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二九
卷五二九 第 15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九

卷五二九 第 1a 页
 顾况(二)

** 江西观察宴度支张侍郎南亭花林序

右洞庭。左彭蠡。公所临也。先庚式武。后甲徵文。公所总也。
夫以清净和平之德。下施于民。犹之不理。既当其乐。不观
其华。不在吐曜腾光。自开自落而已。欣戚之气。实栖其閒。
绣衣使者词客张君。相閤之贤从事。于公疆理。一曰均赋。
二曰省徭。三曰主文能中质。兹亭之乐。其可节乎。盖取之
明离丽君子健应之象。

** 宴韦庶子宅序

卷五二九 第 1b 页

昔洛下邺中。兰亭岘首。文雅之盛。风流之事。盖一方耳。今
席有芳樽。庭有嘉木。饮酒赋诗。皆大国圣朝偫龙振鹭握
兰佩玉者也。在古其有陋乎。在今其有荣乎。终宴一夕。寄
怀千载。是时也。暮春骀荡。孟夏恢台之交耳。

** 送朱拾遗序

楚天暮秋。衰草多霜。我送朱兄。置酒寒塘。他方有遗名之
人。语出世之事。昔我大师居毗耶离方丈之室。以虚空量。
纳诸偫有。为法而来。难于酬对。兄辩才者。精于语默。雪山
卷五二九 第 2a 页
有草。可生醍醐。上贤不自丰。故贫也。上智不任数。故乐也。
言出以机。在心为咎。故慎也。和平发中。金玉铿锵。如秋水
之溢塘。殊不知长松倚空。远鹤孤唳。如兄也。将刀画水。水
中不断。以道亲人。人何有别。何山不可以为家。何水不可
以泛舟。我送朱兄。浮于乱流。主明不在谏。故谏臣在澜漫
之游。

** 陪江西李大夫东湖赋诗送宣武军赵判官还使序

相国大司徒统戎于汴。汴之介者。有长鬣广颡。乘遽四方。
交驩诸侯。以利军实。我大夫待以加等。问其所欲。盖相国
卷五二九 第 2b 页
于其君。义疏而后有诫。诫存而后有别。此敬相国而及子。
其告复。乃赋平字之什以宠之。春秋之义。凡君子之嘉一
善接一士。皆欲有所用。必相其宜而比之。昔代之阿鄄。燕
侵河上。晏相之荐穰苴。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果却燕晋之
师。

** 送韦处士适东阳序

珠玉在渊。兰在深林。士不定方而处。东阳佳地。楼上隐侯
之八咏。溪中康乐之赠答。韦生翱翔。若复故都。会予放逐。

卷五二九 第 3a 页

相逢姑蔑之山。所裁新诗。婉而有意。凡游山水。苦无卷轴。
复无幽人携手。一何异飞鸟一翼。行车只轮。眼界孤矣。放
言自遣。以贶处士乎哉。

** 送张鸣谦适越序

晋司空十四代梁尚书左仆射缵。五代孙曰鸣谦。问行于
我。我对曰。乃祖蹈道隐黄鹄山。乃先敦德隐朝阳山。今子
洽闻。继修先好。是一门而三隐矣。台仲之处也。云翔冥廓。
亦复何碍。又将嫁于四方。余常适越。东至剡。南登天姥。天
卷五二九 第 3b 页
姥而西即东阳。太末姑蔑之地。盘桓乎弋阳。其山霞锦。其
水绀碧。其鸟好音。其草芳葩。夺人眼睛。犹未丽也。仙人城
在其上。可以汰神。可以建文。可以栖(阙一字)子独不见错诛
而回乐乎。感隙驷之末光。事涂龟之修龄。观万化之始终。
道训曰。处其厚不处其薄。丈夫之事。予亦从此逝矣。适人
之适。孰与自适其适乎。

** 送宣歙李衙推八郎使东都序

传称公侯子孙必大也。天宝末。安禄山反。天子去蜀。多士
奔吴为人海。帝命乃祖掌乎春官。介圭建侯。统江表四十
馀郡。雷行蛰动。时况摇笔获登龙门。断乎礼部。讫乎吏部。

卷五二九 第 4a 页

陈谋沃论五十载。感恩怀故。今复得子。盖天赞予。不夺前
好。铺耀光列。庆钟于后。相如植文。文以澡行。行以宣业。业
盛而罔有不安。身安而后坦虑。坦虑而后造适臻其平。我
恢拓寻度。不在职之小大。禄之厚薄。在蛊乃事也。十连之
方。九层之霄也。使乎东洛。尽族而来之谓何。夫宣洞邑险
而栖盗。古不偃兵。今则不然。革其土。乐其民。安其俗。阜其
业。客有乘坚策肥。缓步阔视者。张厥羽翰。待风而振。予见
子之达也。雅之略曰。有华皇皇。公所以宠大夫也。

