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独孤良器
独孤良器 第 29a 页
钦定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四

独孤良器 第 1a 页

* 独孤良器

良器。德宗朝右司郎中。

** 放驯象赋(以珍异禽兽无育国家为韵)


皇上御宝历之惟新。阐乾符。发坤珍。德被华夷。敷云雨之
广泽。恩及飞走。含天地之全仁。乃却走马以反素。斥驯象
而不异。非耳目之可役。同宝玉之遐弃。放之于无人之境。
归之于不毛之地。或偫或友。伊饮龁之无虞。载寝载兴。信
独孤良器 第 1b 页
生成之自遂。解网之惠无闻。放麑之仁克类。然后以儒为
林。毓贤哲以为禽。以道为囿。利忠良以为兽。亮功格于人
神。至德齐于宇宙。是由化与泽俱。仁与道符。贤为其宝。太
康之训不作。兽用不扰。虞人之箴遂无。徇物之情允著。好
生之德式孚。可以顺天然。可以遂亭育。既绝燧尾之患。不
虞焚身之戮。去狂顾于人寰。徇野心于林麓。伊昔汉氏。惟
其晋家。焚雉头之裘于前殿。却千里之马于后车。犹自飏
休垂美。有闻无哗。况我一人。温恭允塞。本忽之而勿营。非
欲之而复抑。往籍之所未睹。前王之所不克。诚可以怀四
夷柔万国者也。

独孤良器 第 2a 页

* 裴郁

郁。德宗朝尚书左丞。

** 禘祫配祭及昭穆位次议

禘祫之礼。殷周以迁庙皆出太祖之后。故得合食有序。尊
卑不差。及汉高受命。无始封祖。以高皇帝为太祖。太上皇
高帝之父。立庙享祀。不在昭穆合食之例。为尊于太祖故
也。魏武创业。文帝受命。亦即以武帝为太祖。其高皇太皇
处士君等。并为属尊。不在昭穆合食之列。晋宣创业。武帝
独孤良器 第 2b 页
受命。亦即以宣帝为太祖。其征西颍川等四府君。亦为属
尊。不在昭穆之列。国家诞受天命。累圣重光。景皇帝始封
唐公。实为太祖。中间代数。既近在三昭三穆之内。故皇家
太庙。唯有六室。其宏农府君宣光二祖。尊于太祖。亲尽则
迁。不在昭穆之数。著在礼志。可举而行。开元中加置九庙。
献懿二祖皆在昭穆。是以太祖景皇帝未得居东向之尊。
今二祖已祧。九室惟序。则太祖之位。又安可不正。伏以太
祖上配天地。百代不迁。而居昭穆。献懿二祖。亲尽庙迁。而
居东向。徵诸故实。深所未安。请下百寮佥议。

** 请罢孝敬皇帝忌日废务议

独孤良器 第 3a 页

谨案孝敬皇帝忌不废务。伏以让皇帝位非正统。亲则旁
尊。详考旧章。合同孝敬。其忌日废务请罢。

** 宗子不得称皇某奏

乃者宗子名御。皆云皇某亲。行于文疏曹署。此非避嫌自
卑之道也。谨按仪礼曰。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称先君。
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诸侯。此自卑别尊之道也。
又礼记公君有合族之道。族人不得以其戚戚君位也。郑
元注云。族人皆臣也。不得以父兄子弟之亲。自戚于君位。
独孤良器 第 3b 页
谓齿列也。所以尊君别嫌。今宗子若以皇字为称首。从数
为序亲。诚非卑别尊不戚君位之义。又按仪礼。从父昆弟
即今同堂也。从祖昆弟即今再从也。族昆弟即今三从也。
圣朝方崇敦叙。宜辩等威。其三从内。伏请依旧。其馀各以
祖祢本封为某王公子孙。则亲疏有伦。名理归正。

* 孟郊

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年五十始第进士。调溧阳尉。郑馀
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年六十四。张籍谥之曰贞曜先生。

** 上常州卢使君书

道德仁义。天地之常也。将有人主张之乎。将无人主张之
独孤良器 第 4a 页
乎。曰。贤人君子有其位。言之可以周天下而行也。无其位。
则周身言之可也。周身言之可。周天下言之不可也。仲尼
当时无其位。言之亦不可周天下而行也。及至著书载其
言。则周万古而行也。岂惟周天下而已哉。仲尼非独载其
言周万古而行也。前古圣贤得仲尼之道。则其言皆载之
周万古而行。阁下道德仁义之言。已闻周天下诵之久矣。
其后著书君子。亦当载之周万古而行也。幸甚幸甚。道德
仁义之言。天地至公之道也。君子著书期不朽。亦天地至
公之道。夫何让哉。是故不以道德仁义事其君者。以盗贼
独孤良器 第 4b 页
事其君也。不以道德仁义之衣食养其亲者。是盗贼养其
亲也。阁下既以道德仁义事其君。闻之天下久矣。小子愿
求阁下道德仁义之衣食以为养也。谓之中庸之道。谓之
中庸。则敢求也。谓之特达。则不敢求也。小子尝衣食宣武
军司马陆大夫道德仁义之矣。陆公既没。又尝衣食此郡
前守吏部侍郎韦公道德仁义之矣。韦公既去。衣食亦去。
道德仁义显其主张。谨载是书及旧文。又有子遇之书。同
乎缄献。轻重可否。倾一言陈谢。诚冀于异日。不宣。郊再拜。

