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八九
卷五八九 第 22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九

卷五八九 第 1a 页
 柳宗元(二十一)

** 尚书户部侍郎王君先太夫人河间刘氏志文

夫人姓刘。其先汉河间王。王有明德。世绍显懿。至于唐。有
文昭者。为[绵]州刺史。号良二千石。其嗣慎言。为仙居令光
州长史。克荷于前人。光州。夫人之父也。夫人既笄五年。从
于北海王府君讳某。府君举明经。授任城尉左金吾卫兵
曹。修经术以求圣人之道。通古今以推一王之典。会世多
难。不克如志。卒以隐终。夫人生二子。长曰彝伦。举五经。早
夭。少曰叔文。坚明直亮。有文武之用。贞元中待诏禁中。以
卷五八九 第 1b 页
道合于储后。凡十有八载。献可替否。有匡弼调护之勤。先
帝弃万姓。嗣皇承大位。公居禁中。吁谟定命。有扶翼经纬
之绩。由苏州司功参军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将明出纳。
有弥纶通变之劳。副经邦阜财之职。加户部侍郎。赐紫金
鱼袋。重轻开塞。有和钧肃给之效。内赞谟画。不废其位。凡
执事十四旬有六日。利安之道。将施于人。而夫人卒于堂。
盖贞元之二十一年六月二十日也。知道之士。为苍生惜
焉。天子使中谒者临问其家。赙以布帛。呜呼。夫人之在女
卷五八九 第 2a 页
氏也。贞顺以自处。孝谨以有奉。其在夫族也。祗敬以承上。
严肃以莅下。事良人四十有九年。而勤劳不懈。生户部五
十有三年。而教诫无阙。年七十有九。而户部之道闻于天
下。为大僚。垂紫绶。以就奉养。公卿侯王。咸造于门。既寿而
昌。世用羡慕。然而天子有诏。俾定封邑。有司稽于论次。终
以不及。时有痛焉。是年八月某日。祔于兵曹府君之墓。铭
曰。

夫人之德。温柔敬直。承于阴教。式是嫔则。克生良子。用扬
懿美。有其文武。宏我化理。天子是毗。邦人是望。若若紫绶。
卷五八九 第 2b 页
荣于高堂。惟昔孟氏。号为母师。在汉称贤。有隽不疑。懿懿
夫人。惟其似之。山北之里。神禾之原。问于灵龟。閟此显魂。
勒石垂休。永永万年。

** 朗州员外司户薛君妻崔氏墓志

唐永州刺史博陵崔简女讳媛。嫁为朗州员外司户河东
薛巽妻。三岁知让。五岁知戒。七岁能女事。善笔札。读书通
古今。其暇则鸣弦桐讽诗骚以为娱。始简以文雅清秀重
于当世。其后病惑得罪。投驩州。诸女蓬垢涕号。柳氏出也。
以叔舅命归于薛。惟恭柔专勤。以为妇妻。恩其故他姬子。

卷五八九 第 3a 页

杂己子。造次莫能辨。无忮忌之行。无犯迕之气。一亩之宅。
言笑不闻于邻。元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既乳。病肝气
逆肺。牵拘左腋。巫医不能已。期月之日。洁服饬容而终。年
若干。某月日。迁柩于洛。某月日。祔于墓。在北邙山南洛水
东。巽始佐河北军食。有劳未及录。会其长以罪闻。因从贬。
更大赦。方北迁。而其室巳祸。巽之考曰大理司直仲卿。祖
曰太子右赞善大夫环。曾祖曰平舒令煜。高祖曰工部尚
书真藏。简之父曰大理司直煜。祖曰某官鲵。唐兴。中书令
卷五八九 第 3b 页
仁师议刑不孥。其二世大父也。巽之他姬子丈夫子曰老。
女子曰张婆。妻之子女子曰陀罗尼。丈夫子曰某。实后子。
铭曰。

