晏报怨。兵连祸结。天下不平。伏乞圣明。察臣愚恳。

** 驳张平叔粜盐法议

张平叔条制不周。经虑未尽。以为利者反害。以为简者至
烦。张平叔一条云。应简得公私盐。当日具都数申度支。便
任府县差人勾当出粜多少。逐日申报。粜价之内所得见
钱。去上都一千里者。任市当土布绢者。窃以禹贡甸服五
韦处厚 第 8a 页
百里。近者纳草。远者纳米。是量远近而制轻重也。今言千
里外市绢。则是千里内须送见钱。兴元洋州。并是八百里
内。骆谷道路。险阻非常。若送见钱。实为不可。又一条云。州
县所要粜盐人。委所在长吏于当州当县仓督录事佐吏
以下本所繇中拣选。不得差配百姓。如有乡村去州县路
远处。即州县拣定所繇。将盐就乡村粜易者。臣曾任刺史。
所繇入乡村。是为政之大弊。一吏到门。百家纳货。今陛下
方以清净简易。休息苍生。宜去其冗员。除其蟊贼。今山剑
州县。境土至阔。其令若行。烦扰至甚。又一条云。臣今欲献
韦处厚 第 8b 页
盐法。归于简易。但委州县。则无不济。伏缘所务至重。须以
庙堂宰臣充关内河东山剑等道盐铁使者。臣窃以度支
使四方禀奉。不殊宰相。权柄已重。不假台司。台司者。三公
论道之地。杂以鹾务。实非所宜。三十年来。窦参程[:#AS-82FA:●]皇甫
镈并以钱谷居台铉。非惟国体不可。抑亦名利难兼。所以
参辈不受国诛。必有天祸。又一条云。据每道每州粜盐不
少。今所在户口。都不申明实数。臣请令长吏有不亲公事。
信任所繇浮词。云当界无入粜盐。交恐不济。臣即请差清
疆巡官往所诉州简责实户口数团保者。臣曾为外州刺
韦处厚 第 9a 页
史。备谙此事。自兵兴以来。垂二十载。百姓粗能支济。免至
流离者。实赖所存浮户相倚两税得充。纵遇水旱虫霜。亦
得相全相补。若搜索悉尽。立至流亡。宇文融当开元全盛
之时。搜丁出户。犹以残人敛怨。瘁国害身。此策若行。则甚
于彼。臣前月二十四日思政殿面奉德音。深恤疲人。且不
配户。圣德周悉繇见事情。臣等退而抃跃。以为升平坐致。
若据此节。即与配户无殊。平叔所陈。未副圣德。又一条云。
诸州府县简得盐。便于当处官仓收贮。其京城两县简责
得盐。于度支两常平院贮。当日各据数勒留。依所定估出
韦处厚 第 9b 页
粜。从敕下后。诸巡院便计料般盐。分付府县供粜。常令所
贮有剩。不得令阙。如有违阙。知院官闻奏。贬远恶处。官典
所繇节级重科决停解。如府县不存公心。课利减耗。及所
送官盐价匹段滥弱。并送纳不时。妄有申诉。其京兆亦令
司录及观察使停见任改散慢官。其专判盐案及刺史请
贬与上佐。本州专判案官录事参军县令亦请远贬者。臣
窃以古人云。人爱其裘。反而负刍。皮既不存。毛将安傅。皮
喻百姓。毛喻国家。百姓不存。国家不立。今两税编户。是国
根本。择忠信之长。命慈惠之师。推赤子之仁。布恺悌之化。

