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李吉甫
李吉甫 第 13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五百十二

李吉甫 第 1a 页

* 李吉甫

吉甫字宏宪。赵郡人。御史大夫栖筠子。宪宗朝为翰林学
士。转中书舍人知制诰。元和二年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封赞皇县侯。徙赵国公。出为淮南节度使。六年
复入秉政。九年卒。年五十七。赠司空。谥曰敬宪。改谥忠懿。

** 睿圣文武皇帝册文

维元和三年岁次壬子正月癸未朔十一日癸巳。摄太尉
银青光禄大夫守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赵郡开
李吉甫 第 1b 页
国公臣李巽及文武官五千七百九十四人等言。臣闻自
天元而升。地黄而凝。皇王之道。尧舜首出。故典谟述焉。自
尧及唐。历纪三千。致理之君。不过十数。升平之运。不至五
百。天人之交际。不其难欤。我唐运之兴。昌期是膺。四海一
统。十圣丕承。以至于皇帝。则君十一而年二百矣。历考前
代。丁于斯时。皆王泽已竭。君明寖替。未若我后之维新厥
命。我唐之中兴厥祚。顾视周汉。不其蔑欤。伏惟皇帝陛下
绍太宗之英武。禀德宗顺宗之寅畏。乾乾翼翼。若不满志。
故爱于文母。顺色之孝也。睦于兄弟。因心之友也。崇谠议。

李吉甫 第 2a 页

察迩言。去疑谋。杜谗说。俾王道正直。砥为夷涂。发前圣之
韫椟。披人文之光耀。而气有沴者。反时为妖。若黎崇之不
恪。苗人之逆命。或诞敷文诰。或震謺武功。圣造不疾而速。
非陛下畴能之。然后奉四表之欢心。总百神之受职。蠲祀
于清庙。严禋于上元。天地察而神祇著矣。臣闻之。君人者。
谦逊静悫。则天应之以福。故休祥出焉。慈仁爱育。则人应
之以诚。故鼓舞从焉。王者因人心。稽天意。天下俱应。而徽
号加焉。至公之道。不可辞也。臣等所以勤勤恳恳。至于再。
李吉甫 第 2b 页
至于三。愿奉鸿徽。以彰休德。陛下犹三揖而五让之。久而
罔已。始降俞诏。于是百辟卿士。洎四方侯卫之臣上言曰。
陛下诞睿圣之姿。应会昌之期。经天地之谓文。禁暴乱之
谓武。臣等不胜大愿。谨奉玉册玉宝上尊号曰睿圣文武
皇帝。惟陛下懋一德。勤万邦。干禄百福。垂唐之无疆。

** 贺赦表

臣某言。伏奉某月日制。大赦天下。至德纯茂。鸿私溥洽。中
贺。臣闻圣人绍统。必建元良。王者郊天。是崇严配。伏惟宝
应元圣文武皇帝陛下嗣守鸿业。光膺骏命。奉先思孝。诚
已达于幽明。立嫡以长。义仍深于燕翼。皇猷允塞。坠礼咸
李吉甫 第 3a 页
甄。俯宏作解之恩。式布惟新之令。若乃涤瑕荡秽。雷雨之
施也。茂时育物。天地之仁也。薄征弛力。政理之源也。录功
念旧。敦劝之方也。加以躬俭节用。捐珠弃玉。执丧者俾从
达礼。系狱者咸释明刑。启进善之门。开直言之路。德殷虞
夏。义掩羲轩。凡在宥刑。孰不欣悦。

