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九八
卷四九八 第 22a 页
钦定全唐文卷四百九十八

卷四九八 第 1a 页
 权德舆(十六)

** 唐故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中散大夫使持节都督洪州诸军事守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骑都尉赐紫金鱼袋赠左散骑常侍崔公神道碑铭(并序)


博陵崔公讳某字某。仕至御史中丞洪州刺史江西都团
练观察使。元和七年冬十一月某甲子。启手足于郡舍。享
年五十五。皇帝不视朝。襚以左散骑常侍印绶。命郎吏吊
祠。明年十一月。祔窆于东都河清县先正之大墓。又明年。
其孤仲谟。纂其代德家法。命书悯册。请刻石系辞。且自本
曰。炎帝之后。秦夏里黄公廓。汉东莱侯伯基。东汉长岑长
卷四九八 第 1b 页
骃。济北相瑗。晋左仆射洪之代也。洪七叶至北齐礼部尚
书文恭公圣念。圣念四叶至君曾祖知晦。应销声举。授[兖]
州金乡丞。王父瑜。朝议大夫忠王府咨议。赠太子宾客。烈
考灌。再为澧州潭州刺史。以御史中丞领湖南观察使。当
宣武之际。用恺悌修政。为代吏师。优诏锡今爵。推理行第
一。神道缪盭。遭罹戕害。他日以君之勤。赠太子少师。君慈
卷四九八 第 2a 页
和修洁。平粹文敏。以勤身之功善。扬积厚之风类。始以门
荫调河中府参军。历邑丞廷史从事。察视凡南台外。三为
殿中侍御史。尝以公事贬台州司马。联帅表于理下。旋以
上介入拜侍御史。迁考功员外郎度支吏部二郎中商常
二州刺史。以至按部抚封。为太子守臣。所居可纪。渐渍光
大。其为郎中。考课经费。弥纶综覈。三剧曹无留事。濒江郡
国。仍岁夭疠。而浙河之东。凶旱特甚。县官恤然。临遣使臣。
发吴之公聚。赈越之艰食。君受载驰。仁声先翔。喔咻憯怛。
布施优裕。不乐宴私。不尝酒肴。东人鼓舞。感动肝膈。其为
卷四九八 第 2b 页
常州。漕引河渠。通申夏二浸。以宣利泽。郡有听断之下。有
如神明。及处方任。为仁由已。凡封逋负数千万。夫家病焉。
君曰。不旷然大贷。无以休息。悉用条上。尽蒙可报。然后均
列城之田赋。去都府之烦弊。吏措手足。事无尤违。仁矣哉。
诗称仲山甫柔嘉维则。申伯柔惠且直。惟君亦柔而立。温
良而能断。教训导利。外宽内明。函达于雅故。勤施于政事。
稽洪范三德。其甫申之柔乎。凡历柱下史东曹郎。皆居代
官。列郡二千石方帅执法。皆循风训。江湖之閒。壤地相错。
蒙君父子仍代之泽。岂天意之裕斯人耶。鄙夫久贰六官。

卷四九八 第 3a 页

与君周旋甚熟。顷忝宰府。详知报政。迨兹居守。而仲谟俨
然焉。衰疾不文。直词传信。铭曰。

矫矫少师。莅湖之南。播遗懿兮。抑抑常侍。在江之西。施美
利兮。仍代元侯。宽明辑柔。政乐易兮。此物此志。四封茂遂。
古循吏兮。宜永介福。奄然廞复。左貂襚兮。河清鲜原。羽葆
翻翻。潜智气兮。有涯必尽。流此淑闻。斯可贵兮。刻饰丰碑。
崔嵬龟螭。永为识兮。