韦处厚 第 10a 页

犹惧不及。而有伤痍。今为盐铁不登。便须贬黜。虽龚黄召
杜之政。卓鲁蒲密之能。无所施于圣代矣。又一条云。以设
法之初。沮议者众。圣断先定。则成绩可期。令出之后。辇毂
之下。尤要堤防。恐尔两军市人。盐商大贾。或行财货。邀截
喧诉。临时必有此色奸人。伏乞圣慈委两军中尉兼京令
尹切加把捉。如有此色捉获。头首所在决杀。连状聚众人
各加脊杖二十者。臣窃以古人云。利不百。不变法。工不十。
不易器。改更之事。自古所难。故云谋不欲多。决之欲独。臣
韦处厚 第 10b 页
于平叔。无亲故。无雠嫌。所陈者非挟情。所议者归利害。惟
圣上独断。推于至公。然彊人之所不能。事必不立。禁人之
所必犯。法必不行。臣尝为开州刺史。当时被盐监吏人横
搅官政。亦欲盐归州县。总领其权。尝试研求。事有不可。盖
以设法施行。须顺风俗。或东州便则西州害。或南州易则
北州难。且据山南一道明之。兴元巡管。不用见钱。山谷贫
人。随土交易。布帛既少。食物随时。市盐者或一斤麻。或一
两丝。或蜡或漆。或鱼或鸡。琐细丛杂者。皆因所便。今逼之。
使出帛。则俗且不堪其弊。官中货之以易绢。劳而无功。伏
惟圣明裁择。

韦处厚 第 11a 页

** 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

问。皇帝若曰。朕观古之王者。受命君人。兢兢业业。承天顺
地。靡不思贤能以济其理。求谠直以闻其过。故禹拜昌言
而嘉猷罔伏。汉徵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
厥后相循。有名无实。而又设以科条。增求茂异。舍斥已之
至论。进无用之虚文。指切著明。罕称于代。兹朕所以叹息
郁悼。思索其真。是用发恳恻之诚。咨体用之要。庶乎言之
可行。行之不倦。上获其益。下输其情。君臣之间。驩然相与。
韦处厚 第 11b 页
子大夫得不勉思朕言而茂明之。我国家光宅四海。年将
二百。十圣宏化。万方怀仁。三王之礼靡不讲。六代之乐罔
不举。浸泽于下。升中于天。周汉已还。莫斯为盛。自祸阶。漏
壤。兵宿中原。生人困竭。耗其大半。农战非古。衣食罕储。念
兹疲氓。未遂富庶。督耕殖之业。而人无恋本之心。峻榷酤
之科。而下有重敛之困。举何方而可以复其盛。用何道而
可以济其艰。既往之失。何者宜惩。将来之虞。何者当戒。昔
主父惩患于晁错。而用推恩。夷吾致霸于齐桓。而行寓令。
精求古人之意。启迪来哲之怀。眷兹洽闻。固所详究。又执
契之道。垂衣不言。委之于下。则人用其私。专之于上。则下
韦处厚 第 12a 页
无其功。汉元优游于儒术。盛业竟衰。光武责课于公卿。峻
政非美。二途取舍。未获所从。余心浩然。益所疑惑。子大夫
熟究其言旨。属之于篇。兴自朕躬。毋悼后害。