** 贺赦表

臣某言。伏奉二月二十四日制书。大赦天下。德洋恩溥。远
洽迩安。亿兆欣欣。罔不幸甚。臣某诚欢诚喜顿首顿首。伏
惟陛下体元圣之姿。膺出符之运。统理万事。建中于人。躬
李吉甫 第 3b 页
大禹之菲薄。奉元元之慈俭。损已以益下。约身而爱人。捐
珠玉而不玩。斥绮丽而不御。事有妨于农业。物有害于女
工。人力所疲。上心攸荡。自此罢黜。归于典常。若乃投荒禦
魅之伦。触网婴罗之类。或炎裔沦屈。骨肉相从。或囹圄幽
囚。馈饷不至。皆阳和所未煦。雨露所罕沾。靡不沐浴天波。
昭睹白日。然后表捐躯之烈。所以劝忠广累叶之仁。所以
敦孝。虔奉寝庙。辍玉舆之资。惠缓韨估。发金钱之积。异类
均怀土之志。高年加挟纩之恩。斟酌泉货之源。变通惠利
之弊。逋债咸已。谠直必容。如天之湛恩广矣。稽古之能事
李吉甫 第 4a 页
备矣。彼鹑衣之徒。鲐背之叟。孰不击中衢之壤。共乐于尧
年。咏泰阶之符。同跻于寿域。况臣谬当共理。职在抚循。欣
抃之诚。倍万恒品。不任踊悚之至。谨遣当州军事衙前虞
候王国清奉表陈贺以闻。臣某诚欢诚喜顿首顿首。谨言。

** 贺赦表

臣某言。伏见制书。大赦天下。以今年正月一日改为元和
元年者。臣闻行庆布和。允光于献岁。履端居始。实属于元
正。将大有以惠人。乃顺时而布令。法五始之要。流恩而降
泽。统三微之历。观象而建元。正朔所加。遐迩忻戴。中贺。伏
李吉甫 第 4b 页
惟皇帝陛下大孝嗣业。鸿猷启图。顺天地而发生。均日月
而齐照。驯洽飞走。煦育生灵。既承太宗文武皇帝之耿光。
禀保寿天皇之严训。百神享德。万国宅心。敷作解之泽。布
维新之典。将致和平。蠲京畿之逋债。言念水旱。薄江淮之
征赋。开罗网以宥过。崇勋秩以赏劳。宏褒酬之典。泽被幽
明。旌忠烈之臣。赏延于代。阐庠序以劝学。悯耆艾而加礼。
恩覃有截。化洽无垠。超溢虞夏。掩映轩顼。首出千古。遐冠
百王。亿万斯年。永荷天禄。臣谬当任用。分镇藩维。不获奔
赴阙庭。亲睹盛礼。

李吉甫 第 5a 页

** 贺赦表

臣某言。伏奉某月日恩制。大赦天下。一人有庆。百度惟新。
戴天履土。罔不欣忭。中贺。臣闻天地元功。施雨露以育物。
帝王继统。升日月以垂曜。偫品资始。万方文明。伏惟皇帝
陛下嗣守鸿业。光膺骏命。淳化均于四序。大德合于二仪。
保宁社稷。光宅区宇。宏孝慈以御下。崇恭俭以垂休。恩覃
浃旬。事冠今古。况乃顺时布政。乘春导和。敷作解之恩。宣
在宥之典。九族既睦。四门广辟。而又洗涤幽絷。雷雨之施
李吉甫 第 5b 页
也。归还流窜。罗网之释也。移叙贬黜。覆载之仁也。蠲除逋
债。政理之源也。褒宠勋贤。激劝之方也。废金宝之贡。有以
彰俭德也。搜遗逸之士。有以表至公也。元勋宿将。赏延子
孙。庶尹卿士。荣周存没。广直言之路。启进善之门。德超虞
夏。道掩轩顼。必将平一殊俗。发挥大猷。亿万斯年。永荷天
绪。臣谬当任用。述职藩维。不获奔赴阙庭。臣无任云云。

