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独孤授
独孤授 第 19a 页
钦定全唐文卷四百五十六

独孤授 第 1a 页

* 独孤授

授。大历十四年进士。又举博学宏词。

** 师贞丈人赋(以武有七德师贞丈人为韵)


先王以武不可独任。故受之以师。得其人则百蛮风靡。失
其职则九庙陵夷。君于是慎择其难。申命分掌。动众以正。
临下以长。合人谋兮顺天奖。慎战也在知机而万全。慎身
也如临深于百丈。夫然后出号令。拔忠谠。树藩屏。畴土壤。
独孤授 第 1b 页
截方隅以无事。威戎狄以稽颡。俾其政成者列爵。功高者
受赏。是知师贞丈人之称也。至若荩臣。嘉谋以国。利不可
动。忠不可贼。威远方以慕化。训万民以勤德。使强弱不相
陵。乃胜残而可克。力牧佐之而不疑。轩后居之而不惑。此
帝者之师也。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伐叛则刑立。柔远而德
成。上乃奉君之职。下乃守臣之贞。汤武用之而定业。伊周
法之而作程。此王者之师也。审官以统众。求贤以自辅。必
观衅而后动。岂穷兵以极武。不害闾阎。不败工贾。政得其
经。事合其矩。管仲因之以相齐桓。晋文由是而称盟主。此
霸者之师也。暴而不戢。安忍无亲。徒侈其欲。轻用其人。处
独孤授 第 2a 页
劳则先加于众。居后则乐止其身。犹回邪而自保。迷大路
而不遵。州吁处之以国灭。子反效之以祸臻。此黩武之师
也。尝试言曰。王心无逸。师出以律。惟德其钦。惟刑是恤。自
然道贯三五。勋崇四七。不假筑京观兮定武功。逞淫刑兮
数军实。言乎师贞在人。其来自久。动无悔败。位不虚受。追
惟古昔。厥有臧否。是则颇牧之勇敢。可以执其手。平勃之
临事。可以难其后。伊吕之行。可以钦其顺。(疑)其守不失。其
攻不有。行称文武之略。居成社稷之守。神祇以百福休祜。
子孙以百代不朽。盖由尊严之重。以礼立训。师律顺正。动
独孤授 第 2b 页
而何咎。

** 灵旗赋(以随所指方敌必摧为韵)


术有以厌胜。则灵旗之制可知。宁不师古。或取诸随。命曰
灵表神灵之托。考其象亦象之在斯。前史载焉。可得而举。
用于兵祷之际。在乎郊见之所。详厥制之由始。信法天而
为纪。翠华匪伦。黄鸟可拟。因通帛以作绘。树修竿而直指。
三星前列。成太乙之旗。九仞高悬。拂堪舆之壁垒。垂彩扬
光。焕其有章。牡荆郅偈而乍动。登龙蚴蟉而欲翔。物之精
也必异。神之用也无方。靡微风知其整整。含霁景睹夫
独孤授 第 3a 页
央央。惟时越人。害及疆场。彼则神怒。我将霆击。乃祈幽赞。
乃导彼役。所以酌意于天。所以信威于敌。撰辰其吉。用致
精一。元穹是飨。太史祇祓。及瑄玉既陈。而灵旗独出。顺徂
征之所向。庶获丑之可必。异先登之蝥弧。同指佞之屈轶。
帝车烂烂。靡丰蔀而见斗。君象昭昭。状寅宾之出日。终能
吞若裔土。克全师律。岂得之于伐谋。将有类于斯术。尝闻
王者兮厥德不回。两阶之舞兮三苗实来。则吾君绍重华
之广运。超帝彻之雄才。布泽而阳和乃发。抗威而枯朽易
摧。且将举天毕以掩凶暴。倾云汉而涤氛埃。古灵旗者。奚
独孤授 第 3b 页
足道于今哉。

** 斩蛟夺宝剑赋(以追残水族济彼惊涛为韵)


昔佽飞兮言越川湄。佩宝剑兮安流自持。进孤棹以将半。
乃双蛟而见追。曳纽摇环。欲夺晶荧之气。呼风吸浪。先呈
夭矫之姿。初其劲楫将移。轻帆未济。嗟履险以多变。叹韬
锋而自卫。俄而积水怒。阴云蔽。彼挐空攫雾之状。当一明
一晦之际。其来也。垒白刃。旗短袂。不足以当其势。朱鬐赤
鬣。夹巨舰以风驰。火尾金鳞。夺雄铓而电逝。乃言曰。彼亦
奚逃。徒为汝劳。冲黭黮以天暝。蹙嵯峨而浪高。徒观夫鼎
独孤授 第 4a 页
尔腾沸。雷然怒号。虽欲谷其口。牙其刀。抗尔以千艘。踣若
质。流若膏。尔能伤予之一毛。既激气于烟景。忽碎尔于灵
涛。是知计于生而不计于死。利于剑而不利于水。互出没
以神斗。汹崩腾而阵起。舟旁夺魄。求形于似海之喉。岸侧
甘心。挂骨于如霜之齿。及其沸渭砰訇。风号雷惊。骧首如
元云阻色。腾眸而白日韬精。须臾。勇气励。神机生。拂首摧
爪。奋喉裂缨。方澒洞于重险。已支离于浚瀛。于是海荡山
覆。川停浪肃。莫不骇其类。奔其族。元黄之血。随重沫于奫
沦。磔裂之形。蚀馀威而蹙缩。卒使剑返人安。鳞穷血残。极
独孤授 第 4b 页
浦烟霁。澄江景阑。逶迤然鹢首光转。错落尔龙泉影寒。冰
彩犹鲜。激金珰之照曜。星文尚湿。归宝匣以阑干。嗟乎。冥
心者其胜如此。恃力者其形若彼。徒欲徵怪异。壮奇诡。至
今人语其风。见英姿之卓尔。

