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张延赏 第 17a 页
钦定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二
张延赏 第 1a 页
* 张延赏
延赏。中书令嘉贞子。本名宝符。元宗取赏延于世之义改
焉。特授左司禦率府兵曹参军。肃宗在凤翔。拜监察御史。
累擢太原少尹兼行军司马北都副留守。代宗朝拜御史
大夫。历淮南荆南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寻加吏部尚书。
贞元元年徵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年薨。年
六十一。赠太保。谥曰成肃。
** 南门记
张延赏 第 1b 页
崇高莫大于君。亲严莫大于父。君有覆焘。父有训育。逮于
夷貊生知。禽兽性感。不俟教解也。而肖形之内。戾气閒存。
触瑟生灾。梦牛成患。何代不有。可胜言哉。贼昢焚门。亦由
是也。族灭门覆。为愚者鉴诫。所以书其所由来。其馀则词
存于左右壁矣。兴元元年记。
* 张镐
镐字从周。博州人。天宝末拜左拾遗。历侍御史。肃宗即位。
擢谏议大夫。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兼河南
节度使都统淮南诸军事。封南阳郡公。罢为荆州大都督
张延赏 第 2a 页
府长史。代宗初更封平原郡公。授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
等使。广德二年卒。
** 谏招抚史思明奏
思明凶竖。因逆窃位。兵强则众附。势夺则人离。包藏不测。
禽兽无异。可以计取。难以义招。伏望不以威权假之。又滑
州防禦使许叔冀。性狡多谋。临难必变。望追入宿卫。
** 谏内置道场奏
臣闻天子修福。当在安养苍生。靖一风化。未闻区区僧教。
以致太平。伏愿陛下以无为为心。不以小乘挠圣虑也。
等使。广德二年卒。
** 谏招抚史思明奏
思明凶竖。因逆窃位。兵强则众附。势夺则人离。包藏不测。
禽兽无异。可以计取。难以义招。伏望不以威权假之。又滑
州防禦使许叔冀。性狡多谋。临难必变。望追入宿卫。
** 谏内置道场奏
臣闻天子修福。当在安养苍生。靖一风化。未闻区区僧教。
以致太平。伏愿陛下以无为为心。不以小乘挠圣虑也。
张延赏 第 2b 页
** 请追谥常王傅吴兢奏
故常王傅吴兢。先朝史臣。历践中外。大行忠信。彰于朝野。
伏以训诫明旨。谥法攸遵。臣早岁服膺。备知名实相副。特
乞圣恩。褒其嘉谥。
* 张镒
镒字季权。一字公度。苏州人。以荫授左卫兵曹参军。累迁
殿中侍御史。乾元时迁屯田员外郎。大历中出历濠州寿
州刺史。建中初拜中书侍郎平章事。从德宗幸奉天。李楚
琳作乱。镒为所杀。赠太子太傅。
张延赏 第 3a 页
** 论奴仆告主疏
伏见赵纵为奴所告下狱。人皆震惧。未测圣情。贞观二年。
太宗谓侍臣曰。比有奴告其主谋逆。此极毙法。特须禁断。
假令有谋反者。必不独成。自有他人论之。岂藉其奴告也。
自今以后。奴告主者皆不受。尽令斩决。由是贱不得干贵。
下不得陵上。教化之本既正。悖乱之渐不生。为国之经。百
代难改。欲全其事体。实在防微。顷者长安令李济得罪因
奴。万年令霍晏得罪因婢。愚贱之辈。悖慢成风。主反畏之。
张延赏 第 3b 页
动遭诬告。充溢府县。莫能断决。建中元年五月二十八日
诏曰。准斗竞律。诸奴婢告主。非谋叛已上者。同自首法。并
准律处分。自此奴婢复顺。狱诉稍息。今赵纵非叛逆。奴实
奸凶。奴在禁中。纵独下狱。考之于法。或恐未正。将帅之功。
莫大于子仪。人臣之位。莫大于尚父。殁身未几。坟土仅乾。
两婿先已当辜。赵纵今又下狱。设令纵实抵法。所告非奴。
才经数月。连罪三婿。录勋念旧。犹或可容。况在章程。本宜
宥免。陛下方诛偫贼。大用武臣。虽见宠于当时。恐息望于
他日。太宗之令典尚在。陛下之明诏始行。一朝偕违。不与
众守。于教化恐失。于刑法恐烦。所益悉无。所伤至广。臣非
诏曰。准斗竞律。诸奴婢告主。非谋叛已上者。同自首法。并
准律处分。自此奴婢复顺。狱诉稍息。今赵纵非叛逆。奴实
奸凶。奴在禁中。纵独下狱。考之于法。或恐未正。将帅之功。
莫大于子仪。人臣之位。莫大于尚父。殁身未几。坟土仅乾。
两婿先已当辜。赵纵今又下狱。设令纵实抵法。所告非奴。
才经数月。连罪三婿。录勋念旧。犹或可容。况在章程。本宜
宥免。陛下方诛偫贼。大用武臣。虽见宠于当时。恐息望于
他日。太宗之令典尚在。陛下之明诏始行。一朝偕违。不与
众守。于教化恐失。于刑法恐烦。所益悉无。所伤至广。臣非
张延赏 第 4a 页
私赵纵。非恶此奴。叨居股肱。职在匡弼。斯是大体。敢不极
言。伏乞圣慈。纳臣愚恳。
** 与吐蕃盟文
唐有天下。恢奄禹迹。舟车所至。莫不率俾。以累圣重光。卜
年惟永。恢王者之丕业。被四海以声教。与吐蕃赞普代为
婚姻。因结邻好。安危同体。甥舅之国。将二百年。其閒或因
小忿。[:#AS-8949:⿱拱]惠为雠。封疆骚然。靡有宁岁。皇帝践祚。悯兹黎无。
乃释俘囚。悉归蕃落。二国展礼。同兹协和。行人往复。累布
成命。是必诈谋不起。兵革不用矣。彼犹以两国之要。求之
言。伏乞圣慈。纳臣愚恳。
** 与吐蕃盟文
唐有天下。恢奄禹迹。舟车所至。莫不率俾。以累圣重光。卜
年惟永。恢王者之丕业。被四海以声教。与吐蕃赞普代为
婚姻。因结邻好。安危同体。甥舅之国。将二百年。其閒或因
小忿。[:#AS-8949:⿱拱]惠为雠。封疆骚然。靡有宁岁。皇帝践祚。悯兹黎无。
乃释俘囚。悉归蕃落。二国展礼。同兹协和。行人往复。累布
成命。是必诈谋不起。兵革不用矣。彼犹以两国之要。求之
张延赏 第 4b 页
永久。古有结盟。今请用之。国家务息边人。外其故地。[:#AS-8949:⿱拱]利
蹈义。坚盟从约。今国家所守界。泾州西至弹筝峡西口。陇
州西至清水县。凤州西至同父县。暨剑南西山大渡河东。
为汉界。蕃国守镇在兰渭原会。西使临洮。又东至成州。抵
剑南西界磨在些诸蛮大渡水西南。为蕃界。其兵马镇守
之处。州县见有居人。彼此两边见属。汉诸蛮以今所分见
住处依前为定。其黄河以北。从故新泉军直北至大碛。南
至贺兰山骆驼岭为界。中间悉为閒田。盟文所有不载者。
蕃有兵马处蕃守。汉有兵马处汉守。不得侵越。其先未有
蹈义。坚盟从约。今国家所守界。泾州西至弹筝峡西口。陇
州西至清水县。凤州西至同父县。暨剑南西山大渡河东。
为汉界。蕃国守镇在兰渭原会。西使临洮。又东至成州。抵
剑南西界磨在些诸蛮大渡水西南。为蕃界。其兵马镇守
之处。州县见有居人。彼此两边见属。汉诸蛮以今所分见
住处依前为定。其黄河以北。从故新泉军直北至大碛。南
至贺兰山骆驼岭为界。中间悉为閒田。盟文所有不载者。
蕃有兵马处蕃守。汉有兵马处汉守。不得侵越。其先未有
张延赏 第 5a 页
兵马处。不得杂置。并筑城堡耕种。今二国将相。受辞而会。
斋戒将事。告天地山川之神照临。无得愆坠。其盟文藏于
郊庙。副在有司。二国之诚。其永保之。
* 李至
至。肃宗时人。
** 谏贷死以流人使自效疏
圣人诛乱。必先示法。令崇礼义。汉始入关。约法三章。杀人
者死。不易之法也。按将军去荣。以朔方偏裨。提数千士。不
能整行列。挟怨杀县令。有犯上之逆。或曰。去荣善守。陕新
斋戒将事。告天地山川之神照临。无得愆坠。其盟文藏于
郊庙。副在有司。二国之诚。其永保之。
* 李至
至。肃宗时人。
** 谏贷死以流人使自效疏
圣人诛乱。必先示法。令崇礼义。汉始入关。约法三章。杀人
者死。不易之法也。按将军去荣。以朔方偏裨。提数千士。不
能整行列。挟怨杀县令。有犯上之逆。或曰。去荣善守。陕新
张延赏 第 5b 页
下。非去荣不可守。臣谓不然。李光弼守太原。程千里守上
党。许叔冀守灵昌。鲁炅守南阳。贾贲守雍邱。张巡守睢阳。
初无去荣。未闻贼能下也。以一能而免死。彼弧矢绝伦。剑
术无前者。恃能犯上。何以止之。若赦去荣。诛将来。是法不
一。而招罪人也。惜一去荣。杀十去荣之材。其伤盖多。彼逆
乱之人。有逆于此而顺于彼乎。乱富平而治于陕乎。悖县
令能不悖于君乎。律令者。太宗之律令。陛下不可以一士
小材。废祖宗大法。
* 郑叔清
党。许叔冀守灵昌。鲁炅守南阳。贾贲守雍邱。张巡守睢阳。
初无去荣。未闻贼能下也。以一能而免死。彼弧矢绝伦。剑
术无前者。恃能犯上。何以止之。若赦去荣。诛将来。是法不
一。而招罪人也。惜一去荣。杀十去荣之材。其伤盖多。彼逆
乱之人。有逆于此而顺于彼乎。乱富平而治于陕乎。悖县
令能不悖于君乎。律令者。太宗之律令。陛下不可以一士
小材。废祖宗大法。
* 郑叔清
张延赏 第 6a 页
叔清。至德中官侍御史江淮东西淮南道宣谕使。
** 鬻爵条格奏
承前诸使下诏纳钱物。多给空名告身。虽假以官。赏其忠
义。犹未尽才能。今皆量文武才艺。兼情愿稳便。据条格拟。
同申奏闻。便写告身。诸道士女道士僧尼如纳钱。请准敕
回授馀人。并情愿还俗授官勋邑号等亦听。如无人回授。
及不愿还俗者。准法不合畜奴婢田宅资财。既助国纳钱。
不可更拘常格。其所有资财。能率十分纳三分助国。馀七
张延赏 第 6b 页
分并任终身自荫。身殁之后。亦任回与近亲。又准敕纳钱
百千文。与明经出身。如曾受业。粗通帖策。修身慎行。乡曲
所知者。量减二十千文。如先经举送。到省落第。灼然有凭。
帖策不甚寥落者。减五十千文。若粗识文字者。准元敕处
分。未曾读学。不识文字者。加三十千。应授职事官并勋阶
号及赠官等。有合荫子孙者。如户内兼荫丁中三人以上
免课役者。加一百千文。每加一丁中累加三十千文。其商
贾准令所在收税。如能据所有资财。十分纳四助军者。便
与终身优复。如于敕条外有悉以家产助国。嘉其竭诚。待
以非次。如先出身及官资。并量资历好恶。各据本条格例。
百千文。与明经出身。如曾受业。粗通帖策。修身慎行。乡曲
所知者。量减二十千文。如先经举送。到省落第。灼然有凭。
帖策不甚寥落者。减五十千文。若粗识文字者。准元敕处
分。未曾读学。不识文字者。加三十千。应授职事官并勋阶
号及赠官等。有合荫子孙者。如户内兼荫丁中三人以上
免课役者。加一百千文。每加一丁中累加三十千文。其商
贾准令所在收税。如能据所有资财。十分纳四助军者。便
与终身优复。如于敕条外有悉以家产助国。嘉其竭诚。待
以非次。如先出身及官资。并量资历好恶。各据本条格例。
张延赏 第 7a 页
节级优加拟授。如七十以上情愿授致仕官者。每色内量
十分减二分钱。
* 韩颖
颖。乾元元年知司天台事。
** 请定五官正朝冠奏
五官正奉敕创置。其官职配五方。上稽五纬。臣请冠上加
一星珠。衣从本方正色。每至元日冬至朔望朝会及诸大
礼。即服以朝见。仍望永为恒式。
张延赏 第 7b 页
* 刘源
源。彭城人。永泰元年为侍御史。累擢夏州节度使。
** 请置银川监牧奏
自太和七年十一月一日。于银川置监城收管偫牧。今计
孳生马七千馀匹。今饶州南界有空閒地。周回二百馀里。
四面悬绝。贼路不通。只置三五十人。守其要害。即牧放无
虞。是臣当管界内。并非百姓佃食。请割隶监司。久远之计。
* 刘宽
宽。夏州节度使源弟。官侍御史。
** 谏中官打人表
张延赏 第 8a 页
臣某言。臣生逢昌运。谬列班行。官为御史。职在举事。齿发
始壮。名籍已至。在臣至微。诚为多幸。所以爱惜朝廷宗庙
之意。与元老大臣不殊。臣昨遇郊禋。得陪盛礼。见执事者
说陛下飨献太庙。至穆宗皇帝第九室。跪起呜咽。感动神
人。臣不觉涕泪。知陛下孝德可以化天下矣。又至圜丘。睹
陛下升降严恭之礼。不觉手足舞蹈。知陛下诚敬可以达
神明矣。如向者数事。非根于生知。禀于天授。固非一朝一
夕之所能致。推是而论。则三皇之德必可侔。五帝之业不
张延赏 第 8b 页
足跂。洎车驾即路。臣实先驰。至丹凤门南。礼物备具。忽闻
传说云。适有白身数十人。于金鸡竿下。夺囚崔发。乱打致
死。有司救止。力不能禁。兵仗纷纭。仅以格战。瓦砾交下。傍
中朝臣。不胜惊痛。盖惜其无知。毁损圣德也如此。崔发为
县令。有事当之罪。抵朝廷之法。有不赦之科。断自宸衷。寘
诸刑典。则可矣。岂得下人肆意。骋憾一时。紊乱纲纪。败失
国体。岂可使纵恣渐隳也。傥陛下欲杜将来之萌。绝偏党
之说。俾罪人斯得。正是刑名。则太平之业。日益崇矣。臣又
以为今日搆扇。人数至多。若尽加诛。恐非中典。苟舍而不
问。实蠹大猷。以臣愚见。莫如敕左右军使寻求首谋者一
传说云。适有白身数十人。于金鸡竿下。夺囚崔发。乱打致
死。有司救止。力不能禁。兵仗纷纭。仅以格战。瓦砾交下。傍
中朝臣。不胜惊痛。盖惜其无知。毁损圣德也如此。崔发为
县令。有事当之罪。抵朝廷之法。有不赦之科。断自宸衷。寘