对。臣闻古之以道[:#AS-93FA:⿱艹泣]天下。皆酌之人言。用凝庶绩。伏惟陛
下统承丕绪。光膺骏命。志气中蕴。清明下临。恤黎庶而惠
慈方洽。枭叛戾而威武已炽。犹能虑危于未兆。思理于已
安。聿追孝思。缵述前烈。悯官吏之无用。求斥已之至言。微
臣才用不足以操事。体识不足以经远。祇奉圣问。伏用兢
惶。谨昧死上愚对。制策曰。朕观古之王者。受命君人。兢兢
韦处厚 第 12b 页
业业。承天顺地。靡不思贤能以济其理。求谠直以闻其过。
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徵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
俗。罔不率繇。厥后相循。有名无实。而又设以科条。增求茂
异。舍斥已之至言。推无用之虚文。指切著明。罕称于代。兹
朕所以叹息郁悼。思索其真。是用发恳恻之诚。咨体用之
要。庶乎言之可行。行之不倦。上获其益。下输其情。君臣之
间。驩然相与。子大夫得不勉思朕言而茂明之。臣闻复济
慎惧。虽危必乐。理安佚肆。虽顺必忧。帝尧之为道也大矣。
书称其本。曰允恭克让。文王之为德也宏矣。诗美其功。曰
韦处厚 第 13a 页
小心翼翼。图天下之安者。必称之于劳。虑天下之大者。必
慎之于微。任贤诚固。思虑诚深。百姓虽未富庶。四夷虽未
宾服。天下明知其治也。任贤不固。思虑不深。百姓虽富庶。
四夷虽宾服。天下明知其乱也。今陛下鉴前代已往之失。
求当今未然之理。使虚文不设于下。至言必闻乎上。端视
凝听。所委惟贤。则上获其益矣。惠爵施禄。所理惟直。则下
输其情矣。顾言而动。思利乎安。则何虑乎言之不行。顾行
而动。思利乎安。则何虑乎行之有倦。诚能兢兢于一日二
日。业业于无小无大。苟能此道。虽微必昌。虽柔必强。凤凰
韦处厚 第 13b 页
麒麟不足来。甘露醴泉不足致。三光四时不足序。天之高
明也。斯不爱其道。地之博厚也。斯不爱其宝。彼之大者犹
若是。况其细者而难乎。制策曰。我国家光宅四海。年将二
百。十圣宏化。万邦怀仁。三王之礼靡不讲。六代之乐罔不
举。浸泽于下。升中于天。周汉已还。莫斯为盛。自祸阶漏壤。
兵宿中原。生人困竭。耗其大半。农战非古。衣食罕储。念兹
疲氓。遂乖富庶。督耕植之业。而人无恋本之心。峻榷酤之
科。而下有重敛之困。举何方而可以复其盛。用何道而可
以济其难者。伏以陛下蕴充明德。继荷大业。居十圣之全
韦处厚 第 14a 页
区宇。守百代之成礼乐。扬高祖之耿光。播太宗之休烈。思
黩武而弭戢。念疲氓之富庶。理自顺此生。危自反此作。兵
者国之威也。威不立则暴不禁。君得其术而已。举其要而
已。凡善用兵者。用兵之精。次用兵者。用兵之形。用精者国
逸而功倍。用形者人劳而威立。令行禁止。俗富刑清。仁足
以怀。义足以服。端居庙堂之上。威加四海之外。而叛者尝
欲系其颈而制其命。伏其心而笞其背。此兵之精也。金鼓
击刺。追奔逐北。攻城掠地。斩馘献俘。忧思岩廊之上。谋制
千里之外。而叛者有以畏其威而惩其罚。化其心而戢其
韦处厚 第 14b 页
暴。此兵之形也。陶然而化。其效不形。兵贵藏有于无。兵之
形不可张也。骚然而动。其政难久。人不可终扰。兵之精所
宜密胜也。今陛下既枭叛寇。复征违命。屈已之至。已浃于
兆庶。恤人之诚。已敷于四海。乘众之怒。用兵之形。则近无
转输搔扰之勤。远无经费供求之役。诚能固守。必大畏其
力。小怀其德矣。岂兵宿中原之为虞。生人耗竭之为虑。臣
又闻理国之本。富之为先。富人之方。劝农为大。三代以耕。
藉率天下。汉朝以孝悌配力田。皆劝之之道。夫农寒耕热
耘。沾体涂足。昼夜之筋力勤焉。父兄之手足悴焉。而官输
韦处厚 第 15a 页
籍督。坐非已有。夷时郡邑长吏。偷容朝夕。养声钓禄。非恤
人隐。此所以耕植之业不勤。恋本之心不固。有遁于军旅
而邀功赏者。有冒于老释而渎清浊者。有逸于负贩而制
贫人者。有隐于椎剥而干教令者。农耕之难也如彼。日百
其劝。常有不务者矣。游惰之逸也如此。日百其禁。常有不
息者矣。由上之为政。知人苦之者劝之必深。知人乐之者
禁之必至。昔贾琮以最于十二州。颁之以玺书。黄霸以甲
于二千石。宠之以侯印。惟陛下注意于守宰字人之官。以
