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五五
卷六五五 第 25a 页
钦定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五

卷六五五 第 1a 页
 元稹(九)

** 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

长庆二年某月某日。司礼氏持第一品幰弩已下备卫。椎
钲鼓鸣铙箫笳笛。前导我沂国公洎某国夫人某氏合葬
于某县某乡某里某原。先是沂国嗣子肇乞予铭墓石。按
沂国公姓田氏。讳某。字某。平州卢龙人。曾祖璟。官至郑州
别驾。祖延恽。官至安东都护府司马。沂国既贵。赠尚书右
仆射。父庭玠。官至银青光禄大夫相州刺史中丞。沂国既
贵。累赠至司空。公本讳兴。司空第某子。幼敏隽。年十八。为
卷六五五 第 1b 页
魏博衙前都知兵马使。自是魏剧地剧职尽更之。由太子
宾客沂国公累加殿中御史侍御史中丞秘书监。元和七
年同节度副使。步射之众皆隶焉。魏帅季安卒。子怀谏始
十馀岁。恶辈树之。不累月。魏法大坏。一旦万众相叫噪。皆
曰田中丞当为帅。公曰。叱叱止止。众曰。何谓也。公曰。尔辈
牵制孺子犹一累。吾焉能受。尔辈即欲受吾使。用我乎。皆
曰诺。公曰。孺子之家敢有辱者死。擅杀人者死。掠财者死。
天子未命敢有言吾麾节者死。讫吾世敢有不从吾忠孝
卷六五五 第 2a 页
者死。汝辈可乎。皆曰可。公乃状其事于先帝。先帝大悦。降
工部尚书魏博相卫贝澶六州节度支度营田观察处置
制。刻节以授之。而又赐缗钱。赦死罪。复租入。公乃献地图。
编口籍。修职贡。上吏员。凡魏之废置。不关于有司者悉罢。
军司马已下。皆请命于廷。然后斩暴乱。叙劳旧。除僭异。弛
禁闭。家家始以灯火相会聚。亲戚吉凶通吊问。出入封无
所诘。魏之人。老者闻见平时多出涕。少者不知所以然。百
辟四方皆奉贺。明年锡嘉名。又明年加仆射。十三年子布
功于蔡。加司空。十四年帅师克东平。加司徒平章宰相事。
卷六五五 第 2b 页
八月朝京师。乞侍从。先帝付以山东。加侍中实封以遣之。
十五年。会上新即位。成德表帅。上曰。非吾勋贤。莫可入者。
转中书令以往焉。是日命子布节度河阳以张之。公既入
镇。去就事法犹在魏。魏之人相与立石乞文于陛下。陛下
诏臣稹为文以付之。先是瀛之乐寿博野入于镇。公乃奏
归之。长庆元年七月。幽州乱。公即日命将悉帅麾下集于
境。镇人初受制。未惯用于王。是月二十八日潜作乱。公薨
于师。年至五十八。天子震悼。罢五日朝。册赠太尉。下诏徵
天下兵。且命子布脱缞绖总魏师以自报。兵势未合。布冤
卷六五五 第 3a 页
愤自杀。遂罢讨。三年。镇人归其丧。诏葬有加焉。呜呼。魏之
法虐切疑忌。诸将以才多死者。公既故为刺史子。又多才
好读书。识理乱形势。孝友信义。士众多附服。官望已重。不
宜免。然而晦养谨慎。不下二十年。讫无祸。用是建大勋。更
大镇。模样声名。施于后世。身以忠殁。子以孝殁。累累在坟
下者。如公几何人。公若干男。若干女。子布。终魏博节度使。
子肇。凤翔府少尹。子犨。某将军。子某。某官。子某。某官。女邵
氏某氏妇。近世勋将。尤贵富者言李郭。然而汾阳西平。犹
不得父子并世为节制。公与子布同日登将坛。诸子洎伯
卷六五五 第 3b 页
季。龟緺金银。被腰佩者十数人。不亦多乎哉。铭曰。

忠乎仁乎。可以用于彼。而不可用于此乎。何魏人之不我
以异。而镇人之不与我为徒。化苌宏而为血。辨青旂于苇
蒲。感异物之先兆。岂人力之能图。送横之客歌薤露。吁嗟
沂公今已乎。