诸刑典。则可矣。岂得下人肆意。骋憾一时。紊乱纲纪。败失
国体。岂可使纵恣渐隳也。傥陛下欲杜将来之萌。绝偏党
之说。俾罪人斯得。正是刑名。则太平之业。日益崇矣。臣又
以为今日搆扇。人数至多。若尽加诛。恐非中典。苟舍而不
问。实蠹大猷。以臣愚见。莫如敕左右军使寻求首谋者一
张延赏 第 9a 页
二十辈。下明诏以示海内。知人臣无专杀之文。乘閒之谋。
不敢萌贮。庶无私之德。与日月尽明。又伏聆今日赦书。求
理至切。令谏臣论事。遣宪吏执法。乘舆服御。志在抑损。又
以见陛下遵禹汤之旨。同尧舜之求。臣为耳目。若有所闻。
而不上启。是臣负陛下之深也。焉敢不言。不胜慺慺恳切
之至。
* 仆固怀恩
怀恩。铁勒部人。世袭都督。天宝中加左领军大将军。从郭
子仪李光弼广平王破贼。前后皆立殊功。加开府仪同三
不敢萌贮。庶无私之德。与日月尽明。又伏聆今日赦书。求
理至切。令谏臣论事。遣宪吏执法。乘舆服御。志在抑损。又
以见陛下遵禹汤之旨。同尧舜之求。臣为耳目。若有所闻。
而不上启。是臣负陛下之深也。焉敢不言。不胜慺慺恳切
之至。
* 仆固怀恩
怀恩。铁勒部人。世袭都督。天宝中加左领军大将军。从郭
子仪李光弼广平王破贼。前后皆立殊功。加开府仪同三
张延赏 第 9b 页
司鸿胪卿。封丰国公。乾元二年进封大宁郡王。加工部尚
书。代宗即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授河北副元帅尚书
左仆射兼中书令灵州大都督府长史单于镇北大都护
朔方节度使。加太子少师。充朔方都知兵马使同节度副
大使。广德改元。册勋拜太保。仍赐铁券。名藏太庙。画像淩
烟阁。辛云京与怀恩有隙。奏其反状。怀恩令子玚率众攻
云京。进围榆次。朝廷以郭子仪代怀恩。子仪至河中。怀恩
率麾下数百骑渡河。北走灵武。啸聚亡命。上念其勋旧。遥
授太师兼中书令大宁王。永泰元年。怀恩糺合诸番。南犯
书。代宗即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授河北副元帅尚书
左仆射兼中书令灵州大都督府长史单于镇北大都护
朔方节度使。加太子少师。充朔方都知兵马使同节度副
大使。广德改元。册勋拜太保。仍赐铁券。名藏太庙。画像淩
烟阁。辛云京与怀恩有隙。奏其反状。怀恩令子玚率众攻
云京。进围榆次。朝廷以郭子仪代怀恩。子仪至河中。怀恩
率麾下数百骑渡河。北走灵武。啸聚亡命。上念其勋旧。遥
授太师兼中书令大宁王。永泰元年。怀恩糺合诸番。南犯
张延赏 第 10a 页
京师。至鸣沙县病甚。还死灵武。部曲焚其尸以葬。
** 陈情书
广德元年八月二十三日。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兼
中书令朔方节度副大使河北副元帅上柱国大宁郡王
臣怀恩。刺肝沥血。谨顿首顿首。上书宝应圣文神武皇帝
陛下。臣家本蕃夷。代居边塞。爰自祖父。早沐国恩。臣年未
弱冠。即蒙上皇驱策。出入生死。竭力疆埸。叨承先帝报功
时年已授特进。洎乎禄山作乱。大振王师。臣累任偏裨。决
死靖难。上以安社稷。下以拯生灵。仗皇天之威神。灭狂胡
** 陈情书
广德元年八月二十三日。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兼
中书令朔方节度副大使河北副元帅上柱国大宁郡王
臣怀恩。刺肝沥血。谨顿首顿首。上书宝应圣文神武皇帝
陛下。臣家本蕃夷。代居边塞。爰自祖父。早沐国恩。臣年未
弱冠。即蒙上皇驱策。出入生死。竭力疆埸。叨承先帝报功
时年已授特进。洎乎禄山作乱。大振王师。臣累任偏裨。决
死靖难。上以安社稷。下以拯生灵。仗皇天之威神。灭狂胡
张延赏 第 10b 页
之丑类。无何。思明继逆。又据东周。宸极不安。海内腾沸。臣
谬承大行皇帝委任。授以兵权。誓雪国雠。以匡时难。阖门
忠烈。咸愿杀身。野战攻城。皆先士卒。兄弟死于阵敌。子侄
没于军前。九族之亲。十不存一。纵有在者。疮痍遍身。况陛
下潜龙之时。亲统师旅。臣忝事麾下。陛下悉臣愚诚。大行
皇帝未捐宫馆之时。臣频立微效。累沾官赏。遂被辅国等
谗害。几至破家。便夺兵权。逾年宿卫。臣虽内省无疚。终惧
谗佞倾危。以日继时。命悬秋叶。至将归骨泉壤。永谢明时。
幸遇陛下龙跃天衢。继缵鸿业。知臣负谤。察臣丹心。遂开
谬承大行皇帝委任。授以兵权。誓雪国雠。以匡时难。阖门
忠烈。咸愿杀身。野战攻城。皆先士卒。兄弟死于阵敌。子侄
没于军前。九族之亲。十不存一。纵有在者。疮痍遍身。况陛
下潜龙之时。亲统师旅。臣忝事麾下。陛下悉臣愚诚。大行
皇帝未捐宫馆之时。臣频立微效。累沾官赏。遂被辅国等
谗害。几至破家。便夺兵权。逾年宿卫。臣虽内省无疚。终惧
谗佞倾危。以日继时。命悬秋叶。至将归骨泉壤。永谢明时。
幸遇陛下龙跃天衢。继缵鸿业。知臣负谤。察臣丹心。遂开
张延赏 第 11a 页
独见之明。杜绝众多之口。特拔臣于汧陇。再任臣于朔方。
诚谓游魂返骸。枯骨再肉。使臣得竭驽蹇之力。效锥刀之
功。上答陛下再造之恩。下展微臣犬马之志。去年秋末。回
纥仗义而来。士庶不知。悉皆惊骇。陛下以臣与其姻娅。令
至太原祇迎。一切事宜。许臣逐便处置。遂与可汗计议。分
道用兵。剋复洛阳。平荡幽蓟。惟有神策兵马。顿军独住陈
留。可汗时在洛阳。即被朝恩猜阻。要为流议。已失蕃情。臣
自平贼却回。天恩又令饯送。臣遂罄竭家产。为国周旋。发
遣外蕃。贵图上道。行至山北。被奉先云京共生异见妄作。
诚谓游魂返骸。枯骨再肉。使臣得竭驽蹇之力。效锥刀之
功。上答陛下再造之恩。下展微臣犬马之志。去年秋末。回
纥仗义而来。士庶不知。悉皆惊骇。陛下以臣与其姻娅。令
至太原祇迎。一切事宜。许臣逐便处置。遂与可汗计议。分
道用兵。剋复洛阳。平荡幽蓟。惟有神策兵马。顿军独住陈
留。可汗时在洛阳。即被朝恩猜阻。要为流议。已失蕃情。臣
自平贼却回。天恩又令饯送。臣遂罄竭家产。为国周旋。发
遣外蕃。贵图上道。行至山北。被奉先云京共生异见妄作。
张延赏 第 11b 页
加诸闭城不出祇迎。仍令潜行窃盗。蕃夷怨怒。早欲相雠。
臣遂弥缝。方得出界。及其祖饯事了。回至太原。臣忝迹鼎
司。又承重寄。奉先云京曾无礼数。闭关不出相看。臣遂过
汾州。休息士马。凡经数日。不遣一介知闻。自以行事乖疏。
恐臣先有论奏。遂乃构其谤讟。妄起异端。扇动军城。以为
设备。又臣从潞府过日。见抱玉祇迎回纥。庶事用心。恳称
家资。罄于公用。又与臣马兼银器四事。臣于回纥处得绢。
便与抱玉二千匹。以充答赠。今被抱玉共相组织。将此往
来之贶。便为结托之私。贵在厚诬。务相倾夺。陛下不垂明
臣遂弥缝。方得出界。及其祖饯事了。回至太原。臣忝迹鼎
司。又承重寄。奉先云京曾无礼数。闭关不出相看。臣遂过
汾州。休息士马。凡经数日。不遣一介知闻。自以行事乖疏。
恐臣先有论奏。遂乃构其谤讟。妄起异端。扇动军城。以为
设备。又臣从潞府过日。见抱玉祇迎回纥。庶事用心。恳称
家资。罄于公用。又与臣马兼银器四事。臣于回纥处得绢。
便与抱玉二千匹。以充答赠。今被抱玉共相组织。将此往
来之贶。便为结托之私。贵在厚诬。务相倾夺。陛下不垂明
张延赏 第 12a 页
察。采听流言。欲令忠直之臣。枉陷谗邪之党。臣实不欺天
地。不负神明。夙夜三思。臣罪有六。往年同罗背叛。河曲骚
然。经略数军。兵围不解。臣不顾老母。走投灵州。先帝嘉臣
忠诚。遂遣徵兵讨叛。使得河曲清泰。贼徒奔亡。是臣不忠
于国。其罪一也。臣男玢尝被同罗虏将。盖亦制不由已。旋
即弃逆归顺。却来投臣。臣斩之以令士众。且臣不爱骨肉
之重。而徇忠义之诚。是臣不忠于国。其罪二也。臣有二女。
俱聘远蕃。为国和亲。合从讨难。致使贼徒殄灭。寰宇清平。
是臣不忠于国。其罪三也。臣及男玚。不顾危亡。身先行阵。
地。不负神明。夙夜三思。臣罪有六。往年同罗背叛。河曲骚
然。经略数军。兵围不解。臣不顾老母。走投灵州。先帝嘉臣
忠诚。遂遣徵兵讨叛。使得河曲清泰。贼徒奔亡。是臣不忠
于国。其罪一也。臣男玢尝被同罗虏将。盖亦制不由已。旋
即弃逆归顺。却来投臣。臣斩之以令士众。且臣不爱骨肉
之重。而徇忠义之诚。是臣不忠于国。其罪二也。臣有二女。
俱聘远蕃。为国和亲。合从讨难。致使贼徒殄灭。寰宇清平。
是臣不忠于国。其罪三也。臣及男玚。不顾危亡。身先行阵。
张延赏 第 12b 页
父子效命。志宁邦家。是臣不忠于国。其罪四也。陛下委臣
副元帅之权。令臣指麾河北。其新附节度使。皆握强兵。臣
之抚绥。悉安反侧。州县既定。赋税以时。是臣不忠于国。其
罪五也。臣叶和回纥。戡定凶徒。天下削平。蕃夷归国。使其
永为邻好。义著急难。万姓安宁。干戈止息。二圣山陵事毕。
陛下忠孝两全。是臣不忠于国。其罪六也。臣既负六罪。诚
合万诛。延颈辕门。以待斧锧。过此以往。更无他违。陛下若
以此诛臣。何异伍子胥存吴。卒浮尸于江上。大夫种霸越。
终赐剑于稽山。唯当吞恨九泉。衔冤千古。复何诉哉。复何
副元帅之权。令臣指麾河北。其新附节度使。皆握强兵。臣
之抚绥。悉安反侧。州县既定。赋税以时。是臣不忠于国。其
罪五也。臣叶和回纥。戡定凶徒。天下削平。蕃夷归国。使其
永为邻好。义著急难。万姓安宁。干戈止息。二圣山陵事毕。
陛下忠孝两全。是臣不忠于国。其罪六也。臣既负六罪。诚
合万诛。延颈辕门。以待斧锧。过此以往。更无他违。陛下若
以此诛臣。何异伍子胥存吴。卒浮尸于江上。大夫种霸越。
终赐剑于稽山。唯当吞恨九泉。衔冤千古。复何诉哉。复何
张延赏 第 13a 页
诉哉。且葵藿尚解仰阳。犬马犹能恋主。臣忝恩至重。委任
非轻。夙夜思奉天颜。岂暂心离魏阙。诚恐以忠获罪。龟镜
不遥。顷者来瑱受诛。朝廷不示其罪。天下忠义。从此生疑。
况来瑱功业素高。人多所忌。不审圣衷独断。复为奸臣弄
权。臣欲入朝。恐罹斯祸。诸道节度使皆惧。非臣独敢如此。
近闻追诏数人。并皆不至。实畏中官谗口。又惧陛下损伤。
岂唯是臣不忠。只为回邪在侧。且臣前后所奏骆奉先词
情。非不摭实。陛下竟无处置。宠用弥深。皆由同类相从。致
蒙蔽圣聪。人皆惧死。谁复敢言。臣义切君臣。志忧社稷。若
非轻。夙夜思奉天颜。岂暂心离魏阙。诚恐以忠获罪。龟镜
不遥。顷者来瑱受诛。朝廷不示其罪。天下忠义。从此生疑。
况来瑱功业素高。人多所忌。不审圣衷独断。复为奸臣弄
权。臣欲入朝。恐罹斯祸。诸道节度使皆惧。非臣独敢如此。
近闻追诏数人。并皆不至。实畏中官谗口。又惧陛下损伤。
岂唯是臣不忠。只为回邪在侧。且臣前后所奏骆奉先词
情。非不摭实。陛下竟无处置。宠用弥深。皆由同类相从。致
蒙蔽圣聪。人皆惧死。谁复敢言。臣义切君臣。志忧社稷。若
张延赏 第 13b 页
无极谏。有负圣朝。敢肆愚忠。以干鼎镬。况今西有犬戎背
乱。东有吴越不庭。均房偫盗纵横。鄜坊稽胡草扰。陛下不
思外禦。而乃内忌忠良。何以混一车书。而使梯航纳赆。天
下至大。岂可暂轻。伏承四方敷奏之人。引对之时。陛下皆
云与骠骑商量。曾不委宰臣可否。或有稽留数月。不放归
还。远近之心。转加疑阻。且臣朔方将士。功效最高。为先帝
中兴主人。是陛下蒙尘故吏。曾不别加优奖。却信嫉妒谤
词。子仪先已被猜。臣今又遭毁黩。弓藏鸟尽。兔死犬烹。臣
昔谓非。今方知实。且臣息军汾上。关键大开。牧马放羊。曾
乱。东有吴越不庭。均房偫盗纵横。鄜坊稽胡草扰。陛下不
思外禦。而乃内忌忠良。何以混一车书。而使梯航纳赆。天
下至大。岂可暂轻。伏承四方敷奏之人。引对之时。陛下皆
云与骠骑商量。曾不委宰臣可否。或有稽留数月。不放归
还。远近之心。转加疑阻。且臣朔方将士。功效最高。为先帝
中兴主人。是陛下蒙尘故吏。曾不别加优奖。却信嫉妒谤
词。子仪先已被猜。臣今又遭毁黩。弓藏鸟尽。兔死犬烹。臣
昔谓非。今方知实。且臣息军汾上。关键大开。牧马放羊。曾
张延赏 第 14a 页
无守备。分兵数郡。贵免般粮。劝课农桑。务安黎庶。有何状
迹。而涉异端。陛下必信矫词。何殊指鹿为马。陛下傥斥逐
邪佞。亲附忠良。蠲削狐疑。敷陈政化。使君臣无二。天下归
心。则窥边之戎。不足为患。梗命之寇。将复何忧。偃武修文。
其则不远。陛下若不纳愚恳。且贵因循。臣实不敢保家。陛
下岂能安国。忠言利行。良药愈病。伏惟陛下图之。臣今戎
事已安。粮储且继。深愿一至阙下。披露心肝。再睹圣颜。万
死无恨。臣欲公然进发。虑恐将士留连。臣今便托巡晋绛
等州。于彼迁延且住。谨遣押衙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
迹。而涉异端。陛下必信矫词。何殊指鹿为马。陛下傥斥逐
邪佞。亲附忠良。蠲削狐疑。敷陈政化。使君臣无二。天下归
心。则窥边之戎。不足为患。梗命之寇。将复何忧。偃武修文。