卷五二九 第 4b 页

** 仙游记

温州人李庭等。大历六年。入山斫树。迷不知路。逢见漈水。
漈水者。东越方言以挂泉为漈。中有人烟鸡犬之候。寻声
渡水。忽到一处。约在瓯闽之閒。云古莽然之墟。有好田泉
竹果药。连栋架险。三百馀家。四面高山。回还深映。有象耕
雁耘。人甚知礼。野鸟名鸲。飞行似鹤。人舍中唯祭得杀。无
故不得杀之。杀则地震。有一老人。为众所伏。容貌甚和。岁
收数百匹布。以备寒暑。乍见外人。亦甚惊异。问所从来。袁
眺贼平未。时政何若。具以实告。因曰。愿来就居得否。云此
閒地窄。不足以容。为致饮食。申以主敬。既而辞行。斫树记
卷五二九 第 5a 页
道。还家。及复前踪。偫山万首。不可寻省。

** 宋州刺史厅壁记

商邱之地。辰火之宿。孟诸之湄。阏伯所迁。微子所封之国
也。厥贡絺纻。厥篚纤纩。有蒙卢二门。有雎涣二水。炊骨易
子。陨星退鹢。仲尼之伐树。子罕之弃甲。皆此地焉。梁孝王
时。四方游士邹生枚叟相如之徒。朝夕晏处。更唱迭和。天
寒水冻。酒作诗滴。是有文雅之台。清泠之地。雁鹜之所栖
集。园苑三百馀里。制度法于长安。汉末始置为雎阳郡。皇
家大臣房梁公尝牧此州。今相国彭城刘公勋德有光。亦
卷五二九 第 5b 页
典此郡。前破李灵曜。后破李希烈。为梁开路。而东方诸侯。
井赋盐泉。所入岁约三千万缗。商在其外。明年。西朝天子。
天子嘉之。俾平水土。乃拜司空。俾敷五教。乃拜司徒。入参
大政。出曜威武。范阳君以智略佐之。由御史中丞行军司
马节度留后而领于是邦。幕府得人。于斯为盛。下车之日。
无土不殖。桑麦翳野。舟舻织川。城高以坚。士选以饱。诗所
谓谁谓宋远。谁谓河广者矣。自贞观以来。列名氏者。以房
梁公为首。存乎东壁。大历之后。继声躅者。宜司徒公为首。
遂刊于座右。贞元五年四月十九日记。

卷五二九 第 6a 页

** 湖州刺史厅壁记

江表大郡。吴兴为一。夏属扬州。秦属会稽。汉属吴郡。吴为
吴兴郡。其野星纪。其薮具区。其贡橘柚纤缟茶纻。其英灵
所诞。山泽所通。舟车所会。物土所产。雄于楚越。虽临淄之
富不若也。其冠簪之盛。汉晋以来。敌天下三分之一。其刺
史沿革不同。或称太守。或称内史。或称都督。他州或否。如
鲁史晋乘。侯牧一也。其鸿名大德。在晋则顾府君秘秘子
众陆玩陆纳谢安谢万王羲之坦之献之。在宋则谢庄张
卷五二九 第 6b 页
永褚彦回。在齐则王僧虔。在梁则柳恽张谡。在陈则吴明
彻。在隋则李德林。国朝则周择从令闻也。颜鲁公忠烈也。
袁给事高谠正也。刘员外全白文翰也。洎于頔大夫作塘
贮水。溉田三千顷。今使君词。唐景皇帝七代之孙。先公尚
书先公大夫奕叶之勋。有功于民。公实嗣之。孔悝铭鼎。天
下重器。天王褒拔于公陟襄阳节度。李公陟当道观察。统
诸道盐铁转运。二牧既陟。唯公盘桓。鸿鹄不飞。飞即摩汉。
其逋者复。其危者安。其忧者泰。所谓善缉。于是拓郛耰莱。
就便除害。政之馀力。作消暑楼于南端。复亭署于白蘋洲。
聿兴废土。光明敞豁。涌出溪谷。其旧记吏部李侍郎纾撰。