** 清簟赋

楚竹婵娟。英柔碧鲜。折其肤以为簟。俟方暑而登筵。信服
物之妙丽。何巧心之[:#AS-8563:⿰⺯⿸厂⿱田坴]绵。故匠士意其用也。清以目焉。有
若粉署仙郎。翰林高价。义均胶漆。官则同舍。获五花之珍
簟。当三伏之炎夏。以为身之所安。愿与友而共藉。嘉贶允
独孤授 第 5a 页
属。其人如玉。发缄而冰气惊客。入座而波文满目。在一物
之足贵。亦兼金而匪欲。亲于体有寝处之同观。适于时念
卷舒之齐躅。矧夫畏日赫赫。蒸云烁石。高馆沉沉。面池枕
林。芳华交映。轩宇静深。乃尔娱坐。开张联心。清引微飙。凉
回夕阴。可以愈幽毒。可以荡烦襟。赋明水而讵屏。委轻扇
而自任。幸君之拂拭。奉君之休息。袭握兰之晨芳。参覆锦
之夜饰。贞可比操。文用表德。入芙蓉之幕。焕以相鲜。照琼
树之姿。粲其增色。亦有别号行唐。是称流黄。纹织锦。象凝
霜。承以罗绮。荐于玉床。肃葱茏之翠幄。取寂历之洞房。君
独孤授 第 5b 页
不至而碧鲜回。美人独居兮清昼偏长。虽或殊姿而异质。
亦云蠲暑而致凉。物则周用。时然斯在。遇阳之夕。陈于寝
以发华。洎阴之兴。韬于筒而秘彩。惧流麝而将暗。同弃席
之见待。傥无忘于遗簪。为君含情而不改。

** 韫玉求价赋(以韫椟藏诸沽求善价为韵)


物有可为之感愤。彼玉也。则良宝而斯韫。岂不以识贞或
寡。至真难鬻。白虹之气莫通。元圃之英久伏。精鉴颇期于
卞氏。无厌匪及于虞叔。怀特达之性。岂伤于山。抱坚刚之
姿。宁毁于椟。雪泽膏光。阴中之阳。工成六器。色备五方。是
独孤授 第 6a 页
饰容乘乎车服。亦将颁瑞于侯王。表其华同贞士之素履。
韫于密叶至人之退藏。诚异乎石处而以居。可比夫处实
而若虚。我则物之贵者。彼宜力以求诸。惟贤有孚。岂名是
沽。佩诸身可以节君之步。执于手可以息君之趋。或称之
以琬玉。或嘉之以瑾瑜。韫椟如将于慢藏。匪瑕之匿。连城
傥用之善价。何胫之无。是知接神祇者。必我之由。奉朝聘
者。亦我之求。虽含光之未发。信入用而则周。伊入用也。理
均乎兼济。其含光也。义等乎独善。讵若韫郑鼠之足嗤。宁
燕石而莫辨。有客感而叹曰。玉也者。固可取贵乎天下。今
独孤授 第 6b 页
不售于人。犹独高其价。垂大贤之盛德。非小礼之能舍。故
有偃蹇当时。沉冥委化。必使反荆王之深惑。审田文之见
诈。则美玉器而髦士官。岂徒埋身而照夜。

** 蔺相如全璧赋(以智勇双高功名永著为韵)


昔日赵氏且衰。为暴秦所易。徒称割城以求璧。然必背约
而弃义。将受其祸。敢图其利。安定存乎变通。得失系乎愚
智。筹量未决。君臣大恐。赖缪子之荐贤。得蔺生之馀勇。语
之不怍。观者咸悚。庶将城入而璧留。焉使赵轻而秦重。夫
其壮节惟一。至宝无双。奉草芥之使。至虎狼之邦。于是秦
独孤授 第 7a 页
王自以强可临弱。志扬气高。谓我匹夫。不难以制。谓璧无
足。尚安得逃。方坐章台之中。列万乘之雄。偫臣陪位。使者
趋风。因发检以求璧。陈结观而表衷。浮光烂兮镜吐。润色
皎以冰空。语未及于前约。宝方传于后宫。果无有偿城之
意。欲坐收获璧之功。蔺君乃探物揣情。沈机内萌。谲指瑕
以复取。遂立言而未平。摅壮心而激发。抗英辩以纵横。怒
发竿耸。瞋目电惊。且使辱命。将焉用生。请以臣之头璧。俱
碎君之轩楹。我合诡以全变。彼示诈而望诚。九宾之礼徒
设。间道之使已行。义必付于知巳。色无惧于就烹。卒能成
独孤授 第 7b 页
两国之胜负。骇千古之威名。然则宝也且所据神异。取之
不可以侥倖。几星碎以弃秦庭。终月圆而还赵境。复得曜
丛台之瑰丽。增昴宿之辉影。于物也善价斯存。于国也懿
图惟永。是知兴衰之大略。社稷之远虑。必假贤豪。用能辅
助。何全璧之事立。亦全国之功著。诚乎得士且昌。惟其善
驭。