** 唐故成德军节度营田副使正议大夫赵州别驾赠寿州都督河閒尹府君神道碑铭(并序)

卷四九八 第 3b 页


诗之小雅曰。尹氏太师。秉国之均。大雅曰。王命尹氏。戒我
师旅。然则代为天子三公大夫。参掌文武。故吉甫有作宪
之美。翁归为兼备之才。周汉以还。似续忠厚。今义武军节
度使相国延德郡王司徒公之从事曰澄。从公来朝。朝有
赏典。式宠戎辂。当簪法冠。永怀罔极之恩。愿回追锡之命。
司徒嘉焉。以其词列上。先皇帝孝理天下。愀然曰俞。繇是
辍功次之迁。遂饰终之泽。乃三月丁酉。有诏赠澄之先人
正议大夫赵州别驾锬为寿州都督。先夫人吴郡陆氏为
吴郡太夫人。印绶璜珩。光耀幽穸。哀荣所被。名教多之。澄
卷四九八 第 4a 页
又稽甲令。绎家牒。以漏泉告第之恩。有螭首龟趺之制。于
是传诗。而系辞云。都督以讳为字。天姿刚健。经术百氏。阴
符六韬。皆所讲习。通其旨奥。天宝初举进士不第。幕府上
功卢龙府别将。稍迁瀛州高阳县令。历恒州司法参军稿
城令。宝应初以太子中允兼恒州长史。锡金印紫绶。广德
中迁易赵二州别驾。节将推其才。表为营田副使。理二县。
佐三郡。劳徕安集。周爰图虑。以饥馑之岁。丁师旅之殷。敷
其慈和。得以安静。议者以鲁仲堪庞士元方之。既董大田。
实居上介。俗知礼节。师以阜饶。方陟劳课。奄然大病。以大
卷四九八 第 4b 页
历七年秋七月。启手足于恒州灵符里。享年六十一。以明
年夏五月。窆于稿城县东子乐原。夫人岚州刺史道之孙。
密云令昌嗣之女。能以仁顺。洽于宗姻。昼哭既除。丧十四
岁。以贞元四年冬十月。殁于道州。以十一年冬十二月祔
焉。从鲁礼也。有子三人。长曰浑。唐县尉。次曰涛。赵州司功
参军。皆不幸短命。澄即其幼子也。尚学理文。敏信诚厚。雅
有悃愊。不随波流。山东士大夫多称其名义。由北平尉为
定州功曹掾。辟司徒府。主其谋猷。每怀戎章。驱疾传。陈赋
舆之事。明利害之乡。叶于中权。皆有功效。洎元侯入觐。天
卷四九八 第 5a 页
子录功。宾僚传校。命赐优重。而澄永怀霜露。愿贲邱封。感
于宸衷。盛此徽数。君子曰。是举也。有以见尹氏之孝思。都
督之流庆。上公之与善。元首之加恩。以风四方。以厚士教。
虽澄之未贵仕。其所以宏助者多矣。初都督之祢曰本古。
仕至常州武进尉。武进之父曰正义。历许相宋三州刺史
司农少卿。司农之父曰良。终沧州司马。司马之父曰文哲。
仕隋青泗曹濮陜宋洺相等州刺史本郡太守大理卿户
部尚书。皆有德善。扬于官业。盖二雅遗烈之所从来远矣。
德舆门人兰陵萧籍。与澄为寮。同在公府。状其往行。兼列
卷四九八 第 5b 页
命书。忝贰邦教。敢忘耸善。乃为铭曰。

尹氏代律。聿修文武。自周[绵]汉。炳耀圭组。懿懿都督。远承
丕矩。方骋夷涂。俄归野土。庆延嗣续。职佐藩垣。远从上台。
来翊天门。追饰二尊。辉荣九原。密印画绶。隼旟鱼轩。官才
掾吏。迹重知已。恩回大君。泽及先子。以尽忠养。以宏孝理。
楬立贞珉。芳馨在此。

** 唐故右神策护军中尉右街功德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右武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上柱国乐安县开国公内侍省少监致仕赠扬州大都督府
卷四九八 第 6a 页
孙公神道碑铭(并序)


元和元年冬十月。内省少监致仕孙公寝疾。薨于京师广
化里私第。享年若干。十有一月。有诏追赠扬州大都督。法
赙布绢。各以百数。明年十一月。葬于泾阳县之某原。命妇
诸孤。家老故吏。以服劳诏禄恩华庆赏之不可以不识也。
请镂丰碑。楬于鲜原云。唯圣唐仁泽汪濊。威灵燀耀。乃法
辰象。以严武师。惟肃宗创新军于北落。克靖患难。惟德宗
置中护于内朝。而为总制。翊宸严以宣七德。正师律以张
卷四九八 第 6b 页
四维。勤劳警巡。柬拔忠厚。不失于正。克保其终者。惟公有
焉。公讳荣义。字某。其先吴郡人也。轩裳延耀。本冠邦卿。版
籍推迁。幸来京毂。今为京兆泾阳人。曾祖翣。皇右金吾卫
中候。祖庭玉。赠[兖]州刺史。父知吉。皇开府仪同三司行右
领军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上柱国魏国公。或徼循筮仕。
道在安卑。或麾节加恩。义彰追远。以至于先公贵位。名重
前朝。宏内省之事任。受大封之徽命。承休袭庆。终践代官。
裕蛊教忠。备遵家法。公端良谨重。洁白详明。事无尤违。心
必诚信。至德中。策勋至上柱国。起家掖庭局监。转掖庭局
丞宫闱局令。再为内谒者局。叙品至朝议大夫。恩锡章服。