田垦辟为最。地荒榛人离散为殿。即耕植可劝。困竭可苏。
韦处厚 第 15b 页
兵未弭则人不蕃。人不蕃则农不劝。农不劝则国用虚。此
榷酤所以兴也。然盐曲之税。山泽之利。法用得其要。不在
峻其科。理不得其吏。犹不明其法。明其法。得其要。则上无
峻刻之举。下无重敛之困矣。陛下制策曰。既往之失。何者
宜惩。将来之虞。何者当戒。臣闻王者之兴。皆鉴乎前代。圣
君贤佐之所以兴。昏主庸君之所以丧。景行其兴也。用得
以常理。戒慎其丧也。用得以常存。诗人美殷鉴于有夏。贾
山谏汉而借喻亡秦。备于图籍。著于编册。非臣繁词所可
曲尽。自陛下统极。举滞淹。已逋责。恤刑狱。振乏绝。德泽所
韦处厚 第 16a 页
临。戴之不暇。微臣未见其失也。明将来之戒。其在法令刑
赏乎。四海之广。亿兆之众。非家令户告之能也。发号出令
而已矣。伏惟陛下聿求善政。大振洪猷。人之献替。政之损
益。灿乎其书。灼乎其人。始则鼓舞蹈咏。不足以克其善。终
则渴日望岁。不足以喻其劳。教之本莫大乎复言。政之先
莫大乎重令。诚能复言重令。上之克当乎天心。下之允协
乎人情。天人交相为感。而灾害不生。祸乱不作。非此。则日
有德音而人不悦。日有威罚而人不畏。苟不悦矣。无与同
劝。苟不畏矣。无与同沮。此非法令之可裁也。成一时之功
韦处厚 第 16b 页
者。宠乎其功者也。思百代之利者。荣乎其名者也。其名不
足以劝者。则刑罚存焉。其效不得而宠者。则褒贬存焉。是
小人之所趋。君子之所务。今陛下刑赏已足。劝惩褒贬。又
存文史。君子竭忠。小人输力。举如鸿毛。拾如地芥。何为而
不成。何求而不效。陛下之不为。非不能也。伏以致诛逆党。
罪止渠魁。原情究恶。不及其母。此帝王之刑也。戎臣馈军。
致命折寇。渥恩必厚。爵位必加。此王霸之赏也。然善有彰。
虽贱赏也。恶有衅。虽贵罚也。赏一人不足以耸天下之善
者。其赏不足行。刑一人不足以禁天下之暴者。其刑不足
韦处厚 第 17a 页
用。今宜赏不遗微细。惟功之所加。罚不为暴乱。惟罪之所
出。此天下之人。所以皆知赏之可重。而罚之可戒。制策曰。
昔主父惩患于晁错。而用推恩。夷吾致霸于齐桓。而行寓
令。精求古人之意。启迪来哲之怀。眷兹洽闻。固所详究。臣
闻汉兴。鉴亡秦孤立之弊。踪周官众建之法。苴茅列土。非
复异姓。其后吴楚彊大。本根不拔。晁错之策未终。七国之
兵已发。主父念前事之败露。期本朝之彊大。分封子弟。使
得推恩。诸侯之国。星解于上。汉廷之威。风行于下。此所以
为谋也。齐桓当周季陵夷之运。思大彰翊霸之功。志图兼
韦处厚 第 17b 页
弱。力存攻昧。思逞其欲。是务彊兵。习之野。大国防其谋。习
之朝。小国谨其备。其志不可以速得。其功不可以立俟。用
为隐政而行寓令。此其所以霸也。制策曰。执契之道。垂衣
不言。委之于下。则人用其私。专之于上。则下无其效。汉元
优游于儒学。盛业竟衰。光武责课于公卿。峻政非美。二途
取舍。未获所从。吾心浩然。益所疑惑。子大夫熟究其旨。属
之于篇。兴自朕躬。无悼后害者。臣闻契者君之所司也。综
其会归。则庶务随而振之。职者臣之所司也。践其轨迹。则
百役通其流矣。委之于下者。委之职业也。非委其权。专之
韦处厚 第 18a 页
于上者。专其操持也。非专其事。赏罚好恶之出。生杀恩威
之柄。此非权与操持乎。委之于下。则上道不行矣。提衡举
尺。守器执量。此非事与职业乎。专之于上。则下功不成矣。
不委其操持。安所用其私乎。不专其职业。孰虑无效乎。君
收其大柄。臣职其所守。然大柄不得亢于上。臣得佐而成
之。所守不可属于下。君得举而明之。故乾之经曰。首出庶
物。坤之文曰。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
阳合而泰形焉。阴阳离而否形焉。君臣之道。盖象乎此。汉
元优游于儒学。而权归王氏。失其所专也。光武责吏事于
韦处厚 第 18b 页
三公。而劳神簿书。集其所委也。一则旷而荡。一则察而狭。
既非中道。不可以范。所谓阴阳乾坤之说。各存其道。而交
有所感。然成其悠久。配乎持载。如此而已。才者综物以研
务。识者辨惑而不泥。体者抚往以经远。用者临事而造至。
神而明之。可以辅陶钧。可以赞化育。微臣固陋。从师之说。
循名而实不克。承问而学不称。进退殒越。惧烦刑书。谨对。