** 河上姹女赋(以阴阳变化灵而最神为韵)


坤载灵物。母之者金。禀清英乎元化。耀方色乎少阴。将善
利以宏博。岂难得而迥深。河之水配融衍以表性。女之质
独孤授 第 8a 页
齐婉洁而为心。无胫而将。无翼而翔。静波空而镜朗。动星
骇而珠光。体之则刚柔可易。形之则大小无方。烂其春冰。
莫能解之以明庶。炯尔秋露。孰能晞之以朝阳。以登真者
尚其变。我色则为黄为丹。彼神则九鍊九转。验此金诀。求
诸大化。理契斯伏。可得而长存。致乖而飞。莫知其所舍。乃
有志翘鸿宝。心系紫庭。閟响岑寂。栖真窅冥。赫珠光之炎
上。陶素质之阴灵。苟还丹可以变其骨。非有力所能制其
形。飘然将驾夫云螭。渺然或觞于瑶池。望三山以增逝。顾
九野而兴悲。后天之术兮曾莫勤斯。朝菌之秀兮不其殆
独孤授 第 8b 页
而。夫以见索隐。以明推晦。究精理其必然。玩常情以多昧。
伊姹女之为美。谅山经之所最。且其受制黄牙。可效于物。
宁若虚闻绛雪。莫耀于代。是将涉天潢者我道其津。首云
路者我清其尘。方乘化以适道。孰知夫所以能神。

** 燕昭王筑黄金台赋(以殊礼钓士克昌其功为韵)


战国之分裂寰区。境削兵抑者。不惟燕乎。昭王乃卑身以
勤德。怀霸业之远图。伊取士之或异。及成功而莫殊。抗珍
台而临碣石。廓贤路而走幽都。表之以高居。尊之以厚礼。
曷云成土木之弊。适以备股肱之体。于是云竦山峭。穹崇
独孤授 第 9a 页
䆗窱。架坱圠以上驰。饰金宝以内照。泛易水之浮景。荫尾
星之垂耀。是为层构临而时杰臻。亦犹甘饵悬而巨鳞钓。
展礼于此。感之在彼。降其尊以奉其卑。丰于物而薄于已。
临燕蓟之众目。倾齐赵之奇士。士之得可霸。其将四海有
焉。士之失且亡。岂直千金而已。然则作为台馆。实耗财力。
始若剿人。终能肥国。宋歌泽门以归怨。燕尊郭隗而耀德。
苟顺动而若斯。尚何求而匪克。义积道光。声驰风扬。偫材
并用。坠业乃昌。屈于一人以钓士。则开霸而图王。侈于一
台以钓国。则兼大而称强。诚异虏其臣而必弊。琼其室而
独孤授 第 9b 页
是亡。且惟台则没矣。代如何其。[绵]邈千载。苍茫一时。孰为
来者。曾莫嗣之。国是以兴。鉴黄金之岂吝。贤如可得。下白
屋而宁辞。故九九之术不弃。齐桓以成功。善善之道克广。
燕昭以垂风。用能首五霸。冠七雄。抑未有为国而失士。可
摅盛烈于无穷。

** 白受采赋(以苟非忠信道不虚启为韵)


白者物之正色。采自人之发挥。有善政之功何不合。执必
迁之性讵能非。所以投质而丹青必应。改作而元黄莫违。
玉色可移。酒变美人之貌。素容可化。尘缁游子之衣。始以
独孤授 第 10a 页
洁白为佳。无文是宝。流行于一掬之绿。迁移于五彰之好。
假乎异物。奚谓莫知其他。变而从宜。匪曰不恒其道。是知
白之美者。采必加诸。始谓不愆其素。终成求媚之虚。洁其
身敢望于润色。污为染勿讶其文如。露变盘中之文。氤氲
而乍结。云改封中之色。灿烂而潜舒。然知素以为贵。文而
后进。弃彼[:#AS-8BD4:●]而不缁。从我动而无竞。知其白不足以含章。
美其文必滋乎彩润。岂旧染于奸色。因物有迁。自委质以
成文。非我无信。于是推其嗜好。穷其妍否。虚白为文藻之
宗。绘事为朴素之后。坦然明白。佩此以饬身。婉而成章。是
独孤授 第 10b 页
期乎假手。若以考自然之性。明发彩之功。专其容。知变以
为义。形于色。不杂而为忠。英英之云。抱日之文何染。凿凿
之石。补天之力何工。如以素质莫问。奇文是启。耀之以不
惭之文。居之以勿执之体。可黄可黑。将兴墨子之悲。或素
或青。未易殷王之礼。不然者。何以麻衣虽白兮采服斯有。
如雪之洁兮如濡已受。黔生白鹄之羽。赤点青蝇之首。发
颜色兮不辱其身。离坚白兮莫失其守。懿夫明斯理者。然
后知吾道之不苟。

