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张参
张参 第 20a 页
钦定全唐文卷四百五十八

张参 第 1a 页

* 张参

参。大历朝官户部郎中。历国子司业。

** 五经文字序例

易系辞曰。上古结绳以理。后代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
理。万人以察。盖取诸夬。夬决也。王庭孚号。决之大者。决以
书契也。逮周礼保氏。掌养国子以道。教之六书。谓象形指
事会意谐声转注假借。六者造字之本也。虽虫篆变体。古
今异文。离此六者。则为谬惑矣。王者制天下。必使车同轨。
张参 第 1b 页
书同文。故教人八岁入小学。文有疑者。则必阙而求之。春
秋之末。保氏教废。无所取正。各遂其私。故孔子曰。吾犹及
史之阙文也。今亡矣。盖夫子少时。人犹有阙疑之问。后亡
斯道。叹其不知而作之也。萧何汉制。亦有著法。太史试学
童。讽书九千字。乃得为吏。以六体试之。吏人上书。字或不
正。辄有举劾。皆正史遗文。可得焯知者也。刘子政父子校
中秘书。自史籀以下凡十家。序为小学。次于六艺之末。后
汉许叔重收集籀篆古文诸家之学。就隶为训注。谓之说
文。时蔡伯喈亦以灭学之后。经义分散。儒者师门。各滞所
张参 第 2a 页
习。传记交乱。讹伪相蒙。乃请刊定五经。备体刻石。立于太
学之门外。谓之石经。学者得以取法焉。遭离变难。仅有存
者。后有吕忱。又集说文之所漏略。著字林五篇以补之。今
制国子监置书学博士。立说文石经字林之学。举其文义。
岁登下之。亦古之小学也。自顷考功礼部课试贡举。务于
取人之急。许以所习为通。人苟趋便。不求当否。字失六书。
犹为壹事。五经本文。荡而无守矣。十年夏六月。有司以职
事之病。上言其状。诏委国子儒官勘校经本。送尚书省。参
幸承诏旨。得与二三儒者。分经钩考而共决之。互发字义。
张参 第 2b 页
更相难极。又以前古字少。后代稍益之。故经典音字。多有
假借。(谓若借后为后辟为避大为太知为智之类经典通
用)陆氏释文。自南徂北。遍通众家之学。分析音训。特为详
举。固当以此正之。(唯今文尚书改就今字删定月令依其
时进本与释文音训颇有不同)卒以所刊。书于屋壁。虽未如蔡学之精
密。石经之坚久。慕古之士。且知所归。然以经典之文六十
馀万。既字带惑体。(若鼏幂同物礼经相舛蔿薳同姓春秋
互出诂故同义诗题交错之类)音非一读。(若乡原之乡为向取材之材
为哉两音出于一家而不决其当否)学者传授。义有所存。离之若有失。合
之则难并。至当之馀。但未发其傍而已。犹虑岁月滋久。官
曹代易。傥复芜污。失其本
张参 第 3a 页
真。乃命孝廉生颜传经收集疑文互体。受法师儒。以为定
例。凡一百六十部。三千二百三十五字。分为三卷。说文体
包古今。先得六书之要。(若古文作明篆文作明古文作坐
篆文作[:#AS-FBF9:●]之类古体经典通行不必改而从篆)有不备者。求之字林。(若祧祢逍
遥之类说文漏略今得之于字林)其或古体难明。众情惊懵者。则以石经
之馀。比例为助。(若[:#AS-FEF6:●]
[:#AS-FBEC:●]
[:#AS-FDD3:●]变为宜臸[:#AS-FBEC:●]曰变为晋
之类说文[:#AS-FEF6:●]
[:#AS-FBEC:●]
[:#AS-FDD3:●]臸[:#AS-FBEC:●]曰人所难识则以
石经遗文宜与晋代之)石经湮没。所存者寡。通以经典及释文相承
隶省。引而伸之。不敢专也。(若[:#AS-FBF9:●]变为寿[:#AS-8C7D:⿱卤木]变为栗之类石
张参 第 3b 页
经湮没经典及释文相承作耳)近代字样。多依四声。传写之后。偏傍渐
失。今则采说文字林诸部。以类相从。务于易了。不必旧次。
自非经典文义之所在。虽切于时。略不集录。以明为经不
为字也。其字非常体。偏有所合者。详其證据。各以朱字记
之。俾夫观省。无至多惑。大历十一年六月七日。司业张参
序。