** 唐故中大夫尚书刑部侍郎上柱国陇西县开国男赠工部尚书李公墓志铭

李发事魏。为横野将军申国公。十一世而生有唐绥州
刺史明。明生太子中允进德。进德生昌明令珍玉。珍玉生
卷六五五 第 4a 页
雅州别驾赠礼部尚书震。公即尚书第三子。讳建。字杓直。
始以进士第二人试校秘书郎。判容州招讨事。复调为本
官。会德宗皇帝选文学。公被荐。上问少信臣。皆曰闻而不
之面。唯宰相郑珣瑜对曰。臣为吏部侍郎时。以文入官当
校秘书者八。其书则驰他人书。建不驰。故独得。上嘉之。使
居翰林中。就拜左拾遗。会德宗皇帝崩。郓帅擅师于曹。诏
归之。公不肯与姑息。时王叔文恃幸。异公意不随。卒用公
意。郓果帖。后一年。司直给事府。会朝廷以观察防禦事授
路恕治于鄜。恕即日就公求自贰。降拜六而后许。诏赐五
卷六五五 第 4b 页
品服。供奉殿中以贰焉。会恕复取不宜为宾者。公罢去。归
为殿中侍御史。有诏天下俟三节来献。先是襄帅均(裴均)
在邸。亟相命俟节以献之。公力争不可。意作谬官诗。寻为
员外比部郎。转兵部吏部。始命由文由部而仕者。岁得调。
编类条式。以便观者。罢成劳书。凡成否之状急一月。人皆
便之。迁本曹郎。换兵部郎中知制诰。丞相视草时。微有窜
益。遂不复出。乐为少京兆。会仲兄尚书逊被口语。上疏明
白。出刺澧州。入以亚太常。于礼部中覈贡士。用已鉴取文
章。选用多荐说者。遂为礼部侍郎。迁刑部。权于吏部郎众
卷六五五 第 5a 页
品。一夕。无他恙。而奄忽将尽。举族环之。请召咒妖巫。摇首
若不欲者。寡嫂至。敛衣若礼焉。竟不克言而遂薨。年五十
八。是岁长庆元年之二月二十有三日也。上为之一日不
视事。以工部尚书追命之。后四月。祔先君于凤翔府某县
某乡某里。实五月之二十有五日。夫人渭源县君房氏。容
州济之女。在太尉琯为犹孙。生五男。长曰讷。始二十。朴恪
悫硕次第焉。二女皆十年而下。长于议论。用体识为文章。
于朋友间好尽言。然而未尝以胜负形喜愠。进退之际。几
微不苟。受官法与操行牢不夺。亦未尝皎皎自辨。性洁廉。
卷六五五 第 5b 页
而沓贪有才者皆进之。考行取友甚峻。能铢两人伦。而滔
滔者莫见其厚薄。终肯延荐人。常为讳避其短。善承受得
丧。故没身无诞叹之言。没之日。会上合百辟宴御史吏。骤
闻其丧。闻者皆怛然爱惜无异词。公始校秘书时。与同省
郎白居易元稹定死生分。至是稹与白哭泣不自胜。且相
谓曰。杓直常自言。在江陵时无衣食。赖伯兄造焦劳营。为
纵两弟游学。不数年。与仲兄逊举进士。并世为公卿。而伯
兄先杓直没。今杓直复不以疾闻于许。一旦发其丧。其兄
何如哉。许信至。果诲其犹子讷曰。尔父有不朽行。宜得知
卷六五五 第 6a 页
者铭。吾悲挠不忍为。尔其告若父之执。子讷遂来告曰。为
志且铭。铭曰。

日出入安归。今日之日是。前日耶非。君去此安之。念君梦
君兮。是君也非。之死信冥冥兮。安用铭此为。死而尚可识
兮。鱼膏大夜。安忍观此词。

** 唐故朝议郎侍御史内供奉盐铁转运河阴留后河南元君墓志铭

有魏昭成皇帝十一代而生我隋朝兵部尚书府君讳某。
后五代而生我比部郎中舒王府长史府君讳某。君即府
君之第二子也。讳某。字元度。娶清河崔邻女。生四子。长曰
卷六五五 第 6b 页
易简。荥阳尉。次从简。曲沃尉。次行简。太乐丞。幼宏简。长女
适刘中孚。中孚早卒。次婴疾室居。次适苏京。举进士。次适
李殊。殊妻早夭。君始以恒王参军附太学治春秋。中授左
清道府录事参军。历湖丞。秩罢。丁比部府君忧。服阕。调兴
平长安万年尉。丁荥阳太君忧。服阕。除万年丞。迁监察御
史。知转运永丰院事殿中侍御史。留务河阴。加侍御史。赐
绯鱼袋。元和十四年以疾去职。九月二十六日。殁于季弟
虢州长史稹之官舍。呜呼。我尚书府君有大勋烈于周隋
卷六五五 第 7a 页
氏。我比部府君积大学行搢绅间。我诸父法尚严。家极贫。
而事事于丧祭宾客。虽帚除薪水。不免于吾兄。贞元初。蝗
且俭。我先太君白府君货女奴以足食。君泣曰。太夫人专
门户。不宜乏使令。取新妇氏媵婢以给货。向是三十年。养
育八男女。始元和中。乃复奴婢之籍焉。先府君丛集偫言。
裁成百叶书抄。君惧不得授。乃日一食以斋其心者一月。
先太君怜而请焉。由是尽付其书。是岁货婢足食之一日
也。日一粥而课写千言。三岁乃卒业。先府君违养之岁。前
累月而季父侍御史府君捐馆。子伯兄由官阻于蔡。叔季
卷六五五 第 7b 页
皆十年而下。遗其家唯环堵之宫耳。皆曰货是以襄二事
可也。君跪言于先太君曰。斯宇也。尚书府君受赐于隋氏。
乃今传七代矣。敢有守失以贻太夫人忧。死无以见先人
于地下。由是匍匐乞以终其丧。自兴平长安万年尉。俸不
过三四万。然奉颜色。絜礿祀。备吉凶。来宾客。无遗焉均也。
已虽游千里贸费。毫未尝不疏之于书。还启先太君。下示
仲叔季。且曰。尊夫人慈不我责。不如是自束。陷不义矣。其
在于京邑。专捕盗者八年。破囊[:#AS-8867:⿳士冖柘]。掘盘牙。不可胜数。莫不
刑者不恳。强者不暴。其在河阴也。朝廷有事于淄蔡。累
卷六五五 第 8a 页
百万之费。一出于是。朝令朝具。夕发夕至者。周五星岁。而
后功成役罢。凡主供馈之百一于君者。皆以课迁。唯君终
不言赏。赏亦不及。呜呼。君之生六七十年矣。四十年事亲。
无一日之怠。三十年养下。无一词之倦。抚诸弟无正色之
训。而亦不至于不恭。教诸子无鞭笞之责。而亦不至于不
令。以閒处剧。而吏不忍欺。以直立诚。而忤不及物。没之日。
三子不侍。无一言之念。知叔季之可以教侄也。室空墙壁。
无一顾之忧。知叔季之可以任丧祭也。呜呼。爱我者张仲。
知我者鲍叔。予生几何。惧不克报。或不忘。记之斯文。铭曰。

卷六五五 第 8b 页

唐元和之己亥。惟孟年十一月十六日仲月之良辰。合葬
我元君于咸阳县之洪渎川。从先太君之后域。而共閟于
夫人崔之坟。

** 唐故建州浦城县尉元君墓志铭

君讳某。字莫之。有魏昭成皇帝十七世而生某官某。君即
某官之次子也。少孤。母曰渤海封夫人。提捧教训。不十四
五。其心卓然。读书为文。举进士。每岁抵刺史以上。求与计
去。且取衣食之资以供养。意义渐闻于朋友间。无何。宗侄
义方观察福建。子幼道远。自孤其行。拜言勤求。请君俱去。