** 运斤赋(以上下相应其志同为韵)


独孤授 第 11a 页

漆园傲吏。志惬神王。和而不唱。或崆峒之间。或濠濮之上。
诚道枢之同体。表人情之异状。爰感激于惠施。乃兴之于
郢匠。嗟乎。功有善价。吾道之亚。既出鬼而入神。亦千变而
万化。可以迎夫远近。可以接夫上下。用之朋友。管鲍可以
全交。行之君臣。桓文可以致霸。请言其始也。鼻之垩兮匠
之良。子有度兮我有长。形枯木兮自若。斤成风兮允臧。土
微微以霞散。刃荧荧以电光。信之者双美。疑之者两伤。其
为心也以济。其为妙也更相。吾固知青萍之术兮空设。公
独孤授 第 11b 页
输之巧兮徒尝。实由气同者合。声同者应。挥手馀地。因悟
解牛之能。忘情铦锋。宛识狎鸥之兴。岂两贤之相厄。乃二
人之俱别。(疑)有不度其时。不稽厥疑。蒿目犹视。蓬心自师。
代匠石而忍垢。骋锋刃而勿思。永昧心得。图为面欺。苟临
事以率尔。或后悔而悽其。且伤于手之是惧。亦何暇乎涅
而不缁。曷若素缉乃事。爰定乃志。料轻重。审同异。曾无恐
泥之忧。颇识断金之利。雕锼合乎神理。磨砻出乎人意。苟
自得以忘形。亦可斲乎有鼻。至于道洽情融。体异心同。求
之不得。感而遂通。利器见投。尚仓惶于麾下。良工斯在。乃
拂拭于涂中。君既有执柯之便。岂比夫按剑之雄。

独孤授 第 12a 页

** 蟠桃赋(以高捧大明以观环照为韵)


东海神木。是曰蟠桃。可得闻其广。而未量其高。盖苍龙之
所临据。白日之所光照。结根于凌北之峰。禀气乎衡星之
耀。其生植也。与乾坤始。其蟠萦也。至三千里。上鸣天鸡。下
宅郁垒。徒骇于说。莫原所以。配若木以相望。冠扶桑而特
起。尔乃焕初阳之杲杲。压巨海之漫漫。太皞司方以流盻。
羲和策御而上干。倾高柯而飞鸟罕及。垂巨叶而青云共
独孤授 第 12b 页
蟠。何帝休之名志。岂姑繇而变观。穷海陆以标奇。抗蓬瀛
而争耸。疑蒸林之相合。乃一木之所拥。照溟海则攀其若
浮。升日轮则远视如捧。霜雪莫能以雕换。风涛庸得其震
倾。拂垂云之修翼。荫吹潦之长鲸。非有岁之可纪。每先晨
之效明。拂青桂于阴魄。掩白榆于太清。信植物之神秀。壮
元化之曲成。木无与俦。其谁骋两斗之术。子不可获。安有
被三窃之名。是知瑰异之说。或处明而若晦。区域之心。多
玩小以疑大。天无所不育。地无所不载。莫出混茫之中。咸
居耳目之外。伟蟠桃之遐绝。宜列仙之游会。安得探神物
而驻韶颜。涉沧海而登朔山。骖素虬之天矫。驾彩凤之回
环。庶因此以捧日。愿修条而一攀。

独孤授 第 13a 页

** 汉武帝射蛟赋(以省括能中清除水害为韵)


有汉武彻。惟时巡省。穷楚之望。极江之永。舳舻塞川。旗甲
荡景。汹汹旭旭。虬盘龙骋。驻清跸则洪波可遏。赫皇灵则
潜怪可怛。何彼蛟之夭矫。据积水之空阔。谓佽飞之剑莫
前。灭明之璧是夺。天子乃戒无哗于羽卫。思有用于弦括。
命舟牧回青翰而上。诏弓人奉乌号以登。肃天仪以山立。
将亲发以抗棱。阴察变态。雄猜跨腾。古冶之伦。眦裂不敢
独孤授 第 13b 页
擅其勇。逢蒙之党。技痒不敢专其能。我矢则直。我弦斯控。
持满而英气顿飞。命处而幽姿必中。歘飙飕其电霍。卒颈
亸而胸洞。赞获者鼓殷天之雷。称庆者跃如熊之众。始乎
发若神兵。爆其有声。洪波雪涌。白羽月倾。突紫肉。裂素缨。
馀怒蚴蟉。上浮泓澄。踣质已靡于巨舰。流血方走乎东瀛。
介以鳞莫能捍七札之劲。神之化不能保重泉之生。万灵
震骇。九泒徐清。然后海若扈跸。阳侯洗兵。山川肃其晏如。
云雾廓其四除。涉者利乎涉。渔者安乎渔。于是左史趋进。
执简以书曰。天子幸浔阳也。亲射蛟而获诸。遂翻龙旆。韬
象弭。篙工奋。棹歌起。威厉乎断白蛇。气雄乎絙青兕。隘秦
皇之观日。追夏后之勤水。且夫君以胜残为大。臣以反德
独孤授 第 14a 页
为害。亦将制于彀中。静此宇内。俾贯革之艺息。垂衣之道
泰。岂徒与射夫渔父。较勇而论最。