其则不远。陛下若不纳愚恳。且贵因循。臣实不敢保家。陛
下岂能安国。忠言利行。良药愈病。伏惟陛下图之。臣今戎
事已安。粮储且继。深愿一至阙下。披露心肝。再睹圣颜。万
死无恨。臣欲公然进发。虑恐将士留连。臣今便托巡晋绛
等州。于彼迁延且住。谨遣押衙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
张延赏 第 14b 页
张休臧先进书。兼口奏事。伏惟陛下览臣此书。知臣诚恳。
特垂圣断。勿议近臣。待臣如初。浮谤不入。臣当死节王命。
誓酬国恩。仍请遣一介专使。至绛州问臣。臣即便与同行。
冀获蹈舞轩陛。鄙臣愚虑。不顾死亡。轻触天威。战汗无地。
* 张怀瓘
怀瓘。海陵人。开元中官鄂州司马翰林院供奉。
** 书断序
昔庖牺氏画卦以立象。轩辕氏造字以设教。至于尧舜之
世。则焕乎有文章。其后盛于商周。备夫秦汉。固夫所由远
特垂圣断。勿议近臣。待臣如初。浮谤不入。臣当死节王命。
誓酬国恩。仍请遣一介专使。至绛州问臣。臣即便与同行。
冀获蹈舞轩陛。鄙臣愚虑。不顾死亡。轻触天威。战汗无地。
* 张怀瓘
怀瓘。海陵人。开元中官鄂州司马翰林院供奉。
** 书断序
昔庖牺氏画卦以立象。轩辕氏造字以设教。至于尧舜之
世。则焕乎有文章。其后盛于商周。备夫秦汉。固夫所由远
张延赏 第 15a 页
矣。文章之为用。必假乎书。书之为徵。期合乎道。故能发挥
文者。莫近乎书。若乃思贤哲于千载。览陈迹于缣。谋猷在
觌。作事粲然。言察深衷。使百代无隐。斯可尚也。及夫身处
一方。含情万里。摽拔志气。黼藻精灵。披封睹迹。欣如会面。
又可乐也。尔其初之微也。盖因象以瞳眬。眇不如其变化。
范围无体。应会无方。考冲漠以立形。齐万殊而一贯。合冥。
吸至精。资运动于风神。颐浩然于润色。尔其终之彰也。流
芳液于笔端。忽飞腾而光赫。或体殊而势接。若双树之交
叶。或区分而气运。似两井之通泉。麻蓬相扶。津泽潜应。离
文者。莫近乎书。若乃思贤哲于千载。览陈迹于缣。谋猷在
觌。作事粲然。言察深衷。使百代无隐。斯可尚也。及夫身处
一方。含情万里。摽拔志气。黼藻精灵。披封睹迹。欣如会面。
又可乐也。尔其初之微也。盖因象以瞳眬。眇不如其变化。
范围无体。应会无方。考冲漠以立形。齐万殊而一贯。合冥。
吸至精。资运动于风神。颐浩然于润色。尔其终之彰也。流
芳液于笔端。忽飞腾而光赫。或体殊而势接。若双树之交
叶。或区分而气运。似两井之通泉。麻蓬相扶。津泽潜应。离
张延赏 第 15b 页
而不绝。曳独茧之丝。卓尔孤标。竦危峰之石。龙腾凤翥。若
飞若惊。雷烻耀火[:#AS-FBED:●]蒦。离披烂熳。翕如云布。曳若星流。朱
焰绿烟。乍合乍散。飘风骤雨。雷怒霆激。吁可骇也。信足以
张皇当世。轨范后人矣。至若磔髦竦骨。裨短截长。有似夫
忠臣抗直。补过匡主之节也。矩折规转。却密就疏。有似夫
孝子承顺。慎终思远之心也。耀质含章。或柔或刚。有似夫
哲人行藏。知进知退之行也。固其发迹多端。触变成态。或
分锋各让。或合势交侵。亦犹五常之与五行。虽相剋而相
生。亦相反而相成。岂物类之能象。实微妙而难名。诗云。鼓
飞若惊。雷烻耀火[:#AS-FBED:●]蒦。离披烂熳。翕如云布。曳若星流。朱
焰绿烟。乍合乍散。飘风骤雨。雷怒霆激。吁可骇也。信足以
张皇当世。轨范后人矣。至若磔髦竦骨。裨短截长。有似夫
忠臣抗直。补过匡主之节也。矩折规转。却密就疏。有似夫
孝子承顺。慎终思远之心也。耀质含章。或柔或刚。有似夫
哲人行藏。知进知退之行也。固其发迹多端。触变成态。或
分锋各让。或合势交侵。亦犹五常之与五行。虽相剋而相
生。亦相反而相成。岂物类之能象。实微妙而难名。诗云。鼓
张延赏 第 16a 页
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是之谓也。使夫观者玩迹探
情。循由察变。运思无已。不知其然。[瑰]宝盈瞩。坐启东山之
府。明珠曜掌。顿倾南海之资。虽彼迹已缄。而遗情未尽。心
存目想。欲罢不能。非夫妙之至者。何以及此。且其学者察
彼规模。采其元妙。技由心付。暗以目成。或笔下始思。困于
钝滞。或不思而制。败于脱略。心不能授之于手。手不能受
之于心。虽自已而可求。终杳茫而无获。又可怪矣。及乎意
与灵通。笔与冥运。神将化合。变出无方。虽龙伯挈鳌之勇。
不能量其力。雄图应箓之帝。不能抑其高。幽思入于毫閒。
情。循由察变。运思无已。不知其然。[瑰]宝盈瞩。坐启东山之
府。明珠曜掌。顿倾南海之资。虽彼迹已缄。而遗情未尽。心
存目想。欲罢不能。非夫妙之至者。何以及此。且其学者察
彼规模。采其元妙。技由心付。暗以目成。或笔下始思。困于
钝滞。或不思而制。败于脱略。心不能授之于手。手不能受
之于心。虽自已而可求。终杳茫而无获。又可怪矣。及乎意
与灵通。笔与冥运。神将化合。变出无方。虽龙伯挈鳌之勇。
不能量其力。雄图应箓之帝。不能抑其高。幽思入于毫閒。
张延赏 第 16b 页
逸气弥于宇内。鬼出神入。追虚捕微。则非言象筌蹄所能
存亡也。夫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固不可恃才曜
识。以为率尔可知也。且知之不易。得之有难。千有馀年。数
人而已。昔之评者。或以今不逮古。质殊丑妍。推察疵瑕。妄
增羽翼。自我相物。求诸合已。悉为鉴不圆通也。亦由仓黄
者唱首。冥昧者继声。风议混然。罕详孰是。及兼论文字始
祖。各执异端。臆说蜂飞。竟无稽古。盖眩如也。怀瓘质被愚
蒙。识非通敏。承先人之遗训。或纪录万一。辄欲芟夷浮议。
扬[:#AS-81EB:⿰⺘⿱宀隹]古今。拔狐疑之根。解纷挐之结。考穷乖谬。敢无隐于
存亡也。夫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固不可恃才曜
识。以为率尔可知也。且知之不易。得之有难。千有馀年。数
人而已。昔之评者。或以今不逮古。质殊丑妍。推察疵瑕。妄
增羽翼。自我相物。求诸合已。悉为鉴不圆通也。亦由仓黄
者唱首。冥昧者继声。风议混然。罕详孰是。及兼论文字始
祖。各执异端。臆说蜂飞。竟无稽古。盖眩如也。怀瓘质被愚
蒙。识非通敏。承先人之遗训。或纪录万一。辄欲芟夷浮议。
扬[:#AS-81EB:⿰⺘⿱宀隹]古今。拔狐疑之根。解纷挐之结。考穷乖谬。敢无隐于
张延赏 第 17a 页
昔贤。探索幽微。庶不欺于元匠。爰自黄帝史籀苍颉。迄于
皇朝黄门侍郎卢藏用。凡三千二百馀年。书有十体源流。
学有三品优劣。今叙其源流之异。著十赞一论。较其优劣
之差。为神妙能三品。人为一传。亦有随事附著。通为一评。
究其臧否。分成上中下三卷。名曰书断。其目录如此。庶儒
流君子。知小学亦务焉。
** 文字论
论曰。文字者。总而为言。若分而为义。则文者祖父。字者子
孙。察其物形。得其文理。故谓之曰文。母子相生。孳乳寖多。
皇朝黄门侍郎卢藏用。凡三千二百馀年。书有十体源流。
学有三品优劣。今叙其源流之异。著十赞一论。较其优劣
之差。为神妙能三品。人为一传。亦有随事附著。通为一评。
究其臧否。分成上中下三卷。名曰书断。其目录如此。庶儒
流君子。知小学亦务焉。
** 文字论
论曰。文字者。总而为言。若分而为义。则文者祖父。字者子
孙。察其物形。得其文理。故谓之曰文。母子相生。孳乳寖多。
张延赏 第 17b 页
因名之为字。题于竹帛。则目之曰书。文也者。其道焕焉。日
月星辰。天之文也。五岳四渎。地之文也。城阙朝仪。人之文
也。字之与书。理亦归一。因文为用。相须而成。名言诸无。宰
制偫有。何幽不贯。何远不经。可谓事而应博。范围宇宙。分
别阴阳。川原高下之可居。土壤沃瘠之可植。是以八荒籍
焉。纲纪人伦。显明正体。君父尊严。而爱敬尽礼。长幼班别。
而上下有序。是以大道行焉。阐坟典之大猷。成国家之盛
业者。莫近乎书。其后能者。加之以元妙。故有翰墨之道生
焉。世之贤达。莫能珍贵。时有吏部苏侍郎晋。兵部王员
月星辰。天之文也。五岳四渎。地之文也。城阙朝仪。人之文
也。字之与书。理亦归一。因文为用。相须而成。名言诸无。宰
制偫有。何幽不贯。何远不经。可谓事而应博。范围宇宙。分
别阴阳。川原高下之可居。土壤沃瘠之可植。是以八荒籍
焉。纲纪人伦。显明正体。君父尊严。而爱敬尽礼。长幼班别。
而上下有序。是以大道行焉。阐坟典之大猷。成国家之盛
业者。莫近乎书。其后能者。加之以元妙。故有翰墨之道生
焉。世之贤达。莫能珍贵。时有吏部苏侍郎晋。兵部王员
张延赏 第 18a 页
外翰。俱朝端英秀。词场雄伯。王谓仆曰。文章虽久游心。翰
墨近甚留意。若此妙事。古来少有知者。今拟讨论之。欲造
书赋。兼与公作书断后序。王僧虔虽有赋。王俭制其序。殊
不足动人。如陆平原文赋。实为名作。若不造极境。无由伏
后世人心。不知书之深意。与文若为差别。虽未穷其精微。
粗欲知其梗槩。公试为薄言之。仆答曰。深识书者。唯观神
彩。不见字形。若精意元览。则物无遗照。何有不通。王曰。幸
为言之。仆曰。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
谓得易之道。欲知其妙。初观莫测。久视弥珍。虽书已缄藏。
墨近甚留意。若此妙事。古来少有知者。今拟讨论之。欲造
书赋。兼与公作书断后序。王僧虔虽有赋。王俭制其序。殊
不足动人。如陆平原文赋。实为名作。若不造极境。无由伏
后世人心。不知书之深意。与文若为差别。虽未穷其精微。
粗欲知其梗槩。公试为薄言之。仆答曰。深识书者。唯观神
彩。不见字形。若精意元览。则物无遗照。何有不通。王曰。幸
为言之。仆曰。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
谓得易之道。欲知其妙。初观莫测。久视弥珍。虽书已缄藏。
张延赏 第 18b 页
而心追目极。情犹眷眷者。足为妙矣。然须考其发意所由。
从心者为上。从眼者为下。先其草创立体。后其因循著名。
虽功用多而有声。终天性少而无象。同乎糟粕。其味可知。
不由灵台。必乏神气。其形悴者。其心不长。状貌显而易明。
风神隐而难辨。有若贤才君子。立行立言。言则可知。行不
可见。自非冥心元照。闭目深视。则识不尽矣。可以心契。非
可言宣。别经旬月后见。乃有愧色。云书道亦太元微。翰与
苏侍郎初并轻忽之。以为赋不足言者。今始知也。极难下
语。不比于文赋。书道尤广。虽沉思多日。言不尽竟。竟不
从心者为上。从眼者为下。先其草创立体。后其因循著名。
虽功用多而有声。终天性少而无象。同乎糟粕。其味可知。
不由灵台。必乏神气。其形悴者。其心不长。状貌显而易明。
风神隐而难辨。有若贤才君子。立行立言。言则可知。行不
可见。自非冥心元照。闭目深视。则识不尽矣。可以心契。非
可言宣。别经旬月后见。乃有愧色。云书道亦太元微。翰与
苏侍郎初并轻忽之。以为赋不足言者。今始知也。极难下
语。不比于文赋。书道尤广。虽沉思多日。言不尽竟。竟不
张延赏 第 19a 页
能成。仆谓曰。员外用心尚疏。在万事皆有细微之理。而况
乎书。凡展臂曰寻。倍寻曰常。人閒无不尽解。若智者出乎
寻常之外。入乎幽隐之閒。追虚捕微。探奇掇妙。人纵思之。
则尽不能解。用心精粗之异。有过于是。心若不有异照。口
必不能异言。况有异能之事乎。请以此理推之。后见苏云。
近与王员外相见。知不作赋也。诗云。引喻少语不能尽。会
通之识更共观。张所商[:#AS-81EB:⿰⺘⿱宀隹]先贤书处。看见所品藻优劣。二
人平章。遂能触类比兴。意且无限。言之无涯。古昔已来。未
之见也。若其为赋。应不足难。苏且说因谓仆曰。看公于书
乎书。凡展臂曰寻。倍寻曰常。人閒无不尽解。若智者出乎
寻常之外。入乎幽隐之閒。追虚捕微。探奇掇妙。人纵思之。
则尽不能解。用心精粗之异。有过于是。心若不有异照。口
必不能异言。况有异能之事乎。请以此理推之。后见苏云。
近与王员外相见。知不作赋也。诗云。引喻少语不能尽。会
通之识更共观。张所商[:#AS-81EB:⿰⺘⿱宀隹]先贤书处。看见所品藻优劣。二
人平章。遂能触类比兴。意且无限。言之无涯。古昔已来。未
之见也。若其为赋。应不足难。苏且说因谓仆曰。看公于书
张延赏 第 19b 页
道无所不通。自运笔固合穷于精妙。何谓钟王。顷尔辽阔。
公且自评书至何境界。与谁等伦。仆答曰。天地无全功。万
物无全用。妙理何可备该。常叹书不尽言。仆虽知之于言。
古人得之于书。且知者博于闻见。或可能知。得者非假以
天资。必不能得。是以知之与得。犹书之比言。俱有云尘之
悬。所令自评。敢违雅意。夫钟王真行。一古一今。各有自然
天骨。有千里之迹。邈不可追。今之自然。可以比于虞褚而
已。其草诸贤未尽之得。唯张有道创意物象。近于自然。又