卷五二九 第 7a 页

其图经竟陵陆鸿渐撰。使君命况总两家之说。俶落晋宋。
讫于我唐。凡一百九十七人。及历代良二千石。仪形略也。
铺张屋壁。设作存劝。竦神告人。春秋不朽之义也。贞元十
有五年十二月哉生魄。华阳山人顾况述。

** 嘉兴监记

正德利用。阜财足食。国之本也。天宝末。天下兵起。乾元初。
上司奏议。宜以盐铁之职。总以社稷之臣。斡乎山海之利。
以富人也。淮海闽骆。其监十焉。嘉兴为首。朝廷以是蠲贷
卷五二九 第 7b 页
恒赋。实乎大内。大臣奉法。为事选人。拔其贤干。升于宪署。
以宣原隰光华之宠。趋其署者。如好鸟之栖茂林。相国刘
公。尝以大监小州不相若也。故其职员不忝乎爵秩。其刀
布必倍于租入。渤海高君日伦。世以勋烈。缓步阔视。胸襟
洞开。中有方略。不循进级。故一廷评。于兹二纪。倾酒定交。
掷金韨义。不饵不仁之粟。前使张侍郎滂王尚书纬。总其
卜式宏羊之计。遂有采山煮海之役。十年六监。兴课特优。
至是未期。从百万至三百万。盐(一作监)人贾人。各得其所。故
端介之节。风彩自高。继夫漕运。波委陆溢。此天下之利器
也。可示人乎。夫以步光莫耶。切玉如泥。刜钟无声。不以一
卷五二九 第 8a 页
割均其铦钝。君子以知人则哲。无德不酬。鸿飞九霄。骥骋
千里。前秘书省著作佐郎顾况。美使臣之得人。贞元十七
年岁在辛巳正月朔记。

** 华亭县令延陵包公壁记

陶氏之隐诰云。张李二君。勤行仁义。异代同德。庆钟包君。
鲍靓通灵之士。秦有包邱。汉有包咸。世为学官。随晋南渡。
今为延陵人也。隋书儒林传。包恺包愉兄弟。皆治汉书。从
子弟千馀人。树碑纪德。惟皇六叶。鸿胪宣力于王室。著作
垂名于当代。起居祭酒。声隐都野。与翰林供奉晁析其流
卷五二九 第 8b 页
派。君辟秀才。以文字自附。尝梦入冥府。浃时而苏。根于修
短有开之兆。言地下之法。峻于人閒。颇符干宝搜神之事。
随难奉天。重围暗解。上抚其背。而春官亦以宾礼待之。及
为华亭。有辟田增户均赋爱人之政。语曰。千室之邑。百乘
之家。由也可使治其赋。而君实有之。旧章壁记。记其官叙。
野史之流也。平原之谷水昆山。鲈鱼莼菜。海错陆产。彼何
人而不知。今记其异。庶有补于化耳。

** 宛陵公署记

博陵崔公端。宪台出九江。涉吴换虢。三牧作乂。仁声上腾。

卷五二九 第 9a 页

上褒之以宣歙等州团练观察采石军使。内栖茂行。外传
纯德。德铺生人。生人受赐。所部无事。缉乎井屋。高栋大庑。
楼传高亭。署以崇牙。虔君命也。略五千架。圬墁赭垩。烛乎
一川。竹钉木屑。皆适所用。前镇未之有也。其辟一士。未尝
不当其任。其裁一。未尝不以忧人为心。兵马使南阳张伯
阳。承公指挥。应接不暇。广而不费。华而中俭。堡有严柝。封
有巨防。巢洞之寇。化为平民。铜官战马牛渚姑熟之隘。笼
波络谷。莫不帖焉。夫宣户五十万。一户二丁。不待募于旁
卷五二九 第 9b 页
郡。而宣男之半。已五十万矣。蹠劲弩。耀雄戟。吞敌如脯。戎
心不启。其或有启戎心。备锐而袭之。淮海之援。过宾之宠。
亦所以补凡例也。庚辰年正月下旬日。前秘书著作郎顾
况记。