** 北溟有鱼赋(以击水三千抟风九万为韵)


次天地之量者。海为之大。首鳞介之雄者。鲲靡有敌。禀形
徒怪其恢诡。造物孰根乎朕迹。慌北溟之安流。考南华之
遗迹。好奇焉得以心骇。乘理可同乎目击。且鱼之状。有踰
七日之尾。而海之深。盖积八纮之水。静则高浪为之中辍。
动则连山为之四起。鲜鳞俯首以骏奔。元冥投足而[:#AS-9BF8:⿰去⻏]视。
独孤授 第 14b 页
其有适也。越孟诸之夕宿。其自纵也。岂盐田之陆死。况风
涛乍息。空水相涵。横巨鳞而海分为二。赩双目而日为之
三。涾沲迤延。载回载旋。吓鳃则飞沬成雨。击尾乃跳波荡
天。任公之术靡措。龙伯之力徒然。生无以伤。庸识其长久。
大不可度。莫知其几千。固非海若之所俟属。天鸡之所犯
干。不吞龙舟以作暴。岂贪牛饵而自残。遵坎德以独适。随
混元而变观。本于鳞而孰知终始。化为鸟而何足控抟。一
气潜融。飞沉以通。刺天之鬐拂口。垂云之翼从风。曜灵韬
映以骤晦。溟涨豁落而半空。方鼓怒于皓漾。歘腾凌于鸿
濛。观其羽之化也将飞。风之积也未厚。六翮之力相切。万
独孤授 第 15a 页
流之波却走。恐天衢之不容。顾水府其何有。嗟鸷鸟之累
百。异亢龙之上九。彼鼋鼍之穴处而钓丝或困。彼鸿鹄之
云飞而网罗才远。曷若纵溟渤而抟扶摇。其势固以相万。

** 江淮献三脊茅赋(以国有盛礼灵茅三脊为韵)


茅有众灵。名之为盛。虽百代以呈质。终三脊以居正。每彰
封禅之期。如受鬼神之命。生于古既光七十之君。献于今
更表千里之圣。出于淮甸。来彼江潭。使驰于北。星流于南。
捧执而有严有翼。缄縢而再四再三。及夫睹至尊。呈大国。
独孤授 第 15b 页
致于金华之上。启于瑶池之侧。施陈而百瑞惭容。抚玩而
千官变色。美其出有常地。生必旧形。非成野鹿之礼。宁假
澄酒之馨。超常伦而荐阙。殊众品而实庭。理尽三分。似叶
通三之化。体皆一类。欲明得一之灵。隐见之时。吉蠲中礼。
独标珍草之状。悉皆兄弟之体。整齐而玉匣遥传。洁静而
琼华新启。应盛礼而居首。表常度而为后。道未格也。虽有
采而必无。岳可封焉。纵不求而自有。观王者之得失。知礼
事之臧否。且夫玉帛广矣。何尚于茅。岂不以贵称三脊。重
载六爻。始汇征于吴楚。终遍藉于陶匏。奉上之时。且报云
亭之兆。升中之后。因知天地之交。吾皇由是命太史。诏宗
独孤授 第 16a 页
伯。议封山。谋勒石。备文物与礼器。修玉函与金策。使圣功
登于九天。灵茅光于三脊。使臣稽首。称万寿以旋役。

** 寅宾出日赋(以大明在天恒以时授为韵)


古先哲王。允釐内外。虽庶政之咸叙。在司天而为大。所以
叶乎上下。所以察乎交会。其职废而时令则乖。其职修而
黎人永赖。岁既阳止。东风作矣。惟时羲仲。奉若天纪。候旸
谷之初升。揆农功之当起。寅宾克展。守而勿失。耒耜乃修。
视其所以。观乎旭日之渐也。丽苍穹而曜晶。按黄道而徐
独孤授 第 16b 页
行。万物发春。仁气良由兹始。四方仰照。阳德协于离明。盈
缩必循夫晷度。职司宁阙其将迎。木位值于扶桑。初杲杲
以出。土膏润于南亩。且泽泽其耕。故王者重焉。官不虚授。
考之历象。则象是用贞。准之田农。则农靡[:#AS-8FBB:●]候。惟帝典之
明徵。示人有常。惟日官之无改。永代斯在。平秩乎下。以播
百谷。钦若乎上。以刑四海。慎尔有司。惟其敬之。是将迈景
德于太皞。俟神功于女夷。玉烛开耀。金乌效迟。致人和而
岁美。无乱日而废时。况吾君承乾。元化昭宣。叙三光以著
象。乘六龙以御天。经纪不忒。职官维贤。分命之事举。曲成
之道全。观寅宾之出日。端稼穑兮大田。愿聆舜弦。歌唐年。