精熟绝伦。是其长也。其书势不断绝。上下钩连。虽然如铁
公且自评书至何境界。与谁等伦。仆答曰。天地无全功。万
物无全用。妙理何可备该。常叹书不尽言。仆虽知之于言。
古人得之于书。且知者博于闻见。或可能知。得者非假以
天资。必不能得。是以知之与得。犹书之比言。俱有云尘之
悬。所令自评。敢违雅意。夫钟王真行。一古一今。各有自然
天骨。有千里之迹。邈不可追。今之自然。可以比于虞褚而
已。其草诸贤未尽之得。唯张有道创意物象。近于自然。又
精熟绝伦。是其长也。其书势不断绝。上下钩连。虽然如铁
张延赏 第 20a 页
并集。若不能区别二家尊幼。混杂百年。检探何知。是其短
也。夫人识在贤名。用在断割。不分泾渭。馀何足云。仆今所
制。不师古法。探文墨之妙有。索万物之元精。以筋骨立形。
以神情润色。虽迹在尘壤。而志出云霄。灵变无常。务于飞
动。或若擒虎豹。有强梁挐攫之形。若执蛟螭。见蚴蟉盘旋
之势。探彼意象。入此规模。忽若电飞。忽疑星坠。气势生乎
流便。精魄出乎锋芒。如观之欲其骇目惊心。肃然如可畏
也。数百年内。方拟独步其閒。自评若斯。仆未审如何也。苏
笑曰。令公自评。何乃自饬。文虽矜耀。理亦兼通。达人不已
也。夫人识在贤名。用在断割。不分泾渭。馀何足云。仆今所
制。不师古法。探文墨之妙有。索万物之元精。以筋骨立形。
以神情润色。虽迹在尘壤。而志出云霄。灵变无常。务于飞
动。或若擒虎豹。有强梁挐攫之形。若执蛟螭。见蚴蟉盘旋
之势。探彼意象。入此规模。忽若电飞。忽疑星坠。气势生乎
流便。精魄出乎锋芒。如观之欲其骇目惊心。肃然如可畏
也。数百年内。方拟独步其閒。自评若斯。仆未审如何也。苏
笑曰。令公自评。何乃自饬。文虽矜耀。理亦兼通。达人不已
张延赏 第 20b 页
私。盛德亦微损。其后仆赋成。往呈之。遇褚恩光万希庄包
融并会。众读赋讫。多有赏激。苏谓三子曰。晋及员外。俱造
书赋。历旬不成。今此观之。固非思虑所际也。万谓仆曰。文
与书。被公与陆机已把断也。世应无敢为赋者。苏曰。此事
必然也。包曰。知音看文章。所贵言得失。其何为竞悦耳而
谀面。此赋虽能。岂得尽善。无今而乏古。论书道则妍华有
馀。考赋体则风雅不足。才可共梁已下来并辔。未得将宋
已上齐驱。此议如何。褚曰。诚如所评。赋非不能。然于张当
分之中。乃小小者耳。其书断三卷。实为妙绝。犹蓬山沧海。
融并会。众读赋讫。多有赏激。苏谓三子曰。晋及员外。俱造
书赋。历旬不成。今此观之。固非思虑所际也。万谓仆曰。文
与书。被公与陆机已把断也。世应无敢为赋者。苏曰。此事
必然也。包曰。知音看文章。所贵言得失。其何为竞悦耳而
谀面。此赋虽能。岂得尽善。无今而乏古。论书道则妍华有
馀。考赋体则风雅不足。才可共梁已下来并辔。未得将宋
已上齐驱。此议如何。褚曰。诚如所评。赋非不能。然于张当
分之中。乃小小者耳。其书断三卷。实为妙绝。犹蓬山沧海。
张延赏 第 21a 页
吐纳风云。禽兽鱼龙。于何不有。见者莫不心醉。后学得渔
猎其中。实不朽之盛事。
** 二王书录
夫翰墨之妙。多以身后腾声。二王之书。当世见贵。献之尝
与文帝十许纸。题最后云。下官此书甚合作。愿聊存之。此
书为桓元所宝。元爱重二王。不能释手。乃撰缣素及纸书
正行之尤美者。各为一帙。尝置左右。及南奔。虽甚狼狈。犹
以自随。将败。并投于江。晋代装书。真草浑杂。背纸皱起。蔚
张延赏 第 21b 页
宗装持。微为小胜。宋孝武又使徐爰持获十纸为一卷。明
帝料阅旧閟。并遣使三吴。鸠集散逸。诏虞和巢尚之徐希
秀孙奉伯等更加编次。咸以二文为度。二王缣素书珊瑚
轴二帙二十四卷。纸书金轴二帙二十四卷。又纸书玳瑁
轴五帙五十卷。并金题玉燮织成带。又扇书二卷。又纸书
飞白章草二帙十五卷。并旃檀轴。又纸书戏字一帙十二
卷。并书之冠冕也。自此以下。别有三品书凡五十二帙五
百二十卷。并旃檀轴。其新购获者。为六帙一百二十卷。既
经丧乱。各所遗失。齐高帝朝书府古迹。唯有十二帙。以示
王僧虔。仍更就求散逸。僧虔以帙中所无者。得张芝索
帝料阅旧閟。并遣使三吴。鸠集散逸。诏虞和巢尚之徐希
秀孙奉伯等更加编次。咸以二文为度。二王缣素书珊瑚
轴二帙二十四卷。纸书金轴二帙二十四卷。又纸书玳瑁
轴五帙五十卷。并金题玉燮织成带。又扇书二卷。又纸书
飞白章草二帙十五卷。并旃檀轴。又纸书戏字一帙十二
卷。并书之冠冕也。自此以下。别有三品书凡五十二帙五
百二十卷。并旃檀轴。其新购获者。为六帙一百二十卷。既
经丧乱。各所遗失。齐高帝朝书府古迹。唯有十二帙。以示
王僧虔。仍更就求散逸。僧虔以帙中所无者。得张芝索
张延赏 第 22a 页
靖卫伯儒吴大皇帝景帝归命侯王导王洽王珉张翼桓
元等十卷。其与帙中所同者。王恬王珣王凝之王徽之王
允之。并奏入秘阁。梁武帝尤好图书。搜访天下。大有所获。
以旧装坚强。字有损坏。天监中。敕朱[:#AS-82FA:●]徐僧权唐怀允姚
怀珍沈炽文等拆而装之。更加题检。二王书大凡七十八
帙七百六十七卷。并珊瑚轴织成帙。金题玉燮。侯景篡逆。
缄在书府。平侯景后。王僧辨搜括。并送江陵。承圣末。魏师
袭荆州。城陷。元帝将降。其夜。乃集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并
大小二王迹。遣后阁舍人高善宝焚之。吴越宝剑。并将作
元等十卷。其与帙中所同者。王恬王珣王凝之王徽之王
允之。并奏入秘阁。梁武帝尤好图书。搜访天下。大有所获。
以旧装坚强。字有损坏。天监中。敕朱[:#AS-82FA:●]徐僧权唐怀允姚
怀珍沈炽文等拆而装之。更加题检。二王书大凡七十八
帙七百六十七卷。并珊瑚轴织成帙。金题玉燮。侯景篡逆。
缄在书府。平侯景后。王僧辨搜括。并送江陵。承圣末。魏师
袭荆州。城陷。元帝将降。其夜。乃集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并
大小二王迹。遣后阁舍人高善宝焚之。吴越宝剑。并将作
张延赏 第 22b 页
斫柱。乃叹曰。萧世诚遂至于此。文武之道。今夜穷乎。历代
秘宝。并为煨烬矣。周将于谨普六茹忠等。并摭拾遗逸。凡
四十卷。将归长安。大业末。炀帝幸江都。秘府图书。多将行
从。中道船没。大半沦弃。其閒得存。所馀无几。弑逆之后。并
归宇文化及。至辽城。为窦建德所破。并皆亡失。留东都者。
后入王充。充平。始归天府。贞观十三年。敕购求右军书。并
贵价酬值。四方妙迹。靡不毕至。敕起居郎褚遂良校书郎
王知敬等。于元武门西长波门外料。内出右军书。共相参
校。令典仪王行真装之。梁朝旧装纸见在者。但裁剪而
秘宝。并为煨烬矣。周将于谨普六茹忠等。并摭拾遗逸。凡
四十卷。将归长安。大业末。炀帝幸江都。秘府图书。多将行
从。中道船没。大半沦弃。其閒得存。所馀无几。弑逆之后。并
归宇文化及。至辽城。为窦建德所破。并皆亡失。留东都者。
后入王充。充平。始归天府。贞观十三年。敕购求右军书。并
贵价酬值。四方妙迹。靡不毕至。敕起居郎褚遂良校书郎
王知敬等。于元武门西长波门外料。内出右军书。共相参
校。令典仪王行真装之。梁朝旧装纸见在者。但裁剪而
张延赏 第 23a 页
已。右军书大凡二千二百九十纸。装为十三帙一百二十
八卷。真书五十纸。一帙八卷。随木长短为度。行书二百四
十纸。四帙四十卷。四尺为度。草书二千纸。八帙八十卷。以
一丈二尺为度。并金镂杂宝装轴织成帙。其书每缝皆用
小印印之。其文曰贞观。大令书不之购也。天府之内。仅有
存焉。古之名书。历代帝王。莫不珍宝。齐宋以前。大有散失。
及梁武帝鸠集所获。尚不可胜数。并珊瑚轴织成帙。金题
玉燮。二王书大凡一万五千纸。元帝狂悖。焚烧将尽。文皇
帝尽价购求。天下毕至。大王真书唯得五十纸。行书二百
八卷。真书五十纸。一帙八卷。随木长短为度。行书二百四
十纸。四帙四十卷。四尺为度。草书二千纸。八帙八十卷。以
一丈二尺为度。并金镂杂宝装轴织成帙。其书每缝皆用
小印印之。其文曰贞观。大令书不之购也。天府之内。仅有
存焉。古之名书。历代帝王。莫不珍宝。齐宋以前。大有散失。
及梁武帝鸠集所获。尚不可胜数。并珊瑚轴织成帙。金题
玉燮。二王书大凡一万五千纸。元帝狂悖。焚烧将尽。文皇
帝尽价购求。天下毕至。大王真书唯得五十纸。行书二百
张延赏 第 23b 页
四十纸。草书二十纸。并以金宝装饰。今天府所有。真书不
满十纸。行书数十纸。草书数百纸。共有二百一十八卷。小
王四十卷。张芝一卷。张昶一卷。并檀轴锦标而已。既所不
尚。散在人閒。或有进献。多推于翰林杂书中。玉石混居。薰
莸同器。然书迹不易得。宝之如玉。弃之如土。岂徒书也。人
亦如之。用行舍藏。言行之閒。不可玷缺。亦犹兰桂虽在幽
隐。不以无人而不芳也。往在翰林中。见古钟二枚。高二尺。
围尺馀。上有古人三百许字。纪夏禹功绩。字皆紫磨金钿。
光彩射人。似大篆而神彩惊人。非其时。不敢闻奏。弃于泥
满十纸。行书数十纸。草书数百纸。共有二百一十八卷。小
王四十卷。张芝一卷。张昶一卷。并檀轴锦标而已。既所不
尚。散在人閒。或有进献。多推于翰林杂书中。玉石混居。薰
莸同器。然书迹不易得。宝之如玉。弃之如土。岂徒书也。人
亦如之。用行舍藏。言行之閒。不可玷缺。亦犹兰桂虽在幽
隐。不以无人而不芳也。往在翰林中。见古钟二枚。高二尺。
围尺馀。上有古人三百许字。纪夏禹功绩。字皆紫磨金钿。
光彩射人。似大篆而神彩惊人。非其时。不敢闻奏。弃于泥
张延赏 第 24a 页
土中。与瓦砾同也。然滥吹之事。其来久矣。且如张翼及僧
惠式效右军。时人不能辨。近有释智永。临写草帖。几欲乱
真。至如宋朝。多学大令。其康昕王僧虔薄绍之羊欣等。欲
混其臭味。是以二王书中。多有伪迹。好事所蓄。尤宜精审。
倘所宝同乎燕石。翻为有识所嗤也。乾元三年五月日录。
** 玉堂禁经
夫人工书。须从师授。必先识势。乃可加功。功势既明。则务(
阙二字)迟[:#AS-8DBB:⿰⺡⿱止⿰]分矣。无系拘跔。拘跔既亡。求诸变态之旨。在于
奋研之理。资于异状。异状之变。无溺荒僻。荒僻去矣。务于
惠式效右军。时人不能辨。近有释智永。临写草帖。几欲乱
真。至如宋朝。多学大令。其康昕王僧虔薄绍之羊欣等。欲
混其臭味。是以二王书中。多有伪迹。好事所蓄。尤宜精审。
倘所宝同乎燕石。翻为有识所嗤也。乾元三年五月日录。
** 玉堂禁经
夫人工书。须从师授。必先识势。乃可加功。功势既明。则务(
阙二字)迟[:#AS-8DBB:⿰⺡⿱止⿰]分矣。无系拘跔。拘跔既亡。求诸变态之旨。在于
奋研之理。资于异状。异状之变。无溺荒僻。荒僻去矣。务于
张延赏 第 24b 页
神彩。神彩之至。几于元微。则宕逸无方矣。设乃一向规矩。
随其工拙。以追肥瘦之体。疏密齐平之状。过乃戒之于速。
留乃畏之于迟。进退生疑。否臧不决。运用迷于笔前。震动
惑于手下。若此欲速造元微。未之有也。今论点画偏傍。用
笔向背。皆宗钟元常王逸少。兼递代传变。各有所由。备其
轨范。并列条贯。
** 书议
昔仲尼修书。始自尧舜。尧舜王天下。焕乎其有文章。文章
发挥。书道尚矣。夏殷之世。能者挺生。秦汉之閒。诸体閒出。
随其工拙。以追肥瘦之体。疏密齐平之状。过乃戒之于速。
留乃畏之于迟。进退生疑。否臧不决。运用迷于笔前。震动
惑于手下。若此欲速造元微。未之有也。今论点画偏傍。用
笔向背。皆宗钟元常王逸少。兼递代传变。各有所由。备其
轨范。并列条贯。
** 书议
昔仲尼修书。始自尧舜。尧舜王天下。焕乎其有文章。文章
发挥。书道尚矣。夏殷之世。能者挺生。秦汉之閒。诸体閒出。
张延赏 第 25a 页
元猷冥运。妙用天资。追虚捕微。鬼神不容其潜匿。感通应
变。言象不测其存亡。奇宝盈乎东山。明珠溢乎南海。其道
有贵而称圣。其迹有秘而莫传。理不可尽之于词。妙不可
穷之于笔。非夫通元达微。何可至于此乎。乃不朽之盛事。
故叙而论之。夫草树各务生气。不自埋没。况禽兽乎。况人
伦乎。猛兽鸷鸟。神彩各异。书道法此。其古文篆籀。时罕行
用者。皆阙而不议。议者真正稿草之閒。或麟凤羽毛。龟龙
介甲。亦无所不录。其有名迹俱显者。一十九人。列之于后。
张延赏 第 25b 页
** 书估
有好事公子。频纡雅顾。问及自古名书。颇为定其差等。曰
可谓知书矣。夫丹素异好。爱恶罕同。若鉴不圆通。则各守
封执。是以世议纷揉。何不制其品格。豁彼疑心哉。且曰。公
子贵斯道也。感之乃为其估。贵贱既辨。优劣了然。固取世
人易解。遂以王羲之为标准。如大王草书字值。一百五十
字乃敌一行行书。三行行书敌一行真正。偏帖则尔。至今
如乐毅黄庭画赞累表告誓等。但得成篇。则为国宝。不可
计以字数。或千或万。惟鉴别之精也。他皆仿此。近日有钟
尚书绍京。亦为好事。不惜大费。破产求书。计用数百万贯
张延赏 第 26a 页