** 王氏广陵散记

众乐。琴之臣妾也。广陵散。曲之师长也。琅邪王淹兄女。未
笄忽弹此曲。不从地出。不从天降。如有宗师存焉。曲有日
宫散月宫散归云引华岳引。意者虚寂之中。有宰察之神。
司其妙有。以授王女。于戏。天地鄙吝而绝。神明倜傥而授。
中散没而王女生。(一作传)其閒寂寥五六百年。先王作乐。殷
卷五二九 第 10a 页
荐上帝。有不得而闻者。鼓钟时动。敢告于太师。

** 阴阳不测之谓神论

皇帝建立甲子。考定星历。于是有天地神人之官。少昊既
衰。神人杂扰。颛命羲和。以司天地。三苗九黎。不复乱逆。周
室既坏。君不告朔。汉道隆兴。方定馀闰。世时昭昧。君平季
主。张衡索紞。陈训韩友。卜珝京房。管辂郭璞。干宝乐房。班
固云。阴阳多拘忌。以为无益。嗟乎。古论阴阳。以和神人。以
顺风雨。以播稼穑。以除灾害。后之学者。但张恢谲。不自戒
慎。不固亲疏之道。不精逆顺之理。不达性命之分。而裁衣
卷五二九 第 10b 页
拜官。沐浴剪爪。徵于历日。岂不悖哉。左道乱政。先王无赦。
往见术者序卜筮之书。及诸家秘诀。七曜九宫六壬三五
复返十精飞鸟天目地耳计神。汉以天赦母仓为吉。朔历
以云汉密莫为吉。各生异气。天竺律法。复与大衍有差。吾
谁归矣。又以姓配音。以音配墓。以墓配杀。此庄惠以荒唐
舛駮之论。且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三人。或以地为
姓。或以官为姓。或以谥为姓。或以王父字为姓。士会在虞
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在
晋为范宣子。在随为随武子。在秦为刘氏。女嫁栾黡为
卷五二九 第 11a 页
祁氏焉。此一人之身。改姓三。改氏五。范蠡在陶为朱公。在
齐为鸱夷子。范雎称张禄先生。第五伦王伯齐鲍永本姓
包。京房本姓李。张良之后为留氏。田横之后为王氏。姓有
两字三字四字五字。孰先孰后。孰是孰非。长平同坑。南阳
同封。时日或同。吉凶或异。行年本命。其事安在。周时玉尺。
汉代黄钟。河汾鼎气。沈埋自久。不可仰则。其道多门。行则
无尽不如也。是故文字非上学。上学神听。原其性也。集解
非宗师。宗师授受。扶于理也。端心静一。神明将至。黄帝遗
元珠。象罔得之。汉主心动获贯高。襄子心动得豫让。披发
卷五二九 第 11b 页
祭野。野人之遗魂。非有阴阳算术之功。涉津无涯。安济所
届。释氏五荫。轮为四生。或居人中。以为鬼神。唯代有佛法。
独能究竟。白云依山。出入自得。飞鸟以灭。虚空不碍。清明
在躬。志气如神。阴阳不测。唯佛而已。

** 文论

周语之略曰。孝敬忠信仁义智勇教惠让。皆文也。天有六
气。地有五行。此十一者。经纬天地。叶和神人。名之为文。其
实行也。文顾行。行顾文。文行相顾。谓之君子之文。为龙为
光。上古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尧之为君。聪明文思。文王
卷五二九 第 12a 页
既没。文不在兹乎。文王之代。草木鸟兽皆乐。文王之沼曰
灵沼。文王之台曰灵台。虞芮不识文王。入文王里。所见耕
者让畔。行者让路。班白不提挈。自相谓曰。吾党之小子。不
可治于君子之庭。诗人美之云。文王断虞芮之讼。晋文与
楚子战而霸。谥曰文公。夫以伏羲之文造书契。黄帝之文
垂衣裳。重华之文除四凶举八元。周公之文布法于象魏。
夫子之文木铎徇路。此其所以理文也。伊尹之文放太甲。
霍光之文废昌邑。吕尚之文杀华士。穰苴之文斩庄贾。毛
遂之文定楚从。蔺相如之文夺赵璧。西门豹之文引漳水
卷五二九 第 12b 页
沈女巫。建安正始。洛下邺中。吟咏风月。此其所以乱文也。
夫以文求士。十致八九。理乱由之。君臣则之。舜尧禹汤有
文。桀纣幽厉无文。太颠闳夭有文。飞廉恶来无文。昔霍去
病辞第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于国如此。不得谓之无文。
范蔚宗著后汉书。其妻不胜珠翠。其母唯薪樵一厨。于家
如此。不得谓之有文。且夫日月丽乎天。草木丽乎地。风雅
亦丽于人。是故不可废。废文则废天。莫可法也。废天则废
地莫可理也。废地则废人。莫可象也。郁郁乎文哉。法天理
地象人者也。周易赞乾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赞坤曰。至
卷五二九 第 13a 页
哉坤元。万物资生。唯大者配乾。至者配坤。幽者赜鬼神。明
者赜礼乐。不失于正。谓之为文。