** 贺赦表

臣某言。伏奉今月日赦诏。自上下下。由衷尊尊。参天地之
大名。贵圣文之崇号。休气宛秀。弥漫云天。烟景昭华。光融
草树。臣诚欢诚踊再舞再蹈者。有以副万国之欢情。增九
李吉甫 第 6a 页
庙之炳灵矣。臣闻孝子事父。诚奉其色。忠臣事君。将顺其
美。皆殊外奖。情实内殷。超迈盈耳之言。适会因心之义。所
以然也。伏惟陛下道宏一德。功盖四时。辰象曷以焕其文。
雷霆无以雄其武。固以业振今昔。事溢名言。虽佥臣子之
谋。莫究圆方之广。所谓塞元命。起兆人。偫岳腾声。长河变
色。宜其雷震于地。庆蛰户之出幽。日飞于天。贺霄汉之开
朗。是以神鱼载舞。祥凤载鸣。况于人灵。况于荣位乎。徒张
三寸之舌。不足以谈圣猷。空捐七尺之躯。不足以报明主。
无任大庆欣忭倍百之至。谨遣所部宣德郎某奉表陈贺
李吉甫 第 6b 页
以闻。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 贺赦表

臣某言。伏奉七月三日册皇太子诏书。大赦天下。臣闻元
良者。宗祀之本枝。赦宥者。含育之全德。伏惟陛下赫然光
大。日升于天。嶷然崇高。岳镇于地。万龄为寿。庶物咸春。东
海注百川之朝。北辰列众星之拱。笑龟鹤之将老。嘲鸾凤
之未伸。但以礼备储宫。德刑广物。挺黄沙之罪。再荷生成。
洗白玉之瑕。俱成涣汗。中外一命。锡无战之勋。寿考百年。
赒不耕之粟。莫不忭舞帝渥。颂歌圣慈。万岁之声。夷夏合
李吉甫 第 7a 页
听。九成之乐。天地同欢。臣久沐鸿恩。竟无上荅。悦豫之至。
倍百恒情。谨因进药使某陈贺表以闻。

** 让平章事表

臣某言。臣久处繁机。切思退免。伏奉诏旨。未允深衷。仰戴
天慈。如寘冰谷。臣某中谢。臣窃惟至敬。岂敢烦文。再以恳
诚。上陈睿览。伏以陛下初临宝图。获侍丹扆。一心捧日。见
四海之大明。八稔代天。睹偫生之茂育。恭承睿算。实罄愚
衷。虽微寸功。岂敢纤负。倘陛下存簪履之旧。念葵藿之诚。
终全深恩。退蒙厚礼。则是陛下既假之以位。又宠之以名。
李吉甫 第 7b 页
至德深仁。光昭千古。况臣年齿虽长。筋力幸全。犹得申获
战之功。展死绥之分。倘蒙粗使。足可酬恩。至于左右便繁。
朝夕机务。则心忧智竭。力所不任。以此至诚。期于允遂。然
以时不再得。感王道之方平。福不重来。念君恩之已极。进
退惶恋。罔知所安。谨奉表陈乞云云。

** 第二表

臣某言。臣昨八日再表自陈。九日于延英奏对。公事既毕。
辄言私情。陛下语臣以兢惧之由。谕臣以进退之义。今奉
批荅。令断表章。无涯恩渥。木石知感。况陛下俯鉴诚恳。知
李吉甫 第 8a 页
非饰词。鉴以止足之心。特申分列之外。敢不上遵明令。退
抑微衷。恪居官次。更饫仁恩。顾伯玉之未果。徒惭圣私。秉
安石之偷安。犹期他日。衔恩之分。万殒犹轻。不任感戴惶
悚之至。谨再奉表以闻。