* 李巡

巡与张参齐名。时相李勉辟为判官。甚敬礼之。

** 浮屠颂

崇构邈矣。层甍岿然。嶷如玉立。黕若云连。仰颜满月。危践
中天。上标银榜。下列金仙。扶持有助。陵谷无迁。

张参 第 4a 页

* 李道昌

道昌。大历十二年官苏州观察使。

** 祭幽独君文

呜呼。万古邱陵。化无再出。君是何人。能闲诗笔。何代而亡。
谁人子侄。曾作何官。是谁仙室。寂寞夜台。悲乎白日。不向
纸上。石中隐出。桃源三月。绿草垂杨。黄莺百啭。猿声断肠。
不题姓字。宁辨贤良。呜呼痛哉。叹惜先贤。空传经史。终无
再还。青松岭上。嵯峨碧山。

张参 第 4b 页

* 裴孝智

孝智。大历八年官祠部员外郎。兼侍御史。

** 文宣王庙新门记

成域中之大。归天下之往曰王。王者应历以宰物。酌时以
观化。威声雷霆。号令风雨。不严人理。合自然之运。不行家
至。契如神之速。德叶协于幽明。道徜徉于古始。无为无事。
其大矣哉。洎乎浇淳既变。仁义斯起。偃息庠序。栖迟洙泗。
宪章万物之首。驰骋百王之末。清颓波于幽厉。扇儒术于
殷周。故春秋作而乱贼惧。风兴删而廉耻生。美韶濩而惉
懘之音息。行揖让而庄敬之心劝。夫子圣者欤。名与日月
张参 第 5a 页
同流。业与乾坤终始。隐焉而光。闇然而彰。命服衮裳。累代
称王。曲阜圣人之乡也。先是閟宫霞蔽。正殿岑立。缭以环
堵。邃其台门。巍若化造。嶷如(阙一字)动。允所谓淹中之胜槩。
阙里之全模。刺史孟公休鉴。德润尊师。道肥希圣。研精百
代。(阙三字)言夜火非官曹之烛。春桑无附枝之咏。判官郡功
曹卢曈。以文发身。以清检物。博通(阙三字)数四科。惟此祠庙。
厥初层搆。朱户半倾。雕甍中落。难名之阃奥。造次可游。如
在之(阙四字)易睹。将何以克恭过位。加敬及庭。于是孟公首
之。卢公翊之。因命县大夫兼大(阙五字)裴公新其南门。书时
张参 第 5b 页
也。公名有象。育元含贞。广学攻文。始登甲科。吏于舒。舒人(
阙五字)等吏于[兖]。[兖]人悦服。蓄可大之用。为致远之资。由是
庀乃程。具乃役。不斩仲(阙六字)山之石偿以石而给。功不时
而就。大屋横亘。双扉洞开。丹栱绣栭。胶葛固(阙七字)景飞檐
骈逼而栖雾。扃鐍既固。享献聿修。官吏惟清肃之谨。邑人
无亵渎(阙七字)席及阶而升。数仞之墙。由户而入。君子以为
非孟公之化不行。非卢公之(阙八字)不成三事叶同。(阙一字)
于善。孝智不敏。儒家之流。徒挹春秋舍菜之礼。(阙九字)志不
腆之文。俾刊永贞之石。时大历八年十二月一日也。

张参 第 6a 页

* 宋少真

少真。大历朝官侍御史。

** 对聚徒教授判

**  甲聚徒教授每春秋享时以素木瓠叶为俎豆

学以知道。行以成德。谓修已之不懈。则化人而有孚。甲括
习诗书。佩服忠信。谈经不同于稷下。请益其多。强学颇类
于关西。发蒙斯众。既闻讲道。亦见习仪。且享以训恭。射则
观德。素木瓠叶。足表献酬之教。桑弧蒿矢。方昭揖逊之容。
张参 第 6b 页
学不习而则落。礼不行而斯坏。刑而致诘。何迷邹鲁之风。
习以见尤。其如城阙之刺。祭遵施之于军旅。尚不云非。刘
昆列之于家庭。且未言失。古则可据。今何以疑。所谓习不
违经。学无废业。告人昧识。徒效西邻之责言。在甲合仪。请
遵东观之故事。