卷六五五 第 9a 页

太夫人曰。吾有尔兄养吾足矣。尔其遂行。旋受建州浦城
尉。宗侄之心腹耳目之重。以至闺门之令。尽寄于君。上下
不怨。诚且尽也。又无何。宗侄观察鄜坊。君亦俱去。心腹耳
目之寄皆如初。宗侄殁。子公庆号骇迷谬无所据。君自始
至卒任持之。公庆事公虽及喜愠不敢专。元和中。丁封夫
人丧。痛毒哽咽。结气膏肓。既免丧。卒不散。十五年八月二
日。终于京城南。享年五十八。公庆襄其事。夫人濮阳吴氏。
贤善恭干。生一女。女亦惠和。夭君前累月。呜呼。吴夫人可
卷六五五 第 9b 页
谓生人太苦矣。子与君伯季之间。十岁相得。师学然诺。出
入宴游。无不同也。及逾三十年。予亦窃位偷名。官进不已。
然而终无濡缕之力及君。君何足悲。适自悲耳。铭曰。

维元和庚子十一月之四日。四禽交加六神没。吁嗟元君
归此室。

**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

予陆氏姊。事父母以孝闻。事姑如事母。善伯仲以悌达。事
夫如事兄。睦族以惠和。煦下以慈爱。四者谓之吉德。然而
不贵不寿。夭也呜呼。享年三十有五。殁世于夏阳县之私
第。是岁有唐之贞元二十五年十二月之初五日也。冬十
卷六五五 第 10a 页
月十有四日。葬于河南洛阳之清风乡平乐里之北邙原。
从祖姑兆。太上永贞之元年岁乙酉朔旦景申辰在己酉。
须时顺也。我系祖有魏昭成皇帝。后嗣失国。今称河南洛
阳人焉。六代祖讳严。在周为内史大夫。以谏废。在隋为兵
部尚书昌平公。以忠进。君子曰。忠之后必复。降五世而生
我皇考府君。府君讳某。以四教垂子孙。孝先之。俭次之。学
次之。政成之。当乾元广德之间。郡国多事。由云阳昭应尉
冯翊猗氏长迁于殿中侍御史。或未环岁。或未浃时。而五
命自天。非夫公不来则人不苏。公不迁则善不耸。何是之
卷六五五 第 10b 页
速也。董方书奏议者凡八人。其在比部郎中也。宗人得罪
有不察。夫玉与珉类而不杂者屈。我府君为虢州别驾。累
迁舒王府长史。至则悬车息宴。浩如也。尝著百叶书要。以
萃偫言。秘牒一开。则万卷皆废。由(阙)惧夫百氏之徒。一归
于我囿。所不乐也。故世莫得传。呜呼。盛德大业至矣。不峻
其位。不流其化。时哉时哉。我外祖睦州刺史荥阳郑公讳
济。官族甲天下。我太夫人圣善仪六姻。训子妇。以悯默罚
婢仆佣保。以庄厉为鞭笞用。至于儿稚不能名夏楚。而嗃
嗃于他门。肆我伯姊。穆其严风。柔以慈旨。于人有加矣。生
卷六五五 第 11a 页
十四年。遂归于吴郡陆翰。翰国朝左侍极兼右相敦信之
元孙。临汝令泌之元子。魏出也。魏之先文贞。有匡君之大
德。翰少孤。事亲以至行立。释褐太平主簿。我姊由是而归
之。逮陆君之宰夏阳也。事姑垂二十年矣。姑爱之若慈母。
妇敬之若严君。虽母兄之馈。不授于姑则不至。而况于私
其财乎。闺门之内。未尝以往复之言闻婢仆。而况于相色
乎。及太夫人之沈痼也。夫人亦不利行作有年矣。然而药
不尝于口则不进。衣不出于手则不献。冬之夜。夏之日。环
侍其侧者周二三岁。衣不释体。倦不形色。曾不以己之疾
卷六五五 第 11b 页
为瘉矣。呜呼。闵之养其亲也。方于此何如。吾不知也。至于
陆君之在疚也。克哀敬以终之。旧疾暴加。不数日而衅作。
陆君縻职他县。至则无及矣。将诀之际。子号女泣。问其遗
训。则曰。吾幼也辞家。报亲日短。今则已矣。不见吾亲。亲乎
亲乎。西望而绝。痛夫。孝于亲。敬于姑。顺于夫。友于兄弟。辞
世之日。母不获抚。夫不及决。兄不得临。弟不得侍。天乎淑
善。反以为罪乎。二女曰燕曰迎。两男师道峤。夫人兄沂兄
秬。弟积弟稹。或游远。或守官。或归养。皆不克会葬。陆君先
是职于使。又不克董丧。从父季廙以二子襄事。礼也。我尊
卷六五五 第 12a 页
夫人有命于小子稹曰。吾大惧夫馨香之行。莫炽于后。尔
其识之。是用衔恤陨涕。篆铭于圹。铭曰。