钱。唯市得右军行书五纸。不能致真书一字。崔张之迹。固
乃寂然。唯天府之内。仅有存焉。如小王书。所贵合作者。若
稿行之閒。有兴合者。则逸气盖世。千古独立。家尊才可为
其弟子尔。子敬年十五六时。尝白逸少云。古之章草。未能
宏逸。顿异真体。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稿行之
閒。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逸少笑而不答。及其业成之
后。神用独超。天姿特秀。流传易。志在惊奇。峻崄高深。起自
此子。然时有败累。不顾疵瑕。故减于右军行书之价。可谓
子为神俊。父得灵和。父子真行。固为百代之楷法。然文质
乃寂然。唯天府之内。仅有存焉。如小王书。所贵合作者。若
稿行之閒。有兴合者。则逸气盖世。千古独立。家尊才可为
其弟子尔。子敬年十五六时。尝白逸少云。古之章草。未能
宏逸。顿异真体。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稿行之
閒。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逸少笑而不答。及其业成之
后。神用独超。天姿特秀。流传易。志在惊奇。峻崄高深。起自
此子。然时有败累。不顾疵瑕。故减于右军行书之价。可谓
子为神俊。父得灵和。父子真行。固为百代之楷法。然文质
张延赏 第 26b 页
相沿。立其三古。贵贱殊品。置其五等。三古者。篆籀为上古。
钟张为中古。羲为下古。上古但有其真。中古乃旷世奇迹。
可贵可重。有购求者。宜悬之千金。或时不尚书。薰莸同器。
假如委之衢路。犹可字偿千金。其杜度崔瑗。可与伯英价
等。然志乃尤古。力亦渐大。唯妍媚不逮于张芝。卫瓘可与
张为兄弟。索靖则雄逸过之。且以右军真书妙极。又人閒
切须。是以价齐中古。古远稀世。非无降差。崔张玉也。逸少
金也。大贾则贵其玉。小商则重其金。肤浅之人。多任真耳。
但知以王书为最。真草一概。略无差殊。岂悟右军之书。
钟张为中古。羲为下古。上古但有其真。中古乃旷世奇迹。
可贵可重。有购求者。宜悬之千金。或时不尚书。薰莸同器。
假如委之衢路。犹可字偿千金。其杜度崔瑗。可与伯英价
等。然志乃尤古。力亦渐大。唯妍媚不逮于张芝。卫瓘可与
张为兄弟。索靖则雄逸过之。且以右军真书妙极。又人閒
切须。是以价齐中古。古远稀世。非无降差。崔张玉也。逸少
金也。大贾则贵其玉。小商则重其金。肤浅之人。多任真耳。
但知以王书为最。真草一概。略无差殊。岂悟右军之书。
张延赏 第 27a 页
自有五等。
** 书断评
盖一味之嗜。五味不同。殊音之发。契物斯失。方类相袭。且
或如彼。况书之臧否。情之爱恶无偏乎。若毫釐较量。谁验
准的。推其大率。可以言诠。观昔贤之评书。或有不当。王僧
虔云。亡从祖中书令笔力过子敬者。君子周而不比。乃有
党乎。梁武帝云。钟繇书法十有二卷。世之书者。多师二王。
元帝逸迹。曾不睥睨。竞巧趋精细。殆同神机。逸少至于学
张延赏 第 27b 页
钟艺巧。及其独运。意疏字缓。譬犹楚音夏习。不能无楚。子
敬之不逮真。亦劣章草。然观其行草之会。则神勇盖世。兄
之于父。犹拟抗行。比之钟张。虽勍敌。仍有擒孟之势。夫天
下之能事。悉难就也。假如效萧子云书。虽则童孺。但至效
数日。见者无不云学萧书。欲窥钟公。其墙数仞。罕得其门
者。小王则若惊风拔树。大力移山。其欲效之。立见僵仆。可
知而不可得也。然小王尝与谢安书。意必珍录。乃题后答
之。亦以为恨。或云。安问子敬。君书何如家君。答云。固当不
同。安云。外论殊不尔。又云。人那得知。此乃短谢公也。羊欣
云。张字形不及古。自然不如小王。虞和云。古质而今妍。数
敬之不逮真。亦劣章草。然观其行草之会。则神勇盖世。兄
之于父。犹拟抗行。比之钟张。虽勍敌。仍有擒孟之势。夫天
下之能事。悉难就也。假如效萧子云书。虽则童孺。但至效
数日。见者无不云学萧书。欲窥钟公。其墙数仞。罕得其门
者。小王则若惊风拔树。大力移山。其欲效之。立见僵仆。可
知而不可得也。然小王尝与谢安书。意必珍录。乃题后答
之。亦以为恨。或云。安问子敬。君书何如家君。答云。固当不
同。安云。外论殊不尔。又云。人那得知。此乃短谢公也。羊欣
云。张字形不及古。自然不如小王。虞和云。古质而今妍。数
张延赏 第 28a 页
之常。爱妍而薄质。人之情。钟张方之二王。可谓古矣。岂得
无妍质之殊。父子之间。又为今古。子敬穷其妍妙。固其宜
也。并以小王居胜。达人通论。不其然乎。羊欣云。右军古今
莫二。虞和云。献之始学父书。正体乃不相似。至于笔绝章
草。殊相拟类。笔迹流泽。婉转妍媚。乃欲过之。王僧虔云。献
之骨势不及父。媚越过之。萧子良云。崔张以来。归美于逸
少。仆不见前古人之迹。计亦无过之。孙过庭云。元常专工
于隶书。伯英犹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羲献兼之。并有得
也。夫椎轮为大辂之始。以椎轮之朴。不如大辂之华。盖以
无妍质之殊。父子之间。又为今古。子敬穷其妍妙。固其宜
也。并以小王居胜。达人通论。不其然乎。羊欣云。右军古今
莫二。虞和云。献之始学父书。正体乃不相似。至于笔绝章
草。殊相拟类。笔迹流泽。婉转妍媚。乃欲过之。王僧虔云。献
之骨势不及父。媚越过之。萧子良云。崔张以来。归美于逸
少。仆不见前古人之迹。计亦无过之。孙过庭云。元常专工
于隶书。伯英犹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羲献兼之。并有得
也。夫椎轮为大辂之始。以椎轮之朴。不如大辂之华。盖以
张延赏 第 28b 页
拙胜工。岂以文胜质。若谓文胜质。诸子不逮周孔。复何疑
哉。或以法可传。则轮扁不能授之于子。是知一致而百虑。
异轨而同奔。钟张虽草创称能。二王乃差池称妙。若以居
先则胜。钟张亦有所师。固不可文质先后而求之。盖一以
贯之求其合。天下之达道也。虽则齐圣跻神。妙各有最。若
真书古雅。道合神明。则元常第一。若真行妍美。粉黛无施。
则逸少第一。若章草古逸。极致高深。则伯度第一。若章则
劲骨。天纵草则。变化无方。则伯英第一。其问备精诸体。唯
独右军。次至大令。然子敬可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逸少
哉。或以法可传。则轮扁不能授之于子。是知一致而百虑。
异轨而同奔。钟张虽草创称能。二王乃差池称妙。若以居
先则胜。钟张亦有所师。固不可文质先后而求之。盖一以
贯之求其合。天下之达道也。虽则齐圣跻神。妙各有最。若
真书古雅。道合神明。则元常第一。若真行妍美。粉黛无施。
则逸少第一。若章草古逸。极致高深。则伯度第一。若章则
劲骨。天纵草则。变化无方。则伯英第一。其问备精诸体。唯
独右军。次至大令。然子敬可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逸少
张延赏 第 29a 页
可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然此五贤。各能尽心而跻于圣。
或有侮毁。亦犹日月之蚀。无损于明。白云在天。瞻望悠邈。
固同为终古独绝。百世之模楷。高步于人伦之表。栖迟于
墨妙之门。不可以规矩其形。律吕其度。鹏搏龙跃。绝迹霄
汉。所谓得元珠于赤水矣。其或继书者。虽百世可知。然史
籀李斯。即字书累叶之祖。其所制作。并神妙至极。盖无等
夷。八分书则伯喈制胜。出世独立。谁敢比肩。至如崔及小
张韦卫皇索等。虽则同品。不居其最。并不备载较量。然各
峻彼云峰。增其海派。使后世资瞻仰而露润焉。赵壹有贬
或有侮毁。亦犹日月之蚀。无损于明。白云在天。瞻望悠邈。
固同为终古独绝。百世之模楷。高步于人伦之表。栖迟于
墨妙之门。不可以规矩其形。律吕其度。鹏搏龙跃。绝迹霄
汉。所谓得元珠于赤水矣。其或继书者。虽百世可知。然史
籀李斯。即字书累叶之祖。其所制作。并神妙至极。盖无等
夷。八分书则伯喈制胜。出世独立。谁敢比肩。至如崔及小
张韦卫皇索等。虽则同品。不居其最。并不备载较量。然各
峻彼云峰。增其海派。使后世资瞻仰而露润焉。赵壹有贬
张延赏 第 29b 页
草之论。仍笑重张芝书为秘宝者。嗟夫。道不同。不相为谋。
夫艺之在己。如木之加实。草之增叶。绘以众色为章。食以
五味而美。亦犹八卦成列。八音克谐。聋瞽之人。不知其谓。
若知其故。耳想心识。自该通审。其不知。则聋瞽者耳。庾尚
书以臧否相推。而列九品。升阮研与卫瓘索靖韦诞皇象
钟会同居第三等。此若棠杜之树。植橘柚之林。又抑薄绍
之与齐高帝等三十人同为第七等。亦犹屈盐梅之量。处
掾属之伍。李夫人以程邈居第一品。且书传所载。程创为
隶法。其于工拙。蔑尔无闻。遗迹又无。何以知其品第。又云。
夫艺之在己。如木之加实。草之增叶。绘以众色为章。食以
五味而美。亦犹八卦成列。八音克谐。聋瞽之人。不知其谓。
若知其故。耳想心识。自该通审。其不知。则聋瞽者耳。庾尚
书以臧否相推。而列九品。升阮研与卫瓘索靖韦诞皇象
钟会同居第三等。此若棠杜之树。植橘柚之林。又抑薄绍
之与齐高帝等三十人同为第七等。亦犹屈盐梅之量。处
掾属之伍。李夫人以程邈居第一品。且书传所载。程创为
隶法。其于工拙。蔑尔无闻。遗迹又无。何以知其品第。又云。
张延赏 第 30a 页
梁氏石书。雅敬于韦蔡。以梁比蔡。岂不悬绝。又张昶伯英
之弟。妙于草隶八分。混兄之书。故谓之亚圣。卫恒兼精体
势。时人云得伯英之骨。并居第四。仍与汉王同流。又黜桓
元谢安萧子云释智永陆柬之等与王知敬同居第五等。
若此数子。岂与埒能。嗜好不同。又加之以言。况可尽之于
刚柔。消息贵乎适宜。形象无常。不可典要。固难评也。萧子
云言欲作二王论草隶法。言不尽意。遂不能成。又云。顷得
书意转深。点画之间。所言不得尽其妙者。事事皆然。诚哉
张延赏 第 30b 页
是言也。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然书之为用。施于竹帛。千载
不朽。亦犹愈没没而无闻哉。万事无情。胜寄在我。苟视迹
而合趣。或循干而得人。虽身沈而名飞。冀托之以神契。每
见片善。何庆如之。怀瓘恨不果游目天府。备观名迹。徒勤
劳乎其所未闻。祈求乎其所未见。今录所闻见。粗如前列。
学惭于博。识不迨能。缮奇缵异。多所未尽。且如抱绝俗之
才。孤秀之质。不容于世。或复何恨。故孔子曰。博学深谋而
不遇者众矣。何独某哉。然识贵行藏。行忌明洁。至人晦迹。
其可尽知。开元甲子岁。广陵卧疾。始焉草创。其触类生变。
万物为象。庶乎周易之体也。其一字褒贬。微言劝戒。窃乎
不朽。亦犹愈没没而无闻哉。万事无情。胜寄在我。苟视迹
而合趣。或循干而得人。虽身沈而名飞。冀托之以神契。每
见片善。何庆如之。怀瓘恨不果游目天府。备观名迹。徒勤
劳乎其所未闻。祈求乎其所未见。今录所闻见。粗如前列。
学惭于博。识不迨能。缮奇缵异。多所未尽。且如抱绝俗之
才。孤秀之质。不容于世。或复何恨。故孔子曰。博学深谋而
不遇者众矣。何独某哉。然识贵行藏。行忌明洁。至人晦迹。
其可尽知。开元甲子岁。广陵卧疾。始焉草创。其触类生变。
万物为象。庶乎周易之体也。其一字褒贬。微言劝戒。窃乎
张延赏 第 31a 页
春秋之意也。其不虚美。不隐恶。近平马迁之书也。冀其众
美。以成一家之言。虽知不知为上。然独善之与兼济。取舍
其为孰多。童蒙有救。思盈半矣。且二王既没。书或在兹。语
曰。能言之者。未必能行。能行之者。未必能言。何必备能。而
后为评。岁洎丁卯。荐笔削焉。
** 书断论
夫卦象所以阴骘其理。文字所以宣载其能。卦则浑天地
之窈冥。秘鬼神之变化。文能以发挥其道。幽赞其功。是知
卦象者。文字之祖。万物之根。众学分镳。驰骛不息。或安其
美。以成一家之言。虽知不知为上。然独善之与兼济。取舍
其为孰多。童蒙有救。思盈半矣。且二王既没。书或在兹。语
曰。能言之者。未必能行。能行之者。未必能言。何必备能。而
后为评。岁洎丁卯。荐笔削焉。
** 书断论
夫卦象所以阴骘其理。文字所以宣载其能。卦则浑天地
之窈冥。秘鬼神之变化。文能以发挥其道。幽赞其功。是知
卦象者。文字之祖。万物之根。众学分镳。驰骛不息。或安其
张延赏 第 31b 页
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也。固须原心反本。无漫学焉。今
欲稽其滥觞。不可遵诸子之非。弃圣人之是。先贤说文字
所起。与八卦同作。又云。八卦非伏羲自重。夫易者。太古之
