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九一
卷四九一 第 18a 页
钦定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一

卷四九一 第 1a 页
 权德舆(九)

** 送歙州陆使君员外赴任序

始予与公佐。俱以圆冠褒衣。息偃于江湖閒。练塘镜溪。乐
在云水。师心自放。相视莫逆。其后则攻过内讼。知道不远
人。洗其心。虚以顺外。逮三四年。又俱以法冠翘车。为诸侯
宾。摄衣尘中。与俗驾并驰。閒关道路。离忧多而欢言少。七
年。诏书以礼官博士徵鄙夫于吴。十六年。以尚书祠部徵
公佐于越。其閒閒阔。忽焉十岁。心期寓书。常若对面。中朝
大夫君子。皆以推毂为已任。未至如然。亦既觏止。笑与抃
卷四九一 第 1b 页
会。月未再期。麾幢在门。繇是大夫之贤者。士之仁者。皆惜
其去。以公佐有端藻直质。无巧言谄笑。得之自是。不得自
是故也。今天子加恩元元。慎重吏师。则列郡长人。不轻于
中都官明矣。况宣城有贤长帅。以廉风俗。新安有佳山水。
以资胜践。为仁由已。赋禄且厚。此皆不期至而至者。然则
表课陟明。疾若传置。行当以尺一徵书。夺于是邦。邦人虽
欲遮道借留。末由也已。又恶用今日少别为戚戚耶。公佐
啬神自爱。以俟良会。

卷四九一 第 2a 页

** 送崔端公赴江陵度支院序

今年春。上始命二小司徒主量入经费之节。辨繇赋榷筦
之法。皆内有郎吏。外有从事。多冠惠文冠。分道将命。督课
郡国。其或才轶偫伦。望重搢绅者。则总二府之职而兼领
之。故执事有今兹南荆之命。用能选也。初执事以名声文
采为士林所仰。方退然深居于华阳仙府。讲道肄业。恬旷
自居。诸公之辟。日至山下。且以道胜于内。则出处不殊。儒
衣昂然。徐就知已。及参总世务。更居剧职。动成故事。去如
卷四九一 第 2b 页
始至。论文变则能穷损益之旨。商功利则能通轻重之权。
故数年之閒。三践宪司。赤绂在股。襜如褒博。诸生荣之。岁
十二月。自钟陵抵江陵。驱车即路。不惮冰雪。况骚楚遗韵。
枫江远目。在此路也。情如之何。五言诗送别之始。故自戴
临川萧王二柱史已降。皆徵文贶远。字用五而词多楚者。
以地理所历。且行古之道也。

** 送张仆射朝觐毕归徐州序

大君子所以贵者。道合于上。化流于下。得时大行。求福不
回而已。仆射南阳公镇徐方十年。师贞人和。拜章请觐。冬
十月。四牡雕戈。至于京师。或诵其德辉。或歌其事功。直道
卷四九一 第 3a 页
相贺。懦夫立志。公始以褒衣儒冠。游公卿閒。仁义博富。名
声籍甚。其后拥传佐戎。专城靖人。福以至德。惠之美利。临
骇机以激大顺。奋州师以摧剧虏。淮湖之閒。嶷然保障。陟
明加地。再命元侯。康衢自随于趾步。枉道不萌乎心术。而
文锋师律。奇正相合。以气为主。与古为徒。故其缘情放言。
多以莫耶自况。然则天下之肯綮。适所以资公之断割耶。
上之注意也深。公之诚虑也至。贡端诚以无隐。沃宸虑如
合符。尽直于内。诡词于外。日降庆赐。载淹旆旌。元正前殿
之贺。中和内朝之直。锵锵鸾声。湛湛露斯。虽韩侯入觐。吉
卷四九一 第 3b 页
甫燕喜。无以过也。迨兹春半。受命言旋。中朝贤士大夫皆
举酒为寿。徵诗为礼。盖悦公之风而惜别也。德舆辱当授。
词不逮意。姑以掖垣所赋。类于左方云。