呜呼有唐陆氏。孝夫人元氏之墓。

** 唐左千牛韦佩母段氏墓志铭

唐少保赠仆射韦公幼子左千牛佩。母曰武威段氏。故衢
州司田参军岌之第二女也。其四代祖褒国公扬州都督
赠辅国大将军。生曾祖宣州长史讳宏圭。生大父鄜州刺
史讳怀本。先是仆射裴夫人早世。女抱子幼。思所以仁之
者。命主养之。始长安令至于都留守。持门户主婚嫁者。殆
卷六五五 第 12b 页
十五岁。当贵大之家。处谦谦之势。然而不怨不德。礼得其
宜。信难矣。今仆射丧益不失。非盛勋烈之后。其孰能如此
哉。元和四年九月十九日。暴疾终于履信第。享年四十。定
其年十二月二日。葬于河南县龙门乡之午桥村。凡韦氏
之族姻闻其丧。莫不亲者悲。疏者叹。不亦善处其身哉。故
仆射诸子洎诸女。皆服兄弟之母服。而哀有加焉。始予亡
妻生不月而先夫人殁。免水火之灾。成习柔之性。用至于
妆栉针组书诫琴瑟之事无遗训。诚有以赖焉。是以予妻
之言于予曰。离则思。思则梦。梦则悲。疾则泣。恋恋然予不
卷六五五 第 13a 页
知其异所亲矣。诀予之际。切以始终于敬为托焉。今日之
志其终乎。铭曰。

母以子贵。贵必因人。人本乎祖。祖盛厥勋。昔我稚室。没怀
其仁。仁莫之报。没而有云。今复泯矣。报之斯文。

** 唐故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中大夫使持节都督福州诸军事守福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左散骑常侍裴公墓志铭

公讳某。字某。河东闻喜其望也。唐故长安县令讳安期。赠
左散骑常侍讳后已。赠工部尚书讳郜。其父祖其曾也。赠
晋阳县太君王氏。其母也。故清河县君房氏。其室也。昭应
县令稷。虔州刺史逊。盩厔县令及。其季也。进士诲。进士警。
卷六五五 第 13b 页
其子也。辛少穆孝尧一阳观李及。其婿也。参军于彭。尉于
雒。丞于湖城。复尉于奉先。主簿于太常。录事于华。户曹于
京兆。检校水部员外郎侍御史佐于襄。令于醴泉。检校库
部员外郎侍御史兼中丞团练观察于福建。其官也。中大
夫上柱国紫绶金鱼。其阶其勋其赐也。岁某月之某日癸
卯某月之某日甲辰某月之某日。其始其薨其葬也。某县
卷六五五 第 14a 页
某乡某里之某原。其墓也。少好学。家贫。甘役劳于师。雨则
负诸弟以往。卒能通开元礼书。中甲科。在湖城时。杖刺史
若初宠卒。返致若初谢。在华时。会刺史故相郢将至。旧法
尽取行器于人。公不取给。官司所有粗陈之。其他廉法不
挠皆称是。刺史郢卒以上下考詶之。初状请白京兆尹于
陵。由是奏为剧曹掾。佐襄时。新换帅。公为新帅均驰抚其
师。会众卒将食旧帅宾。公遏之不果食。既而均至。傲狠不
用礼。公去之。在坊时。岁旱。廪库空少。不数年皆羡溢。在郑
时。朝廷有事淄蔡。驴车粟刍。一出于郑。均次征役。征人用
卷六五五 第 14b 页
不扰。义成节度光颜将出师。乞自副。且专留事。讫师还不
绝粮饟。义成换帅。仍为副。皆带刺史事。理郑凡三年。郑人
宜便。观察福建时。远俗佻剽。食税重繁。急则散去。缓则偷
苟。持之五载不失所。逮其就徵。内外以才自许为剧职者
皆开路。不幸薨于扬。天子闻之。罢一日朝。降使者赙粟帛。
仍以左散骑常侍追加焉。予与公姻懿相习熟。及予来东。
自谓与公会于途。晨涉淮而夕闻其讣。其子诲。雅知予有
旧。因请铭。大凡公之行。孝爱友顺。显扬前人。冬曹晋阳。宠
备幽穸。而又勤尽让。不为竞争。官卑时多为官重者所与。