翼翼仁师。惟仁之硕。一言刑轻。[绵]载二百。其庆中缺。曾元
不绩。简之温文。卒昏以易。七男三女。八我之出。仍祸六稔。
数存如殁。宜福而灾。伊谁云恤。惟薛之妇。德良才全。邻无
言闻。臧获以虔。推仁抚庶。孩不异怜。兄公是怙。夫属忻然。
髲剃峨峨。笾豆惟嘉。蒸尝宾燕。其羞孔多。有苾有严。神飨
斯何。奚仲仲虺。胡祐不遐。高曾祖考。胡嘏之讹。淑人不居。
谁任于家。书铭告哀。以寘岩阿。

卷五八九 第 4a 页

** 马氏女雷五葬志

马室女雷五。父曰师儒。业进士。雷五生巧慧异甚。凡事丝
纩文绣。不类人所为者。余睹之甚骇。家贫。岁不易衣。而天
姿洁清修严。恒若簪珠玑。衣纨縠。寥然不易为尘垢杂。年
十五。病死。后二日。葬永州东郭东里。以其姨母为嫂于余
也。将死曰。吾闻柳公尝巧我慧我。今不幸死矣。安得公之
文志我于墓。其父母不敢以云。葬之日。余乃闻焉。既而闵
焉。以攻石之后也。遂为砂书元砖。追而纳诸墓。

卷五八九 第 4b 页

** 唐故尚书户部郎中魏府君墓志

魏氏世墓于某县某原。唐兴。有闻士讳之逖者。与子及孙。
咸举进士。嗣为儒。家[绵]州。涪城尉讳全宝。魏州临黄主簿
讳钦慈。太常主簿讳绲。尚书膳部员外郎兼江陵少尹讳
万成。凡五代。名高而不浮于行。才具而不得其禄。江陵府
君益之以闳达之量。经纬之谋。故豪士贤大夫痛慕加厚。
生郎中府君讳宏简。字曰裕之。以文行知名。既冠而德礼
闻于乡党。既仕而法制立于官政。温柔发乎外。见而人莫
不亲。直方存乎内。久而人莫不敬。由进士策贤良。连居科
首。授太子校书。历桂管江西福建宣歙四府为判官副使。

卷五八九 第 5a 页

累授协律郎大理评事。三为御史。赐绯鱼袋。在州六年。而
人乐之。廉使崔衍曰。吾敢专天下之士。独惠兹人乎。遂献
于天子。拜度支员外郎。转户部郎中。邦赋克举。人望逾重。
年四十七。贞元二十年九月三十日。不疾而殁。震悼之声。
遐迩一辞。且曰。斯人也。而不得为善之利。中人其怠乎。君
尝三娶。而卒无主妇。庭无倚庐。堂无抱孤。有令兄弟以主
其丧。有孝女以守其祀。故哭于客位。吊于殡东者。咸加哀
焉。凡为部从事。府丧而当其位者三。州缺而居其守者二。
卷五八九 第 5b 页
皆得其理。君之先再世贫不得葬。故以禄仕游于诸侯。薄
衣食。损车马。凡十有馀祀。卒获于厥心。其族属之无主后
者。皆位于墓。娣侄之无归从者。咸会于家。由是处约以终
其世。既敛。家宰庀其政。视廪惟釜钟。视藏惟束帛。无馀积
焉。十有一月。遣车归于洛师。某日。祔于墓。监察御史柳宗
元。闻其道而玩其文也久。居又同闬。故哀而铭之。其辞曰。

郎中之道。惟直是保。淳泊坦厚。温恭孝友。郎中之文。惟孝
是宣。溥畅周流。炳蔚纷纶。为周贤能。为汉贤良。始仕雠校。
篇籍有光。仍授使檄。吁谟用扬。二居郎位。征赋以理。休声
载起。显命伊始。生而不寿。孰知其止。殁而不嗣。孰济其美。