** 忠州刺史谢上表

臣某言。伏奉恩命。擢授臣持节忠州诸军事守忠州刺史。
越自东海。牧于巴中。秩优专城。任切谣俗。臣某诚欢诚喜
顿首顿首。顷以进取乖方。谴累斯及。远投海裔。分弃朱崖。
陛下精意飨天。覃恩率土。故臣得澡身霈泽。剖竹藩方。恩
李吉甫 第 8b 页
出九重。谤销众口。受命之日。心魂载驰。属楚越途遥。奔驰
道阻。溯流七千。涉险非一。虐暑婴疠。羸骸仅存。以今月七
日舁曳到所部上讫。臣往岁曲台掌礼。已蒙访对之荣。南
宫起草。犹兼奉蕝之任。陛下展事宫庙。臣实职导乘舆。接
星仗于钩陈。趋日驭于黄道。奉璋荐鬯。左右天威。增秩进
阶。沾濡庆渥。臣业以儒进。才匪时须。书生之幸。亦已过分。
中贻谤缺。咎则自招。今荷宠光。恩由天造。期励精于缉理。
庶有效于涓尘。巴山万重。峡水千仞。微分何寄。长瞻北辰。
臣无任感戴屏营之至。谨遣衙官朝散大夫试[兖]州长史
李吉甫 第 9a 页
赐紫金鱼袋宇文儇奉表陈谢以闻。臣某诚惶诚恐顿首
顿首。谨言。

** 柳州刺史谢上表

臣某言。伏奉诏书。授任柳州刺史。以今月二十五日至所
部上讫。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臣前岁以疾停官。去年
蒙恩除替。便欲裂裳裹足。趋赴京师。以旧疾所婴。弥年未
愈。逮及今夏。始就归途。襄州节度使于頔。与臣早岁同官。
见臣当暑在道。恳留就馆。寻假职名。意欲厚臣。非臣本愿。
伏惟陛下光被之德。道已洽于区中。忧济之勤。心每遍于
李吉甫 第 9b 页
天下。常以万邦共理。必藉于循良。一物不遗。尚延于愚藐。
假臣宠渥。重领方州。驽骀复效于驰驱。枯朽更同于华秀。
臣某诚欢诚喜顿首顿首。臣闻潢污易竭。徒有朝宗之愿。
犬马无识。犹知恋主之诚。揣分则然。惟天所鉴。况臣昔因
左官。一纪于外。子牟驰心于魏阙。汲黯注意于汉庭。岂伊
非夫。独无斯恋。去就者荣辱之主。朝廷者仕进之源。臣子
之宜。忠贞所志。臣虽心同犬马。而分比潢污。幸蹑康衢。意
悲往蹇。臣之此诚。口不能谕。意欲自达。文非尽言。此臣所
以自咎自伤。恨乖志愿。犹冀苦心励节。上奉诏条。惠寡安
李吉甫 第 10a 页
贫。下除人瘼。恭宣皇化。少荅鸿私。不胜感戴欢欣之极。谨
遣衙前军事虞候王国清奉表陈谢以闻。

** 饶州刺史谢上表

臣某言。今月五日。中使刘元晏奉宣圣旨。擢授臣饶州刺
史。兼赐官告。仍至当州送上者。臣与元晏以某月二十三
日至州上讫。臣伏以郡守分符。朝有常典。王人赐告。荣并
贵臣。事出非常。恩超往例。拜舞之际。悲欢失容。臣某诚欢
诚喜顿首顿首。臣闻千年一圣。生圣时者为遭逢。万朝一
昌。遇昌期者为嘉会。臣顷者每念生圣时。逢圣运。而职在
李吉甫 第 10b 页
遐外。莫能自通。何尝不顾影独悲。扪心屡泣。昼望白日。夜
瞻北辰。岂谓分寸之绩未施。丹恳之诚若感。微藿倾心。盖
草木之常分。太阳回烛。及幽远而不遗。今陛下降不次之
恩。授分忧之地。拜章承旨。皆自中人。圣渥沾濡。天威咫尺。
从此万里。不为孤臣。臣某诚欢诚喜顿首顿首。臣又闻臣
子之道。犬马代劳。义不辞难。分当竭命。臣窃以饱食厚禄。
肥生泽肤。犹愿荷戈于逐虏之疆。免冑于捐躯之所。至于
理财均赋。惠寡安贫。劝农桑。敦学校。儒吏之常节。驽骀顾
何以堪。当此殊荣。少荅元造。高秩以忝。鸿私未酬。慺慺此
李吉甫 第 11a 页
诚。没齿无怠。不任感涕屏营之至。