卷六五五 第 15a 页

居重官人皆以经惯吏理为美谈。不如是安能富贵其身
哉。铭曰。

实而无文。行则不振。不有好辞。安知令闻。我有禄位。荣于
子孙。亦又记志。其期不泯。

** 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兼太子少傅赠太保郑国公食邑三千户严公行状

**   曾祖方约皇利州司功参军赠太常少卿祖挹之皇徐州符离县尉

**   父丹皇殿中侍御史东川租庸盐铁青苗等使赠礼部尚书

**  某州某县某乡某里严某字某年七十七

卷六五五 第 15b 页

公少好学。始以大历八年举进士。礼部侍郎张谓妙选时
彦。在选中。不数年。补太子正字。历栎阳尉。试为大理评事
福州支。使复以监察里行为宣歙观察判官。转殿中兼侍
御史。充团副。加检校著作郎。赐章服。入拜尚书刑部员外
郎。一年转太原少尹。赐金紫。寻加北都副留守兼御史中
丞。又加行军司马检校司封郎中。特命为银青光禄大夫
检校工部尚书河南节度支度营田观察处置等使兼太
卷六五五 第 16a 页
原尹御史大夫北都留守。再命加检校尚书右仆射。三命
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扶风郡开国公。食邑
二千户。四命加检校司空。始特命至是凡九年。朝京师。真
拜尚书右仆射。依前检校。寻以检校司空拜荆南节度观
察支度等使兼江陵尹御史大夫。进封郑国公。食邑三千
户。后累岁迁山南东道节度观察处置支度营田等使兼
襄州刺史。司空大夫皆如故。就加淮西招抚使。徵拜太子
少保。依前检校司空。换检校司徒兼太子少保。判光禄卿
事。复换太子少傅。依前检校司徒。疾告久之。有司上言。百
卷六五五 第 16b 页
日不视事当绝俸。特诏有司无绝俸。长庆二年五月二十
七日。薨于家。上为一日不听朝。诏赠太保。出内帛以赠赙
之。恩有加也。初贞元中。宣歙观察使刘赞以公勤信精尽。
深所委异。十年之间。政无细大。一以咨之。及赞府除。掌赞
馀务。德宗皇帝善公之所为。是有刑曹之命。且欲任用焉。
会太原节度使李说婴疾旷废。遂命副助之。其实将代说
矣。公事说愈谨。待下愈谨。及说薨而人人皆愿为帅。德宗
皇帝因人焉。元和初。杨惠琳反于夏。公上言曰。陛下新即
位。惠琳不诛。威去矣。臣请偏师断其头。优诏许之。公乃秣
卷六五五 第 17a 页
刍以载于车。烝粮以曝于日。赍挽轾重。人利百倍。惠琳诛。
是有金紫大夫尚书左揆开国扶风之命焉。明年。贼辟劫
蜀兵以叛。诏公分师以会伐。令司空光颜将往会。公乃悉
出帐下卫以骁果之柄以付之。然后丰其资赏。副以兼乘。
涉栈道者五千馀骑。人无徒步而进者。马有羡力。兵不劳
困。蜀人骇窜。自我功为多。役罢。是有检校司空之命焉。公
之始帅太原也。内外乘马不过千馀匹。三年。皂而秣之者
六千匹。出之于野者以万数。及今十不能一二焉。尝大阅
于并城东。种落毕会。旗帜满野。周回数十里不绝。时回鹘
卷六五五 第 17b 页
悔录将军来在会。闻金鼓震伏。其在江陵也。蛮酋张伯靖
杀长吏。劫据辰锦诸州。连九洞以自固。诏公讨之。公上言
曰。缘溪诸蛮。狐鼠跧窜。王师步趋。不习嵌崄。溯水行舟。进
寸退里。昼不得战。夜则掩覆。攻实危道。招可怀来。臣今谨
以便宜。未宣讨诏。先遣所部将李志烈赍书谕旨。俟其悛
心。不十馀日。伯靖果以隶黔六州之地乞降下公。天子褒
异。一以委公。公命志烈复往。伯靖遂以其下舒秀和等来
就戮。诏公皆署麾下将以抚之。由是六州平。而伯靖亦卒
为我用。荆俗不理室居。架竹苫茅。卑庳褊逼。风旱麾戛。熇
卷六五五 第 18a 页
然自火。公乃陶瓦积材。半入其直。勉劝假借。俾自为之。数
月之间。廛闬如化。灾害减少。人始歌之。及朝廷有淮蔡之
师。乃命公为襄阳节度以招抚之。既至。再旬而王师济汉。
器备车徒。皆若素具。俸秩廪禄。一以资军。公之大槩。推诚
厚下。善用人之所长。故诛琳破辟。柔伯靖秀和。皆谈笑指
麾。而人人自输其效。理身理家。和易孝敬。亲丧不自支。事
兄嫂有过人者。前后四显亲。而先府君位尚书。先夫人封
虢国。朋友姻戚。泳游于德宇者如归焉。自始建牙选将。开
幕壁。于今才二十年矣。目击为将相者。逮不肖凡九人焉。
卷六五五 第 18b 页
其馀从公而同奉朝请者可知也。公之先自两汉至隋氏。
郡守列侯驸马御史郡丞将军刺史著作郎。数百年冠冕
不绝代。若公之出入更践。位与寿极。其上无如也。高祖协。
贞观中文皇征辽。为海东运粮使洮州都督。自高祖至王
考礼部府君。为政皆严明无畏避。初府君为松滋江陵令。
恃豪赖军目气势者。比比皆杖杀。邑人相与刻石歌咏之。
先是开元天宝间。安之尉京剧。挺之更右职。破坏豪黠如
神明。至是挺之子武洎府君又著称。有唐言剸断者。先严
氏焉。自公始用儒素谦廉见推于早岁。及为大官。益自劳
卷六五五 第 19a 页
谨。贵贵尊尊。而哀贱下于己者。虽走胥负卒。幼子童孙。终
不得闻辱诟之言。而窥怠惰之容矣。用是享年七十七。仕
五十年。一为尚书。三历仆射。六兼大夫。五任司空。再践司
徒。三居保傅。阶崇金紫。爵极国公。荆并襄皆天下重地也。
继为统帅者十有四年。前后奏名刺率百辟以慰庆吉凶
者凡八载。然而褫免之诮。不闻于耳。忧悔之绪。不萌于心。
非夫上取信于其君。下取信于其友。权近不疑于畏逼。戎
旅赖我以安全。其孰能如此哉。诗所谓终温且惠。淑慎其
身。于实敢信。备录闻诸有司。谨状上尚书考功。稹变赞无
卷六五五 第 19b 页
状。孤负明恩。天付郡符。官未称责。日夜忧畏。岂暇为文。无
何。太保公诸子。以稹门吏之中。恩顾偏厚。具状官阀。且讣
日时。愿布有司。以旌懿行。其间亲承讲贯。子孙不得而闻
者。往往漏略。恐他人纂撰。益复脱遗。感念曩怀。遂书行实。
其所行事。由荆而下。皆所经见。由荆而上。莫非传信。饰终
定谥。期在至公。谨状。

** 告畬三阳神文

维年月日。通州司马稹。用肴酒为州人告于畬三阳之神。
图籍镌载。耆艾传述。通之盛时。户四万室。耕稼骈致。谣讴
卷六五五 第 20a 页
涌溢。廛闬珠玉。楼雉丹漆。孝顺子孙。廉能吏卒。轩然神功。
坐受嘉栗。政式不虔。人用不谧。夺富挠豪。轧穷役疾。弱者
逋播。悍者愤怫。饥馑因仍。盗贼仓卒。闾落焚燔。城市剽拂。
人民遂空。万不存一。神居毁荡。神气萧飋。再完陋宫。榻不
容膝。仅有鸡豭。无复芬苾。豺虎号噪。麋鹿幽噎。厉鬼瘅人。
贪吏殄物。阛阓邱墟。门户蒿荜。神又何情。受人祈乞。呜呼。
罔天轴地。罗星走日。水火炎润。原隰生出。古不独加。今不
独屈。化由人兴。胡不为率。我贰兹邑。星岁三卒。熟视民病。
饱闻政失。自丧守后。月环其七。弊深力薄。未暇纤悉。都卢
卷六五五 第 20b 页
虚持。先后排比。附防风俗。简用纪律。功不甚农。虚不胜实。
乃劝州人。大课芟铚。人人自利。若受鞭抶。旋六十里。功旬
半毕。呜呼。教则人功。理有阴骘。农劝事时。赏信罚必。市无
欺夺。吏不侵轶。非神敢烦。在我有术。雷蛰雨枯。蒸顽曝郁。(
阙)导百来。呵厉四逸。非我敢知。有神之吉。惟我惟神。各恤
其恤。神永是邦。我非常秩。继我者谁。为神斯慄。尚飨。