* 梁乘

乘。代宗朝官仓部员外郎。出为吉州刺史。

** 对祭阙颁诰判

**  所司有礼事不颁诰所由断徒罪不伏

受福之祭。固存乎肃恭。出令以言。实在乎颁告。繄有司之
张参 第 7a 页
不腆。乃事神而未达。不能先备礼物。预颁祀典。存彼旧章。
介兹景福。虽自牖纳约。所贵斋心。倘入庙未知。将何措手。
若也礼则斯缺。人心匪虔。信且未孚。福将何有。且祀有大
小。罚有重轻。大则合寘于刑徒。小则宜从于笞坐。须明大
小。方辨重轻。

** 对毁坏压死判

**  乙有所毁坏而误死人科其备虑不谨诉合所由不伏

奚有建立。洎乎崩坏。必慎伤人。无致害物。何哉主者。会不
任能。顾彼匠人。岂因何巧。既无备虑。且乏周防。遂昧立身。
张参 第 7b 页
果贻误杀。事殊隙坏。物异榱崩。将压有契于国侨。不吊遂
符于戴礼。况造作之与毁坏。匠人之与主司。著皋繇之书。
合以所由为罪。且人谁无死。痛其不终。宜用明刑。以慰幽
壤。

** 对复以冕服判

**  甲复以冕服御史纠其违失

禄秩之序。贵有常尊。凶丧之仪。礼无越等。已矣逝者。魂兮
不来。死实生哀。殁西山于九夜。招之望反。将北面而三号。

张参 第 8a 页

既而骨月复归。精魄无象。宛其死矣。则无不至。且祭神不
能如在。神犹未飨。复魂不似其服。魂将奚依。至若在馆在
家。匪无名数。公侯卿士。实有彝伦。小者则褕狄素纱。诸侯
乃衮衣冕服。未详甲也。其位若何。傥有土之公卿。御史斯
为折角。若食菜之乡士。甲也宜从噬肤。

* 李仲云

仲云。代宗朝官左司员外郎。

** 对四品女乐判

张参 第 8b 页

**  乙有女乐一部御史按之云有任四品清官仰处分

乐云钟鼓。诗美琴瑟。贵以平心。非徒娱耳。惟兹四品。谐此
八音。苟嘉乐之可观。在官班而有节。况升平之代。朝野多
欢。箫韶之陈。兽犹来格。家室之际。女也何妨。未乖至理之
宜。何速宪司之按。此而获过。岂曰知音。

* 林琨

琨。济南郡邹县人。代宗朝官左司司封郎中知制诰。

** 驾幸温泉宫赋(以天下安乐明主宴游为韵)


寒郊已暮兮景气澄鲜。遥林罢色兮古岫苍然。我皇将出
张参 第 9a 页
豫涤思。观风猎贤。于是旭日霁野。庆云霭天。指凤城之香
陌。得骊阜之甘泉。乃乘雕玉之舆。驾飞黄之马。罗霜仗于
灞亭之上。驻清跸于秦山之下。赋汾水于秋风。咏在镐于
周雅。若其严气盛。阴云寒。冰生巨壑。雪满层峦。河海方闭。
温泉正湍。岂独鉴天心于曲渚。藻圣虑于清澜。洞上善之
为信。秉至柔之自安。伊昔竹殿始秋。梧宫未落。空望幸之
杳渺。怨嬉游之寂寞。芸徒馥于玉阶。月虚容于金阁。接远
树于新丰。韵晓钟于长乐。皇欢是并。品物咸享。逶迤清泚。
皎洁澄明。奏钧天而寒谷变律。陈羽卫而阴飙换晴。故能
张参 第 9b 页
蠲忧除患。利用永贞。于时泽洽偫臣。恩遍区宇。野丰击壤。
则有颂于康哉。帝之何力。空赓歌于圣主。因返旆回銮。逍
遥近甸。度祥光之萧索。郁佳气之葱茜。钩陈不改。下辇成
宴。诫轵道而兴嗟。想磻溪而流盼。然后省娱游之乐。念淳
朴之俦。开灵液之广润。与万姓而同休。施兔罝于中谷。贲
束帛于岩幽。独有执戟三道。栖迟一邱。空想臣朔之列。常
陪汉武之游。