** 谏畋猎表

陛下轸念黎元。亲问禾黍。察闾里之疾苦。知稼穑之艰难。
此则圣主忧勤。天下幸甚。但以弧矢前驱。鹰犬在后。田野
纵观。见车从之盛。以为万乘校猎。传说必多。谏诤之臣。义
当守职。既有闻见。理合上陈。拱默则怀尸素之惭。献言又
惧触鳞之祸。果决以谏。实谓守官。正当嘉尚。非足致诘。夫
蒐狩之制。古今不废。必在三驱有节。无驰骋之危。戒衔橛
之变。既不殄物。又不数行。则礼经所高。固非有害。然逐兔
李吉甫 第 11b 页
呼鹰。指顾之乐。忘危履险。易以溺人。故老氏譬以发狂。昔
贤以为至诫。陛下每与臣等讨论古昔。追踪尧舜。固当弃
常俗之末务。咏圣祖之格言。愿以徇物为心。克己为虑。则
升平可致。圣祚无疆。偫臣异议。不禁自息。

** 请录用令狐通奏

臣伏见代宗朝滑州节度使令狐彰临终上表。悉以土地
兵甲籍上朝廷。遣诸子随表归阙。代宗以彰遗表。宣示百
寮。当时在位者闻之。无不感叹。今有次子通在。臣每感彰
同时河朔诸镇。付子传孙。无不熏灼数代。唯彰忠义感激。

李吉甫 第 12a 页

奉国忘家。遣子入朝。以土地归于先帝。贞元中。长子建坐
事死于施州。幼子运亦无罪流于归州。欲使忠义之人。何
所激劝。今通幸存。得遇明圣。伏乞陛下召之与语。如堪用。
望垂奖录。

** 请汰冗吏疏

方今置吏不精。流品庞杂。存无事之官。食至重之税。故生
人日困。冗食日滋。又国家自天宝以来。宿兵常八十馀万。
其去为商贩。度为佛老。杂入科役者。率十五以上。天下常
李吉甫 第 12b 页
以劳苦之人三。奉坐侍衣食之人七。而内外官仰俸廪者。
无虑万员。有职局重出。名异事杂者甚众。故财日寡而受
禄多。官有限而调无数。九流安得不杂。万务安得不烦。汉
初制郡。不过六十。而文景化几三王。则郡少不必政紊。郡
多不必事治。今列州三百。县千四百。以邑设州。以乡分县。
费广制轻。非致化之本。愿诏有司博议。州县有可并并之。
岁时入仕有可停停之。则吏寡易求。官少易治。国家之制。
官一品。俸三千。职田禄米。大抵不过千石。大历时。权臣月
俸至九千缗者。州刺史无大小皆千缗。宰相常衮始为裁
限。至李泌量閒剧稍增之。使相通济。然有名在职废。俸存
李吉甫 第 13a 页
额去。閒剧之閒。厚薄异类。亦请一切商定。

** 请罢永昌公主祠堂疏

伏以永昌公主稚年夭枉。举代同悲。况于圣情。固所钟念。
然陛下犹减制造之半。示折中之规。昭俭训人。实越今古。
臣以祠堂之设。礼典无文。盖德宗皇帝恩出一时。事因习
俗。当时人閒。不无窃议。昔汉章帝时。欲为光武原陵明帝
显节陵各起邑屋。东平王苍上疏言其不可。东平王即光
武之爱子。明帝之爱弟。贤王之心。岂惜费于父兄哉。诚以
非礼之事。人君所当慎也。今者依义阳公主欲起祠堂。臣
李吉甫 第 13b 页
恐不如量置墓户。以充守奉。