** 告畬竹山神文

稹闻天好平施。而特累山岳。许其嵩崇。圣王亦视之公侯。
不惜牲币。盖以其镇定区宇。舒贮风云。毓栎栌栋础。洎百
卷六五五 第 21a 页
谷万货。以资养于人也。至于蒙翳荟罗。恶木穴窟。虺蜥虎
豺。迎碍吞噬。以遂其高傲坚顽之势。非天意也。按通之载
号神。为名山川。且迩邑屋。而扶道途。然而不砟不穫。不础
不柱。丛集貙蟒。蔽弊道路。将五十年矣。实人力之不足于
山也。非神之过。今天子斩三叛之明年。通民毕赋用其间。
馀夹津而南。开山三十里。为来年农种张本。自十月季旬。
周甲癸而功半就。郡司马元稹。率属攸置酒肴。以告于神
曰。通之邑居。才二百室。一旦为神剪翳秽。戮豺狼。幅员六
十里之地。亦足为用力于神。神其戒哉。敬用嘉祝。祝曰。为
卷六五五 第 21b 页
山输力。为民丰食。廪以万亿。蟊贼以殛。报用黍稷。谥用正
直。播布不殖。淫厉不息。风雨不式。豭麋不比。俾民无得。将
他山是啬。弃神之域。为神之羞。永永无极。神其畏哉。尚飨。

** 报三阳神文

维元和十三年九月十五日。文林郎守通州司马权知州
务元稹。谨遣摄录事参军元叔则。以清酒庶馐之奠。以报
于三阳神之灵。越九月始践朔。霖雨既旬。式从禜典。俾吏
拜稽首。祈三辰克霁于明神。神初飨若不踰祈。幽妖灵虬
不克乱。负输穫熟者赖神之仁仁必报。式备报典不敢谖。

卷六五五 第 22a 页

伏惟尚飨。

** 祈雨九龙神文

稹始以长庆二年夏六月相天子无状。降居于同。愁惭焦
劳。求念人隐。思有以报陛下莫大之恩。涉岁于兹。理用不
效。冬不时雪。春不时雨。越二月。宿麦不滋。耒耜不利。大惧
兹岁。患成于人。以羞陛下之奖寄。刻责罪悔。罔识攸咎。大
凡天降疵厉。必因于人。岂予心之虚削孤独。依倚气势耶。
将予刑之僭滥失所。冤哀无告耶。或予政之抑塞和令。开
卷六五五 第 22b 页
泄闭藏耶。举动云为。罔不在我。神怒天谴。降灾于我身。我
不敢让。今夫蠢蠢何罪。物物何知。使不肖者长理。而灾害
随至。无乃天之降罚。不得其所耶。痛毒恻怛。无所赴露。惟
龙司水于同。同人神之。谨斋戒沐浴。叩首挥泪。愿以小子
稹为千万请命于龙。龙其鉴之。克三日。雨我田畴。其有以
报。不然。灾于子身。亦足以谢。伏惟尚飨。

** 报雨九龙神文

同州刺史元稹。谨以清酌庶馐之奠。敬祭于九龙之神。是
月己巳。刺史稹以二从事蒙受尘露。百里诣龙。为七邑民
赴诉不雨。予固惭恻。言讫涕下。亲为龙言。龙意享若。是夕
卷六五五 第 23a 页
而应。庚午而降。辛未而洽。癸酉而饫。甲戌而霁。乙亥而报。
报典不渝。龙祐宜永。讫是嘉谷。勿旱勿霪。岁其有成。无忘
龙德。尚飨。

** 幽州平告太庙祝文

维长庆元年岁次辛丑五月景申朔十四日己酉。孝曾孙
嗣皇帝臣讳某。敢昭告于太祖景皇帝。天革隋暴。付唐养
理。高祖太宗。奉顺天纪。元宗平宁。六合同轨。物盛而微。墉
崇则毁。网漏鲸鲵。隙开蝼蚁。幽燕狼顾。齐赵虎视。割据封
壤。传序孙子。不贡不觐。自卒自始。圣父披攘。震骇波委。擒
卷六五五 第 23b 页
灭斩除。如运支指。冀方独迷。再伐再巳。碣石是徵。承诏唯
唯。逮臣寡昧。虔奉先旨。洞照诚明。涤濯痕耻。承元云奔。总
亦风靡。悉率赋舆。尽献州里。不命一将。不戮一士。不费一
金。不亡一矢。五纪逆命。一朝如砥。实天垂休。实圣垂祉。敢
荐成功。以永千纪。尚飨。

** 祭淮渎文

维元和九年岁次甲午十二月朔甲辰某日辰。使谨遣某。
用少牢醴酒之奠。昭祷于淮渎长源公之灵。浩浩灵源。滔
滔不息。流谦处顺。润下表德。清辉可鉴。浮秽不匿。月映澄
卷六五五 第 24a 页
鲜。霞明焕赩。经界区夏。左右万国。百川委输。万灵受职。越
海贡诚。载舟竭力。明哲用兴。凶戾潜殛。眇尔吴顽。蔑然蟊
贼。鸱张蔡郊。蚁聚淮侧。丧父礼亏。干君志愎。天子命我。涤
除妖慝。卒乘桓桓。戈鋋嶷嶷。电率爪牙。雷胸臆。王心示怀。
士剪犹抑。柔叛诱衷。取顺舍逆。咨尔有神。逮尔有极。彼暴
我仁。彼枉我直。归我者昌。倍我者辟。不斩祠祀。不湮沟洫。
不殄渠魁。不虐畏逼。不进梯冲。不耀矛戟。火灭燎原。人归
寿域。然后洁神牛羊。奉神黍稷。告神有成。谓神不忒。尚飨。