** 又上养生书

独孤良器 第 5a 页

天之与人。一其道也。天地不弃于人。人自弃于天。天可弃
于人乎。曰不可。人自弃也已。曰人皆弃之乎。曰贤人君子
不弃也。凡人弃之可。天有杀物之心。而无弃物之心。则万
物莫能生矣。是故君子之于万物。皆不弃也。而况于身乎。
弃其身。是弃其后也。弃其后。是弃其先也。故曰君子之道
岂易哉。敢不法天而行身乎。所以君子养其身。养其公也。
小人养其身。养其私也。身以及家。家以及国。国以及天下。
以公道养天下。则天下肥也。以私道养天下。则天下削也。
独孤良器 第 5b 页
养身之道。岂容易哉。养其公者。天道养也。养其私者。人情
养也。以天道养其人。则合天矣。以人情养其人。则不合天
矣。以人情养。其人自弃矣。天道质也。人情文也。天道静也。
人情动也。质者生之侈也。静者生之得也。动者生之弃也。
文不以质胜之。则文为弃矣。动不以静制之。则动为弃矣。
天者水之谓也。人者鱼之谓也。鱼弃水。则蝼蚁得之矣。人
弃天。则疾病得之矣。鱼可安于水而不可玩于水。其失也。
在乎恣波浪而不回也。人可安于天而不可玩于天。其失
也。在乎恣嗜欲而不回也。所谓安于天者。法天之味而食
之。食不违于四时也。法天之听而听之。听不违于五节也。

独孤良器 第 6a 页

法天之明而视之。视不违于五色也。食与视听苟违于天。
则疾病得之矣。故曰君子法天而行身也。小人玩天而弃
身也。书之座右。嵇康犹有所弃。秦之医和。晋之杜蒯。其亦
不书于右。则何以为君子之座哉。良药苦口也。苦口获罪
于人。苟或有矣。仁义之获罪于天。未之有也。恩养下将远
辞违。书写至诚之言。不胜惶悚之甚。不宣。郊再拜。

** 赞维摩诘

貌是古印。言是空音。在酒不饮。在色不淫。非独僧礼。亦使
独孤良器 第 6b 页
儒钦。感此补亡。书谢悬金。

* 李岩

岩。德宗朝礼仪使判官司门郎中。

** 谏为肃王造塔疏

坟墓之义。经典有常。自古至今。无闻异制。层砖起塔。始于
天竺。名曰浮图。行之中华。窃恐非礼。况肃王天属。名位尊
崇。丧葬之仪。存乎简册。举而不法。垂训非轻。伏请准令造
坟。庶遵典礼。

** 妇为舅姑服期年议

谨按大唐开元礼五服制度。妇为舅姑。及女子适人为其
独孤良器 第 7a 页
父母。皆齐衰不杖周。稽其礼意。抑有其由也。盖以妇人之
道以专一。不得自达。必系于人。故女子适人。服以夫斩。而
降其父母。丧服传曰。女子以适人为父母。何以周也。妇人
不二斩。妇人从人。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
死从子。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先圣格言。历代不
易。以此论之。父母之丧。尚止周岁。舅姑之服。无容三年。且
服者报也。虽有加降。不甚相悬。故舅姑为妇大功九月。以
卑降也。妇为舅姑齐衰周年。以尊加也。其父母舅姑除变
之节。十二月小祥。除腰绖。十三月大祥。除衰裳去绖。十五
独孤良器 第 7b 页
月而禫。踰月复吉。

* 王绅

绅官宁国令。

** 周氏墓石

夫人姓周氏。其先汝南人也。爰自炎汉。达于有唐。绵历衣
冠。其来尚矣。曾王父府君圭。皇承务郎。敕授蓟州三河县
令。王大父府君归。皇宣德郎试左赞善大夫。赏绯鱼袋兼
上柱国。王父君彦。皇彭城郡高望府折冲。赏绯鱼袋兼上
柱国。皆业崇儒行。世继簪组。闾次门庆逾长。夫人则折冲
独孤良器 第 8a 页
府君之长女。幼年贞柔。至性纯孝。凛乎正气。贤行自天。雅
量绝俦。风期难并。适佐君子。令淑尤彰。雍睦承家。母仪增
书。是以(阙)俭恭闻惠和。不以铅粉益容。但以礼节资德。时
贞元辛巳岁。寝疾终于莫亭集贤里之私第。伏枕逾月。医
无所为。以其年五月十三日。奄从于化。享年四十八。呜呼。
天命数尽。生也有涯。哀哉哲人。何为不寿。瑶琴绝听。宝镜
休窥。珍玩满室。莫之能守。亲戚弥切。痛无偕老之期。歧路
感伤。嗟有怀仁之德。以其年冬十一月八日。卜兆于鄚城
东南二十五里世业原平之礼也。云结长川。风悲草树。嗣
独孤良器 第 8b 页
子操。次子模。并残骸毁容。能竭孝道。虑恐陵谷将变。岁序
将迁。刊石纪时。其铭曰。