** 对素服救日蚀仪疏

日月运行。迟速不齐。日凡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有馀。日行
一度。月行十三度有馀。率二十九日半而与日会。又月行
有南北九道之异。或进或退。若晦朔之交。又南北同道。即
日为月之所掩。故名薄蚀。虽自然常数。可以推步。然日为
阳精。人君之象。若君行有缓有急。即日为之迟速稍踰常。
为月所掩。即阴侵于阳。亦犹人君行或失中。应感所致。故
礼云。男教不修。阳事不得。谪见于天。日为之蚀。古者日蚀。

李吉甫 第 14a 页

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月蚀。则后素服而修六宫之
职。皆所以惧天戒而自省惕也。人君在名物之上。易为骄
盈。故圣人制礼。务乾恭夕惕。以奉若天道。苟德大备。天人
合应。百福斯臻。陛下恭已向明。日慎一日。又顾忧天谴。则
圣德益固。升平何远。伏望长保睿志。以永无疆之休。

** 右龙武统军张伯仪谥议

或以伯仪尝以推毂之任。挫师安州。于谥法得无贬乎。愚
以为不然。自中兴三十年而来。兵未战者。患在将帅以养
李吉甫 第 14b 页
寇自重。纵敌藩身。若进而亡师。贬以为义。诫总干戈者必
托于万全之名。而忘一战之效矣。然则保其利者。亦君子
所嫌也。录其忠而劝善者。非阳秋之志欤。矧平居进退之
节。不敢二色。称为忠臣。议名之际。褒劝所在。请谥曰恭。以
旌厥美。

** 上元和郡县图志序

臣闻王者建州域。物土疆。观次于星躔。察法于地理。考中
国山河之象。求二仪险阻之情。天汉萌而两界分。南官正
而五均叙。自黄帝之方制万国。夏禹之分别九州。辨方经
野。因人纬俗。其揆一矣。及秦皇并六国。则罢侯而置守。汉
李吉甫 第 15a 页
武讨百蛮。则穷兵而黩武。虽裂为郡县者。远过于殷周。而
教令之所行。威怀之所服。亦不越于三代。失天地作限之
意。非皇王尚德之仁。誇志役心。久而后悔。由此观之。则圣
人疆理之制。固不在荒远矣。吾国家肇自贞观。至于开元。
兼夏商之职贡。掩秦汉之文轨。梯航累乎九译。厩置通乎
万里。然后分疆以辨之。置吏以康之。任所有而差贡赋。因
所宜而制名物。守其要害。险其走集。经理之道。冠乎百王。
巍巍乎无得而称矣。易曰。天险不可升。地险山川邱陵。王
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然则圣人虽设险。而
李吉甫 第 15b 页
未尝恃险。施于有备之内。措于立德之中。其用常存。其机
不显。弛张开阖。因变制权。所以财成二仪。统理万物。故汉
祖入关。诸将争走金帛之府。惟萧何收秦图书。高祖所以
知山川[:#AS-8DAF:⿰⻏厄]塞。户口虚实。厥后受命汜水。定都洛阳。留侯演
委辂之谋。田肯贺入关之策。事关兴替。理切安危。举斯而
言。断可识矣。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握枢秉圣。承祧立
极。祖尧舜之道。宪文武之程。皇王之遐踪。行之必至。祖宗
之耿光。寝而复耀。天宝之季。王途暂艰。由是坠纲解而不
纽。强侯傲而未肃。逮至兴运。尽为驱除。故蜀有阻隘之夫。