** 象赋

载详图籍。爰寻古往。功辟二仪。物标万象。既拆之于混沌。

张参 第 10a 页

亦闻之于惚恍。虽处中而可求。信居外而能想。阴阳式布。
造化斯分。江河草木。日月烟云。或毓灵而禀气。或照曜而
氛氲。不因象而可睹。岂无声而得闻。仰察天文。傍观地理。
灿烂星布。巍峨岳峙。或守位而不易。或镇方而恒止。不因
象之所尊。岂为君而胜纪。至若刻凤之琴。盘龙之镜。开玉
轸以交错。写菱花而辉映。声信美而具出。质含虚而转静。
不因象而可识。岂克爱而为盛。则有大乐鼓吹。圣人舆跸。
备礼而制。乘时而出。宛转国门。逶迤天术。不因象之为用。
张参 第 10b 页
岂二仪而不失。物皆有象。象必可观。听之则易。审之则难。
借如玉京上天。贝阙中海。其名可识。其象安在。象以影随。
影图象遍。居暗莫察。因明则见。众象之德。唯人是则。任以
去留。委其通塞。则有心沉迹沦。栖迟问津。无才补国。用道
藏身。颍水寻隐。商山访真。欣逢道远。应时来宾。既无容而
可托。空以象而为亲。

** 空赋(以平上去入终而复始为韵)


观夫物则有名而有竭。空则无竭而有名。以空自名。何缩
何盈。搏之不得。书之不明。二仪肇分。运寒暑则与时而应。
百功勤务。凿户牖则用之以贞。泰山岌而不以为阻。鸿毛
张参 第 11a 页
至而不以为轻。恬澹者体之而为性。浇浮者象之而为情。
情性之别。共禀殊呈。是知均乎空者既若兹。倍乎空者竟
如彼。卷之在方寸之内。舒之盈宇宙之里。上皇得之而化
淳。季叶失之而乱起。妙一以为称。总万以归理。讵华说之
所精。非掞藻之能拟。及夫天朗气高。地平风畅。飏飞鸿六
翮之远。彰彩云五色之状。若士九垓以冥期。兰子七剑以
寥亮。背之而骋捷。遂之而攸向。同[:#AS-8867:⿳士冖柘]籥之罔穷。越视听之
馀量。况使皓鹤闻天。白驹出谷。囹圄鞠草。洞箫生曲欤。是
时端拱圣皇。坐啸英牧。暂劳求士。永介戬禄。事无事。为无
张参 第 11b 页
为。衢常樽满。路不拾遗。盖有由而致之。

** 对损户茧丝判

**  甲宰邑而损其户数按察使纠按曰不为茧丝

安人立政。辑宁是职。苟失厥德。其惟不康。伊甲宰邑。堕尔
于位。异彼鲁恭。无闻驯翟。讵同言偃。不见割鸡。视兹荻蒿。
嗤士言之招纳。且修保障。类尹铎之权宜。事虽害公。义不
徇已。损其户数。法所难踰。务以茧丝。时维救弊。假如晋阳
始祸。朝歌同恶。事贵适时。辞之或可。况今圣惟敦本。政在
养人。且乖既庶。必照明罚。察使所纠。宁叶大中。

张参 第 12a 页

* 韩章

章。大历五年官吴兴县令。历司封郎中。建中六年迁谏议
大夫。

** 请停新任官复赴集疏

窃见去年所选授官者。多以六月七月方至任所。扶老携
幼。不远数千里以就一官。到才经年。遂见停替。又见在留
中人。多有注贞元四年阙者。准格至来年正月赴上。其续
留人注五年阙者。遽以今年八月便上。一等用阙。一等授
张参 第 12b 页
官。五年阙者。授替在前。四年阙者。准格上仍在事后。交非
允可。今制命已行。难于改易。其所授官人。请令至来年二
月上赴。

* 韦翃

翃官御史大夫。

** 仙都山铭

亭亭仙都。峻极维嵩。屹立溟右。削成浙东。发地直方。磨霄
穹崇。灵沼在上。祥云积中。圭植千仞。柱宁四封。目睹不及。
翰飞靡穷。偫阜奔走。列仙会同。黄帝攸访。碧岭是冲。丹穴
傍起。金溪下融。日临霞附。月映绡蒙。壤绝栖尘。木无寓丛。