郡城东南兮滹水湄。岁往月来兮无尽期。明明寒月兮对
孤垄。萧萧白杨兮风吹。

* 蒋偕

偕。秘书监乂子。以父任历右拾遗史馆修撰。转补阙主客
郎中。累迁太常少卿。

** 李司空论谏集序

公元和二年四月。以监察御史选充翰林学士。未几。改主
独孤良器 第 9a 页
客员外郎。依前充学士。逾年转司勋员外郎。来年改本司
郎中。依前充学士。自始直内署。周旋凡五年。不独以文章
号令为应职。意欲极直谏之道。开天子之耳目。致生人于
仁寿。以为巳任。是时因抗言论事。面命授中书舍人。赐之
金紫。时宪宗固以为南司大用矣。不逾年。自户部侍郎遂
平大政。其后二十年间。崇践中外。卒以刚鲠致奸凶之大
祸。大中初。有诏史官。差第元和间相臣五人将臣五人。将
命图形。以补凌烟二十四人之次。有司即以公之名迹列
在选中。及上奏。独公之名留中不报。噫。自古忠臣不得其
独孤良器 第 9b 页
死者。自两汉王嘉李固至西晋张华。如国朝褚河南裴河
东之类。刚毅不回。有类公之遗烈于公之生。今中执法夏
侯公乃授余以公平生所论谏。凡数十事。其所争皆磊磊
正直臣风槩。读之者令人激起忠义。自始内廷迄于罢相。
次成七篇。著之东观。目为李相公论事集。下以楷模于后
代。上以显元和圣后纳谏之德。升平之运。可惜其致云尔。
大中五年辛未岁冬十月。史臣蒋偕序。

* 陈谏

谏。德宗时人。为刘晏属吏。

独孤良器 第 10a 页

** 劝听政表

臣某言。伏以大行皇帝导扬天命。付陛下以宗社。托陛下
以殷忧。俾抑情以顺人。节哀以听政。伏惟皇帝陛下哀思
至孝。与天罔极。不忍遵奉。丧过乎哀。偫臣上陈。未蒙降允。
荒迫之至。不知所措。伏以上天降祸。率土号慕。哭泣之哀。
丧纪之节。凡在臣子。所宜同哀。岂合此时。再三陈请。但四
郊尚有师旅。万国未登和平。众事从宜。兆人思理。当通变
之日。非慕已(疑)之时。陛下临之浃辰。则雍熙可睹。废之一
独孤良器 第 10b 页
日。则忧虑或生。所以遗旨殷勤。俾三日而听政。非欲抑陛
下至哀之情。盖为社稷万人之计。不得不尔也。臣闻周称
成康。汉称文景。咸为至理之主。百王则而象之。然成王有
顾命。康王翌日而践祚。文帝著遗令。景帝释服而视朝。夫
岂无私怀。为至公抑也。伏惟陛下省当时安危之理。顺普
天延企之望。睿谋光于八叶。成天子不匮之孝。答先圣乃
眷之情。凡在生灵。孰不悲戴。臣等时逢继圣。位忝通班。犬
马之心。不胜哀恳。

** 第二表

臣某言。臣闻先王立礼。所以安邦国定社稷也。帝王丧制
独孤良器 第 11a 页
之义。古今损益不同。盖时有安危。礼有沿革。当万邦无事。
可以谅闇。属百度思理。固当节哀。时殊事异。不得不然。至
于罔极之情。孝思之感。皆由率天性。隐痛深焉。或不在丧
服之轻重。临朝之迟速也。臣谨案孝经云。事天明。事地察。
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又礼中庸曰。武
王周公。其达孝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臣等伏考前典。保宁家邦。严荐胙于九庙。流庆祚于万叶。
此所谓继先皇之志也。哀痛既往。经营将来。致干戈于不
用。登兆庶于寿域。此所谓述先皇之事也。陛下倘忘此二
独孤良器 第 11b 页
者。未忍哀情。固违百辟之诚请。不咨前王之故实。其若天
地宗庙何。其若万方四海何。臣等位忝班行。同国所戚。不
任哀迫之至。

** 第三表

臣某等言。昔袁盎以汉文孝过于曾参。臣今伏以圣情之
恸。过于汉文远矣。凡在偫下。孰不归仁。臣等荒迫之中。窃
有所感。伏以大行皇帝深惟天下之重。凭几顾命。俾陛下
三日而听政。今熙熙万国。企闻王言。已七日矣。而御哀永
慕。未忍抑从。尚可谓奉先皇之旨。行天子之孝乎。大行皇
独孤良器 第 12a 页
帝封植万邦。传之陛下。属艰难之运。当金革之辰。庶务权
宜。悬于晷刻。如或一夫不获。一事不理。虽陛下心同大舜。
迹齐武丁。岂可谓负荷祖业。永利兆庶之望也。臣等荒愚。
未见其可。所以前后三表。血诚上请。祗冒宸扆。战越伏深。
无任忧戚之至。

** 心印铭序

安定梁肃字敬之。学止观法门于沙门元浩。其未知也患
不能知之。既知之患不能至之。于是作心印铭。盖几杖盘
盂座右之类。取其自省也。其文自浩浩偫生至有无云云。
独孤良器 第 12b 页
言未知也。自本则不然至终篇。言其既知也。以既知之心。
印其未知。号曰心印铭。大抵与经论合而归于无相。庶乎
哉。谏获与敬之游。又尝闻浩公之言。故序其所由然。著于
铭之首云。