** 告赠皇考皇妣文

卷六五五 第 24b 页

嗣子稹等。谨以常馔嘉蔬之奠。敢昭告于皇考赠右散骑
常侍皇妣赠荥阳郡太君。今皇帝二月五日制书。泽被幽
显。小子稹。参奉班荣。得用封赠。越七月二十八日。乃诏先
夫人曰荥阳郡太君。洎八月之九日。复诏先府君曰右散
骑常侍。祗命陨越。哀号不逮。追念顾复。若亡生次。惟积洎
稹。幼遭闵凶。积未成童。稹生八岁。蒙騃孩稚。昧然无识。遗
有清白。业无樵苏。先夫人备极劳苦。躬亲养育。截长补败。
以禦寒冻。质价市米。以给晡旦。依倚舅族。分张外姻。奉祀
卷六五五 第 25a 页
免丧。礼无遗者。始亡兄集。得尉兴平。然后衣服饮食之具。
粗有准常。而犹卑薄俭贫。给不暇足。慈训备至。不肖乃立。
积初一命。稹始奉朝。供养未遑。奄忽遗弃。衅罪不死。重罗
缨裳。迁换因循。遂阶荣位。大有车马。丰有俸秩。书扇虽存。
旧老已尽。顾是所有。将焉用之。呜呼。生我者父母。享此者
妻子。勤悴者兄嫂。优馀者婢仆。追孝不过于一奠。荐宠不
过于扬名。哀哀劬劳。亦又何报。摧殒裂。酸伤五情。谨于先
太君载诞之日。祗告赠典。并焚黄制以献。号慕莫及。痛毒
肝心。伏惟尚飨。

卷六五五 第 25b 页

** 告赠皇祖祖妣文

孝孙稹。敢昭告于皇祖陈州南顿县丞赠尚书兵部员外
郎府君祖妣赠晋昌县太君唐氏。惟元统运。尝宅区夏。选
建贤善。俾公彭城。公实能德。延于后嗣。降及兵部。为隋巨
人。抑扬直声。扶卫衰俗。户部绩绍。传于魏州。蕴郁懿粹。族
用繁昌。始兵部赐第于靖安里。下及天宝。五世其居。冕弁
骈比。罗列省寺。一日秉朝烛者。凡十四五。叔仲伯季。姊妹
诸姑。洎友婿弥孙。岁时与会聚者。百有馀人。冠冕之盛。重
于一时。燕寇突来。人士骇散。荫籍朘削。龟绳用稀。我曾我
卷六五五 第 26a 页
祖。仍世不偶。先尚书盛德大业。屈于郎署。小子稹蒙幸馀
福。据有方州。今皇帝嗣位之初。泽被幽显。尚书府君洎荥
阳郡太夫人。当进封赠。小子稹伏念先尚书尝以比部郎
乞换追命。朝列不许。大孝莫申。是用追述先志。乞回恩于
祖父祖妣。是岁八月十八日诏。以兵部员外郎晋昌县太
君来告第。摧慕感咽。五情伤殒。谨以仲冬日至。修奉常荐。
焚献制书。昭告神几。伏惟尚飨。

** 告祀曾祖文

孝曾孙稹。谨以清酌庶馐之奠。敢昭告于曾祖岐州参军
卷六五五 第 26b 页
府君。礼称礿禘烝尝。一岁用是。四者而已。唐制位五品皆
庙祀。庙祀亦以求吉日。其馀未庙祀者。各奉家传。疏数每
异。昔我先府君深惟孝思。终已不怠。每岁换正。至涉佳辰。
睹儿孙宾游相会聚。未尝无悲。是用日至暨正旦。仲夏之
五日。季秋之初九。莫不修奉祠祀。以达事生之意焉。逮小
子稹。冒华腼荣。当立庙以事先人于京师。会值谴出。未果
修构。宗子积。牧民于金。复不克以上牲陪祀。每衣裘葛。酸
伤五情。今谨依约庙则。每岁以一至二分暨正旦。与宗积
彼此奉祀于治所。始用变礼。不敢不告。伏惟尚飨。

卷六五五 第 27a 页

**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

维元和六年七月某日。文林郎守江陵府士曹参军元稹。
谨遣弟某侄男。祗酌捧馔。敢昭告于白氏太夫人之灵。呜
呼。分同伯仲。古则拜亲。既陪长幼之列。遂生骨肉之恩。礼
由情展。情以义殷。情至则尔。岂独古人。况稹早岁而孤。资
性疏愚。既不得为达识者所顾。亦不愿与顺俗者同趋。行
过二十。块然无徒。及太夫人令子艺成。学茂德馨。一举而
搴芳兰署。再举而振藻彤庭。愚亦乘喧滥吹。谬列茎英。迹
卷六五五 第 27b 页
由情合。言以心诚。遂定死生之契。期于日月可盟。谊同金
石。爱等弟兄。每均捧檄之禄。迭庆循陔之荣。用至于二门
之童孺。莫不达广孝之深情。逮稹谪居东洛。泣血西归。无
天可告。无地可依。喘息将尽。心魂以飞。太夫人推济壑之
念。悯绝浆之迟。问讯残疾。告谕礼仪。减旨甘之直。续盐酪
之资。寒温必服。药饵必时。虽白日屡化。而深仁不衰。天乎
是感。人乎讵知。不幸馀生苟活。重戴冠缨。再展升堂之拜。
旋为去国之行。(阙一字)泽畔之云几。奄天祸之无名。朋友讣
告。慰问纵横。犹恍恍而期误。忽浪浪而泪盈。处众悯默。入
门屏营。移疾于趋府之辰。孰知潜恸。视惟幼女在侧。无处
卷六五五 第 28a 页
言情。行吟倚叹。梦哭魂惊。往往不寐。晨钟坐听。岂由礼而
当尔。盖感深之所萦。呜呼。仁之莫报。哀不得申。(阙一字)太夫
人以犹在。感今古之同尘。呜呼哀哉。太夫人族茂(阙二字)
深圣善。励诸子以学。故大被择邻。示诸子以正。故寸葱方
判。保参不疑。戒歜非浅。仲则金銮之英。季则蓬山之选。岂(
阙一字)因地而德。所贵饬躬而显。何昊天之不吊。罔终惠于
哲人。既生贤与种德。何憔悴之相因。见聚萤而肄业。知织
缕之尝勤。(阙一字)将期于万石。曾不待夫重茵。呜呼哀哉。谁
非顾复。我实(阙二字)疾有萌渐。祸无因缘。哀感行路。况乃令
卷六五五 第 28b 页
子之交亲。虽千词之稠[:#AS-8178:●]。终万恨之莫陈。呜呼哀哉。伏惟
尚飨。