** 上宰相荐皇甫湜书

相公阁下。伏以燕国张公说登翊圣明。底宁泰阶。推心旁
求。虚已下纳。房太尉由布衣振起于门下。张曲江自蓬户
韦处厚 第 19a 页
发挥于岭底。而继播休名。袭佩相印。克懋勋德。不忝揄扬。
后之朝望。因以兴劝。不多二公而推燕国者。以杂居偫伦。
齐齿下辈。崇构栋干。则杪忽方轻。琢饰圭璋。则蒙昧未曜。
器用既光。持之于耳目之前。垂后而无配。名节兼大。用之
于身世之后。希古而绝伦。夫岂推策考步之为乎。藏往知
来之兆乎。盖合以尺牍片言。申以考迹定貌。灵异五行之
钟粹也。文章心灵之造形也。著诚居业。本隐以之显。观心
择术。自粗以之微。以是而求。则坐决万方之内。立断百代
之下。其术既定。其道甚明。窃见前进士皇甫湜。年三十二。
韦处厚 第 19b 页
学穷古训。词秀人文。脱落章句。简斥枝叶。游百氏而旁览。
折之以归正。囊六义以疾驰。讽之以合雅。苟坚其持操。不
恐于嚣嚣之讪。修其践立。不诱于藉藉之誉。孟轲黜杨墨
之心。扬雄尊孔颜之志。形乎既立。果于将然。至于用心合
论。操毫注简。排百氏之杂说。判九流之纷荡。摘其舛駮。趋
于夷途。徵会理轴。遣训词波。无不蹈正超常。曲畅精旨。置
之石渠。必有刘向之刊正偫言。列之东观。必有孟坚之勒
成汉史。施之奏议。必有贾谊之兼对诸生。天既委明于斯
人。苟回险其道。未得按轮而驱。则必混翼于天池。飧精于
韦处厚 第 20a 页
沆瀣。秉矰缴者从而道之。固无及矣。傥得游门下。信其才
能。相公得徇公之名。有摭奇之实。后进幸甚。舍人骖御贱
役也。犹能达扫门之事。祢衡雕虫薄技也。犹能遇非常之
荐。今某辱奉恩顾。实百于舍人之俦。皇甫湜蕴积才志。固
百于正平之量。处厚百舍人之势。不能达百正平之心。方
切恃私于门馆。明者观之。其耻非一也。惧愚瞽不尽。谨缮
其书论赋合八首。用卜可否。轻渎严威。下情不任战惧之
至。