卷五八九 第 6a 页

有翩其旗。爰举裳帷。行道迟迟。望墓而归。象物是宜。卜筮
孔时。里人作铭。不愧于辞。

** 唐故朝散大夫永州刺史崔公墓志

维元和五年九月十五日壬子。永州刺史崔公薨于位。享
年六十八。己未。殡于路寝。景寅。迁神于舟。以某年某月日。
归葬于某县某原。祔于皇考吏部侍郎赠户部尚书府君
之墓。尚书讳漪。元宗南巡。内禅圣嗣。府君以谋画定命。起
一旅以复天下。厥功载焉。尚书之先曰贵乡丞赠太常少
卷五八九 第 6b 页
卿府君讳子美。太常之先曰扬州江都丞府君讳道祯。行
高位卑。华冠士族。公讳某。字某。承世德之清源。浚之以蠲
洁。以端其志。采偫言之枝叶。植之以茂实。以修其能。始由
右千牛备身佐环卫。更盩厔三原蓝田尉。仍有大故。三徙
同位。继授许州临颍汝州龙兴令。推以直道。二邑齐风。哥
舒曜尹河南。鲸寇猾骜。黎人播越。表公尉河南。糗粮刍茭。
戎备毕给。版图田洫。民事时乂。迁扬州录事参军。实吴楚
之大都会也。政令烦拿。贡奉丛沓。一日不葺。镌谯四至。公
为之优游有裕。长史司徒杜公与之揖让。异于宾僚。入为
太子司议郎。拜归州刺史。岩险湍悍。人类鸟兽。古号难理。

卷五八九 第 7a 页

公克有声。迁永州刺史朝散大夫。惟是南楚。风浮俗鬼。户
为胥徒。家有禳⺭[:#AS-FBED:●]更。大者虐鳏孤以盗邦赋。殴愚蒙以
神讹言。悖于政经。莫有禁禦。公于是修整部吏。黜侵凌牟
渔者数百人。以付信于下。而征贡用集。擒戮妖师。毁焄蒿
淫昏者千馀室。以举正偫枉。而田闾克和。宽以容物。直以
率下。邦人方安其理。缙绅犹郁其望。体魄遽降。哀何有穷。
呜呼。公前夫人徐州参军荥阳郑钜女。有子曰义和。早夭。
后夫人万年尉范阳卢彤女。嘉淑之德。继闻宗族。有子曰
卷五八九 第 7b 页
贻哲贻俭。克承于家。洎公之兄子曰励曰礼。诚愿志于墓。
无忘公之德。铭曰。

孰为德门。清河浚源。远哉沄沄。自叶而根。世有显懿。扬其
清芬。焕炳增华。昭于后昆。惟鲂与鲤。旧史是尊。孰为茂功。
尚书清风。蔼其有融。勃焉而兴。披草从龙。布令诸夏。敷和
六戎。赫矣太阳。克升于中。孰为惠政。公嗣馀庆。形于谣咏。
小程其功。大遂其性。黠吏是省。妖风以正。于邑于邦。克扬
休命。孰为遗爱。公去昭代。邦人斯痗。始焉是赖。今也何戴。
孰葬我公。于洛之会。何以铭之。徽音不昧。

** 故永州刺史崔君流配驩州权厝志

卷五八九 第 8a 页

博陵崔君。由进士入山南西道节度府。始掌书记。至府留
后。凡五徙职。六增官。至刑部员外郎。出刺连永两州。未至
永。而连之人愬君。御史桉章具狱。坐流驩州。幼弟讼诸朝。
天子黜连帅。罢御史。小吏咸死。投之荒外。而君不克复。元
和七年正月二十六日卒。孤处道洎守讷。奉君之丧踰海
水。不幸遇暴风。二孤溺死。七月某日。柩至于永州。八月甲
子。稿葬于社壝之北四百步。崔氏世嗣文章。君又益工。博
知古今事。给数敏辨。善谋画。南败蜀虏。西遏戎师。其虑皆
卷五八九 第 8b 页
君之自出。后饵五石。病疡且乱。故不承于初。今尚有五丈
夫子。夫人河东柳氏。德硕行淑。先崔君十年卒。其葬在长
安东南少陵北。君以窜没家。又有海祸。力不克祔。三年。将
复故葬也。徒志其一二大者云。