书。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弥纶乎天地。错综乎四时。究
极人神。盛德大业也。子曰。学以聚之。问以辨之。盖欲讨论
根源。悉其枝派。自仲尼没而微言绝。诸儒之说。是或不经。
左邱明耻之。愧无独断之明。以释天下之惑。孔安国云。宓
羲造书契代结绳。非也。厥初生人。君道尚矣。应而不求。为
而不恃。执大象也。迨乎伏羲氏作。始定人道。辨乎臣子。伏
欲稽其滥觞。不可遵诸子之非。弃圣人之是。先贤说文字
所起。与八卦同作。又云。八卦非伏羲自重。夫易者。太古之
书。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弥纶乎天地。错综乎四时。究
极人神。盛德大业也。子曰。学以聚之。问以辨之。盖欲讨论
根源。悉其枝派。自仲尼没而微言绝。诸儒之说。是或不经。
左邱明耻之。愧无独断之明。以释天下之惑。孔安国云。宓
羲造书契代结绳。非也。厥初生人。君道尚矣。应而不求。为
而不恃。执大象也。迨乎伏羲氏作。始定人道。辨乎臣子。伏
张延赏 第 32a 页
而化之。结绳而治。孔子曰。三皇伯世。叶神无文。洛乙糺命。
颉字胥合。又班固云。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并是也。易
曰。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以畋以渔。盖取
诸离。离者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地。重明以丽
乎正。乃化成天下。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理。盖取诸此也。庖牺神农氏
没。轩辕氏作。始造图书礼乐度数甲子律历。自开辟之事。
皆先圣传流于口。黄帝已后。纪录言之无几。故春秋国语。
唯发明五帝。太史公叙黄帝颛顼以下事。孔子撰书。始自
颉字胥合。又班固云。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并是也。易
曰。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以畋以渔。盖取
诸离。离者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地。重明以丽
乎正。乃化成天下。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理。盖取诸此也。庖牺神农氏
没。轩辕氏作。始造图书礼乐度数甲子律历。自开辟之事。
皆先圣传流于口。黄帝已后。纪录言之无几。故春秋国语。
唯发明五帝。太史公叙黄帝颛顼以下事。孔子撰书。始自
张延赏 第 32b 页
尧舜。尚年月阙然。诗人所述。起乎虞氏。其可知也。巢燧之
时。淳一无教。故言上古昔者。俱是伏羲神农之时。言后世
圣人者。即黄帝尧舜之际。易曰。上古结绳以理。后世圣人
易之以书契。此犹太阳一照。众星没矣。史记及汉书皆云。
文王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又帝王世纪及孙盛等以为神
农夏禹重之。并非也。夫八卦虽理象已备。尚隐神功。引而
伸之。始通变吉凶。成其妙用。触类而长。天下之能事毕矣。
故易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八卦成列。象在其
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伏羲
时。淳一无教。故言上古昔者。俱是伏羲神农之时。言后世
圣人者。即黄帝尧舜之际。易曰。上古结绳以理。后世圣人
易之以书契。此犹太阳一照。众星没矣。史记及汉书皆云。
文王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又帝王世纪及孙盛等以为神
农夏禹重之。并非也。夫八卦虽理象已备。尚隐神功。引而
伸之。始通变吉凶。成其妙用。触类而长。天下之能事毕矣。
故易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八卦成列。象在其
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伏羲
张延赏 第 33a 页
自重之验也。又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观变于阴阳而立
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
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
画而成卦。六位而成章。又伏羲自重之验也。若以后世圣
人易之以书契谓伏羲。即昔者圣人之作易也谓谁矣。则
知伏羲自重八卦。不造书契。焕乎可明。不至疑惑也。又曰。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孔安国云。河图八卦。是洛之九
畴。马融王肃姚信等并云。得河图而作易。礼含文嘉曰。伏
羲则龟书。乃作八卦。并乘流而逝。不讨其源。滋误后生。深
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
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
画而成卦。六位而成章。又伏羲自重之验也。若以后世圣
人易之以书契谓伏羲。即昔者圣人之作易也谓谁矣。则
知伏羲自重八卦。不造书契。焕乎可明。不至疑惑也。又曰。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孔安国云。河图八卦。是洛之九
畴。马融王肃姚信等并云。得河图而作易。礼含文嘉曰。伏
羲则龟书。乃作八卦。并乘流而逝。不讨其源。滋误后生。深
张延赏 第 33b 页
可叹息。去圣久矣。百家众言。自古非一。正史之书。不经宣
尼笔削。则未可全是。况儒者臆说耶。悠悠万载。是非互起。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一人措虚。百人传实。按龙图出河。龟
书出洛。今或云法龙图而作卦。或云则龟书而画之。假欲
遵之。何者为是。案左传。庖牺氏有龙瑞。以龙纪官。非得八
卦。八卦若先列于河图。又文王等重之。则伏羲何功于易
也。又夫子不言因图而画卦。自黄帝尧舜及周公摄政时。
皆得图书。河以通乾出天包。雒以流川吐地符。是知有圣
人膺运。则河洛出图书。何必八卦九畴。九畴九者。天始锡
禹。
尼笔削。则未可全是。况儒者臆说耶。悠悠万载。是非互起。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一人措虚。百人传实。按龙图出河。龟
书出洛。今或云法龙图而作卦。或云则龟书而画之。假欲
遵之。何者为是。案左传。庖牺氏有龙瑞。以龙纪官。非得八
卦。八卦若先列于河图。又文王等重之。则伏羲何功于易
也。又夫子不言因图而画卦。自黄帝尧舜及周公摄政时。
皆得图书。河以通乾出天包。雒以流川吐地符。是知有圣
人膺运。则河洛出图书。何必八卦九畴。九畴九者。天始锡
禹。
张延赏 第 34a 页
而黄帝已获洛书。易曰。蓍龟神物。圣人则之。然伏羲岂则
蓍龟而作易。言圣人者。通谓后世。易经三古。不独指伏羲
也。夫蓍龟者。或悔吝有忧虞之象。或得失有吉凶之徵。或
否泰有阴阳之辞。或刚柔有变通之理。若河图洛书者。或
天地[:#AS-9BAA:⿱彑]伦之法。或帝王兴亡之数。或山川品物之制。或治
化合神之符。故圣人则之而已。孔子曰。河不出图。洛不出
书。吾已矣夫。是也。故知文字之作。确乎权舆十体。相沿互
明创革。万事皆始自微。渐至于昭著。春秋则寒暑之滥觞。
张延赏 第 34b 页
爻画则文字之兆眹。其十体内或先有萌牙。今取其昭彰
者为始祖。夫道之将兴。自然元应。前圣后圣。合矩同规。虽
千万年。至理斯会。天或垂范。或授圣哲。必然而出。不在考
其甲之与乙耶。按道家相传。则有天皇地皇人皇之书。各
数百言。其文犹在。像如符印。而不传其音指。审尔。则八卦
未为云孙矣。况古文乎。且戎狄异音各貌。会于文字。其指
不殊。禽兽之情。悉应若是。观其趣向。不远于人。其有知方
来。辨音节。非智能而及。复何所学哉。则知凡庶之流。有如
草木鸟兽之类。或蕴文章。又霹雳之下。乃时有字。或赐贶
之瑞。往往铭题。以古书考之。皆可识也。夫岂学之于人乎。
者为始祖。夫道之将兴。自然元应。前圣后圣。合矩同规。虽
千万年。至理斯会。天或垂范。或授圣哲。必然而出。不在考
其甲之与乙耶。按道家相传。则有天皇地皇人皇之书。各
数百言。其文犹在。像如符印。而不传其音指。审尔。则八卦
未为云孙矣。况古文乎。且戎狄异音各貌。会于文字。其指
不殊。禽兽之情。悉应若是。观其趣向。不远于人。其有知方
来。辨音节。非智能而及。复何所学哉。则知凡庶之流。有如
草木鸟兽之类。或蕴文章。又霹雳之下。乃时有字。或赐贶
之瑞。往往铭题。以古书考之。皆可识也。夫岂学之于人乎。
张延赏 第 35a 页
又详释典。或沙劫已前。或他方怪俗。云为事况。与即意无
殊。是知天之妙道。施于万类一也。但所感有浅深耳。岂必
在乎羲轩周孔捋释老之教乎。况论篆籀将草隶之后先
乎。缕而分之则如彼。总而言之其若此乎。
** 六体书论
臣闻形见曰象。书者法象也。心不能妙探于物。墨不能曲
尽于心。虑以图之。势以生之。气以和之。神以肃之。合而裁
成。随变所适。法本无体。贵乎会通。观彼遗踪。悉其微旨。虽
张延赏 第 35b 页
寂寥千载。若面奉徽音。其趣之幽深。情之比兴。可以默识。
不可言宣。亦犹冥密。鬼神有矣。不可见而以知。启其元关。
会其至理。即与大道不殊。夫经是圣文。尚传而不秘。书是
妙迹。乃秘而不传。存殁光荣。难以过此。诚不朽之盛事。大
篆者。史籀造也。广乎古文。法于乌迹。若鸾凤奋翼。虬龙掉
尾。或花[:#AS-9478:⿳艹口咢]相承。或柯叶敷畅。劲直如矢。宛曲若弓。铦利精
微。同乎神化。史籀是其祖。李斯蔡邕为其嗣。小篆者。李斯
造也。或镂纤屈盘。或悬针状貌。鳞羽参差而互进。圭璧错
落以争明。其势飞腾。其形端严。李斯是祖。曹喜蔡邕为嗣。
八分者。王次仲造也。点画发动。体骨雄异。作威投戟。腾气
不可言宣。亦犹冥密。鬼神有矣。不可见而以知。启其元关。
会其至理。即与大道不殊。夫经是圣文。尚传而不秘。书是
妙迹。乃秘而不传。存殁光荣。难以过此。诚不朽之盛事。大
篆者。史籀造也。广乎古文。法于乌迹。若鸾凤奋翼。虬龙掉
尾。或花[:#AS-9478:⿳艹口咢]相承。或柯叶敷畅。劲直如矢。宛曲若弓。铦利精
微。同乎神化。史籀是其祖。李斯蔡邕为其嗣。小篆者。李斯
造也。或镂纤屈盘。或悬针状貌。鳞羽参差而互进。圭璧错
落以争明。其势飞腾。其形端严。李斯是祖。曹喜蔡邕为嗣。
八分者。王次仲造也。点画发动。体骨雄异。作威投戟。腾气
张延赏 第 36a 页
扬波。贵逸尚奇。探灵索妙。可谓蔡邕为祖。张昶皇象为子。
钟繇索靖为孙。隶书者。程邈造也。字皆真正。曰真书。大率
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其于学趣。盖有殊焉。夫学
草行。分不一二。天下老幼。悉习真书。而罕能至。其最难也。
钟繇法于大篆。措思神妙。得其古风。亦有不足。伤于疏瘦。
王羲之比钟繇。锋芒峻势。多所不及。于增损则骨肉相称。
润色则婉态妍华。是乃过也。王献之远减于父锋芒。往往
直笔而已。锋芒者。若犀象之有牙角。婉态者。若蛟龙之恣
盘游。夫物负阴而抱阳。书亦外柔而内刚。缓则乍纤。急则
钟繇索靖为孙。隶书者。程邈造也。字皆真正。曰真书。大率
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其于学趣。盖有殊焉。夫学
草行。分不一二。天下老幼。悉习真书。而罕能至。其最难也。
钟繇法于大篆。措思神妙。得其古风。亦有不足。伤于疏瘦。
王羲之比钟繇。锋芒峻势。多所不及。于增损则骨肉相称。
润色则婉态妍华。是乃过也。王献之远减于父锋芒。往往
直笔而已。锋芒者。若犀象之有牙角。婉态者。若蛟龙之恣
盘游。夫物负阴而抱阳。书亦外柔而内刚。缓则乍纤。急则
张延赏 第 36b 页
若灭。修短相异。岩谷相倾。险不至崩。跌不至失。此其大略