** 送韦起居老舅假满归嵩阳旧居序

九年正月。左史韦公移疾。既踰时。左曹以闻。得请当免。遂
以角巾野服。如东周旧山中。朝廷搢绅先生之徒。车毂击
于通馗。觞酒交于竹林。执其衣袪。惜乎分阴。弦晦屡移。其
欢不厌。或发于歌咏。以将厚意。外孙权德舆序而言曰。大
凡士之生世。有二道焉。其出也。宣其功绪。播其利泽。纳忠
卷四九一 第 4a 页
服劳。以服天下。其处也。味道之腴。与古为徒。休影息迹。以
閒身世。不如是者。细则牵于利欲。大则囿于得丧。识真者
羞之。公之先。扶阳始以丞相致仕。为西汉盛典。逍遥以安
车不屈。为北朝外臣。至是左史又能伸其志以宏其世。嘉
遁德风。盛乎一门。况吾君用太和理万物。动者静者。各遂
其方。则陈力以致用。洁身以宏教。其利一也。故左史得以
聪明为骈枝。以名声为缠缴。无耗气。无焚和。退然葆真。独
与道往。鸥鸟不动。家人忘贫。是行也。朵颐者知惧矣。出车
家林。挥手青门。拥途而祖者。唯恐不及。合欢也。忘印绂之
卷四九一 第 4b 页
轻重。陈诗也。无章句之约束。放言无择。造适则笑。行觞无
算。既醉而罢。亏成彼是。曾不得栖于念虑之中。而惠风閒
云。飘拂左右。动用视听。无非大方。推是类而广之。则泛清
伊陟嵩邱。又可知也。小生无以为赠。谨序其所以然附于
编。

** 奉送崔二十三丈谕德承恩致仕东归旧山序

大易之言君子也。有出处语默之异。或有猷有为。以宣事
功。或不营不忮。以顺天理。则陈力庙廊之上。洁身岩石之
下。皆其所也。至于振风声以助时化。无乃处者裕乎。丈人
卷四九一 第 5a 页
燕居积四十年。而天爵人爵合发。至京师周月而解巾。致
政之诏再下。岂徒然哉。初躬耕于延州三茅山之趾。安仁
食力。声利不入。心虚旷而体胖。道义富而家肥。闺门淑行。
流于乡党。泊然与白云鸥鸟。同其无事。去年春。鹤书下江
南。江南守臣多方以起之。至止之日。褐衣召见。未受命而
被以章绶。既受命而侍于宫朝。循性蹈道。不迁于物。抗章
乞身。词直而明。凡五上而后得请之诏下。宠秩优礼。周行
耸视。上以为天下之本至重。必资贤人以奉三善。故命职
命官。皆在于是。及不得已而赐告也。犹以审谕道德处之。
卷四九一 第 5b 页
不然者。岂无他丰禄耶。盖尊元良以贞万国。圣人之心也。
嚱夫。士能自审出处之宜而不惑者鲜矣。或图于利欲。四
顾满志。或没于党类。不能自还。向非强志峻节。皦然清厉。
大圭不琢。独鹤无侣。难乎哉。追思曩岁一践岩径。盖二十
年矣。徐话旧故。有悲有欢。唯冥冥翰飞。不可及已。轻[:#AS-88E3:●]喜
束。心与道胜。软轮徐驱。故山有辉。想夫草堂环合。乔松千
馀本。交柯翳景。吟泫风露。幅巾长谣。偃放其閒。一气不耗。
四支交畅。清时外臣。其乐如何。非仁圣不能全不夺之操。
非坚明不能果独往之志。惇史古风。复行于今。偫公惜别。

卷四九一 第 6a 页

飞盖拥道。如汉廷祖二疏故事。而类之以歌诗。德舆溯其
心源也熟。故斯言不怍。

** 送徐咨议假满东归序

徐生用经术历太学太常二博士。咨议于王门。徊翔于天
朝。褒衣赤绂。官品第五。移疾请告。归息于让王之旧乡。其
进也量力。其退也修性。斯可嘉矣。国朝礼文。酌损三代。最
为详正。生所洽通。而又采获古今亡于礼之礼者。考论稽
合。颇有条贯。故顾居守夷仲徐左曹元封今归侯公和皆
卷四九一 第 6b 页
深知之。生喟然曰。州闾达者。凋落大半。吾过县车数岁已
为寿。班在下大夫不云贱。况天爵贵于缨冕。田庐乐于都
邑。思云卧水宿。食稻与渔。则华榱列鼎。不如是之适。贾勇
于退。不能留行。可以言贺。胡为怆别。鄙夫尝游息三吴閒。
殆二十年。每耳闻水国。如话乡党。则徐生亦吾之侨旧也。
可忘情耶。商皓远矣。以不才者处之。退朝隐几。幸类休沐。
江海之思。油然而生。适因送归。爱此行色。时岁荏苒。去异
粻无几何。多疾早衰。筋骸日耗。乞身自便。虽未敢言。涉江
而南。聊寄梦想。秋九月。太子宾客权德舆序。