鲵为祖。煜为父。世文儒。积弥厚。简其名。子敬字。年五十。增
以二。葬湘澨。非其地。后三年。辞当备。

** 唐故中散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安南都护御史中丞充安南本管经略招讨处置等使上柱国武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张公墓志铭(并序)


汉光中兴。马援雄绝域之志。晋武一统。陶璜布殊俗之恩。

卷五八九 第 9a 页

理随德成。功与时并。今皇帝载新景命。丕冒海隅。时惟张
公。祗复厥绩。交趾之理。续于前人。公讳某。字某。某郡人也。
曾祖彦师。朝散大夫尚书驾部郎中。祖瑾。怀州武德县令。
考清。朝议郎试大理寺丞。赠右赞善大夫。咸有懿美。积为
馀庆。公以忠肃循其中。以文术昭于外。推经旨以饰吏事。
本法理以平人心。始命蕲州蕲春主簿。句会敏给。厥声显
扬。仍以左领军卫兵曹为安南经略巡官。申固捍卫。有闻
彰彻。转金吾卫判官。三历御史。绩用宏大。扬于天庭。加检
卷五八九 第 9b 页
校尚书礼部员外郎。换山南东道节度判官。复转郎中。为
安南副都护。赐紫金鱼袋。充经略副使。迁检校太子右庶
子。兼安南都护御史中丞。充本管经略招讨处置等使。公
自为吏。习于海邦。凡其比较勤劳。利泽长久。去之则夷獠
复乱。复至而寇攘顺化。及受命专征。得陈嘉谟。誓拔祸本。
纳于夷轨。乃命一其贡奉。平其敛施。牧人尽区处之方。制
国备刑体之法。道阻而通百货。地偏而具五人。储偫委积。
师旅无庚癸之呼。缮完板干。控带兼戊己之位。文单环王。
怙力背义。公于是陆联长毂。海合艨艟。再举而克殄其徒。
廓地数圻。以归于我理。乌蛮酋帅。负险蔑德。公于是外申
卷五八九 第 10a 页
皇威。旁达明信。一动而悉朝其长。取州二十。以被于华风。
易皮弁以冠带。化奸宄为诚敬。皆用周礼。率由汉仪。公患
浮海之役。可济可覆。而无所恃。乃刳连乌。以辟坦途。鬼工
来并。人力罕用。沃日之大。束成通沟。摩霄之阻。硩为高岸。
而终古蒙利。公患疆埸之制。一彼一此。而不可常。乃复铜
柱。为正古制。鼓铸既施。精坚是立。固圉之下。明若白黑。易
野之守。险逾邱陵。而万世无虞。奇琛良货。溢于玉府。殊俗
异类。盈于稿街。优诏累旌其忠良。太史嗣书其功烈。就加
国子祭酒。封武城男。食邑三百户。凡再策勋至上柱国。三
卷五八九 第 10b 页
增秩至中散大夫。某年月。薨于位。年若干。天子震悼。伤辞
有加。明年。其孤某官与宗人号奉裳帷。率其家老。咨于叔
父延唐令某。卜宅于潭州某原。葬用某月某日。人谋皆从。
龟兆袭吉。乃刻兹石。著公之阀。以志于邱竁。告于幽明。铭
曰。

周限荆衡。秦开百粤。交州之治。炎刘是设。德大来服。道消
自绝。伏波南征。汉威载烈。宛陵北附。晋政爰发。我唐流泽。
光于有截。皇帝中兴。武城授钺。肃肃武城。惟夫之哲。更历
毗赞。显扬彰彻。既受休命。秉兹峻节。度其谋猷。守以廉洁。

卷五八九 第 11a 页

厚农薄征。匪貊匪桀。通商平货。有来胥悦。践山跨海。坚其
鹤列。制器足兵。溃兹蚁结。乌蛮屈服。文单剪灭。柔远开疆。
会朝天阙。铜柱乃复。环山以硩。海无遘迕。贼罔踰越。琛赆
之献。周于穷发。帝嘉成德。载旌茂阀。增秩策勋。土封斯裂。
位厄元侯。年亏大耋。邦人号呼。夷裔悽咽。卜葬长沙。连冈
启穴。书铭荐辞。德音罔缺。