也。可谓元常为兄。逸少为弟。子敬为息。行书者。刘德升造
也。不真不草。是曰行书。晨鸡踉蹡而将飞。暮鸦联翩而欲
下。贵其家承蹑不绝。气候通流。逸少则动合规仪。调谐金
石。天姿神纵。无以寄辞。子敬不能纯一。或行草杂糅。便者
则为。神会之间。其锋不可当也。宏逸遒健。过于家尊。可谓
子敬为孟。逸少为仲。元常为季。草书者。张芝造也。草乃文
字之末。而伯英创意。庶乎文字之先。其功邻乎篆籀。探于
万象。取其元精。至于形似。最为近也。字势生动。宛若天然。
也。可谓元常为兄。逸少为弟。子敬为息。行书者。刘德升造
也。不真不草。是曰行书。晨鸡踉蹡而将飞。暮鸦联翩而欲
下。贵其家承蹑不绝。气候通流。逸少则动合规仪。调谐金
石。天姿神纵。无以寄辞。子敬不能纯一。或行草杂糅。便者
则为。神会之间。其锋不可当也。宏逸遒健。过于家尊。可谓
子敬为孟。逸少为仲。元常为季。草书者。张芝造也。草乃文
字之末。而伯英创意。庶乎文字之先。其功邻乎篆籀。探于
万象。取其元精。至于形似。最为近也。字势生动。宛若天然。
张延赏 第 37a 页
实得造化之姿。神变无极。然草法贵在简易。而此公伤于
太简也。逸少虽损益合宜。其于风骨精熟。去之尚远。伯英
是其祖。逸少是其父。子敬是其子。若乃无所不通。独质天
巧。耀今抗古。百代流行。则逸少居最。所以然者。古质今文。
世贱质而贵文。文则易俗。合于情深。识者必考之古。乃先
其质而后其文。质者如经。文者如纬。若钟张为枝干。二王
为华叶。美则美矣。如彼桃李。戛兮铿兮。合乎宫徵。磊落昆
山之石。嵯峨碧海之波。奔则激电飞空。顿则悬流注壑。虽
张延赏 第 37b 页
贯珠之一一。亦行雁之联联。求之于希微。见之于无物。或
俨兮其容。或敦兮若朴。或焕兮若冰之将释。然后为得矣。
故学真者不可不兼钟。学草者不可不兼张。此皆书之骨
也。如不参二字之法。欲求于妙。不亦难乎。若有能越诸家
之法度。草隶之规模。独照灵襟。超然物表。学乎造化。创开
规矩。不然。不可不兼于钟张也。盖无独断之明。则可询于
众议。舍短从长。固鲜有败。书亦探诸家之美。况不遵其祖
先乎。臣数对龙颜。承圣旨修书。拟教皇子小学。亦在幼年。
又承诸王学书。不习古本。今不遇古。理在不疑。如学文章。
只读今人篇什。不涉经籍。岂成伟器。又如不知东都。惟须
俨兮其容。或敦兮若朴。或焕兮若冰之将释。然后为得矣。
故学真者不可不兼钟。学草者不可不兼张。此皆书之骨
也。如不参二字之法。欲求于妙。不亦难乎。若有能越诸家
之法度。草隶之规模。独照灵襟。超然物表。学乎造化。创开
规矩。不然。不可不兼于钟张也。盖无独断之明。则可询于
众议。舍短从长。固鲜有败。书亦探诸家之美。况不遵其祖
先乎。臣数对龙颜。承圣旨修书。拟教皇子小学。亦在幼年。
又承诸王学书。不习古本。今不遇古。理在不疑。如学文章。
只读今人篇什。不涉经籍。岂成伟器。又如不知东都。惟须
张延赏 第 38a 页
指示洛阳之道。日行远近。随其筋力。若令蹇者引去。自然
不越其前。亦犹跼骥子于枥中。闭鸳雏于笼下。而望其辽
远。实谓难乎。若使其出笼去枥。刷劲翮。整兰筋。垂长风。蹑
修路。可以摩霄逐日。岂惟千里万里哉。如人面不同。性分
各异。书道虽一。各有所便。顺其情则业成。达其衷则功弃。
岂得成大名者哉。夫得射法者。箭则中物而深入。为势有
馀矣。不得法者。箭乃掉而近。物且不中。入固不深。为势已
尽矣。然执笔亦有法。若执笔浅而坚。掣打劲利。掣三寸而
一寸着纸。势有馀矣。若执笔深而束。牵三寸而一寸着纸。
不越其前。亦犹跼骥子于枥中。闭鸳雏于笼下。而望其辽
远。实谓难乎。若使其出笼去枥。刷劲翮。整兰筋。垂长风。蹑
修路。可以摩霄逐日。岂惟千里万里哉。如人面不同。性分
各异。书道虽一。各有所便。顺其情则业成。达其衷则功弃。
岂得成大名者哉。夫得射法者。箭则中物而深入。为势有
馀矣。不得法者。箭乃掉而近。物且不中。入固不深。为势已
尽矣。然执笔亦有法。若执笔浅而坚。掣打劲利。掣三寸而
一寸着纸。势有馀矣。若执笔深而束。牵三寸而一寸着纸。
张延赏 第 38b 页
势已尽矣。其故何也。笔在指端则掌虚。运动适意。腾跃顿
挫。生气在焉。笔居半则掌实。如枢不转。制岂自由。转能旋
回。乃成棱角。笔既死矣。宁望字之生动。献之年甫五岁。羲
之奇其把笔。乃潜自后掣之不脱。幼得其法。此盖生而知
之。是故学必有成则无体。欲探其奥。先识其门。有知其门。
不知其奥。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夫好事之人。广求名
书。以教其子。察其所入。便遣习之。亦如商人。以停百货。色
目既众。必有善于人者。所贵多本。本立道生。贫者咨嗟。必
不能遂。伏惟陛下有万国之富。而同庶人之贫。天府妙书。
挫。生气在焉。笔居半则掌实。如枢不转。制岂自由。转能旋
回。乃成棱角。笔既死矣。宁望字之生动。献之年甫五岁。羲
之奇其把笔。乃潜自后掣之不脱。幼得其法。此盖生而知
之。是故学必有成则无体。欲探其奥。先识其门。有知其门。
不知其奥。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夫好事之人。广求名
书。以教其子。察其所入。便遣习之。亦如商人。以停百货。色
目既众。必有善于人者。所贵多本。本立道生。贫者咨嗟。必
不能遂。伏惟陛下有万国之富。而同庶人之贫。天府妙书。
张延赏 第 39a 页
宝惜何用。若恐损污真迹。拓本亦可师模。寸有所长。自古
大有佳手。各禀异气。亦可参详。伏愿每季之间一两度。悉
召诸王。遍示古迹。商榷诸家工拙。必大间悟心灵。习其所
便。从此豹变。冰寒于水。昔有诚信。况复天人神纵者哉。岂
可许钟张二王。独高于往日也。且一食之美。惟饱其日。傥
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夫主人示书。谓之设宝。纵一听钧
天之乐。睹明月之珠。竟何益于人也。若顺其性。得其法。则
何攻不克。何业不成。侍书之人。惟宜指陈妙理。亦如侍讲。
张延赏 第 39b 页
敷演圣旨。当今大化滂流。四表无事。士无弃置。官尽材能。
臣及弟怀[瑰]。叨同供奉。臣谨进怀[瑰]书大小篆及八分。臣
书真行草。合成六体。自书契之作。三千馀年。子孙支分。优
劣悬隔。今考其神妙。舍彼繁芜。当道要书。用此六体。当道
要字。行此千文。比而睹之。见其始末。探贤哲之深旨。知变
化之所由。臣敢罄庸愚。谨献书论。
** 古贤能书录
我唐四圣。高祖神尧皇帝。太宗文武圣皇帝。高宗天皇大
圣皇帝。鸿猷大业。列乎册书。多才能事。俯同人境。翰墨之
妙。资以神功。开草隶之规模。变张王之今古。尽善尽美。无
臣及弟怀[瑰]。叨同供奉。臣谨进怀[瑰]书大小篆及八分。臣
书真行草。合成六体。自书契之作。三千馀年。子孙支分。优
劣悬隔。今考其神妙。舍彼繁芜。当道要书。用此六体。当道
要字。行此千文。比而睹之。见其始末。探贤哲之深旨。知变
化之所由。臣敢罄庸愚。谨献书论。
** 古贤能书录
我唐四圣。高祖神尧皇帝。太宗文武圣皇帝。高宗天皇大
圣皇帝。鸿猷大业。列乎册书。多才能事。俯同人境。翰墨之
妙。资以神功。开草隶之规模。变张王之今古。尽善尽美。无
张延赏 第 40a 页
得而称。今天子神武聪明。制同造化。笔精墨妙。思极天人。
或颂德铭勋。函耀金石。或恩崇惠缛。载锡侯王。赫矣光华。
悬诸日月。然犹进而不已。惟奥惟元。非区区小臣。所敢扬
述。
** 评书药石论
臣闻率土作贡。任其所有。率身事主。罄其所能。心存口忠。
无所避就。况今荡然不讳。忠臣义士。咸肆其辩。可谓开大
通之道。陛下亦以臣知于书也。论于书道。是臣之职。知而
不说。用臣何为。臣之所言。不敢不尽。假如欲学文章。必先
或颂德铭勋。函耀金石。或恩崇惠缛。载锡侯王。赫矣光华。
悬诸日月。然犹进而不已。惟奥惟元。非区区小臣。所敢扬
述。
** 评书药石论
臣闻率土作贡。任其所有。率身事主。罄其所能。心存口忠。
无所避就。况今荡然不讳。忠臣义士。咸肆其辩。可谓开大
通之道。陛下亦以臣知于书也。论于书道。是臣之职。知而
不说。用臣何为。臣之所言。不敢不尽。假如欲学文章。必先
张延赏 第 40b 页
览经籍子史。其上才者。深酌古人之意。不录其言。故陆士
衡云。或袭故而弥新。美其语新而意古。其中才者。采连文
两字。配言以成章。将为故实。有所典据。其下才者。模榻旧
文。回头易尾。或有相呈新制。见模榻之文。为之愧赧。其无
才而好上者。但写之而已。书道亦然。臣虽不工书。颇知其
道。圣人不凝滞于物。万法无定。殊途同归。神智无方而妙
有。用得其法而不著。至于无法。可谓得矣。何必钟王张索。
而是规模。道本自然。谁其限约。亦犹大海。知者随性分而
挹之。先哲有云。言相攻失。以崇于德。故上下无所不通。若
衡云。或袭故而弥新。美其语新而意古。其中才者。采连文
两字。配言以成章。将为故实。有所典据。其下才者。模榻旧
文。回头易尾。或有相呈新制。见模榻之文。为之愧赧。其无
才而好上者。但写之而已。书道亦然。臣虽不工书。颇知其
道。圣人不凝滞于物。万法无定。殊途同归。神智无方而妙
有。用得其法而不著。至于无法。可谓得矣。何必钟王张索。
而是规模。道本自然。谁其限约。亦犹大海。知者随性分而
挹之。先哲有云。言相攻失。以崇于德。故上下无所不通。若
张延赏 第 41a 页
面是腹非。护左忌右。则匿恶之名。寻声而至。夫马筋多肉
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今之书人。或得肉多筋
少之法。薰莸同器。十年不分。宁知不有藏其知能。混其体
法。雷同赏遇。或使之然。至如马之偫行。骥子不出其外。列
施衔策。方知逸足。含识之物。皆欲骨肉相称。神貌洽然。若
筋骨不任其脂肉者。在马为驽马[:#AS-FBED:●]合。在人为肉疾。在书
为墨猪。推其病状。未即已也。非医缓不能为之。惟题署及
八分。则肥密可也。自此之外。皆宜萧散。恣其运动。然能之
至难。鉴之不易。精察之者。必若庖丁解牛。目无全形。折枝
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今之书人。或得肉多筋
少之法。薰莸同器。十年不分。宁知不有藏其知能。混其体
法。雷同赏遇。或使之然。至如马之偫行。骥子不出其外。列
施衔策。方知逸足。含识之物。皆欲骨肉相称。神貌洽然。若
筋骨不任其脂肉者。在马为驽马[:#AS-FBED:●]合。在人为肉疾。在书
为墨猪。推其病状。未即已也。非医缓不能为之。惟题署及
八分。则肥密可也。自此之外。皆宜萧散。恣其运动。然能之
至难。鉴之不易。精察之者。必若庖丁解牛。目无全形。折枝
张延赏 第 41b 页
分理。其有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中间。绰有馀裕。结字
峻秀。类于生动。幽若深远。焕若神明。以不测为量者。书之
妙也。是曰无病。勤而行之益佳。其有方阔齐平。支体肥腯。
布置逼仄。有所不容。棱角且形。况复无像。神貌昏懵。气候
蔑然。以浓墨为华者。书之困也。是曰病甚。稍须毒药以攻
之。古文篆籀。书之祖也。都无角节。将古合道。理亦可明。盖
欲方而有规。圆不失矩。亦犹人之指腕。促则如指之拳。赊
则如腕之屈。理须裹之以皮肉。若露筋骨。是乃病也。岂曰
壮哉。书亦须用圆转。顺其天理。若辄成棱角。是乃病也。岂
曰力
峻秀。类于生动。幽若深远。焕若神明。以不测为量者。书之
妙也。是曰无病。勤而行之益佳。其有方阔齐平。支体肥腯。
布置逼仄。有所不容。棱角且形。况复无像。神貌昏懵。气候
蔑然。以浓墨为华者。书之困也。是曰病甚。稍须毒药以攻
之。古文篆籀。书之祖也。都无角节。将古合道。理亦可明。盖
欲方而有规。圆不失矩。亦犹人之指腕。促则如指之拳。赊
则如腕之屈。理须裹之以皮肉。若露筋骨。是乃病也。岂曰
壮哉。书亦须用圆转。顺其天理。若辄成棱角。是乃病也。岂
曰力
张延赏 第 42a 页
哉。夫良工理材。斤斧无迹。才子叙事。潜刃其间。书能入流。
含于和气。宛与理会。曲若天成。刻角耀锋。无利除害。万事
拙者易。能者难。童蒙书有棱角。岂谓能也。共人相知。若始
疏而终密者。则大同。始密而终疏者。则大异。故小人甘以
坏。君子淡以成。耀俗之书。甘而易入。乍观肥满。则悦心开
目。亦犹郑声之在听也。又若臣之事主。献小利。叙小能。则
非大材。于理无用。谄谀者必有顺情之说。忠谠者必有逆
耳之言。虽知其忠而不亲者。以忤其意也。虽知其谄而不
忍疏者。以会于情也。惟明王圣主。则能覆思审察。勉循古
含于和气。宛与理会。曲若天成。刻角耀锋。无利除害。万事