**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

外孙女婿朝议郎守尚书祠部郎中知制诰元稹。谨以清
酌嘉蔬之奠。敢昭告于庾氏太夫人扶风郡太君韦氏之
灵。赫赫韦门。祁祁骞骞。蹙蓄峻峙。洛泽清源。公卿委累。贤
彦骈繁。金玉不耗。芝兰有根。厥生孟母。德盛教尊。训下以
顺。睦族以姻。犹子犹女。惟弟惟昆。至者处者。终无间言。他
族之长。岂无丰温。自我均养。人用不怨。佛氏有云。世火焚
卷六五五 第 29a 页
燔。慧剑断网。摩尼照惛。心焉独得。深入妙门。呜呼。良人早
世。素业空存。戒歜以义。为轲避喧。教自髫龀。成于冠婚。郁
为重器。瑚琏玙璠。南北台省。东西掖垣。更践迭处。以慰朝
昏。孝女视膳。令妇执笄。封崇茅社。抱弄荃荪。陔兰始茂。隙
驷俄奔。神不可恃。天何足论。呜呼哀哉。白日入地。画翣罗
轩。燎火宵烬。铭旌晓翻。望望踰阈。迟迟改辕。佳城故兆。风
树秋原。哀子泣血。行人断魂。稹也幼妇。时惟外孙。合姓异
县。谪任遐藩。升堂不及。执纼空敦。伏读哀诔。跪荐芳[:#AS-82F9:⿰樽]。辞
诀有礼。悽怆无垠。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卷六五五 第 29b 页

** 祭亡妻韦氏文

呜呼。叙官阀。志德行。具哀词。陈荐奠。皆生者之事也。于死
者何有哉。然而死者为不知也。故圣人有无知(阙二字)呜呼。
死而有知。岂夫人而不知予之心乎。尚何言哉。且曰人必
有死。死何足悲。死且不悲。则寿夭贵贱。缞麻哭泣。藐尔遗
稚。蹙然鳏夫。皆死之末也。又何悲焉。况夫人之生也。选甘
而味。借光而衣。顺耳而声。便心而使。亲戚骄其意。父兄可
其求。将二十年矣。非女子之幸耶。逮归于我。始知贱贫。食
亦不饱。衣亦不温。然而不悔于色。不戚于言。他人以我为
卷六五五 第 30a 页
拙。夫人以我为尊。置生涯于濩落。夫人以我为适道。捐昼
夜于朋宴。夫人以我为狎贤。隐于幸中之言。呜呼。成我者
朋友。恕我者夫人。有夫如此其感也。非夫人之仁耶。呜呼
歔欷。恨亦有之。始予为吏。得禄甚微。以日前之戚戚。每相
缓以前期。纵斯言之可践。奈夫人之已而。况携手于千里。
忽分形而独飞。昔惨悽于少别。今永逝与终离。将何以解
予怀之万恨。故前此而言曰。死犹不悲。呜呼哀哉。惟神尚
飨。

** 秋分日祭百神文

卷六五五 第 30b 页

维长庆元年岁次辛丑八月甲子朔十八日辛巳。皇帝遣
通议大夫行内侍省常侍赐紫金鱼袋李某。祭于百神之
灵。朕奄宅万有。亭毒品类。日月所照。永思和宁。上极于天。
下蟠于地。包山绝海。穷冥入元。至于毛鳞裸羽之神。咸秩
无文。以祛不若。秋序始肃。时将顺成。且报且祈。用举常祀。
罔害嘉谷。以贻神羞。

** 祭亡友文

呜呼。英英君子。汲汲仁义。寿则道亨。夭亦德炽。滔滔众人。
没没名利。材不称官。老不识事。紫绶荣身。黄发垂穗。徒掷
卷六五五 第 31a 页
天年。窃耀名器。石顽慧明。亦有何贵。君虽促龄。实大其志。
呼吸风云。摆落尘腻。泥浕珠玉。粪土名位。瞪目凡流。倾心
俊异。誉如不闻。毁亦不忌。不求近效。直诣殊致。圈槛豺狼。
笼御鹏骥。堑山堙海。吞河喷渭。岳立英髦。粉碎庸媚。德我
者煌煌。虐我者惴惴。赫赫其门。扬扬其气。念昔日之尽言。
此唯君之大意。夭不降年。志亦没地。我辈犹在。尚可希冀。
故曰交本乎道。道通乎类。身没类存。道则不坠。信后图之
未忘。奈目前之歔欷。昔江濆之送君。每重宵而叠醉。曾不
易其津涯。忽莫陈于丧次。孀妇号呼。哀彻提稚。拜我者曩
卷六五五 第 31b 页
日之旧童。示我者绝时之遗字。埋万恨于深心。洒终天之
别泪。呜呼哀哉。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