卷四九八 第 7a 页

又加中散大夫。贞元十七年充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判官。
才浃辰。迁内常侍。充副使。越翌日。兼右街功德副使。十九
年拜右骁卫将军。充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右街功德使。明
年有诏知内侍省事。岁中加特进右武卫大将军。封乐安
县开国男。德宗弃天下。顺宗谅闇。整训爪牙。勤宣翼戴。进
骠骑大将军。益封乐安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今皇帝践
祚。以年疾加侵。固辞戎政。重违诚恳。恩礼旧劳。拜开府仪
同三司。既积沈恙。累章陈乞。乃下优诏。遂其致政之请焉。
卷四九八 第 7b 页
初公以大历中奉使交广。裔夷啬祸。有梁氏寻氏聚为寇
襄[:#AS-FBED:●]
[:#AS-FBA2:●]。公与守臣决策。潜师尽
殪。南服以清。厥猷茂焉。建中中。将军许庭游将命北蕃。公
为之介。属张光晟暴毙。其众与阴方为仇。野心烦言。将逞
憾以报。才全智免。终靡盬而归。俄而希烈干纪。淮濆不靖。
受中旨。合兵符。取桂岭湘川之众。益汉阳夏口之镇。以当
剧贼。且护成师。收应山。援安陆。凡鄂之成绩。公有助焉。寻
又监庆州行营兵马。皆奋策画。用宁边鄙。暨夫拊循爪士。
参赞禁营。乃升副车。超践中尉。讲军志。循武经。比诗人祈
父之职。得易象贞师之义。承睿谋以决胜。授偫帅以懋功。
肃肃然安人而禁暴。雄雄然由
卷四九八 第 8a 页
中以制外。积劳不伐。受宠若惊。恩波深而守以慎惧。爵禄
厚而不萌侈汰。其或方国问遗。岁时交欢。公曰。有齿以焚。
古人所诫。无胫而至。廉士不居。外不易于人。中不易其操。
泛然虚受。悉助军实。强力匪懈。推诚在公。或籍在行閒。而
法干吏理。苟书所至。必械系送之。心无私焉。直而后已。当
亲重之任。护腹心之臣。入近天子之光。出列诸侯之上。岂
徒然哉。先魏公信向释氏。薰修心法。尝于邑里奏建宝应
众善寺。五代之壤树依焉。至公又请于寺内置无垢净光
法华三院塔额。檀施臧获。为净人者十辈。所以修先志。所
卷四九八 第 8b 页
以崇佛乘。孝子信士。斯为至矣。昔汉室以灌婴为谒者。随
何为护军。正伯参珥貂之制。环列据衔珠之重。骠骑仪同。
品皆第一。护封益食。事轶常均。及屏去熏灼。翛然恬旷。家
居得谢。以至没身。其动也。本兵柄而不可犯。其静也。冥道
枢而无所累。纳忠循理。议者嘉之。前夫人郭氏。骠骑大将
军赠开府仪同三司全羽之女。克恭妇道。不幸先没。今夫
人东平郡君吕氏。柔嘉有仪。昼哭遵礼。奉终诚信。以前夫
人祔焉。长子某次子某官某等。棘心雪泣。衔恤无怙。趋承
轩禁。嗣续忠劳。公之兄前保寿寺上座内供奉监义大
卷四九八 第 9a 页
德道系。舍筏之宗。已超学地。在原之痛。犹切孔怀。公之弟
某官某等。同气联华。致美有裕。忍哀襄事。先远是图。龟兆
告猷。刍灵启路。卜佳城于此室。体魄焉依。转乐石于他山。
声尘斯在。铭曰。