** 登石伞峰诗序

中书侍郎平章事高阳齐公。昔游越乡。阅玩山水者。垂三
十载。初栖于剡岭。后迁于玉笥。自解薜此山。未二纪而登
台铉。乃施旧居之西偏。为昌元精舍。其东偏石伞岩。付令
弟秀才推。俄而中书即世。推高尚之致。文行之美。与伯氏
独孤良器 第 13a 页
相侔。至元和九年秋九月七日。浙东廉使越州牧兼御史
中丞杨公洎中护军王公。率僚佐宾旅。同游赋诗。纪登览
之[:#AS-85FD:⿺走⿰耳乚]。小子承命。序其梗槩以冠篇。窃谓斯地也。斯文也。必
传于后世。与兰亭东山。俱为越邦之不朽者矣。

** 刘晏论

开元天宝间。天下户千万。至德后残于大兵。饥疫相仍。十
耗其九。至晏充使。户不二百万。晏通计天下经费。谨察州
县灾害。蠲除振救。不使流离死亡。初州县取富人督漕挽。
谓之船头。主邮递。谓之捉驿。税外横取。谓之白著。人不堪
独孤良器 第 13b 页
命。皆去为盗贼。上元宝应间。如袁晁陈庄方清许钦等乱
江淮。十馀年乃定。晏始以官船漕而定吏主驿事。罢无名
之敛。正盐官法。以裨用度。起广德二年。尽建中元年。黜陟
使实天下户收三百馀万。王者爱人。不在赐与。当使之耕
耘织纴。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大率岁增十之一。而晏
犹能时其缓急而先后之。每州县荒歉有端。则计官所赢。
先令曰。蠲某物。贷某户。民未及困。而奏报已行矣。议者或
讥晏不直振救。而多贱出以济民者。则又不然。善治病者。
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勿使至赈给。故赈给少不足以活
独孤良器 第 14a 页
人。活人多则阙国用。国用阙则复重役矣。又赈给近侥倖。
吏下为奸。彊得之多。弱得之少。虽刀锯在前不可禁。以为
二害。灾沴之乡。所乏粮耳。它产尚在。贱以出之。易其杂货。
因人之力。转于丰处。或官自用。则国计不乏。多出菽粟。恣
之粜运。散入村闾。下户力农。不能诣市。转相沾逮。自免阻
饥。不待令驱。以为二胜。晏又以常平法。丰则贵取。饥则贱
与。率诸州米常储三百万斛。岂所谓有功于国者耶。

* 董侹

侹字庶中。元和中为荆南从事。

独孤良器 第 14b 页

** 荆南节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关庙记

玉泉寺覆船山。东去当阳三十里。叠障回拥。飞泉迤逦。信
途人之净界。域中之绝景也。寺西北三百步。有蜀将军都
督。荆州事关公遗庙存焉。将军姓关名羽。河东解梁人。公
族功绩。详于国史。先是陈光大中智顗禅师者。至自天台。
宴坐乔木之下。夜分忽与神遇。云愿舍此地为僧坊。请师
出山。以观其用。指期之夕。前壑震动。风号雷虩。前劈巨岭。
下堙澄潭。良材丛木。周匝其上。轮奂之用。则无乏焉。惟将
军当三国之时。负万人之敌。孟德且避其锋。孔明谓之绝
独孤良器 第 15a 页
伦。其于殉义感恩。死生一致。斩良擒禁。此其效也。呜呼。生
为英贤。殁为神灵所寄。此山之下。邦之兴废。岁之丰荒。于
是乎系。昔陆法和假神以虞任约。梁宣帝资神以拒王琳。
聆其故实。安可诬也。至今缁黄入寺。若严官在傍。无敢亵
渎。荆南节度工部尚书江陵尹裴均曰。政成事举。典从礼
顺。以为神道之教。依人而行。禳彼妖昏。祐我蒸庶。而祠庙
堕毁。廞悬断绝。岂守宰牧人之意也耶。乃令邑令张愤。经
始其事。爰从旧址。式展新规。栾栌博敞。容卫端肃。唯曩时
禅坐之树。今则延袤数十围。夫神明扶持。不凋不衰。胡可
独孤良器 第 15b 页
度思。初营建之日。白龟出其新桥。若有所感。寺僧咸见。亦
为异也。尚书以小子曾忝下介。多闻故实。见命纪事。文岂
足徵。其增创制度。则列于碑石。贞元十八年记。