张参 第 13a 页

居幽不昧。守一而雄。万岁报响。九成来空。嘉名乃复。展礼
斯洪。箓作惩止。年祈感通。莫高匪兹。造物之功。

* 李季卿

季卿。京兆人。明经擢第。代宗朝官潮州刺史。

** 三坟记

先侍郎之子曰曜卿。字华。名世才也。宏毅乐易。机符朗彻。
既冠。遭家不造。诸季种藐。植之以(阙一字)艺。博之以文行。始
调秘书正字。授右卫骑曹。转新(阙一字)尉。豪猾未孚。立信以
张参 第 13b 页
示之礼。浮窳未复。本仁以示之义。领长安尉。直京师浩穰。
决贼曹繁剧。有立断焉。焯见焉。左迁普安郡户掾。赋古乐
府廿四章。左史韦良嗣为之叙。文集十卷。

(阙一字)卿字万。天骨琅琅。德(阙一字)文蔚。识度标迈。弱冠以
明(阙一字)观国。莅鹿邑虞乡二尉。巍守崔公沔洎相国晋公(
阙二字)甲科第之进等举之。尝游嵩少。夜闻山钟。赋云(阙二
字)继也洪炉沸鼎火半死。巨壑重林风稍止。无间(阙三字)未
已词人珍之。转金城尉。曹无受谢。吏不敢(阙四字)卷行于世。(
阙一字)卿字荣。栗柔立。于穆不瑕。起家拜灵昌主簿。已丑岁。
小冢宰李公彭年尚其文翰。署朝邑簿。时漆沮决溢。冯
张参 第 14a 页
翊昏垫。酾渠楗菑。股引脉散。下土为干。上腴成赋。人到于
今赖之。文集百一十二篇。于戏。三英孝友。曾闵俦也。文学
继业。璿碧产也。纯固含章。梓材也。昊穹生德。宜受封福。仅
逾强仕。以讲阴堂。未盈一纪。三坟相比。思其咎职。讯之逢
占。占者邵权曰。霸陵故茔。葬不违禁。害于而家。岁摄提格。
乃贞阳卜而祔大坟。三坟以东南为伯仲叔。貤之若雁行
然。大历建元之明年。于斯刻石。恐夫溟海为陆。老沙防焉。

** 栖先茔记

粤乌虖。昔苍龙大泉献。遭家不造。先侍郎即世。建茔霸陵。
张参 第 14b 页
遗令也。先大夫徐公高(阙一字)备矣。洎单阏岁十有一月。先
夫人合祔。天宝改元。我之伯也卒。间五六年。仲也卒。不四
三年。叔也卒。君子曰。李氏子天假其才。不得其寿。盍谋及
龟策。谋及鬼神欤。方士邵权。遍得管郭之道。唶曰。霸岸凿
龛。客土耗矣。干温冥之禁。非窀穸攸宜。是用(阙一字)叶永地。
其原凤栖。筮之。遇损之解。曰。损孚解缓。吉孰甚焉。乃虔卜
邰城左畤(阙一字)右。维兹食。枚卜浐水东樊水西。亦惟兹食。
新卜茔连山南佐平岗(阙二字)坤势之宜。隧而顺之。伯氏仲
张参 第 15a 页
氏叔氏三坟陪侧。摄提格辜月仲旬(阙一字)日。灵輀以降。寿
藏有侐。无藏金玉。厥惟琴书。先志也。异时述(阙一字)三百篇。
永泰中。小宗伯贾公至为之叙。上泽悦幽明。锡类(阙二字)
赠黄门侍郎。申命礼部尚书。(阙二字)清河郡太夫人。(阙三字)
未篆皇命。大历惟二。刊刻贞石。