大君御极。修理百职。抑抑乐安。逢时竭力。超侍轩墀。抱公
绝私。乃将命令。以会师期。保合诚信。周旋险夷。韬钤讲贯。
印绂葳蕤。帝座之西。星文昭晰。钩陈之北。武旅森列。为之
总制。所以关决。凡在拊循。士皆感悦。委重三朝。成功九霄。
退身崇让。息偃迢遥。逝川阅水。截道惊飙。恩崇幢盖。吹咽
卷四九八 第 9b 页
笳箫。泾流汤汤。谷水池阳。旧邱崇冈。若斧若堂。宰树如云。
仁祠在旁。刻铭于兹兮。永永不忘。

** 故正议大夫守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纪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赠太子太傅贞宪赵公神道碑铭(并序)


在汉孝宣。厉精理道。则有魏相通故事。丙吉知大体。百职
修明。中兴有声。惟皇帝在位十四祀。得贤相成纪公赵氏。
受天清淳。佐时缉熙。本洪范之正直。躬大雅之明哲。左辅
右弼。调和鼎味。降祥而生。尽瘁而终。时贞元十三年。年六
卷四九八 第 10a 页
十一岁。上震悼不视朝三日。诏奉常具仪法。册赠太子太
傅。又俾百执事为位。哭于其庭。吊祠礼赙。率有加等。二府
之属。或铭其德于寿堂。或状其行于考功。有司稽实。谥曰
贞宪。公之盛业。斯谓不朽。又举其始中终之略。识于神道。
公讳憬。字退翁。天水陇西人。其先成子之文。宣子之忠。文
子之知人。左邱明太史公实书之。曾王父仁本。皇司列少
常伯同东西台三品。以忠清励翼。多所发明。乾封总章之
际。号为称职。王父赠赵州都督谊。历右司郎中乾封县令
司仆少卿。烈考赠郑州刺史道先。仕至洪州录事参军。惟
卷四九八 第 10b 页
祖祢含章。故庆延追锡。崇构丕矩。复大于公。公保抱之岁。
生知色养。羁贯之年。则无幼志。及夫被儒服。践法言。敬直
而文。肃庄而温。端诚博物。错综古今。非大中至正。不接于
心术。宝应中。元宗崩。肃宗幸梓宫。有司议方中复土之制。
时西鄙日耸。岁饥人流。公以王者追孝。恤礼宜俭。褐衣上
疏。词指约明。君子曰。此刘更生谏昌陵之言也。息偃江介。
名声籍甚。始佐州司。乃辟戎车。自试守江夏尉。三迁至监
察御史。其后翘车继辙。贤侯虚左。大凡难理之府。皆待公
为重。历殿中侍御史太子舍人。丁太夫人忧。柴毁孺慕。殆
卷四九八 第 11a 页
将死孝。感导善气。降为嘉生。有芝煌煌。秀于壤树之侧。公
默而去之。人莫知者。既免丧。徵拜水部员外郎。未几。检校
工部郎中副湘中七州军事。居一年。诏领留府。寻践方伯。
以中执法锡金印紫绶。罢职家居。拜给事中执法。怀和北
狄。有下嫁册命之礼。复兼宪丞。以副皇华。旋轸未至。迁尚
书左丞。俊乂用彰。皆以贞胜。其初抚封。上狩于汉中。守臣
之任。忧寄愈切。公恤隐布和。仁而爱人。舆师知训。善吏乐
职。行之三年。教化明备。厎贡有艺。赋政不烦。絜矩以杜奇
邪。露章而无吐茹。飞语雷动。明诚山立。受代踰年。事实敷
卷四九八 第 11b 页
闻。故有左曹之命。讲贯旧章。惟直是视。刑或失入。议将必
还。公望日盛。其勤靡盬。故有和戎之役。致赐谕旨。协宁殊
邻。疆场之言。专对而不跲。纪纲之仆。承事而不征。保就安
利。北方感悦。故有在涂之拜。整南宫之纪律。起郎吏之功
绪。风望素重。法制尤精。常岁终举吏可以长人者。或以其
细故深诋。将以病公。公乃移书自讼。请下其考。有博大之
度。无怨欲之私。一台承式。六辔在手。持刚体要。善否有章。
故积公辅之望。贞元八年夏四月。拜中书侍郎平章事。明
年五月。转门下侍郎。以厚德载物。以全才宣化。举直尽忠。