** 修阳山庙碑

古武陵封壤所至。湘岳辰澧皆附庸之部。楚辞载涔阳罗
江。即其證也。今俗豪家多嗜书知敬。殆黔中遗风不绝者
欤。东汉光武二十五年。驸马都尉梁君松平五溪名郡。廨
置汉寿城。即荆州刺史所治地。有阳山神祠。直上千仞。横
袤三峰。红崖青壁。赩若彩缋。日月回薄。仙驭往来。沉沉洞
独孤良器 第 16a 页
官。孰详突奥。昔王郎新志谓云梦之神。夏首献鱼。讫于秋
分鱼潮之初。偫汇各异。网罭虽设。无能获者。至今洞庭馀
艎。若遭迅风。靡不卬首求请。多获利济。顶上有池。下漻山
麓。即书沱潜之源。验在兹矣。故此邦之人。是依是凭。用介
景福。余尝以楚山为天下绝。若阳山者。又此无伦。亭亭孤
标。迥出天外。彰善瘅恶。犹影响焉。永贞元年。沅水泛溢。坏
及庐舍。几盈千室。生人禽畜。随流逝止。明年云汉为厉。稼
穑之土。敛为负租。三年旱弥深。郡牧遍走无诉。俗不可以
终否。故良牧宇文公得以肆力焉。公名宿。字元明。始至之
独孤良器 第 16b 页
日。巷鲜居人。有兽奔禽骇之势。公感愤激衷。誓拯焚溺。请
于廉使。条白上闻。诏使臣锡以廪粟。公申布圣泽。遍问里
闾。逮斑白稚齿。延颈仰给。皆联联鼓舞。喜得生活。公乃询
于众曰。山泽之神。利及物者安在。合祷祈之。矧岩岩阳山。
此地之望。某虽寡德。敢不先谒焉。乃沐浴致斋。敛咎荐诚。
再拜而后祝曰。惟人神之本。今人若坠冰谷。时欤事欤。曷
不可欤。今彫丧殆尽。而神不恤。使清淩全州。鞠为茂草。岂
独予之辜。抑神之[:#AS-8342:●]。宿谬当朝廷分忧之寄。尝惧丹恳不
达。以速官谤。惟神降鉴。明听予言。余或不虔不恪。余将励
独孤良器 第 17a 页
精励志。勤以劝人。敢徼肸蚃之福。音动左右。礼无愧词。自
时厥后。一晴一雨。皆符郡人小大之望。财若天雨。流庸半
还。食菽饮水。室家相保。穜稑所产。集为有年。乃聚族谟曰。
良牧之仁。通于神明。无有穷已。噫。诗不云乎。恺悌君子。人
之父母。仁远乎哉。且又神祇昭答如此。而不思有以报乎。
乃相与缮修祠屋。整顿睟容。想像如在。共旌阴骘之感。庶
展麾县之敬。愿公寿考。禔福穰穰。庶渤海颍川。异时为并
驾齐驱云。

** 阎贞范先生碑

独孤良器 第 17b 页

先生名寀。天水人。蝉联戚属。才为时选。再登宪府。三领大
郡。不乐进取机密。求出为武陵相。闻桃源有黄君瞿童之
事。甘心而请学焉。黄君欣然留公。秋分中夜。授以洞神正
一券云。苍崖沉沉。如交杳冥。羽节缤纷。往来无声。黄悚异。
命公为记。时淮将跋扈。朝议以正人涖之。可使迁善。传召
公为申州刺史。公将命始至。敷陈王纲。诱谕忠节。然察其
恶稔。亦以上闻。渠凶愈怒。凿空构祸。初贬韶陵。怒犹未厌。
逗遛不遣。再贬韶州司户参军。获脱虎口矣。于是忠贤失
志。长蛇肆毒。天子念公之勤。重惟险阻。诏还。恩降造膝。面
独孤良器 第 18a 页
拜汝州刺史。录前效也。为节将挟忿奏替。改授澧州刺史。
澧人熙熙。如蒙春阳。星岁七稔。里俗丕变。公将偿宿心。方
图别墅。居无何。转吉州刺史。公乃叹曰。夙奉道牙。志期修
进。而流年不待。齿发将暮。湛恩稠叠。恐遂无报。乃上言乞
以皇帝诞庆之辰。度为武陵桃源观道士。永焚香火。庶竭
涓埃之力。少酬亭育之报。优诏褒美。赐号遗荣。仍宣付史
馆。以尚贤也。朝右词臣。歌诗颂德者。凡百馀首。尝试论之。
太上有立德立功之道。是使君子步骤而不敢懈。五秉之
粟。七钟之禄。亦固争之。安有视青绶苍玉为泥土。指丹霄
独孤良器 第 18b 页
白云为枕席者乎。噫。心愿已谐。而降年不永。谢安石所以
长太息于舟中矣。以贞元七年十一月三日。顺化于钟陵
宗华观。甲子三百九十有八。天下向道之士。无不泫然出
涕。佥云圣唐敷道德之教。垂二百年。能以进退出处消息
无累者。惟稽山贺君桃源阍君两人而已。汉庭二疏。不至
于道。乌足云云。乃相与谥为贞范先生。从古义也。赞曰。

大道既隐。百氏纷昏。爰有黄庭。孰知其门。于惟先生。金华
玉英。解绶乞身。誓游三清。上惜其才。难夺其诚。乃宠嘉号。
是曰遗荣。苍苍桃源。烟岩盘盘。上有洞宫。下有星坛。醮火
独孤良器 第 19a 页
既明。羽旆珊珊。跪授玉书。列为真官。东海三秀。西山五色。
老莱近名。嵇康寡识。曷若先生。临炉自得。阳巡阴转。三十
有六。剩魂遗形。古仙同域。浮山旧侣。梗槩微德。

* 张仲方

仲方。韶州始兴人。贞元中擢进士。登宏词。补秘书省正字。
调咸阳尉。为邠州从事。历侍御史仓部员外郎。文宗朝官
至秘书监。累加银青光禄大夫。封曲江县伯。开成二年卒。
年七十二。赠礼部尚书。谥曰成。