独孤授 第 17a 页

因末光之可就。与羲驭而回旋。

** 海上孤查赋

沧洲一望兮其伤实苦。灵查万里兮越在海浦。何遭遇于
圣日。独埋没于重土。岛屿云深。风尘岁古。可为万乘之器。
郢匠未斲。愿作浮海之桴。鲁人无取。不取其材。又无良媒。
惊沙苦雾。激电奔雷。根柢折。枝条摧。势穷兀兮半隐青树。
色苍茫兮浑生绿苔。波涛灌注。同汨罗之洲渚。川泽卑湿。
类长沙之浦隈。钓客登顿。渔翁往来。自然形变为枯木。心
独孤授 第 17b 页
成于死灰。谁怜在盘根之春。当擢干之日。对上苑。临温室。
植紫陌以独秀。荫朱城而未出。春风骤入。花飞微而雪下。
晴烟四敛。叶布濩而云密。诚以负大厦之材。济巨川之质。
何斧斤之为患。使形骸而自失。悲夫昔之繁华也如彼。今
之摇落也如此。故知道不常泰。亦不常否。物有万。生亦有
万。死事既同于纠[:#AS-8563:⿰⺯⿸厂⿱田坴]。庸讵识其终始。彰周公之圣。则大木
斯拔。表宣帝之兴。则枯柳还起。君无曰枯查。委之泥沙。试
斲为仙枕。荐于公寝。必能梦华胥之神国。安苍生之庶品。
君无曰散木。弃之沟渎。试剖为牺[:#AS-82F9:⿰樽]。登诸庙门。必能缩包
茅之醴酒。降重天之渥恩。济美前烈。垂芳后昆。愿君无弃
独孤授 第 18a 页
于海上。乘以登天朝至尊。

** 放驯象赋(以珍异禽兽无育家国为韵)


彼炎荒兮。王国是宾。比驯象兮。越俗所珍。化之式孚。则必
受其来献。物或违性。所用感于至仁。吾君于是诏掌兽之
官。谕如天之意。惟越献象。不远而致。推已于物。曾何以异。
徒见弭雄姿而屈猛志。安知不怀其土而感其类。揆夫国
用。刍豢之费则多。许以方来。道途之勤亦至。与其绁之而
厚养。孰若纵之而自遂。且彼集于禁林。我则有五色九苞
独孤授 第 18b 页
之禽。在于灵囿。我则有双觡共抵之兽。何必致远物于外
区。崇伟观于皇都。是用返诸林邑之野。归尔梁山之隅。时
在偃兵。岂婴乎燧尾。上惟贱贿。宁恤乎焚躯。非同委弃。罔
或踟蹰。知拜跪兮则有。谢渥恩兮岂无。复得顾侣求偫。跨
川登陆。食丰草以垂鼻。出平林而瞪目。逍遥乎存存之乡。
保守乎生生之福。怀仁初就于牵掣。顺理竟资于亭育。游
乎水同反身之龟。处乎山异放麑之鹿。大道兹始。淳风不
遐。感以和乐。亦参乎百兽率舞。驱之仁寿。宁阻乎四海为
家。奚必充帝庭之实。驾鼓吹之车。然后可以为国华者哉。
由是圣心。孚于下国。物靡不获其所。化乃允臻其极。放一
独孤授 第 19a 页
兽而庶类知归。遂四方而万代作则。彼周驱犀象。汉放骏
马。未可论功而校德。

** 西域献吉光裘赋(以水火验之称异为韵)


逖矣外区。实生珍异。彼灵兽之则获。制良裘之斯至。圣王
之所未睹。献令之所莫备。叶朝宗则来自金方。应中国而
色当土位。意者以烈风之靡兴。溟海之清澄。德动天而遐
方内向。气入翼而贡献足徵。方启袭以进语。如执轻之不
胜。飒然舜风。翠云之光可奋。笼夫尧日。青凤之燠徒称。故
独孤授 第 19b 页
其背昆崙。踰弱水。重九译。越万里。岂殊俗之所贵。信希代
之为美。直千金者更轻。称狐白者非拟。虽沉以天沼。无易
暵其之性。燎以京薪。独异焚如之理。斯乃动听惊视。孰知
其然者矣。夫物有难测。必思之而不厌。事有诡常。亦推之
而可验。何异绩鼠毛以为布。引龙须以成丝。浣于火而自
若。弦于弓而有之。况能禦寒凉以效用。因裼袭以呈姿。司
服以登。备皇仪而饰朝礼。至尊爰御。光紫极而耀丹墀。遂
使越人捧翟以求退。王母收环而请辞。偫公乃拜手而称
曰。休哉圣君之缉熙。且天地不爱其宝。岂戎夷敢爱其私
乎。将念委裘之有实。防侈服之生祸。表微于君子小人。酌
独孤授 第 20a 页
义于夏山殷火。俾万物之咸格。期德风之在我。于是天子
曰俞。彼则献其琛。曷若献其可。

** 竹如意赋(以简素轻易适手便人为韵)


博哉匠人之心。穷地之产。览如意之形制。实用周而事简。
惟竹也何慕。实存乎贞素。伊筱簜之既敷。持斧斤而方顾。
择其罕节。稽此有裕。燥之以火。首之曲也中钩。裁之以金。
本之长也合度。茜练冰削。离褷瓜布。靡加雕饰之劳。卒获
提携之遇。被以嘉名。允臻厥成。匪求荣观。自惬幽情。彼用
独孤授 第 20b 页
玉之为宝。我则不谓其贞。彼用铁以为固。我则利在乎轻。
指事明义。此焉攸寄。执之者安。创之者智。巾几周用。丘园
共贲。外青中素。合二妙于阴阳。尚质贵诚。符两仪之简易。
尔乃林栖冲寂。室处虚白。偫义窟之党。速道流之客。发奥
涤元。遐钩独索。必资振击以耸听。常假指麾而就适。则知
好尘尾者。将害物以婴咎。执象笏者。徒徇禄而何有。用恻
于心。亦劳于手。既因时而能迁。在理顺而体便。素质或轻
于流俗。贞姿或重于高贤。故形其贞。则示屈而表伸。致其
用。则物疏而道亲。岂节歌于烈士。可投赠夫幽人。愿如君
意以靡极。与灵寿而为邻。