卷四九八 第 12a 页

敷纳详明。正百度之本。去一朝之便。事有统纪。心无面从。
嘉猷谠言。镇定宏大。谦厚而不伐。持平而居易。辟邪塞违。
贞厉而不校。陟恪始终。帝载用和。嚱夫。先正常伯历左肃
机东台侍郎。充著休功。再参大政。公皆践之。是以似之。尝
以为汉庭诸公。罕备其用。以石庆之醇谨。而不能关决。薛
宣之方略。而失于烦碎。翟方进之通明。而固其位。公孙宏
之节俭。而近于名。公备有其长。彼实多缺。唯丙魏所履。我
无愧焉。向使天与之年。尽行其道。则公之所化。可胜既乎。
卷四九八 第 12b 页
故其登庸也。士之仁者相贺。而不仁者相吊。其全归也。士
之仁者相吊。而不仁者相贺。斯可知已。至若睦中外之姻。
而均其禄赐。严宗庙之祀。而不理第室。启手足之日。家无
馀财。奉终即远。待恩礼而后备。难矣哉。嗣子宣亮全亮元
亮承亮等。伯季以门子为宏文生。叔仲始解巾受禄。皆禀
德风。幼而孝谨。以十一月景午。时得吉卜。奉公之丧。祔窆
于河南缑氏县景山之原。礼也。以德舆叨居宰士。尝辱深
知。职奉赞书。备详盛烈。俾刻金石。闻于无穷。铭曰。

晋有成宣。代称忠勋。先正常伯。匪躬事君。缵复于公。为时
献臣。德不踰闲。心不违仁。贞其所履。以翼天子。大猷是经。

卷四九八 第 13a 页

中立不倚。乃赋明命。宜跻遐纪。吾道方伸。修涂遽已。缑原
苍苍。宰树成行。令名章章。乐石在旁。噫嘻太傅之风。永代
不忘。

** 故朔方河中晋绛邠宁庆等州兵马副元帅河中绛邠节度度支营田观察处置等使元从奉天定难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徒兼中书令河中尹上柱国咸宁郡王赠太师忠武浑公神道碑铭(并序)