** 披沙拣金赋(以求宝之道同乎选才为韵)

独孤良器 第 19b 页


披流沙之至宝。惟良金而可求。谅禀质以相混。信韬光而
莫俦。处其污而含洁。潜其刚以产柔。将陶甄以入用。在晶
荧而必收。尔乃发彼众彩。莹然秘宝。砂砾之下。自守其坚
刚。茫昧之中。我得其精好。远迩必取。纤微罔遗。泛隤沲以
吐色。洗蒙垢以成姿。匪尘泥之足乱。岂玉石以生疑。既乍
明而乍灭。在沙之而汰之。同至人受污以不吝。等君子藏
光以俟时。且流形厚地。晦质元造。厥贡取戒于不贪。旁求
必归于有道。然后百宝惟斥。三品惟崇。美价初炫。微明内
融。晦沉潜而不杂。秉熠爚以潜通。将耀质而有异。岂藏山
独孤良器 第 20a 页
之与同。鉴裁无疲。期必分于丑好。拂拭相借。固不假于磨
砻。俾精鍊以作范。庶从革以成功。亦何异夫才为物表。道
出常途。标百行以卓尔。摛繁文而焕乎。每和光而不昧。居
众流而有殊。善恶由兹必分。真伪于焉可辨。虽知已而见
录。本良工而妙选。将永隔于下流。且不遗于片善。故明因
特达。道靡邅回。乍披之而可玩。亦求之而乃来。同无胫而
斯感。岂众口以为猜。今振藻以作赋。而愧乎掷地之无才。

** 驳赠司徒李吉甫谥议

古者易名请谥。礼之典也。处大位者。举其巨节。蔑诸细行。
独孤良器 第 20b 页
垂范当代。彰示后人。然后书之。垂于不朽。善善恶恶。不可
以诬。故称一字则至当焉。举一事则至明焉。定褒贬是非
之宜。泯同异纷纶之论。赠司徒吉甫。禀气生材。乘时佐治。
博涉多艺。含章炳文。燮赞阴阳。经纶邦国。惜乎通敏资性。
而便媚取容。故载践枢衡。叠补台衮。大权在已。沉谋罕成。
好恶徇情。轻脱寡信。谄泪在脸。遇便则流。巧言如簧。应机
必发。夫大臣之翊戴元后者。端俗致治。孜孜夙夜。缉熙庶
绩。平章百揆。兵者凶器。不可从我始。及其伐罪。则料敌以
成功。至使内有害辅臣之盗。外有怀毒虿之孽。师徒暴野。

独孤良器 第 21a 页

戎马生郊。皇上旰食宵衣。公卿大夫。且惭且耻。农人不得
在亩。纺妇不得事桑。耗赋敛之常赀。散帑藏之中积。徵边
徼之备。竭运挽之劳。僵尸血流。胔骼成岳。毒痛之声。号诉
无辜。剿绝偫生。逮今四载。祸胎之兆。实始其谋。遗君父之
忧。而岂谓先觉者乎。夫国之论大功者。不可以妄取。不可
以枉致。必咨筹画。乃著丕显。不竞而分。岂妨全美。当削平
西蜀。乃言语侍从之臣。擒剪东吴。则吁谟廊庙之辅。较其
时则有异。言其力则不伦。何乃舍其所重。而录其所轻。存
独孤良器 第 21b 页
其所小。而略其所大。且奢靡是嗜。而曰爱人以俭。授受无
守。而曰慎才以辅。斥谏诤于外。岂不近之蔽聪乎。举忠烈
之广。岂不近之匿爱乎。焉有蔽聪匿爱。家范无制。而能垂
法作程。宪章百度乎。谨案谥法曰。敬者夙夜儆戒曰敬。书
曰。敬明乃训。易曰。敬以直内。内而不肃。何以形于外。宪也
者刑也法也。戴记曰。宪章文武。又曰。发虑宪义。以为敬恪
终始。载考历位。未尝劾一法官。谳一小狱。及居重位。以安
和平易柔自处。考其名与其行不类。研其事与其道不侔。
一定之辞。惟精审慎。异日详制。贻诸史官。请俟蔡寇将平。
天下无事。然后都堂聚议。谥亦未迟。谨议。

独孤良器 第 22a 页

* 沈传师

传师字子言。礼部员外郎既济子。贞元十年进士。登制科
乙第。宝历中累官尚书右丞。历江南西道观察使。转宣歙
池观察使。入为吏部侍郎。太和元年卒。年五十九。赠尚书。

** 元和辨谤略序

臣闻乾坤定而上下分矣。至于播四时之候。遂万物之宜。
在验乎妖祥之二气。祥气降则为丰为茂。妖气降则为沴
为灾。君臣立而卑高隔矣。至于处神明之奥。询献纳之辞。
独孤良器 第 22b 页
在审乎邪正之二说。正言胜则为忠为谠。邪言胜则为谗
为谀。故诗云。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刺其组织之甚巧也。语
曰。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恶其莠言之蠹政也。盖谓似
信而诈。似忠而非。便便可以动心。捷捷可以乱德。岂止鶗
鴂彫卉。薏苡惑珠者哉。况立国立家。自中徂外。道偏则刑
罚不中。谗胜则忠孝靡彰。逖览前闻。缅思近古。招贤容鲠。
远佞嫉邪。虑之则深。防之未至。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
垂衣御宇。化洽文明。谟猷博访于搢绅。旌贲屡臻于岩穴。
尚复广四目。周四聪。制理皆在于未萌。作范将垂于不朽。
乃诏掌文之臣令狐楚等。上自周汉。下洎隋朝。求史籍之
独孤良器 第 23a 页
忠贤。罹谗谤之事迹。叙瑕衅之本末。纪谣诼之浅深。编次
指明。勒成十卷。昔虞舜有堲谗之命。我皇修辨谤之书。千
古一心。同垂至理。将俟法宫退日昃之政。别殿备乙夜之
观。则圣虑先辨。谤何由兴。上天不言。而民自信矣。