独孤授 第 21a 页

** 泾渭合流赋(以题为韵)


游者感异源而合趣。指泾渭于秦树。泾如经也。自北而南
流。渭若纬焉。从西而东注。惟相近以不息。势使然而自遇。
湜湜其沚。昔既闻之于诗。汤汤其流。今则状之为赋。夫至
清者渭。至浊者泾。惟清也。鉴物之道著。惟浊也。含垢之义
形。共导金气。咸通井星。混殊流之昭晰。成一带之潆渟。初
以纵乱横。似争长而难杂。终以洁受污。何极暌而乃合。禹
独孤授 第 21b 页
功之所两存。汉苑斯焉博纳。乍异其色。觉游鳞之隐见。必
同乎声。带长风之萧飒。象昭回之可求。歌郑白之有由。饮
马投钱。足以发明廉士。决渠降雨。足以殷富神州。既相宏
以利物。宁自异乎并流。知之者齐我以不皦不昧。感之者
比我于一薰一莸。斯乃柔以长存。和之足贵。近则顺洪河
之纡直。远则成沧海之濩渭。同功一体。叶灵通气。信殊谷
洛之流。宁爽淄渑之味。夫然。彼独清而无偶。非达识之所
谓。

** 太史奉灵旗指蔡赋(以国家兵祷建兹神物为韵)


旗昭戎容。武备天讨。上蔡干纪。惟圣后之克诛。南越徂征。
穆汉皇于肇造。仰垂象以徼福。洎有司而请祷。封疆乃俟
独孤授 第 22a 页
于指明。寇虐方期于荡扫。详其效虞典之舞羽。体周官之
祃牙。九仞屹以特立。三星粲其增华。分野高标。象指麾于
帝力。光耀旁发。形耳目于兵家。矧乎天飞龙而载图。北有
斗而上献。当我师之欲勇。乘彼众之胥怨。上宣其意。将同
乎十手所临。人授其踪。必在夫六斿之建。至乃直指遐举。
申严叶时。且殷祭以诚若。视凶徒而蠢兹。小蝥弧之先登。
令斯行也。奉郅偈以东向。神乎尊之。匪曳珠而极侈。谅悬
首而为期。懿夫从人谋而罔咈。则异于九旗之物。摅皇怒
以不宾。取贵于八方之神。故能杀敌启灵。伸威定国。蟠喜
独孤授 第 22b 页
气以将远。扬胜风而自北。仪在端表。始令于师贞以出。人
知向方。用符于我战则克。奚必彰翠凤以崇丽。法元蛇而
辨色。适足以计其功庸。未可以靖乎氛慝。睿略无敌。宸心
有征。侔制胜于左杖。聿称材于牡荆。方旗指以神辅。俾蔡
溃而功成。蹈道不昧。谋谟孔明。徵太史于往制。备唐年之
主兵者哉。

** 善师不阵赋(以圣朝威服远人为韵)


明明天子。五帝可六。政不严而诸夏以清。师不陈而远人
咸服。于是旋大旆。罢长毂。剑无顿锋。矢无血镞。万方悦。四
独孤授 第 23a 页
境肃。同夏后之舞羽舞干。[:#AS-FEDD:●]
[:#AS-FBEC:●]犮周王之白狼白鹿。边
鄙以之不耸。神祇于焉介福。至矣哉。善师不阵之功。烈烈
而郁郁者也。伊昔汉武。黩兵于邻。殚天下之赋。悉域中之
人。南浮瘴海。北历胡尘。然后戎虏稽服。瓯闽入臣。孰与乎
兵不交而枹不鼓。遂奔走而来宾。我师孔闲。我后齐圣。顺
鲁史之武有七德。法周书之农用八政。不讨远而远者自
怀。不耀兵而兵威克盛。信八王之楷范。为百代之龟镜者
也。自太朴之既散。俗易弊而难威。蜂虿或恣其毒螫。鸱枭
乃纵其翻飞。是以有征无战。有守无围。家以文事革武事。
独孤授 第 23b 页
士以儒衣易铁衣。王者之兵也。有征而无战。北方之彊也。
不召而来归。旋师以出。振旅而返。示牛马而弗服。在干戈
而载偃。鄙楚子之灭弦。小文王之侵阮。百僚兮率职济济。
偫士兮直言謇謇。声教所被。则莫我敢遗。日月所临。于是
乎无远。荡荡昭昭。不讳之朝。忝陶唐之比屋。敢颂美于帝
尧。