天地䜣合。以生万物。其成岁功也。则有肃杀震曜之助焉。
君臣保乂。以熙百志。其讲武功也。则有经纶翼戴之辅焉。
龙蛇起蛰。山泽通气。与运相值。有开必先。斯太师所以宣
卷四九八 第 13b 页
力四代。稽谟七德。煇曜威灵。勤身濯行。霆击风行。乃缉熙
于光明。故雕戈淑旂。以严师律。黄旒元衮。以正台曜。湛露
彤弓。以觉报宴。纳书追命。以荣恤礼。蕃锡始终。如公之功。
公讳瑊。字某。其先夏姒之后为淳维。汉刘之代为浑耶。或
强为与国。或分以保姓。贞观中。开置州壤。就加官师。曾祖
元庆。皇豹韬卫将军灵邱县开国伯。祖文寿。皇太子仆。赠
尚书左仆射。考释之。皇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兼御史中
卷四九八 第 14a 页
丞宁朔郡王。赠司空。惟灵邱绍先公之职。居次卿之重。仆
射以积厚克家。宁朔以伟才雄边。贵仕崇勋。乃列茅社。流
光追远。是加密印。回复介祉。閒生元臣。功昭于前人。德合
于大君。建中癸亥。翠华西狩。公以大司马艰贞翼从。部勒
戎车。揣摩杀机。勤劳行内。为上心膂。登坛授律。誓命交感。
如汉拜淮阴侯故事。而又加焉。乃进左揆。遂参大政。总赋
舆而为之师长。恢王略而以之北伐。凶党尽锐。壁于武亭。
公以事钜师老。则伤威重。正合奇胜。在于疾力。奋寡击众。
鼓行无前。歼夷溃溺。如建瓴水。中坚席胜。又复于咸阳。长
卷四九八 第 14b 页
毂启行。既门于延秋。会西平王以东诸侯之师。清宫献捷。
公乃抑其贾勇。须彼成功。窒士心之剋伐。息兵火之气焰。
然后穷追斩级。寇孽以平。备法从于清跸。捧大明于黄道。
告类荐功。登拜上台。抚封尹正。复与虏确。时北平王出大
卤收绛台。而公已总成师下左辅。于是缉忠力。扬奇锋。复
离宫。拔坚垒。衡阵压境。傅于蒲津。金鼓之声气相合。山河
之表里皆复。渠魁授首。师帅协附。安流以济。方轨而前。士
不罹伤。工不易肆。殄寇正刑。四方咸和。论道进律。乃平水
土。秉谊靖人。以修班制。休嘉贲于草木。利泽逮于鳏寡。言
卷四九八 第 15a 页
为军志。动为吏师。贞元景子。政成一纪。进掌邦教。遂居左
弼。十五年冬寝疾。十二月辛未。薨于理所。享年六十四。皇
上悼叹。不视朝五日。册赠太师。赙襚吊祠。有司备物。大僚
襄事。明年二月甲申。葬我太师于万年县洪固原。太常迹
其功德。奏谥曰忠武。礼也。初公年十一。以将门子仕于边
部。未弱冠。五迁至左骁卫将军。始从朔方之师战黑山。次
从陇右之师摧石堡。又尝西出临洮。夺昆夷之善地。而为
之壁垒。北绝大漠。破猃狁之坚甲。而焚其庐帐。又从汾阳
王临淮王讨反虏于山东。南攻赞皇。北取真定。射其突将
卷四九八 第 15b 页
李立节。贯于左肩。毙之。又五迁至太常卿。皆以功次。其閒
开地于河曲。以静九蕃。宣威于陕西。乃定三川。凡王师之
所以剋获都邑。元老之所以发扬蹈厉。公必居其先偏。而
当其勍剧。故以御史中丞为灵州左司马。以御史大夫为
邠州刺史。以工部尚书为单于大都护。专征上郡榆林之
地。入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又以户部尚书奉晋王出车之
重。自时厥后。投艰感慨。能纳大忠。以恤大事。理蒲十六年。
再陟公台。以司空兼侍中。以司徒兼中书令。大凡历官二
十八次。真食千八百室。居节制者五。副元帅者四。材力绝
卷四九八 第 16a 页
人。始封楼烦。方内洽平。乃建咸宁。凡汾阳王九代之勋。公
皆左右。四履之地。公皆践历。悯册师礼法谥尊名。公皆如
之。所不至者。寿而已矣。惟公厚性宽中。智谋深静。秉仪类
以赋明命。植端诚以纠王慝。讲功述职。远意长利。执德之
柄。蹈礼之舆。致其用以格天。启其心以沃圣。协建皇极。为
宗工元龟。雅好左氏春秋班氏史。得考父之恭。范宣之让。
骠卫之功略。黄韩之教化。又尝慕太史公自叙。著行纪一
篇。词不矜大。而事皆明备。有子五人。曰殿中少监鍊。太子
中允镐。太子司议郎钜。栎阳尉钢。云阳尉鐬。著位于两宫。
卷四九八 第 16b 页
以奉朝请。试吏于县内。以修事任。食德而才。禀训而忠。皆
以纯孝。致其哀敬。令弟辅国大将军右领军卫将军武当
郡王。与诸孤等推烝彝景钟之义。因识表以闻。有诏词臣。
刻石传信。乃采其赞书侯表。作神道碑。铭曰。

北戴斗极。阴方尚武。元金朱轓。锡命都府。太师閒代。感会
云雨。四征庇人。九合尊主。昔未成童。则能肆勤。卓行深入。
致果忘身。弱冠摧锋。环列南军。中兴之后。书社策勋。援枹
两河。转战三秦。灵朔郇邠。所居必闻。出统蕃卫。入司徼巡。
时丁阨难。节冠偫伦。逋诛煽结。狂秽宫阙。西平鞠旅。公亦
卷四九八 第 17a 页
授钺。既临延秋。如火烈烈。休士退舍。时惟不伐。祲沴濛濛。
蒲津未通。北平释位。公实抚封。胥命长春。克成厥功。开壁
劳军。靡有不公。以律则臧。在和而克。时惟太师。有严有翼。
乃敷仁泽。乃布条职。时惟太师。有功有德。三公二府。是奖
是陟。襚印易名。以尊以饰。材官介士。卤簿悽恻。大隧鲜原。
终南之北。万邦作宪。永代是式。追琢馨香。与唐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