** 送前溧阳路丞东归便赴滑州谒李尚书序

卷四九一 第 7a 页

昔路温舒举孝廉。补石邑丞。以二千石竟用。文学推重汉
廷。今路君亦果于修身。敏于试吏。经术以端其行。歌诗以
导其和。罢溧阳丞累年矣。廉故居约。谦故后时。尘缁逢掖。
不枉其道。今自京师抵东吴。且曰。滑州尚书公之镇南服
也。尝假从事。公实知之。今将谒辕门以修贺词。整羸车以
便归路。申旧展礼。无所慁累焉。然而三揖善价之来。虽欲
逃之难矣。膳部郎杨。君之出也。亟称舅氏之贤。徵词于我。
敢附仁者之赠。以宣不腆之言。且向之溧阳。犹古之石邑。
卷四九一 第 7b 页
重之以贤侯盛府以发其道。异时汉廷之庆。又何疑焉。闇
然日彰。在此举矣。左补阙权德舆序。

** 送袁中丞持节册回鹘序

国家用文教明德。怀徕外区。今年春。回鹘君长纳忠内附。
译吉语于象胥。复古地于职方。方帅条其功实。闻于天子。
乃择才臣以宣皇仁。于是诏工部郎袁君加中宪之重。被
命服之贵。将行。又拜祠部郎中。有司具仪法。持节册命。所
以新其号而厚其礼也。中丞端淳而清。文敏而诚。才以周
物。智以达变。识柔远之五利。能专对于四方。摄衣登车。不
问夷险。朝贤搢绅。是以壮其志而嘉其忠。且滇池昆明。为
卷四九一 第 8a 页
西南雄部。尝乐声教。是焉纂修。奇功自效。愿为保障。方今
规模宏大。八表一家。然则俛首以帅化者。吾君受之而不
阻。勤人于远略者。吾君薄之而不务。彼唐蒙开地。为好事
之臣。诸葛渡泸。盖一方之利。况今文武吉甫。镇安蜀都。而
中丞将大君之礼命。固殊邻之职约。德行言语。实在是行。
使边人缓带安枕。无烟火之警。酌古经远。才者能之。金章
瑞节。光耀原隰。近臣主文。乃类歌诗。鄙人不腆。忝记言之
职。故西南之册命。使臣之优诏。皆得书之。授于史官。又尝
与中丞同为江西从事。辱命内引。所不敢辞。

卷四九一 第 8b 页

** 送张阁老中丞持节册吊新罗序

秘书少监张君既受诏。以执法持节锡命于北方。吊其告
终。嘉其称嗣。致赐谕旨。以宏天覆。长幼养老。以遂人和。旁
达休嘉。上应古始。圣人之道也。况中丞用文学政事。敏知
达才。弥纶讽议。官业以序。而又修史氏之职。且逾一纪。国
家有殷荐严配之典。必相其仪。有受词专对之重。必将有
命。涖事不惑。居常让夷。是行也。知其习俗。中其宜适。粲然
而接之以文。驩然而加之以恩。回车伏奏。可以光大南宫。
众君子固以类其歌诗。阴方之气俗。四牡之践履。考功郎
卷四九一 第 9a 页
苗君序之详矣。掖垣寮旧。又申以七言。鄙夫承君之欢。辞
则不腆。亦既辱命。俾次偫篇。是用直书。纳诸[:#AS-8867:⿳士冖柘]中而已。