* 王茂元

茂元。濮州濮阳人。德宗时上书自荐。擢试校书郎。太和中
检校工部尚书岭南节度使。迁泾原节度使。封濮阳郡侯。
召为将作监。领陈许节度使。会昌中徙河阳。卒赠司徒。谥
曰威。

独孤良器 第 23b 页

** 奏吐蕃交马事宜状

右。臣得所由状报。吐蕃请于凤翔交马者。臣伏以吐蕃众
则犬羊。心唯蛇豕。不思率服。但逞奸欺。国家务以怀柔。极
其抚御。敦惠好于非类。择使命于本朝。容养甚宏。锡赉非
薄。昔魏酬倭国。止于铜镜钳文。汉遗单于。不过犀毗绮袷。
并一介之使。将万里之恩。岂若陛下选彼周行。取于宗属。
而敢淹停旷日。留止弥年。久已回车。又请交马。视其诡诈。
难以保明。深算机宜。未可容许。臣又见蕃中来人说云。其
首领素己年侵。更兼心疾。不恤其众。连诛旧臣。差徵无时。

独孤良器 第 24a 页

凶荒累岁。以此遂违盟约。仍致逗遛。今恐事出多端。致由
偫下。上欺圣德。旁损庙谟。翻覆难知。善恶未决。窃计君奕。
合有表章。伏望更敕偫臣商量。且命界首止绝。傥须存远
驭。要示殊恩。但言彼蕃来往不时。边将奏论甚切。亦无妨
国体。未阻戎心。臣自拥节旄。亟谕星馆。修[:#AS-88E3:●]器械。蓄积良
储。又时巡访川原。讨寻蹊隧。每当冲要。必有堤防。增筑故
城。穿浚新堑。遍箱鹿角。未易可当。木柹鱼膏。不曾虚弃。虽
临摇落。免有寇攘。忖彼物情。未能(阙一字)众。其若便侵亭障。
独孤良器 第 24b 页
自起烟尘。臣且率励当军。犹可独当一面。况其邻道。悉是
强兵。敢忘充国之请行。不虑张宗之辞难。伏乞圣恩。鉴臣
铁石。纳臣刍荛。使其畏慑威灵。挫平奸宄。臣不胜愤激恳
迫之至。

** 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

按史记本传及图经。先生秭归人也。姓屈名原。字灵均。一
名平。字正则。本实楚之苗系。大父瑕受屈为卿。遂以命氏。
先生义特百夫。文横千古。其忠可以激俗。其清可以厉贪。
仕楚为三闾大夫。属君怀不惠。与靳尚等夷。尚嫉原才。谮
漏宪令。构成衅状。锢绝恩私。由是忠言如风。不入主听。险
独孤良器 第 25a 页
党若铁。斥为穷人。始楚与齐连衡以弱秦。秦以商于之地
六百里为河外五城以饵楚。楚嗜张仪之绐。不纳先生之
谏。子兰郑袖。内于朝。蛇秦豕齐。外披封略。原为放臣。王卒
客死。离骚始作。徒冀幸君之一悟。汨罗终赴。痛皆醉而独
醒。呜呼。忠在祸先。功成罔贵。洎成忠死。世责何深。盖有国
有家之所大病。志士仁人之所悼叹也。嗟乎先生。君辱身
死。周旋存殁之际。感慨今古之心。宜乎上与比干夷齐携
手。作华胥羲轩之游。假灵于遗芳。而困于佞幸者也。安可
为鼠肝虫臂。鱼腴鳖迹而已哉。元和十五年。余刺建平之
独孤良器 第 25b 页
再岁也。考验图籍。则州之东偏十里而近。先生旧宅之址
存焉。爰立小祠。凭神土偶。用表忠贞之所诞。卓荦之不泯
也。铭曰。

麟出非时。终困于人。剑有雄铓。不用无神。矫矫先生。不缁
不磷。举世皆醉。抱忠没身。汨水悠悠。言问其滨。归山高高。
独揖清尘。诞灵是所。粤秭归土。义风敬承。庙貌无睹。庭而
可修。予期负弩。死不可作。余构其宇。耸忠来者。载陈清酤。
乞灵臧氏。非愚所取。已矣先生。蘋诚其吐。