拙者易。能者难。童蒙书有棱角。岂谓能也。共人相知。若始
疏而终密者。则大同。始密而终疏者。则大异。故小人甘以
坏。君子淡以成。耀俗之书。甘而易入。乍观肥满。则悦心开
目。亦犹郑声之在听也。又若臣之事主。献小利。叙小能。则
非大材。于理无用。谄谀者必有顺情之说。忠谠者必有逆
耳之言。虽知其忠而不亲者。以忤其意也。虽知其谄而不
忍疏者。以会于情也。惟明王圣主。则能覆思审察。勉循古
张延赏 第 42b 页
言。亲近忠良。增益明圣。是以远大无以浅近取。棱角者。也
之弊薄也。脂肉者。书之滓秽也。婆斯疾弊。须访良医。自非
涤荡心胸。除其烦愦。古人妙迹。用思沈郁。自非冥搜。不可
而见。固大巧若拙。明道若昧。泛览则混于愚智。研味则骇
于心神。百灵俨其如前。万像森其在瞩。雷电兴灭。光阴纠
纷。考无说而究情。察无形而得相。随变恍惚。穷深杳冥。金
山玉林。殷于其内。何奇不有。何怪不储。无物之象。藏之于
密。静而求之或存。躁而索之或失。虽明目谛察而不见。长
策审逼而不知。岂徒倒薤悬针。偃波垂露而已哉。是知之
之弊薄也。脂肉者。书之滓秽也。婆斯疾弊。须访良医。自非
涤荡心胸。除其烦愦。古人妙迹。用思沈郁。自非冥搜。不可
而见。固大巧若拙。明道若昧。泛览则混于愚智。研味则骇
于心神。百灵俨其如前。万像森其在瞩。雷电兴灭。光阴纠
纷。考无说而究情。察无形而得相。随变恍惚。穷深杳冥。金
山玉林。殷于其内。何奇不有。何怪不储。无物之象。藏之于
密。静而求之或存。躁而索之或失。虽明目谛察而不见。长
策审逼而不知。岂徒倒薤悬针。偃波垂露而已哉。是知之
张延赏 第 43a 页
也。盖粗以言诠而假于说。若精以心了。则无寄词。心之通
微。贯之而已。其得之者。心手相应。如轮扁之斲轮。固言说
所不能。是以钟张二王。亦无言说。鸡鹤常鸟。知夜知晨。则
众禽莫之能及。非蕴他智。所禀性也。臣之愚性。或有近于
鸡鹤乎。昔文武皇帝好书。有诏特赏虞世南。时又有欧阳
询褚遂良陆柬之等。或逸气遒拔。或雅度温良。柔和则绰
约呈姿。刚节则鉴绳执操。扬声腾气。四子而已。虽人已潜
灵。而书方曜迹。考能录异。顿越数朝。是知君臣之间。荣辱
相及也。帝者务尊贤贵道。亦有邀虚誉以自饰。声实相半。
微。贯之而已。其得之者。心手相应。如轮扁之斲轮。固言说
所不能。是以钟张二王。亦无言说。鸡鹤常鸟。知夜知晨。则
众禽莫之能及。非蕴他智。所禀性也。臣之愚性。或有近于
鸡鹤乎。昔文武皇帝好书。有诏特赏虞世南。时又有欧阳
询褚遂良陆柬之等。或逸气遒拔。或雅度温良。柔和则绰
约呈姿。刚节则鉴绳执操。扬声腾气。四子而已。虽人已潜
灵。而书方曜迹。考能录异。顿越数朝。是知君臣之间。荣辱
相及也。帝者务尊贤贵道。亦有邀虚誉以自饰。声实相半。
张延赏 第 43b 页
足称贤君。知道味者。乐在其中矣。如不知者妨于观赏。百
未减一。但不能割其少分耳。厌饫生前之乐。辜负身后之
名。使达人君子议之。岂不惑哉。且尧舜之至德。不被于今
时。闻者欣而戴之。桀纣之君毒。不流于今日。闻者怒而怨
之。名固不可不存。德固不可不立。当今圣化洋溢。四海晏
然。俗且还淳。书未返朴。今之书者。背古名迹。岂有同乎。视
昔观今。足为龟镜。可以目击。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复本之
谓也。书复于本。上则法于自然。次则归乎篆籀。又其次者。
师于钟王。夫学钟王。尚不继虞褚。况冗冗者哉。自草隶之
未减一。但不能割其少分耳。厌饫生前之乐。辜负身后之
名。使达人君子议之。岂不惑哉。且尧舜之至德。不被于今
时。闻者欣而戴之。桀纣之君毒。不流于今日。闻者怒而怨
之。名固不可不存。德固不可不立。当今圣化洋溢。四海晏
然。俗且还淳。书未返朴。今之书者。背古名迹。岂有同乎。视
昔观今。足为龟镜。可以目击。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复本之
谓也。书复于本。上则法于自然。次则归乎篆籀。又其次者。
师于钟王。夫学钟王。尚不继虞褚。况冗冗者哉。自草隶之
张延赏 第 44a 页
作。书断详矣。从宋齐已后。陵夷至于梁陈。执纲者失之于
上。据耳者惑之于下。肥钝之弊。于斯为甚。贞观之际。崛然
又兴。亦至于今。则脂肉棱角。兼有相沿。千载书之。季叶亦
谓浇漓之极。物极则返。阴极则阳。必俟圣人。以通其变。穷
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或可应。庸夫侪贤哲之功。道或可
行。明主纳刍荛之议。皆谓得于时也。陛下宏至圣德。讲论
六艺。迈踪上古。化行尧舜之风。书盛汉魏之日。臣愿天下
之事。悉欲尽美尽善。宁以书道。独能谢于前代乎。然大道
不足崇。若忽之。则工拙之一也。若存之。亦当年妙有。固富
上。据耳者惑之于下。肥钝之弊。于斯为甚。贞观之际。崛然
又兴。亦至于今。则脂肉棱角。兼有相沿。千载书之。季叶亦
谓浇漓之极。物极则返。阴极则阳。必俟圣人。以通其变。穷
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或可应。庸夫侪贤哲之功。道或可
行。明主纳刍荛之议。皆谓得于时也。陛下宏至圣德。讲论
六艺。迈踪上古。化行尧舜之风。书盛汉魏之日。臣愿天下
之事。悉欲尽美尽善。宁以书道。独能谢于前代乎。然大道
不足崇。若忽之。则工拙之一也。若存之。亦当年妙有。固富
张延赏 第 44b 页
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伏愿下明敕以召之。必草泽
蒙庶。涓涓之流成河海。菱艾之莸为兰杜。岂非盛事。岂不
美矣。往者屈也。来者伸也。不尔。非今之体。悉不敢来。或有
过之人。亦不敢进。夫风者声也。风以动之。声以化之。固天
下之风。一人之化。若不诲示。已谓得其元珠。瓦釜钟鸣。布
鼓雷吼。至若曲情顾旨。必无过患。臣深知之。不忍为也。志
士含忠抱义。百鍊不销。人皆有死。无所追悔。贞观之时。文
臣无限。蹇蹇者魏徵。文皇重之。良史书之。后代美之。夫简
兵则触目而是。择将则万不得一。固与众同者俗物。与众
蒙庶。涓涓之流成河海。菱艾之莸为兰杜。岂非盛事。岂不
美矣。往者屈也。来者伸也。不尔。非今之体。悉不敢来。或有
过之人。亦不敢进。夫风者声也。风以动之。声以化之。固天
下之风。一人之化。若不诲示。已谓得其元珠。瓦釜钟鸣。布
鼓雷吼。至若曲情顾旨。必无过患。臣深知之。不忍为也。志
士含忠抱义。百鍊不销。人皆有死。无所追悔。贞观之时。文
臣无限。蹇蹇者魏徵。文皇重之。良史书之。后代美之。夫简
兵则触目而是。择将则万不得一。固与众同者俗物。与众
张延赏 第 45a 页
异者奇才。书亦如然。为将之明。必不披图讲法。明在临敌
制胜。为书之妙。必不凭文按本。妙在应变无方。皆能遇事
从宜。决之于度内者也。且军之兴亡。由将之明闇。人之成
败。惟师之贤愚。智不居心。则不知道。不知道。则无以训人。
师之与将。人之耳目。耳目不明。其可知也。是以君子慎其
所从。白沙在泥。与之同黑。狂者东走。逐者非一。京邑翼翼。
四方取则。俗风且行。举国相敩。迷游忘返。深浪何归。仁覆
子育。岂不顾念。伏愿天医降药。醒晤昏沈。导彼迷津。归其
正道。弊风一变。古法恒流。神而化之。默而通之。反掌而盛
制胜。为书之妙。必不凭文按本。妙在应变无方。皆能遇事
从宜。决之于度内者也。且军之兴亡。由将之明闇。人之成
败。惟师之贤愚。智不居心。则不知道。不知道。则无以训人。
师之与将。人之耳目。耳目不明。其可知也。是以君子慎其
所从。白沙在泥。与之同黑。狂者东走。逐者非一。京邑翼翼。
四方取则。俗风且行。举国相敩。迷游忘返。深浪何归。仁覆
子育。岂不顾念。伏愿天医降药。醒晤昏沈。导彼迷津。归其
正道。弊风一变。古法恒流。神而化之。默而通之。反掌而盛
张延赏 第 45b 页
行之。别是(疑)冀夫天府之内。有圣朝妙书宛然。得千百数
载已前气象。比肩钟王。列美竹帛。微臣所愿足矣。陛下之
能事毕矣。古人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虽陈
愚见。宁望可(阙一字)非臣所知。事出圣断。人皆欲顺已。不欲
从人者。情也。惟明者能以理割之。且声利之大端。贵师所
共有。其生也。风猷可嘉。当代[:#AS-8A4C:⿰⺘亶]美。其功也。徽烈可纪。身后
垂名。亦人情之何远。语曰。以心闻不容针。臣谓此言之良
者。理国其道一也。有一善。身之荣。有一恶。身之耻。恐后代
议今之书。虽不足累于明时。终非有益。昔伊尹以再饪干
载已前气象。比肩钟王。列美竹帛。微臣所愿足矣。陛下之
能事毕矣。古人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虽陈
愚见。宁望可(阙一字)非臣所知。事出圣断。人皆欲顺已。不欲
从人者。情也。惟明者能以理割之。且声利之大端。贵师所
共有。其生也。风猷可嘉。当代[:#AS-8A4C:⿰⺘亶]美。其功也。徽烈可纪。身后
垂名。亦人情之何远。语曰。以心闻不容针。臣谓此言之良
者。理国其道一也。有一善。身之荣。有一恶。身之耻。恐后代
议今之书。虽不足累于明时。终非有益。昔伊尹以再饪干
张延赏 第 46a 页
主。意不专乎食。臣以小学讽君。道岂止乎书。臣伏岩薮久。
无荣望干预求进。亦非公卿荐闻。陛下天听低回。劳罗草
泽。选材于弃木。擢臣于翰林。是策励驽骀。敢不竭力。兢惶
疑命。恐尘天听之明。鸿飞冥冥。无患饮啄。譬如为树。置之
于野。则繁柯茂叶。盖其所荫。取之于材。则梁栋轮辕。适时
为用。臣违亲事主。移孝于忠。忠不竭诚。孝可知矣。侍奉日
近。辄有评论。隐而不言。臣之罪也。言而不隐。干犯天威。冀
增涓尘。无可顾念。不能随众碌碌。辜负国恩。人皆取容。宁
履危惧行于正道忘生。区区之心。愿垂圣察。不胜愚直之
无荣望干预求进。亦非公卿荐闻。陛下天听低回。劳罗草
泽。选材于弃木。擢臣于翰林。是策励驽骀。敢不竭力。兢惶
疑命。恐尘天听之明。鸿飞冥冥。无患饮啄。譬如为树。置之
于野。则繁柯茂叶。盖其所荫。取之于材。则梁栋轮辕。适时
为用。臣违亲事主。移孝于忠。忠不竭诚。孝可知矣。侍奉日
近。辄有评论。隐而不言。臣之罪也。言而不隐。干犯天威。冀
增涓尘。无可顾念。不能随众碌碌。辜负国恩。人皆取容。宁
履危惧行于正道忘生。区区之心。愿垂圣察。不胜愚直之
张延赏 第 46b 页
至。故献评书药石论云。
** 书断赞
** 仓颉古文赞
邈邈仓公。轩辕之始。创制文字。代彼绳理。粲若星辰。郁为
纲纪。千龄万类。如掌斯视。生人盛德。莫斯之美。神章灵篇。
自兹而起。
** 史籀大篆赞
古文元允。太史神书。千类万象。或龙或鱼。何词不录。何物
不储。怿思通理。从心所如。如彼江海。大波洪涛。如彼音乐。
** 书断赞
** 仓颉古文赞
邈邈仓公。轩辕之始。创制文字。代彼绳理。粲若星辰。郁为
纲纪。千龄万类。如掌斯视。生人盛德。莫斯之美。神章灵篇。
自兹而起。
** 史籀大篆赞
古文元允。太史神书。千类万象。或龙或鱼。何词不录。何物
不储。怿思通理。从心所如。如彼江海。大波洪涛。如彼音乐。
张延赏 第 47a 页
千戚羽旄。
** 史籀籀文赞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
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 李斯小篆赞
李君创法。神虑精微。铁为肢体。虬作骖騑。江海淼漫。山岳
巍巍。长风万里。鸾凤于飞。
** 王次仲八分赞
张延赏 第 47b 页
仙客遗范。灵姿秀出。奋研扬波。金相玉质。龙腾虎踞兮势
非一。交戟横戈兮气雄逸。楷之为妙兮备华实。
** 程邈隶书赞
隶合文质。程君是先。乃备风雅。如聆管弦。长毫秋劲。素体
霜妍。摧锋剑折。落点星悬。乍发红焰。旋凝紫烟。金芝琼草。
万世方传。
** 史游章草赞
史游制草。始务急就。婉若回鸾。撄如舞袖。迟回缣简。势欲
飞透。敷华垂实。尺牍尤奇。并功惜日。学者为宜。
** 刘德升行书赞
张延赏 第 48a 页
非草非真。发挥柔翰。星剑光芒。云虹照烂。鸾鹤婵娟。风行
雨散。刘子滥觞。钟胡弥漫。
** 蔡伯喈飞白赞
妙哉飞白。祖自八分。有美君子。润色斯文。丝萦箭激。电绕
雪雰。浅如流雾。浓若屯云。举众仙之奕奕。舞偫鹤之纷纷。
谁其覃思。于戏蔡君。
** 张伯英草书赞
草法简略。省繁录微。译言宣事。如矢应机。霆不暇发。电不
张延赏 第 48b 页
及飞。徵士已没。道愈光辉。明神在享。其灵有歇。斯艺漫流。
终古无绝。
终古无绝。