** 奉送韦中丞使新罗序

昔邹鲁之谚。以籯金不如者。盖一经耳。今中丞文博究其
五。皆可名家。则扶阳重侯之儒术为践修矣。自外台从事。
不四三年。历左史尚书郎。其取青紫。易于地芥。前此以盟
津贞师。则授以司武。今兹以鸡林纂代。则俾之锡命。藉奏
议以中辍。择专对而遂行。行止之閒。有以见文敏归重也。
太平尚仁。多识古训。讣终请嗣。礼之重者。宜乎以儒冠智
卷四九一 第 9b 页
囊。吊祠临存。佩二印。捧三册。使有截之外。家肥德洽。将渥
缛之命。视勤远如夷。其忠信欤。三台隽彦。歌诗宴軷。至若
辰韩息慎之俗。怀方象胥之道。宾将洽驩之盛。致赐谕旨
之荣。自原隰之华。至溟涨之大。云气海物。昕昏变化。众君
子言之详矣。中丞以佐曹陈君之历司封郎也。今为之代。
以德舆之忝驾部郎也。又为之代。凡两掖所赋。盍偕序以
为好。宜徵作者。猥及鄙人。直书粗略。敢谢不敏。

** 送主客仲员外充黔中选补使序

选部每岁以四才三实铨署偫吏。每三岁则有诏以诸曹
卷四九一 第 10a 页
郎分命南辕。调其任次。有黔江辰溪十五郡五十馀城。赋
其吏员。便其习俗。主客郎仲君实司之。君始以岷峨诸生。
献赋京师。因文章典义。浚发声实。自解巾校文。三四迁至
博士尚书郎。邃于礼籍。推本今古。乖疑缺微者。皆折中焉。
敏于奏议。练程达品。肯綮窾郤者。每游刃焉。则南方之职
业必序。县道必理。固其彀中之细者。况孔门之果于从政。
大雅之古训是式。皆子之家法也。又何所规。昔司马长卿
以驷马车归故里。有郊劳负弩之荣。今君道剑门。抵左绵。
铜梁玉垒。乔木可辨。昼锦星轺。其乐何如。又想夫归自涪
卷四九一 第 10b 页
陵。出于南荆。沿巴峡之风水。冒阳台之云雨。昏旦万状。发
于歌诗。凡今漉酒祭軷者。不可以不赋。

** 送司门殷员外出守均州序

春二月。武当耋老相率诣丞相府。请以司门郎殷君为郡。
相府嘉之。以其词敷闻。先是君尝佐廉问于汉南。会是邦
缺守。乘传权领。实有美利浃于人心。怀思咏叹。久而弥结。
上方酌汉宣故事。综覈名实。有分符竹以主郡国者。初必
召问。以观其言。退而考察。以质其效。从人之欲。即日诏下。
中朝相贺。以为有古道焉。且君富于文谊。恬于利欲。比兴
卷四九一 第 11a 页
声律。播于士林。故二十年閒。官薄不迁。令问滋大。去岁甫
为尚书郎。今兹持郡节。动静之道。较然不回。嚱夫。父母一
邦。化条在已。以此为政。不亦重乎。阜安之而平其吏由。训
理之而示其典法。用少卿之政。徐考便宜。行次公之道。不
从靡密。由前日之理术。首凡今之绩课。彼东观论著之臣。
方操册以待循吏。得不务乎。君子于是举也。上美朝廷之
命顺于人。下嘉武当之叟达于天。则殷君之道。从而可徵
矣。王城东南。千里而近。新绂在股。两轓有辉。郡斋佳句。伫
与报政偕至。吾徒贺徵拜之不暇。又何怆焉。盍用歌诗为
卷四九一 第 11b 页
礼。以附其至。

** 送袁尚书相公赴襄阳序

皇帝惠慈元元。夙寤晨兴。柬求官师。寄重方国。癸未诏书
以地官淮阳公抚封于汉南。公以全才硕望。为上所器任。
故命相之初。公登右辅。维藩之选。公在东郡。徵还不累月。
而推毂于兹。中外宣力。安危注意。其以导迎休和。辉耀光
明。恺悌四鬯。英华外发。心诚求之。无不及焉。洪范之有猷
有守。中庸之不疚不跲。申伯之柔惠且直。次公之外宽内
明。皆优为之。赞画辰告。节印照路。汉廷公卿。留欢不足。少
卷四九一 第 12a 页
傅荥阳公。首为诗文二百言以饯。荥阳公贵仕三朝。算秉
国成。辞巨源之启事。就子房之优佚。迅发丽则。如黄钟白
珩。襄岘之风物。会离之情状。尽在是矣。方今尧舜在上。理
臻平明。罢宰政之臣。或寄崇元侯。或服在大僚。然后见南
国滔滔之盛。大廷济济之美。鄙人以鸿私宽宥。犹污文昌
宫。方谓与公入奉朝请。归联衡轭。今则命赐倍厚。岂敢复
以少别为怆耶。六曹官诸曹两掖近臣侍继荥阳之唱者。
凡若干篇。列于左方。春三月。礼部尚书扶风郡公权德舆
载之序。