** 唐故邕管经略招讨等使朝散大夫持节都督邕州诸军事守邕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李公墓志铭(并序)


卷五八九 第 11b 页

公讳某。字某。实惟文皇帝之元孙。别子曰承乾。为皇太子。
以藩爱逼夺。危慄致祸。后封恒山为悯王。赠荆州大都督。
继别曰象。蕲春郡太守。赠越州大都督。封郇国公。大宗曰
玭。太子詹事。赠秘书监。生廙。尚书左丞。凡四代有土田。居
贵仕。公丕承之。以率南服。克荷天庥。继有功德。公始以通
经入崇文馆。登有司第。选同州参军。入佐金吾卫。进太仆
主簿。参引大驾。府移为左右神策行营兵马节度。以为推
官。拜监察御史。赐绯鱼袋。凡二使。其率皆范司空希朝。进
殿中侍御史湖南都团练判官。以宽通简大。辅治得中道。

卷五八九 第 12a 页

府迁主后事。师人爱慕。欲以贞元故事为请。公恐惧抑留。
复从浙东为都团练副使。转侍御史。又徙浙西。如其职。加
著作郎。凡三使。其率皆薛大夫苹。刺岳信二州。得刘向秘
书。以能卒化黄白。日召徒试术。为仇家上变。就鞫无事。敕
笞杀告者。犹降建州司马。陟刺泉州。会乌⺨[:#AS-FBED:●]许夷刺杀
郡吏。殴缚农民。诏以公都督邕州。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
袋。为经略招讨使。既至。则韬弓[:#AS-8867:⿳士冖柘]甲。去斥候。禁部内无敢
以贼名。使得自浣濯。诸酋长咸顿首送款。放虏获输税奉
卷五八九 第 12b 页
贡。愿比内郡人。遣子吏都督所。人复耕稼。无有威刑。居五
月顷。有黑螭鼓江流。坏北岸直城南门。覆船杀人然后去。
父老泣曰。吾公其殆矣。尝合汞流黄丹砂为紫丹。能入火
不动。以为神。服之且十年。然卒以是病。暴下赤黑。数日薨。
实元和十三年六月十五日。年五十七。僚宰庀事。有缇五
两。无金银泉贝。几不克敛。夷人号呼致币。归以明年月日
葬。祔其穆长安西南高阳原上。夫人陈氏。先公十五年殁。
父昙。亦都督邕州终。孤孟舆。愿且文。亚曰仲权。次曰季谋。
年自九岁以下。有两婿。博陵崔行俭。劲峭有立志。荥阳郑
师贞。敏捷能偫。皆闻名。铭曰。

卷五八九 第 13a 页

文浚维祥。实亘实延。冢谗不嗣。宗以支传。郇公克庸。詹事
继贤。湜湜左丞。惟道之宣。公宽且惠。以教则顺。五参戎政。
二佩郡印。师欢民爱。克怀以信。诐辞告讪。卒白其讯。乌⺨[:#AS-FBED:●
]许猖狂。盗海剽山。帝命平南。逖彼偫蛮。虎龙煌煌。英荡
是将。舟之金玉。以为公服。公既莅止。告以文理。推义赴仁。
韬弓服矢。辟是垣垒。完其父子。复我邦赋。弛予卒士。貌不
功矜。情不伐喜。蛮人涕怀。投刃以俟。方底成绩。虫孽告妖。
悍石构灾。升屋而号。椎䯰卉裳。来赙来观。膴膴鳞原。祔之
卷五八九 第 13b 页
显魂。松柏芊芊。封域安安。代有高坟。尧文之孙。