* 张籍

独孤良器 第 26a 页

籍字文昌。和州乌江人。贞元中进士。终国子司业。

** 上韩昌黎书

古之胥教诲举动言语。无非相示以义。非苟相谀悦而已。
执事不以籍愚暗。时称发其善。教所不及。施诚相与。不间
塞于他人之说。是近于古人之道也。籍今不复以义。是执
竿而拒欢来者。乌所谓承人以古人之道欤。顷承论于执
事。尝以为世俗陵靡。不及古昔。盖圣人之道废弛之所为
也。宣尼没后。杨朱墨翟。恢诡异说。干惑人听。孟子作书而
独孤良器 第 26b 页
正之。圣人之道。复存于世。秦氏灭学。汉重以黄老之术教
人。使人寖惑。扬雄作法言而辩之。圣人之道犹明。及汉衰
末。西域浮屠之法。入于中国。中国之人。世世译而广之。黄
老之术。相沿而炽。天下之言。善者。唯二者而已矣。昔者圣
人以天下生生之道旷。乃物其金木水火土谷药之用以
厚之。因人资善。乃明乎仁义之德以教之。俾人有常。故治
生相存而不殊。今天下资于生者。咸备圣人之器用。至于
人情。则溺乎异学。而不由乎圣人之道。使君臣父子夫妇
朋友之义沉于世。而邦家继乱。固仁人之所痛也。自扬子
云作法言。至今近千载。莫有言圣人之道者。言之者惟执
独孤良器 第 27a 页
事焉耳。习俗者闻之。多怪而不信。徒推为訾。终无裨于教
也。执事聪明文章。与孟子扬雄相若。盍为一书以兴存圣
人之道。使时之人后之人。知其去绝异学之所为乎。曷可
俯仰于俗嚣嚣为多言之徒哉。然欲举圣人之道者。其身
亦宜由之也。比见执事多尚驳杂无实之说。使人陈之于
前以为欢。此有以累于令德。又商论之际。或不容人之短。
如任私尚胜者。亦有所累也。先王存六艺。自有常矣。有德
者不为。犹以为损。况为博塞之戏。与人竞财乎。君子固不
为也。今执事为之。以废弃时日。窃实不识其然。且执事言
独孤良器 第 27b 页
论文章。不谬于古人。今所为或有不出于世之守常者。窃
未为得也。愿执事绝博塞之好。弃无实之谈。宏广以接天
下士。嗣孟子扬雄之作。辨杨墨老释之说。使圣人之道。复
见于唐。岂不尚哉。籍诚知之。以材识顽钝。不敢窃居作者
之位。所以咨于执事而为之尔。若执事守章句之学。因循
于时。置不朽之盛事。与夫不知言。亦无以异矣。籍再拜。

** 上韩昌黎第二书

籍不以其愚。辄进说于执事。执事以导进之分。复赐还答。
曲折教之。使昏塞者不失其明。然犹有所见。愿复于执事。

独孤良器 第 28a 页

以毕其说焉。夫老释惑乎生人久矣。诚以世相沿化。而莫
之知。所以久惑乎尔。执事才识明旷。可以任著书之事。故
有告焉。今以为言谕之不入。则观书亦无所得。为此而止。
未为至也。一处一位在一乡。其不知圣人之道。可以言谕
之。不入乃舍之。犹有已化者为證也。天下至广。民事至众。
岂可资一人之口而亲谕之者。近而不入则舍之。远而有
可谕者。又岂可以家至而说之乎。故曰莫若为书。为书而
知者。则可以化乎天下矣。可以传于后世矣。若以不入者
独孤良器 第 28b 页
而止为书。则为圣人之道奚传焉。士之壮也。或从事于要
剧。或旅游而不安宅。或偶时之丧乱。皆不皇有所为。况有
疾疚吉凶虞其间哉。是以君子汲汲于所欲为。恐终无所
显于后。若皆待五六十而后有所为。则或有遗恨矣。今执
事虽参于戎府。当四海弭兵之际。优游无事。不以此时著
书。而曰俟后。或有不及。曷可追乎。天之与人性。度已有器
也。不必老而后有或立者。昔颜子之庶几。岂待五六十乎。
执事目不睹圣人而究圣人之道。材不让于颜子矣。今年
已踰之。曷惧于年未至哉。颜子不著书者。以其从圣人之
后。圣人已有定制故也。若颜子独立于世。必有所云著也。

独孤良器 第 29a 页

古之学君臣父子之道。必资于师。师之贤者。其徒数千人。
或数百人。是以没则纪其师之说以为书。若孟子者是已。
传者犹以孟子自论集其书。不云没后其徒为之也。后孟
子之世发明其学者。扬雄之徒。咸自作书。今师友道丧。浸
不及扬雄之世。不自论著以与圣人之道。欲待孟子之门
人。必不可冀矣。君子发言举足。不远于理。未尝闻以驳杂
无实之说为戏也。执事每见其说。亦拊抃呼笑。是挠气害
性。不得其正矣。苟正之不得。曷所不至焉。或以为中不失
独孤良器 第 29b 页
正。将以苟悦于众。是戏人也。是玩人也。非示人以义之道
也。

* 陆泌

泌。河南洛阳人。长庆中官临汝令。

** 对小吏陵上判

**  得丁为小吏好陵上为人操下如束湿薪议者称酷吏曰其理有所效

在下陵上。昔贤所耻。严法峻文。平国不设。是用敏于从事。
可以临人。必也允乎平反。方堪议罚。丁为小吏。不慎厥躬。
未能谨恪。以执谦恭之道。纵是暴慢。且招苛酷之名。奉上
独孤良器 第 30a 页
有类于[:#AS-885A:●]成。操下乃同于东湿。孽则自作。罚实难逃。虽欲
文过引人。无乃执迷于已。

* 杨行恽

行恽。穆宗时人。

** 对黜免判

**  得谏议大夫廖真坐事黜后既寝病犹用大夫之箦御史举其非法大理断无罪

廖真干禄从班。既处大夫之职。立朝束带。须勤公正之心。
不著芳声。俄婴罪累。人非士师。同展禽之三黜。才异河阳。
若潘仁之再免。既而巢鵀作衅。止鹏成灾。肤腠乖宜。初惊
独孤良器 第 30b 页
二竖之梦。手足将启。终切九泉之悲。眷彼礼容。须依贵贱。
瞻言令式。亦具科条。有德乃合旌门。无官诚宜易箦。不思
林放之问。有昧曾子之仪。宪局弹违。实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