卷四九一 第 12b 页

** 奉送韦十二丈长官赴任王屋序

丈人承炎汉扶阳重侯之后。代为多才。郧襄德勋。戴翼周
运。其族滋大。犹景山邓林。峻极扶疏。昌阜蕃祉。其理然也。
以仁义之根柢。发文学之英华。居夷处厚。恬然自是。凡五
筮仕。三以选部抡材升。详廷尉荐。其进不苟。始调为黄绶
尉。其后再历郡都吏县大夫。皆有理效著于官下。出入三
十年閒。清议以法冠郡节处之。而竟未至。向者枉尺由径。
与角逐者均其六辔。则累累若若之佩。不足取也。而消息
木雁。精辩龟颐。乃命复腰铜章。实长王屋。且以天坛日观。

卷四九一 第 13a 页

境非人閒。洒襟灵而清视听。挥庆霄以挹沆瀣。然后用恺
悌清静之道。惠于一同。有吏有隐。真君子之心也。昔卓子
康鲁仲康之伦。为密与中牟。至司徒太傅。皆教化之所自
也。仁远乎哉。猥以庸薄。累叨荣级。宴軷佐酒。恭闻话言。徵
孩提而见爱。语中外以多感。拜手授。情如之何。朝贤士友。
类诗以贶。懿兹践履之可书。且俟其光大也。

** 送崔十七叔冑曹判官赴义武军序

司徒延德王握兵符相印。专征于博陵上谷之地。理下建
卷四九一 第 13b 页
都府。以雄山东。行师必直壮。辟士必诚重。州壤之内。悫信
是求。士君子之宦游寓去其本久矣。亭伯子玉之裔。幕庭
宾榻之选。行车撰日。姻族荣之。以执事之端敏肃给。且故
相国安平穆公之从父弟也。腴润于友爱。琢磨于仁义。谦
以自牧。实而不华。闺门公府。皆奉金铉。人伦之美。无乃裕
乎。居则赞长毂。名在诸侯之策。行则侍介圭。来近天子之
光。人生少别。斯乃细故。不当效儿女子戚戚。在勉固志业
而已。至于道观离宴。歌诗感激。则备于右拾遗独孤郁前
叙云。

** 送刘秀才登科后侍从赴东京觐省序

卷四九一 第 14a 页

每岁仪曹献贤能之书于王。然后列于禄仕。宣其绩用耳。
小司徒以楚金馀刃。受诏兼领。彭城刘禹锡实首是科。始
予见其丱。已习诗书。佩觿韘。恭敬详雅。异乎其伦。及今见
夫君子之文。所以观化成。立宪度。末学者为之。则角逐舛
驰。多方而前。子独居易以逊业。立诚以待问。秉是嗛悫。退
然若虚。况侍御兄以文章行实。著休问于仁义。义方善庆。
君子多之。春服既成。五䌽其色。去奉严训。归承慈欢。与侍
御游久者。贺而祝之曰。太邱之德。万石之训。亦将奉膳羞
卷四九一 第 14b 页
于公府。敬杖履于上庠。公卿无惭。龟组交映。不待异日而
前知矣。鄙夫既识其幼。乃序夫偫言耳。

** 送杜少尹阁老赴东都序

叔通之文学政事。若雄铓百鍊。窾却中节。比年由东曹郎
给事黄门。俄以中执法守上洛。得干支郡。视方任焉。及今
亚尹洛师。实颛府政。冬十月。至自绕霤。来朝京师。三接面
命。出车就道。凡所以慈惠东人者。得悉数焉。以叔通之华
资茂实。而须长师于后命者。盖使洛邑耆老。周知功化。然
后尺一诏条。焜耀恩礼。夫如是。则吴公之理平第一。不复
专美于前书矣。又岂以翱翔疾徐为叔通道耶。岐燕元老。