李吉甫 第 16a 页

吴有凭江之卒。虽完保聚。缮甲兵。莫不手足裂而异处。封
疆一乎四海。故鄘卫风偃。朔塞砥平。东西南北。无思不服。
臣吉甫当元圣抚运之初。从内庭视草之列。寻备衮职。久
尘台阶。每自循省。赧然收汗。谟明弼谐。诚浅智之不及。簿
书期会。亦散材之不工。久而伏思。方得所效。以为成当今
之务。树将来之势。则莫若版图地理之为切也。所以前上
元和国计簿。审户口之丰耗。续撰元和郡县图志。辨州域
之疆理。时获省阅。或裨聪明。岂欲希酂侯之规模。庶乎尽
李吉甫 第 16b 页
朱赣之条奏。况古今言地理者凡数千家。尚古远者或搜
古而略今。采谣俗者多传疑而失实。饰州邦而叙人物。因
邱墓而徵鬼神。流于异端。莫切根要。至于邱壤山川。攻守
利害。本于地理者。皆略而不书。将何以佐明王[:#AS-8E4B:⿰⺘厄]天下之
吭。制偫生之命。收地保势胜之利。示形束壤制之端。此微
臣之所以精研。圣后之所宜周览也。谨上元和郡县图志
起京兆府。尽陇右道。凡四十七镇。成四十卷。每镇皆图在
篇首。冠于叙事之前。并目录两卷。总四十二卷。臣学非博
闻。识愧经远。驰骛虽久。漏略犹多。轻渎宸严。退增战越。谨
上。

李吉甫 第 17a 页

** 编次郑钦悦辨大同古铭论

夫一邱之土。无情也。遇雨而。偶然也。穷象数者。已悬定于
十八万六千四百日之前。矧于理乱之运。穷达之命。圣贤
不逢。君臣偶合。则姜牙得璜而尚父。仲尼无凤而旅人。傅
说梦达于岩野。子房神授于上。亦必定之符也。然而孔不
暇暖其席。墨不俟黔其突。何经营如彼。孟去齐而接淅。贾
造湘而投吊。又眷恋如此。岂大圣大贤。犹惑于性命之理
欤。将浼身存教。示人道之不可废欤。余不可得而知也。钦
李吉甫 第 17b 页
悦寻自右补阙历殿中侍御史。为时宰李林甫所恶。斥摈
于外。不显其身。故余叙其所闻。系于二篇之后。以著蓍筮
之神明。聪哲之悬解。奇偶之有数。贻诸好事。为后学之奇
玩焉。