** 刜钟无声赋(以利刃无滞合神为用为韵)


剑挺铦锋。钟列重器。何百鍊之坚钢。向千钧而效试。刜于
有质。若无质以通元。中乎有声。若无声而断弃。则知淬磨
岁久。雄棱霜利。不然。焉能逗挠兽之形以中开。使发鲸之
独孤授 第 24a 页
声而静閟。想提握以轻奋。宜铿铮而应刃。忽投刚以泯入。
状体柔而理顺。遂使风胡延视。喜见其雄锋。子野耸听。莫
闻其遗韵。尔乃理将神契。迹与道俱。透兹坚重。泯若虚无。
于是观其用而骇矣。取其类而比夫。当破坚之时。方切玉
而则异。迨绝响之后。状决云而匪殊。是以知其获挥刜之
效。微龃龉之虞。勿以簨簴可凭。犹怀抵碍。勿以金石之固。
尚蕴含胡。宜其暗彰发挥。静应凌厉。冰结于直透之始。泉
默于旁通之际。莫知所触。故寂兮寥兮。不轻其锋。信无凝
无滞。于戏。亦犹道之肥者。往无不通。艺之至者。物无不合。
独孤授 第 24b 页
苟韫藏于求用。必开张而尽纳。载原斯器。夫岂与邻。当耿
介以发锐。若感通而应神。所以愿于重而宣利。干于大以
求伸。果然刜音而不铮为异。铦锷而无厚可珍。则剸元犀
奚可以拟议。轻白羽曷足以等伦。故君子谓青萍干将之
刃也。可以比德于吾人。

** 贺擒周智光表

臣等言。臣闻征而无战者。王者之师也。将而必诛者。春秋
之义也。臣伏见周智光傲狠顽虐。昏迷猖狡。敢专生杀之
威。以慢王度。崇饰奸慝之志。自干天诛。陛下谓罪在已躬。

独孤授 第 25a 页

视人如子。永言式遏之义。不得已而用师。而将才受钺。兵
未血刃。已枭元恶之首。载安旧污之俗。昔汉征黥布。望尘
而忧。殷伐鬼方。积年乃克。岂若陛下朝命将帅。夕歼渠魁。
制胜神速。从古未有。臣等不胜庆快之至。

* 王武俊

武俊字元英。本出契丹怒皆部。年十五。隶李宝臣帐下为
裨将。劝宝臣以恒定等五州归朝廷。封维川郡王兼御史
中丞。德宗朝。以讨李维岳功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
独孤授 第 25b 页
恒冀观察使。既而与朱滔谋叛。自立为赵王。李抱真遣客
贾林说之。使归命。乃黜伪号。诏拜检校工部尚书恒冀深
赵节度使。又加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幽州卢
龙节度使琅邪郡王。与李抱真大破朱滔军于贝州。上还
幽州卢龙节度。诏以恒州为大都督府。即授武俊长史。赐
德棣二州。俄进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贞元十七年卒。年六
十七。赠太师。谥曰忠烈。

** 致昭义魏博等节度书

自古通贤。见机而作。主上明明。二百年之令主。宗枝百代。
帝子帝孙。吾徒顷因谗臣罔上。触藩之际。遂惧倾危。拒境
独孤授 第 26a 页
抗兵。偷存瞬息。今朱泚窃据于宫阙。朱滔长驱于河北。圣
上巡狩于畿甸。希烈鸱张于淮楚。昔班彪之智。知汉祚之
未衰。马援书生。识光武之可辅。今请转祸为福。以过为功。
戮力勤王。共匡时难。牒昭义魏博沧景等州。即请部署。四
镇齐驱。魏博击其前。沧景掩其后。易定乘其左。昭义夺其
右。扫荡妖孽。廓清寰宇。然后奉表紫宸。献书北阙。荣家荣
国。岂不休哉。

* 齐抗

抗字遐举。定州义丰人。累拜太常卿。以中书侍郎同中书
独孤授 第 26b 页
门下平章事。以病罢为太子宾客。卒年六十五。赠户部尚
书。谥曰成。

** 元日朝班仪注奏

元日朝贺。奏事官户部尚书司天监。准开元礼。兼合于横
班。同偫官拜讫。然后依次奏事。自顷因循。并未拜已前。先
就于阶立。奏事毕。随例便退。臣与礼司商量。请依开元礼。
户部尚书已下。于南班再拜讫。便随上公升于阶。就东向
位立。准仪注奏事。庶裨阙典。以补旧仪。

** 更定祭日奏

独孤授 第 27a 页

每年大中小祀。都七十祭。其四立二分二至腊上辛吉亥
等日。盖为气节也。其后寅后申后亥后丑等日。盖谓星次
也。伏以气行有时刻。星位有次舍。或定用日。或定用辰。不
可改移。请依旧制。其或有别祷祭。即是太卜署择日。并请
准四月六日敕。废务日不用。遂为故典。旧仪注无日蚀废
祭之文。元年建丑月。祠部奏曰。来年建寅月。一日祈谷。祀
昊天上帝。是月司天台预奏。其日太阳亏。时礼仪使于休
烈奏曰。臣谨按曾子问曰。当祭而日食。其祭也如之何。夫
独孤授 第 27b 页
子曰。按祭而已矣。牲至未杀则废。汉初平四年正月。当祭
南郊日蚀。又行冠礼。博士殷盈孙与八座议。以为正月元
日太阳亏。而冠有祼献之礼。有金石之乐。是为闻灾不严
肃。见异不怵惕也。望下太常别择日。其二日祭太一。准礼
仪物同祠所。既缘日蚀。各守本司。亦望同下太常更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