** 翰林院厅壁记

韦处厚 第 20b 页

魏晋已后。复典综机密。政本中书。诏命词训。皆必由焉。唐
有天下。因袭前代。爰自武德。时有密命。则温大雅魏徵李
百药岑文本之属视草禁中。乾封年则刘懿之周思茂范
履冰之伦秉笔便坐。自此始号北门学士。皆自外召入。未
列秘署。元宗开广视听。搜延俊贤。始命张说陆坚张九龄
徐安贞辈待诏翰林。厥后锡以学士之称。盖由德成而上。
与夫术数工艺。礼有所异也。逮自至德。台辅伊说之命。将
坛出车之诏。霈洽天壤之泽。导扬顾命之重。议不及中书
矣。尺牍旁午。章奏丛至。指踪中外之略。谋谟帷幄之秘。阴
韦处厚 第 21a 页
阳造化。嘉猷密勿。萌制乎将然。事构乎无形。皆功归元后。
而德播兴运。循名迹者。莫窥其辙。想风彩者。孰究其端。虽
然。臧否无得而称矣。贞元中由此而居辅弼者十有二。元
和中由此而膺大用者十有六。近日丞相府不由内庭者。
断国论。宰法度。虽有利器长材。未免缺折掉挠。建中以来。
简拔尤重。故必密如孔光。博如延州。文如卿云。学如向歆。
器如黄颜。直如史鱼。然后得中第。士之游心处已景行于
六如者。而又饰之以洁球璋之行。贯金石之诚。虽潜声匿
迹莫能脱。汉时始置尚书郎五人。平天下奏议。分直建礼。
韦处厚 第 21b 页
含香握兰。居锦帐。食太官。则今之翰林。名异而实同也。时
论以为登玉清翔紫霄。岂蓬山瀛州而足喻乎。齐桓公纳
厩人编栈之说。以为直木傅直。则曲无由至。曲木傅曲。则
直无由至。后之君子。戴明圣。协盛时。推厩人之规。移于引
贤。使如贯珠骈璧。则瑕瑜不杂矣。内给事李常晖内谒者
监王士政并掌院事。延于十年。与直徇公之议。聆于朝端。
中书舍人杜元㯋兵部侍郎沈傅师洎诸学士。皆涉历岁
久。备乎前文者也。李常晖以北阁旧记。室别堵殊。义非贯
通。改于前厅。佥以为便。圣上绍复坠典。留神太古。处厚因
韦处厚 第 22a 页
与司勋郎中路隋职参侍读。通籍近署。纪述之事。前托沈
傅师。沈公以为称善之在已。不若使其人让。于处厚无以
辞。时皇帝统临四海之初元也。

** 兴福寺内道场供奉大德大义禅师碑铭

应身无数。天竺降其一。禅祖有六。圣唐得其三。在高祖时。
有道信叶昌运。在太宗时。有宏忍示元珠。在高宗时。有惠
能筌月指。自此脉散丝分。或遁秦。或居洛。或之吴。或在楚。
秦者曰秀。以方便显。普寂其允也。洛者曰会。得总持之印。
独曜莹珠。习徒迷真。橘枳变体。竟成檀经传宗。优劣详矣。
韦处厚 第 22b 页
吴者曰融。以牛头闻。径山其裔也。楚者曰道一。以大乘摄。
大师其党也。三祖之德之(疑)也。则无一心可摄。无一境可
遣。不摄不遣。冥于大顺之言也。则称器投物。量机应命。皆
持权以明实。用实而照权。自时厥后。迷方滞迹。是非迭兴。
物我不泯。正南而邪北。有北而空南。而不知南之心生。自
同北矣。北之见灭。乃亢南矣。大师振法之铎。操化之衡。非
中非徼。非妄非觉。无居可以留神。无入而不自是。乘大智
而独逝。游法区而无涯。大师东海徐氏。衢州须江人也。母
氏方娠。必绝荤而后食。合宿既诞。必择乳而后饮。幼而出
韦处厚 第 23a 页
世。奇表秀物。童而落发。异骨见顶。依本郡潜灵寺僧惠绩。
二十受具戒。若律若禅。无不通贯。后谒道一于江西。时趋
者川奔。学者市聚。一扣秘赜。廓然悬解。乃以拯物为心。博
施为任。契心于洪州。应缘于上京。孝文皇帝既清大难。斋
心无为。建中尉以总武旅。名功德以统缁黄。大师来之夕
也。右神策护军霍公见梦焉。翌日访之于慈恩寺。且与寐
合。遂表闻为内道场供奉大德。顺宗皇帝之在储闱。问安
之馀。栖神道域。尝问尸刹禅师。经言大地普众生。见性成
佛道。答曰。佛犹如水中月。可见不可取。后因问大师。曰。佛
韦处厚 第 23b 页
性非见。必见水中月。何不攫取。顺宗然之。复问何者是佛
性。答曰。不离殿下所问。默契元关。一言遂合。后入内神龙
寺法会偫僧。有湛然法师者。登座云。佛道遐险。经劫无量。
南鄙之人。欺绐后学。大师曰。彼自迷性。盲者可咎白日耶。
顺宗顾谓诸王曰。彼不谕至道。其俦叱下。数旬而卒。后德
宗降诞日。于麟德殿大延论议。龙梵冥护。人天倾听。时有
问者曰。心有也。旷劫而滞凡夫。心无也。刹那而登妙觉。何
也。大师曰。此乃梁武帝云然。心有者。是滞于有。既有矣。安
可解脱。无也。何人而登妙觉。大师之旨。盖以为偫生十号。