** 杭州径山寺大觉禅师碑铭(并序)


如来自灭度之后。以心印相付嘱。凡二十八祖至菩提达
摩。绍兴大教。指授后学。后之学者。始以南北为二宗。又自
达摩三世传法于信禅师。信传牛头融禅师。融传鹤林马
素禅师。素传于径山。山传国一禅师。二宗之外。又别门也。
于戏。法不外来。本同一性。惟佛与佛。转相證知。其传也。无
李吉甫 第 18a 页
文字语言以为说。其入也。无门阶经术以为渐。语如梦觉。
得本自心。谁其语之。国一大师其人矣。大师讳法钦。俗姓
朱氏。吴都昆山人也。身长六尺。色像第一。修眸莲敷。方口
如丹。嶷焉若峻山清孤。泊焉若大风海上。故揖道德之器
者。识天人之师焉。春秋二十有八。将就宾贡。途经丹阳。雅
闻鹤林马素之名。往申款谒。还得超然自诣。如来密印。一
念尽传。王子妙力。他人莫识。即日剃落。是真出家。因问以
所从。素公曰。逢径则止。随汝心也。他日游方至馀杭西山。
问于樵人。曰此天目山之上径。大师感鹤林逢径之言。知
李吉甫 第 18b 页
雪山成道之所。于是荫松藉草。不立茅茨。无非道场。于是
宴坐之久。邦人有搆室者。大师亦因而安处。心不住于三
界。名自闻于十方。华阴学徒。来者成韨矣。天宝二祀。受具
戒于龙泉法崙和尚。虽不现身意。亦不舍外仪。于我性中。
无非自在。大历初。代宗睿武皇帝高其名而徵之。授以肩
舆。迎于内殿。既而幡幢设列。龙象围绕。万乘有顺风之请。
兆民渴洒露之仁。问我所行。终无少法。寻制于章敬寺安
置。自王公逮于士庶。其诣者日有千人。司徒杨公绾。情游
道枢。行出人表。大师一见于众。二三目之。过此默然。吾无
李吉甫 第 19a 页
示说。杨公亦退而叹曰。此方外高士也。固当顺之。不宜羁
致。寻求归山。诏允其请。因赐策曰国一大师。仍以所居为
径山寺焉。初大师宴居山林。人罕接礼。及召赴京邑。途经
郡国。譬若优昙一现。师子声闻。晞光赴响者毂击肩摩。投
衣布金者邱累陵聚。大师随而檀施皆散之。建中初。自径
山徙居于龙兴寺。馀杭者。为吴东藩。滨越西境。驰轺轩者
数道。通滨驿者万里。故中朝衔命之士。于是往覆。外国占
风之侣。尽此奔走。不践门阈。耻如瘖聋。而大师意绝将迎。
礼无差别。我心既等。法亦同如。贞元八年岁在壬申十二
李吉甫 第 19b 页
月二十八夜。无疾顺化。报龄七十九。僧腊五十。先是一日。
诫门人令设六斋。其徒有未悟者。以日暮恐不克集事。大
师曰。若过明日。则无所及。既而善缘普会。珍供丰盈。大师
意若辞诀。体无患苦。逮中宵。跏趺示灭。本郡太守王公颜
即时表闻。上为歔欷。以大师元慈默照。负荷众生。赐谥曰
大觉禅师。海内服膺于道者。靡不承问叩心。怅惘号慕。明
年二月八日。奉全身于院庭之内。遵遗命也。建塔安神。申
门人之意也。呜呼。为人尊师。凡将五纪。居惟一床。衣止一
衲。冬无纩氎。夏不絺绤。远近檀施。或一日累千金。悉命归
李吉甫 第 20a 页
于常住。为十方之奉。未尝受施。亦不施人。虽物外去来。而
我心常寂。自象教之兴。数百年矣。人之信道者。方悕畏于
罪垢。爱见于庄严。其馀小慧。则以生灭为心。垢净为别。舍
道由径。伤肌自疮。至人应化。医其病故。大师贞立迷妄。除
其憃冥。破一切相。归无馀道。乳毒既去。正味常存。众生妄
除。法亦如故。尝有设问于大师曰。今传舍有二使。邮吏为
刲一羊。二使既闻。一人救。一人不救。罪福异之乎。大师曰。
救者慈悲。不救者解脱。惟大师性和言。罕所论说。问者百
千。对无一二。时證了义。心依善根。未度者道岂远人。应度
李吉甫 第 20b 页
者吾无杂味。日行空界。尽欲昏痴。珠现镜中。自然明了。或
居多灵异。或事符先觉。至若饮毒不害。遇疾不医。元鹤代
闇。植柳为盖。此昭昭于视听者。不可备纪。于我法门。皆为
妄见。今不书。尊上乘也。弟子实相。门人上首。传受秘藏。导
扬真宗。甚乎有若似夫子之言。庚桑得老聃之道。以吉甫
连蹇当代。归依释流。俾筌难名。强著无迹。其词曰。

水无动性。风止动灭。镜非尘体。尘去镜澈。众生自性。本同
诸佛。求法妄缠。坐禅心没。如来灭后。谁證无生。大士密授。
真源湛明。道离言说。法润根茎。师心是法。无法修行。我体
李吉甫 第 21a 页
本空。空非实性。既除我相。亦遣空病。誓如乳毒。毒去味正。
大师得之。斯为究竟。何有涅槃。适去他方。教无生灭。道有
行藏。不见舟筏。空流大江。苍苍遥山。成道之所。至人应化。
万物皆睹。报尽形灭。人亡地古。刻颂丰碑。永存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