卷四九一 第 15a 页

理具惜别。文昌六职。夏官卿赵公而下。举白出祖。交欢道
旧。鄙人病不能醉。亦笑言击节于其閒。众君子皆赋。愧序
引之辱。

** 送许校书赴江西使府序

绅冕之士。角逐于声名者。必以射策东堂。校文石渠为称
首。于公范言之。皆其细者。予与公范。寻世好以约交道。获
申十年之敬。出处多故。及兹再会。久饱诸公之议。今日得
之。心包大猷。口析精理。可以稽合同异。悬照是非。夫然者。
卷四九一 第 15b 页
焯当世之誉。交大府之辟。疾若机响。不亦宜乎。国家尚用
兵车之会。且思磐石之固。俾贤王秉旄节。主江西诸侯。辟
书四下。大搜隽望。公范拂拭缝掖。从容长裾。赴知己之命。
伸丈夫之志。固当酌六经精义。以赞军政。俾介冑之下。礼
让兴行。且以中庸明诚之根本。覃思于文藻。致用于政事。
发硎投刃。固在于远者大者。庸讵知今兹一举。非图南之
羊角耶。临歧话别。迭以勉固志业而已。若愀然涕下。以聚
散为念。此可略也。众君子置之。

** 月夜泛舟重送许校书联句序

公范持江西辟书。驾言即路。其出处之迹。与婉婉之画。鄙
卷四九一 第 16a 页
人不腆。已为之序引。且吴抵钟陵。二千里而遥。凡我诸生。
怆离宴之不足。故再徵斯会。秋月若昼。方舟溯沿。笑言不
哗。引满造适。公范乃握管作三字丽句。仆与二三子联而
继之。申之以四五六七。以广其事。如其风烟月露。与行者
居者之思。各见于词。

** 送张校书归湖南序

予初与知柔交相见之礼而退。虽未知其归。而意其贤。逮
今七年。方再会于钟陵。交欢欢甚。言理理诣。其容温然而
不饰边幅。其中旷然而不施扃鐍。渴善好义。困而弥彰。缔
卷四九一 第 16b 页
交亲仁。久而益敬。其于官名亏成之际。则得之自是。不得
自是。故年过四十。方一命典校。诸生以为屈甚。而张恬然。
儒冠峨峨。不耻敝缊。吟咏古道。以文自娱。献岁南征者。以
寓环堵于长沙故也。亦将参质文于屈宋。详岁时于荆楚。
枫树千里。片帆鸟飞。晨征夜泊。无非诗兴。彼湘君帝子之
遗迹。江蓠杜蘅之春色。皆落君彀中矣。而修軷者。得无词
乎。

** 送陆校书赴秘省序

陆氏为江南冠族。子容一门。将以文藻行实。振起风绪。叔
卷四九一 第 17a 页
父偫从。岁为仪曹首科。子容亦再登甲乙。雠校秘书。繇是
君子谓春官天官之举不失人。子容之名不过实。岁七月。
将溯江流如京师。涂出练湖。实访予言别。予业以贫病不
能自振。方具台笠镃基。耕凿吴门。子容以名声文采。宦游
上国。吴秦之远道。出处之殊致。在此别也。情如之何。子容
诸父深源方源。我族之出。有早岁游处之旧。故得君之道。
因是而深。别离愀怆。亦用加等。于序引也。所不敢辞。

** 送薛十九丈授将作主簿分司东都序

丈人罢砀山尉之岁。德舆年既龀。寓居南徐。拜手之初。就
卷四九一 第 17b 页
傅未足以逊志。歌诗未足以类事。嬉于砚席。不知包羞。会
离之际。亦命之赋。尔来向三十年矣。因缘进越。滥吹于朝。
而丈人以河阴丞满岁参调。亦既感泣。悲欢相乘。微辨风
采。乍疑梦想。而又徵杨恽史氏之学。发羊昙西州之叹。家
风代德。有所未知。遗文逸。甫获传授。以丈人素履厚行。含
章立诚。黄琮白珩。粲然内照。可以书惇史激薄俗者有焉。
方安舒以洁已。耻孟晋以枉道。俛首受署。不竞于时。方今
王在在镐。东人望幸。百执事之府署。尽备择才以理。缮工
之属。分领厥司。所趋者静。其禄不薄。且以嵩峰之下。素
卷四九一 第 18a 页
业在焉。与夫角逐于京剧者。异日论也。离觞举白。征盖就
涂。因以弱岁菲词。发箧见示。且曰。今日之别。其可默耶。直
书下情。拜命之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