** 唐故邕管招讨副使试大理司直兼贵州刺史邓君墓志铭(并序)


君讳某。字某。南阳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曾祖倚。皇建州浦
城令。祖少立。皇沧州司马。考邕。皇左武卫兵曹参军。惟君
敏给以御下。廉忠以承上。干蛊之称。洽于诸侯。信谨之迹。
彰于所莅。故自始仕以至没世。未尝无闻焉。初以试太常
寺奉礼郎。更职于剑南湖南江西。前后连帅。咸器其能。以
柄于事。于剑南则亭拟阅实。以循官刑。尽哀敬之情。致淑
问之颂。宽猛之适。克合于中。于湖南则外桉属城。内专平
卷五八九 第 14a 页
准。莅丱人锡石之地。参凫氏鼓铸之功。溢山告祥。国用益
赡。吏无并缘以巧法。人无怨讟以苦役。凡处斯职。莫能加
焉。于江西则旁缉传置。下绳支郡。俾无有异政。以一于诏
条。财赋之重。待君而理。无何。邕州经略使路公恕奏署试
大理评事兼贵州刺史。参帷幕之任。董龟虎之威。夷俗敬
爱。革面受事。朝廷将以武定南服。命安南大校御史中丞
赵良金为邕州。复以君兼招讨判官。录其异能。奏加司直。
升招讨副使兼统横廉贵三州事。厖茸之下。直道有立。犷
悍之内。义威必行。赋增而不扰。法一而无憾。然以忧慄间
卷五八九 第 14b 页
于多虞。卒成耳目之塞。遂致齿牙之猾。元和五年五月二
十一日。疾卒于公馆。年五十五。明年某月日。返葬于潭州
某原。夫人陇西李氏。大理评事练之女。年三十三。贞元十
六年。终于郴州。有子四人。曰贽曰某。贽十三年矣。哀礼具
焉。京兆尹宏农公始由湖南为江西。再以君为从事。知之
最厚。痛君之能不施于剧任。惜君之志见屈于偫疑。且以
志授宗元。使备其缺。古者观其所使。而知在上之德。今也
观其所使。而知在下之诚。呜呼。可无辞乎。铭曰。

曼姓之裔。司徒隆汉。惟君是承。有植其干。始属奉常。出参
卷五八九 第 15a 页
藩翰。议谳西蜀。平其狴犴。巡视南楚。总兹条贯。贸迁化居。
货殖攸赞。改煎镕范。贡输增算。既饬财赋。亦专传馆。去牧
荒陬。肃其听断。敚襄[:#AS-FBED:●]攴以息。暴戾斯逭。行非选事。进不
避难。始赖其宁。终闻见惮。疾与忧积。志随魄散。年极中身。
葬兹高岸。才耶命耶。君子兴叹。

** 吕侍御恭墓铭(并序)


吕氏世居河东。至延之始大。以御史大夫为浙东道节度
大使。延之生渭。为中书舍人尚书礼部侍郎。刺湖南七州。
卷五八九 第 15b 页
生四子。温恭俭让。以温为尚书郎。再赠至右仆射。恭字敬
叔。他名曰宗礼。或以为字。实惟吕氏宗子。尚气节。有勇略。
不事小谨。读从横书。理阴符握机孙子之术。曰。我师尚父
冑也。大父洎先人。咸统方岳。今天下将理。平蔡兖冀幽。洎
戎犹负命。早夜呼愤。以为宜得任爪牙。毕力通天子命。作
文章咸道其志云。又曰。由吾兄而上三世。世为进士。吾为
文不坠教诫。独武事未克缵厥绪。因弃去。从山南西道节
度府掌书记。预谋画不甚合。以试守军卫佐加协律郎。入
荐为长安主簿。复出以监察御史参江南西道都团练军
事。府表进殿中侍御史。为桂管都防禦副使。元和八年去
卷五八九 第 16a 页
桂州。相国尚书郑公遮留。假岭南道节度判官。至广州。病
痞疟加[:#AS-FE5D:●]
[:#AS-FBEE:●]带。六月二十八日卒。妻
裴氏。户部尚书延龄女。有丈夫子三人。曰爽曰[瑰]曰特。女
子三人。曰环曰鸾曰倩。皆幼。行于道而倩又死。遂以柩如
洛阳。祔葬于大墓。款志吕氏世仕至大官。皆有道。宜兴于
世。温洎恭名为豪杰。知者以为是必立王功活生人。不幸
温刺衡州。年四十卒。恭未及理人。年三十七又卒。世固有
有其具而不及其用若温恭者耶。恭貌奇壮。有大志。信善
容物。宜寿考硕大。而又不克。吕氏之道恶乎兴。铭曰。