韦处厚 第 24a 页

等为有。已迷者终不复悟。等为无。已悟者终不复迷。时会
中有赞道云云无以比。大师曰。行止偃息。毕竟以何为道。
对曰。知者是道。大师云。经云不可以不识识。不可以不知
知。安得知者乎。复曰。无分别是道。大师曰。经云善能分别
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安得无分别者乎。复曰。四禅八
定是道。大师曰。佛身无为不堕诸众。安在四禅八定者乎。
问者辞穷。众皆愕眙。大师之旨。盖以一切法是。一切法非。
于无性无象而有得有丧。一切亦非。于有形有纪而无取
韦处厚 第 24b 页
无舍。一切亦非。夫然。岂可以一方定趣决为道耶。故大师
以不定之辨。遣必定之执。袪一定之说。趣无方之道。自是
两宫崇重。道俗宗仰。累锡缣缯。不可毕纪。奔问禅扃。日闻
秘偈。一味之雨。虽无二沷。众殊之器。皆有所拘。以是及门
者至多。入奥者盖寡。大历中。游上饶郡西百里所。山名鹅
湖。三峰秀揭。摩霄荫江。鸡犬四绝。植锡宴坐三日。有猎者
弃弓矢。奔告邑落。或披苫盖。或窟岩石。未逾旬而来者襁
属。其格物也如此。既而涉夏。学者如麻。朝粥既罄。咸请白
大师。师曰无忧。及旦有负米而施者。其前知也如此。先是
偫虎暴噬。大师遇之于路。以杖扣其首曰。当息害心。自是
韦处厚 第 25a 页
虎远遁。其仁感也如此。贞元初。礼部侍郎刘太真出典是
郡。通津修梁。为水所败。以大师为众向伏。虔请下山。成于
不日。其应物也如此。永贞初。顺宗不康。大师遂归本郡。京
师祖道者。自皇都及灞上。车盖溢路。所至皆嚚傲耻革。刑
狱用省。故郡守藩岳。无不请益。以为有助于政术。元和十
三年正月甲子。告门人曰。我七日为最后供。是日清昼澄
霁。当峰有云沓起。俄而覆于禅室。众鸟鸣号。哀声如人。时
左右进药。侍者曰。此宜在晨旦。大师曰。汝果知有晨旦乎。
其夜恬然顺化。报龄七十有三。僧腊五十有四。门弟子无
韦处厚 第 25b 页
数。或巡名山百郡。今亲侍左右者。则广济翛然献中普修
灵[:#AS-9970:●]宏昭。并徒众等。奉其全身。建塔于其地。夫无生之应
物。动而皆寂。顺缘而无生。静而无穷。故其来则入皇宫。登
宝座而瘖异论。其往则(阙)下国。感殊类而膻法存。委和也。
吾何恃存。委蜕也。吾何恒亡。门人宏钻仰之志。存示现之
辙。佥议琢石。传之无穷。铭曰。

峻顶方颡。莲目秀眉。望焉温温。即焉熙熙。示为法器。载为
德仪。我与五蕴。不即不离。铿然华钟。击之不穷。无迹无眹。
如指挥空。了性非言。舍言何从。无患言说。如响随风。溺权
韦处厚 第 26a 页
远实。滞实异权。权实合融。正智乃圆。独觉利器。无漏后根。
奚思爰度。莫究其源。清静久虚。包囊无裔。无起无灭。无缚
无解。迷者炎宅。悟者凉界。是中不二。乃造实际。资是至因。
登平极报。具三十二。成八十好。御一乘车。摧五魔道。以色
观我。是谓邪倒。花房百亿。一土一佛。澄波千川。一水一月。
月体其二。波影千别。吾师于斯。善行无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