** 如意轮画赞(并序)


金刚记宝顶记花三昧顶轮三昧等经云。苏迷卢南有俱
露州。州西南面夷罗国俱尸那城。南去八千由旬。至于雪
山。兹山纯白。厥草肥腻。高六十由旬。周二千二百。拔提河
在左。长仙园在右。清热恼海在南。跋陀海在北。善法堂在
上。瞽龙洞在下。日月回泊在俱物罗奢。半空胁是龙居。此
卷五二九 第 13b 页
洞地坚牢。恒沙诸佛成道诸所如意轮于此山閒。佛言毗
勒那钵奢。无忘无心是。离那奢多。性本空是。祗弥物都思。
观身实相是。悉那钵多弥。观佛亦然是。又问何者是陀罗
尼相貌。佛言空观心。无为心。广大心。常住心。不变异心。无
无心。无无心是恒沙诸佛诸佛摩顶密语也。言在身中。恐
人轻教。诸佛不许。内外双立。非贤不转。如意轮本名少足
少法也。其法满足。谓之少足。与夫圆满满愿广大大悲等
慈慈观智网宝手千手眼得无畏清净光除业道破诸暗
无障碍无等等。与夫普明慈明千光王佛十亿之号。犹为
至略。净华宿王智佛时所立名记普门愿行。此应见闻。随
卷五二九 第 14a 页
方说法。法同而名异。固云贤劫中千佛助化此为一佛。二
尊不并。愿为侍者。宝德佛时名庶命仙人。定光佛时名安
忍童子。请愿之后。名如意轮大悲菩萨是。愚于荫界。画彼
真形。法华经云。一华献画像。渐见无量佛。赞曰。

同体如来所说总持法。内外双建为普门。大悲广运无边
际。已渡尘沙生灭海。圆满满足各如意。破除业暗发光彩。

** 玉笥山书堂石伞峰铭

亭亭石伞。有物有名。如盖若倾。如芝一茎。又如摇袂。拂著
上清。俯踏不平。仰扪云行。石伞山东。山衔日宫。石伞山西。
卷五二九 第 14b 页
山衔月宫。南峦北阜。首出屹雄。千里在掌。五更见日。我来
豫疾。毛竖汗出。齐侯贲趾。以隐为荣。往往洞穴。闻金奏声。
橡栗袅险。猿猴相争。乔木千寻。凡人几生。芳树洌泉。懵夫
惶愡。螺旋锦沓。鹤鸣山空。杳兮神乎。不宰其功。

** 释祀篇

龙在甲寅。永嘉大水。损盐田。温人曰。雨潦不止。请陈牲豆。
备嘉乐。祀海龙。拣辰告庙。拜如常度。况曰。不可。夫天雨若。
其冥数也。天苟不已。龙曷能已。先王经物。祀典有常。今海
为川长。龙为介长。不应祀而祀之。非礼也。动不合礼。祀犹
卷五二九 第 15a 页
不典。颓典毁教。罪之大者也。夫温夷越杂居。役敛烦多。皆
有远志。宜昭赏刑。谨吏则。勤而不懈。犹恐罔从。而淫神贪
福。海盗亦将乱。温人其不免乎。昔三王祭川。先河后海。而
诸侯祭其疆。季氏旅于梁甫。孔子讥之。今海庙在温。温人
其可祭乎。神祸慢祉虔。丑回嘉直者也。驱迫穷氓。索罄南
邑。罔其神以纵。毋乃不可乎。三代之祈甘雨也。则纳稷契。
其除水害也。则流共工。其爱人胜祀。翼日雨止。盐人复本。
泉货充府。


卷五二九 第 1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