卷五八九 第 16b 页

沨沨之风兮不可追。有志之大乎今安归。吕君去我死乎
吾谁依。

** 唐故岭南经略副使御史马君墓志

元和九年月日。扶风马君卒。命于守龟祔于先君食。卜葬
明年某月庚寅亦食。其孤使来以状谒铭。宗元删取其辞
曰。君凡受署。往来桂州岭南江西荆南道。皆大府。凡命官。
更佐军卫录王府事番禺令江陵户曹录府事监察御史。
皆为显官。凡佐治。由巡官判官至押番舶使经略副使。皆
所谓右职。凡所严事。御史中丞良司徒佑嗣曹王皋尚书
卷五八九 第 17a 页
冑尚书伯仪尚书昌。皆贤有劳诸侯。其善事。凡管岭南五
府储跱。出卒致谷。以谋画平哥舒晃。假守州邑。民以便安。
殄火讹。杀吏威。海盐增算。邦赋大减。所至皆用是理。年七
十。不肯仕。曰。吾为吏逾四十年。卒不见大者。今年至虑耗。
终不能以筋力为人赢缩。因罢休。以经书教子弟。不问外
事。加七年卒。君始以长者重许与闻。凡交大官皆见礼。司
徒佑尝以国事徵。顾谓君曰。愿以老母为累。受托奉视优
崇。至忘其子之去。君讳某。字某。曾祖某。某官。祖某。某官。父
某。某官。嗣子陇西李氏出曰徵。由进士为右卫冑曹。早殁。
卷五八九 第 17b 页
次四子。皆京兆韦氏出。曰儆曰仿曰敏曰庭。女一人。嫁柳
氏。婿曰宗一。其铭曰。

不懈于位。不替于谋。虑寇以平。抚民以苏。僭火不孽。悍吏
不侔。惟宝于盐。亦赢其筹。公以忠施。私以义跻。既至于年。
乃静于怀。衣柔膳甘。子侍孙携。观经考古。教导斯齐。克寿
克乐。呜呼终哉。于阴之原。爰位其墓。千万子孙。来拜来祔。

** 唐故安州刺史兼侍御史贬柳州司马孟公墓志铭

孟氏之孤曰遵庆。奉其父命书九篇为善状一篇。来告曰。

卷五八九 第 18a 页

月日君薨。月日将葬于某。敢请刻辞。呜呼。公自假左赞善
大夫桓王司马太常少卿为义成军中军兵马使。其帅魏
国公耽为宰相。命公左领军卫将军。事德宗顺宗今上。立
朝九年。加朝议大夫。居丧。会用兵于赵。起复居故官。为左
神策行营先锋兵马使。知牙而赵兵罢。不受禄。去金革服
丧终期。命安州刺史。仍加侍御史安州防遏兵马使。贬柳
州司马。公尝佐魏公平襄阳。靖梁州。立义成军。魏公宏大
恢奇。公能以任军政。是以又为卫将军。虔恭洁廉。动得礼
卷五八九 第 18b 页
节。伐赵之役。坚立堡垒。誓死麾下。法制明具。权力无能移。
进不避患。退不败礼。安州迫寇攘。多戎事。政出一切。吏以
文持之。故贬。明年。用兵于蔡。朝廷诸公洎外诸侯咸以公
为请。未及徵。气乘肺溢为水。浮肤而卒。年六十。惟公志专
于中。貌严于外。尝立廷中毅然。望之若图形刻像。闻国难。
辄不寝食。谋度愤吒。以故病不可治。曾祖某官讳某。祖某
官讳某。父某官讳某。公之讳曰常谦。子遵庆。弟曰某。铭曰。