* 李竦

竦。大历二年登进士第。官司封员外郎。迁吏部郎中。累官
户部尚书邓岳观察使。

** 偃武修文论

张参 第 15b 页

国有二柄以济人。天有四时以成岁。文武者君之威惠。春
秋者天之生成。故人君法天时。顺人望。人归于德。天应以
时。莫不奉此而宁灾。由斯而康俗。所谓文者。足以经邦国。
所谓武者。足以定祸乱。故武在合变。不可一黩。文贵经久。
可守为常。请借前事而明之。庶斯得矣。夫以尧舜揖让。汤
武干戈。干戈在乎止乱。揖让资乎偃武。故得享国日久。多
历年所。三王既往。霸者是继。晋文伐原以示信。齐桓勤王
以称德。宋殇好战以陨越。徐偃专文以丧亡。王霸陵夷。到
于秦汉。始皇威慑六国。建万代业。隳城郭。焚诗书。卒使宗
张参 第 16a 页
庙为墟。身陨下国。黩武之徵也。高皇夷秦项。诛韩彭。陆生
著书。叔孙制礼。修文之渐也。光武以长者戡难。孟德以应
变即戎。故得擒樊崇。破袁绍。虽未悉于至理。道亦存乎息
戈。晋文之对何曾。不闻经国。惠皇之溺贾后。竟至破家。吴
王石头之都。刘备益州之地。但区区于守险。曾不暇于脩
文。后魏则多难临朝。后周则经国日浅。孝文舍辫发。服衣
冠。未能倒载干戈。休放牛马。武帝降高纬。戮晋公。甲兵未
宁。中道而殒。武则不可。文则不如。东晋之仅保江山。宋祖
之草创社稷。道成以殷忧启祚。萧衍以戡定兴王。陈主以
张参 第 16b 页
好内亡。隋皇以征辽丧。皆不明于文武。适足为我驱除。况
高祖端拱无为。太宗大功继统。高宗致位于元默。中宗御
俗以康宁。睿宗之恭膺大宝。元宗之克清海内。肃宗之收
复二都。皇帝之光有六合。方今四夷向化。万姓归心。总七
圣之殊勋。正百王之坠典。然干戈未息。疮痍未瘳。修文之
期。取则不远。偃武之义。今则时哉。

* 高仲武

仲武。渤海人。

** 大唐中兴间气集序

张参 第 17a 页

诗人之所作本诸心。心有所感而形于言。言合典谟。则列
于风雅。暨乎梁昭明。载述已往。撰集者数家。榷其风流。正
声最备。其馀著录。或未至正焉。何者。英华失于浮游。玉台
陷于淫靡。珠英但纪朝士。丹阳止录吴人。此由曲学专门。
何暇兼包众善。使夫大雅君子。所以对卷而长叹也。唐兴
一百七十载。属方隅叛援。戎事纷纭。业文之人。述作中废。
粤若肃宗先帝以殷忧启圣。反正中兴。伏惟皇帝以出震
继明。保安区宇。国风雅颂。蔚然复兴。所谓文明御时。上以
张参 第 17b 页
化下者也。某不揆菲陋。辄罄謏闻。博访词林。采察谣俗。起
自至德元年首。终于大历末年。作者数千。选者二十六人。
五言诗一百四十首。七言诗附之。列为两卷。略叙品汇人
伦。命曰中兴间气集。且夫微言虽绝。大制犹存。详略其臧
否。尚可拟议。古之作者。因事造端。敷宏体要。立义以全其
制。因文以寄其心。著王政之兴衰。国风之善否。岂其苟悦
权右。取媚薄俗哉。今之所收。殆革斯弊。但使体格风雅。理
致清新。期观者易心。听者竦耳。则朝野通载。格律兼收。自
郐以下。非所附丽。凡百君子。幸详至公。

** 纪苏涣文

张参 第 18a 页

涣本不平者。善用白弩。巴人号曰白蹠。賨人患之。以比庄
蹻。后自知非。乃变节从学。乡试擢第。累迁至御史。佐湖南
使崔中丞权幕。崔遇害。涣遂踰岭扇动。与哥舒滉跋扈交
广。此犹蛟龙见血。本质彰矣。五年。作变律诗十九首。上广
州连率李公。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故
善之。或曰。此子左右嬖臣。侵败王略。今著其文可乎。答曰。
汉策纪蒯通说词。皇史录列祖君彦檄书。此大所以容细
也。夫善恶必书。春秋显训。孟子格言。涣者其殆庶几乎。但
张参 第 18b 页
不可弃其善。亦以深戒君子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