鲁仲孙氏。其世为孟。贲勇光武。轲儒绍圣。公传师法。以训
戎政。执稽以庸。咸致厥命。济济于朝。冕服以光。墨非从利。
终役复丧。忠孝孔明。君子攸彰。昔者云中。六级下吏。公刺
卷五八九 第 19a 页
于安。法亦可议。黜伏南荒。豪士歔欷。闻难以激。去食废寐。
神乖气离。支膈莫遂。廷臣进言。侯伯拜章。帝命将施。俄仆
于京。代山丸丸。植柏与松。其名维何。忠孝孟公。

** 故连州员外司马淩君权厝志

年月日。尚书都官员外郎和州刺史连州司马富春淩君
讳准卒于桂阳佛寺。先是六月。告于州刺史博陵崔君曰。
余尝学黄帝书。切脉视病。今余肝伏以涩。肾浮以代。将不
腊而死审矣。凡予之学孔氏为忠孝礼信。而事固大谬。卒
不能有立乎世者。命也。臣道无以明乎国。子道无以成乎
卷五八九 第 19b 页
家。下之得罪于人。以谪徙丑地。上之得罚于天。以降被罪
疾。余无以禦也。敢以鬼事为累。又告为老氏者某曰。余生
于辰。今而寓乎戌。辰戌冲也。吾命与脉叶。其死矣乎。吾罪
大。惧不克归柩于吾乡。是州之南。有大冈不食。吾甚乐焉。
子其以是葬吾。及是。咸如其言云。孤夷仲求仲。以其先人
之善余也。勤以志为请。呜呼。君字宗一。以孝悌闻于其乡。
杭州刺史。常召君以训于下。读书为文章。著汉后春秋二
十馀万言。又著六经解围又文集未就。有谋略。尚气节。赒
人之急。出货力犹弃秕稗。年二十。以书干丞相。丞相以闻。

卷五八九 第 20a 页

试其文。日万言。擢为崇文馆校书郎。又以金吾兵曹为邠
宁节度掌书记。泚泾之乱。以谋画佐元戎。常有大功。累加
大理评事御史。赐绯鱼袋。换节度判官。转殿中侍御史。府
丧罢职。后迁侍御史。为浙东廉使判官。抚循罢人。桉验污
吏。吏人敬爱。厥绩以懋。粹然而光。声闻于上。召以为翰林
学士。德宗崩。迩臣议秘三日乃下遗诏。君独抗危词以语
同列王伾。画其不可者十六七。乃以旦日发丧。六师万姓
安其分。遂入为尚书郎。仍以文章侍从。由本官参度支。调
卷五八九 第 20b 页
发出纳。奸吏衰止。以连累出和州。降连州。居母丧不得归。
而二弟继死。不食哭泣。遂丧其明以没。盖君之行事如此。
其报应如此。夫人高氏。在越。孤四人。南仲殷仲在夫人所。
未至。执友河东柳宗元哀君有道。而不明白于天下。离悯
逢尤夭其生。且又同过。故哭以为志。其辞哀焉。铭曰。

噫淩君。生不淑。学孔氏。扬芬郁。好谋谟。富天禄。雠禁书。赞
推毂。观灵龟。获贞卜。徙东越。翊明牧。罢人苏。污吏覆。升侍
从。躬启沃。匡危疑。兴大福。吏尚书。徒隶肃。佐经邦。财用足。
道之踬。身则辱。乌江垂。九疑麓。仍祸凶。遘兹酷。能知命。无
怨毒。罪不泯。死犹僇。何以葬。南岭曲。魂有灵。故乡复。封兹
卷五八九 第 21a 页
壤。归骨肉。为之铭。志陵谷。

** 故连州员外司马淩君墓后志

元和某年月日。立太子。赦下。尝有非其罪。柩得返葬。淩氏
孤夷仲求仲。自连桂阳举其先人之柩。龟筮吉利。某年月。
归于杭之新城。祔于其墓。刻前志志其行。益以后志志其
时。立碣于坟东南隅。申志于外。噫亦勤矣。以其先人之行。
宜克大于后。以其孤之志。宜克承于初。艰其躬以延于无
穷。承而大。宜哉。


卷五八九 第 2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